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 嘉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四书

    中 庸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①乎天地。

    一阴一阳之谓道。夫妇一小天地,天地一大夫妇耳。故万事万化之原,始于闺门;五典②五礼③之端,肇于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其重如此。少年男女,稚气童心,恣纵嬻经,媟狎败礼。故生人之慢易放肆,莫甚于闺门,乌在其为君子之道乎。忧终者,当知慎始矣。

    ┃ 吕语今译 ┃

    处理好一阴一阳的关系就是君子之道。夫妇犹如一个小天地,而天地不过是一对大的夫妇而已。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各种风俗都根源于家庭生活,社会的规章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起源于男女之间的日常交往。因为有男女二性的存在,所以产生了夫妇关系;夫妇二人结合繁衍出后代,因而有了父子关系;在实行宗法制度的古代社会,父子关系又衍生出君臣关系;有了君臣之分,便有了区分上下级的等级制度;有了等级制度,各种礼节才能有序施行。由此可见,夫妇之道是那么的重要。少男少女天真幼稚、任性妄为,容易做出亵渎经典教诲、败坏伦理规范的行为。因此,在闺门之内最容易让人疏慢放肆、犯下过错,若没有处理好男女、夫妇之间的关系,哪里谈得上能行好君子之道?担忧未能遵行君子之道的人,应当知道要从源头(男女、夫妇之道)开始做好啊!

    ┃ 简注 ┃

    ①察:《礼记正义》疏云“明察”。《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三记弟子问《中庸》“上下察”与“察乎天地”两个“察”字同异,朱熹答曰:“只一般。此非观察之‘察’,乃昭著之意……经中‘察’字,义多如此。”

    ②五典:见于《尚书·尧典》“慎徽五典”,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引郑玄注云:“五典,五教也。”疏中又引《左传》文公十八年传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释之。而伪孔安国《尚书序》云“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

    ③五礼:见于《尚书·皋陶谟》“自我五礼有庸哉”,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引郑玄注:“五礼,天子也,诸侯也,卿大夫也,士也,庶民也。”又见于《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礼,吉、凶、军、宾、嘉。”

    ┃ 实践要点 ┃

    君子之道广大宏深,无所不包,而其根基乃在于夫妇之道。在此,吕坤阐发《中庸》经文大义,强调了夫妇之道的重要性。从符合当代实践的角度说来,“君子之道”“夫妇之道”的提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多少有点距离感。事实上,“君子之道”可概括为“进德”和“修业”两个范畴。用大白话来说,“进德”即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修业”则是打拼一番事业。若一个人有良好的修养,必然会收获好的名声,再加上一番成功的事业,这不就是现在人们所羡慕、所追求成为的所谓“人生赢家”么?这么说来,“君子之学”离我们的生活也并不遥远。而“夫妇之道”,从狭义的角度说,即是如何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说,夫妇之道涉及面更加广泛,例如,对未婚人士而言,夫妇之道关涉到如何择偶的问题;对已婚人士而言,又涉及如何处理好婆媳、姑嫂、外戚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甚至涉及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现代社会,许多人追求成为“人生赢家”,为了事业不断打拼,却忽略了要经营好夫妇之间乃至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最终留下了不少的遗憾。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夫妻之间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关系,家庭关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切身的关系,如果连最亲近的、最切身的关系都没有处理好,怎么能处理好和外人的关系呢?成功的事业又从何谈起?因而,当我们在为生活和事业而奋斗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善待家人。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①,和乐且耽[叶沉]。宜尔室家。乐尔妻帑②[音奴]。”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居室之道,未有妻不贤,而能夫妇父子好合者也;未有夫妇父子不好合,而能使兄弟翕然和乐者也。如此,则父母之心,安得喜悦?故必宜尔室家,闺门皆太和之气;乐尔妻帑,夫妇有雍熙之风,然后父母之心,有无穷之快乐矣。

    ┃ 吕语今译 ┃

    家庭相处的道理,没有说妻子不贤惠却能让夫妇父子和谐相处的;也没有说夫妇父子不和谐,却能让兄弟之间亲爱和乐的。如果说夫妇父子、兄弟之间关系不和谐,那么父母的内心又怎能感到喜悦呢?因此,必须要让家庭关系变得和顺妥帖,家里洋溢着和乐的氛围;让妻子儿女幸福快乐,夫妇间和乐融融。这样,父母的内心才会有无穷的快乐。

    ┃ 简注 ┃

    ①翕(xī):《尔雅·释诂》云“合也”,于此形容兄弟和合。

    ②帑:同“孥”,儿女。

    ┃ 实践要点 ┃

    《中庸》引用《诗经》“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句,本意在于说明君子之道,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君子修身须从和合妻子、宜于兄弟、安乐父母等家庭切身之事做起。于此,吕坤则借之强调妻子在家庭生活当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处理好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如果妻子能尽好本分,则夫妻和顺、家族和乐、父母称心如意,可见妻子在家庭生活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则对现代读者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一般人总是以为古人讲究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在家庭生活或者说夫妻关系当中,女性总是处于卑劣地位,无足轻重。有所谓大男子主义者的丈夫就借之贬低甚至无视妻子的尊严和地位。而旁观者又以之为据,控诉传统女德、女教思想为传统文化的渣滓,应当全盘抛弃。事实上,传统经典高度肯定妻子在家庭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妻子的地位和丈夫的地位是等齐的(详见下文)。所以,我们首先要摒弃对传统女德、女教思想的误解和偏见,吸取经典以及古圣先贤的教诲,重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上面讲的是从一般人的角度,要重视妇女在家庭生活当中的地位。而这里则要强调为人妻母者自己要正视自己的地位和职责,努力尽好自己的本分,与丈夫共同营造好和谐的夫妻关系,与丈夫的父母、兄弟保持好良好的家庭关系,这样才能获得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

    三、现代人谈论婚姻可能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认为婚姻是丈夫、妻子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对婚姻之事的重视程度低于古人,闪婚闪离的情况日益增多。而本条则指出,婚姻不仅是夫妻之间的事情,还牵涉到其他的家族成员,尤其是父母。夫妻关系不和顺,伤害的不仅是夫妻双方,夫妻双方的父母也会因之而担忧心痛。为此,我们要重视婚姻的严肃性,谨慎地处理男女婚嫁之事,避免为男女双方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伤害。

    论 语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③,“邦有道,不废④;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圣人之爱其女,与人同也。乃其择婿,不问田宅,不问贵显,其取公冶长,不过曰无罪;其取南容,不过曰谨言,皆论其德,而他无论焉。近世婚姻,非富贵,则容色,而男女性行美恶,皆非所问。若孔子者,可为万世择婿之法矣。

    ┃ 吕语今译 ┃

    圣人疼爱自己的女儿,和其他人没有两样。只是他选择女婿的时候,不以田宅、显贵为衡量标准。孔子选择公冶长,看重他人品端正、没有罪过;相中南容,看重他谨言慎行。可见孔子择婿以品德为准绳,不考虑其他因素。现在的人谈婚论嫁,择偶标准或以财富、社会地位,或以容貌姿色,却完全不过问对象的品行是否端正。而孔子的做法,才能算是后世择婿或择偶的正确准则。

    ┃ 简注 ┃

    ①公冶长: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②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

    ③南容: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南宫括,字子容”,《论语集注》谓南容“居南宫,名韬,又名适,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也”。

    ④不废:被君主任用,出仕做官。

    ┃ 实践要点 ┃

    常言道“娶妻求淑女”,女子贤淑与否是男子择偶的标准。那么,女子嫁郎又该以何为择偶的准绳呢?在儒家经典《论语》当中,孔子亲身示法,告诉我们为女子选择夫婿,更应当看重男方是否有德之人。后人(包括现代人)择婿,却首先去看男方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其次看容貌长相。而男子的性格品行则作为备选项目,可看可不看。这其中有客观因素的限制,一方面是男方的经济条件对于家庭今后的发展而言确实极为重要,尤其在现代社会,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婚后在面对住房、孩子入学教育等衣食住行问题时便要背负更大的压力,夫妻之间出现矛盾的几率也会增大。另一方面,我们似乎不是那么容易能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有德之人。孔子愿意把女儿嫁给曾经入狱被拘的公冶长,这是由于公冶长是自己的弟子,其德性品行早已了然于胸。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托媒人介绍相亲),父母无法对男方有深入了解,也难以对其德性品行进行判断。

    但正如本条所说,人的德性应为择偶时的根本原则,男女皆然。因此,在实践当中,男女双方在婚前交往的过程中应充分考察对方的品德(具体可从对父母的态度、对钱财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等方面着手考察),并多创造机会让父母和交往对象接触交流,让父母也帮忙把关。对于女子而言,最理想的对象固然是既有好的品德,又有较好的经济条件。若男方有好的品德,但经济条件欠缺,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发展对象,因为男子若有好的品德,便意味着有为了家庭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勇气和决心,将来也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若是男方人品不济,则应果断分手,无论其是否腰缠万贯、身居要位。

    孟 子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肆筵设席,以速宾①也。使者未至,而宾来窃食,主人见之,耻乎?不耻乎?男无不娶之日,女无不嫁之时。二氏②成言,六礼③以序,大伦④正始,嘉会有仪,父母之光,夫妇之体也。父母之心,本愿为男女有室有家,而慎礼以重其事。男女之情,不为父母爱德爱名,而急欲以苟其身,反不如倡优矣。倡家人尽夫也,而未尝不慎始以待求,岂有知礼守义之人,肯为丧节辱身之事哉?一时苟合,终身愧悔;二人失德,九族⑤含羞。少年男女,可不慎乎!慎之,当自谨闺门,防交缔,塞见闻,无开情窦始。

    ┃ 吕语今译 ┃

    假设有人设宴备席去邀请宾客,主人家派去传唤的仆从还没到位,客人自己来了就偷吃菜肴,主人看到了,会不会为之感到羞耻呢?嫁娶也是如此。男人没有不娶妻的道理,女人也不能不出嫁。两个家族履行媒妁之言,按照六礼的规定举行婚礼,新人的夫妇关系得到正式确立,婚宴上礼数悉备,父母为之光荣,夫妇得以同体。父母的心意,本来就希望儿子女儿都有家有室,因而谨慎地履行礼数以重视嫁娶之事。作儿子女儿的,若不考虑父母的心意、不爱惜自己的道德名声,而急切地和对象苟且相合、不顾礼节,那么,还不如娼家优伶之人。娼妇可以和天下间的男人交欢作乐,却也懂得在开始时谨慎地对待别人的追求,哪里会有知礼守义的人愿意去做丧失名节、自辱其身的事情呢?男女之间若因一时的情欲炽盛而苟且偷合,不免会落得终身愧疚的下场。两人丧失德行,两个家族的人都会因之蒙羞。少男少女们,可以不谨慎对待自己的婚事吗?要谨慎对待,必须从自家门里做起,防止不正当的男女交往关系,非礼勿闻、非礼勿视,从一开始就扼杀不正当的男女私慕之情。

    ┃ 简注 ┃

    ①速宾:邀请宾客。《仪礼·乡射礼》有“主人朝服,乃速宾,宾朝服出迎再拜”,郑玄注云:“速,召也。”

    ②二氏:氏即氏族,指男女双方家族。

    ③六礼: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即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初议得到应允后,派媒人正式求婚并携带礼物。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④大伦:伦即伦常之道,此处指夫妇关系。《孟子·万章上》有:“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⑤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 实践要点 ┃

    如孟子所言,为人父母者,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女成家立室,找到能共偕连理的另一半。但有的时候,青年男女不重视婚姻之礼,未得到父母的同意便私订终身,这种做法在古代是不被允可的。吕坤于此强调婚礼的重要性,对于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尤其要重视对他们的引导,不要让他们过早地接触男女之事,用以杜绝因情欲炽盛而无媒苟合的情况。

    在现代社会,如果说婚姻之事仍然要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未免过于迂腐。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考虑婚事的时候无须听取父母的意见。如上所说,婚姻并非仅仅是夫妻两人之间的事情,而是与男女双方家族都密切相关的一件大事。因此,男女双方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在考虑婚嫁之事时应充分听取父母的意见。

    另外,现代人也应重视婚礼仪式。古人婚事六礼对现代人而言过于繁琐复杂,但在简化古礼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体现婚礼的仪式感。对于婚礼仪式的理解,现代人容易出现偏颇,致使天价的聘礼嫁妆、奢华的婚宴排场、低俗猥亵的迎亲仪式等相关的新闻报道屡屡进入人们视野。然而,真正的仪式感,并非从各种铺张浪费、稀奇古怪的外在仪式中所能获致的,而是要正确地理解婚礼的意义(详见下文)。在正确理解婚礼仪式的基础上,举办一场仪式简单而情感真挚的婚礼,不仅能增进双方感情,也能收到亲戚好友们的诚挚祝福。

    此外,吕坤在此特别强调“少年男女,可不慎乎!慎之,当自谨闺门,防交缔,塞见闻,无开情窦始”。将之放到现代的语境中理解,这涉及对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特殊教育。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情窦初开,在男女关系方面若受到不良的影响,容易出现早恋等问题。尤其在现代社会,网络上充斥了大量不适合青少年观看、使用的影视、动漫作品以及游戏、社交产品。这需要父母在家对孩子给予相应的监管和引导,做到“防交缔,塞见闻”,而父母自身也应该以身作则,带头端正家风。

    ◎淳于髡①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授受不亲,凡为男女者,无分尊卑长幼皆然。嫂溺,则死生之际矣。事有重于亲授受者,则亲授受者为轻。援之以手者,嫂溺之礼也。嫂不至溺,则不得亲授受矣。古人男女之别,其严如此。

    ┃ 吕语今译 ┃

    授受不亲之礼,对于男女而言,无论尊卑长幼都应遵从。亲嫂溺水,处于性命攸关的危急关头,营救之事比授受不亲之礼重要,授受不亲的考虑可暂且搁置。伸手相救,是嫂子溺水时该做的事情,符合礼法。若嫂子没有溺水,便不可以亲手授受。古人交往,男女有别,其界限严谨若此。

    ┃ 简注 ┃

    ①淳于髡(kūn):齐国著名辩士,曾在齐威王、齐宣王和梁惠王的朝廷做官。事迹见于《战国策·齐策》《史记·孟荀列传》《史记·滑稽列传》等。

    ┃ 实践要点 ┃

    古人重视男女之别,因而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但在生死关头,拯救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充分说明了儒家的礼制本应是顺应人性的,正如太史公所说“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而后世所谓“吃人的礼教”则早已失却了圣人缘情制礼、依性作仪的初心。

    当然,在现代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之礼在某些社交场合当中不尽适用,但其背后所体现的男女有别的思想则依然值得我们重视。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把握好男女有别的界限,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这不仅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也可提升自身的气场,给人留下举止大方得体的好印象。

    ◎西子①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古称妇女之美者,辄曰西施氏,则西子天下之至美也。不洁在身,人皆掩鼻,可见人好色者之心,不若爱洁者之切。妇女媱嬻②,谓之秽③德,不洁孰甚焉?岂无秽夫荡子,与之亲狎④?由父母国人观之,不啻⑤圊厕⑥矣。妇女立身,可不慎哉!

    ┃ 吕语今译 ┃

    古来谈论女子的美貌,都会说起西施,可见西施是世上最好看的女子。然而,如果她沾染上污秽恶臭的东西,人们还是会捂鼻而过,可见,人们的好色之心终究比不上对洁净的追求。女子举止轻佻不合常礼,即是玷污了自身的品德,有什么会比这样更加不洁净呢?怎么会不招来浪荡不洁的男子与之亲近狎昵呢?这样一来,在她的父母和其他人眼中,她的品行比厕所还要污秽。女子立身处世,可以不小心谨慎吗?

    ┃ 简注 ┃

    ①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②媱嬻(yáo dú):媱,曲肩行走之貌,此处引申指举止轻佻。嬻,同“亵渎”之“渎”,轻慢,对人不敬。

    ③秽:《玉篇》云:“秽,不净也。”

    ④亲狎:亲近而不庄重。

    ⑤不啻(chì):不仅仅。

    ⑥圊(qīng)厕:即厕所。

    ┃ 实践要点 ┃

    此条讲述女子立身要谨慎合礼,否则便会玷污自己的德性,遭受正人君子的鄙视,并招来好色放荡之徒。换言之,在日常生活当中,女子要端庄自身的言行举止,与异性保持适度的社交距离。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夫也]出,则必餍①[足也]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问何人,夫答曰],则尽[皆也]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显者,富贵人也。有往必有来]。吾将②[音看,窃视]良人之所之[往也]也。”

    蚤起,施从[别路]良人之所之。遍[满也]国中无与立谈者[羞与之言]。卒[尽头]之[往也]东郭墦③间[坟墓]之祭者乞其余[祭剩]。不足[不餍],又顾而之[往也]他[别处],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妻妾之天],所仰望而终身也。今[寡廉丧耻]若此[仰望谓何]!”与其妾讪[怨骂]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音异,喜悦自得]从外来,骄其妻妾[曰我又自富贵家饮食来矣]。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昏夜向权势乞,哀以求之,而以骄人于白日,真是乞墦],其妻妾[但未之蚤起施从耳,若一窃视而真见之]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妻妾者,闺门无识之人,又共安富尊荣之乐,不知富贵利达之可羞者也,第未见丈夫所以求之者耳。苟见其所求之态,卑污苟贱以存心,阿谀逢迎以为悦,胁肩谄笑以求亲,巧言令色以取怜,未言而诺诺,投间而趋趋,甚有舐痔如曹商④,尝粪如郭弘霸⑤,代牺如阎朝隐⑥,学犬如赵师择⑦者。人宁无夫,不可有此夫。为妇人者,望其夫以砥节砺行,可饥可寒,可辱可杀,而不可使无耻,亦庶几其贤妇矣。不然,是不如乞墦之人之妻妾也。

    ┃ 吕语今译 ┃

    妻妾们都是深闺家中、无甚见识的人,与丈夫共享富贵尊荣的安乐,却不知道富贵利达的背后是那么的可耻,只因为她们没见到丈夫是怎样谋取富贵的。如果她们看到丈夫媚求富贵的情形:内心卑微污浊、苟且低贱,通过阿谀逢迎来取悦别人,以收缩肩膀、强为欢笑来亲近权贵,用花言巧语和伪善的面目来博取怜悯;在权贵面前,还没说话就唯唯诺诺,看准机会就为之奔走效劳。甚至有的人像曹商一样为权贵舐痔,像郭弘霸一样为权贵尝粪,像阎朝隐一样代作牺牲,像赵师择一样学狗吠叫。女子宁可没有丈夫,也不能嫁给这样的人。希望丈夫能磨砺气节和品行,宁可跟着丈夫受饥、受寒、受辱乃至宁死不屈,也不愿看到丈夫作出无耻的事情来换取荣华富贵,这样的女子大概能被称作贤良的妻子了。否则的话,还比不上上述坟间乞讨人的妻妾。

    ┃ 简注 ┃

    ①餍(yàn):吃饱。

    ②(jiàn):窥视。

    ③墦(fán):坟墓。

    ④曹商:战国时期宋国人。舐痔之事见载于《庄子·杂篇·列御寇》,大意如下:曹商奉命出使秦国,博得秦王欢心,获赐一百辆车。他回国后在庄子面前炫耀,庄子讽刺地说:“听闻秦王生病召来医者,承诺说能治愈他身上的皮肤病的话赏车一辆,愿意为他舔痔疮的赏车五辆。治疗的地方越是低下,得到的赏车的数量越多。你是为秦王舔痔疮了吗?不然怎么会获赏这么多辆车呢?”

    ⑤郭弘霸:唐代佞臣,因媚悦武则天而被授为监察御史。尝粪之事见载于《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四·酷吏》,大意如下:为了阿谀献媚,郭弘霸探望生病的御史大夫魏元忠时,亲尝其便液,并祝贺道:“如果您的便液是甜的话,说明病还好不了。我刚刚试过,味道是苦的,您的病应该很快就能痊愈了。”

    ⑥阎朝隐:唐代佞臣,为武则天所赏识,官至秘书少监。代牺之事见载于《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文艺中》,大意如下:有一次,武则天得了病,让阎朝隐去少室山祈祷祭祀。祭祀时,阎朝隐沐浴更衣,蜷伏在放置肉类祭品的礼器上,用自己替代祭祀用的牺牲(牛、羊、豕)来完成仪式。其后武则天病愈,对之大加赏赐。

    ⑦赵师择:宋代佞臣,赵氏宗室之后,曾任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学犬之事见载于《宋史·列传第六·宗室四》,大意如下:有一次,权臣韩侂胄路过一个山庄,指着竹篱茅舍对赵师择说:“这里的田园风光很好看,可惜缺少了狗叫鸡鸣声。”过了一会,传来了狗叫的声音。韩侂胄一看,原来是赵师择在学狗叫,于是被逗得大笑不绝。

    ┃ 实践要点 ┃

    为人妻者都希望自己的丈夫事业有成、能赚大钱,这是人之常情。若是丈夫通过不义之举以谋求富贵,那为人妻者又该怎么办呢?这里所谓的不义之举,除了吕坤指出的阿谀献媚的行为,还应包括诈骗、偷盗、抢劫、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鉴于在现代社会,更应受到谴责的不义之举是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夫婿求取不义之财,吕坤给出的建议是:“人宁无夫,不可有此夫。为妇人者,望其夫以砥节砺行,可饥可寒,可辱可杀,而不可使无耻。”这带给我们以下三点启发:

    一、在婚前,女方与男方交往的时候应该要了解清楚对方的人格人品以及工作情况,若发现男方通过不义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应果断分手,这是“人宁无夫,不可有此夫”的第一层含义。

    二、若女方在婚后才发现自己的丈夫有求取不义之财的行为,那么便要规劝丈夫不要做无耻之事,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宁可和丈夫一起艰苦奋斗,也不愿过着用不义之举换来的富贵生活。若丈夫心中良知未泯,应该会受到感化而改过自新。

    三、若经规劝,丈夫仍执意施行无耻之事来换取富贵的话,此时女方应该仔细考虑,如此无耻之徒是否配得上自己?其所施行的无耻行为会否对家庭以及孩子的未来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无耻的品行会否使之作出出轨、婚外情等行为?必要时,要果断与之划清界限,这是“人宁无夫,不可有此夫”的第二层含义。

    上述三点是针对有良知的贤良女子所说的。无良的妇女则只知道享受丈夫带来的奢华生活,不问其来由,如此这般则不在话下。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①,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古者养老之事,专恃妇人。宅墙之下,为桑几何?匹妇一人,为蚕几何?尚可以足老者之帛。至于鸡彘,孳生有时,畜养有道,亦可以供老者之膳。夫以百亩之馌②,八口之养,门内之事,妇人居其十九。古妇人之勤苦如此,何暇刺绣以工悦目之巧,冶容以艳袖手之妆哉?

    ┃ 吕语今译 ┃

    古时候奉养老人的事情,专门依靠妇女去开展。住宅围墻之下,能种植几棵桑树呢?依靠一个妇女,能养多少蚕虫?然而,仅仅凭借一个妇女种些桑树、养些蚕虫,就可以生产出足够的布帛供老人做衣服用。至于饲养鸡和猪,只要按时喂养、养殖得当,也可以生产出足够的肉类供老人食用。要给耕种百亩田地的家人送饭,也要照料一家八口人的衣食供养,家庭里面十分之九的事情都需要妇女亲手操办。古时候的妇女这么勤劳辛苦,哪里会浪费时间去做些精巧的刺绣来供人赏玩?更不会妖冶妆容,对家务事袖手旁观。

    ┃ 简注 ┃

    ①彘(zhì):猪。

    ②馌(yè):给在田里耕作的人送饭吃。

    ┃ 实践要点 ┃

    吕坤对经典的解读意在强调妻子的职责在于料理家庭事务、照顾家中老少,因此应勤于家务事,不要过多花费时间在刺绣、化妆等花哨无实用的事情之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女子喜欢花时间在制作精致的刺绣以及打扮姣好的妆容之上。时移世易,现代的女子虽然不做刺绣,但也喜欢拍照修图,形式各异,其实则同。化妆打扮也更是现代女子出门前必备的事宜。从现代的角度说,追求美丽并无不妥,然而,若花费了太多时间在这上面确实会减少了家务劳动以及自我进修的时间。尤其对于现代职场女性而言,下班之后若能多花时间在陪伴孩子之上,相信更能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在现代社会,一般家庭当中,夫妻双方都需要外出工作,因而也不能苛求妻子要包揽所有家庭事务,为人丈夫者也应当一同分担,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

    易经

    屯[震下坎上]

    ◎六二①,女子贞②,不字③,十年乃字。

    六二以柔得中④,九五以刚得中,本为正应⑤,乃嘉耦⑥也。初九恃刚,迫近六二,每欲求为婚媾⑦。六二守贞,不许其字,待十年之久,竟不与初九为婚。初九亦自愧退,乃与九五字焉。盖人各有耦,正应乃合。《诗》云:“人涉卬⑧否,卬须我友。”⑨女子不守其身,而以情狥⑩人,未观于屯之六二矣。

    ┃ 吕语今译 ┃

    六二(象征女子)以柔得中,九五(象征男子)以刚得中,六二、九五门当户对,刚柔相应,将是一对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理想伴侣。初九(象征另一名男子)依仗自己的刚猛,在六二身边总想迫使六二和他结为夫妇。六二坚守贞操,一直不同意初九的求婚,过了十年也没有和初九成婚。初九自己也为之感到惭愧,于是放弃了追求,而六二后来嫁给了九五。大概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伴侣,但必须找到条件合适的才能结合。《诗经》说:“别人渡河我止步,须待我友同上路。”一个女子不坚守自身的贞洁,而将爱情随便地交于别人,这是没有学习过屯卦六二爻的缘故。

    ┃ 简注 ┃

    ①六二:《周易》一卦六爻,爻分阴阳。其中阳称作“九”,以“——”符号表示;阴称作“六”,以“- -”符号表示。讲到爻位时,规定由下往上数,最下一爻为“初”,第二、三、四、五爻分别为“二”“三”“四”“五”,最上一爻为“上”。“六二”即第二爻为阴爻。阴为柔为女,因此用以指代女子。下文九五、初九为阳爻,阳为刚为男,用以指代男子。另外,六个爻位中,初、三、五为奇数位,为阳位;二、四、上为偶数位,为阴位。

    ②贞:《周易正义》解“贞”为“正”,守贞正,即坚守节操。

    ③字:谓女子出嫁。《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④得中:《周易》一卦分上下两卦。初、二、三合为下卦,二为下卦之中;四、五、上为上卦,五为上卦之中。得卦之中即为得中。又阴为柔,阳为刚,因此说“六二”以柔得中,“九五”以刚得中。

    ⑤正应:“六二”“九五”皆在卦的中位,且“六二”阴爻居阴位、“九五”阳爻居阳位,一阴一阳,刚柔相应,各得其正,是为正应。

    ⑥嘉耦(ǒu):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夫妻。

    ⑦婚媾(gòu):婚姻,嫁娶。

    ⑧卬(áng):第一人称代词,我。

    ⑨此句引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郑玄笺谓:“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

    ⑩狥:同“徇”,曲从。

    ┃ 实践要点 ┃

    女子守身,不嫁非人,这体现了女子在择偶时的自主性。过去人们常说,古代都是父母媒人包办婚姻,女子只能听从安排、任人摆布。此处按照吕坤的解说,女子亦应寻得自己的如意郎君,不能随意委身于他人。在现代社会,女子在择偶时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性,但到了适婚年龄仍然没有婚恋对象的话,往往会遭遇家人逼婚的压力,而社会舆论也加之以“剩女”的谑称。如是,迫于家庭压力和内心的焦虑情绪,有的女子便为了结婚而结婚,只要男方没有大的缺点便欣然接受,对于男方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却无暇考究。诚如吕坤所说,“人各有耦,正应乃合”,女子应该找到适合的对象才出嫁,这样在日后的婚姻当中才能拥有和顺的夫妻关系。

    观[坤下巽上]

    ◎六二,窥①观,利女贞。

    《诗》云:“维虺维蛇,女子之祥。”②盖女子深藏简出,无与人腼③面相观之理。然有不得不观者,但掩门露隙而窥观焉,则女子之正,吉无不利矣。或曰:“事势穷迫,颠沛流离,不能不露面出身,则奈何?”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即不便于拥蔽,不能必人之不观我,至于我不观人,则可以自必者,亦何害于独行万里之外,杂于万人之中哉!

    ┃ 吕语今译 ┃

    《诗经》说:“梦见蛇和虺,是生女的祥兆。”大概女子深居简出,如蛇虺长居洞穴,没有抛头露面与人面见的道理,有人来了也只是半掩着门从缝隙向外窥视,这样的话,女子能保持贞正,不会招来祸患。有人会说:“如果是迫于形势,在社会上颠沛流离,不得不出来抛头露面,那又怎么办呢?”女子要出门的话,最好能遮盖自己的脸。即使不方便遮盖,阻止不了其他人看自己,那么至少可以做到自己不去看别人,这样的话,就算独自行走千里之外、杂处于人群之中也没有什么害处。

    ┃ 简注 ┃

    ①窥:从门缝往外看。

    ②引自《诗经·小雅·斯干》。

    ③腼:面见。

    ┃ 实践要点 ┃

    古代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外出也要拥面而行,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治安环境所决定的,不如此,便容易被歹徒恣意侵犯。因而,古人关于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外出须拥面而行的规定,其制定的初衷在于保护女子的人身安全。在社会秩序良好的现代社会,女子不必遵行不抛头露面、拥面而行的教诲,但防范自身安全的意识却时时不能松懈,毕竟专门针对女子的违法犯罪行为仍时有发生。此外,吕坤关于女子出行时应做到“我不观人”的建议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出行时不顾看他人,一方面能避免因眼神接触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矛盾,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精神的耗散,有助于把注意力收摄到自身周围,若有任何突发事情也能提前警觉。

    剥[坤下艮上]

    ◎六五,贯鱼①,以宫人宠,无不利。

    剥以五阴而戴一阳,有妻妾共夫之象②。然六五以柔顺之德,当近夫之位,而使四阴近已,不远斥之,令之以次御君,有贯鱼之象焉。则一阳既乐其贤,而众阴又感其德,何往而不利哉!

    ┃ 吕语今译 ┃

    剥卦五个阴爻上顶戴着一个阳爻,阳为夫、阴为妻妾,有妻妾共一夫之象。而六五凭借温柔和顺的德性,在丈夫(上九)的身边,又能使其他四妾(初六至六四)亲近、不远离,并让众妾有序地服侍夫君,像众鱼贯然而进。这样,丈夫既喜欢她的贤惠,而众妾又感怀她的恩德,怎么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呢?

    ┃ 简注 ┃

    ①贯鱼:剥卦初、二、三、四、五均为阴爻,上为阳爻,鱼为阴物,因此剥卦众阴爻如同众鱼整齐排列、骈头相次,像是被贯穿为一串的样子。

    ②阳爻象夫,阴爻象妻妾,而剥卦一阳居五阴之上,所以吕坤说有妻妾共夫之象。另据《周易正义》,剥卦讲的是消息盈虚的道理,六五爻辞的大意是:小人如鱼贯,骈头并进,君子如能以宠爱宫人的态度去宠爱小人,不害正事,那么就不会有不利。

    ┃ 实践要点 ┃

    本条讲的是在古代社会一夫多妻的制度下,正妻应打消心中嫉妒的念头,让众妾侍有序地进御夫君。在古代,正妻的职责之一是管理好众妾侍事奉丈夫的秩序,以维持家庭的和谐稳定。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有谁真心愿意让自己所爱的人与他人交欢呢?想必无论男女,都不情愿这样做。然而,为了家族子孙后代兴旺,正妻要以理性克服情感之私,履行管理妾侍的职责。下文还会涉及正妻处理与众妾关系的条目,这些条目就具体内容而言对于现代读者不能起到任何指导实践的作用。

    然而,换一个角度思考,夫妻之间会否有因为嫉妒吃醋而蒙蔽理智、误解对方的时候呢?有的时候,夫妻之间的矛盾会因为妒忌吃醋而产生,或嫉妒怀疑对方与异性交往密切,或嫉妒对方偏袒其父母或亲族。此时,若不能清醒地保持头脑理智,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便会因一时的冲动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因此,夫妻之间要以理性克服情感之私,不能让嫉妒醋意冲昏头脑。

    咸[艮下兑上]

    ◎咸:亨,利贞;取女,吉。

    兑,少女①,艮,少男②,年相若也。兑泽而柔润,艮静而刚方,德各正③也。兑泽下流,艮山静纳,情相应也。兑体阳而用阴,艮体阴而用阳,气相因也。兑在上,柔而不屈;艮在下,刚而不陵,意相合也。以此而为夫妇,则内外各正,健顺相宜。以之取女,则亨而通,利而遂④,贞而正,何不吉之有?盖女德静正,不妄悦,男能下之⑤;女情无厌,恐常悦,男能止之⑥。此咸之义也。

    ┃ 吕语今译 ┃

    兑卦象征少女,艮卦象征少男,两人年龄相若。兑卦如水泽般柔和温润,艮卦沉静而刚正方直,两者都能正定自身的德性。兑卦如水泽般奔流下注,艮卦如山陵般沉静收纳,两者相互和应。兑卦性体阳刚而功用阴柔,艮卦性体阴柔而功用阳刚,两者气分相通。兑卦在上,温柔而不屈从,艮卦在下,阳刚而不欺凌,两者情意相合。这样的男女结为夫妇,可以让家里内外都各得其所,刚健柔顺两相适宜。这样婚姻通达、顺利而守正,怎么会不吉祥呢?女方的德性安静而方正,不随便动情,而男方能做到以礼下求;女方的情感没有厌足,恐怕会情随欲动、怡悦过头,男方能够给予制止。这就是《咸》卦的大义。

    ┃ 简注 ┃

    ①少女:《周易·说卦传》:“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②少男:《周易·说卦传》:“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

    ③正:据《周易正义》解乾卦《彖》辞“各正性命”作“各能正定物之性命”,“正”训为“定”。

    ④遂:通达,如意。

    ⑤男能下之:咸卦艮下兑上,有少男以礼下求少女之象,《周易正义》曰:“艮为少男而居於下,兑为少女而处於上,是男下於女也。婚姻之义,男先求女,亲迎之礼,御轮三周,皆男先下於女,然后女应於男。”

    ⑥男能止之:兑为少女、为悦,艮为少男、为止,因此说“男能止之”。

    ┃ 实践要点 ┃

    什么样的男女相结合才能成就一段好的姻缘呢?本条给出了解答:

    首先是男女双方年龄相若,即所谓“年相若也”。一般说来,年龄相若的男女双方在三观方面相对接近,出现代沟的可能性相对较少,有较多的共同话题。

    其次,男女双方在品德性格方面能有所互补,即所谓“德各正也”“情相应也”“气相因也”。这意味着男女双方各自都是有德之人,而他们的性格气质又能够相互补充。男方刚正方直,女方柔和温润,一刚一柔,情投意合,俨如天作之合。这一点尤其重要,在实际生活当中,有的情侣情投意合,但最后往往没有走到一起,原因便在于两人性格气质相冲,势如水火。即使勉强相合,最后也落得个婚姻不如意的下场。

    最重要的一点是,男女双方要同心同德,即所谓“意相合”也。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这需要男女双方坦诚相对,互相信任,理性让步,达成统一的意见。

    此外,本条还指出,男子要放下架子,摒弃“大男子主义”,主动关怀、悦乐女子(即所谓“男能下之”),并主动节制过度的悦乐之情(即所谓“男能止之”)。

    恒[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恒,常也,久也。惟正故常,惟常故久。震为长男①,以振作②居上;巽为长女③,以柔顺居下。震为阴中之一阳④,刚而不暴;巽为阳中之一阴⑤,柔而能立。以此相与⑥,则无不正矣。故亨而无咎,守则无不固,行则无不利矣。

    ┃ 吕语今译 ┃

    恒即恒常长久的意思。只有持正才是常道,坚守常道才能长久。震卦象征长男,以发奋有为而居上位;巽卦象征长女,以温柔顺从而居下位。震卦三爻中一阳二阴,刚阳而不暴虐;巽卦三爻中二阳一阴,阴柔而能自立。巽下震上这样的组合,就可以做到持守正道。因此,这样的婚姻亨通而没有咎害,守成没有不坚固的道理,行动没有不顺利的。

    ┃ 简注 ┃

    ①震为长男:《周易·说卦传》:“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②振作:振,奋起。作,有所作为。

    ③巽为长女:《周易·说卦传》:“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④震卦卦象由两阴爻一阳爻组成,故谓之“阴中之一阳”。

    ⑤巽卦卦象由两阳爻一阴爻组成,故谓之“阳中之一阴”。

    ⑥相与:相偕。

    ┃ 实践要点 ┃

    此条与上条相似,指出男女年龄相仿、一刚一柔的话能保持婚姻的恒常。在古人看来,男子应当刚阳而不暴虐,女子应当阴柔而能自立。对此,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理解。男刚女柔,首先是对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特点方面的客观认识。一般说来,男子的肌肉骨骼要较女子强壮,这意味着能从事较强的体力劳动。此外,女子在月事、受孕、妊娠、哺乳期间也无法从事较强的体力劳动,甚至完全无法从事劳动。于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男刚女柔的生理特点又体现为生产力的男强女柔,从而有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形式。这样一来,便形成了男刚女柔的社会性别认知。当然,说女子要阴柔,并不等于说女子应该没有主见、任人摆布,正如说男子要刚阳,并非说男子应专横武断、恣意妄为。男刚,实际是倡导由男方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女柔,则指女方在男方主动承担家庭重担的前提下,为其提供智力和情感的支撑。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①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②,从妇,凶也。”

    六五,尊位③也。柔顺中正,无专辄豪敢④之意,虽居六五之尊,而安贞如常。妇人得此为吉,从一而终,有恒道矣。震,夫子也。主于专制,以方正自持,以明果裁物,乃从九二刚愎[音弼]之妇⑤,岂非有家之凶哉?盖制义有通变之权,不必于恒,从一有不变之义,故惟恒乃贞。古人云:“生男如狼,犹恐其羊;生女如鼠,犹恐其虎。”⑥

    ┃ 吕语今译 ┃

    六五居于一卦之尊位,阴柔随顺,大中至正,没有专横独断的毛病,虽然身居尊位,却以安定贞正为常。妇人若有这种德性的话可以获得吉祥,能够顺从一个丈夫终身不改,这就是恒久之道。震卦在上,象征丈夫,应该承担裁制事宜的责任,要以方正不阿的精神来要求自己,以聪明果断的做法来决断事物。如果一味地将就像九二般刚愎自用的妇人,难道不会让家庭发生灾祸吗?丈夫裁制事宜有变通的道理,不必恒常不变;妇人顺从一个丈夫有终身不变的道义要求,因此守持恒常才是正道。古人说:“生了像狼一样刚猛的男孩子,还担心他会变得像羊一样懦弱;生了像鼠一样娇弱的女孩子,还生怕她会变得像老虎般凶悍。”

    ┃ 简注 ┃

    ①《象》:即《象传》,分上下篇,和《文言》《彖传》(上下篇)、《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并称为《十翼》(共七种十篇)或《易传》,是阐发《周易》经文大义的著作。

    ②制义:制者裁断;义者宜也。

    ③尊位:五爻居上卦中位,为尊位。

    ④专辄豪敢:专辄,即专断。豪敢,即果敢。

    ⑤九二为阳爻居阴位,阳象刚愎,阴象妇人,故曰“刚愎之妇”。

    ⑥古谚语,班昭《女诫》曾引之以强调“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的观念。

    ┃ 实践要点 ┃

    本条强调妻子出嫁应从一而终,而丈夫处事不必处处听从刚愎自用之妻的主意。事实上,无论男女,只要慎重确定好了婚嫁对象,都应该从一而终。而家事的商定,无论丈夫抑或妻子,都不能听任刚愎之言,应以理性决之。

    家人[离下巽上]

    ◎家人,利女贞。

    家人之道,利于女正。正家之道,先于正女。女正而家无不正矣。

    ┃ 吕语今译 ┃

    家人这一卦的道理,以女子守正为有利。端正家庭的道理,首先在于端正女子。女子守持正固,则整个家庭就都能走上正道。

    ┃ 实践要点 ┃

    “女正而家无不正”,这实质上是强调女子在家庭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端正家风,首先要从家中主妇身上做起,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当中同样适用。现代家庭一般是一家三四口的小家庭。作为妻子,家中主妇与丈夫朝夕共对,其身正则能鞭策丈夫同归正道。作为母亲,家中主妇对小孩言传身教,其身正则能使小孩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整个家庭都能走上正道。

    著名的散文家梁实秋在《想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道,自己的母亲从十八九岁入门之后,便倾力于主持家政、敬事舅姑、教养儿女,一生鞠躬尽瘁,毫无怨言。梁母可谓是尽到了妇道之正,这对整个家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梁实秋在文中述及:“我父亲曾对我说,我们的家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们几个孩子所以能成为人,全是靠了我母亲的辛劳维护。”由此可见,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所能发挥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女正位乎内,不侵①男也;男正位乎外,不昵②女也。男女各正,天地之道,如斯而已。

    ┃ 吕语今译 ┃

    女子在家内居正当之位,则不侵扰男子;男子在家外居正当之位,不亲昵女子。男女各自守持正道,天地间的道理就是这样而已。

    ┃ 简注 ┃

    ①侵:侵扰。

    ②昵:亲昵。

    ┃ 实践要点 ┃

    女正乎内,即女子主持家务事,不干涉男子用以维持家计的事业。男正乎外,即男子应专注于正业,不亲昵女色。总括来说,就是夫妻双方都要尽好自己的分工职责。在现代社会,大多数的家庭夫妻双方都要外出工作以维持生计,因而家务事往往也由夫妻共同分担,男女之间的内外分工界限已不如古代社会明显。但夫妻对于家庭而言都有各自该尽的职责,这一点古今无别。因此,对现代读者而言,男女各正其位,实际就是在合理的家庭分工的基础上,夫妻双方各尽其力、务于正业。

    ◎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正家之道,非严不行。故男严于外,女严于内。家法井井有条,家人翼翼遵守,欲家不正,得乎?若画一之规,以情而二,有常之度,以宽而弛,久则上替下陵①,彼乐此苦,虽武怒烦刑,难振于衰颓之后,益长其怨②[音读]之心矣。严非酷烈③之谓,端方整肃,事事不苟而已。

    ┃ 吕语今译 ┃

    端正家庭的方法,非严格不可。因此男子在家庭之外严格处事,女子家庭之内严格持家。家里的法度井井有条,家人们小心翼翼地遵守,如此一来,家道怎么可能不正呢?如果对于统一的家法,在执行的时候因为偏爱之情而有所偏袒,对于常用的制度,因为宽厚而废弛,久而久之便会上下失序,违纪者快乐、遵纪者苦闷。这样一来,即使一家之主因为震怒而加以层出不穷的刑罚,也很难在家风颓废之后重振家道,反而只会增益家人怨恨的情绪。严格不是残酷暴烈,而是端庄正直、整齐严肃,每件事情都做到一丝不苟。

    ┃ 简注 ┃

    ①上替下陵:替,衰废;陵,侵犯。

    ②(dú):痛怨。

    ③酷烈:残酷暴烈。

    ┃ 实践要点 ┃

    传统社会有各种乡约、家法、家训、家规用以规范、约束族人的行为。在执行这些规范的时候,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要严格地执行当中的条款约定,不得有所偏袒,亦不得有所宽限。现代家庭也不妨借鉴古人智慧,由家长和子女共同订立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并严格落实。如此一来,有助于引导子女形成行为规范意识,也能约束家长端正自身行为,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初九,闲有家,悔亡。《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谚曰:“教妇初来,教子婴孩。”闲,阑①也,物未放逸,以阑防禁之也。家人无闲,而各恣己意,何所不至?何所餍足?不至于乱亡不止,圣人忧之而曰“闲有家”。然志变而闲,不惟所闲者苦,而怨尤易生,闲之者亦劳而化诲不入。何者?上慢而下玩②也。初九当正家之始,人心观望之时,而以刚道闲之,则习于检束③。若谓当然,闲之者不见其难,而所闲者相安于规矩之中矣。

    ┃ 吕语今译 ┃

    谚语说:“媳妇刚进门的时候就要给予训导,如同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要给予教育。”“闲”即是“阑”,意思是当事物还没有放纵自逸的时候,就要用门栏般的措施去预防禁止。如果家庭成员没有门栏般的家法可遵守,而各自恣意妄为,有什么事情会做不出来呢?哪里会得到满足呢?这样下去,不到家庭败亡也不会停止胡作非为。圣人担心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告诫人们“防止邪恶然后保有其家”。然而,当家庭成员放纵心志之后再去做防范的措施,不但被管束的人会感到痛苦并产生怨恨的情绪,而下令管束的人也劳而无功,说服不了被管束者。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上面的人怠慢,下面的人就容易会轻视。初九正处于端正家道的开端,人们心里都抱着观望的态度。这个时候如果用刚正严格的家法去预防邪恶的发生,那么家人们都会习惯于检点约束自身。如果家人们都认为服从家法家规是理所当然的,那么持家者就不会感到困难,而受管束者也会安心在规矩之中行事。

    ┃ 简注 ┃

    ①阑:门遮。

    ②玩:戏弄,引申为轻视。

    ③检束:检点约束。

    ┃ 实践要点 ┃

    本条着重强调了从一开始就要用严格的家法去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执行家法、家训等家庭规范,其用意是预防家庭成员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若不及早重视,待家庭成员形成了无拘无束、恣意妄为的生活态度之后,家庭规范也难以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本条对于初为人父母者尤其值得注意。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固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孩子的入户、哺育、接种疫苗、入学等,会使父母忙得焦头烂额,而相应增长的消费开支又会使得普通家庭倍增压力。这时候,父母往往容易忽略对孩子的家教问题。本条则提醒父母们,要趁早思考家教问题,孩子从小就该注重培育形成规范意识。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①,贞吉。《象》曰:“六二之吉。巽以顺也。”

    六二温柔中正,居二阳之间,有中馈之象。制于二阳,意不得以自遂,而谓之贞者何?盖女子之道,以顺为正,六二顺则从夫,故无敢专辄之意。巽则卑己②,故不辞中馈之劳,何正如之!何吉如之!世俗妇女,罔遂厥心③,便自悲怨,又不安中馈之职,非妇道之正矣,安得吉?

    ┃ 吕语今译 ┃

    六二性情温柔、品行中正,在两个阳爻之间,象征主管家中饮食事宜。受制于两个阳爻,不能遂顺自己的心意,为什么这就是贞正呢?女子立身之法,以柔顺为正道。六二柔顺而听从丈夫的主意,因此没有独断专行的想法。柔顺则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因此不推辞主管家中饮食事宜的辛劳。这是如此的贞正!如此的吉祥!世俗的妇人,遇上不能遂顺心意的时候,就独自悲伤怨恨,又不安分于主管家中饮食事宜的职责,这便不是为人妇者的正确做法,怎么会获得吉祥呢?

    ┃ 简注 ┃

    ①馈(kuì):饷食,《周礼·天官·膳夫》有“王之馈食”,郑玄注云:“进物于尊者曰馈。”

    ②巽则卑己:《周易正义》曰:“巽者,卑顺之名。”

    ③罔遂厥心:未能遂顺心意。

    ┃ 实践要点 ┃

    在古代社会,妇人的职责是主持好家庭内务,主要是照料家庭成员饮食温饱之事。一般说来,由于身处家中,妇人难以获取外界的信息。相较而言,丈夫工作在外,有更多获取资源、信息的途径。因而,家庭在遇到大事要做决断时,主要由丈夫做决策,这是合乎常理的。当然,妻子听从丈夫的前提是,丈夫并非平庸无能之辈。若丈夫平庸无能又刚愎自用的话,作为妻子也应该尽力规劝。当然,在现代社会,妻子在工作之余不必独力承担家务的辛劳,丈夫应与之分担。而家庭大小事务的决断,夫妻之间应积极商量探讨,以家庭整体利益为重,唯理是从,而不必为了争个是非对错而各执一偏。

    ◎九三,家人嗃嗃①[音郝,严厉声],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②。《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九三,刚而过中者也。处肫肫③骨肉之地,常有嗃嗃威怒之声,拂情④招怨,悔厉所不能无。然性严而人情不肆,法振而事体不弛,有吉道焉。即有不吉,不过悔厉而已。若妇子嘻嘻,知和而和矣,和则人无忌惮,事皆恣情,凶祸即无,而羞吝不免。况优柔宽纵,养祸长奸,又安知无不测之凶乎?夫中正和平,居家之道也。《易》取嗃嗃,宁俭宁固之意乎!

    ┃ 吕语今译 ┃

    九三,刚强太过而有失中道。在骨肉至亲之间,经常出现武威震怒的声音,在这种违背人情、招致怨恨的处境之下,悔恨和危险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如果一家之主性情严格的话,家人的私情就不敢放肆;家法振兴的话,家人处事就不会松懈。这样就是家庭吉祥之道。就算有不吉利,也不过是悔恨和危险而已。如果家法不严,妇女子女笑闹嘻嘻,这是为了和睦而听任家人的私意,这种和睦会让家人变得毫无忌惮,做事都恣纵私情,如此一来,就算没有凶险祸患,也难免会使家族蒙羞、恨惜不已。况且一家之主如果优柔寡断、宽柔放纵,容易招惹祸害、助长奸事,又怎能保证不会出现意外的凶险呢?所以说,中正和平是持家的正道,而《易》经主张严厉治家,大概是宁可严守家法,使得家庭俭朴、稳固。

    ┃ 简注 ┃

    ①嗃(hè)嗃:象声词,愁怨之声。

    ②吝(lìn):恨惜。

    ③肫(zhūn)肫:诚恳的样子。

    ④拂情:违背人情。

    ┃ 实践要点 ┃

    古语有云:“慈母多败儿。”女子大多心肠柔软,对待自己的子女更是慈祥宽恕,容易因为溺爱而放任了子女的不良行为。而本条则主张以严治家,只有严守家法,才能使家庭成员行为中规中矩,免遭家道败乱之祸。

    ◎六四,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富家,家道丰盈也。富非珠玉粟帛之谓,和气洋溢,人情熙泰①。《礼记》以兄弟睦为家之肥是已②。所以然者何?一家之人,各有其位,而不顺其在位之道,乖离怨叹,何贫如之?今也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是谓顺在位。盖六四以柔顺之德,居下之上,有母仪;居上之下,有妇道。宜③其家人,实六四为之。妇人顺位,而一家无事矣。

    ┃ 吕语今译 ┃

    “富家”说的是家庭和顺,喜气充盈。“富”并非指珠宝、玉石、粮粟、帛布等财物,而是指家里和气洋溢、人情和顺,所以《礼记》以兄弟和睦为家道之肥。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家庭里面各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没有尽到自己所处位置的本分,就会出现家人乖离、相互怨叹的情况,这样家道就再贫困不过了。现在若能做到父亲慈祥、子女孝顺,丈夫合乎道义、妻子顺承其意,兄长友爱、弟弟恭敬,这就是家庭成员们都尽好了自己所处之位的本分。大概六四的爻象象征女子以柔顺的德性,处在下卦(初、二、三爻)之上展现出母亲对待膝下儿女的慈祥仪态,处在上卦(四、五、上爻)之下体现出顺承尊长的妇人之道。能和顺家人,实际是六四柔顺之德的功劳。妇人若能尽到本分,那么一家人就可以相安无事了。

    ┃ 简注 ┃

    ①熙泰:和顺。

    ②《礼记·礼运》有云:“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

    ③宜:朱熹《诗集传》:“宜者,和顺之意。”

    ┃ 实践要点 ┃

    本条指出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大的幸福是家里和气洋溢、人情和顺。当谈到“什么是幸福的家庭”时,现代人首先可能会想到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小孩能上重点学校、出国读书,网购的购物车总是处于清空的状态,每年旅游若干次,工资上涨、银行储蓄日益增多等等。总而言之,现代人对家庭幸福的概念更加倾向于构筑在物质生活条件丰盛的基础之上。为了家庭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父母在外天天加班,子女放学之后天天补习,而一家人在一起共叙天伦的时光却所剩无几,即使共聚一堂,各自也被工作、学业的压力以及手机平板的诱惑耗散了心力。本条却提醒了现代读者,家庭的富裕并不在于物质条件的富裕,而是家庭当中富有人情。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如此和睦的家庭关系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九五,王假[与格①同]有家,勿恤,吉。《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九五阳刚中正,与六二阴柔中正为正应,有刑于二女②、刑于寡妻③之德,故曰“格有家”。女以男为家,家既格矣,他何忧焉?故曰“勿恤,吉。”然不至于交相爱,则不得谓之格矣。交相爱,夫喜妇之柔嘉,妇乐夫之刚正,有孚挛如④,何吉如之?

    ┃ 吕语今译 ┃

    九五阳爻性刚而居上卦中正之位,与六二的阴爻(性柔而居下卦中正之位)正相呼应,能像帝舜“刑于二女”、文王“刑于寡妻”一样,以礼法对待妻子,所以说是“格有家”。女子以丈夫为家,丈夫既然能感格妻子,那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所以说“无须忧虑,吉祥”。然而若没有能够使夫妇之间互相亲爱,那还算不上是能感格。夫妻之间互相亲爱,丈夫喜爱妻子的柔顺善良,妻子喜欢丈夫的刚强中正,能以至诚维系双方的关系,那是多么的吉祥啊!

    ┃ 简注 ┃

    ①格:至,来,感通。

    ②刑于二女:刑,法也。《尚书·尧典》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说的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舜,观察他对待二女的法度以及治家能力,从而考察他的治国能力。

    ③刑于寡妻:《诗经·大雅·思齐》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寡妻即正妻,诗谓文王以礼法对待正妻。

    ④有孚挛如:《易经·中孚》爻辞,谓以诚信牵系天下之心。

    ┃ 实践要点 ┃

    本条指出夫妻和顺的关键在于“交相爱”。如何是“交相爱”?实质就是夫妇之间能互相欣赏对方身上的气质特点。这要求夫妻双方首先各自端正好自己的行为,作为丈夫,应该做到刚强中正;作为妻子,应做到柔顺善良。若自身没做好,却又指望对方能欣赏、体贴自己,那么互相欣赏便无从说起。

    ◎上九,有孚①威如②,终吉。《象》曰:“威如之吉,反身③之谓也。”

    上九过刚,有威如之象。而家人有孚,盖威如之初,人心未孚,疑于不吉,至于孚其威如,则终无不吉矣。威如而能有孚者何?凡人恕己而责人,宽则笑,严则怨,何孚之有?上九心怀六四之顺德,身持九五之刚中,其检身也不苟,其存心也不苛,反身无可指之过,律人以自治之严,焉得不孚?男正外,女正内,反身之外,无良术矣。

    ┃ 吕语今译 ┃

    上九过于刚强,有威严之象,但家里的人都信任他。大概刚开始以威严治家的时候,家人都不太信任他,怕会不太吉祥。但等到家里人都信服他的威严之后,最终不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有多少人能做得到以威严服众呢?一般人都容易宽恕自己而喜欢责备别人。宽容相待的话,大家彼此之间都还能有说有笑,一旦要求严格,别人心里就会产生怨恨,有谁会信服呢?上九象征心怀六四柔顺的德性,立身以九五的阳刚中正。他检点自身时毫不苟且,对待别人不会故意苛刻。他时刻反求诸己,身上没有能让别人指责的过错;他严格地要求自己,并用同样的标准去约束别人。这样的话,家人又怎会不信服他?要做到“男正外、女正内”,夫妻各尽其责,除了时刻反省自身,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 简注 ┃

    ①孚:信。

    ②威如:威严的样子。

    ③反身:反求诸己。

    ┃ 实践要点 ┃

    上文多次强调了严格治家的重要性。然而,如何从严治家才能取得家庭成员的信任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治家之人要严于律己、从严治己。无论家法家规有多么的严厉,只要一家之主自己能做好,其他家庭成员也就乐于服从。儒家注重自修其身,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讲得也是同一个道理。在现代社会中,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却是另外一套。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自己却总是在捧着手机;要求孩子认真上课,自己上班的时候却想着偷懒。如此一来,孩子又怎能心悦诚服地听从教诲呢?用现代的话语,这便是双重标准。不仅是父母对待孩子时会出现双重标准,在夫妻之间也往往会出现双重标准的情况。若夫妻之间都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看不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却又总是觉得对方做得不够好,那怎能做到夫妻和顺呢?所以说,“反身之外,无良术矣”,这句话古今都适用。

    姤[巽下乾上]

    ◎姤,女壮,勿用取女。

    巽为长女①,以一身而当群阳之首,无所回避,女壮甚矣。且方来之锐,渐长之萌,不至阳尽屈服,阴尽当权,不止。是女也,为妇且当出②,在室岂可取哉?卦名之曰遇,言非朝、非谒,直与五阳敌体相遇,不逊③之意也,故戒以勿取。盖娶妻者,宁无用而温柔,勿有才而刚悍。无用止于废坠,刚悍必取败亡。圣人严于为女之时,其惧深矣。

    ┃ 吕语今译 ┃

    姤卦下面是巽卦,象征长女,(初爻)以自己一人充当众阳的首领,无所回避,可见此女是如此的强悍。而且这个女子未来统摄群阳的锐气是从萌芽之后逐渐生发的,不到男方屈服、女方掌权的时候决不会停止增长。对于这样的女子,若已为人妇也应该被丈夫休弃,若还没出嫁的话男人就更不能娶了。姤卦的名字代表“相遇”,也就是说并非朝见、拜谒,(初爻)直接和五阳爻相遇较量,毫无恭敬之心。因此卦辞劝诫不要娶这样的女子。娶妻的话,宁可娶能力不强却性格温柔的女生,切勿娶才气过人而刚强凶悍的。妇人能力不高的话,最坏的情况只是干不好家务活,而妇人刚强凶悍的话,必定会让家庭败亡。圣人严格管教待字闺中的女孩子,用意是很深远的。

    ┃ 简注 ┃

    ①长女:《易经·说卦传》:“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②出:休弃。

    ③不逊:不恭敬。

    ┃ 实践要点 ┃

    吕坤指出刚强凶悍的女子容易导致家庭败亡,因而男子不愿娶之,而女子也要避免养成这种刚强凶悍的性格。这里说的刚强凶悍,是指待人没有恭敬之心、野蛮无耻。吕坤曾填写《望江南》,生动地刻画了刚悍妇人的情态:

    泼恶妇,一味性刚强。抬头撞脑凶如虎,孥刀弄杖狠如狼。动滩哭一场。

    残刻妇,心狠似豺狼。打人恶打人头脸,骂人先骂他爷娘。第一不贤良。

    强悍妇,性儿好纵横。不拘甚事她主张,就是男儿敢硬争。谁家父母生。

    凶狠如虎狼、舞刀弄杖、打人骂人、哭闹强争、强横专断,如此种种甚是失礼。回顾新闻报道,现代社会也有泼辣如斯的妇人,不仅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秩序,还让自己遭殃。例如,2019 年 7 月,某女子大闹广州南站,迫使高铁晚点7 分钟,落得个行政拘留 9 天的下场。又如,2020 年 3 月,在全民抗战新冠病毒的紧急关头,某外籍华人女子不顾隔离令擅自外出跑步、不戴口罩,遭社区防疫人员劝说时又疯狂撒野,最终落得个遣返原籍、工作被辞退的狼狈下场。刚悍无礼之人,古今并无二致。现代女性,要引以为戒,而家有闺女者,也要注意对女儿的教养,勿让今日的掌中明珠长成他日的刚悍虎狼。

    渐[艮下巽上]

    ◎渐,女归①吉,利贞。

    山,刚坚之地,其生木也不骤大,有渐之象。女之归人也,始纳采,次问名,次纳吉,次纳征,次请期,次亲迎,有渐之道焉。盖急欲者多躁进,巽以长女而归少男②,已过时矣,犹待礼而渐进焉,不贞而能之乎?故利。

    ┃ 吕语今译 ┃

    山(渐卦下卦为艮,艮为山)是刚强坚硬之地,在它上面生长的树木(渐卦上卦为巽,巽为木)不会一下子就长大,因此渐卦有循序渐进的意象。女子出嫁,要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流程,有循序渐进之道。大概急着要出嫁的人多半会急躁冒进,不遵守婚礼仪程。巽卦象征年纪不小的长女,要嫁给年纪轻轻的少男(艮卦),已经是过了结婚的适当年龄了,但仍然依照六礼不慌不忙地完成整个结婚仪式。在这种情况之下,若女子不贞正,怎么能做到依礼渐进呢?所以说,娶得到这样贞正的女子将会很吉利。

    ┃ 简注 ┃

    ①归:出嫁。

    ②少男:艮卦为少男,《易经·说卦传》:“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

    ┃ 实践要点 ┃

    本条强调了婚姻要讲求礼仪,即使女方已经过了适婚的年龄,也不能不依礼法,贸然成婚。前文已述及,女子未找到合适的对象不要急于成婚,而男女成婚之时要注重婚礼的仪式感,可一并参看。

    归妹[兑下震上]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归妹,女之终,妇之始也。君子以理御情,虽和乐而不失恭敬,虽亲爱而不损威仪。今兑以少女①适人②,有喜悦心,无贞静态。震以长男娶少,有动荡之意,无庄雅之容。以此相与,所谓欲动情胜,既不可以正家,又不可以终好,无往不凶矣,何利之有。

    ┃ 吕语今译 ┃

    少女出嫁,对于女子而言是待字闺中的终结、嫁为人妇的开端。婚姻之事,有道德的君子可以用理智驾驭情欲,夫妻之间能够做到和谐快乐而不失内心的恭敬、相亲相爱而不损外在的礼仪。现在归妹的上卦兑卦象征着年轻的少女出嫁,内心充满喜悦之情,外表没有贞固文静的姿态。下卦震卦象征着年长的长男娶年轻的少女,心中有冲动鼓荡的情意,外表没有端庄雅正的仪容。这样的男女互相结合,可以说是欲望涌动、情胜于理,既不可以端正家风,又不可以终身修好,到哪不会遭遇凶险呢?怎么会吉利呢?

    ┃ 简注 ┃

    ①少女:兑卦象征少女,《易经·说卦传》:“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②适人:女子出嫁。

    ┃ 实践要点 ┃

    本条强调了夫妻相处之道在于能用理智驾驭情欲,两人能够做到和谐快乐而不失内心的恭敬、相亲相爱而不损外在的礼仪。夫妻朝夕共对,亲密无间,若从一开始时便情意绵绵而不知节制,亲昵亵玩而失却恭敬,待到激情耗尽、新鲜感尽无时,夫妻二人便同床异梦,心中残留的情感就只有厌倦和怠慢。因而,古人提倡“以理御情”,夫妻应当“相敬如宾”。“以理御情”是指夫妻之间不要因为情欲而冲昏头脑、罔顾一切,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唯理是从。如此一来,便不会因为贪求情欲、偏爱昵私而败坏正事(最大的反例即为纣王妲己之事,下文将述及)。“相敬如宾”,是指夫妻双方互相尊敬、互相欣赏。如此一来,夫妻双方才能不断地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和可爱之处,长期保存爱情的新鲜感;才能做到坦诚相对,互相交换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不因为亲昵之情而将对对方的不满之情封藏在心底、越积越多,直至一发不可收拾地爆发;才能真正做到为对方着想,而非处处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私欲。由是,“以理御情”“相敬如宾”实在值得现代读者借鉴。

    此外,本条也提到夫妻双方若年龄相差太远的话容易产生问题。易卦卦象无论男女都有少、中、长之别,少女配长男,寓意夫妻双方年龄差距极大。少女正值情窦初开之际,而长男则垂涎少女的美色,因而,少女、长男一拍即合,欲动情胜,容易落得不好的结果。尤其是,两人年纪相差太远的话,女方很有可能早早便要守寡,不比年龄相若的夫妻能够白头偕老,故吕坤谓之“不可以终好”。这也是女子寻觅夫婿时应该考虑到的现实问题。

    ◎六五,帝乙①归妹,其君之袂②,不如其娣③之袂良,月几望④,吉。

    六五以阴居尊,有帝妹之象。应九二之阳,有下嫁之象。帝妹下嫁,富贵骄人,何饰不盛?今观其衣袂,淡妆雅束,殊无灿烂之华,不似帝王之女,反不如娣之袂之良焉。即此崇真尚朴,可知清德素心,天下之贤女矣。然恐其有初鲜终也,故勉之曰:“月几望,吉。”盖爱之至而望之深也。

    ┃ 吕语今译 ┃

    六五以阴爻居尊位,有帝王之妹的气象,与九二阳爻互应,以尊(六五)从卑(九二),有屈尊下嫁之象。帝乙之妹下嫁,本应排场富丽、贵气逼人,哪一件饰品不奢华美盛?然而现在看她的衣服和袖子,装扮淡雅,毫无夺目的炫彩,看着不像是帝王家的女孩,反而还比不上陪嫁之妾的好看。从这种崇尚自然纯朴的作风,可以看出她的品德清雅、心地朴素,是人世间的贤淑女子。然而帝乙怕她不能保持初心,所以勉励她说“月亮接近圆满时最为吉祥”。可见帝乙对她情谊至厚而寄望深切。

    ┃ 简注 ┃

    ①帝乙:传说中商代君主,纣王之父。

    ②其君之袂:即出嫁女子的衣袖。《周易正义》云:“帝王嫁妹,为之崇饰,故曰‘其君之袂’也。”

    ③娣:陪嫁之妾。

    ④几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为望日,望日月满。几望即接近望日。

    ┃ 实践要点 ┃

    现代女子出嫁,一般情况下都排场奢华,豪华车队、礼花礼炮、专业摄像、定制婚纱、富贵妆容、高级酒店、贵价酒席、珠光宝气应有尽有。相比之下,帝乙之妹出嫁的穿着打扮却是清新淡雅,令人眼前一亮。在此,吕坤指出了崇真尚朴、清德素心是贤良女子应有的品德。这种崇真尚朴、清德素心不仅体现在婚礼之中,还体现在日常穿着打扮之上。吕坤在《女子礼》中专门辟有“雅素”一条,告诫女子在日常穿着打扮之中应以“雅素”为合礼,其辞曰“女子有雅素之风,耻奢华之尚,可谓贤矣”,又曰“但不骄矜,不靡丽,老成朴实,见者自知为有德之女矣”。

    在鼓吹消费主义的现代社会,商家利用女子爱美之心,推销各种衣服、首饰、搭配品、化妆品甚至是整容服务。有的女子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于其上,用浓妆重彩和款式各异的衣着打扮搭配出所谓的“时尚之美”。“时尚之美”,美则美已,却不及“气质之美”。“气质之美”是由女子内在修养散发于外所显现的美,这种美抵得住岁月的磨蚀,非“时尚之美”所可比拟。如著名学者叶嘉莹,腹有诗书气自华,虽年过耄耋、衣服朴素,举手投足之间却流露出雍容得体的气质,这也正是崇真尚朴、清德素心的雅素之风。与其追求有保质期的“时尚之美”,何不把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培养不输岁月的“气质之美”呢?读者宜深思之。

    书经

    ◎岳①曰:“瞽②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③,乂④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音汝]于时观厥刑于二女。釐⑤[音离,理也]降二女于妫[音归]汭[音锐]⑥,嫔[音宾]⑦于虞。帝曰:“钦哉!”

    舜浚哲文明⑧,温恭允塞⑨,天下之至德也。父顽,母嚚,象傲,天下之至恶也。舜能使之克谐烝乂,天下之至化也。犹不足信而试以二女。二女视顽嚚者,贤愚何如?舜化二女,视化顽嚚难易何如?尧犹以此试舜,始知嫡妾之难处,有甚于父母之顽嚚。《易》睽曰:“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盖中女少女,性各阴柔,火动而上,泽动而下,志各异趋,以是处于同室,冰炭不相入矣。况同欲分爱,争妍取怜,又妇人常态。能刑于二女矣,天下尚复有难处之事乎?尧既不挟贵,以理降二女于舜家,且命二女曰:“敬之哉。”夫以天子之女,下嫁匹夫,犹曰敬慎,始知妇道之卑,帝女不得加于凡民,夫道之尊,凡民不得屈于帝女,况诸侯大夫士庶人乎?

    ┃ 吕语今译 ┃

    舜既有深远的智慧,又有文明温恭的品德,是天下间的道德楷模。他的父亲愚蠢固执,后母说话悖谬,兄弟象傲慢骄横,是天下间最恶的坏人。然而,舜能让顽劣的家人们和谐共处、家道大治,这是天下间最大的教化。尧还没有完全信服舜的能力,于是派自己的两个女儿去考验他。尧的两个女儿和舜顽劣的家人们相比,谁更贤明,谁更愚痴呢?舜对二女的教化和对顽劣家人的教化相比,哪一个容易,哪一个困难呢?(看起来尧的女儿们似乎会更贤明,要教化二女似乎会比教化顽劣的家人容易,然而)尧偏要二女去试探舜,可见,相比起感化顽劣的家人,能正确处理好正妻和妾侍之间的关系要更加地艰难。《易经》睽卦彖传云:“两个女子同居一室,志向不同而行为乖背”。睽卦上卦离卦为中女,下卦兑卦为少女,二女的性格都体现出阴柔的不容层面:离为火,火炎上;兑为泽,泽润下。水火不交,或上或下,可见二女志向相背。这样的两个女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本来就像是冰水和炭火一样互不相容。何况二女共夫,各自都要争取丈夫的爱意,难免会争妍斗丽、博取怜爱,这是妇人常有的态度。能够让妻妾二女和谐相处的话,天下间还有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呢?尧不仅不以帝王显贵的身份自居,以义理说服两个女儿下嫁于舜,还告诫女儿们要恭敬谨慎。由此可见,妇道是讲求谦卑的,因为即使是帝王家的女儿,在身为平民的丈夫面前也要恭敬谨慎。而夫道是尊贵的,如果身为平民的丈夫是合乎道义的话,在帝女面前也不必因为身份卑微而屈服。帝王女也得遵守妇道,何况诸侯、大夫、士人、平民的女儿呢。

    ┃ 简注 ┃

    ①岳:分掌四岳之诸侯,地方首领。

    ②瞽(gǔ):无目为瞽。《尚书正义》注云:“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

    ③烝烝:据《经义述闻》,烝烝形容孝德之美厚。《尚书正义》注谓:“烝,进也。”

    ④乂:治理。

    ⑤釐(lí):义理。

    ⑥妫汭(guī ruì):妫为河名。汭为河流弯曲之处。

    ⑦嫔:嫁。

    ⑧浚哲文明:浚,深。哲,智。经纬天地曰文。昭临四方曰明。

    ⑨允塞:充实,充满。

    ┃ 实践要点 ┃

    本条值得现代读者借鉴的观点在于女子嫁作人妇便要讲求谦卑,即使娘家的社会地位比夫家要高,也不可侍势凌人。且不说娘家、夫家地位是否平等,现代社会流行一种观念,即女孩要富养。这种观念容易造成女子自小娇生惯养,养成高傲自大的性格。如此一来,女子嫁人后若丈夫不能容忍,便会落得个终日吵闹、家无宁日的下场。若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女孩子谦虚谨慎的品性,那么日后嫁人后便能更好地处理与丈夫以及夫家的关系。当然,谦虚谨慎不等于委屈服从。如前所说,夫妻之间遇到问题应该唯道是从、以理御情,谁的主张有道理就听谁的。若丈夫的主张不符合道义的话,妻子不必盲从,而应以理规劝。若丈夫的主张符合道义,即使娘家有权有势,丈夫又何必屈从于妻子呢?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纣名],惟妇言是用。”

    此武王伐纣誓师之辞也。牝鸡,母鸡也。鸣晨者,雄鸡之声。当家者,男子之事。母鸡夜啼而报晓,必主家道萧索,骨肉离散,凶之兆也。今纣惟用妲己之言,妲己所喜者,贵之;妲己所憎者,诛之。奸邪满朝,忠良诛逐,故我誓告三军,明正天讨,为天下除害焉。夫眇眇①一妇人耳,逐则不敢不去室,诛则不敢不就刑,庸夫贱子,皆能祸福其妻,彼何能为者?乃古今以来,不但妲己,桀以妹喜②亡夏,幽以褒姒③亡周,唐高以武曌④[音照]、明皇以玉环⑤亡唐,浩浩六合⑥之大,林林千百万之众,致令国破身亡,江河涨万姓之血,原野丘三军之骨,何物妖孽,祸烈至此!无他,溺爱者之罪也。此数女子,在文王宫中,不过一婢妾耳。化于德,尚可以为贤妃;恣其恶,不过自殃乃身,何祸之能为?故兵刃皆可以杀戮,水火皆可以焚溺,善用之,则成勘靖⑦之仁、养生之赖。周书不罪妇言,而曰惟妇人之言是用,始知操刃、纵火、决防,祸有所从来矣。

    ┃ 吕语今译 ┃

    这是周武王出兵讨伐商纣王时告诫士兵的话。牝鸡即是母鸡。早晨打鸣,这本来应该是雄鸡的职责,如同管理家庭是男人的职责一样。母鸡晚上啼叫,早上又报晓,象征着女人成为了当家人,那么,这个家庭必定会走向衰落、骨肉分离,这是大凶的征兆。

    (周武王训诫士兵说)现在纣王只听从妲己的话,她喜欢的人就大为重用,她憎恨的人就加以诛杀。于是,朝廷之上,奸臣当道,而忠良之臣或被杀害、或被放逐。所以,我今天告诫你们三军,我要奉行上天讨伐无道的旨意,为天下人除去纣王的祸害。

    妲己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妇人而已,放逐她则不敢不离开家室,诛杀她则不敢不赴死。凡夫俗子都能任意处置自己的妻子,给她们带来好或不好的遭遇。(纣王作为天下君主,如果立身中正,行乎正道,)妲己又怎能做出祸害社稷的事情呢?可是,从古到今,不仅是妲己,夏桀因为妹喜而颠覆社稷,周幽王因为褒姒而自取灭亡,唐代高宗因为武曌、明皇因为杨玉环而断送天下,普天之下、芸芸众生,都因之遭受国破身亡的悲惨遭遇,江河流满了百姓的鲜血,平原旷野掩埋了三军将士的骸骨。祸乱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为天下带来了如此巨大的祸害。不是别的,这正是溺爱女色的昏君犯下的罪过。妲己、妹喜、褒姒这几个女子,倘若是在周文王的后宫之中,不过是普通的婢妾而已。若能被文王的德行感化,也许能成为贤明的妃子;若放纵自身的恶念,不过也是自己受害而已,哪里能造成覆亡天下的祸害呢?所以说,兵器的利刃可以用来杀戮,水、火可以用来焚烧、溺亡,如果能得到恰当的运用,兵器的利刃可以成为平定祸乱、安邦定国的武器,水、火可以成为人们赖以保养生命的工具。《书经·周书》这里没有把商朝的灭亡归罪为妇人(妲己)之言,而是说“(商纣王)只听从妇人的话”,由此可以推测,犹如执刃杀人、放火烧人、决堤溺人等祸害的罪魁祸首是执刃、放火、决堤的人(而非兵刃、水、火),而商朝的覆灭则应归罪于听用妇人之言的商纣王(而非妲己)。

    ┃ 简注 ┃

    ①眇(miǎo)眇:细小,微小。

    ②妹喜:又名末喜,夏桀之宠妃。《国语·晋语》载云:“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据《列女传·孽嬖》所载,桀听用妹喜之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曾建造酒池,命人牛饮其中,有醉而溺死者,妹喜观之大笑,用以取乐。

    ③褒姒(bāo sì):周幽王之宠妃。《史记·周本纪》载云:“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烽火戏诸侯之后,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诸侯不至,被犬戎杀于骊山之下。

    ④武曌(zhào):武则天。

    ⑤玉环:杨贵妃。

    ⑥六合:天、地、四方为六合。

    ⑦勘靖:勘,校正。靖,平定。

    ┃ 实践要点 ┃

    前文已述及,古人历来重视夫妇之道,因为夫妇之道所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关系,推广至极致,甚至能影响天下的败亡。如吕坤所谓“万世万化之原始于闺门”,本条即为例证。古人重视夫妇有别、严防妇人预政,是为了避免重蹈夏桀、商纣、周幽王等人君因沉溺女色而倾覆天下的覆辙。古人常云“红颜祸水”,然而,将天下的覆亡简单地归咎在妹喜、妲己、褒姒等女子的身上,实在有失公允。于此,吕坤认为商朝的覆灭则应归罪于商纣王,而非妲己。在某种程度上说,商纣王以及夏桀、周幽王等人败亡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夫妇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正确处理好夫妇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唯道是从、以理御情。而要做到唯道是从、以理御情,又需要提升自身的智慧和德性。如《大学》所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有通过自修其身,才能在处理夫妻关系之上不为情欲所偏颇。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无论男女)都要兼顾家庭和事业,如夫妻关系没有处理好,便容易影响工作。为此,我们不妨从修身做起。自身品德修养提高了,夫妻关系又怎会不和顺呢?

    诗经

    ◎关关[和鸣]雎鸠[水鸟],在河之洲[水滩]。窈[音杳,幽深]窕[挑,上声,闲静]淑女[太姒],君子[文王]好逑[嘉耦]。

    参差[不齐]荇菜[水生],左右流[顺水寻觅]之。窈窕淑女[昔未得时],寤[醒时]寐[睡时]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心头放不下]。悠哉悠哉,[念头无已时]辗转反侧[卧不安席]。

    参差荇菜,左右采[叶此苟]之。窈窕淑女[今既得之],琴瑟友[亲爱]之。参差荇菜,左右芼[冒,叶末,择也]之。窈窕淑女,钟鼓乐[欢喜]之。

    雎鸠①之鸟,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荇菜②之物,芳洁而不污秽,叶浮而根沉潜,物之窈窕③者也。文王,天下之圣人,难乎为配;太姒,天下之圣女,足配文王。彼其女德素闻,宫人④一见欣喜,而言是淑女也,德容深潜而不浅露,安静而不轻浮,如此窈窕,与我君子,和乐而不乖戾,恭敬而不媟狎,真一德相成,两美相并矣。所以未得而忧思,既得而喜乐如此。近世妇女,以洒落为多情,以轻佻为风韵。夫妇相与,非情欲之感,则狎昵之私。和乐非正,恭敬为羞,与淑女窈窕全不相似。读此诗者,可以反观矣。

    ┃ 吕语今译 ┃

    雎鸠这种水鸟,生来便有固定的配偶,不相杂乱。它们经常成对地出游,而不相互狎昵。荇菜这种植物,芳洁而不污秽,叶子浮在水面而根部沉在水中,是植物中娴静美好的代表。周文王是天下间的圣人,很难有人能配得上他,太姒是天下间的圣女,足以配得上文王。作为女子,她的德性素来名闻天下。皇宫里的宫人一见到她就心生欢喜,说这个娴淑的女子啊,她的德性深厚潜藏而不外露,举止安静而不轻浮。像这样窈窕的女子若许配给我的君上,两人一定会和谐快乐而不相互背离,恭敬相处而不亲昵失礼,真可谓是一对佳偶能以共同的德性追求而成就彼此、两个善良美好的人足以相互媲美。因此,未追求得此女子时,心有忧思;追求得到了,便如此欢喜快乐。近来的妇人,把逢场作戏的玩乐当作是倜傥多情,把举止轻佻当作是风流余韵。两夫妻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为了满足感官的欲望,便是为了亲近狎玩的私心,把合乎礼仪之道的和谐快乐看作是不正常的,把夫妻间的恭敬相处当作是羞耻之事,这与淑女的端庄贤淑完全不相似。读完《关雎》这首诗的人,可以反观自省。

    ┃ 简注 ┃

    ①雎鸠:一种水鸟,古人认为这种鸟生来便有固定的配偶,《关雎》诗中用以起兴,引起下文的君子、淑女,佳偶天成。

    ②荇(xìng)菜:一种浅水水生植物,根生泥中而叶子漂浮于水面,吕坤认为这是女子德性潜藏而不轻浮的象征。

    ③窈窕(yǎo tiǎo):幽静美好的样子。

    ④宫人:《周礼·天宫·宫人》:“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据此则宫人为官名,掌管君主日常的生活事务。

    ┃ 实践要点 ┃

    人们常说娶妻要求淑女,那么,如何才算得上是一个淑女呢?此处,吕坤的回答是“德容深潜而不浅露,安静而不轻浮”。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可以参看吕坤《女子礼》中“女容”条目:

    “窈窕淑女”,朱子解云“幽闲贞静”,最好。女子家,只是精神不露,意态深沉,第一美德。若轻浅浮薄,逞聪明,学轻佻,最为可恨。至于姻族相与,却要亲洽,《诗》称“乐只任只,终温且惠”,女子不可不知。

    所谓淑女,在容态方面要做到精神不露、意态深沉,如此即是用宋儒所说的“主敬”工夫,用恭敬之意收摄内心,不苟言笑,而切勿举止轻浮、自逞聪明。和家人族人相处时,要用温和、柔顺的态度相接洽。能做到这样的话,便是一个淑女,受得别人敬重。若女子能有如此的德容,必定能吸引得有德守礼的男子前来追求,如此便能成就一段好的姻缘。有的女子不愿讲究淑女之仪(古今皆然),倜傥多情、举止轻佻,也引得不少男子前来追求,但多数只为了满足情欲之私,如此一来,不免要遭受坎坷。

    ◎葛之覃[音痰,延长也]兮,施[音异,引蔓也]于中谷,维叶萋萋[肥嫩]。黄鸟于飞,集于灌[稠密]木,其鸣喈喈[皆叶鸡和声]。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苍满]。是刈[音异,割也]是濩[互叶霍,煮也],为[音痴,细布]为绤[音乞,粗布],服之无[音亦,厌心]。

    言告师氏[傅姆],言告[文王]言归[还家]。薄污[重洗]我私[内衣],薄浣[音缓,轻濯]我衣[公服]。害[音曷]浣害否[府偶切],归宁[问安]父母[亩偶切]。

    太姒既配文王,尊为后妃,犹自绩织葛布①,不以贵而骄逸。服旧则洗,服坏则补,不以富而奢侈。归宁②莫敢亲告,犹托女师③代言,不以尊而恃爱。今之妇女,谁是后妃?而安逸耻作勤劳,华美羞衣布帛,读此诗可以愧矣。

    ┃ 吕语今译 ┃

    太姒许配给周文王之后,身为后妃,地位尊贵,却仍然自己亲手织制葛布,没有仗恃尊贵而骄奢逸乐。衣服穿旧了就去浣洗,穿破了就去缝补,没有因为富有而奢侈。回娘家省亲不敢亲自告诉文王,仍托保姆代为告知,没有因为地位尊高而专恃文王的亲爱。如今的妇人,有谁是后妃这样尊贵的呢?却大都贪求安逸,以劳动为耻;穿着华丽奢美而羞于穿一般布帛做的衣服。读到《葛覃》这首诗的时候,应该会感到羞愧了。

    ┃ 简注 ┃

    ①葛布:用葛藤纤维编织而成的布。

    ②归宁:女子出嫁之后回娘家看完父母。

    ③女师:即保姆,《仪礼·婚礼》郑玄注:“姆,妇人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

    ┃ 实践要点 ┃

    吕坤通过对《葛覃》的阐发,指出当时妇人的两个通病,一是贪图安逸、厌恶劳动,二是服饰追求华美而奢侈无度。这两点放到现代社会也依然没有过时。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可算作是现代社会的通病,无分男女。更有甚者,夫妻之间因为懒惰,互相推脱家务活,因而产生矛盾。反观《葛覃》中诸侯妇人的不辞劳苦,这对现代男女都应有所启发。

    现代社会,不少女子的家中都有一大堆衣服、鞋子以及饰品,挥霍之极,远非古人所能想象的。当然,这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具体表现。只要花费的金钱是女子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所取得的,衣物成堆本亦无可厚非。然而,女子若是能稍加节俭,减少购买衣物,便能减少物欲对自己精神的束缚,亦能把节省下来的金钱和时间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之上。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南有樛[音鸠,下曲]木,葛藟[音垒,藤条]累[音雷,攀缠]之。乐只[音洛止,和易可亲]君子[指后妃],福履[禄也]绥[音虽,固结]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枝叶交杂]之,乐只君子,福履将[百祥扶助]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四面旋绕]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万全]之。

    为人上者,太尊严,则人畏而难近;太冷落,则人疏而难亲。况闺门之中,专宠生嫌,蒙恩成妒,恶意常怀,和颜希有,此招凶酿祸之由也。太姒尊为后妃,恩及众妾,嫉忌之意不生,和乐之容常在,众妾感德祝福而作此诗。言下垂之木,故葛藟①得以攀缘;和乐之人,福禄自来辏集②。盖盛德者,致人心之欢;和气者,格③天心之道,后妃之多福也宜哉!

    ┃ 吕语今译 ┃

    地位高的人,如果太尊高严肃的话,那么下面的人会畏惧而难以靠近;太冷淡的话,下面的人就会疏远而难以亲近。何况在家庭之中,专门宠爱一人容易引起嫌疑,而蒙受特殊恩惠的人也会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这样的话,家里人心中常常怀着不好的心思,很少会有和颜悦色,这是招来祸乱的缘由。太姒贵为皇后,恩惠遍及所有妾侍,大家的心中都没有嫉妒之心,经常露出和顺快乐的容色。所有妾侍心中感怀太姒的德行,为了祝福她而创作了《樛木》这首诗歌。诗中说树枝下垂,让葛藟的枝蔓得以借之攀缘而上。对于心中充满和顺快乐的人,福气爵禄会自然而然地汇聚到她的身上。大概充盈的德性能让人心生欢喜,平和的气象能感格上天的心意,太姒同时具备这两样东西,故而她拥有这么多的福气也是理所当然的。

    ┃ 简注 ┃

    ①葛藟(lěi):蔓生藤本植物。

    ②辏(còu)集:本义是指车轮的辐条汇聚到轮毂之中,引申义为汇聚、聚集。

    ③格:感格,感而遂通之意。

    ┃ 实践要点 ┃

    本条原意在于讲述正妻要处理好和众妾侍的关系,泽及众妾,让她们也有得幸夫君的机会。这样的教诲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意义不大。然而,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在现代职场当中,我们都会遇到上下之间的关系。作为上级,该如何维护好与下级之间的和谐关系呢?诚如吕坤所说,“为人上者,太尊严,则人畏而难近;太冷落,则人疏而难亲”。作为上级既想保持尊严、又不想下属过于疏远的话,可借鉴太姒恩泽众妾的做法。

    抛却儿女私情的层面,太姒和众妾也可算是上下级关系。太姒让众妾进御于夫君,实质就是施行儒家的恕道。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来太姒也曾扪心自问,如自己作为妾侍的话,也不愿遭受正妻的打压,于是让众妾进御君王。同样地,上级也可施行恕道,将心比心,积极帮助下属解决问题。如此,下属便会感怀恩惠,尊敬上级而不愿疏离。

    ◎螽[音中,蝗属]斯羽,诜诜[音辛,和集]兮。宜[应该]尔子孙,振振[音真,众盛]兮。

    螽斯羽,薨薨[群飞声]兮。宜尔子孙,绳绳[相继不已]兮。

    螽斯羽,揖揖[音即,依爱]兮。宜尔子孙,蛰蛰[音质,外安静而内含蓄]兮。

    后妃不妒忌,而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螽斯①之群处和集,而生息蕃盛比之。夫慈爱则下宽舒,宽舒则气畅,气畅则血和,是以众妾多生,生无不育。故春夏之气,温和昌大,而万物生长茂盛;秋冬之气,凄凉冷落,而万物拳曲凋枯。此自然之理耳。一章颂子孙之众多,二章颂子孙之绵延,三章颂子孙之贤善,皆庆幸之意也。

    ┃ 吕语今译 ┃

    后妃不嫉妒而多子多孙,因此,妾侍们创作了《螽斯》这首诗歌,用蝗虫族群和谐共处、繁衍昌盛的情形来作譬喻。若在上位者仁慈博爱,那么下面的人便会心宽体舒;心宽体舒便能使得心气和顺畅快,和顺畅快便能血气调和,所以妾侍们能多生孩子,而且出生的孩子也不会夭折失育。所以说,春夏之气温和盛大,而万物得以生长茂盛;秋冬之气凄清寒冷,而万物卷曲枯萎。这是合乎自然的道理。这首诗歌第一章歌颂后妃子孙众多,第二章歌颂后代连绵不断,第三章歌颂子孙后代贤良和善,都是喜庆幸福的意思。

    ┃ 简注 ┃

    ①螽(zhōng)斯:蝗类的总名。

    ┃ 实践要点 ┃

    本条亦是赞颂太姒能处理好与众妾侍的关系,而且使得周王室子孙繁盛。其中值得注意的,吕坤提出了心宽体舒有助于身体健康、生育子女的观点,即所谓“宽舒则气畅,气畅则血和,是以众妾多生”。现代社会工作繁忙、压力紧张,导致很多人出现不良情绪,继而出现健康问题,用传统的说法就是“气血不和”。有的夫妻则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出现生育困难的状况。本条正好提醒了现代读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维持健康身体的重要性。

    ◎桃之夭夭,灼灼[音绰,红润]其华。之子于归①,宜[相得]其室[夫妇所居]家[一门之女]。

    二三章意同

    《周礼》以仲春②婚姻,盖天地发生之际,正夫妇会合之时,此女素有贤声,故诗人见其嫁而美之如此。人家娶妇,固以继嗣③为重,亦以宜家③为先。若不为贤妻,则见弃于夫子,是不宜室矣。不称良妇,则见恶于舅姑④,见非于娣姒⑤、兄弟、姊妹,见怨于下人,则不宜家矣。如此而不出,则为一家之凶;如此而被出,则为终身之苦。于归之道,所系重哉!故淑女必为良妇。妇人不良,观于为女而可知矣。

    ┃ 吕语今译 ┃

    周朝的礼制规定人们在仲春的时节结婚。因为仲春是天地生发万物的时节,正适合夫妇共结连理。《桃夭》中所说的女子向来有贤良的名声,诗人看见她出嫁了,便创作了这首赞美的诗歌。人们娶媳妇,固然要看重女子生儿育女方面的能力,但首先要考量的是女子能否让家庭和谐美满。若女子不能成为贤良的妻子,便会被丈夫抛弃,这便不能实现家庭美满。若女子称不上是贤良的妇人,便会被公公婆婆嫌弃、被娣姒以及夫家的兄弟姐妹非难、被下人怨恨,这也不能使家庭美满。对于这样的女子,丈夫若是不把她赶出家门的话,会让她成为家里的祸害之源;女子若因此而被休弃的话,会遭受一辈子的痛苦。所以说,嫁娶之道,关系是那么的重大啊!一般说来,在家娴淑的女子将来必定会成为贤良的妇人。所以说,妇人若是不贤良的话,从她为人闺女的时候便能看出来。

    ┃ 简注 ┃

    ①于归:女子出嫁。

    ②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③继嗣:指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③宜家:使家人各得其宜,家庭和谐美满。

    ④舅姑:妇人称丈夫之父为舅,称丈夫之母为姑,即公公、婆婆。

    ⑤娣姒:同嫁一夫的诸妾之间的互相称谓,年长为“姒”,年幼为“娣”。另一种说法是妯娌之间的称谓,兄妻为姒,弟妻为娣。

    ┃ 实践要点 ┃

    在古人看来,妇人的职责除了料理家务事以外,重要的是能够生育儿女,而一个称职的妇人则首先要能处理好和夫家家庭成员的关系,是谓“宜其室家”。对于现代人而言,妻子若能做到“宜其室家”,和公公、婆婆、兄弟妯娌相处融洽的话,也能促进夫妻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南有乔木[上竦无枝],不可休息,汉有游[出行]女,不可求[引诱]思。汉之广[水宽]矣,不可泳[潜渡]思。江之永[水长]矣,不可方[筏渡]思。

    翘翘[音乔,秀起]错薪[棘茨错杂],言刈①其楚[初五切,小刺木]。之子于归,言秣[音末,喂也]其马[叶亩]。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第三章意同。

    女子出游,本有可求之机,往日游女,无不可求之事,何也?彼其柔情媚态,本欲致人,故狎客、狡童②,无不求合,此江汉③之旧俗也。一被后妃窈窕之化,顿改前日淫荡之心,身虽逍遥行乐,貌则端庄静一。行人见之,可敬而不可亵,可爱而不可犯。故言乔木上竦无枝,则无荫可息,游女德容静正,则无因可求。真如汉水宽阔,谁能水中暗渡?真如江水流长,谁能水上桴浮?我爱其德,敬其人,何以尽仰止之情乎?所愿出嫁之日,为之秣马,亦所甘心耳。此游女也,身不在深闺重门,俗从来轻交苟合,而德容一正,望者邪消。乃知女子失身,必有可求之道,彼求我者,亲爱则有之矣,而不昩之良心,以我为丧德而鄙之耶?以我为有德而敬之耶?爱身者可以思矣。

    ┃ 吕语今译 ┃

    女子外出游玩,本来就会让男子有可以追求的机会。旧时在江汉之地出游的女子,没有不可追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些女子出游时显露出温柔妖媚的情态,本来就是想招致别人的追求。因此,那些好色的男子见到出游的女子,没有不上前求取偷欢苟合的。这是江汉地区旧有的风俗。然而江汉地区的女子一旦得到了后妃贞静贤淑的教化,顿时改变了以前浪荡的心态,出行时虽然悠然自乐,但容貌依旧端庄娴静。行人看见了,心生敬重而不敢亵渎,心生怜爱而不敢侵犯。

    因此《汉广》这首诗歌说道:高大的树木直耸上天而没有枝桠,没有树荫供人休息其下,这便犹如出游的女子容貌娴静端正,让男子没有可乘之机。(对于这种行为举止合乎礼仪的出游女子,诗人感叹道:)真的就像汉水一样宽广,谁能在河中潜泳偷渡过河呢?真的就像长江一样水流绵长,谁能乘坐木筏在上面浮游呢?我爱戴她的德行,尊敬她的为人,怎样才能穷尽对她的仰慕之情呢?只希望在她出嫁的时候,能够为她喂马,如此我也心甘情愿。

    诗中这位出游的女子,虽然她没有安守在闺门之内,在旧时风俗历来轻视男女交合之礼的情况下,她在外能做到德容专一端正,自然打消了追求者的邪念。可见女子失去贞操,必定是因为她自身留给了别人可乘之机。那些想追求我的人,对我亲近关爱、大献殷勤,他们假如没有失掉良知的话,是把我当作失德之人而轻视我呢?还是因为我有德行而敬慕我呢?洁身自爱的人可以思考一下。

    ┃ 简注 ┃

    ①刈(yì):割。

    ②狎客、狡童:狎客即亲昵而不拘礼节的男子。狡童即姣美的少年。此处泛指好色的男子。

    ③江汉:江即江水,长江。汉即汉水。江汉之地即两条河流之间的地带。按照《诗经正义》的说法,商纣王时淫乱之风遍及天下,而江汉之地率先受到了周文王的教化,一改旧有的风俗。

    ┃ 实践要点 ┃

    本条再次重申女子德容的重要性,要点参见上文《关雎》条目。

    ◎遵①彼汝坟[汝河堤],伐其条[枝也]枚[梅,叶迷,木干]。未见君子[行役在外],惄[音溺,饥意]如调[条音,周重也]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音异,二楂],既见君子[行役归来],不我遐[远也]弃。

    鲂鱼赪[音称,赤色]尾②,王室[纣都]如燬[音毁,火焚]。虽则如燬,父母[文王]孔迩[甚近]。

    殷纣将亡,海内多事,百姓行役③,两年不归。其妻思之曰,当伐木之时,思君子在外,恐远弃我而不归矣。此心焦劳,如腹苦饥。及再伐木之时,见君子归家,始知不远弃我矣。此心喜幸,不知何如。鱼劳尾赤,今君子形容憔悴,劳可知矣。王室恶政,如火益热,此劳何时已耶?赖有西伯④,为我父母,可依可恃,如卧于怀。今虽劳也,可不自慰乎!妇人思夫,情之正也;勉以效勤,义之正也。贤哉斯妇乎!

    ┃ 吕语今译 ┃

    (《汝坟》这首诗讲的是)商纣王快将亡天下的时候,天下百姓受到各种劳役。有的人外出服役,两年都没有回家。他的妻子思念他,说道:当我砍柴的时候,想到夫君在外,恐怕在远方的他已经把我抛弃,以后再也不会回来。心中的焦急和劳累,如同肚子饥饿难忍之苦。我再次去砍柴的时候,终于看见夫君回家,才知道夫君没有远离抛弃我。此刻的心情是那么的欣喜庆幸,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鱼儿劳累的时候尾巴会变红,现看到夫君面容憔悴,可以想见他是多么的辛劳。王室实行劳民伤财的政策,如火般炽热,这样的劳役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幸好有西伯侯在,他如同我们的父母亲一样,可以放心依靠,像子女能卧躺在父母怀中一样安心。现在虽然辛劳(但之后能得西伯侯的庇护),心中怎会不感到快慰呢?

    妇人思念丈夫,这种情感是正当的;勉励丈夫辛勤劳作是合乎正道的。诗中讲的这个妇人是多么的贤惠啊!

    ┃ 简注 ┃

    ①遵:沿着。遵彼汝坟,即沿着汝水(河名)的堤岸走。

    ②鲂(fáng)鱼赪(chēng)尾:鲂鱼,即鳊鱼。古人认为鲂鱼的尾部本来是白色的,当劳累的时候会变成红色。

    ③行役:因服兵役、劳役而外出跋涉。

    ④西伯:西伯侯姬昌,死后谥为文王,即后世称颂的周文王。

    ┃ 实践要点 ┃

    本条强调女子思念丈夫之情的正当性。古人谈论夫妇之道时讲求礼法,但礼法不外乎人情。夫妻分隔异地,双方互相思念,这是合乎礼法的人情。更难得的是,诗中妻子思念丈夫的同时也不忘劝导丈夫要勤劳工作,这也算是以理御情,值得后人借鉴。与女子思夫之情相反的是,有的夫妻分隔异地,便各自趁机放纵逸乐,如此,则夫妻的情义又从何说起?这值得我们深思。

    ◎麟之趾[足也],振振[音真,仁厚]公子,于[音吁]嗟麟兮。

    二三章意同。

    文王后妃有和乐恭敬之德,家庭之间,一本于仁厚,故其子孙宗族,皆化于仁厚,无不似文王后妃者。诗人美之曰,麒麟之性,念念好生,事事不杀。故麒麟之足,不践生草,不履生虫。麟有此心,而趾象之;文王后妃有此德,而子孙宗族象之。家法所系重矣哉!夫夫妇妇而家道正,则家人莫不化于正;不夫不妇而家道邪,则家人莫不化于邪。麻中无不直之蓬①,莸内无常薰之草②。此岂在言教哉?默而成之,渐而渍之,身者非教,象者非学,此之谓化。若善教使善学,其入之也既浅,而以言不以身,其训之也难从。君子观于麟趾,而知化家之道矣。

    ┃ 吕语今译 ┃

    周文王和他的夫人以及后宫妃子都具备和顺快乐、待人恭敬的品德。家庭里面大家都一致地以仁德为本。所以他的子孙后代都受到仁德的教化,没有谁不像文王后妃那么有德行的。(创作《麟之趾》这首诗歌的)诗人赞美说道:麒麟的天性时时保有好生的仁德,不会杀害生命。因此,麒麟的脚不践踏活的小草,不踩踏活的虫子。麒麟有好生的仁心,它脚下的行为可以体现出来。这好比文王后妃有仁德,而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有所取法,显现仁厚气象。

    由此可见,家教法度是多么的重要啊!丈夫尽到做丈夫的职责,妇人尽到做妇人的职责,这样就能端正家法,而其他家庭成员没有不受感化而行正道的道理。反之则家道不正,家人便会受到坏的影响。在麻草丛中没有不直的蓬草,在莸草丛中没有常香的香草。家教岂是仅仅在于语言层面的说教呢?习惯在语默中形成,品德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以身作则,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说教,子女在实践中效仿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这才是所谓的教化。若善于口头说教的父母让孩子仅仅从理论层面好好学习做人的道理,这种家教方式比较粗浅;若父母仅仅以言教不以身教,这样的训斥也很难让孩子去听从。明白事理的人看到《麟之趾》这首诗歌,应该知道教化家人的道理了。

    ┃ 简注 ┃

    ①麻中无不直之蓬:《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②莸(yóu)内无常薰之草:莸,一种带有臭味的草。薰,香味。《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于此,吕坤意谓孩子容易受到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而学坏。

    ┃ 实践要点 ┃

    “夫夫妇妇而家道正,则家人莫不化于正;不夫不妇而家道邪,则家人莫不化于邪。”这是本条当中最核心的论断。当现代人谈论家风家教的时候,想到的可能是要求子女要做到某些行为规范。然而,言传不如身教。子女的行为所体现的,其实是父母自身的素质。父母自己尽到了家庭的职责,做好了做人的本分的话,家中子女也一定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教首先不是教子女应该怎么做,而是家长先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好。当父母自己做好了,再推己及人,如此方为教化家人的正道。

    ◎于以采蘩[何处采],于沼于沚。于以用之[何所用],公侯[祭祀]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何处用]。于以用之,公侯[宗庙]之宫。[夫人采此蘩也,当彼奉祭之时,但见]被[编发为饰]之僮僮[音同,竦敬],夙[早也]夜在宫[何其恭敬]。被之祁祁[舒迟],薄言旋归[何其依恋]。

    诸侯夫人,竭诚奉祭,家人作诗以美之,言夫人采沼沚之蘩,充宗庙之献,中心诚敬,不可形容。但见其早夜在宫之时,主荐豆也。首饰僮僮而竦敬①,真如祖考在上,意虔诚而不忽。祭祀既毕之后,时将归也,首饰祁祁而舒迟,真若祖考难离,意眷恋而不舍。今子孙与祖考形容日接,身体相依,及当奉祭之日,尚无爱敬之诚,况夫人于祖考,既无骨肉之情,岂曾亲炙之素,乃能恭谨依栖②,如生如在,可谓孝矣。近世妇女,当祭之日,犹身不下庖厨③,手不亲笾豆④者,此诗可以观矣。

    ┃ 吕语今译 ┃

    诸侯的夫人尽心尽意地进行祭祀活动。家里的人作了《采蘩》这首诗歌来赞美她。诗中说:夫人采摘池沼里面的白蒿,用来充当宗庙的祭品。她的内心诚挚恭敬,不可用言语来形容。只见她早晚在宫殿之中,负责进献祭品的工作。她头上装饰用的发髻高耸而肃敬,犹如祖先真的在天上看着,她的心意虔诚而不敢略忽。祭祀结束之后,也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那高耸的发髻舒张迟缓地离开宗庙,犹犹如舍不得离开祖先。

    如今的为人子孙者,祖辈在世时每天都会见面,身体也相互依存。待到祖辈过世之后,要对他们举行祭祀,这些不肖子孙对曾经生活在一起的祖辈尚且没有一点亲爱畏敬的诚心。而诗中的诸侯夫人和丈夫的祖辈既没有骨肉之情,平常也没有亲身受到他们的教诲,却依然能在祭祀的时候恭敬谨慎,就像祖辈们就活生生地在现场一样,这真可谓是孝顺啊!

    现在的妇女们,在祭祀祖宗当天,不亲自下厨房准备祭品,也不亲手供奉祭祀用的礼器,从《采蘩》这首诗可以看她们的不当之处。

    ┃ 简注 ┃

    ①首饰僮僮而竦敬:首饰是指头上装饰用的发髻。僮僮是发髻高耸的样子。发髻高耸意指诸侯夫人头容端正,合乎礼仪,因而表现出内心的恭敬,故云“首饰僮僮而竦敬”。下文“首饰祁祁而舒迟”,其实也是用发髻指代诸侯夫人,说她迟迟不肯归家。

    ②依栖:指女子在夫家安居。

    ③庖厨:厨房。

    ④笾(biān)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 实践要点 ┃

    古代嫡长子妻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协助丈夫主掌祖宗祭祀活动。吕坤指出《采蘩》诗中的诸侯夫人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虽然从没见过丈夫的祖考,和他们也没有骨肉之亲,但在祭祀他们的时候却能恭敬虔诚,仿如祖考在前,极尽孝意。这体现了诸侯夫人虔诚恭敬地尽好了自己的协助祭祀的职责,也表明诸侯夫人能做到爱屋及乌,敬爱丈夫的祖考。

    在现代社会,城市里面大多数家庭不再举行像古代一样隆重的祭祀祖宗活动,即使开展(如清明节墓祭),祭祀的仪式也有所改革。因此,不能强求现代女子仍然要亲自去为丈夫的祖考准备、进献祭品。但始终夫人诚敬以奉祭祀所体现的对长辈的孝敬之心则是值得现代女子学习的。尤其对于尚在人世的公公、婆婆,为人妻者要待之以诚敬,主动处理好婆媳关系。

    ◎于以采①,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音老]②。

    于以盛之,维筐[方器]及筥[音举,圆器]③。于以湘[烹也]之,维锜[音以,有足]及釜[音府,无足]④。

    于以奠[陈设]之,宗室[大夫家庙]牗下[西南隅]⑤。

    谁其尸[主豆]⑥之,有齐[音斋,敬也]季女[少妇]。

    此诗美大夫妻诚敬以奉祭祀,与《采蘩》意同。

    ┃ 吕语今译 ┃

    《采》这首诗赞美大夫的妻子诚心恭敬地祭祀祖先,和《采蘩》的意旨相同。

    ┃ 简注 ┃

    ①:水上浮萍。

    ②行潦(lǎo):路上的流水。

    ③维筐及筥(jǔ):盛物用的竹器,方形为筐,圆形为筥。

    ④维锜(qí)及釜:烹煮用的锅具,有足为锜,无足为釜。

    ⑤牗(yǒu)下:房室的西南隅。

    ⑥尸:主持祭祀之意,即吕坤所释的“主豆”。豆为礼器,指代祭祀仪式,“主豆”即主持祭祀。

    ┃ 实践要点 ┃

    参见《采蘩》的实践要点。

    ◎厌[音叶]浥[音邑]①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音汝]无家[聘体],何以速[致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大齿],何以穿我墉②?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叶松]?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当纣之时,强暴之男横行,贞节之女无主,恐被辱陵,先为绝语③,自言孤身不敢早行,只恐多露湿衣,非畏露也,畏强暴之男也。我不从汝,汝必讼我。汝虽讼我于官,实无聘定之礼,任汝诬我,我万万其不从汝矣。夫女子苟从,岂非从一,而婚礼不备,则贞女不行。重礼所以重身,重身所以重节,女子万善之长,不足以掩一节之失。《行露》诗人,可以为法矣。

    ┃ 吕语今译 ┃

    在商纣王掌政的时候,强蛮粗暴的男子横行无忌。(《行露》这首诗歌讲的是:)有位持守贞节的女子尚未出嫁,她害怕自己会被别人欺陵受辱,于是首先说出了自己的誓言:她说自己单独一人的话不敢在清晨出行,怕露水很多会沾湿自己的衣裳。其实,并非畏惧露水,是畏惧强蛮粗暴的男子。(若是遇到了这样的男子),我不顺从你,你必定会起诉我。你虽然在官府起诉我,但实际上你没有给我下聘礼。任由你诬蔑我,我万万不会顺从你。

    没有夫婿的女子若苟且顺从(许身于男子),岂不也算得上是从一夫而终吗?然而,如果婚礼不完备,那么贞正的女子也不会同意出嫁。重视婚礼,用以重视自己的身体。重视自己的身体,用以重视自己的节操。女子纵然有一万个优点,也不足以掩盖一次失节的行为。《行露》诗人的观点可以为女子所效法。

    ┃ 简注 ┃

    ①厌浥:潮湿。

    ②墉:墙。

    ③绝语:决断之语,即发誓非礼不嫁,决不苟且委身他人。

    ┃ 实践要点 ┃

    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中女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贞节,早晨不敢独自出门,也明示了自己非礼不嫁的决心。此女子守礼重节的做法也值得现代人借鉴。现代社会,治安环境相对较好,但女子若不加防备的话也有可能遭遇歹徒的暴行。最好的防备莫过于以礼修身,做到内心敬慎而不侥幸,举止沉稳而不轻佻,衣着得体而不暴露,与他人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避免独自一人外出夜行。

    ◎嘒[音惠,微明]彼小星,三五在东[初昏将旦]。肃肃宵[夜也]征,[行也]夙夜在公,寔①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卯,叶留]②。夙夜在公,抱衾[被也]与禂[音酬,单也]③,寔命不犹④。

    后夫人当夕⑤,众妾无一人当夕之礼。众妾分夕,后夫人无每夕独专之礼。当时夫人多妒,众妾不得进御,南国夫人被后妃之化,推逮下之恩,众妾朝夕,得抱衾禂侍寝于君所,故喜而作此诗。以贯鱼之宠,感夫人宽厚之恩;以往来之勤,安自家赋命之贱。夫下能安分,则上易于为情;下欲难盈,则上必至失所。小星众妾,可谓得知足知止之义矣。

    ┃ 吕语今译 ┃

    后夫人当夕侍寝,陪同君王一整个晚上。随后夫人侍寝的其他妾侍们则不能独自一人陪侍君王一整个晚上,需要和其他妾侍当夕之夜分时段轮流值守奉事君王。后夫人也不可每天晚上都独自侍寝,要把亲近君王的机会与其他妾侍分享。这是合乎礼法规定的。

    然而,当时的各诸侯国的夫人多有嫉妒之心,一众妾侍无法入侍国君。南国夫人被受文王后妃的感化,推广文王后妃顾及妾侍的恩惠之情,允许妾侍们奉事国君。妾侍们轮流当夕,晚上抱着被衾、床单入侍,第二天早上抱着离开,以便轮换。众妾们得幸国君,因此心生喜悦而创作了《小星》这首诗。(诗中描述众妾)能轮流得到国君宠幸,用以感怀夫人宽广仁厚的恩情;(描述众妾)每天都轮换出入国君寝宫,用以表达安于接受自己作为妾侍的卑下命运。

    若在下位者能安守本分,那么,在上位者就容易生发对下属的关爱之情。下位者若是欲求过多、难以满足的话,在上位者必然会失掉他们宽厚处事的原则。《小星》诗中描述的一众妾侍,可谓是深谙知足、知止的道理。

    ┃ 简注 ┃

    ①寔:实,确实。

    ②维参与昴:参、昴,西方二宿之名。

    ③禂:《毛诗传》:“禂,禅被也。”《郑笺》释之为“床帐”。吕坤释为“单”。现折中译为床单。

    ④犹:同。

    ⑤当夕:妻妾轮值为丈夫侍寝。

    ┃ 实践要点 ┃

    本条吕坤侧重于从妾侍的角度分析如何能处理好妻妾关系,他指出妾侍若能安守本分、知足不贪,便容易触发正妻的关爱之情。抛开妻妾关系不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何尝不如此呢?人若是知道安守本分、不过分贪求,自然会受到他人的友好对待。若受了别人恩惠,还不知道满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话,自然会受人唾弃。

    ◎江有汜[四,叶杞。水出复入],之子[嫡也]归,不我以[同行]。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音主,水中高地],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音跎,水之别流],之子归,不我过[音戈]。不我过,其啸[音笑,去声,长出气声]也歌。

    诸侯一娶九女,二国媵之①;嫡妻未嫁,媵妾守待;嫡妻出嫁,挟媵同行。此诸侯之礼也。是时有一夫人,出嫁不挟媵行,后闻《樛木》《螽斯》之风,深自愧悔,仍迎媵妾。媵妾喜其能改过也,而作诗以美之。人不患于有过,而患于遂非。弃媵而行,嫡妻之耻也,良心不泯,悔过而自新焉,何害其为贤人哉?悔者,茫然自失也;处者,即自改图也。啸歌者,恨其从前之错,喜其犹及改正也。妇人之性,多睽异而不和谐,执迷而不自反,观于此诗,可以悟矣。

    ┃ 吕语今译 ┃

    古代诸侯国国君娶妻,一娶九女,两个诸侯国派媵妾陪嫁;正妻未出嫁时,媵妾守在家里等待;正妻出嫁之日,携同两个媵妾一起同行。这便是诸侯的婚娶之礼。

    当时有一位诸侯夫人,出嫁时不携媵妾同行。后来听到《樛木》《螽斯》这两首诗歌,深感惭愧,于是把媵妾迎接过来。媵妾看到夫人能及时改过,心生欢喜,所以创作了《江有汜》这首诗歌来赞美她。做人不怕有过错,怕的是知错不改。抛弃媵妾,这是正妻的耻辱行为。然而,她的良心还没泯灭,后悔自己的过错而改正自身,这怎么会妨害她成为一个贤良的人呢?诗中所说的“悔”,是说她茫然失神;所说的“处”,是说她自己改变了想法;“啸歌”,是怨恨她之前的过错,而为她能及时改过而感到欣喜。妇人的天性,多半是不能与其他女子和谐相处,固执自己的过错而不知道改正,看了这首诗应能有所感悟。

    ┃ 简注 ┃

    ①诸侯一娶九女,二国媵(yìng)之:关于古代诸侯的婚娶制度,《春秋公羊传》载云:“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侄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古代诸侯国国君娶妻,夫人入门的时候,除了夫人的侄(夫人哥哥的女儿)、娣(夫人的妹妹)要陪嫁以外,与夫人同姓的两个诸侯国也要派女子前来陪嫁,这两个女子即为媵妾,而媵妾的也要跟着陪嫁,所以说“诸侯一娶九女”。

    ┃ 实践要点 ┃

    “人不患于有过,而患于遂非”,这是本条值得后人所借鉴的警句。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弟子子贡也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君子,然而,真正的君子并不总是一块无瑕的玉璧,而是知错能改,日新其德,以止于至善为终极追求。因而,改过实际上是修身功夫的着手处。王阳明在《寄诸弟》中更是以改过为贵,现摘录其文供读者参考: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蘧伯玉,大贤也,惟曰“欲寡其过而未能”。成汤、孔子,大圣也,亦惟曰“改过不吝,可以无大过”而已。有皆曰人非尧舜,安能无过?此亦相沿之说,未足以知尧舜之心。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其相授受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彼其自以为人心之惟危也,则其心亦与人同耳。危即过也,惟其兢兢业业,尝加“精一”之功,是以能“允执厥中”而免于过。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与果与人异也。“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

    如王阳明所说,圣人尚且要“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我们普通人就更应该在改过之上下功夫了。

    ◎何彼秾矣①,唐棣[音弟,栘木]之华。曷不肃[敬也]雍[和也]②,王姬之车[尺鸦切]。

    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叶奖里]。

    其钓伊何,维丝[单]伊缗[音民,合丝]。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天子之女,下嫁为诸侯夫人,车服虽盛,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家。见者作诗以美之,言王姬下嫁之车,宛然有和敬之象,不以平王之孙骄己,不以齐侯之子卑夫。故两贵相匹,则如桃李之并盛;两情相得,则如双丝之合纶。皆由王姬之肃雍成之也。后世妇女,恃富则骄贫,倚贵则陵贱,止见己之独盛,安得如桃李之争荣?遂致夫之乖违,安得如丝纶之交合?岂富贵过于王姬耶?读此可以愧矣。

    ┃ 吕语今译 ┃

    周天子的女儿下嫁而为诸侯国的夫人。出嫁时陪嫁的车马服装虽然很华丽,但她却不敢仗侍自己高贵身份而傲慢自己的夫家。看到这种情况的人便创作了《何彼秾矣》这首诗歌去赞美她。诗中说:天子女儿下嫁时使用的车马,看上去有和顺恭敬的气象,她没有因为自己是周平王的孙女而感到骄傲,也没有因为丈夫是齐侯的公子而加以轻视。因此,两个贵人相互匹配,像桃花、李花同时盛放;两人情感和睦,就如两根丝线合为一纶。这都是由于天子女儿的恭敬谦和所成就的。

    后世的妇人,仗侍自家富有就看不起夫家的贫困;倚赖自家高贵就欺凌位卑的夫家。只看见自己独自兴旺,怎能让夫妻双方像桃李争荣一样相得益彰呢?最终致使丈夫反叛背离,怎能得到丝纶交合、夫妻同心的美满婚姻呢?后世女子的富贵程度难道能超过天子之女吗?读到这首诗可以心生愧疚了。

    ┃ 简注 ┃

    ①秾(nóng):茂盛的样子。

    ②雍(yōng):和顺。

    ┃ 实践要点 ┃

    本条指出了女子不应仗侍娘家的强势而去欺负夫家。实践要点可参见上文《书经》“岳曰瞽子父顽”条。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音地],不可选也。

    妇人不得于夫,而自道其德如此。言石可转,而我贞确之心不可转;席可卷,而我直方之心不可卷。威仪动静之间,气象豁绰,礼节熟闲,无一可择嫌处。虽夫之弃我,我不敢辞,而我心之不变如故,我仪之不忒①如故也。以如是之人而弃之,夫也昏惑可知;以如是之弃而安之,妇也贤淑可见矣。

    ┃ 吕语今译 ┃

    (《柏舟》这首诗讲的是)妇人不得丈夫欢心而遭抛弃,自述自己的德操和心志:石头可以转动,而我贞正不移的心不会改变。席子可以卷起来,而我正直方正的心不可以卷起来。(我自问自己的)仪容动作有豁达宽绰的气度,也熟悉礼节,没有一处可加以指责的地方。虽然丈夫休弃我,我不敢推辞。但我的心不变如故,我的行为举止也一如往常地贞正。

    对于这样贞正的妻子也甘心休弃,可知她的丈夫是那么的昏庸迷惑;遭受不合理的休弃仍然安于其分,可见这个妇人是那么的贤良贞淑。

    ┃ 简注 ┃

    ①不忒(tè):不变。

    ┃ 实践要点 ┃

    诗中女子被丈夫狠心抛弃,然而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坦然接受,行为举止依旧合乎礼仪。其坚强独立、恭敬守礼的品格实在值得后人敬服。

    ◎绿兮衣兮,绿[间色]衣[在外]黄[正色]里[在内]。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在上]黄裳[在下]。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新美],女所治[音持,织造]兮。我思古人[亦有遭妾之见宠者],俾[使我法古自励]无[音尤,不至有过]兮。

    兮绤兮[秋已过时],凄其[音基]以风[又遇寒风],我思古人[亦有遭嫡之见弃者],实获[得也]我心。

    卫庄公惑于嬖妾①,夫人庄姜贤而见疏,乃作此诗。言绿之杂色,为衣为表;黄之正色,为裳②为里。尊卑失序,贵贱逆施,使我忧心,何时能止。今妾如绿丝然,本美少而汝又宠之,益骄恣以陵人,使我嫉妒,不免有。我思古人之善处妾者,以为师焉,求免我身之而已。彼之有,吾如彼何哉?我如秋葛然,本过时而汝又弃之,益凄凉而失所,使我怨尤,是谓迷心。我思古人之善处身者以为师焉,已得我心之同然矣。彼之迷心,吾如彼何哉?夫不能不忧者,有家之凶;不得不安者,妇人之分。庄姜其贤矣乎!世俗妇人以妒忌失恩,不自悔过,而忿狠以贪凶,宁灭其身,所甘心焉,不思古人矣。彼庄公之昏惑,又何足道哉?

    ┃ 吕语今译 ┃

    卫庄公深受嬖妾迷惑。夫人庄姜虽然贤良却日益遭到庄公的疏远,于是作了《绿衣》这首诗歌。诗中说:绿色是杂色,却被用来制成外衣穿在外面。黄色是正色,却被制成下裳裹在了里面。这种做法是尊卑失掉了秩序,贵贱反过来施行。这使我心中充满忧虑,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这种错误的做法呢?现在,那个得宠的妾侍就像绿色丝线,本来就年轻美丽而你又宠爱她。她日益骄傲放纵,欺凌别人,让我心生嫉妒,不免会让我犯错。我思惟古时候善于处理妻妾关系的贤良妇人,向她们学习,是为了避免自己因嫉妒而犯下过错。若是她犯了过错,我又能拿她怎么办呢?我就如同秋天的残败蔓草,本来就年老色衰,而你又遗弃我。我日益悲惨凄凉而失去地位,这使我心生怨恨,这算是让我迷失了心性。我思惟古时候善于自处其身的妇人,向她们学习,已经让我的内心能像她们一样学会了自我排解。但若是她迷了本心,我能拿她怎么办呢?我不得不忧心忡忡,因为这种尊卑失序的情况可能会为家里带来祸害。我不得不安于这种情况,因为我要遵守妇人的本分。

    庄姜是那么的贤淑啊!世俗的妇人因为嫉妒失去了丈夫的恩宠,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却忿怒狠心、凶恶不止,宁愿毁灭自己也心甘情愿,不懂得取法古人。至于说庄公的昏庸迷惑,又哪值得去说呢?

    ┃ 简注 ┃

    ①嬖(bì)妾:受宠爱的妃妾。

    ②裳:遮蔽下身的衣裙为裳。

    ┃ 实践要点 ┃

    现代社会奉行一夫一妻制度,此条讲的是妻妾之间的事情,似乎对现代读者提供不了启发。然而,现代社会也难免会出现男女朋友关系或婚姻关系被第三者破坏的情况。对于现代女子而言,若被第三者破坏了男女朋友关系或婚姻关系,该如何处理呢?有的人或者会选择以各种方式对第三者以及男方进行报复,以泄其忿,即使以身试法也在所不辞。如此一来,害人害己,甚为不值。而本条则提醒我们,若出现此类问题,首先要反思自己和男方的交往之中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若是因为自己没做好而导致男方出轨,那么就要改过自新,无谓过多地怪罪别人。若是自己已经尽到了本分,没有什么过错,那么便说明男方是个负心汉,不值得托付终身。这样的话,也无谓为了负心汉继续伤心。

    ◎燕燕于飞,差池[不齐]其羽。之子[戴妫]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二三章意同。

    仲氏[第二]任只[以心相信],其心塞[实也]渊[深也]。终温[和也]且惠[有恩],淑[善也]慎[谨也]其身。先君之思,以勖[音吁,劝勉]寡人。

    庄姜无子,以陈女戴妫之子完为己子。庄公卒,完即位,嬖人之子州吁,弑之,故戴妫大归①于陈,庄姜作此诗以送之。君亡家破,死别生离,旧与同心,异国永隔。分手伤情,两泪如雨。想仲氏②平日之与我也,一心相信,两无嫌疑。其立心也,既极诚实,又不浅露;其处人也,既极温和,又有恩惠;其持身也,既极贞淑,又不苟且。临别之时,又丁宁寡人③,说道先君虽是薄德,夫人不可不思。如此贤人,如此成别,徒极望眼,如何为情?读此诗者,观戴妫之德与庄姜之情,二人之贤,宛然在目矣。

    ┃ 吕语今译 ┃

    庄姜没有自己的儿子,把陈国女子戴妫的儿子完认作自己的儿子。庄公死后,公子完继承君位。庄公生前宠妾生下的儿子州吁弑杀了新君,为此,戴妫回去娘家陈国,永不归还。庄姜作了《燕燕》这首诗歌送别她。国君死了,家庭也被破坏了,刚送别了死去的国君,现在又要和在世的戴妫离别。旧时两人同心,现在马上就要永远隔绝于异国。(两人)离别分手时,心情哀伤,两眼泪下如雨。(庄姜)回想仲氏(戴妫)平日与自己相处时,大家同心互信,两人没有猜疑。她立心既极其诚实,又不轻易表露。她对待别人,既极其温柔和顺,又多有恩惠。她修持自身,既极其贞正贤淑,又不苟且行事。两人快将离别的时候,她又叮嘱我说:“先君庄公虽然薄德,但作为他的夫人不可不思念他。”戴妫这么贤良的人啊,竟然要这般别离,今后相隔两地,只能看着远方徒然地思念她了,这是多么的伤感啊!

    读到这首诗的人,从中能看出戴妫的德行以及庄姜的感怀之情,她们贤良的品德,仿佛就在眼前出现。

    ┃ 简注 ┃

    ①大归:已出嫁的妇人永归母家。

    ②仲氏: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为“仲”。《毛诗传》以“仲”为戴妫的字。

    ③丁宁寡人:丁宁,即叮嘱。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王侯、王侯夫人自称的谦辞。

    ┃ 实践要点 ┃

    上文《绿衣》诗中,庄姜被嬖妾夺爱,心生嫉妒,不禁苦诉衷肠;而本诗中,庄姜、戴妫分属妻妾而情同姊妹,临别时又依依泣别。同是妾侍,为何庄姜对待二人的态度如此不同呢?依照吕坤的说法,《绿衣》诗中的嬖妾“益骄恣以陵人”,即仗侍宠爱而不安守妾侍的本分,盛气凌人。而本诗中的戴妫则以大局为重,将自己的儿子交给无子嗣的庄姜作为儿子,平时立身处事、言行举止又合乎礼法,德容彰显。嬖妾无义而戴妫有德,无怪乎庄姜或恨或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品行是那么的重要,有德则招人欢喜,无德则遭人厌恶。

    戴妫的德行值得现代女子借鉴,而“其立心也,既极诚实,又不浅露;其处人也,既极温和,又有恩惠;其持身也,既极贞淑,又不苟且”的德容可以与上文《关雎》诗中的实践要点对照参看。

    ◎终风且暴①,顾我则笑。谑[希虐切]浪笑敖,中心是悼②。

    庄公为人狂荡暴疾,庄姜为人正静幽闲。庄公之见庄姜也,笑语轻狂,动容谑戏,既无闺门相接之礼,又无夫妇温雅之情。庄姜不敢言,又不敢拒,但中心伤悼而已。今男女居室之间,以淫狎戏谑为相爱,以老成淡雅为薄情,读此诗者,可以识性情之正矣。

    ┃ 吕语今译 ┃

    卫庄公狂妄放荡、暴戾疾躁。庄姜贞正娴静,清幽闲雅。庄公看到了庄姜,嬉皮笑脸地说话,举止轻狂,行为动作戏谑放荡。既没有闺房之内相见的礼仪,又没有夫妻间温和雅正的情感。庄姜不敢说什么,又不敢抗拒,只是在自己心中默默地伤心哀悼而已。

    现在的夫妇在家里,把亲近狎昵、玩笑调情看作是相爱的表现,把稳重老成、清淡雅致的相处方式看作是感情缺失。读了《终风》这首诗歌,可以知道怎么样才是夫妻间正当的情感表达方式。

    ┃ 简注 ┃

    ①终风且暴:狂风终日怒吹、劲疾不止,用以比喻卫庄公狂暴的性格。

    ②悼(dào):哀伤。

    ┃ 实践要点 ┃

    上两首诗都从侧面提到了卫庄公对庄姜的寡情薄幸,本诗则正面描写卫庄公与庄姜的日常生活。卫庄公对待庄姜轻慢无礼、戏谑放荡,好色而不好德。恐怕在他的眼中,妻妾都不过是自己遂欲之具,因而待庄姜年老色衰之后又另宠新欢。此处带给读者的启发是,女子在择偶时必须弄清楚,男子是因为欣赏自己的人品、才华才来追求自己的呢,还是说仅仅看上了自己的美色。若是后者的话,相信两个人的关系也维持不了多久。

    此外,吕坤指出“今男女居室之间,以淫狎戏谑为相爱,以老成淡雅为薄情,读此诗者,可以识性情之正矣”。这也是值得现代读者反思的。有的人认为夫妇居家之际不用讲究行为是否合乎礼仪。而夫妇之间表达爱意的正确方式,应以互相尊敬为前提,以共同成就德性为目的。因而,夫妇居家日常,应努力做到以礼修身、以善互劝,好德如好色,恶恶如恶臭。

    ◎雄雉于飞,泄泄[音异,安缓]其羽。我之怀[所思]矣,自诒[音夷]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飞鸣自得]其音。展[信也]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往来]悠悠[长也]我思。道[路也]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凡也]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音至,嫉害]不求[贪取],何用不藏[善也]?

    妇人以夫久役于外而思念之,一章言雄雉之飞,安缓从容,而我怀人久劳于外也。二章言雄雉之鸣,高下自得,而我怀人身不自由也。三章言终年见日月往来,使我心常常忧念,路途遥远,何能便还也。四章言早还固不敢望,而保身实所当知。凡尔君子,岂不知德行为保身之道乎?但不存害人之心,无贪得之念,则随在而宜人,安往而不善乎?此诗哀而不伤,情不废义,可谓爱夫以正者矣。处人之道,有外于‘不忮不求①’四字者乎?

    ┃ 吕语今译 ┃

    (《雄雉》这首诗歌讲的是)妇人因为丈夫长期服役于外而思念他。第一章说雄山鸡在林中慢悠悠地飞着,而我怀念的人则久久劳役在外。第二章说雄山鸡高声鸣叫,声音忽高忽低、悠然自得,而我怀念的人则身不由己。第三章说全年每天都看见日月往来,日复一日,使我心中常常忧虑思念:路途遥远,怎能一下子就回来呢?第四章说固然不敢奢望丈夫能提前回来,但希望他能懂得如何保全自身。凡是善良的君子,怎么会不知道德行是保全自身的方法呢?只要心中不存伤害别人的想法,没有贪得的念头,那么,在任何地方都能和别人相处得很好,去哪里会不适宜呢?这首诗歌悲哀而不过度,不以情感废弃道义,这算得上是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对丈夫的爱。和别人相处之道,有超乎不“不忮不求”这四个字的吗?

    ┃ 简注 ┃

    ①不忮不求:即上文所谓不存害人之心,无贪得之念。

    ┃ 实践要点 ┃

    此处的关键是“爱夫以正”。如上文所述,夫妇之间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去表达爱意。所谓爱情,不是甜言蜜语、卿卿我我,而是处处为对方着想,希望对方能安然无恙、成就自我。如诗中女子诉说思念之情的同时,也不忘告诫丈夫“不忮不求”的处世之道。这点值得后人效法。此外,“德行为保身之道”“但不存害人之心,无贪得之念,则随在而宜人,安往而不善”,这些处世之法本身也值得现代读者借鉴。

    ◎毖[音闭,泉欲出而不畅达]彼泉水,亦流于淇[泉水、淇水异出合流]。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上声,情容美好]彼诸姬[同嫁之女],聊与之谋。

    [想我来时]出宿于泲[赍上声],饮饯于祢[音你]。女子有行[出嫁],远[音怨]父[音甫]母[亩偶切]兄弟[音底]。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如今得去时]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音之,膏车]载辖[音匣,车轴],还[音旋]车言迈。遄[音船,速也]臻于卫,不瑕有害[瑕,玷也。言不玷于德乎?有害于理乎?]。

    我思肥泉,兹之永[长也]叹[音贪]。思须与漕,我心悠悠。[安得]驾言出游[此地],以写[除也]我忧。

    卫女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而不得。一章言卫水尚合流,而卫女乃不得归卫,与诸姬而谋归计也。二章言始嫁已远兄弟,今父母既终,顾①可归乎?三章言今日归卫甚易,有害于理否乎?四章言果不可归,而我思不忘,安得一往以遂此心乎?夫以父母之家,兄弟之亲,归心迫切,莫可形容。而礼有所制②,迎者不敢迎,往者不敢往。甚者鲁女一岁再归宁,为父母也,而《春秋》犹讥之,先王男女之别,其严如此。

    ┃ 吕语今译 ┃

    (《泉水》这首诗歌讲的是)卫国之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