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词短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少游词好语言

    少游写景之作如《满庭芳》: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虽不识字人,亦知其为好语言。欧阳修“一点沧洲白鹭飞”(《采桑子》)写得大,自在;少游此词凄冷、荒凉,可代表秋天凄冷的一面。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秦少游《减字木兰花》)

    若只说柔肠寸断,则只是说明,不是表现,不成文学。

    二、从程垓《小桃红》说到咏夏

    程垓,字正伯,有《书舟词》。其《小桃红》曰:

    不恨残花亸。不恨残春破。只恨流光,一年一度,又催新火。纵青天白日系长绳,也留春得么。  花院重教锁。春事从教过。烧笋园林,尝梅台榭,有何不可。已安排珍簟小胡床,待日长闲坐。

    词,偶尔读一读,写一写,当无不可,但不可以此安身立命,算“文章事业词人小”(余之《采桑子·题百因词集》)。若性之所近,习之所好,偶尔一填,第一须摸着词的调子。所谓调子即音节,每词有每词的音节。想填某一调子,最好取所爱词人之词先念几遍。俗说“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就因社会爱笑人,使得想说实话的人都不敢说了。

    余前数年有《灼灼花》:

    不是昏昏睡。便是沉沉醉。谁信平生,年来方识,别离滋味。更那堪酒醒梦回时,剩枕边清泪。  此恨何时已。此意无人会。南望中原,青山一发,江湖满地。纵相逢已是鬓星星,莫相逢无计。

    此词即从程词变来,但比他有力。程氏“纵青天白日系长绳,也留春得么”,系不住,放下了,这是中国人看家本领,顺应。顺应不是反抗。余词“南望中原,青山一发”,由东坡诗“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之后句而来。惟东坡是北望,余是南望。苏东坡有时太不在乎,但此首字音好。

    中国旧诗写夏的少,纵有也只是写天之舒长、人之安闲;要不然就是对不得安闲者的怜悯。程垓《小桃红》从春归写到夏至,写到天之舒长、人之安闲。天气可影响人的性情、思想,冬天虽有严寒压迫,还可干点什么,夏天人精神易涣散,故有此等作。

    写夏天的词,即如东坡之《洞仙歌》,也只是天之舒长、人之安闲: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全词也只是这三句好。前二句写人,至于写夏景,第三句真绝了。李之仪《鹧鸪天》下片云:

    随定我,小兰堂。金盆盛水绕牙床。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

    这是对夏之安闲的享受。“受尽无人知处凉”,差不多福都是如此,除此,就不是福。夏天什么地方最凉快?是高粱地头,是厨房门口。所以说,福看你会享不会享。虽然福不多,可是人人都有,但说到享福,却是“受尽无人知处凉”,没法告诉人。现在人不会享福,享福是受用,现在只知炫耀,不知享福。现在人最自私,可又不会自私。

    中国传统写诗是要能忍受、能欣赏,故写夏亦然。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悯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水浒传》)

    这是对不得安闲者的怜悯。郭沫若题己集之扉页有言:

    炎炎的夏日当头。

    此言不是安闲,不是怜悯,是担当。余之《浣溪沙》:

    赤日当头热不支。长空降火地流脂。人天鸡犬尽如痴。

    已没半星儿雨意,更无一点子风丝。这般耐到几何时。

    此既非安闲之享受,也非对不得安闲者之怜悯,然此亦当与郭氏之担当不同,此乃描写,前人不但不敢担当,且不敢描写。

    郭氏扉页题词非传统境界,余之《浣溪沙》亦非传统境界。

    三、姜白石之“干净”

    姜白石是太“干净”。

    其《扬州慢》写“黍离之悲”,云: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白石太爱修饰,没什么感情。白袜子不踩泥,此种人不肯出力、不肯动情。姜白石太干净,水清无大鱼。人太干净了,不能干大事,小事留心,大事不成。《西游记》猪八戒过稀柿衕(第六十七回),不干净,真出力,可佩服。“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句后,写战后扬州: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此时动心了,可是依然是太干净。“自胡马窥江去后”,挑得好;但“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多少兵火乱离不敢说,而说“废池乔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