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 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七谏》是汉朝东方朔所作。东方朔是汉武帝时代的辞赋家,字曼倩。官至太中大夫。他是个滑稽家,常在武帝前调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屈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由于武帝把他当俳优看待,他在政治上也不得志。他的作品《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他的这篇《七谏》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模仿《九章》的,用代言体写成。王逸《楚辞章句》认为:“东方朔追悯屈原,故作此辞以述其志,所以昭忠信、矫曲朝也。”

    《七谏》由七篇短诗组成。谏,规劝的意思。七谏的意思,王逸认为:“古者,人臣三谏不从,退而待放。屈原与楚同姓,无相去之义,故加为七谏。”

    初 放

    这首诗写屈原初被放逐时对楚国黑暗政治的抨击,表现诗人宁可孤独而死,也决不变心从俗的高洁精神。

    平生于国兮,1我屈原从小生长在国都,

    长于原野。2现在却长期在原野居住。

    言语讷兮,3我的口齿笨拙不善言辞,

    又无强辅。4缺乏有势力的朋友帮助。

    浅智褊能兮,5我的才智欠缺能力微薄,

    闻见又寡。而又孤陋寡闻无甚长处。

    数言便事兮,6有利国君的话只说几次,

    见怨门下。7便把君王手下亲信惹怒。

    王不察其长利兮,君王也不明察话的好坏,

    卒见弃乎原野。终于听信谗言把我放逐。

    伏念思过兮,8我暗自检查自己的行为,

    无可改者。没有什么要改正的错误。

    群众成朋兮。9群小们总是在结党营私,

    上浸以惑。10君王越来越受他们迷惑。

    巧佞在前兮,佞臣取巧出入君王之前,

    贤者灭息。11忠贞贤臣有话难以说出。

    尧舜圣已没兮,12尧舜似的贤君已经没有,

    孰为忠直?又忠贞正直地为谁服务?

    高山崔巍兮,崇山峻岭永远巍峨耸立,

    流水汤汤。13流水浩浩荡荡东流不住。

    死日将至兮,年老人衰死期就要来到,

    与麋鹿同坑。14只能在荒野与禽兽为伍。

    块兮鞠,当道宿。15我孤独无偶在道上露宿。

    举世皆然兮,整个世道都是这样浑浊,

    余将谁告。我的衷情又能向谁倾诉。

    斥逐鸿鹄兮,他们赶走了鸿雁和天鹅,

    近习鸱枭。16却把恶禽鸱枭亲近保护。

    斩伐橘柚兮,他们把甜甜的橘柚砍掉,

    列树苦桃。到处栽种苦桃这种树木。

    便娟之修竹兮,17那些婆娑摇摆的美竹啊,

    寄生乎江潭。却只能在江边潭畔独处。

    上葳蕤而防露兮,它上有茂盛的叶片御寒,

    下泠泠而来风。下有阵阵凉爽清风送出。

    孰知其不合兮,谁能了解我与君王不合,

    若竹柏之异心。我们不同心就像柏与竹。

    往者不可及兮,以前的圣王我追赶不上,

    来者不可待。却也等不到以后的明主。

    悠悠苍天兮,高高的苍天啊高高的天,

    莫我振理。18你为何不解救我的冤屈。

    窃怨君之不寤兮,我怨恨君王他终不觉悟,

    吾独死而后已。唯有独抱忠信一死结束。

    1〔平〕屈原的名。本篇是作者代屈原抒情,所以自称其名。2〔长〕这里是长期在……生活的意思。《章句》:“言屈原少生于楚国,与君同朝,长大见远弃于山野。”3〔讷〕《章句》:“讷者,钝也。者,难也。”即口齿不灵利。4〔强辅〕强有力的辅助。指有势力的朋党。5〔褊〕(biǎn)《章句》:“褊,狭也。”引申为薄弱。6〔便事〕对君国有利的事。7〔门下〕《章句》:“喻亲近之人也。”指君王左右的近臣。8〔伏念〕暗自思考。9〔群众〕指群小,佞臣。〔成朋〕结党营私。10〔上〕指国君。11〔灭息〕《章句》:“消也。”没有声息,不敢说话。12一本无“圣”字。13〔汤汤〕《章句》:“汤汤,流貌。”14〔坑〕《章句》:“陂池曰坑。”陂池,水坑。与麋鹿周坑,即在荒野与禽兽为伍的意思。《章句》:“言己年岁衰老,无日将至,不得处国朝辅政治,而与麋鹿同坑,鸟兽为伍,将坠陷坑穽,不复久也。”15〔块〕〔鞠〕《章句》:“块,独处貌。匍匐为鞠。”16〔习〕一本无“习”字。17〔便娟〕《章句》:“好貌。屈原以竹自喻。”18〔振〕《章句》:“振,救也。”振理,解救答理。

    沈1 江

    这首诗摹写屈原投江自杀前的悲愤之情和复杂心理。

    惟往古之得失兮,2我思考古往今来的兴衰,

    览私微之所伤。3观国君亲近佞臣的危害。

    尧舜圣而慈仁兮,尧舜圣明对待百姓仁慈,

    后世称而弗忘。后代称颂他们永不忘怀。

    齐桓失于专任兮,4齐桓公失去了国家大权,

    夷吾忠而名彰。5管仲忠直名声更加显扬。

    晋献惑于姬兮,6晋献公被宠妃姬迷惑,

    申生孝而被殃。7申生因孝顺而被谗遭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8徐偃王行仁义不备武装,

    荆文寤而徐亡。9楚文王发觉后徐国灭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殷纣王因残暴肆虐失位,

    周得佐乎吕望。周得天下因有贤臣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10武王效法古人施行恩惠,

    封比干之丘垄。11封赐比干之墓大力表彰。

    贤俊慕而自附兮,12贤能英俊羡慕纷纷投奔,

    日浸淫而合同。13人才天天增多统一有望。

    明法令而修理兮,14法令严明制定治国良策,

    兰芷幽而有芳。兰芷在暗处也散发馨香。

    苦众人之妒予兮,群小对我妒嫉令人苦恼,

    箕子寤而佯狂。15箕子及时醒悟装疯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16不顾念家乡而贪求名声,

    心怫郁而内伤。我胸中又忧闷内心悲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把芳香的惠芷结成佩带,

    过鲍肆而失香。17经过鲍鱼之肆失去芬芳。

    正臣端其操行兮,正直臣子端正他的品行,

    反离谤而见攘。18反要受到诬蔑遭到流放。

    世俗更而变化兮,社会在更替时代在变化,

    伯夷饿于首阳。伯夷宁愿守节饿死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他们独行廉洁不容于世,

    叔齐久而逾明。日子越久叔齐名声越响。

    浮云陈而蔽晦兮,层层乌云遮蔽太阳月亮,

    使日月乎无光。使得日月失去灿烂光芒。

    忠臣贞而欲谏兮,正直坚贞忠臣想要规劝,

    谗谀毁而在旁。佞臣却在君旁进谗诽谤。

    秋草荣其将实兮,19秋天百草的花都要结实,

    微霜下而夜降。20夜里寒冷霜露悄悄下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21急疾的西风摧残着生物,

    百草育而不长。22使得百草披靡难以生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群小勾结起来妒害贤良,

    孤圣特而易伤。23贤才能人孤独更易受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我身怀良策而不被任用,

    岩穴处而隐藏。只能在岩洞中栖身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功成后受无穷谗毁,

    子胥死而不葬。24被逼而死尸体弃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世人从俗变化随波逐流,

    随风靡而成行。如草随风披靡整齐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25诚信正直的人身退名毁,

    虚伪进而得当。虚伪谗佞的人身显名扬。

    追悔过之无及兮,国危时追悔已经来不及,

    岂尽忠而有功。这时尽忠怎能认为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他们废弃制度而不实行,

    务行私而去公。一心追求私利毫不为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我守清白而死终不改变,

    惜年齿之未央。26可惜我还年轻不愿死亡。

    将方舟而下流兮,27我将乘着方舟随江而下,

    冀幸君之发蒙。28希望君王觉悟不再迷茫。

    痛忠言之逆耳兮,想忠言不中听使人哀痛,

    恨申子之沈江。29子胥被杀沉江令人悲伤。

    愿悉心之所闻兮,愿把全部史实告诉君王,

    遭值君之不聪。30可是遇到君王不愿听讲。

    不开寤而难道兮,君王不悟难以向他陈述,

    不别横之与纵。31君王糊里糊涂不辨横竖。

    听奸臣之浮说兮,32但却听信奸臣虚浮假话,

    绝国家之久长。使国家的命运难以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放弃先王法度而不施行,

    背绳墨之正方。违背正确原则前进方向。

    离忧患而乃寤兮,只有遭到危险才能觉醒,

    若纵火于秋蓬。33已像大火烧在秋蒿草上。

    业失之而不救兮,君王既然失道自身难保,

    尚何论乎祸凶。还谈什么国家祸福吉祥。

    彼离畔而朋党兮,34谗佞小人都在结党营私,

    独行之士其何望!35忠直的人对国有何指望!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社会天天变化还不知道,

    秋毫微哉而变容。36秋毫虽小日日改变容貌。

    众轻积而折轴兮,37轻物多载车子也会断轴,

    原咎杂而累重。大错都是小错累积所造。

    赴湘沅之流澌兮,38我要投入湘江沅水之中,

    恐逐波而复东。恐怕随波逐流又要向东。

    怀沙砾而自沈兮,还是怀抱石头自沉江里,

    不忍见君之蔽壅。不忍看见君王糊涂昏庸。

    1〔沈〕同“沉”。2〔得失〕指得道失道,兴亡安危。王逸《章句》:“言己思念古者,人君得道则安,失道则危。禹汤以王,桀纣以亡。”3〔私〕亲近。〔微〕贱。指佞谗小人。4〔专任〕国家大权。5〔夷吾〕即管仲。据《左传》载,管仲临死时告诫齐桓公,不能重任竖刁、易牙这些人,桓公不听,让竖刁、易牙掌权。结果自己一死,诸公子争立,国家大乱。6〔姬〕即骊姬,晋献公的宠妃。7〔申生〕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把他逼死。8〔偃王〕《章句》:“徐,偃王国名也。周宣王之舅申伯所封也。”9〔荆文〕荆,楚国。文,楚文王。〔徐亡〕《章句》:“言徐偃王修行仁义,诸侯朝之三十余国,而无武备。楚文王见诸侯朝徐者众,心中觉悟,恐为所并,因兴兵击之而灭徐也。”10〔修〕学习、效法。11〔比干〕殷朝贤臣,被纣王杀害。〔丘垄〕指坟墓。《章句》:“言武王修先古之法,敬爱贤能,克纣。封比干之墓,以彰其德,宣示四方也。”12〔自附〕自己前来投奔。13〔合同〕《章句》:“四海并合,皆同志也。”指天下统一。14〔修理〕修明法令,治理国家。15〔箕子〕《章句》:“箕子,纣之庶兄。见比干谏而被诛,则被发佯狂以脱其难也。”寤:通“悟”,醒悟。16〔不顾地〕指不顾念楚国的地,即不顾念家乡。17〔鲍肆〕鲍鱼之肆。卖鲍鱼的货摊。陈货鬻物之所曰肆。18〔攘〕《章句》:“排也。”即排挤、放逐。19〔荣〕草开的花。20〔微霜〕《章句》:“微霜杀物以喻谗谀。”21〔商风〕《章句》:“商风,西风肃急貌。”22〔育而不长〕《章句》:“言君令急促刬伤百姓,使不得保其性命也。”23〔圣特〕指有圣明的智慧的人才。24〔死而不葬〕《补注》:“吴王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故曰死而不葬。”25〔信直〕指诚恳正直的人。26〔年齿未央〕《章句》:“惜年齿尚少,寿命未尽,而将夭逝也。”年齿,年龄。未央,没有穷尽。27〔方舟〕《章句》:“大夫方舟。”《补注》:“舫与方同。《说文》云:‘方,并舟也。’”大夫所乘的船。28〔发蒙〕解惑。29〔申子〕《章句》:“申子,伍子胥也。吴封之于申,故号为申子也。”30〔聪〕《章句》:“听远曰聪。”不聪,听觉不灵敏。31〔不别横纵〕比喻不辨是非,贤愚。32〔浮说〕不实际的虚伪话。33〔蓬〕《章句》:“蒿也。秋时枯槁。”蒿(hāo)草名,艾类。梗高四五尺,可吃。34〔畔〕通“叛”,离叛,指谗佞小人。35〔独行之士〕指被孤立的正直的人。36〔秋毫〕毫,长而尖锐的毛。夏落秋生,所以叫秋毫。37〔众轻积〕很多轻东西堆积在车上。38〔流澌〕流水。《说文》:“澌,水索也。”《段注》:“方言曰,澌,索也。郭注云,尽也。”本意是水尽,这里指流水。

    怨 世

    这首诗写屈原流放中投江前对当时楚国黑暗世道的怨恨。

    世沈淖而难论兮,1社会腐败没落难以评说,

    俗岒峨而嵯。2世俗毁誉高下差别太多。

    清泠泠而歼灭兮,3洁白纯净东西已经没有,

    溷湛湛而日多。4天天增多的都肮脏龌龊。

    枭鸮既以成群兮,猫头鹰都已经成群结队,

    玄鹤弭翼而屏移。5黑鹤收敛双翅被迫退缩。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6蒿艾受到喜爱铺满床上,

    马兰踸踔而日加。7恶草马兰繁茂越长越多。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他们抛弃白芷杜衡香草,

    余奈世之不知芳何。世人不知香臭我能如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周朝的道路是多么平直,

    然芜秽而险戏。8现已荒芜破败危险很多。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9古帝高阳无故受到诬蔑,

    唐虞点灼而毁议。10尧舜圣明也遭谗毁诽谤。

    谁使正其真是兮,让谁来判断他们的是非,

    虽有八师而不可为。11虽有八个贤人也难评讲。

    皇天保其高兮,老天永远保持高高在上,

    后土持其久。12大地深厚永存日久天长。

    服清白以逍遥兮,13我的行为清廉自由自在,

    偏与乎玄英异色。14偏偏不喜欢那污浊黑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15西施虽然美丽受到排挤,

    母勃屑而日侍。16母丑陋却得亲近宠爱。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17桂树蠹虫不知满足停留,

    蓼虫不知徙乎葵菜。18蓼虫吃惯苦菜不知甜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19我处在这惑乱浑浊世上,

    今安所达乎吾志。现在怎能实现我的理想。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我胸怀大志要远走高飞,

    固非众人之所识。本来不是群小所能了解。

    骥踌躇于弊辇兮,20拉着破车骏马踌躇不前,

    遇孙阳而得代。21遇到伯乐破车才被替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吕望在穷困时无以求生,

    遭周文而舒志。碰到文王施展大略雄才。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22宁戚夜里喂牛唱着悲歌,

    桓公闻而弗置。齐桓公听到后贵宾相待。

    路室女之方桑兮,23旅舍的姑娘她正在采桑,

    孔子过之以自侍。24孔子尊敬地经过她身旁。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25我独与时相违不容于世,

    心悼怵而耄思。26我心烦意乱心中也凄怆。

    思比干之恲恲兮,27思念比干能够忠心耿耿,

    哀子胥之慎事。哀痛子胥侍君谨慎得当。

    悲楚人之和氏兮,28楚人卞和遭遇令人悲哀,

    献宝玉以为石。献宝玉却被说献的石块。

    遇厉武之不察兮,29遇到厉王武王不加明察。

    羌两足以毕斫。两脚都被砍掉身受残害。

    小人之居势兮,小人们得势后身居高位,

    视忠正之何若。忠正的人受到如此对待。

    改前圣之法度兮,他们改变前代圣贤法度,

    喜嗫嚅而妄作。30喜欢阴谋诡计妄作胡来。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君王亲近坏人疏远良臣,

    讼谓闾娵为丑恶。31美女闾娵也被诬为丑怪。

    愉近习而蔽远兮,32君王宠爱亲信排斥贤人,

    孰知察其黑白。谁能知道他们是黑是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我始终不能为国君效力,

    安眇眇而无所归薄。前途渺茫我的归宿何在?

    专精爽以自明兮,33自己忠心专一光明磊落,

    晦冥冥而壅蔽。34世道浑浊黑暗蒙蔽国君。

    年既已过太半兮,我现在已经是年过半百,

    然埳轲而留滞。35但却终不得志毫无取进。

    欲高飞而远集兮,我想远走高飞离开故乡,

    恐离罔而灭败。又怕遭受处罚身败名毁。

    独冤抑而无极兮,独受冤枉压抑无穷无尽,

    伤精神而寿夭。摧残我的精神减损寿命。

    皇天既不纯命兮,既然老天这样反复无常,

    余生终无所依。我的一生始终没有依傍。

    愿自沈于江流兮,宁愿投身到江流中去啊,

    绝横流而径逝。36我自绝于流水漂向远方。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宁愿成为江海中的泥沙,

    安能久见此浊世。怎能长久活在污浊世上。

    1〔沈淖〕《章句》:“沈,没也。淖,溺也。”这里是没落的意思。2〔岒峨〕(qián——)参差不齐。〔嵯〕(cēn cuó)高山不平。岒峨、嵯在这里都是比喻人们对是非的评价不一样。《章句》:“言时世之人,沈没财利,用心淖溺,不论是非,不别忠佞,风俗毁誉,高下嵯,贤愚合同。”3〔清泠泠〕《章句》:“以喻洁白歼尽也。”4〔溷湛湛〕《章句》:“喻贪浊也。”5〔玄鹤〕神话中的神鸟。《补注》:“《山海经》:雷山有玄鹤,粹黑如漆。其寿满三百六十岁,则色纯黑。昔黄帝习乐于昆仑山,有玄鹤飞翔。”这里比喻圣贤的人。〔弭翼〕收敛翅膀。〔屏〕除去、排除。引申为退缩。6〔笫〕(zǐ)竹编的床席。这里指床。7〔马兰〕《章句》:“马兰,恶草也。”《补注》:“《本草》云,马兰生泽旁,气臭,花似菊而紫。”〔踸踔〕(chěn chuō)《章句》:“暴长貌。”8〔险戏〕《章句》:“险戏犹言倾危也。”9〔委尘〕《章句》:“委尘,坋(bèn)尘也。”即被尘沾污,比喻受到诬蔑。《章句》:“言帝颛顼圣明克让,然无故被尘翳,言与帝共工争天下也。”10〔点灼〕《章句》:“点,污也。灼,灸也。犹身有病,人点灸之。”比喻受人诽谤。11〔八师〕《章句》:“八师,谓禹、稷、(xiè)、皋陶、伯夷、倕、益、夔也。”这些人都是尧舜的贤臣。12〔后土〕对土地的尊称。13〔服〕与“行”同义。14〔玄英〕纯黑色。这里比喻贪浊。15〔媞媞〕(tí)《章句》:“媞媞,好貌也。《诗》曰好人媞媞也。”16〔母〕即嫫母。《章句》:“丑女也。”传说是黄帝的妃子,容貌最丑陋。〔勃屑〕《章句》:“犹蹒跚膝行貌。”17〔桂蠹〕桂树上的蠹虫。《章句》:“以喻食禄之臣也。言桂蠹食芬香,居高显,不知留止,妄欲移徙,则失甘美之木,亡其处也。”18〔蓼虫〕(liǎo——)蓼,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这种植物上的虫叫蓼虫。这句的意思,《章句》:“言蓼虫处辛烈,食苦恶,不能知徙于葵菜,食甘美,终以困苦而癯瘦也。以喻己修洁白,不能变志易行,以求禄位,亦将终身贫贱而困穷也。”19〔湣湣〕(hūn)同涽涽,惑乱、浑浊。20〔弊辇〕破败的车。21〔孙阳〕伯乐的姓名。22〔商歌〕悲痛的歌。歌辞为:“南山矸(gān),白石烂,生不蓬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到骭(gàn,小腿),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据《三齐记》)23〔路室〕《章句》:“路室,客舍也。”24〔自侍〕在尊长旁边陪着叫“侍”。自侍,自己整肃,恭敬地对待对方。《章句》:“言孔子出游,过于客舍,其女方采桑,一心不视,喜其贞信,故以自侍。”25〔乖剌〕(——là)剌,违戾。乖剌,相反、违背。引申为不得志。26〔悼怵〕(dào chù)悲伤凄怆。〔耄〕(mào)《章句》:“耄,乱也。”昏乱,糊涂。27〔恲恲〕(pēng)《章句》:“忠直之貌。”《补注》:“忼慨也。”28〔和氏〕《章句》:“昔卞和得宝玉之璞,而献之楚厉王。或毁之以为石,王怒,断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复献之,武王不察视,又断其右足。和乃抱宝泣于荆山之下,悲极血出。于是暨成王,乃使工人攻之,果得美玉,世所谓和氏之璧也。”29〔厉武〕楚厉王、楚武王。春秋时楚国的国君。30〔嗫嚅〕《章句》:“小语谋私貌。”31〔闾娵〕(lǘ jū)人名。《补注》:“韦昭云,梁王魏瞿之美女。”32〔近习〕君王的亲近。33〔精爽〕明亮。指心中光明磊落。34〔晦冥冥〕昏暗。这里指社会黑暗。35〔埳轲〕即“坎坷”,道路不平。比喻境遇不顺利,不得志。36〔绝〕自绝。〔径〕一作远。

    怨 思

    这首短诗写出了屈原对国事、对朝廷政治深广的怨愤,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

    贤士穷而隐处兮,1贤良的人贫穷身处困境,

    廉方正而不容。2廉洁正直世上难以通行。

    子胥谏而靡躯兮,3子胥规劝吴王没得好死,

    比干忠而剖心。比干忠心耿耿却被剖心。

    子推自割而饲君兮,4子推割下腿肉救活国君,

    德日忘而怨深。恩德逐渐被忘怨恨加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行为清白却被诬蔑为黑,

    荆棘聚而成林。荆棘聚满朝廷已经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香草江离抛在穷街陋巷,

    蒺藜蔓乎东厢。5刺丛恶草长在宫殿华堂。

    贤者蔽而不见兮,贤臣受到排挤难见君主,

    谗谀进而相朋。6奸臣受到重用结为朋党。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猫头鹰成群飞进来鸣叫,

    凤皇飞而高翔。凤凰只能离开高高飞翔。

    愿一往而径逝兮,想见一见君王我就远走,

    道壅绝而不通。但是道路阻绝不能通行。

    1〔隐处〕指处在困境中,没有被国君任用。2〔廉方正〕指廉洁正直的人。同时也指这种行为。〔不容〕不容于世。在社会上行不通。3〔靡躯〕死后找不到尸体。4〔子推〕介子推。据《左传》载:介子推,春秋时晋国贤臣,曾跟随晋文公在外流浪十九年。有一次在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