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愿望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五一 大具戒王本生因缘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放弃努力的比丘说的。佛问那比丘.『比丘啊.听说你放弃努力了.真的吗。』那比丘回答道.『真的。』佛道.『比丘啊.你为何在解脱道上.忽然停止努力呢。古时有一贤人.虽失了王国也不放弃努力.因此终於把已失的名声恢复过来了。』便讲过去的事。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理国家的时候.菩萨从王妃的胎里出生。命名那一天.取名为具戒太子。後来父王去世.继承王位.号称大具戒王.乃是一位虔诚公正的国王。王设立大施舍场.在波罗奈城四门各设一所.中心区一所.宫门一所.共计六所.舍施财物给贫苦的行人。自己又能守戒律.举行说戒的仪式.具备忍辱、慈悲、爱愍之德.爱一切有生之辈.如怀中赤子.以正法治理国政。

    当时有一个大臣.在宫中发动阴谋.终於败露。别的大臣向王告发。国王亲自查究.知道果是事实.便叫那大臣来.说道.『愚人.你作了恶事.不能让你再留在国中。你携带自己的财产.率领妻子.到别国去吧。』将他驱逐出国去了。

    那大臣逃出迦尸国.到拘萨罗国.向该国国王投诚.後来逐渐在那宫中得到信任。一日.他对拘萨罗王道.『波罗奈国犹如一座尚未被蝇蚋侵过的蜂房.那国王又极懦弱。只要发动少许兵力.立刻可并吞波罗奈国。』拘萨罗王听了他的话.心里想道.『波罗奈是一个大国.而此人却说只消少许兵力.即可并吞.他一定是受他们雇用的间谍。』便对他道.『你定是得了他们的金钱.受他们雇用的。』他道.『不.王啊.我绝不是受雇的。我所说的话没有虚假.假使不相信的话.你可试派一些人马到他们边界村中杀掠一下.当那些人被俘到波罗奈国王面前的时候.定会送他们财物.放他们回来的。』

    拘萨罗国王想.『此人说得好大胆.姑且试试.』便派几个臣下.命他们去杀掠边界的村民。波罗奈人捉住这班强盗.解到国王面前。国王见了他们问道.『你们为何杀掠村民。』他们答道.『王啊.我们因为无法生活。』国王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早到我处来.以後不准作这种事。』便给他们财物.放了他们。他们回来将此事告知拘萨罗王。王以为仅仅由此一点.还不能贸然出兵.又派遣臣下到波罗奈腹地去施行杀掠。他们被捕时.又与上次一般.从国王处得了财物回来。但拘萨罗王仍不想即出兵.又派遣臣下.这回叫他们到波罗奈街市去打劫。那时候.波罗奈国王仍将财物送给这些强盗.把他们释放回来。於是拘萨罗王知道『波罗奈国王是个良善的君主.』便决心『并吞波罗奈国.』带领军队与象等出征了。

    是时波罗奈国王有千名光景的大勇士.一个个都是常胜超羣之辈.具有非常气概.即使狂象怒奔冲来.也能毫无畏怖地加以抵抗.即使帝释天的雷电落到头上.也丝毫不会摇动.只须大具戒王一声令下.便整个阎浮洲也可以征服。他们听到『拘萨罗王入寇.』便谒见国王奏道.『王啊.听说拘萨罗王想来「侵占波罗奈国哩。」我们立刻出阵.在拘萨罗王还未踏入我王国一步之前.就战败了他.将他俘虏来吧。』国王斥道.『你们不可因我去难为他人.有人要夺取我的王国.就让他取去吧.你们不准出动。』拘萨罗王越过边疆.进兵深入腹地。羣臣又谒见国王.作同样请求.但国王仍与以前一般.不肯许诺。拘萨罗王驻军波罗奈城下.遗使到大具戒王处提出战书.说『让与王国.否则开战。』大王派使者去答复道.『我不愿战争.将王国取去吧。』於是羣臣又进谒波罗奈国王奏道.『王啊.我们不让拘萨罗王进城.即在城下将他击溃.把他俘虏起来吧。』但国王始终如一.拒绝奏请.命人大开京城四门.自己坐在大大的王座中.率领着一千个大臣。

    拘萨罗王率领大军.涌进波罗奈城。他在路中没有遇见一个敌人.由许多大臣簇拥着.走到宫城门口。只见城门大开.那清净无垢的大具戒王.坐在庄严大宝座上。拘萨罗王立即下令.逮捕大具戒王与其一千名臣子.说道.『将这国王与大臣反缚起来.送往寒林屍场.掘下深及颈项的土坑.用泥土紧紧埋住.不许使有一人的手足得以活动.让夜间狼来.将他们适当处置吧。』臣子们一听这寇王的命令.便将国王与羣臣紧紧反缚了带走。此时大具戒王仍不对寇王起任何愤怒之心.而羣臣平日深受薰陶.故虽被紧缚押走.仍无一人违反国王之命的。

    寇王的臣下们就将大具戒王与其大臣带到寒林.掘好深及颈项的土坑.将大具戒王位在中央.羣臣分列两边.一一直埋入坑.盖上泥土.牢牢筑实.然後回去。大具戒王对寇王仍无愤怒之心.训诫大臣道.『你们不可忘却慈悲之心啊。』

    夜半.狼羣跑来.满心想『享受人肉之宴。』国王与羣臣见狼羣近来.一齐大声叫嚷.狼羣受惊逃去.再回头一看.见无人追逐.便又重新回来。国王与羣臣又照样大叫.狼又逃走。如此逃了三次之後.再向四周望望.发觉此羣人中.无一人前来追逐.便想.『这些人大概是死刑囚徒.』胆子壮了.又跑回来。现在不管人们如何叫嚷.再也不逃了。

    於是狼的首领走向国王旁边.别的狼走向其他诸人。善作方便的国王.见狼过来.便故意伸起脖子.让狼来咬。狼正要咬国王时.国王突然张口.如铁钳似地用齿紧紧将狼咬住不放。狼被国王大力咬住.咽喉受扼.无法脱身.畏怖死亡.大声悲号。他狼闻此悲声.以为『一定是我们首领被人捉住了.』不但不敢走近羣臣.反而没命地逃得一只也不剩。

    狼的首领因被国王用牙齿紧咬不放.痛苦不堪.身子前後挣扎.泥土自然松了起来。加之狼畏死恐惧.以四足搔扒掩在国王身上的泥土。国王知泥土已松.便将狼放走.使出大象般的伟力.摆动身体.渐渐脱出两手。於是攀住坑沿.如风吹轻云一般.纵身一跃.跳出土坑.便到地上。然後鼓励羣臣.挖去泥土.将各人从坑里搀扶出来。如是.国王与诸大臣重得自由.离去寒林了。

    正当此时.有一死屍被弃置在寒林.死屍横躺着的地方.恰是两个夜叉所管领的区域。夜叉无法分割这具屍体.互相商议道.『我们不能分割。大具戒王是正直的明君.定能给我们分割.我们去找他吧。』便拖起屍体的腿.找到国王请求着说道.『王啊.请你将这具屍体割开分给我们两人吧。』国王道.『可以.我割开来分给你们吧.但我身体龌龊.先须洗一次浴。』

    两夜叉便运用魔力.把那供寇王用的有香气的水摄来.供国王洗浴。国王洗完浴时.他们又把那为寇王摺叠着的衣服.摄来献给国王。国王穿好衣服时.又把那装有四种香料的香匣.摄来献给国王。国王涂好香料时.又把那装在黄金小盒中、安放在嵌宝扇子上的各种鲜花.摄来献给国王。国王将鲜花在身上佩好时.他们又问国王.『还需要别的东西吗。』那时国王告诉他们肚子饥饿.夜叉立刻便去把那原为寇王烹调好的许多香味佳美的食物.摄来献给国王。

    如是.国王洗完浴.涂上香料.打扮好身子.享用了许多香味佳美的食物。两夜叉又摄得那为寇王所设的芳香饮料.装在黄金器皿中.另附黄金的杯子。国王喝了这饮料.漱了口.洗了手。那时夜叉又摄得寇王所用的涂有五种贵重香料的担步罗叶.献给国王。国王嚼毕此叶後.他们又问.『还需要甚麽东西吗.』国王命令道.『你们将寇王枕上那把宝剑取来。』夜叉马上摄来了.国王举起剑来.竖起屍体.从顶心向下直劈为二.不偏不倚.分做两爿.乃将两爿屍体.公平分给两个夜叉。然後.将剑拭净.纳入鞘中.佩挂腰间。

    两夜叉吃了人肉.十分高兴.问国王道.『大王啊.还有甚麽差使吗。』国王命令道.『你们运用魔力.领我往寇王卧室.再带这班臣子.各回自己家中去。』夜叉应道.『是.大王.』就一一遵命而行。

    那时寇王正住在华丽的卧室内.熟睡在国王的寝牀上。国王用剑鞘在他肚上打了一下。寇王惊醒过来.在灯光中认得是大具戒王.忙从牀上跳下.鼓勇站立起来.向国王问道.『大王啊.在如此深夜.宫城又警卫森严.门户紧闭.任何人都不能擅入.你居然腰佩利剑.身御华服.走近我的牀边来.这究竟是甚麽道理呢。』国王便将自己到此的经过情形.一五一十讲给他听。寇王听了大为感动道.『大王啊.我虽生而为人.却不知道大王的德行。那吃人肉、吸人血的残暴夜叉.倒深知道你的品德。从今以後.对你这样戒德具足的人.决不敢再生阴谋了。』於是对剑设誓.乞求国王原恕。请国王睡在大牀上.自己则睡在一张小的牀上。

    如是等到天明、太阳出来的时候.寇王擂鼓集合全军与众大臣、婆罗门、户主。等他们齐集了.寇王便如於天空中托出满月一般.对众人盛称大具戒王一切德行.再当众人之面.乞国王宽恕.并将王国交还。说道.『从今以後.贵国如发生寇患.一切由我负责.请你好好治理自己的王国.把警卫之责交给我吧。』寇王又将进谗者判处死刑.然後率领自己的军队与象.回拘萨罗国去。

    当时.大具戒王全身华服.在纯白色王伞之下.坐在四脚成鹿爪形的黄金宝座上.观察自己之光荣。心里想道.『假如我不能忍耐努力.即不会有如此的光荣.一千名臣子的生命也不能救出吧。今以耐心努力之功.恢复已经丧失的名誉。使一千名臣子.得到生命的赏赐。故凡人不可丧失希望.常须努力。因努力的果报.是如是光荣。』他如是想时.满心感激.唱出下面的偈语。

    人须常生於希望.  贤者不可屈其心。

    我过去所愿望者.  今乃亲见其实现。

    菩萨〔大具戒王〕既唱了这感激的偈语.复道.『你们看啊.在戒行具足的人.努力的果报.必定是光荣的。』大具戒王於一生行善之後.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解释四谛。释毕四谛.那放弃努力的比丘.遂得阿罗汉果。佛乃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当时处心不正的大臣是提婆达多.千名臣子是佛的僧团.大具戒王则就是我。』

    五二 小伽那迦王本生因缘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放弃努力的比丘说的。此处所述全部故事.将重见於大伽那迦王本生因缘〔第五三九〕中。

    主分

    却说.王坐在白伞之下唱下面的偈语。

    人应努力奋发.  贤者不疲不倦。

    我亲见渡〔生死之〕海.  到达彼岸。

    结分

    此时那放弃努力的比丘.遂得阿罗汉位。这小伽那迦王就是等正觉者。

    五三 满瓶本生因缘 (〔菩萨=财务官〕)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毒酒而说的。某时.舍卫城有一羣无赖聚会商议.『我们没有酒钱了.到何处去想法呢。』其中一人说道.『不必担心.有一个方法在此。』大家问道.『有何方法。』那人道.『那给孤独长者.手戴印戒.身穿华美的外褂.常到宫城去办公。我们可设一酒肆.在勺上暗放麻药.大家坐守在那里.见给孤独走过.便请他进来道.「财务官大人.请进来坐坐啊.」请他喝酒.等他受了麻醉.便把他的戒指与外褂抢来充当酒钱。』大家都赞成.说『好啊.』便照他的话去布置。

    等到那大财务官走过门前.他们迎上去邀请道.『大人.请里面坐坐.我们有上好的酒.请喝点儿再走吧。』长者心里想道.『我乃得了预流果的佛门弟子.如何可以喝酒。我本不想喝.但不妨戳穿这班无赖汉的诡计.』主意既定.便步入他们的酒肆。留心探察他们的行动.知道『他们用如此这般方法放上毒药.』心想.『我当场赶散他们吧。』便諕吓着说道.『你们这班黑心的家伙.酒壶里放了毒药满想叫别人喝了酒麻倒.好偷盗人家的东西。故意开设酒肆大家坐在一处.只是称赞酒好。你们之中.怕没有谁能够喝这酒的。假如这酒里没有放药.你们就自己喝给我看看。』他们受了諕吓.便都逃散了。财务官也就回去.想『将恶人此种诡计.禀告如来。』便到祇园精舍告诉佛。佛道.『家长啊.那些恶徒.今世想谋害你.前生也曾想欺骗过贤人.』接着应了财务官的请求.讲出过去的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理国家的时候.菩萨是波罗奈的财务官。那些无赖当时也同现在一般.商议之後.在酒中放上毒药.等波罗奈财务官走来时.迎接上去.用与现在一般的话对他说。财务官不想喝酒.但心想揭破他们的诡计.便走进酒肆中去。留心他们的行动.知道『他们果然想如此这般.』打算『将他们赶散。』便对他们说道.『诸位.喝酒之後.上宫城服务.不大方便。让我先去朝见王上.回来再喝.请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吧。』说着就往宫城服务去了。

    财务官从宫城回来。那些人道.『好.请进来吧.』将他邀进去了。他走进酒肆.见了放有麻药的酒瓶.便对他们说道.『诸位.你们这种行为.实难叫人佩服。这酒瓶与刚才一般.并未减少一滴。你们口头称道此酒.自己却一点不喝.既然如此好酒.你们就该喝点.一定此酒中放有毒药。』便粉碎了他们的希望.唱出下面的偈语。

    酒瓶依然满着.  〔自己不喝〕却声声劝人。

    由此我知道.  这定非好酒。

    後来.他一生积聚布施等善行.依照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又取了联络.把本生之今昔联结起来道.『当时的恶人即现在的恶人.当时的财务官则就是我。』

    五四 果子本生因缘 (〔菩萨=队商主人〕)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位精通果木的优婆塞说的。当时.舍卫城有一大地主.招待佛所率领之僧团。他设席在自己庭园里.请佛师徒吃白米粥与其他点心。後来主人命令园丁.『带领诸位高徒到园中四处走走.送一点庵罗果与别的果子给他们。』园丁回声『是。』带领僧团往园中游玩去了。那园丁每见一株树木.立刻就能分辨『这果子还没有熟.这个快要熟了.这个已经熟透了.』他说得句句都对。弟子们跑来告知如来道.『如来啊.那位园丁对果木真精通极了.站在地上.只消略略擡头向树上一望.立刻知道「这果子还没有熟.这个快要熟了.这个已经熟透了.」而且说得一点不错。』於是佛道.『精通果木的不单是这位园丁.古时贤人也深通果木呢.』接着.便讲过去的事。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理国家的时候.菩萨出生於一豪商的家中。待他年纪逐渐长大时.赶了五百辆车子.出外经商。有一次.走到了一座大路边的森林.便停歇在林子入口.召集全队商人.对他们说道.『此林中有毒树.你们遇见向未吃过的果子.不论一叶、一花、一果.没有问过我.千万不可上嘴。』他们答应道『是。』便走进林中去了。走进林中不远.见有一个村庄.村庄入口.有一株不知名的果树。此树枝干花叶与所结的果子.完全与庵罗果一般无二。而且不但外表.连香味、生熟的区别.也完全与庵罗果一般。但若吃了此果.那人就会如中了诃罗诃罗毒一样.立地丧生。

    先到那里的人之中.有几个嘴馋的.以为『这是庵罗果树.』便将果子摘来吃了。另有几个.想『问了队主再吃.』拿了果子站在那里。队主来了。他们问道.『队主啊.我们可以吃此庵罗果否。』菩萨知『此非庵罗果树.』阻止着道.『此庵罗果树是一种不知名的毒树.万不可吃他的果子。』便叫已吃的人呕吐出来.再给他们吞四甜剂.使他们复原。

    原来.过路的队商.一向惯在这树下休息.他们都以为这是庵罗果树.吃了毒果.便都死亡。到了第二日.村人走出来见商人们都已死了.便提了死人的脚.把屍体拉到隐秘处所弃掉.然後将他们的车子与货物全部掠去。

    那日天明时候.村人们也就嘴里嚷着『牛是我的.车是我的.』急忙跑到树下来。见众队商在树下平安无恙.便问道.『你们如何知道这并非庵罗果树。』众队商道.『我们本来不知.是我们队主认出的。』村众便问菩萨.『贤人啊.你如何认得此非庵罗果树。』菩萨说道.『我因两个原因知道的.』便说出下面的偈语来。

    此树不难攀登.  离村亦不远。

    〔树上有佳果.  圆熟累累无人摘。〕

    由此我知道.  这定非好果树。

    他又对众人说法.然後平安地完成了行旅。

    结分

    佛道.『比丘们啊.昔时贤人也是如此精通果木的.』说毕此法话.便把本生之今昔联结起来道.『当时的众队商是佛弟子.队商主人则就是我。』

    五五 五武器太子本生因缘 (〔菩萨=王子〕)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放弃努力的比丘说的。佛问那比丘.『比丘啊.听说你放弃努力了.真的吗。』那比丘回答道.『世尊啊.真的。』佛道.『比丘啊.古时贤人在应努力的时候努力.终於获得王位.』於是便讲出过去的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理国家的时候.菩萨从王妃的胎里出生。在命名的那一日.父母招待八百婆罗门.将他们喜爱之物.逐一赠送他们之後.便问这位太子的相好。善於观占相好的众婆罗门.见太子相好圆满.便预言道.『大王啊.太子有善相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