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诗三百首卷一五言古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评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

    《感遇·其二》

    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

    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

    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

    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

    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

    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评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

    1、翠微:青翠的山坡。

    2、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3、机:世俗的心机。

    【韵译】:

    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

    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

    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

    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

    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

    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

    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

    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

    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

    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

    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

    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

    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解】:

    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3、罗帏:丝织的帘帐。

    【韵译】: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郎君啊,当你在边境想家的时候,

    正是我在家想你,肝肠断裂日子。

    多情的春风呵,我与你素不相识,

    你为何闯入罗帏,搅乱我的情思?

    【评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委婉动人。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韵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评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解】:

    1、参与商: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相见。

    2、间:掺合。

    3、故意:故交的情意。

    【韵译】:

    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

    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商辰。

    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

    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

    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

    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

    打听故友大半早成了鬼藉,

    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

    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

    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

    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

    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

    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

    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

    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

    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觞。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

    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

    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评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

    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

    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解】:

    1、合昏:即夜合花。

    2、修竹:长竹,与诗中“翠袖”相映。

    【韵译】: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

    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

    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

    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

    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

    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

    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

    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

    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

    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

    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

    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

    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

    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评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

    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

    《梦李白·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

    1、楫:船浆、船。

    2、斯人:指李白。

    【韵译】:

    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

    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

    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

    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

    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

    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

    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

    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

    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解】:

    1、东山客:指东晋谢宁,曾隐居东山。

    2、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

    3、远:这里指不能入金马门。

    4、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

    【韵译】: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

    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连你这个象谢安的山林隐者,

    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

    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

    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

    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

    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

    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

    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评析】:

    这是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

    落第还乡之人,心情自然懊丧。作为挚友,多方给予慰籍,使其觉得知音有人是极为重要的。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感慨,有勉励。写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励挚敬,吟来令人振奋。

    =============================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韵译】: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

    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

    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

    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评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

    1、逐:循、沿。

    2、趣:同“趋”。

    3、澹:安静。

    【韵译】:

    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

    常常沿着青溪辗转飘流。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

    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

    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

    澄澄碧水倒映芦苇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

    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

    终日垂钓一直终老到头!

    【评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解】:

    1、雉:野鸡。

    2、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韵译】: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

    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

    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

    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

    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

    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评析】:

    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句写农夫闲暇。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注解】:

    1、持谢: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韵译】: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

    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

    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

    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

    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

    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

    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评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

    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解】:

    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韵译】: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

    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

    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

    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

    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

    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

    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评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

    3、轩:窗。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