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杂谭诗之创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此二句“格”虽不高,但真。余之二句即学放翁此二句。

    学七律当少读放翁诗,盖放翁诗少唐人浑厚之味,而人最易受其传染,应小心。余当日恨学不像,今日恨去不尽。见猎心喜,佛家所谓“积习难改”。

    (二)《春日杂咏四绝句》

    其一

    下山白日正迟迟,犹是明灯未上时。

    话到简斋诗句好,晚风徐袅绿杨枝。

    (自注:陈简斋诗:“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春风百媚生。”)

    其二

    学书犹未略知津,漫说苦思通鬼神。

    铁画银钩今尚在,龙腾虎掷更何人。

    (自注:题影印王右军真迹。俗语: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其三

    吾师诗句久空群,笔法千秋接右军。

    耿耿此心虽好在,青青双鬓已输君。

    (自注:新得尹默师手书诗稿。又,友人近作词曰:“好是鬓双青。”)

    其四

    壮志年来半已消,诗心澎湃尚如潮。

    六街人静无车马,独上金鳌玉桥。

    学诗欲思想与字句相称大不易,四诗虽不甚好,而是作者原意,思想与字句尚相称。

    作小诗可末句用问句,有韵味。

    末一首气似冲,而有点江湖气;然尚好,即因句中“半”字、“澎湃”二字双声尚能有力,不容易飘。

    (三)《偶读香山诗,见其自注中有暮雨潇潇之句,意颇爱之,因足成四韵》

    不惜胜年如满月,剧怜夜夜减清辉。

    幛外垆烟随意转,庭前木叶逐风飞。

    愁云漠漠天将压,暮雨潇潇人未归。

    画得残眉还对镜,起来更着五铢衣。

    唐人作绝句每一起有劲,后人作律诗有时多随意起,尤其七律。有时意尽诗未完,不得不使力。

    (四)《五月十二日雨中到校,青峰索阅近作,归来成长句四韵》

    读诗须有入处,余之七律自宋诗放翁入,后不能改。律诗原不好作,余有时作时故意倒字。[1]

    余之七律《五月十二日雨中到校,青峰索阅近作,归来成长句四韵》中有二句:

    巷后巷前泥滑滑,城南城北雨茫茫。

    “巷后巷前”是因平仄,否则当为“巷前巷后”。“城南城北”,杜诗有“欲往城南望城北”之句。余住城北。或拟以前句为“巷尾街头”,对下句“天涯地角”,如此则一是说得雨太大,二是对得太工。太工,在词中可,在诗中不可。

    《十四日又雨,归自西城再赋》较前一首好:

    青杨叶重柳枝低,门外方塘水漫堤。

    卖菜呼声巷前后,断云分雨市东西。

    愁边心绪浑无赖,高处楼台望欲迷。

    泥滑早知行不得,鹧鸪犹自尽情啼。

    (五)《雨晴出游口占长句四韵》

    夜来一雨净朝晖,此际先生忍掩扉。

    临水绿杨还濯濯,掠风紫燕正飞飞。

    满川芳草交加绿,几处夭桃取次稀。

    一任馀寒砭肌骨,缊袍准拟换春衣。

    《世说新语》有“濯濯如春月柳”,与《孟子》中“牛山濯濯”之“濯”不同。“绿杨”与“交加绿”重复。若改“垂杨”,与“濯濯”不合;当说“袅袅”,而也不好。

    人皆以为七律对句难作,其实一起一结更难。“此际先生忍掩扉”,意思尚可,写得不好,“忍”、“掩”皆上声,不好听。末一句音色亦不好。

    原来后四句是:

    甲兵未洗天汉远,兕虎真嗟吾道非。

    对此茫茫成苦住,杜鹃莫道不如归。

    “苦住”,也叫住山、苦修。大师得道后开堂说法,普通叫出世。在初学时先行脚,后苦住;甚或结死关,生活程度最低。“对此茫茫”二句尚好,音色鲜明调和。所以舍之者,因此四句与前四句情味不调合。前四句是活泼的,后“对此茫茫”无着落,前四句没有“茫茫”的味。“甲兵未洗天汉远”,用老杜诗;“天汉”之“汉”字原当为平声,宋人诗常拗第六字。“兕虎”用《孔子世家》。“对此茫茫”,用《世说新语》及元遗山诗“市声浩浩如欲沸,世路茫茫殊未涯”(《出东平》)。杜鹃“不如归”用者更多。

    又《共仰》:

    莫信蛟寒已可罾,飞飞斥笑鲲鹏。

    花开燕市仍三月,人在蓬山第几层。

    共仰挥戈回落日,愁闻放胆履春冰。

    龙沙百战勋名烈,醉尉凭教喝灞陵。

    对句之稳,结构之整齐,较前首好。此首有意用黄山谷、李义山。

    (六)《杂诗》

    春夏之交,得长句数章,统名曰《杂诗》云尔:

    净业湖边送晚晴,会贤堂下暮烟生。

    驼庵得句无人识,燕市今宵有月明。

    丁香飘雪不禁愁,雨打风吹看即休。

    隐隐杨花无影过,空庭有月莫登楼。

    一盏临轩已断肠,寻花谁是最癫狂。

    年年常抱凄凉感,独去荒园看海棠。

    今年又过海棠时,暮雨朝晴系梦思。

    一架朱藤深院里,黄蜂喧上最繁枝。

    遥山过雨泛空青,池面风回约绿萍。

    隔岸柳阴还漠漠,著花楸树正冥冥。

    感怀触事自长吟,惆怅难为此际心。

    紫燕归来花已老,青蝇飞动夏初临。

    白塔危阑爱独凭,登临又到最高层。

    汉家事业无关树,一任悲风起五陵。

    第五首自觉还有意思。首句“遥山”,为何次句不对“浅水”?首句“过雨”,为何次句不对“回风”?次句“池面”为何不说“水面”?故意使其如此。

    第六首“感怀触事自长吟,惆怅难为此际心”,最糟怕是此十四字。“惆怅”句是太普通的情感,许多人都有过。作诗是如此,做人亦是如此,太出奇固然没法活,太不出奇活不活一样。没有一挥而就的文章与诗,若果真有,也不好。

    余近来作诗,尤以七言,颇被宋人影响。多用典,不好。第二首“隐隐杨花过无影”,用张子野词“无数杨花过无影”(《木兰花》)。第三首首句“一盏临轩已断肠”,用韩致尧句“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惜花》);次句“寻花谁是最癫狂”,老杜有句“无处告诉只癫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放翁有句“市人唤作海棠癫”(《花时遍游诸家园》)。第四首“暮雨朝晴系梦思”,老杜有句“云雨荒台岂梦思”(《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这些句子不知道古人诗句也能懂。真龙天马当然好,但没那天才,能做骆驼也好。(唐人小说有骆驼变一僧说禅;倦禅时又化作骆驼。)

    第七首“汉家事业无关树,一任悲风起五陵”,用杜牧之诗“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游原》)。诗人都有点悲观,有点消极,小杜真到了极点。人的一生扎挣、折腾,总得为点什么,汉家四百年江山,到了唐朝,看长安城外五座陵墓连树也无,还扎挣什么?折腾什么?余之诗用它却拗着用,尽管五陵无树,事业还在,所以说“汉家事业无关树,一任悲风起五陵”。或说登高临远可解郁闷,余以为登高望远时常有意外的感觉和思想。这首“白塔危阑爱独凭”倒真像自己的诗作,并非和古人捣乱、开玩笑。

    作诗平仄要紧的是一、三、五,尤其七言,余之诗成了习惯,总是一、三、五使劲。

    余之诗作自感有两种好处:一是好懂,一是切近。作诗最要紧的是“感”,一是肉体的————感觉;一是精神的————情感。把无论精神的、肉体的亲身所感用诗的形式表出,不管是深浅、大小、厚薄。那七首诗可以说所感浅、小、薄,但能说不是诗吗?是诗,就因为是亲切所感、切实所感。读书对作诗来说,是为的锻炼字法、句法,而最要紧的还是实际生活上用功。宋以后诗人文字功夫深而实际生活的功夫浅了,所以读来觉得它总不像诗。但你解决生活、分析生活的功夫深了,也不是说文字的功夫就可以抛弃。学诗至少要有一半功夫用于生活,否则文字即使十分好,作来也不新鲜。

    (七)《夜坐偶成长句四韵》

    学道浑如退飞鹢,赋诗何异詅痴符。

    病来七载身好在,贫到今年锥也无。

    永夜北辰低象纬,一星南极落江湖。

    空堂独坐三更尽,城上又啼头白乌。

    “詅”,叫卖。

    禅家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庞蕴居士语)道家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悟了同未悟”(提多迦尊者语)。这里的“悟了”与“未悟”虽曰“同”————表面相似,而实不同。“悟了”是恍然大悟,是“空诸所有”;“未悟”是根本没有。佛家千言万语只是“明心见性”,宋儒亦有言曰“将心比目,将性比天”。心目性天即“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禅宗大师说“贫到今年锥也无”(香严智闲语),是空诸所有;余之诗说“贫到今年锥也无”,既非写实,亦非禅意。禅家的空是“真”、“真如”;我们空是空虚的空。“贫到今年锥也无”,我们的茫茫是无本可据。“一星南极落江湖”,用黄山谷诗“南极一星在江湖”(《题落星寺四首》其二)。

    (八)《夏初杂诗》二首

    榆荚自飘还自落,杨花飞去又飞回。

    三千里外音书断,细雨江南正熟梅。

    春去谁言岁已除,墙头屋角绿扶疏。

    楸花经雨凋零尽,梨树飘香是夏初。

    余作此二诗颇费一点心思,但是并不能算好。一切事都当高处着眼,低处着手。

    榆荚落是直的,杨花飞是横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余之弟说余诗肥不了,余以为是如此,诗不大。老杜水浑真有大鱼。水清则无大鱼,小虾米折腾也热闹,然不大。

    “梨树飘香是夏初”句盖前四五年就有此句。梨树、洋槐,有时材料不新鲜。如“明月照高楼”(曹植《七哀》)、“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常用,但仍觉得好。

    (九)《偶成二绝》其二

    何曾忙里善偷闲,银锭桥边去看山。

    始信横担楖枥木,不如一钵掩禅关。

    诗之后二句上句不真切,而下句肯定好————精微奥妙。

    精微:方寸之木,日取其半,万世而不灭。奥妙:“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二十一章)

    《世说新语·贤媛》篇记载,一女儿将适人,其母语之曰:“慎勿为善。”女曰:“然则为恶乎?”曰:“善尚不可,何况恶乎?”可见中国人喜欢简单。

    如来所说法确是精微奥妙,而结果便成为复杂烦琐,着力在分析。

    (十)《海棠绝句》

    彻夜狂风动地来,预愁绛蕊委尘埃。

    平明火急起来看,依旧枝头艳艳开。

    余之《海棠绝句》,不但意思急,声音亦急。作诗心中情感与纸上字句相等始可,不可偏,一轻一重。心中情感用诗中的字表示出来恰好即可。吾此首七绝用字能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常患“言不及意”,思想、情感经语言传达出来,已打了不止对折。或曰:金圣叹批书乃口说人记,此不可靠。他能出口成章,所以别人所记能如此确实矣。天才训练如何方能如此?如金氏之所为,果然,则真是奇迹。金氏之作与人写小说不同,小说本身有动人情节,而纤细之情感怎么说不成的,写还得自己写。

    (十一)《薄暮散步什刹海附近,因访友人不遇而返》四首

    巢泥已带落花香,何事飞飞燕子忙。

    人不归来春又去,荒城一半是斜阳。

    更无荷叶叠青钱,只剩垂杨绾暮烟。

    今日会贤堂下过,共谁掩泪话开天。

    浮生不信是浮云,扶病时时到水滨。

    南岸行人北岸柳,仙凡惆怅隔红尘。

    经年一到寒松阁,古寺黄昏蝙蝠飞。

    拄杖徘徊人不见,布鞋还踏月明归。

    前二首与后二首非一天作,后二首作于前一天,前二首后一天作。时感情甚冲动。前二首念着冲,而无发展。

    诗、词、曲可顺用,不可逆用。[2]然周清真有词: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入燕巢泥。(《浣溪沙》)

    余用词入诗,成“巢泥已带落花香”一句,而用得好。周之词色暗淡,余之诗色鲜明。音节与声调对表示感情有关,暗淡音节表示暗淡情调。

    余最得意第三首。“扶病时时到水滨”句不好,然必须有,因无此句“水滨”无法引出下句之南岸、北岸。此首第一句原为“夕阳万瓦粲鱼鳞”,“粲”字不好,原为“耀”,亦不好,因此句太费劲,其他三句不费劲。现改作“浮生不信是浮云”,意虽稍晦而表现得不费劲。第三首意深,近日情调。四句中最得意者“南岸”二句。

    “经年”一首不太好,旧调味太厚。寒松阁,友人所居寺也。

    (十二)《向晚短句》

    余近作《向晚短句》:

    计日探春讯,何时看海棠。

    吹衣风浩浩,搔首意茫茫。

    带病即长路,衔悲上讲堂。

    楼前山色好,向晚益青苍。

    “长句”,七言;“短句”,五言不论古今体,皆然。

    李商隐有写春色两句: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日》)

    花、柳,以类相从。“花须柳眼”,柳条是一色柔条、垂条,而可抵花之万紫千红,此单调与彼复杂可抵得住。义山诗句好,不论姿态、颜色。诗一条路已被古人走尽,不是古人把话说完了,是旧诗路子只能如此写,不能脱古人范围。

    “带病即长路,衔悲上讲堂”,二句是象征。“讲堂”,禅宗和尚说法处,又名“法堂”。禅宗语:

    我若一向举扬宗教,法堂里须草深一丈。(招贤景岑禅师语)

    此亦“衔悲上讲堂”(说真的法,就没人来听了)————不干不行————悲哀;想干,干不了————悲哀;身体不成、学而不成,也是悲哀。

    (十三)《长句四韵》

    余近作《长句四韵》:

    啼尽城头头白乌,起看秋色到吾庐。

    空闻隐几能忘我,自笑詅痴尚有符。

    静里愁怀非寂寞,病中诗律见功夫。

    回首烂柯山下路,先生此局未全输。

    简斋曰:唐人多有此体————五、六句与七、八句平仄同,盖书生之便宜也。

    读书与创作是两回事,有人尽管书读得多,创作未必好,因为创作不必懂得很多道理,只要本着自己感觉感情,有天才,便能写得出很好的作品。而且古时书很少,屈原读过几本书都成问题,他所用的典故,并非得之于书,而是民间传说。谁能那么大胆,那么不识羞,说自己是天才呢?但人各有所长,不必自暴,也不必自弃。余自谓写诗乃“玩儿票”,有时间、有精力要作白话文[3],次是写曲,再次写词,最不成时才是写诗。

    余之《长句四韵》首句“啼尽城头头白乌”,出老杜诗句“长安城头头白乌”(《哀王孙》),而老杜是静的,余之“啼尽城头头白乌”是动的。第四句“自笑詅痴尚有符”,“詅痴符”,出自《颜氏家训》:“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谓无创作天才而偏要写,结果只是以显示自己的不通。精神病患者有一种暴露狂,文人好写作、发表,盖亦此种心理。此诗第二句“起看秋色到吾庐”即说秋色,三、四句便该承此“秋色”二字,而此诗三、四句用“隐几”、“詅痴”二典故,不太好。第七句“烂柯山”出《搜神记》。

    (十四)绝句一首

    昨夜耿无寐,今朝食不佳。

    聊将肉边菜,当作八关斋。

    吾之绝句一首。五言绝句不敢作,唐以后宋人已不成。

    “八关斋”,佛家名词。“肉边菜”,亦佛典,因六祖隐名时,曾共人打猎,菜在肉边锅内煮,本身仍是菜。

    清程瑶田有《九谷考》。

    想到读书。东坡读书有所谓“八面受敌法”:每一书读数次,每次只求一意。(《又答王庠书》)读中国古书要注意“生字”————学字,“难句”————观文法,如读外国书;然后再读;第三遍注意叙事;第四遍注意写景。一篇文章必须读很多遍。余读书只要认为好的,至少要读十遍八遍,可惜是没有中心思想。

    (十五)《和陶公饮酒诗》其十八

    舍生必有取,君子恶苟得。

    量力抵饥寒,过此亦疑惑。

    意坚齐险夷,理得破通塞。

    佳人在空谷,未须夸倾国。

    牵萝倚修竹,寒日共沉默。

    话是说给懂的人听,他已懂了,而偏要和他谈。

    陶渊明“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饮酒二十首》小序),此与阿Q以为人生仿佛有时也要砍头的思想不同,陶乃“苟不碎虚空,光阴如何惜”(余之《和陶公饮酒诗》其十五)。陶之高风不是从风雅来,是从吃苦来,不但消极吃苦,还要积极做事。

    人言作古诗宁拙勿巧,宁失之深勿失之浅,可靠否?

    “舍生必有取,君子恶苟得。”古人云:“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不是不得、不免,“苟”,只是受之无名,还不是有什么不正当。

    文天祥之弟文璧降元,时人作诗讥讽:“江南见说好溪山,兄也难时弟也难。可惜梅花各心事,南枝向暖北枝寒。”(世上侦探与盗贼是同一心计,是一棵树上所开两朵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又想到赵孟与其兄孟坚。赵孟,字子昂,然真是“俯”。其兄坚,字子固,入元隐居不仕。后往笠泽太湖视其兄。坚问曰:“弁山笠泽近来佳否?”曰:“佳。”坚曰:“弟奈山水佳何?”意思是你对得起这佳山水吗?(姚桐寿《乐郊野语》)《论语》有云:“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危行”并非不行,“言孙”并非不言。(孔子并未说“不行”。)

    “君子恶苟得”,然中国历史上不少君子小人之争,而结果多是君子失败,最后亡国。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然,被人卖了还不知卖到什么地方去呢!为什么毒蛇可以咬人,而人不可以变成一个比毒蛇更厉害的去咬毒蛇?可是只要毒蛇,不要好人。人要去好人中便是一个好人,在坏人中要比坏人还坏。世人若有此英雄,我们要拼死供养。(夜漫漫斋,虽黑暗到底还有天亮时候。倦驼庵,真完了。)

    读书要在紧要关头有用,如学拳上场玩,不能防人,又不能打人,学之何用?一人打他老子,老子即问:“何以您讲孝讲得那么好?”其子曰:“那是书。”读死书的书呆子不论,读书觉得对,我们便要如此做,这样书呆子可取。身体而力行,亲身去体会,拼命去干。书要与实地生活发生关系。

    “量力抵饥寒,过此亦疑惑。”法郎斯(France),怀疑派,曾经说:我怀疑,因为我有怀疑的勇气,你们连怀疑都不敢。没有反省,使人成为狂妄;反省太多,使人成为怀疑。因此,“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医者有割股之心,治死了,说我惭愧,那不成;说我心不坏,那不成。

    “佳人在空谷,未须夸倾国。牵萝倚修竹,寒日共沉默”四句,即“意坚齐险夷,理得破通塞”。“佳人”二句是诗的表现,“意坚”二句太哲学味,不像诗,“佳人”二句才是诗。“天寒翠袖薄”(杜甫《佳人》)是吃苦,“日暮倚修竹”(同上)是要强,这诗是表现老杜的人生观。孟子:“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孟子·万章下》)“知足更励前”(余之《和陶公饮酒诗》其十九)即“苟不碎虚空”。

    (十六)断句

    “当户新开夹竹桃”(余之诗句),用尹默师诗句:

    石榴艳发已嫌人,夹竹桃红次第新。

    不是花开春便在,牡丹开过已无春。(《春归有感》)

    沈尹默先生诗蕴藉,此非作者有意于此。

    (十七)《鹧鸪天》二首

    余作诗词主张色彩要鲜明,声调要响亮。此为目的,至于方法如何则识机而变。

    一天云散惟凝碧,九陌初晴尚有泥。(《鹧鸪天·秋日晚霁有作》)

    余之词句皆合格律,而“有”字不太好念,不太好听;且“凝”字重,对“有”字似轻,或改为“辗”字。实则“辗”字意虽好,而音节还不如“有”。余之创作非不想深入浅出,“辗”字或好,而非余之作法,此非护短。

    “一天云散惟凝碧,九陌初晴尚有泥”二句,不如余之“篆香不断凉先到,蜡泪成堆梦未回”二句好。

    篆香不断凉先到,蜡泪成堆梦未回。(《鹧鸪天·不寐口占》)

    原稿“先”字为“初”字,而“初”字不冷、不热,发暗、发哑,用在此处不好,改为“先”字。而若小杜之“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之“初”字,鲜嫩,用得好。“梦未回”之“未”字原稿为“欲”字,“未”是去声,“欲”字亦读去声,或谓“未”字深,“欲”字浅,此尚非主因。主因亦在鲜明、响亮,故“未”字较“欲”字好。用字句如良医用药,一种药别人吃得,此人吃不得。用字亦然。用的时、地不对,岂但不好,反而更坏。如在人前称自家兄弟为家兄、舍弟,若说“舍兄”、“家弟”便不行。

    “凉先到”、“梦未回”之“先”、“未”二字高。“惟凝碧”之“凝”字在此亦呆板。诗中用字句如大将用兵、名医用药,用的时、地不对,岂但不好,反而坏。又如余之近作“病久诗心定,愁多道力穷”(《南歌子》),一写便如此。此二句不如“篆香”二句。“愁多道力穷”句用意亦嫌稍深,“道力”所以打破烦恼,而今道力已穷,打不破矣。不过此二句中“定”字、“穷”字二字用得好,“定”字去声,“穷”字阳声,而其好不全在平仄。

    (十八)《浣溪沙》

    乍可垂杨斗舞腰。丁香如雪逐风飘。海棠憔悴不成娇。

    有鸟常呼泥滑滑,残灯坐对雨潇潇。今年春事太无聊。

    “乍可”,止可之意。

    泥滑滑(音古),鸟鸣声。词之四、五句盖从荆公“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送项判官》)来。

    余之填词养成这么一种本领————捆起来打,则大概因为天才差。“今年春事太无聊”一句把前面句子捆起来打,“今年春事”,捆;“太无聊”,一棍打死。“今年春事太无聊”,干净倒干净,太没劲,顶得太死。其实还是不捆起来打得好。如余之《蝶恋花》:

    什刹海边行不得,晴天飞下蒙蒙雪。

    以雪比絮。古人以盐拟雪太笨;以絮比雪,似固似,是则非是。下雪毕竟是下雪,飞絮毕竟是飞絮。

    (十九)《南乡子》

    衰草遍山长,出没成群兔鹿狼。八月高秋霜露降,苍茫,个是当年北大荒。  此际下牛羊,人语歌声泛夕阳。万顷如云还似海,汪洋,禾黍黄金一样黄。

    “出没成群兔鹿狼”、“人语歌声泛夕阳”二句,合乎“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陆机《文赋》)的要求,至于末一句“禾黍黄金一样黄”,连一个动词也没有,就差远了。写作注意形容词不如注意动词。文学不是绘画,画面是死的。徐悲鸿的奔马能画得好,固然可以说是活的,而若画张先词句“头上宫花颤未休”(《减字木兰花》),“颤”则画不出来;欧阳修词句“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一个“出”字,用得真好。中国语文有个特点,就是应当注意动词以及语言的音韵和音律。

    (二十)戏言二句

    余近有戏言二句:

    心气与天气反比,车价与粮价齐高。

    此效《滕王阁序》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二句实不甚高。一个大天才,不但不能学人,且不能与人以可学处。

    某禅师曰:

    一个人不能落地,落地便有人学在头里。

    一个天才是不能有二的,普通一事物尚不可能有二相同者,况天才诗人?“落霞”二句就算好,也是第三等句子,连二等都够不上。

    文学上的真与事实之真不同,此所谓文心。即使事实不如此,何妨以此自娱?自娱,超乎道德、法律之上。法国诗人阿尔弗雷德·德·维尼(Alfred de Vigny)说:最好做思想的游戏。(看书当记原文,在其内容与文字矣。)或谓:有人以政治(事业)杀人,又有人以学术思想杀人。(尼采,恶魔派哲学。)思想的游戏是自娱。

    饮酒、吸烟,只能自娱,不能娱人;而思想的游戏不但能自娱,还可娱人。文学之自娱亦然。自娱之高下或即以此分。纪晓岚好以文字技巧做思想游戏,如“片云头上黑,孤月浪中翻”(梁章钜《巧对录》卷一),笑二人一额上之黑瘢,一已瞽之左目;又如以“陆耳山”对“四眼井”(陆耳山,即与纪晓岚同修《四库全书》的陆锡熊。陆以“四眼井”讥笑纪晓岚近视眼,纪氏对以“陆耳山”。)不过,这只是思想游戏初步,还非法诗人所说者。王斫山所言:未到庐山,满眼是庐山;已到了,反而不见庐山。庶近之矣。(王斫山,金圣叹之友,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中多所提及。)

    并非事实所有或所必需,而文人又需有文心。

    文心,了解是一回事,欣赏又是两回事。

    注释

    [1]叶嘉莹此处有按语:“谓拗字。”

    [2]叶嘉莹此处有按语:“指诗可入词,词可入曲;而曲不可入词,词不可入诗也。”

    [3]白话文,指学术文章。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