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回 聞決議兩州爭地 逞反對一士懸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前回說過,彈丸大小,及大礮長短,不費兩日工夫,都已議定,所缺的只有硝藥問題了。世人都想先曉得決議如何,熱心探問的,不知多少。然而不曉得火藥的道理,就是坐在傍聽席上,也不免頭緒毫無,味如嚼蠟,不若趁此時尚未開議,先把火藥起原,說給諸君聽聽,這火藥起原,有說是上古時支那人發明的,有說是千四百年時,僧侶修華之發明的,然都是後來臆說,不足憑信。惟從前希臘國曾用過硝石與硫黃和合的煙火,卻是史上確據,鑿鑿可信的。此外還有一層緊要的,就是火藥之機械力,凡火藥一里得(量名),計重二十一磅,燃燒起來,便變成氣質四百里得。這氣質又受二千四百度熱力的振動,質點忽然膨脹,變了四千里得。如此看來,火藥的容量,可以驟然增至四千倍,所以把礮孔閉住的時候,這裡邊激發力之強大,就可不言而喻了。是日會議,首先發論的,是少將亞芬斯東。少將在獨立戰爭時,曾當火藥製造廠主任之職,故關於火藥的理法,無所不知。他說道:『余先把經驗過的事業,略舉一二,做個計算的基礎罷。如舊制二十四磅彈丸,是用火藥百六十一磅發射的。』社長大叫道:『確實麼?』少將道:『實是如此。還有安脫崙格的八百磅彈丸,只用了七百五十磅火藥;洛特曼哥侖比亞炮,用千六百另一磅火藥,把半噸彈丸,射至六英里之遙,這皆是親身實驗,確鑿無誤的。』大將在旁,也幫著說毫無差誤。少將又道:『如此看來,這火藥容量,明明不依彈丸重量而增加的。據二十四磅彈丸,用百六十一磅火藥算來,半噸彈丸,該用三千三百三十一磅火藥;然而只用千六百另一磅,不是鐵證麼!』麥思敦怔怔的看著少將道:『亞芬斯東君!把閣下說的道理,擴而充之,則具無上重量的彈丸,定然用不著火藥了。』少將忍不住又氣又笑,大聲說道:『麥先生,如此緊要的時候,你還播弄人麼!我在獨立戰爭時,實是試驗過的:最巨大礮所用火藥,只要彈丸重量的十分之一,便能奏效了。』大將道:『其實如是。然我的意見……』少將不等說完,便接著說道:『還該用大粒火藥,因顆粒稍大,則堆積起來,空處便多,易於發火。』大將道:『只是損害大礮,未必有甚益處。』少將道:『果然不免有些損害,然而此次事業,只要發火迅速就佳,所以還可用。』麥思敦道:『不若多設火門,以便幾處同時發火。』少將道:『鑄造時必然為難,還是用大粒火藥的好。那洛特曼氏哥侖比亞炮用的火藥,顆粒有栗子般大小,單是從鐵鍋中燒乾的柳炭製成的,質既堅固,又有光澤,內含輕氣淡氣很多,發火亦易,雖礮膛略有損傷,然礮口倒決不會破裂的。』是日社長並沒多說,只是默默的坐著,靜聽大眾議論,聽到此處,突然問道:『究竟用多少火藥呢?』三個社員正談得高興,忽然來個不及料的問題,都面面相覷,不能立時答應。大將想了良久,才說道:『二十萬磅。』少將也接口道:『五十萬磅。』麥思敦大聲道:『該用八十萬磅。』三人挨次說完,便默然不語,社長慢慢說道:『諸君!據「大礮抵力實無限量」這句原理,直可嚇煞麥君,並證明麥君推算,未免過於懦怯。我想所用火藥,該八十萬磅的二倍才是。』麥思敦大呼道:『一百六十萬磅麼?』社長道:『是的!火藥百六十萬磅,其容量凡二萬立方尺。我們所造大礮的礮膛,不過五萬四千立方尺,裝上火藥,礮膛便所餘無幾,不能有很強的激發力加到彈丸了,所以大礮若無半英里之長,是斷斷不行的!』大將道:『這怎好呢!』社長道:『惟有存其力而減其量之一法而已。』大將道:『果然妙法,然怎能夠呢?』社長答道:『把這巨大容量減至四分之一,亦非難事。凡一物含有多種原質者,世上極稀,是盡人知的;然而棉花卻內含許多原質,若浸入冷硝強水時,便生出難熔,易燒,爆發等性,這是紀元千八百三十二年頃,法國化學家勃辣工拿氏發明的,名曰「奇錄特因」。到千八百四十二年,舍密家司空培英氏始用之戰爭,那叫「湢錄奇兒」的,就是此物了。(「湢錄奇兒」譯言「棉花火藥」)至於製法,倒也頗為簡便,惟將乾淨棉花,浸入硝強水內,經十五分鐘後,盡行取出,用冷水洗淨,緩緩晾乾,就能應用了。』大將道:『果然簡便得很!』社長又道:『這種火藥,無潮涇之患,大礮裝藥後,不能即刻放射的,用之最佳。且遇著一百七十度的熱度,便立時發火,其燃燒之容易,直同點火於尋常火藥一般。』少將拍手道:『好,好!可惜……』麥思敦連忙道:『勿愁價貴!』少將便不言語了。社長道:『用尋常火藥,百六十萬磅,若代以棉花火藥四百萬磅,就盡夠了。每棉花五百磅,可壓成二十七立方尺,所以四萬磅棉花裝入哥侖比亞炮時,不出百八十尺以上,裝彈丸的地位,便綽有餘裕了。』此時麥思敦早已如飛的離座起立,手舞足蹈起來,鬧得大眾都難靜坐。幸而會議既畢,便趁勢閉會,漸漸散去。於是三大要件,都已決定,所餘者只有置炮的所在,未曾議妥。據侃勃烈其天象臺回書道,大礮應向天心放射,而月球非緯度之零度與二十八度間,則不經天心;所以議決鑄造哥侖比亞巨礮該在地球上什麼所在的問題,亦頗緊要。到了十月二十日,社長重複騰出工夫,招集社員,拿著一冊合眾國地圖,且翻且說道:『諸君,我們起業的所在,該在合眾國版圖中,是不消再說的。幸而我合眾國正亙北緯二十八度,請細看這頁地圖,這狄克石與茀羅理竇南方全部是最好的。』社長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