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谷词 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又①

    苍崖万仞,下有奔雷千百阵②。自古危哉。谁遣西园么来③。  猿啼云杪④,破梦一声巫峡晓。苦唤愁生,不是西园作么平⑤。

    【注释】

    ①同上首同时作。

    ②奔雷:比喻峡中涛声。

    ③西园:曹丕在邺都所建园林,后泛指高贵园林。

    ④云杪:云端。

    ⑤作么:为什么。

    又

    私情

    终宵忘寐,好事如何犹尚未。子细沉吟①。珠泪盈盈湿袖襟。  与君别也,愿在郎心莫暂舍②。记取盟言③,闻早回程却再圆。

    【注释】

    ①子细:仔细,此指悄悄的。沉吟:深思。

    ②暂:暂时,犹言片刻。

    ③盟言:盟誓之言。

    又

    丙子仲秋,奉陪黔阳曹使君伯达玩月,作减字木兰花,兼简施州张使君仲谋①。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②。今夜云开,须道娥得得来③。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④。

    【注释】

    ①作于绍圣三年仲秋,时在黔州贬所。简:寄。

    ②尊罍狼藉:杯盘狼藉。

    ③须道:定道。

    ④摩围:山名,是黔州众山中最高者。

    又①

    中秋无雨,醉送月衔西岭去②。笑口须开,几度中秋见月来。  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③。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④。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月衔西岭:月落西山。

    ③江外:外江,下江。绍圣元年四月,哲宗掌政,宰相章对黄庭坚所修《神宗实录》不满,召入朝勘问。黄庭坚六月离分宁,八月过彭泽。大临、弟叔达来会于芜湖。

    ④小谢:南朝齐代诗人谢。

    又①

    浓云骤雨,巫峡有情来又去②。今夜天开,不与姮娥作伴来。  清光无外③,白发老人心自会。何处歌楼,贪看冰轮不转头④。

    【注释】

    ①同上首同时作。

    ②“浓云”二句:暗用巫山神女事。

    ③无外:无不到之处。《管子版法解》:“凡人召者,覆载万民而兼有之,天覆而无外也。”

    ④冰轮:圆月。苏轼《宿九仙山》诗:“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又

    丙子仲秋黔守席上,客有举岑嘉州中秋诗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因戏作①。

    举头无语,家在月明生处住②。拟上摩围,最上峰头试望之。  偏怜络秀,苦淡同甘谁更有③。想见牵衣④,月到愁边总不知。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序中岑嘉州诗应是杜甫五律《月夜》的前半。

    ②举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明生处:明月升起的地方。黄庭坚故乡是洪州分宁,在黔州之东,故有是言。

    ③络秀:晋安东将军周浚出猎遇雨,止李络秀家,强求络秀为妾,父兄不允,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归浚。后生顗、嵩、谟,皆列显位(见《世说新语贤媛》)、《晋书周母李氏传》)。此处络秀指作者妾。

    ④牵衣:儿女牵衣。

    又

    戏答①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围②,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③,儒学传家渠自有④。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天水相围:言黔地多山、多水,难与外地交通。

    ③娟秀:优秀。

    ④“儒学”句:家里早有儒学传家的传统。渠:他。

    又

    用前韵示知命弟①

    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②。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  阿连高秀③,千万里来忠孝有。岂谓无衣④,岁晚先寒要弟知。

    【注释】

    ①约与上首同时作。

    ②头白相依:此时山谷已五十多岁,知命约四十多,都已白头。无去住:漂泊无定。

    ③阿连:盖知命之子。

    ④岂谓无衣:《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木兰花令

    风开水面鱼纹皱①。暖入草心犀点透②。乍看晴日弄柔条,忆得章台人姓柳③。  心情老大痴成就。不复淋漓沾翠袖。早梅献笑尚窥邻④,小蜜窃香如遗寿⑤。

    【注释】

    ①“风开”句:化用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句意。

    ②犀点透:化用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句意。

    ③“忆得”句:参见秦观《青门饮》“风起云间”。此处章台柳指恋人。

    ④献笑:欢悦而笑,《庄子大宗师》:“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

    ⑤“小蜜”句:此处将蜜蜂拟人化。

    又①

    东君未试雷霆手②,洒雪开春春锁透。帝台应点万年枝③,穷巷偏欺三径柳④。  峰排群玉森相就,中有摩围为领袖⑤。凝香窗下与谁看,一曲琵琶千万寿。

    【注释】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东君:司春之神。

    ③帝台:神名,《山海经中山经》:“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名曰帝台之棋。”注:“帝台,神人名。”万年枝:万年青的别名。

    ④三径柳;隐士居所之柳。汉蒋诩辞官归里,闭门不出,唯辟三条小路,与求仲、羊仲往来(见《三辅决录逃名》)。

    ⑤群玉:群玉山,仙山名(见《穆天子传》)。此处指黔州附近山峰。摩围:摩围山。

    又①

    新年何许春光漏②,小院闭门风日透。酥花入坐颇欺梅③,雪絮因风全是柳。  使君落笔春词就。应唤歌檀催舞袖④。得开眉处且开眉,人世可能金石寿⑤。

    【注释】

    ①同上首词同时作。

    ②春光漏:杜甫《腊日》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③酥花:白如凝酥油的花。

    ④歌檀:歌板,檀木做成,定歌曲节拍。此泛指乐器。

    ⑤可能:反诘之辞,谓人生难道能够如金石之寿。

    又①

    黄金捍拨春风手②,帘幕重重音韵透。梅花破萼便回春,似有黄鹂鸣翠柳③。  晓妆未惬梅添就④。玉笋捧杯离钿袖⑤。会拼千日笑尊前⑥,他日相思空损寿。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捍拨:琵琶拨子上的饰物。李贺《春怀引》:“捍拨装金打仙凤。”

    ③“似有”句:化用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

    ④“晓妆”句:用“梅花妆”故事。

    ⑤玉笋:美女的手指,韩偓《咏手》诗:“暖白肤红玉笋芽。”钿袖:饰有金花的衣袖。

    ⑥会拼:当拼。千日:千日酒。张华《博物志杂说》载,刘玄石于中山得千日酒,至家而醉,家人不知,以为死,葬之。后三年酒家忽忆玄石沽酒事,往视之,家人先已葬,于是开棺,始醒。

    又①

    黔中士女游晴昼,花信轻寒罗袖透②。争寻穿石道宜男③,更买江鱼双贯柳。  竹枝歌好移船就④,依倚风光垂翠袖。满倾芦酒指摩围⑤,相守与郎如许寿。

    【注释】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花信:即花信风。

    ③宜男:即萱草,古人迷信,认为孕妇佩之则生男。

    ④竹枝:即竹枝词,巴蜀民歌。

    ⑤芦酒:以芦管置酒中而吸之,故称芦酒。

    又

    可怜翡翠随鸡走①,学绾双鬟年纪小。见来行待恶怜伊②,心性娇痴空解笑。  红蕖照映霜林表③,杨柳舞风腰袅袅。衾余枕剩尽相容,只是老人难再少。

    【注释】

    ①翡翠:鸟名。

    ②行待:将要。恶怜:因喜爱而捉弄。

    ③红蕖:红荷。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①。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②。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③。

    【注释】

    ①“春归”二句:化用白居易《落花》诗:“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

    ②黄鹂:黄莺。

    ③因风:趁着风势。

    又

    重九

    黄花当户,已觉秋容暮。云梦南州逢笑语①,心在歌边舞处。  使君一笑眉开,新晴照酒尊来。且乐尊前见在,休思走马章台②。

    【注释】

    ①云梦南州:指南方黔、戎之地。

    ②走马章台:指冶游。《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章台街在长安中,多妓馆。

    又

    休推小户,看即风光暮。萸粉菊英浮碗醑①,报答风光有处。  几回笑口能开,少年不肯重来。借问牛山戏马②,今为谁姓池台。

    【注释】

    ①醑(xǔ):美酒。

    ②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域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呼!’”戏马:即戏马台。此二句说:牛山之悲、戏马之欢,如今均已成为往事了。

    又

    舞鬟娟好,白发黄花帽①。醉任旁观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②。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③。

    【注释】

    ①白发黄花帽:即前《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黄菊上华颠”意。

    ②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表演时以绵缠头,演毕,客以罗锦为赠,泛指赠送歌妓的财物。

    ③梁州薄媚:《梁州令》和《薄媚词》,唐教坊曲,宋时为大曲。

    又

    示知命①

    乍晴秋好,黄菊攲乌帽。不见清谈人绝倒,更忆添丁小小②。  蜀娘漫点花酥,酒槽空滴真珠③。兄弟四人别住④,他年同插茱萸⑤。

    【注释】

    ①作于绍圣四年重九,时在黔州贬所。

    ②“更忆”句:山谷三弟叔达(知命)于绍圣四年春在涪州生子名小牛。

    ③“酒槽”句:李贺《将进酒》诗:“小槽酒滴真珠红。”

    ④兄弟四人别住:本兄弟五人,非熊已死,故称四人。此时山谷贬居黔州,兄大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