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轼词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楼下[245],葡萄深碧[246]。犹自带:岷峨雪浪[247],锦江春色[248]。君是南山遗爱守[249],我为剑外思归客[250]。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251],君休读;狂处士[252],真堪惜!空洲对鹦鹉[253],苇花萧瑟[254]。不独笑书生争底事[255]?曹公黄祖俱飘忽[256]。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257]。

    此词当是元丰四年在黄州作。鄂州,今武昌。朱寿昌,字康叔,时知鄂州。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银塘朱槛麹尘波[258],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259],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260]。狱草烟深,讼庭人悄[261],无吝宴游过[262]。

    词有同调异体者,像《少年游》这一个调子,就有十一体,或全调字数多少不同,或调中句法变换有别。如本书前面题“润州作,代人寄远”那一首,全调是五十一字,句法是四、四、五,四、四、五。七、五,七、六。这一首是全调字数与前一体同,而句法却是七、五,四、四、五。七、三、三,四、四、五。元丰四年作于黄州。徐君猷,名大受,时任黄州太守。

    浣溪沙(选二首)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覆块青青麦未苏[263]。江南云叶暗随车[264]。临皋烟景世间无[265]。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初下瓦跳珠[266]。归来冰颗乱粘须。

    元丰四年作。五首均用“苏”、“须”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和第二首。

    其二

    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267]。扶头一盏怎生无[268]? 废圃荒寒挑翠羽[269],小槽春酒滴真珠[270]。清香细细嚼梅须[271]。

    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272],解鞍曲肱[273],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274],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275]。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元丰五年(1082)三月作。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276],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277],谁怕!一莎烟雨任平生[278]。 料峭春风吹酒醒[279],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元丰五年在黄州作。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280]?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81]!

    元丰五年在黄州作。据作者《志林》:“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耳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予作歌……是日剧饮而归。”庞安常,蕲水人,著有《伤寒杂病论》,作者拟为之作序。后南迁,序未成。该书今仅存黄庭坚跋。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282],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283],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284]。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285]。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286]。 起来携素手[287],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288],玉绳低转[289]。但屈指西风几时来[290],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291]。

    元丰五年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292],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293]。乱石崩云,惊涛裂岸[294],卷起千堆雪[29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296],雄姿英发[297]。羽扇纶巾[298],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299]。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300]。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301]。

    赤壁,著名的有两处,其一在今湖北省蒲圻县所属的长江北岸,背靠乌林,是我国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战场。孙权、刘备联军在这儿击败了曹操,以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作者所怀的就是这个古事、这些古人。但他所游的赤壁却是另一赤壁,在黄州城外,也叫赤鼻矶的。此外,还有武昌的赤圻、汉阳的乌林山,也都称赤壁。此词元丰五年七月作,同时还写了《赤壁赋》。

    念奴娇

    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留无迹。桂魄飞来[302],光照处,冷浸一天秋碧[303]。玉宇琼楼,乘鸾来去[304],人在清凉国[305]。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306]。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307]。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308]。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309]!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元丰五年作。此词较《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稍逊。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310],浅碧鳞鳞露远洲[311]。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312]。 佳节若为酬[313]?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314]!

    元丰五年在黄州作。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315],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316]?夜阑风静縠纹平[3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318]。

    元丰五年作。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319]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320]。拣尽寒枝不肯栖[321],寂寞沙洲冷[322]。

    元丰五年冬作。

    一丛花

    初春病起

    今年春浅腊侵年[323],冰雪破春妍[324]。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325]。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326]。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327]。衰病少悰[328],疏慵自放[329],惟爱日高眠。

    此词各本均不编年,玩其词意,似元丰六年(1083)初作,旁证见注〔1〕、〔2〕。姑置此,待更考。

    满庭芳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此赋。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330]。凛然苍桧[331],霜干苦难双[332]。闻道司州古县[333],云溪上竹坞松窗[334]。江南岸,不因送子[335],宁肯过吾邦[336]? [337]。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338]。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339]。居士先生老矣[340],真梦里相对残[341]。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342]。

    元丰六年五月黄州作。王长官,名不详,是位弃官隐者,此时方与作者相晤。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蜀眉州人,是苏轼的故友。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343],窗户湿青红[344]。长记平山堂上[345],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346]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347]。堪笑兰台公子[348],未解庄生天籁[349],刚道有雌雄[350]。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351]!

    元丰六年作。快哉亭筑于是年。张偓佺筑亭,苏轼题名,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睹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梦得,张偓佺字。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352],照水红蕖细细香[353]。 村舍外,古城傍[354]。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约在元丰六年作。

    满庭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355],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356]。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357],遂书以遗之[358]。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359]!坐见黄州再闰[360],儿童尽楚语吴歌[361]。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362]。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363]。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元丰七年(1084)四月作。

    渔家傲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364]。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365]。

    千古龙蟠并虎踞[366],从公一吊兴亡处[367]。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风车凌彩雾[368],红鸾骖乘青鸾驭[369]。却讶此洲名白鹭[370],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371]。

    元丰七年八月作。苏轼四月离黄州,并未直接去汝州,而是顺江东下,先至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他的弟弟苏辙,再至九江游览了庐山,然后来到金陵————今南京市。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372]。 雪沫乳花浮午[373],蓼茸蒿笋试春盘[374]。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从金陵北上,准备赴汝州。但他本意不愿去汝州,所以沿途行进迟缓,元丰七年冬方抵泗州,并在泗州写了《乞常州居住表》给皇帝。泗州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故城已在清代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中。

    满庭芳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375],话旧感叹,因作《满庭芳》云。

    三十三年[376],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377]。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378]。我自疏狂异趣[379];君何事奔走尘凡[380]?流年尽,穷途坐守[381],船尾冻相衔。 巉巉[382]。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攕攕[383]。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384]。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元丰七年年尾作于泗州。

    满庭芳

    余谪居黄州五年[385],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篇别黄人[386]。既至南都,蒙恩放归阳羡[387],复作一篇。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388]。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389]。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390]。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 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391],天女停梭[392]。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393]?顾问同来稚子[394],应烂汝、腰下长柯[395]。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396]。

    元丰八年(1085)年初作。是年正月四日,作者离泗州往汝州。行至南都,得知他所上的《乞常州居住表》已获准。

    菩萨蛮

    买田阳羡吾将老[397],从来只为溪山好[398]。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399]。 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400]。

    元丰八年五月归阳羡后作。

    渔父

    渔父饮,谁家去[401]?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402],彼此不论钱数[403]。

    《渔父》词,自唐、五代以来,如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李煜的:“浪花有意千重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都是七、七、三、三、七的句法,声(平仄)虽异而调同。苏轼此调,是他自创的新形式,词学上叫做“自度曲”。这四首词,原载诗集中,朱彊村本从诗集采入,朱氏并据《三希堂法帖》所刻苏轼墨迹有这词前二首,题《渔父破子》为证,认为“是确为长短句,而词律未收,前人亦无之,或公自度曲也。”今从朱本选录,并依诗集订为元丰八年作。

    其二

    渔父醉,蓑衣舞[404]。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横斜,醒后不知何处。

    其三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其四

    渔父笑,轻鸥举[405]。漠漠一江风雨[406]。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407]。

    临江仙

    夜到扬州席上作

    樽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408]。珠帘十里卷香风[409]。花开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410],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411]。夜阑对酒,依旧梦魂中[412]。

    此词各本均不编年。苏轼平生至扬州不下十数次,或以为是元丰八年作者自常州赴登州任时途经扬州作。姑置此,待更考。

    水调歌头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413]:“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颍师琴诗[414]。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415]。”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416],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417],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418],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419]。忽变轩昂勇士[420],一鼓填然作气[421],千里不留行[422]。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423]。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424]。跻攀寸步千险[425],一落百寻轻[426]。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427],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428],无泪与君倾。

    元祐二年(1087)春作。时作者在京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此词是对韩诗的改写。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429],思量却是:无情有思[430]。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431]。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432]。晓来雨过,遗踪何在[433]?一池萍碎[434]。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43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436]。

    此词亦元祐二年作。凡和人诗、词,依照原作的脚韵叫次韵,也叫步韵。章楶的原词是:“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其中坠、思、闭、起、缀、碎、水、泪八处是本调的韵字,亦即韵脚。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437]:人在玉堂深处[438]。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439]。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440]。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441]。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442]。

    这两首词,据毛本题作“有寄”。傅注本题作“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并云“公时在翰苑”。按词意是很显明的,如第一首首云“为向东坡传语”,便是寄人之作;次云“人在玉堂深处”,足证身居翰苑。应是元祐二年或三年(1088)在汴京时作。

    好事近

    西湖夜归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443]。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堕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444],任烟波摇兀[445]。

    元祐五年(1090)重九日作。是时作者知杭州。

    点绛唇

    再和送钱公永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446],缥缈真奇观[447]。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448]。孤帆远,我歌君乱[449],一送西飞雁[450]。

    元祐五年九月作。作者有《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词,己巳为元祐四年。翌年又作《点绛唇·庚午重九》,复用前韵。这首词仍用同一韵脚,故曰“再和”。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451]。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452]。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453]。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454]。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455]。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456]。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457]。

    《古今词话》:“苏子瞻守钱塘,有官妓秀兰……子瞻因作《贺新郎》,令歌以送酒……”;《艇斋诗话》:“东坡《贺新郎》,在杭州万顷寺作。”疑此词或作于元祐四年至六年间,姑置于此。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谓此词“托意高远”,不是“为一妓而发”。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458]。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459]。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460]。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461]。

    参寥子,僧人道潜的号。他是於潜人,能诗,名句如“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最为苏轼所激赏。他与苏轼友好。此词是作者于元祐六年(1091)从汴京寄赠他的。时苏轼又从杭州任被召入京任翰林学士,道潜在杭州。

    西江月

    昨夜扁舟京口[462],今朝马首长安[463]。旧官何物对新官[464]?只有湖山公案[465]。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466]。使君才气卷波澜[467],与把新诗判断[468]。

    王本无题,毛本、朱本题作“苏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朱注云:“《咸淳临安志》:元祐六年二月,召轼为翰林承旨。是月癸巳,天章阁待制林希自润州移知杭州。按,题云交代,当作于是时。苏州疑杭州之误。”

    木兰花令

    次欧公西湖韵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469]。佳人犹唱醉翁词[470],四十三年如电抹[471]。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472]。与予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

    此题亦从毛本增入。这里西湖是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欧阳修在颍州时作有《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馀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元祐六年八月,苏轼作了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军州事。这时欧阳修去世很久了,但当地的人还唱着这首词。苏轼在游西湖中听到,就次韵和作。

    减字木兰花

    五月二十四日,会于无咎之随斋[473],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474],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座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475]。

    元祐七年(1092)作,时作者自颍州移知扬州。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476]

    三年枕上吴中路[477]。遣黄犬[478],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经行处子[479]。 辋川图上看春暮[480]。常记高人右丞句[481]。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482],曾湿西湖雨。

    元祐七年作。《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谓此词为姚进道作,《阳春白雪》录入作姚志道词。均非。

    浣溪沙

    桃李溪边驻画轮[483]。鹧鸪声里倒清樽[484]。夕阳虽好近黄昏[485]。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486]。

    此词似记别离之作。作词时地不可考。

    浣溪沙

    送梅廷老赴上党学官

    门外东风雪洒裾[487]。山头回首望三吴[488]。不应弹铗为无鱼[489]。 上党从来天下脊[490],先生元是古之儒[491]。时平不用鲁连书[492]。

    此词亦难编年。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自古以来,那儿是太行山以西的重镇。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493]!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历代诗馀》引《冷斋夜话》:“东坡渡海,惟朝云王氏随行,日诵‘枝上柳棉’二句,为之流泪……”又《林下词谈》:“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秋霜初降),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此词疑是谪岭南时期的作品。

    浣溪沙

    绍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与程乡令侯晋叔、归善簿谭汲同游大云寺,野饮松下,仍设松黄汤,作此阕。余家近酿酒,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罗袜空飞洛浦尘[494],锦袍不见谪仙人[495]。携壶藉草亦天真[496]。 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497]。醉归江路野梅新。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四月,苏轼以讥斥先朝罪贬英州(今广东英德),未至贬所,复贬惠州(今广东惠阳),乃于十月二日达惠州贬所。这首词即到达惠州后不久所写。侯晋叔、谭汲,都是新结识的地方官。《归善县志》:“大云寺在邑治西八十里。”

    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498]。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499]。 素面常嫌粉涴[500],洗妆不褪唇红[501]。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502]。

    绍圣三年(1096)十月作于惠州。这是一首咏梅词,盖借梅以寄托对亡妾朝云的哀悼。朝云卒于是年七月。苏轼《朝云墓志铭》:“东坡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西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

    减字木兰花

    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503],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乞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504],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505]。

    己卯为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儋耳即今海南儋州。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再贬儋州。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