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净名玄论卷第三(名题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别释法门

    有三门。先释不思议门。次释解脱门。后释法门。

    先释不思议有四。一来意。二释不思议名。三辨不思议体。四释不思议名多少。

    第一来意者。问。诸方等教。皆是不思议。何故此经独受其名。答。一切诸经。虽皆是不思议。但此经即以不思议为名。例如一切佛。皆有法宝。而宝积佛即以为名。又不思议。凡有二种。一者通不思议。谓诸佛菩萨境界。并非二乘凡夫之有所能测度。二者别不思议。谓神通奇特。如巨细相容。众经多明通不思议。此经多辨别不思议。故偏受斯称。问。此经凡有二名。一维摩诘。二不思议。何故。别有不思议品。而无别维摩品耶。又此经名不思议经。别有不思议品。众经何故不尔。如般若等经。何故无般若品耶。答。此经虽有人法二名。而维摩事彰。通为一经之主。不须别立品。不思议。虽通贯一经。但不思议事未显。须别立品。般若等经。明般若事显故。不须别立般若品也。问。此经何故辨不思议耶。答。略有五义。一者欲称叹诸佛菩萨解脱法门不可思议。令禀教之徒。虚心顶受。慕仰信行。二者净名道德已远得无功用心。现通说法。有所施为。任运即不假思量议度。既得此悟。还欲示人。故说不思议。三者欲显一切诸法无定性相。故说不思议。如长若定长。不可促长令短。短若定短。不可延短令长。以可延促。故无定相性。以无定性。诸法即空。因此即悟入实相。故说不思议。四者此经正明不思议法。故立不思议名。如不二法门。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净名默即是其事。以正说此法故。辨不思议。五者此经欲示二种人法。故明不思议。一者理外。谓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大乘人法。若所行之境。能行之智。所说教门。皆是有所得颠倒故。非不思议。二者明理内诸佛菩萨所行之境。能行之智。所说教门。并绝凡夫二乘有所得境界。故方是不可思议。问。何以知然。答。此经呵凡斥圣。破大弹小者。良由凡圣大小皆是有所得颠倒理外行心。所以非不思议。广说菩萨无方妙用无碍法门。有得之徒。莫能测度。故名不思议。是故。当知。欲开二种义。故明不思议。此是对可思议。故叹不思议。令舍可思议。悟不思议。既无可思议。亦无不思议。故诸佛菩萨所行之道。非思议。非不思议。问。理外义宗。亦明绝四句。离百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何故非不思议。无所得。若四句。若绝四句。一切诸法。皆不思议。答。有所得。绝定绝。不可令不绝。不绝定不绝。不可令其绝。如此绝不绝。皆有踪迹处所。可得思议。无所得。绝不绝并是因缘无碍不思议。又有所得绝不绝悉皆不成。竟无此法。论何物不思议耶。无所得绝不绝义始成。故方得有不思议。至二智中。当具说也。

    第二释不思议名

    略有三义。

    一者约本释不思议名。由本是不思议故。方有不思议用耳。不思议本即不二法。门不二法门谓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心行断故。心不能思。言语灭故。口不能议。十四章经。正为开不二。故前序云。净名现病之本意。文殊问病之所由。当知为明本不思议。故名不思议也。

    二者约净名二智。由体不二之道。故有不二之智不二之智。能适化无方。善巧妙用。并任运成就。无功用心。不假思量议度。故名不思议。

    三者外示不思议迹。若形若声。及说不思议本。若境若智。并非下位菩萨及与二乘凡夫所能测度。故名不思议。不思议体。但有于三。不思议名。亦唯此三义。问。此与关中旧释何异。答。肇公云。深远幽微。二乘不能测。谓不思议三义之中。但是后意耳。生公云。不思议者。凡有二种。一者空理。非惑情所测。二者神奇。非浅识能知。三意之中。具说初二义。什公云。法身菩萨。有所施为。欲能则能。不须作意。三种之中。亦得其一。今且叙三门。复辨本末次第及内外不同。则抱前诸意。

    三辨不思议体。问。今就何法。明不思议。答。法虽无量。略有三种。一境。二智。三教门。境即真俗二境不思议。智即权实两智不思议。教谓二谛教门。此之三门。有二种次第。若据能化。由真俗二境。发权实两智。由权实两智故。外说二谛教门。合此二义。即为二双。由境发智。由智照境。谓发照一双。内照二境为行。外彰神口为说。说行一双。次约所化。三门次第者。禀二谛教。发生二智。二智则照于二谛。合此三义。亦成二双。初则说行。次则发然。圣人如行而说。众生禀二谛教。则如说而行。故名说行一双也。以如说而行。识教悟理。发生二智。故二境为能发。二智为所发。二智为能照。二境为所照。名发照一双也。问。真俗二谛。为是教名。为是境称。答。约能化所化。互望不同。就能化为言。内照真俗。故真俗名境。外为众生。依二谛说法。故真俗名教。就所化为言。禀于真俗。别真俗名教。因真俗。发生二智。真俗名境。然此真俗。未曾境教。问。若尔。何故言二谛为教。非是境理。答。此约依二谛说法故。二谛名教。若据发生二智。则真俗名境。又真俗表不二理。则真俗名教。若对二智。则称为境。不可执。问。但应言圣人内照两境。外为众生依二谛说法。众生禀二谛教。发生二智。二智还照二谛。何得复言二谛教表不二理耶。答。此义有开有合。若开理教不同。约能化为论。所悟之理。则非真非俗。能悟之智。亦非实非权。理虽非真俗。为出处众生。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故开真俗门。说二谛法。故以非真俗为理。真俗为教。二谛门既尔。智亦例然。悟理之智。非权非实。为欲化物。故开二智。以权实二智。照真俗两境。外为众生。说真俗二谛。此约能化。开理教境智义也。次约所化明理教境智者。所化众生。禀真俗二教。即悟非真非俗不二之理。既悟不二之理。即发生不二之观。所悟境既非真俗。能悟之智亦非权实。既悟理非有无。即识教有真俗。悟理发生。非权实智。即识教有真俗。故生权实二智。此约能化所化。各开理教境智也。

    次合论理教境智者。非真非俗之理。名为真谛。若真若俗之教。并名俗谛。故唯有二谛。非权非实。名为实智。权之与实。并名权智。故唯有二智。既唯有二境。故圣人内照二境。外为众生。还说二谛。众生因二谛教。还发生二智也。问。初何故开。后何故合。答。欲显至理甚深。未曾真俗。圣心微妙。亦非实非权。而今言俗言真。说权说实者。盖是出处众生。故强名相说。为此义故。所以须开。复欲就二谛摄法。无义不收。权实该罗。无智不摄。故但明二谛唯有权实。所以合也。又经中具有开合。以释经故具明之。又对斥旧宗执二谛不知不二。所以须开。寻教之徒。复言二谛之外别有不二之理。所以须合。故开合不同。皆有其义。上来总释三门。

    今次别释三门。即为三意。初释二智。复为三门。一明权智不思议。二明实智不思议。三合释二智不思议。问。何等名为权智不思议耶。答。内照外用。皆绝二乘。故并不思议。二乘不能遍知一切病。不能遍识一切药。故不能测菩萨智。名内照不思议。又菩萨内照。即无照而照。照不动无照。亦非二乘所知。又菩萨虽照。不假功用。二乘作意方乃得知。亦不能思议菩萨无功用智也。次明外动用不思议。此事万端不可具举。今就大小容入。以示其相。但释大小容入。凡有三师。一云大实不入小。小亦不容大。但以神力令应度之人。见其容入耳。二释云。大实入小。小亦实容大。若不容入者。则诸菩萨无此功能。若明容入。还不容入。则一切诸转变神通并无用也。

    第三释云。具有二义。一者实不容入。能令见其容入。二实能容入。复令见容入。今明第三释宜可用之。但此经正明容入。非不容入也。故高广之座。来入方丈小室。方丈小室。容高广之座。大小无有增减。而容入宛然。故是不思议也。问。若无增减。名不思不议。宁得文云其室广博。答。讲诵之人。多不细观。故不见此文意。若以下征之。未见好释。若于此一条昧者。则不思议事皆不成矣。今明不思议品。凡有二文。一云其室广博。二云本相如故。即此二文。自相违背。既云其室广博。宁得本相如故。若云本相如故。何名广博。今明室有内外。自内而观。故其室广博。自外而观。则本相如故。是以二文不相违也。问。若尔者。何名不思议耶。答。唯是一室。内观则广。外观如故。即是不思议。问。外观如故。可无增减名不思议。内观既广。即是增减。云何名不思议。答。内广遂令外增。可非不思议。而内广不令外增。故内广是不思议。问。不令外广。可外无增。名外不思议。遂令内广。便是增内。即内非不思议。答。净名既能令外不增。亦能令内不广。何以知之。世小术遂能令尺镜入于寸瓶。瓶不增。镜不减。而容入然。况诸佛菩萨。今遂令室内广者。凡有二义。一者此经始终叙净名待宾。凡具四事。一有广博之室。二设端严之座。三有甘露味饭。四有微妙法。言室若不广。则四中阙一。今欲待宾事圆。故令室广博也。在室虽广。遂令外增。则非奇特。而外本相如故。所复是不思议。是以内大外小。各有深致也。二者若内外皆不广。而令大座入小室者。但得将室对座。辨大小不思议耳。今欲示二种不思议。一大入小不思议。二内外不思议。大小不思议者。大座入小室内。室内虽广。而外不大。故是大小不思议。二内外不思议者。唯是一室。内观则广。外看不大。欲言室大。外相宛然。欲言室小。能容大座。是故此室不可思议。问。有人言。观至容座。故言室广。若置座观室。则本相如故。此释自能。何劳分内外。今问。室唯方丈。座高八万。为见室大于座。为室见小于座耶。若见室大于座。云何复言本相如故。若本相如故。即见室犹方丈。云何复见容于大座。此则事相不成。于巧义不足。今详经文意者。三万诸座并来入室。举众皆见其室广博。非复犹见方丈。但观外形。本相如故。可用前通。废于后释。

    次明实智不思议者。若以照空为实。照有为权者。此之实智。即是般若。般若所鉴实相。百非斯绝。四句皆忘。能鉴般若。亦如实而照。故释论云。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故是实智不思议。又波若照实相。不见智为能照。境为所照。故经云。菩萨与波若相应。不见相应。不见不相应。释论云。缘是一边。观是一边。离是二边。名为波若。境智不二。岂其不可思议耶。又不见境智二。亦不见不二。如是五句毕竟尽。而能照所照宛然不失。故名实相不思议也。

    后合明二智不思议者。正见此经之宗。何以知之。文云。诸佛菩萨有解脱。为不思议。问疾品。正就二智。辨于解脱。故言无方便慧缚。无慧方便缚。此就二慧明缚。无有解脱。故非不思议。有方便慧解。有慧方便解。故二慧解脱名不思议。问。云何名二智缚解。答。文已具详。今且就山门。叙其得失。先示二慧俱缚。明非不思议次辨二慧俱解名不思议。

    二慧俱缚非不思议者。若有权可权。则有实可实。有权可权。不由实故权。有实可实。不由权故实。不由权故实。此实非权实。不由实故权。此权非实权。权非实权。权是自权。实非权实。实是自实。权是自权。权不得为实。实是自实。实不得为权。如此权实。各住自性。不得纵任自在无碍无方。故名为缚。以是缚故。非不思议。乃是凡夫二乘有所得断常二见。何名为诸佛菩萨之妙观哉。

    次对失明得。辨是解脱不思议者。今明无权可权。则无实可实。无权可权。由实故权。无实可实。由权故实。由实故权。权名实权。由权故实。实名权实。权名实权。权不自权。实名权实。实不自实。权不自权。则非权。实不自实。则非实。非权非实。始成权实。权实则实得为权。实权则权得为实。纵任自在无碍无方。故名解脱。解脱即不思议也。问。经无此言。云何以义约耶。答。文实有之。但子未见耳。今略示其一。则万义例然。如问疾品云。以严土化人二行为方便。三空自调。名之为慧。不能即三空。而起二行。名无方便慧缚。若能即三空而起二行。名有方便慧解。不能即二行而入三空。名无慧方便缚。若能即二行而入三空。名有慧方便解。故空有无碍。权实自在。名为解脱。解脱故是不思议。

    次明境不思议。亦有三。一者俗境。二真境。三合明二境。所以明境不思议者。以智不自智。由境发智。良由境不思议故。智不思议耳。若智自不思议。境非不思议。岂得以可思议境。发不可思议智。以不思议智。照可思议境耶。

    初明俗境不思议者。成实论云。乃至小草思惟观察尚不可知。况一切法。身子子不知一鸟始末。况一切众生。故知俗境不思议。今且据大小容入一义作之。问。巨细殊形。复无增减。云何得相容入。答。南方旧云。既称不可思议。唯圣境界。二乘不测。凡夫岂有解耶。故置而不释。今请问之。巨细容入者。盖是不思议之迹耳。六度四等。权实两智。不二法门。谓不思议之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而既能解本不思议。云何不达其迹耶。又迹为近事。本为远理。尚通理本。何不解于事迹耶。北土地论师云。大无大相。故大得入少。少无少相。故少得容大。今请问之。既大无大相。是则无大。谁入小耶。小无小相。是即无小。谁容大耶。若云有无相之大无相之小。故得容入者。今重考之。无相之大。为犹有大。为无大耶。若有大。即犹有相。如其无相。则无有大。若言大无相而有大者。亦应无大而有相耶。虽有此言。未见其理。故并不用之。今先开得失以示其相。所言失者。若有大可大。则有小可小。有大可大。不由小故大。有小可小。不由大故小。不由小故大。大是自大。不由大故小。小是自小。大是自大。大非小大。小是自小。小非大小。大非小大。大决定住大。小非大小。小决定住小。大小既尔。容不容亦然。小既本不容大。不容决定不容。不可令容。大本不入于小。不入决定不入。不可令入。故如此大小无容入义。又无如此自性大小。论何物容入耶。又无自性容入。论何物大小。问。何处云决定大小无容入义。又何处云无自性大小耶。答。龙树云。若先来不见。于今云何见。以其性定故。集先来不断。不断定不断。不断云何断。四谛既尔。万义例之。故知不容定不容。不得容也。又云。执有自性。则无世间出世间法。故知无有自性大小。何所容入耶。次对失辨得者。今明无小可小。则无大可大。由小故大。由大故小。小不自小。大不自大。大名小大。小名大小。大小则非小。小大则非大。非大非小假名大小。故大小义始成。以大小得成。方有容入以小是大小故。小得容大。大是小大故。得大入小。大小既尔。容入亦然。容是不容故容。不容是容不容。以不容是容不容故。小不容是容不容。而得容矣。大不入是入不入。而得入矣。问。何故就大小。明定不定。复约容入。明定不定耶。答。有所得义。有二种决定。一大小体定。二容入用定。故无大小之体及容入之用。对此二定。还明因缘体用。一者大小体是因缘故。大小始成。二容入之用是因缘容入故。大小之用即立。故须两明。问。但大小是俗境。容入之用则应是权智用。云何言大小之体及容入之用皆是俗境。答。俗谛之中。具有体用。但要须权智运之。方能容入。故具有境智也。问。今辨俗谛境不思议。云何乃明权智用耶。答。此中具境智两义。若明大小之体及容入之用。此是俗境。若以权智运令容入。即是权智用也。

    次明真境不思议。俗境则一无量不可思议。真境则无量一不思议。故中论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问二乘亦会实相。云何言实相不可思议耶。答。以此责由来。旧宗亦成难解。既三乘同会真境。皆绝四句。二乘与菩萨所行是同。云何菩萨不思议耶。今明二乘与菩萨不同。略有六义。故有思议不思议。一者二乘但得生空。不得法空。故可思议。菩萨具得二空。故不思议。二者二乘亦不具得生空。所以然者。于我无我不二。是无我义。二乘见我无我二。云何得无我耶。三者利根二乘。设得法空。盖是折法明空。菩萨法空。自性空。自相空。即空为有。即有为空。故二乘法空可思议。菩萨法空不思议。四者。释论云。二乘得但空。故可思议。菩萨得不可得空。故不思议。五者二乘得小空。如毛孔空。菩萨得空广。遍如十方空。问。空何有大小耶。答。二乘不能别相一一知诸法空。但总相知十二入空。故名为小。菩萨能别相知一切法。谓粗细大小浅深。然后知其是空。故空广大。又二乘但得三界内人法空。故约有明空。空义即短。菩萨知三界内人外人法皆空。故约有明空。空义即长。故二乘得小分空。犹如兔马。菩萨具得多空。犹如香象。故空有多小也。六者明二乘但得生死空。不见大涅槃妙有体绝万相故空。何况知涅槃妙有即空。故二乘空可思议。菩萨空不可思议。问。若尔二乘与菩萨不同观实相。何得法华云同入法性。涅槃云同观中道耶。答。古旧辨三乘同观。或云三乘异观。二说纷纶。今略陈之。三乘有同观。有异观。以其同见于空。故言同观。有得二空。不得二空。如上六义。则不同观。同与不同。各有其义。不应偏执。问。真境唯一不思议。亦得有多不思议。答。实相无二。但约教有浅深。如上入不二法门三阶之说。

    合明真俗不思议。亦前示失明非不思议。后明得方是不思议。若有所得真俗。各住自性故。真不得是俗。俗不得是真。如此真俗。是断常二见根本。如法华云。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乃是不思议家彰发生二见之有无耳。何名不思议耶。今明。空有是因缘。有非空则不有。空非有即不空。空宛然而有。有宛然而空。故肇公云。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宛然而非人。非人宛然而人。宝积叹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亦不动。此是不动第一义而分别诸法。分别诸法。不动第一义。如此空有因缘无碍。唯是佛菩萨所行故。名不可思议。上来明三境三智不思议竟。

    次泯境智不思议。上开境智二者。此是不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