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纳兰词卷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荷香柳色,雕楹曲槛,鳞次环绕,绵亘十馀里……诚一郡之丽观也。”王阮亭,清诗人王士禛之号。阮亭于顺治十七年三月至康熙三年十月之间任扬州府推官,康熙元年春与箨庵(袁于令)诸名士修禊红桥,作《红桥倡和》诗及《浣溪沙》词三首。三词流传颇广,和者甚多。性德所和,是其中第一首词。

    【附】

    浣溪沙

    王士禛

    红桥同箨庵、茶村、伯玑、其年、秋岩赋(三首录一)

    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廓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又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有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送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之曰:“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耳。”(唐陈鸿《长恨歌传》)

    ◎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梨园子弟善觱篥者,张野狐为第一。此人从至蜀,上因以其曲授野狐。(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

    又

    肠断斑骓去未还,绣屏深锁凤箫寒,一春幽梦有无间。

    逗雨疏花浓淡改,关心芳草浅深难。不成风月转摧残?

    ◎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宋辛弃疾《江神子》)

    ◎时世妆梳浓淡改,儿郎情境浅深知。(明王次回《宾于席上徐霞话旧》)

    又

    旋拂轻容写洛神,须知浅笑是深颦,十分天与可怜春。

    掩抑薄寒施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又

    十二红帘窣地深,才移刬袜又沉吟,晚晴天气惜轻阴。

    珠衱佩囊三合字,宝钗拢髻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

    ◎同心罗帕轻藏素,合字香囊半影金。(宋高观国《思佳客》)

    又

    容易浓香近画屏,繁枝影着半窗横,风波狭路倍怜卿。

    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瞢腾。只嫌今夜月偏明。

    ◎风波狭路惊团扇,风月空庭泣浣衣。(明王次回《代所思别后》)

    ◎未接语言当面笑,暂同行坐夙生缘。(明王次回《和端己韵》)

    ◎今日眼波微动处,半通商略半矜持。(明王次回《赋得别梦依依到谢家》)

    又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东方)朔未死时,谓同舍郎曰:“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惟太王公耳。”朔卒后,武帝得此语,即召太王公问之曰:“尔知东方朔乎?”公曰:“不知。”“公何所能?”曰:“颇善星历。”帝问诸星皆具在否,曰:“诸星俱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惨然不乐。(《仙吏传·东方朔传》)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闲。(唐李商隐《曼倩辞》)

    ◎柳枝,洛中里娘也。……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擪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唐李商隐《柳枝序》)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叶舒崇《皇清纳腊室卢氏墓志铭》:“年十八,归余同年生成德,姓纳腊氏,字容若。”据词中所云,可推知此词作于康熙十三年作者与卢氏新婚之时。

    ◆《饮水词》有云“吹花嚼蕊弄冰弦”,又云“乌丝阑纸娇红篆”,容若短调,轻清婉丽,诚如其自道所云。(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

    又 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理钓筩,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春欲尽,昨夜画楼东。暗绿扑帘银杏雨,昏黄扶袖玉兰风。人在小窗中。(清严绳孙《望江南》)

    ◆《清史列传》卷七十《严绳孙传》:严绳孙,字荪友,江苏无锡人。以诗、古文辞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二十二年迁右中允,寻告归。兼工书画,梁溪人争以倪云林目之。四十一年卒,年八十。著有《秋水集》。作者与严结识期间,严曾二度南归。第一次在康熙十五年初夏(高士奇《城北集》卷七有《送严荪友归锡山》诗:“私愿常追随,征车忽首路。是时麦风凉,圆月才半吐。”《城北集》是编年的,其卷七下注“乙卯四月起至丙辰十二月止”。此诗列于卷七之中部,当作于丙辰年麦秋时),于十七年回京准备参加博学鸿儒考试;第二次在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严所作《进士纳兰君哀词》:“吾友成子容若以疾卒于京邸时,余方奉假南归,病暑淹于途次。”“四月,余以将归入辞。……又送我于路,亦终无所复语。然观其意,若有所甚不释者,颇前次之别未尝有。”作者卒于二十四年五月,则严之第二次南归,仅先于作者之死一月)。此词当作于严第一次南归之后,姑系于十六年春夏之间。

    又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筵,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二首之一)

    ◆这首词中有“黄花时节”之语,可知作于九月。作者于九月份出塞有三次:一次是康熙十六年九月扈驾巡边至喜峰口;一次是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长城,参见《点绛唇》(五夜光寒)注;另一次是二十一年八月至十二月赴梭龙侦察,参见《长相思》注。此词作期当属后者,因为“夕阳村落解鞍鞯”不像是扈驾出巡的情景;而且由于任务比较危险,所以有“不知征战几人还”的慨叹。

    又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行来废寺失题名。

    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劳劳尘世几时醒?

    霜天晓角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青蝇粪尤能败物,虽玉犹不免,所谓蝇粪点玉是也。(宋陆佃《埤雅》卷十《蝇》)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唐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

    菩萨蛮 回文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剪一丝红,红丝一剪风。

    ◎正好伴,水亭风槛,低垂罗袖影。(清朱彝尊《花犯》)

    又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又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学秋情绪。端的是怀人,青衫有泪痕。

    相思不似醉,闷拥孤衾睡。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又

    淡花瘦玉轻妆束,粉融轻汗红绵扑。妆罢只思眠,江南四月天。

    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行度竹林风,单衫杏子红。

    ◎淡花瘦玉,依约神仙妆束。(五代孙光宪《女冠子》)

    ◎砌分池水岸,窗度竹林风。(唐祖咏《宴吴王宅》)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古乐府《西洲曲》)

    ◆此词有“江南四月天”之句,可能为思念沈宛而作。

    又

    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鴂花飞处。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

    相思何处说,空有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栾照鬓丝。

    ◎鶗鴂一名子规,一名杜鹃。(《汉书·扬雄传》注)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五代韦庄《应天长》)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尝遇二月初,诘旦,(唐明皇)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坼,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唐南卓《羯鼓录》)

    ◎玄宗酷不好琴。曾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出,曰:“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唐南卓《羯鼓录》。花奴:唐汝南王李琎小字。琎善击羯鼓。)

    又 早春

    晓寒瘦着西南月,丁丁漏箭馀香咽。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花残春寂寂,月落漏丁丁。(唐吴融《个人三十韵》)

    又

    窗间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唐李商隐《代赠二首》之二)

    又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杨贵妃初承恩召,与父母相别,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红冰》)

    又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唐温庭筠《菩萨蛮》)

    ◆此词有“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之句,当作于康熙二十一年三月扈驾巡视东北并祭祀长白山时。

    ◆《菩萨蛮》云:“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亦凄惋,亦闲丽,颇似飞卿语。惜通篇不称。(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菩萨蛮》云:“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凄惋闲丽,较“驿桥春雨”更进一层。(吴梅《词学通论》)

    又 为陈其年题照

    《乌丝》曲倩红儿谱,萧然半壁惊秋雨。曲罢髻鬟偏,风姿真可怜。

    须髯浑似戟,时作簪花剧。背立讶卿卿,知卿无那情。

    ◆《乌丝》,陈其年最初的词集名《乌丝词》。季振宜《乌丝词序》:“使同青鸟,集曰《乌丝》。”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计原稿未刻《迦陵词》合《乌丝词》几千八百篇,今选定凡若干首,颜曰《陈检讨词钞》。”

    ◎广明中,(罗)虬为李孝恭从事。籍中有美歌者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为副戎所盼,不令受。虬怒,手刃红儿。既而追其冤,作《比红诗》。(《全唐诗》罗虬《比红儿诗并序》注)

    ◎公主谓曰:“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南史·褚彦回传》。蒋永修《陈检讨迦陵先生传》:“其年少清癯,冠而于思,须侵淫及颧准。天下学士大夫号为陈髯。”)

    ◆《清史列传》卷七十一《陈维崧传》:陈维崧,字其年,江苏宜兴人。年过五十,会开博学鸿儒科,以大学士宋德宜荐,召试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遂卒,年五十八,时康熙二十七年也。所著《两晋南北史集珍》六卷、《湖海楼诗》八卷、《迦陵文集》十卷、词三十卷。作者与陈其年相识于康熙十七年,同时题照的尚有严绳孙等。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迦陵填词图》为释大汕作,掀髯露顶,旁坐丽人拈洞箫而吹。是图近日有刻本,其中洪稗畦、蒋铅山二套南北曲最佳。昨在都门于袁筱坞(保恒)侍郎处见其原卷,抽妍骋秘,词苑大观也。”

    又 宿滦河

    玉绳斜转疑清晓,凄凄白月渔阳道。星影漾寒沙,微茫织浪花。

    金笳鸣故垒,唤起人难睡。无数紫鸳鸯,共嫌今夜凉。

    ◎茂陵富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兕。奇兽怪禽,委积其间。(《西京杂记》卷第三)

    ◎河头浣衣处,无数紫鸳鸯。(唐徐延寿《南州行》)

    ◆滦河、渔阳均为从北京至山海关所经之地,词中描写秋冬景色,当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八月赴梭龙侦察时。滦河,在今河北省东北部。

    又

    荒鸡再咽天难晓,星榆落尽秋将老。毡幕绕牛羊,敲冰饮酪浆。

    山程兼水宿,漏点清钲续。正是梦回时,拥衾无限思。

    ◎梦回远塞荒鸡咽。(明汤显祖《牡丹亭·冥誓》)

    ◆词中有“漏点清钲续”之句,当是扈驾随行,故系于康熙十六年九月扈驾巡视沿边内外时。参见《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注。按作者于十七年十月亦扈驾巡视北边,但按照传统农历,十月应列入冬令,而词句曰“秋将老”,故不从。

    又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据徐乾学所作作者墓志铭,“上之幸海子、沙河……及登东岳,幸阙里,省江南,未尝不从”。《清实录》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丁亥,以圣驾东巡,颁诏天下”。十一月,“庚寅,上回宫”。与此词“冰合大河流”之句时地相符,故系于二十三年十一月。

    又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词中有“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之语,当作于妻子卢氏去世后不久。卢氏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产后病故。

    又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白雪、黄云,皆唐时戍名。白雪戍在蜀地……黄云戍未详所在。(唐李白《紫骝马》诗:“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王琦注)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唐戎昱《桂州腊夜》)

    ◆从此词“秋梦不归家”之句看,可能与上一首词作于同一时期。

    又 寄顾梁汾苕中

    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顾梁汾:即顾贞观。《清史列传》卷七十《顾贞观传》:顾贞观,字远平,江苏无锡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能诗,尤工乐府。所作《弹指词》,声传海外。作者与顾相识于康熙十五年(顾在和作者《金缕曲》词中附注:“岁丙辰,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二十年秋,顾以母丧南归。作者曾托沈尔燝带信给他。在《送沈进士尔燝归吴兴》诗“无限江湖兴,因君寄虎头”中自注:“时梁汾在苕上。”按虎头为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名,借指顾贞观。沈尔燝于康熙二十一年中进士(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据诗意,沈是在中进士后当年秋天南归的。此词有“脉脉春寒送”之说,可能作于次年春天。

    又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早下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宋花仲胤妻《伊川令寄外》)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唐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

    又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馀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宋欧阳修《蝶恋花》)

    ◎东风负我春三月,我负东风三月春。(宋朱淑真《问春》)

    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清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

    又

    乌丝画作回文纸,香煤暗蚀藏头字。筝雁十三双,输他作一行。

    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忆。索性不还家,落残红杏花。

    ◆“索性”二句谓妻子信中说了赌气的话:索性不要回家也罢,杏花都落尽了,还回来干什么!此妻子可能实指侍妾沈宛。沈于康熙二十三年冬归性德后,性德仍十分忙碌,除平时需入宫值勤外,还常随康熙帝出巡,或执行任务,在家中的时间很少。故曰“相看仍是客”。

    又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刚与病相宜,琐窗熏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减字木兰花 新月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这首词刻意描写新月。首二句用纤眉比喻新月的形状。三、四句说明新月的光线暗淡。五、六句表明虽光线不足,月缺终有月圆的一天,不需要星来代替。末二句以月缺喻人间的离别。谓将来虽有团栾之日,但此时此刻天上人间一样含愁。

    又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此首亦为悼亡之作,从“冷透疏衾”推测,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冬。

    又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又

    从教铁石,每见花开成惜惜。泪点难消,滴损苍烟玉一条。

    怜伊太冷,添个纸窗疏竹影。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下时。

    ◎余尝慕宋广平(璟)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观其作《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唐皮日休《桃花赋序》)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宋姜夔《疏影》)

    又

    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

    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五代韦庄《木兰花》)

    ◎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恹恹。(唐韩偓《春尽日》)

    又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太和末,(杜)牧自御史出佐宣州幕,虽所至辄游,终无属意。因游湖州,得鸦头女十馀岁,惊为国色。因语其母,将接至舟中。母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吾不十年,必守此郡。不来,乃从尔所适。”母许诺,为盟而别。故牧归,颇以湖州为念。寻拜黄州、池州、睦州,皆非意也。牧与周墀善,会墀为相,乃并以三笺,求守湖州。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二子。牧乃为诗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于邺《扬州梦记》)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卜算子 新柳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剪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杨柳董家桥,鹅黄万万条。(明杨维桢《杨柳词》)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唐温庭筠《杨柳枝八首》之三)

    又 塞梦

    塞草晚才青,日落箫笳动。慽慽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

    小语绿杨烟,怯踏银河冻。行尽关山到白狼,相见唯珍重。

    ◎生性独行无那,此夜星前一个。(明汤显祖《牡丹亭·魂游》)

    ◎“催度”句谓催促引度妻子的梦魂来到边塞,与自己相会。

    ◆词中有“行尽关山到白狼”之语,可能作于康熙二十一年三月至四月扈驾东出山海关去盛京时。

    又 午日

    村静午鸡啼,绿暗新阴覆。一展轻帘出画墙,道是端阳酒。

    早晚夕阳蝉,又噪长堤柳。青鬓长青自古谁,弹指黄花九。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韩琮《春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