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羚羊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二一 羚羊本生因缘 (〔菩萨=羚羊〕)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就提婆达多说的。某时.比丘众集合法堂.坐着诽谤提婆达多道.『法友们啊.提婆为欲杀害如来.或雇弓师投石.或把那叫做护富者的狂象放出。用尽种种的手段企图杀害十力哩。』这时佛来了.就坐於所设的座上.问道.『比丘们啊.你们方才集在这里谈论甚麽。』比丘众道.『世尊.我们坐在这里谈着提婆的不德.说他企图杀害世尊的事。』佛道.『比丘们啊.提婆的企图杀我.并非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曾如此.可是未曾能杀我。』接着便讲过去的事。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治国时.菩萨生为羚羊.在森林中吃着果实住在那里。有一时.他到那果实丰富的吉祥叶树去吃果实。林中有一个高台猎师.来自村中.在果树下见到鹿类的足迹.就於树上结起高台.坐候来吃果实的鹿类.以枪射杀.将鹿肉卖给人以为活。一日.那猎师在吉祥叶树下见到菩萨的足迹.便在树上结起高台.清晨吃过早餐.即携枪走入林中.攀登树上.坐在高台中。菩萨也於天明前从住处出来.打算『吃那吉祥叶树的果实.』可是并不急急向树下跑.自想.『这林中有一个高台猎师常来在树上结高台.不要受其灾祸.』便在远处立定。猎师知菩萨不会过来.便从高台上把吉祥叶树的果实投下.落在菩萨的面前。菩萨想.『这些果实落到我的面前来.树上不是有猎师吗。』好几次向树上查看.果然见有猎师。故意装作未曾看见的样子.自语道.『树啊.以前.你的果实是像吊着的东西一般.一直落下来的.今日却破了这老规矩了。你既然如是破了老规矩.我只好到别的树那里去求食了。』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语。

    羚羊很明白.  你卧在吉祥叶树上。  我不喜你的果实.  会走向别的吉祥叶树去。

    这时.猎师坐在高台上掷下枪来.说道.『这回被逃脱了。』菩萨立定回转头去告诉猎师道.『人啊.你这回虽被我逃脱.但八大地狱、十六增地狱、五种桎梏与业力.你是逃不脱的。』便奔驰向别处了。猎师也从树上爬下来自去。

    结分

    佛道.『比丘们啊.提婆达多的企图杀我.不从今日始.前生也曾有此企图.可是未能杀我。』作此法话後.又取了联络.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高台猎师是提婆达多.羚羊则就是我。』

    二二 犬本生因缘 (〔菩萨=犬〕)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给与亲族以福利之行为说的。其事当见於第十二编跋陀娑罗树神本生因缘〔第四六五〕中。佛为欲一并成立此因缘谈.故说过去之事。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因其宿业.从犬之胎内出生.被几百只犬围绕着.居於大墓地中。一日.国王用信度地方产的白马.驾着盛饰的车子.出去游园.游至日落後才返城中来。侍从者就将国王所乘的车放在宫中庭间.连那车上的皮带也未曾除去。夜来有雨.皮带受湿.宫中贵种的犬从阶上下来。把车上的皮连同皮带都吃光了。次日.人们向王报告.说『大王.犬从阴沟孔进来.把车上的皮与皮带吃去了。』王听了大怒.说『见到有犬就给我一一杀死。』於是犬的大虐杀开始了。羣犬因见同类到处被害.便纷纷向菩萨住的墓地逃来。菩萨问道.『你们大队到这里来.怎麽了。』羣犬道.『因为有犬在宫中吃了马车上的皮与皮带.国王大怒.下令杀犬.许多犬都被杀了.正在起大恐怖呢。』菩萨心想.『外面的犬是无法到有守卫的宫中去的.这一定是王宫中贵种犬所为。现在做贼者平安无事.而不做贼的反被杀哩。让我来将真贼指出给王看.对亲族者作生命之布施吧。』便安慰同族道.『你们不必害怕.我使你们平安吧。我见国王去了.你们可在此等着.』於是心中念着波罗蜜.把慈悲行作了第一.坚立『石与槌等不要落到我头上来』的意愿.独自入城去。那时城中的人见了他.竟没有一个对他怒目而视的。

    王从发过杀犬的命令以後.就去坐在法庭上。菩萨走到那里.便跳上庭去.爬入王的座下。侍从们要去拉他。王禁止他们。菩萨振足了勇气从座下爬出来向王作礼.问道.『大王命人杀犬吗。』王道.『是的。』菩萨道.『人主啊.他们有何罪呢。』王道.『因为吃了马车的包皮与皮带。』菩萨道.『你知道是谁吃的吗。』王道.『那不知道。』菩萨道.『不管曾吃皮与否.而说见到就杀.大王啊.这不是公正的办法。』王道.『因为马车上的皮是被犬吃去了的.所以我就下令杀犬.叫人见犬即杀。』菩萨道.『那麽.把所有的犬都杀呢.还是也有不杀的呢。』王道.『那是有的。我宫中的贵种犬就不杀。』菩萨道.『大王.方才大王说因为犬吃了马车上的皮.下令杀犬.叫人见犬即杀。现在又说宫中的贵种犬不杀.那麽大王不是在为了自己的乐欲行无理之事吗。行无理之事是不正.也非为王之道。大王应该公平地查究原因才是.今不杀贵种犬.只杀弱犬.这不是杀所有的犬.是只杀弱犬了。』大萨埵如是向王陈诉後.复以甘露般的声音示王以正义道.『大王.你所行的不是正义.』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不杀宫中所畜的美而有力的贵种犬.  却杀我等。  这不是杀所有的犬.  是在专杀弱者。

    王听了菩萨的话.便道.『贤者啊.你知道吃马车皮的犬吗。』菩萨道.『知道.』王道.『是谁吃的。』菩萨道.『是大王宫中的贵种犬。』王道.『何以知道是他们吃的。』菩萨道.『我可证明给你看。』王道.『贤者啊.那麽请证明。』菩萨道.『请把宫中的贵种犬唤拢来.给我一些酪浆与吉祥草。』王依言照办了。这时大萨埵对王说道.『请将此草混入酪浆中给这些犬饮下。』王依言令犬饮下了。那些犬饮了以後.就吐出皮来。王大喜道.『真是一切知者.佛陀的化身。』便在白伞下供养菩萨。菩萨用那以『父母都是刹帝利族的大王啊.请行正义』为开端的十首偈语对王宣说正义.复叮嘱王道.『大王啊.嗣後望你努力.』授王以五戒.把白伞奉还给王。王听了大萨埵的法话.就对一切有情作无畏施.从菩萨起.对所有的犬.每日叫人用与他自己所吃同样的食物来供养。遵守菩萨的教诫.终身多积布施等善行.死後转生於天界。这『犬的教训.』继续至一万年.菩萨也定命完毕.依其业报.从此世逝去了。

    结分

    佛道.『比丘们啊.如来给与亲族以福利.不自今日始.前生也曾如此。』作此法话後.复取了联络.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国王是阿难.其他是佛的弟子.那犬则就是我。』

    二三 骏马本生因缘 (〔菩萨=马〕)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废弃精进的比丘说的。佛对那比丘道.『比丘啊.在前生.贤者曾在敌患之中励行精进.虽负伤而精进不废。』接着就讲过去之事。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而为信度产的骏马.被施着无上的装饰.作为波罗奈王的宝马。他所吃的是三年陈的米饭.加调种种美味.用价值万金的食器来盛贮。所立的地方是用四种香料涂过的。厩中以赤色毡毯为幔.上施镂有金星的天盖.常用芳香的华鬘装饰.夜间点燃香油的灯火。

    他国的王都想获得波罗奈的王位.有一次.七国的王一齐来把波罗奈城包围住.送通牒给波罗奈王道.『把王位让给我们.否则开战。』王召集诸大臣.告说此事.问『如何是好。』诸大臣道.『大王.陛下不必首先就亲临战场.叫骑士去应战吧。他如战得不好.然後我们再想办法。』王便召那骑士来问道.『你能与七王战吗。』骑士道.『大王.若能把那匹骏马给我.别说七个王了.连与全阎浮提的国王开战也可以。』王道.『那麽.不论那骏马或是别的甚麽你所要的东西都给你.你去战吧。』骑士道.『是.大王.』便对王作礼.从台阁走下.叫把那骏马牵来.配上马具.自己也全身武装.佩好大刀.上马冲出城去.奔驰如电.攻入对方第一阵营.把一个国王活擒了回来.交与城中的後卫军.返身再出阵去.攻入第二阵营.如是接连攻战.活擒了五个国王.及攻入第六阵营.擒住第六个国王时.骏马受伤了。马身迸出鲜血.苦痛剧烈。骑士知道骏马已负伤.於是把他横倒在宫门口.解下马具来.打算改配在别的马上。菩萨长长地横躺卧着张开两眼来看骑士.忖道.『他在把马具配到别的马上去.但那匹马是不能破入第七阵营活擒第七个国王的。我的努力.将付诸流水吧。这位无双的骑士将殒殁吧。王也将陷入敌人之手吧。除我以外.不会有能破第七阵营活擒第七个国王的马了。』於是卧着呼骑士道.『骑士啊.除我以外.不会有能破第七阵营活擒第七个国王的马了。我不愿把我的功续付诸流水。扶起我来配上马具吧。』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纵使倒卧在地。  身被箭所射中。  骏马究比驽马好。  骑士啊.武装还应加在我身上。

    骑士扶起菩萨.替他裹好了创伤以後.配上马具.骑在他的背上.破入第七阵营.把第七个国王活擒了来交与王军。人们把菩萨带到了王宫门前.王亲自出宫来观看。大萨埵向王说道.『大王啊.不要杀那七个国王。请立誓赦放他们。所有应赐给我与骑士的荣誉.请全给了骑士。蔑视擒获七王的勇士是不应该的。陛下自己也要行布施、守戒.以正义与公平施行政治。』

    菩萨如是训诫国王之後.人们来解除马具。菩萨於马具解除中就逝去了。王为菩萨举行葬仪.给大荣誉与骑士.又叫七个国王宣了无二心的誓言.各遣送至本国.嗣後以正义与公平治理政事.命终後依其业报.从这世逝去。

    结分

    佛道.『比丘啊.在前生.贤者在敌患之中励行精进.虽负伤而精进不废。你现在归向了导入涅盘的教而出家.为何怠废於精进呢。』接着为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个怠於精进的比丘即证得阿罗汉果。佛作此法话後.复取了联络.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国王是阿难.骑士是舍利弗.骏马则就是我。』

    二四 良马本生因缘 (〔菩萨=马〕)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废弃精进的比丘说的。佛对那比丘道.『比丘啊.在前生.贤者在敌患之中负了伤尚不废精进呢。』接着便讲过去的事。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治国时.与上回所讲的情形一样.有七个国王来包围城市。那时.车军中有一勇士.用一对兄弟的骏马驾车出城应战.连破六个阵营.擒获了六个国王。这时那为兄的一匹良马负伤了。勇士驾车回到了宫门口.从车上解下兄马.把他横卧在地上.除去马具.打算去配在别的马上。菩萨见了这情形.像上回所讲的一样.心中思忖.呼告勇士.卧着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不论在何时.  不论在何处.  良马总是努力.  驽马常消耗意气。

    勇士扶起菩萨.驾系车上.去破了第七个阵营.擒获了第七个国王.然後把车驶回王宫门口.解下负伤的良马。菩萨如上回所讲一样.卧着向王施了一番训诫而逝。王为菩萨举行葬仪.给勇士以光荣.以正义施政.後来依其业报从这世逝去。

    结分

    佛作此法话毕.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比丘证得阿罗汉果。佛复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国王是阿难大德.良马则就是我。』

    二五 浴场本生因缘 (〔菩萨=贤臣〕)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法将〔舍利弗〕的弟子.出家前曾为黄金匠的某比丘说的。原来知他意向的他心知通.唯佛有之.其余的人是没有的。法将未具他心知通.不知那弟子的意向.只对他说不净业处〔不净观法。〕但这与那弟子却不相应。那弟子在五百生间老是生在黄金匠的家里.长期间来眼所见到的只是纯金.心中也受薰染.所谓不净.与他不相适合.所以经过了四个月犹未起相〔不净的观念。〕法将不能授与阿罗汉果给自己的弟子.心想.『他似乎只有依了佛力可以教养的了.带他到如来那里去吧。』便於天明以前领他到了佛的地方。佛问道.『舍利弗啊.为何你领了一个比丘来。』舍利弗道.『世尊.我授业处於这人.经过了四个月.连相〔观念〕都不起。我想这人只有依了佛力可以教养的了.所以领他到世尊这里来的。』佛道.『舍利弗.你以甚麽业授与弟子。』舍利弗道.『不净业处.世尊。』佛道.『舍利弗.你没有知道众生心的通力。且去.傍晚再来带回你的弟子吧。』

    佛打发走了长老舍利弗.叫人给那比丘以相称的上衣与下衣.带他同去乞食.叫人给与以美味的嚼食〔硬食〕与噉食〔软食.〕由大比丘众围绕着回到精舍以後.在佛的香室过了昼间.向晚便带了那比丘出去游行.到了庵罗果园.用神通力现出一个莲池.於莲丛内现出一大大的莲华。吩咐那比丘道.『向那莲华凝视而坐。』叫那比丘坐下以後.便自回香室去了。比丘只管凝视那莲华。佛使华凋萎.正凋萎时.色褪了。华瓣从边缘处开始谢落。一忽儿落尽了。既而雄蕊也脱落了.只剩果皮。比丘见这光景.不禁这样想道.『这莲华方才原是颜色鲜美.看去很悦目的。现在已色褪瓣谢.连雄蕊都脱尽.只剩果皮了。像这样的莲华也会碰到老.这老也会落在我身上来吧。』於是便获得了诸行无常的正观。佛察知他的心已达正观。坐在香室中放出光明.唱下面的偈语。

    把自爱心断了啊.  像用手折秋日的黄莲华似地。  专向寂定之道迈进啊.  涅盘为善逝所诏示。

    佛唱毕此偈.那比丘即证得阿罗汉果.觉得自己真从一切的有〔生存〕解脱了.便以下面偈语发出感兴。

    生涯过毕.其心圆熟.  心身垢〔漏〕尽.只留最後的肉身。

    守清净之戒.诸根稳得寂定。  遍在的愚痴大黑暗与一切心垢。

    我已完全排除。  犹如月自罗睺口中脱出.

    又如光明万丈的太阳.  在虚空中普照周空。

    比丘如是唱偈後.再去礼佛。时长老舍利弗亦来佛处.向佛礼拜毕.便领了弟子回去了。

    这件事被比丘众知道了.他们集合在法堂里.坐着赞叹十力的威德道.『法友啊.舍利弗没有知道他人意向之明.不知自己弟子的意向。佛知道了.就於一日之间授给那弟子以无碍辩与阿罗汉果。佛的威德真是广大啊。』这时佛来了.在所设的座上坐下.问道.『比丘们啊.你们集合在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不是别的.在说世尊善知舍利弗弟子的意向。』佛道.『比丘们啊.这非不可思议之事。我现在是佛陀.固然知道他的意向。可是在前生.也已曾知道他的意业了的。』接着就讲过去的事。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那时菩萨为王作指导.不论是关於物质上的事或是关於精神上的事。有一次.人们在王的宝马的浴场里。放下卑贱的驽马去洗浴。後来马丁叫宝马下那浴场中去时.宝马就不肯下去了。马丁来报告国王道.『大王.宝马不肯下浴场去。』王派遣菩萨道.『贤者啊.为甚麽马不肯下浴场去呢。请给我去看看。』菩萨答应道.『是.大王。』便来到河畔.将马检视.知道并无毛病.详查不肯下水的原因.以为『也许先有别的马在这里洗过浴.所以嫌憎了不肯下去的吧。』於是问马丁道.『有谁在这里洗过浴没有。』马丁道.『洗过别的驽马。』菩萨知道那马为了自尊心之故不喜在此就浴.不如改换洗浴的地方.便对马丁道.『马丁啊.用蜜糖与酪酥调制的乳粥虽好.老吃了也会生厌。这马老在这里洗浴.也许厌了。把他带到别处去洗浴饮水吧。』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语。

    马丁啊.  带马到别的浴场去饮水吧。  乳糜味虽好.  吃腻了便觉得苦。

    人们听了菩萨的话.把马带到别的浴场去洗浴饮水。在马正洗浴饮水时.菩萨回到国王那里去了。王问菩萨道.『怎麽样.马洗浴饮水了吗。』菩萨道.『是的.洗浴饮水了。』王道.『方才为甚麽不肯下水去呢。』菩萨就『如此这般』地把详情禀告。王道.『居然连这种畜生的意向都知道.真是贤者了。』即以大荣誉授与菩萨.後来命尽.依其业报从此世逝去。菩萨也依业报离去了此世。

    结分

    佛道.『比丘们啊.我的知道那比丘的心意.不自今日始.前生也已知道了的。』作此法话後.复取了联络.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宝马是那比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