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父母,还是用来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如果他们没有机会以这两种形式表达自己,那么我们自然会忧心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否出现了问题。

    有些孩子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语言缺陷,例如,他们对一些音节发音不准。这些语言障碍都是能够矫正的,但依旧有些人在成年之后还是会口吃、咬舌,或者吐字不清。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儿童能够摆脱口吃的困扰,只有一小部分孩子需要接受治疗。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13岁男孩的案例中看出治疗的困难来。

    男孩在6岁的时候开始接受治疗。治疗持续了一年,但并没有什么效果。接下来治疗停滞了一年。直到第三年的时候才又请了一名医生,不过,经过一年的治疗,男孩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第四年治疗由此停滞。

    第五年的头两个月,家里请了一个语言教育专家来对男孩进行治疗,结果情况非但没有好转甚至还恶化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男孩又被送到专门的机构矫正口吃。持续治疗了两个月取得了一些成效,但6个月后,口吃的毛病又出现了反复。

    这个男孩后来又在另一个语言教育专家那里接受了8个月的治疗,治疗依旧没有成效。后来又请了一名医生,同样没有效果。在第二年夏天,他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在假期结束之时,又恢复了原样。

    在治疗期间,主要采用高声朗读、说话时减慢语速、做口头练习等方法。人们注意到一定程度上的激动会使口吃的情况得到短暂的改善,但这种情形持续不久就会恢复原样。这个男孩并没有器官缺陷,只是在幼年时期曾经从二楼摔下来,得过脑震荡。

    教过这个男孩一年的教师这样评价他:“教养良好,勤奋,容易脸红,有点神经质。”

    教师说,男孩在学习法语和地理的时候非常吃力,而且每逢考试,他就会表现得异常紧张。他特别喜欢体育活动,对技术性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虽然没有表现出领导者的特质,同样能与同学相处得很好,但却时常会和弟弟吵架。他是个左撇子,12岁的时候他的右脸发生过中风。

    在家庭环境方面,男孩的爸爸是个脾气暴躁的商人,每当男孩说话口吃,他的爸爸就会严厉地斥责他。即便如此,他却更害怕妈妈,他有一个私人家庭教师,很少有自由时间,因此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少。他觉得妈妈不公平,因为她更疼爱弟弟。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男孩容易脸红表明他一旦和别人相处,紧张的情绪就会有增无减,这一现象也和他口吃的习惯有关。他的口吃习惯已经内化为他大脑系统中的一部分了,这也是即使是他喜欢的教师也不能治愈他的口吃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口吃的原因并不在于外部环境,而是在于他对外部环境的感知的结论。他的敏感和易怒可以在心理学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口吃并不代表他的性格就是消极被动的,这恰恰佐证了对优越感的追求,他只不过是通过敏感易怒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个性脆弱的人大多如此。他只和弟弟吵架显示了他的灰心和气馁。他考试前的紧张则显示了他担心自己技不如人,又害怕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心理。强烈的自卑感将他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入了一条对社会无益的道路上。

    相比于家庭环境的不顺心、不如意,男孩更愿意留在学校。在家里,他的弟弟才是家庭关注的重心与焦点。他身体受伤或受过惊吓的经历虽然对他口吃造成的影响不大,但也确实挫伤了他的勇气。他因弟弟而受到冷落,被挤到家庭中的边缘地位。

    另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是,这个男孩8岁时还在尿床。这一症状一般出现在那些一开始深受父母宠爱,后来被家庭中的其他孩子霸占中心地位的儿童身上。尿床能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男孩无法接受被冷落的境遇,因此通过尿床来引起大人的关注。

    男孩的口吃是完全能够治愈的,这就需要我们鼓励他,教育他学会独立。通过交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当劣势成为一种防御机制

    对于口吃这一语言障碍,我们还有许多没有交代的地方。口吃者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有什么症状?很多口吃者在发怒骂人的时候语言流利,丝毫没有口吃的症状。年长一点的口吃者在阅读和恋爱的时候,交流也没有障碍。这一事实证明,导致口吃的关键性因素是口吃者与别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口吃者与其他人建立联系,且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时候,他的紧张情绪就随之而来。

    如果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困难,那么大家就不会格外关注他说的话。而如果他在这方面存在问题,那么他将会成为家人谈论的对象,成为家人注意的中心。孩子自己也会特别留意说话的问题,他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达。有意识地控制行为的操作往往会引起功能的紊乱。梅林克的童话故事《癞蛤蟆的逃脱》就是上面结论的有力证明。癞蛤蟆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千足动物,并对这一动物的千足特征大加赞赏。癞蛤蟆好奇地问:“你走路的时候首先迈出哪只脚,又是如何依次分配其他999只脚的呢?”千足动物开始思考并观察脚的移动,它试图弄明白自己是如何依次迈出它的脚的,结果却把自己搞糊涂了,竟连一步都迈不出来了。

    虽然理清我们生活的方向与轨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试图控制生命的每个步骤、细节,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只有任凭身体肆意发挥,才能创造出生命中的艺术作品。

    尽管孩子的口吃习惯会给自己将来的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尽管家人对口吃儿童的同情和特别关注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利,但是,依然有许多人不是寻找改变现状的时机与机遇,而是一味地寻找借口逃避问题。这种现象在孩子和成人身上都有所体现。他们对未来丧失了信心,孩子更喜欢依赖别人,并想以自己明显的劣势来赢得优势地位。

    巴尔扎克在一个故事中佐证了这一论点。故事中的两个商人都想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在做一桩生意,在商量价钱的时候,其中一个商人开始说话结结巴巴的。他的对手意识到,他是想通过口吃的时间来计算盈利。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对策————他突然装作耳聋,假装什么都听不到了,口吃者不得不努力让对方听明白,便慢慢地落了下风。这样一来,双方就扯平了。

    尽管口吃者有时会利用这种口吃习惯来争取时间,或者总是习惯强迫别人等他把话说完,但这并没有什么值得苛责的。我们还是要鼓励他们,友好温柔地对待他们。只有通过积极的鼓励才能增强他们的勇气,从而完全治愈他们口吃的毛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