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尼罗河上的海军战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1798年5月、6月和7月英国舰队在地中海的调动。 二、 法国舰队奉命开入老港口。它能做到这一点,但它没有这样做。三、 海军上将决定舰队在阿布基尔碇泊场抛锚,总司令的不满。四、 海战(8月1日)。五、 海战对埃及人民的影响。 六、 舰队覆灭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一、 1798年2月,英国政府获悉,布勒斯特、罗希福尔、土伦、热那亚、斐罗尔 [70] 和加的斯 [71] 等地都在加强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诺曼底和弗郎德勒等地的海岸已驻屯了十五万军队;拿破仑————征英方面军总司令————在老舰队的某些卓越的海军军官陪同下巡视了沿海各港口。英国政府断定,法国存心利用不久前它同大陆各国所缔结的和平条约,一个对一个地用战争来解决它和英国之间的冲突,而布勒斯特和加的斯的联合舰队则将运送军队到英国和爱尔兰。但是,到5月12日,英国政府获悉拿破仑已于4日赴土伦。因此它立即命令海军上将罗哲尔率领十艘主力舰前往土伦,以加强在该港前面巡逻的海军上将圣文岑特的舰队力量。

    这位海军上将于5月16日起航离开英国海岸,而于24日抵达加的斯。圣文岑特勋爵毫不迟延地打发这十艘主力舰去加强在地中海巡逻的拥有三艘主力舰的纳尔逊的轻型舰队。6月12日,纳尔逊率领十三艘主力舰和两艘巡洋舰来到土伦前面。他到那里才知道法国舰队老早就离开了土伦。于是,他先后航行到托斯卡纳海岸的塔拉芒碇泊场前面和那不勒斯前面,并于6月18日到达那不勒斯。圣文岑特勋爵率领二十艘主力舰停留在加的斯前面。他认为法国舰队可能到那儿与西班牙舰队会师。他命令纳尔逊无须考虑任何国家的中立地位,无论法国舰队开往君士坦丁堡、黑海或巴西,只要他认为对自己有利,就可以到处向它进攻。在这些印发的训令上面,一点也没有谈到埃及。当纳尔逊在那不勒斯获悉法军正在包围马耳他岛时,他就向墨西拿航行。当他得知法军舰队占领了马耳他岛,随后又放弃了它,而大概是开往坎迪亚的时候,就于6月22日穿过墨西拿海峡 [72] 前往亚历山大。他于28日到达那里。这时法国舰队已望见了阿拉斯海角,在偏西三十法里处,并且当时是顺风。纳尔逊在亚历山大没有获得关于法国舰队的任何消息,于是把舰队开往亚历山大列塔、达达尼尔海峡和亚得里亚海的入口。7月18日,他把舰队停泊在锡腊库札(西西里),给船上取水,并认定法国舰队已退到海洋上去了。7月24日,他终于开往科朗纳(莫雷亚)。他询问了一艘从亚历山大驶来的希腊船,才知道在英国舰队在亚历山大港出现后的第三天,法国舰队就到了那里,许多军队已经登陆,并于7月2日占领了亚历山大;以后法军又向开罗前进,而舰队则停泊在老港里。于是他命令舰队开往埃及海岸,8月1日到达那里。

    二、 我们已经说过,当巴勒 [73] 舰长正在视察老港时,海军上将布吕埃斯就想在阿布基尔抛锚,以便加速起卸军用物资。巴勒的视察于7月12日结束。他的视察报告如下:

    “亚历山大……(无日期)共和国六年(……1798年)

    波拿巴将军:

    我奉您和布吕埃斯之命去绘制老港的平面图并测量其深度。我已于获月19日(7月7日)进入该港碇泊场并着手工作。这项工作继续到同月24日(7月12日)始告结束。当时我把工作报告送给了海军上将布吕埃斯和分舰队司令杜马努。在杜马努司令同意我把舰队导入港口的措施以后,已把这个意见正式报告海军上将,并于热月2日(7月20日)作出了批示。兹将该批示的副本附于本报告之后。

    签署人:巴勒 [74] ”

    由此可见,后来并没有什么困难能阻碍舰队执行拿破仑给海军上将布吕埃斯的如下确切指示:将舰队引入亚历山大老港。

    但是,为了回避负责起见,布吕埃斯不顾拿破仑的指示怎样明确和多次重复,却故意对海军上将巴勒的报告表示不信任,并给他写了下面这封信。

    “海军上将布吕埃斯致“阿尔谢斯特”号舰长巴勒先生的信

    共和国6年热月2日(1798年7月20日)

    “先生,获月30日来信已收到。对阁下在阻塞老港通路的暗礁之间探索航道,以确保主力舰队能十分安全地停泊于该港而所花的心血和劳动,本人只能表示钦佩。至于阁下所报告的探索结果,尚不能使我完全满意。既然我们的装备七十四门大炮的兵舰吃水至少为二十二英尺,它们必须利用深度为二十五英尺的航道才能进港。要能大胆通过这一航道而不致有一艘兵舰受损失的严重危险,则非有“顺利”的风向和平静的海面不可;更何况航道狭窄,而龙骨下面水浅之时,舵的动作要放慢呢。

    您的探索工作也许能帮助您探索出一条更为适合的航道。因此,当阁下还不相信在马拉布特炮塔和东岸的范围之间没有一条比现在已经安置浮标的航线更好的航线时,切勿放弃继续探索的工作。请阁下相信,我对于阁下在这方面辛勤努力所做出的新贡献会给予应有的估价。阁下已做出的卓越功绩和即将做出贡献将是阁下得到政府表扬和奖励的可靠保证。

    当阁下工作完成时,阁下必须向总司令做出工作报告,把阁下测量的精确图案交给他;同时并请阁下把你认为可以进入老港而不会遭受危险的兵舰类型的意见呈送给总司令。

    签署人:布吕埃斯”

    三、 金字塔会战、开罗降服和乌列马们的布告安定了整个下埃及。与罗塞塔和亚历山大的交通也恢复了。7月30日,大本营从达曼胡尔出发以来的二十天时间内才第一次得到那里的消息。在海军上将寄来的三封信中,有一封是7月10日发出的。信上说,为了检查巴勒舰长工作而成立的委员会正在测量新航道的深度。看来,新航道要比旧航道好。第二封信注明的日期是7月15日。在这封信里,他谈到水兵和阿拉伯人在阿布吉尔水井附近发生的各种战斗,有些水兵被杀害了,与亚历山大和罗塞塔的陆路交通也被切断了。在7月20日发出的第三封信中,他转告了关于纳尔逊的消息。他说,抵达亚历山大港的希腊船员曾见到纳尔逊的舰队。他写道,看来英国舰队是在克基拉岛和西西里岛之间巡逻。因为它的实力不及法国舰队,所以它未驶近法国舰队。虽然如此,信中说,他布吕埃斯还是一步一步地在加强预防措施,检查了自己的停泊处,并且觉得他已占领了一个不可攻克的阵地。他以位于港口前面六百法尺处的阿耳——别克岛来掩护左翼。他以五十名步兵带两门发射十二磅炮弹的野战炮据守这个岛屿,因为他认为这样对于保障该岛安全是有益的。他的两艘最差的主力舰————“格里耶”号和“康克兰”号————布置在战线的最左边。它们以阿耳——别克岛做掩护,可以保证不受任何侵袭。他把“佛兰克林”号、“奥里安”号和“汤楠”号(一艘装一百二十门大炮,两艘装八十门大炮)布置在中路。装有七十四门大炮的兵舰在这个威力巨大的大炮火力圈内是逃脱不了惩罚的。诚然,阵地的右翼没有依靠,并且离陆地很远。但是每年这个季节这里经常刮着西北风,敌人要想利用西北风航行,就不能绕过它。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可以把左翼和中路的兵舰领到海里来进攻在航行中的敌舰。

    总司令对海军上将布吕埃斯所采取的这个部署非常不满,并且感到气愤。他立即派他的副官尤耳延大尉携带命令到“奥里安”号舰上去,要他在未看到整个舰队都在老港抛锚以前,不要离开该舰。总司令写信给海军上将说,在二十天内,他是有时间断定他的舰队能不能进入老港的。为什么当时他不进入老港呢?如果不能进入老港,又为什么不遵照他的命令把舰队开往克基拉岛或土伦呢?总司令重申了自己的命令,叫他不要留在这个不好的阵地上,立即起锚开航。阿布基尔右翼因为没有陆地掩护,是一个没有保障的停泊场。如果只有与他势均力敌的舰队来威胁他,那么他的论点是可信服的。但英国海军上将最近一个月来的行动十分清楚地表明,他正在等候由加的斯附近开来的援兵。只要援兵和他会合,他就会率领十八艘、二十艘或二十五艘主力舰来到阿布基尔。因此,必须避免任何海战,而且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亚历山大老港上。不料阿拉伯部队在阿尔卡姆附近袭击了尤耳延大尉,把他所乘的船洗劫一空,而这位勇敢的军官本人为了保卫自己的紧急公文竟遭杀害。本来他在这件曾经关照过要他提防的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就可能抵达目的地的。

    所有从亚历山大来的报告都对舰队提出控告,说他们无纪律,放纵水兵上岸和去逛海滨浴场。亚历山大和罗塞塔各港口塞满了兵舰上放下来的小艇,各船舰上停止了操练,也从不发出戒备的命令 。海上没有派遣巡逻队,甚至一艘巡洋舰也没有。警戒线上,每天都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船只,可是却不派遣兵舰去追击它们。值勤部队布置得这样糟糕,以致舰队每分钟都可能受到奇袭。总司令在给海军上将的信里对这种疏忽大意表示不满。他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海军上将不利用亚历山大老港所提供的保护条件来防止袭击呢?在抛锚的兵舰所构成的防线右边的那个岛,如果不在它上面配置三十门大炮,是没有用处的。因此应该在那里装置十二门发射三十六磅炮弹的铁炮、四门带热弹炉的发射十六磅炮弹或十八磅炮弹的青铜炮和七八门拉戈美尔或臼炮。只有这样,左翼才是真正安全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海军上将非要把两艘装有六十四门大炮的兵舰留在亚历山大港呢,拿破仑始终不明白。这两艘兵舰都是新造的,结构非常好,吃水比装有七十四门大炮的兵舰要浅得多,把它们放在战线极左边的兵舰和岛屿之间,对自己是有利的。所以与其用“康克兰”号那艘早就指定要报废的老舰(它是在土伦用一些发射十八磅炮弹的大炮武装起来的)来防卫,还不如用这两艘兵舰来防卫。抛锚的兵舰防线也可以用一艘巡洋舰(海军上将共拥有十一艘) [75] 配一艘主力舰,把它加强起来。威尼斯的一些巡洋舰都是很好的,其规模和宽度都是超过装有四十四门大炮的法国巡洋舰的。它们能安装发射二十四磅炮弹的大炮,吃水较浅,不利的地方是航速慢。但是当兵舰成一线抛锚的时候,这是个优点。此外,它们每个护航队里有六门臼炮和十只炮艇。为什么不利用它们来加强右翼防线呢?停泊在亚历山大港的护航舰上有一千五百名水兵,海军上将可以用他们来增加各兵舰的人员,将名额增加到超过定员一百人以上。这一切考虑引起了一些极不愉快的思想,因而使总司令感到苦恼。可是8月2日傍晚,由于收到7月30日的一封快信,他又十分放心了。海军上将写信告诉他:他刚才接到关于金字塔会战和占领开罗的正式通告,这个通告对阿拉伯人发生了作用,使他们立即投降了。他已找到了兵舰进入老港的航道,此刻正在航道上安设航标。再过几天,他的舰队就安全了。他并且请求在完成这一任务以后,准许他立即到开罗来。他还命令检查过保卫老港的各堡垒,认为它们都是值得炮兵和工兵军官的高度赞叹的,因为全部据点都掩护得合乎理想。舰队在老港抛锚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四、 8月1日下午两点半钟的时候,英国舰队满风鼓帆地出现在亚历山大的警戒线上。当时正刮着强大的西北风。海军上将和他的军官们正在吃饭。一部分船员和小艇停留在亚历山大、罗塞塔或在阿布基尔浴场的岸边。他的第一个信号是发出战斗警报。其次是命令在亚历山大、罗塞塔和阿布基尔海岸的小艇和船员返回自己的兵舰。再次是命令留在亚历山大的运输舰上的船员由陆路赶回各主力舰上,以加强舰上的力量。第四是命令准备作战。第五是命令准备出海。第六是在五点十分的时候命令开火。英国舰队以最大速度向前逼近,但法军发现它不过是由十一艘安装七十四门大炮的兵舰、一艘装有五十门大炮的兵舰和一艘更小的三桅舰组成的。下午五点钟的时候,英国海军上将想以这样一支实力不大的舰队进攻法舰防线,看来是不可能了。可是有另外两艘主力舰停泊在亚历山大港西面视力所不能见的地方。只是到晚上八点钟的时候,它们才开到战场上来。法舰战线上的兵舰如下:左翼是“格里耶”号、“康克兰”号、“斯巴提特”号和“阿克维朗”号等兵舰,这四艘兵舰都是装有七十四门大炮的兵舰,而装有三十六门大炮的巡洋舰“谢里耶兹”号则停在“格里耶”号后面;正面是“彼朴耳·苏维廉”号(装有七十四门炮),“佛兰克林”号(装有八十门大炮),“奥里安”号(装有一百二十门大炮),“汤楠”号(装有八十门大炮)和“阿尔帖米”号(装有四十门大炮的巡洋舰)等兵舰,在旗舰后有两艘小的三桅舰;右翼是“厄辽”号(装有七十四门大炮)、“提莫列昂”号(装有七十四门大炮)、“维耳格耳姆·帖耳”号(装有八十门大炮,海军上将维耳涅夫待在该舰上)、“美尔克尤尔”号(装有七十四门大炮)和“热涅辽”号(装有七十四门大炮)等兵舰。在“热涅辽”号后面停着“迪阿纳”号和“尤斯提斯”号两艘装有七十四门大炮的巡洋舰,它们都是舰队中最好的兵舰。英国舰队是照下列次序前进的:(1)“卡洛甸”号(领先);(2)“哥利阿夫”号;(3)“泽勒”号;(4)“奥里昂”号;(5)“奥达西耶”号;(6)“帖捷伊”号;(7)“万加德”号(旗舰);(8)“米诺塔夫”号;(9)“别列罗方”号;(10)“迭范斯”号;(11)“马热斯特”号(以上全是装有七十四门大炮的);(12)“列安德”号(装有五十门大炮)和“缪亭”号(装有十四门大炮的三桅舰);(13)“亚历山大”号;(14)“苏伊佛特什尤”号(最后两舰停泊于亚历山大港以西视力所不及的海面上) [76] 。

    法国舰队里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是:只要敌人在夜间无其他兵舰增援,战斗将推迟到第二天进行,因为要纳尔逊仅仅凭现有这些兵舰作战,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法军对发出战斗警报的命令执行得很不好。为安置乘客而搭的甲板还留在“奥里安”号舰上,没有撤除。“格里耶”号和“康克兰”号两只舰上只把一座炮位腾空了,可是却把朝着海岸方向的炮位塞住了。布吕埃斯看来是准备出海的,但是要等候从亚历山大来的水兵,他们只是到晚上九点钟才来到这儿。当时敌舰已进入大炮射程之内,然而法国海军上将却不发出开火命令,使得双方舰队都大为惊异。纳尔逊命令英舰抛锚,一艘对一艘地进攻法国兵舰,目的是使每艘英舰都能击毁一艘法舰的舰首。应该进攻“格里耶”号(法舰战线最左边的一艘兵舰)的“卡洛甸”号在企图穿过“格里耶”号和阿耳别克岛之间的时候,搁浅了。如果在这个岛上安置了重炮,那么“卡洛甸”号就会投降,从而在整个战斗期间的任何情况下,它也就变成无用的了。跟在它后面的“哥利阿夫”号在它和法舰防线中间驶过去了。它想抛锚以攻击“格里耶”号的舰首,可是受急流和大风的阻挠,只得绕过这艘兵舰,而这艘兵舰因为右舷的炮位已被堵塞,所以不能利用大炮轰击敌舰。“哥利阿夫”号舰长却因为“格里耶”号和“康克兰”号都未对他进行排射而感到惊异,尽管这两艘兵舰上都飘扬着法国国旗。后来他很惊讶地打听清了这个矛盾的原因。如果“格里耶”号用四副锚靠近岛屿停泊,敌舰就不可能绕过它。“泽勒”号照着“哥利阿夫”号那样行动,它后面跟着“奥里安” [77] ,但受到了法国巡洋舰“谢里耶兹”号的攻击。一个大胆的攻击使它的行驶速度放慢了,它在“佛兰克林”号和“彼朴耳·苏维廉”号的中间抛了锚。为了攻击法舰战线的第三艘兵舰“斯巴提特”号的舰首,英国旗舰“万加德”号抛了锚,“迭范斯”号、“别列罗方”号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