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说目连五百问戒律中轻重事经释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明愍忠寺传讲毗尼比丘 永海 述

    △将释问戒大分为三。初标题目。二明译人。三释本文。初标题目。

    释题十四字。通别合称。上十三为别。下一为通。就别题中。统括其义。谓佛说目连五百问。是七众戒律中轻重事之经也。若别释之。有五重义。名体宗用教相。名者。人法为名。人者。佛与目连。法者。五百问等。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谓觉了诸法性相之者。又觉具三义。一者自觉。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运无缘慈。度有情界。三者觉满。穷源极底。行满果圆。说者。悦也。谓佛由此戒。证于菩提。欲以妙行。益物。今得机而说。畅悦所怀。故名佛说。梵语目连。此云采菽氏。以上古仙人。好食于菽。仍以为姓。其名尼俱律陀。此云无节树。以父母祷树神而生。故以为名。问者。评也。言戒有持犯轻重之疑。数有五百。一一问而决也。戒者。梵语尸罗。秦言性善。言性本自善。无所染污。戒体然也。亦云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谓保持三业。离诸缚也。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中者。内也。轻重者。轻是第三篇。至第五篇。重是初篇二篇。事者。由也。绪也。言轻重事。是篇聚之因由。亦是泥犁之头绪也。谓目连所问。非定慧中事。乃戒律中隐摄未制轻重之事。佛说开遮之缘。轻重之事。故曰人法为名。体者。无作为体。谓众生灵明妙心。本来无作。由随于根境之缘。作诸恶业。致使无作真心。染于妄想。而不证得。若欲返妄归真。须受尸罗妙行。故于情非情境上。发心断一切恶之殊胜思。受所引誓不淫等。即名为色。此心所及所引色。于境量上。不起一念。有作心之胜用。是发无作心体。由是胜用。了证灵明无作妙心之体。故名无作为体。宗者。信心惭愧为宗。宗者。主也趣也。惭者。不自作恶。愧者。发露向人。若人虽信戒心。苟无惭愧。或故作或覆藏。尚不灭业与果。况证无作之体。故信心之后。以惭愧为主。能证无作戒心为趣。故名为宗。用者。离苦得乐为用。用者。力用也。苦者。三界生死之苦。乐者。三乘出世之乐。谓既禀戒获体。具惭愧者。当有何益。故明持戒有惭。当离世间轮回之苦。必获出世涅槃之乐。故名为用。教相者。三乘酪味为教相。教者。乃圣人被下之言。相者分别同异。谓戒是如来初说华严乳味时。不动寂场。而游鹿苑。分别说三。酪味之教而为相。故名为教相。通题经者。梵语素怛啰。此云契经。谓契理合机之教。又贯摄为义。谓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之机。通别合称。故名佛说目连五百问戒律中轻重事经。

    △二明译人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释附东晋录者。言唐宣师述内典录。始于汉明帝。终至大唐。列陈各朝释经沙门善士人名。并三学法名。今问无译人之名。不知何朝而译。良由此经于东晋时。国内盛行。既失译之名。今附彼录。

    △三释本文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初序分二。初品题。二序文。初品题。

    五篇事品第一

    释。五者。谓波罗夷等。篇者。偏也。谓此五中。偏说重轻之事。事者。拣理而言。即动作营为之事。品者。梵语渠波。此云品。集义类以彰品名。第者。居也。一者。数之始也。以文分一十七品。此居其一。

    释。文为三分者。自如是我闻起。至当堕何处。是为序分。自尔时佛告起。至于问终。是正宗分。自尔时目连。至于文终。是流通分。首言时方闻众证信序也。当机咨问发起序也。初述经之来源。故有序分。既许咨问。是以目连一一而问。如来应机随义而答。令人起惭愧心。永断诸恶。获大利益。故有正宗分。此问非但当时得益。后五百岁远沾其利。故有流通分。

    △二序文。二初证信。二发起。初证信二。初闻持之所。二闻持之伴。初闻持之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释。如是者。举所闻之法体。我闻者。能持之人。一时者。闻持和合。非异时故。佛者。时从佛闻。王舍下。闻持之所。梵语罗阅祇伽罗。此云王舍城。谓劫初慢他多王。瞿贪陀王。如是等圣王。于此建舍宅故。梵语迦兰陀。此云好声鸟。谓声好而形丑。以群栖竹林。故名迦兰陀竹园。此下无闻持之伴者。影摄闻持之所。文中以下文云从座而起。必有同闻之众。又流通云。吾今怜愍诸众生故。

    △二发起三。初启白。二赞许。三正问。初启白。

    是时目连。从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今欲有所问。唯愿世尊。为我演说。

    释。是时下。谓目连既同住园中。心怀所疑之事。故从座起白佛下。谓佛乃世出世尊。能知因果。纤毫不差。方答我问。故白之也。我今下。谓我今欲有所问诸事。惟愿大悲世尊。为我演说。将欲正问。而先启者。盖佛是无上大圣。须先请知。不卒问故。

    △二赞许。

    佛言善哉。汝所问者。能大利益无量众生。恣汝所问。

    释。佛言下。谓佛称赞汝所问者。是利益有情问也。既有是益。故赞善而许之。

    △三正问。

    时目连白佛言世尊。末世比丘。轻慢佛语。犯众学戒。杂用三宝物。当堕何处。

    释。目连下。远叙末法信寡。犯戒致报而问也。末世者。拣非正像故。乃世道交丧之时。轻慢佛语者。叙罪过缘起有四。一无知。二放逸。二烦恼炽盛。四不尊重。由是于佛语之法。轻忽侮慢。意含正法时反此。犯众下。正问所犯诸恶。当堕何处。犯者。干也。谓干犯所受之戒。众学戒者。谓广释毗柰耶。及十七事中。所有众多恶作恶说。咸悉摄在突学法中。是故总云众多学法。今举轻而问。其余轻重皆摄之也。此是所作之业。杂者。参错也。杂用三宝物者。言佛物有四种之殊。法物不同。僧物各别于三宝诸物之中。参错而用也。按宝积经营事品云。佛言有檀信施。属佛法僧三宝之物。营事比丘。应善分别。不应共杂而用三宝之物。如现前常住僧物。不应与招提僧。招提僧物。不应与现前常住僧。此二僧物。亦不共杂。亦不与佛物共杂。佛物不与二僧物共。杂。若常住僧物多。而招提僧有所须。应集僧行筹索欲。若僧和合分与。迦叶。若如来塔。或有所须。若败坏者。若二僧物多。营事比丘。应集僧行筹索欲。作如是言。是佛塔坏。今有所须。此二物多。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若僧不惜所得施物。若常住。若招提。我今持用。修佛塔。若僧和合。营事比丘。应以僧物修治佛塔。若不和合。应余劝化。求财修也。若佛物多者。营事比丘。不得以佛物分与二种僧。何以故。于此物中应生世尊想。佛所有物。乃至一线。皆是施主信心施佛。是故诸天世人。于此物中。生佛塔想。而况宝物。若有施衣于佛塔中。宁令风吹雨烂。不应贸易宝物。何者。如来塔物。无人能与作价者。又佛无所须故。佛僧如是。法物宜然。以事体同故。此三宝物。该一十七品。若道若俗。是所作业之事也。若业与事。总名为因。当来下。谓若有所作恶因。当来堕落何处恶果地狱之所也。如是因果。余人不决。唯佛究竟明了。故咨请问。

    △二正宗分。文分一十七品。初五篇事。二三宝事乃至十七沙弥事。初五篇二。初诫许。二正说。初诫许。

    尔时佛告目连。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释。谛听者。诫之辞也。言诫而说者。以所问事。是生惭之要门。灭业之正路。故诫谛实而听。当汝说也。

    △二正说六。初众学戒。二波罗提提舍尼。三波逸提。四偷兰遮。五僧迦婆尸沙。六波罗夷。初众学戒。

    若比丘无惭愧。轻慢佛语。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

    释。此答末世犯戒之由。及受罪之处时也。惭者。内生羞耻为惭。愧者。外生羞耻为愧。梵语突吉罗。此云恶作。约身言恶作。如不齐整着衣等。约口言恶说。如含食语等。若比下。明无惭信寡之人。犯众学戒者。标所犯事也。如四下。喻明犯事堕狱之时。言四天王者。提头赖吒。秦言持国。主乾闼婆。及毗舍阇。居须弥东。黄金埵。毗琉璃。秦言增长。主鸠槃茶。及薜荔多。居须弥南。琉璃埵。毗流波叉。秦言广目。主诸龙。及富楼多那。居须弥西。白银埵。鞞沙门。秦言多闻。主夜叉。及罗刹。居须弥北。水晶埵。索隐云。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寿五百者。按俱舍论云。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计五百岁。堕泥犁中者。此云无有。谓无有喜乐。无欢无利。此即等活地狱。谓彼罪人手生铁爪相掴肉堕。或狱卒唱。或冷风吹活。两缘虽异。等一活故。于人间下。按论该九百万岁。以颂云。五十年为一昼夜。三十昼夜。该一千五百年。十二月。该一万八千年。十年。该十八万年。一百年。该一百八十万年。若五百岁。总该九百万年。又优婆塞戒经云。四天王寿。人间数九百万年。故知千字传写之讹。下诸数例此。

    △二波罗提提舍尼。

    犯波罗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寿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三亿六十千岁。

    释。此四篇所犯事也。梵语波罗等。此云向彼悔。如比丘于村中。从非亲尼。自手受食食。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等。如三下。喻明犯罪堕狱之时。梵语多罗夜登陵舍。此云三十三。寿千岁者。按论云。人间一百年。为天一昼夜。计一千岁。堕泥犁中者。此即黑绳地狱。以热铁绳。絣量肢体。后方斩锯故。于人间数该三亿六千万岁。

    △三波逸提。

    犯波逸提。如夜摩天。寿二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十亿千岁。

    释。此第三篇所犯之事也。梵语波逸提。此云堕。谓堕在烧煮覆障地狱。八热八寒是也。如夜下。喻明犯事堕狱之时。梵语须夜摩。此云善时分。时时唱快乐故。寿二千岁者。按论云。人间二百年。为天一昼夜。计二千岁。堕泥犁中者。此即众合地狱。以众多苦具。炽然猛热。合来逼恼故。于人间数。该一万四千四百万年。

    △四偷兰遮。

    犯偷兰遮。如兜率天。寿四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

    释。此初二篇之方便也。梵语偷兰遮。此云大遮。谓大恶遮善道。后堕恶道。体是鄙秽。从不善体以立名者。由能成于初二篇罪。如故泻精而未泻等故。如兜下。喻明犯罪堕狱之时。梵语兜率陀。此云知足。于五欲境。知止足故。寿四千者。按论云。人间四百年。为天一昼夜。计四千岁。堕泥犁中者。此即嗥叫地狱。谓狱卒捉人。掷铁镬中。嗥啕大叫故。于人间数。该五万七千六百万年。

    △五僧残。

    犯僧伽婆尸沙。如不憍乐天。寿八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一百三十亿四十千岁。

    释。此二篇所犯事也。僧伽者。善见律云。为僧。婆者为初。谓僧前与覆藏羯磨。尸沙者。云残。谓末后与出罪羯磨。此覆藏。即波利婆沙。行二种行。若犯此罪。僧作法除。故从境为名。如不下。喻明犯罪堕狱之时。梵语涅摩地。此云自在。亦名不憍乐。若依秦言化自乐。谓自化五尘而娱乐故。今云不憍乐者。憍。逸也。以自化乐。故不憍也。寿八千岁。按论云。人间八百年。为天一昼夜。计八千岁。堕泥犁中者。此即大叫唤地狱。谓狱卒置罪人铁镬中。号啕大叫故。于人间数。该二亿三万零四百万年。

    △六波罗夷。

    犯波罗夷。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五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

    释。此第一篇所犯之事也。梵语波罗夷。义翻名弃。四分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故。偈云。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尸。众所不容受。以此当持戒。自古皆从众法绝分名弃。如淫杀等也。如他下。喻明犯罪堕狱之时。梵语婆舍?提。秦言他化自在。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是欲界顶。假他所化。成自乐故。即魔王也。寿十六千岁者。按论云。人间一千六百年。为天一昼夜。计十六千岁。堕泥犁中者。此即焰热地狱。谓狱卒置罪人铁城中。火然燋烂。由烧炙众生堕此狱中故。此上名有间。若谤毁三宝五逆等罪。寿命一大劫。堕第八无间也。于人间数。该九亿二万一千六百万年。

    △二佛事品

    问佛事品第二

    释。佛物有四种。一佛受用物。殿堂衣服床帐等。既曾受用。只安佛塔中。不得移易互用。二施属佛物。不得移至他寺。三供养佛物。花香幡盖等。如花多。听卖买香油。犹多。更卖着无尽财中。若幡多。施主不许。不得余用。四献佛物。供养塔食。治塔人得食。佛前饭。侍佛比丘得食。

    问。佛物先在一处。有比丘赍至余处。作佛事。犯何事。答犯弃。一切佛物。不得移动。若有事难。众僧尽去。当白众。若众听。得赍至余处无罪。

    释。此问佛物前在处。后人赍他处作佛事。犯过也。佛物下。言第二及三之物。先在此一住处。有人赍至余一住处。作殿等佛事也。犯何事者。言此既移彼。知其有过。拟是佛事。不决重轻。故问犯何事也。答。犯弃。言若移佛物。犯弃罪故。一切下。盖由移动是不与取。及用佛物故。若有下。明移之开缘也。难者。忧也。患也。事难有八。病。王。贼。水。火。衣钵。梵行。命。意谓若有事难。众僧尽去。当作单白羯磨。众皆默然听许。得赍无罪。良以此开。恐失佛物并施福。非同窃取及用故。又含不听移之有罪如上。

    问。佛物得买供养具否。答。得。

    释。此问第二。得买第三佛物也。得买下。谓有人施属佛物。比丘得买花香幡盖。供养具不。答。得。前所问事是移。今既不动。是正因故。亦布施时。未定何事。故三种佛物。皆得用故。是正果故。又令施主时增福田故。

    问。佛物造堂与真可赁否。答。一切佛物得买。不得赁。

    释。此问第二。作第一受用物也。直。价直也。赁者。以物取利曰赁。谓比丘以佛物造堂。有人与直。既不移而有利。可得赁否。答。一切下。言四种物中。所摄一切佛物得买。若买须五倍价。以佛物无人能与作价故。不得赁者。以佛无须故。又同世间法故。若故赁者。越法咎也。或云佛因尚以头买施人。况果物云买者。何也。答。良以佛物事重。法僧不宜。况其俗乎。如天子宫室。非臣下所居。若故居者。得重咎故。若谓佛乃出世。非同世间者。岂惟无益于世。使人咸发阐提之心。可不慎哉。

    问。比丘作佛事。得佛奴牛驴马。得借使否。答。若知本是佛物。不得。不知。得。以非法得故。

    释。此问作第一佛事。以第二施物得借使也。佛奴者。以佛物买之侍佛故。或身充所欠故。牛驴马者。或佛物而贸并所施也。得借使者。谓比丘作佛事用佛物。非己用取利。可得借使否。答。佛言。若比丘知牛马本是佛物。不得使也。以比丘自作佛事求福。而借用佛物有损故。若故用之。重罪咎也。不知得者。言不知奴牛。是佛物得使。以非法得故。盖如法比丘。不用佛物故。

    问。僧地起塔。用佛物作篱。篱里可住否。答。若知故入。犯堕。不知不犯。若知故住。过三谏犯决断。过四谏转犯重。

    释。此问僧地起塔。用佛物作篱可住也。僧地下。言比丘于僧地起塔。用佛物作篱而围之。虽僧地僧居。既用佛物作篱。此篱里僧可住否。答。佛言若比丘知佛物为篱。即僧地已是佛物。不宜入住。而故入者犯堕。以不信佛语故。若不知是佛物而入者。不犯堕也。若知下。明增重意。若知故住。有如法僧谏。遮其故住所以。诘其用佛物之非理。谏云。大德此地佛物作篱不可住之。若故住者。即用佛物故。用佛物者不善。大德当信佛语。勿住此也。如是一谏二谏。过三谏不舍者。犯决断罪。以恶性不受人语。若犯而覆者。随覆日多少。僧前与波利婆沙覆藏羯磨。行覆日别住已。末行六夜摩那埵。如不覆者。僧直与行六夜摩那埵。行已次二十僧中。作出罪羯磨。决断其罪故。过四谏转犯重者。以善者受谏。如海纳流。今既不受。非复比丘。所以犯重。如俗人不共住也。

    问。先佛堂坏。主人更出私财。作堂。用故财施比丘。比丘可取否。答言不得。

    释。此问主人以己财作堂。用故财施比丘。可取也。先者。前也。坏者。毁也。更者。再也。私财者。言私己之财。非公化十方之物也。故财者。言佛堂故坏之财也。谓主人先修佛堂已坏。而施主更出私财作修佛堂。用更易故坏之财施与比丘。而比丘可取也。佛答不得取也。言物虽属主。已施如来。既属世尊。岂再为主。故云不得施也。若比丘明知佛物。不宜受之。故云不得取。而故取者。计钱多少犯重轻故。

    问。僧地佛物用作都篱。篱里先有井果菜可食否。答不得。若是檀越物作佛。事先要以果并菜施得食。不要不得食。若买。五倍价。若知不买而食。计钱多少犯罪。

    释。此问第二佛物。作僧地篱。先有井果可食也。都总也。篱。障也。言僧地以佛物作篱而护之。此内先有井果菜可食也。佛答有四义。不得食也。一者。言篱里先有井果菜。既佛物作篱。不得食者。由篱护无损。即是佛物故。二者。若井果是檀越物。欲作佛事。除先要以果菜施僧。后作佛事可得食之。若不要施僧。许作佛事。即是佛物尚不得食。况佛物作篱。可取食也。三者。言若比丘欲买而食者。须五倍价。以价重即止买念取食心也。四者。若比丘知佛物。不买而食者。计钱多少犯罪。多。则弃。少。则偷兰突吉也。

    问。欠负佛物。物云何偿。答。直偿本物。以佛不出入。故不加偿。虽尔。故入地狱。昔佛泥洹后。一比丘精进聦明。有一婆罗门。见比丘精进聦明。持女施比丘作比丘尼。比丘即受。其女姝好。比丘后生染意。作不净行。共生活用佛法僧物。各一千万钱用衣食。而此比丘极聦明。能说法。使人得四道果。自惟罪深重。便欲偿之。即诣沙佉国乞。大得钱物。还欲酬之。道路山中。为七步蛇所螫。比丘知七步当死。六步里便向弟子言。何处偿物。遣还本国。言汝偿物已还。我住此待汝。弟子偿物讫还。报之即起。七步便死。堕阿鼻地狱中。初入温暖。未至大热。谓是温室。便举大声经呗咒愿。狱中诸罪人鬼。闻经呗者。数千人得度。狱卒大嗔。便举铁叉打之。即命终。生三十三天。以此验之。佛法僧物。不可不偿。虽复受罪。故得时出矣。

    释。此问比丘。欠负佛物云何酬也。欠。少也。负者。受贷不偿也。言人借用佛物。或偿之欠少。及受贷不偿佛物也。云何者。犹言如何也。为是直偿本物。或加倍而偿。佛答有三意。初正答。言比丘欲偿时。但偿还本所负欠。不增减故。良以佛是出世大圣。不同世间出少入多。故不加利偿之。虽尔不加。由故借用当入地狱。地。底也。下也。狱。扄也。言地下之狱。拘扄不得自在故。此在南洲下五百逾膳那。三引证昔佛明用物由。言昔迦叶佛灭后。有一行解之僧。时有婆罗门。睹比丘之德。施女作尼。求解脱故。而比丘受之。因其女姝好。后生染污净行之心。即作不净之行。遂男女共同资生活命。用三宝物。各有千万。用为衣食。而此比丘有行解说法之益。能使人得四道果。亦自惟忖用物罪重。便欲偿之。即诣他国乞化。大得钱物。以用偿也。道路下。明用物之报。言比丘欲回。因道路山中为七步蛇所螫。以人四大力故。行至七步。蛇毒力故。不至八步。比丘既知七步当死。于六步内。便向弟子。说何处偿。议云本国。即遣还本国。言汝偿物已还来。我住此待汝也。弟子偿讫。还报之。起七步便死入狱。以初入温暖。未至大热。而谓是温室者。以狱之相。罪人见为别境。及至境时。即为恶报。顺其熟习。故为温室。梵语匿呗。此云止。由是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住为法事也。故法苑云。西方之呗。犹东土之赞也。由谓温室。便举声经呗。咒愿施主福田。因经呗声。令罪人发心得度也。狱卒下。言彼意恨罪人不改过迁善。数烦劳苦。故大瞋以铁杈打之。即死生天也。三结劝。言往世因果昭然。以斯验之。凡系佛法僧物。不可不偿。虽复受罪。故得即时出。不可不偿。由偿物故。虽复受苦。故得即时出矣。

    问。佛塔上扫得土。弃之有罪否。答。得弃。不得余用。

    释。此问佛塔扫土弃有罪也。言佛塔之土。即是佛物。为得用之。若弃即失佛物。可有罪否。佛答得弃者。言土虽塔扫。而是飞集之尘。不是塔质。故弃无罪。不得者。言但沾塔之气分。不得余用。凝土尚然。况于佛物。岂宜可用。

    问。佛物出与人。取子息用。犯罪否。答。与佛物同体。俱犯重。出入合子与佛。由故无福。以坏法身而为形故。

    释。此问佛物与人取息用犯罪也。子。嗣也。息。利息也。言前用佛物犯重。若比丘以第二佛物。出放与人。取物子息而用。不知犯罪也。佛答。子息既因佛物而有。即与佛物同体。故俱犯重。下明僻解之非。若谓用息有罪。以出入佛物。合其子息。与佛物增长。亦是福也。盖由增佛物故。所以无福。何以故。以坏戒等之法身。而为形故。

    问。佛图主。遣佛奴小儿。给比丘可使否。答。不得使。以是佛物故。

    释此问主遣佛奴。给比丘可使也。佛图主者。张骞使大夏还云。天竺国有浮图之教。或言佛陀。声相转也。译云。净觉。言灭秽明道。为圣悟也。由主佛陀之事。故云佛图主。遣。差也。言比丘自用佛物有罪。若图主遣给可得使也。佛答不得使者。因名佛奴。所以即是佛物故。

    问。比丘要与佛作。得食佛食否。答。不得。比丘无客作之理。何况取佛物衣食用耶。

    释。此问比丘与佛作。得食佛食也。食。啖也。佛食者。佛物为食故。言比丘要与佛。作为殿堂。得食佛食也。此用有缘。非同前之无缘故。佛言。比丘虽有作缘。亦不得食。以比丘入三宝数。为法王子。极为所尊。岂有至尊之僧。反为至劣之客作。故云无客作之理。此事尚不宜为。何况取佛物为衣食之用也。

    问。白衣与佛作得佛物。用此物作食请僧。僧得食否。答。不得食。

    释。此问白衣与佛作。得物作食。僧得食也。言前问比丘。作不得食。若白衣与佛作得物。用此作食请僧。僧得食也。佛答不得食。以食虽属于白衣。终因佛物而有故。是知食受白衣之名。即不得食。况无名者。岂可食也。

    问。佛事法事。得捉金银钱否。答。不得捉。犯舍堕。

    释。此问佛事等得捉金银也。此金银乃不净之财。故律制不捉而远过。若比丘为修佛殿堂等事。教法等事。得捉金银钱否。佛答不得捉也。言金银名不净财者。以五欲之首。虽为佛事。不得自捉。附执事人。如是上不违佛之制。次不令俗议谤。是名权宜。若故捉之。即有贪慢之心。故犯舍堕。

    问。人施牛驴马奴。造佛事法事可受否。答。得受使用。但不得卖。弓刀军器。一不得受。

    释。此问人施牛等。造佛法事可受也。言持净戒者。不畜牛等。皆有过故。若人施比丘牛驴等。作佛法事可得受也。佛答得受者。盖佛法慈悲为本。若见机得受使用。以有生福灭业之缘故。但不得卖者。防杀过故。弓刀军仗。乃损害众生之器。亦犯国禁。故一不得受。

    问。人施佛屋宅未用。可寄住否。答。不得。便是佛物。

    释。此问人施佛屋宅未用。可寄住也。言前问赁住佛堂地。皆云不得。若人以己宅施属于佛。像未受用。可得暂时寄之住也。佛云不得者。以屋虽未用。由施后。便是佛物故。

    问。续佛光明。昼可灭否。答。不得。若灭犯堕。虽云佛无明暗。施者得福。故灭有罪。

    释。此问续佛明昼可灭也。续。连也。昼者。日之中也。言人施油续佛前之光明。不令有暗。比丘节减己用。以昼日之明代光。可得灭也。佛云不得者。违施主意故。虽云下。遮谬解也。或曰。佛乃大觉。常光一寻。智光无量。岂有明暗之殊。故可灭也。佛言。虽云佛无明暗。为施者得福。若故灭有罪也。

    问。非佛屋佛像在中。可在前食卧否。答。得。若佛在世。犹于前食卧。况像不得。但卧须障。若有灯光明。不得足光中过住。若自有灯得。

    释。此问俗屋。非佛屋。像在中。可食卧也。食者。受食也。卧者。??息也。言施佛屋。即不得住。若俗人屋非佛受用。有佛像在中。比丘可在前食卧否。佛云得于食卧。若佛下释意。盖得者。若佛在于世时。比丘犹前食卧。况灭后之像。岂不得也。但卧须障者。言立佛不坐。坐佛不卧故。显行住坐无障也。若屋内像前。有供佛灯光之明。不得足止光中过住。即用佛物故。若自有灯。得过住焉。

    问。上佛图佛塔佛墙。远望。犯何等事。答不知不犯。若必急难事。上亦不犯。知而上犯舍堕。过三谏犯决断。过四谏。故上犯弃。

    释。此问上佛图等犯事也。上。登也。佛塔者。言瘗佛骨之方坟也。佛墙者。言大殿之墙图写佛像也。律制师影不得蹈之。若比丘上佛图等。远望犯何等事。佛云不知者不犯。以无慢心故。若必有急紧难事。恐伤命缘。上亦不犯。若知佛在下房。己上房住。犯恶作罪。况上佛图。又无难缘。故为慢意犯舍堕。谏云。大德。此佛图等。比丘当尊重。不可上望。若故上望。即慢佛语。慢佛语不善。大德当信佛语。勿更上之。如是过三谏不舍者。犯决断罪。若过四谏。故为而上者。犯弃。

    问。指物造佛经。更得他物。不用前物得尔否。答不得。以许便是。

    释。此问指物造佛经。更得他物。不用前物得也。指物者。已许之物。他物者。未许之物。若比丘于施主人。指示所得之物。以造佛经。又得他施之物。即造佛经。不用前所指。可得尔否。佛云不得者。谓非但自有妄言。又失信人福故。何者。以许物造经。便是佛物故。

    问。得买佛上缯作衣否。答不得。

    释。此问得买佛缯作衣也。买。市也。缯。帛也。言供养佛上之缯也。衣者。三法衣也。若比丘造作袈袈。得买佛上缯帛。作法衣否。佛答不得者。以损施主。功德福田故。

    问。形相佛像犯何事。答。一切佛像。不问好恶。不得形相。其罪甚重。必不可为也。

    释。此问形相佛像犯事也。形。比也。相。视也。像。似也。佛像者。佛之相好。相似也。言比丘于金银等像。应至心赞礼念报佛恩。不生是念。而反形相佛之相好像似。斯于五篇中。犯何事也。佛云。凡一切佛像。不问是好与恶。不得形相。以其罪甚重。义当逆罪。必不可为形。比之大恶也。

    问。佛墙得持物倚否。答。不得。犯舍堕。昔有一比丘入寺礼佛。有婆罗门知相。相比丘有天子相。便语比丘。我有一女嫁与比丘。比丘言。须我礼佛还。比丘便持锡杖。倚佛图墙入寺礼佛已还出。婆罗门便不复与语。比丘问故。与我女否。婆罗门言不与。婆罗门言。向见比丘有贵相故与。今无复此相。是故不与。所以尔者。消其功德故。以是佛墙及塔壁。不可持物倚。既犯戒。又消其无量功德。

    释。此问佛墙。得持物倚也。物者。道具等也。倚。依也。若比丘上佛墙有过。可得持物倚也。佛云不得者。轻慢尊仪故。若故倚者。犯舍堕罪。昔有下。引证三意。一倚佛墙缘。昔有一比丘。至我礼佛还。二获罪之相。比丘便持锡杖。至于消其功德。三结证犯事。以是佛墙。至消其功德也。

    问。人作佛像。鼻不作孔。后人得作否。答。不得。

    释。此问人作像。鼻不作孔。后得作也。若缁素人。作佛像成已。惟鼻不作其孔。后随喜之人。可得作否。佛云不得者。有犯形容故。

    问。佛物得作天人世人畜生像否。答。佛边得作。

    释。此问佛物得作天人等像也。天人者。帝释等。世人者。给孤等。畜生者。狮象等。若比丘知第二佛物。不得余用。若造佛殿中之诸天。外护之给孤。坐上之禽兽。得作如是像否。佛答得作者以有表义。非余处故。盖天。表至极之尊。人。表悲济之胜。畜生。表无畏说之极故。

    问。比丘度人不知本末。后度知是佛奴。而不发遣。犯何事。答。若知而度犯重。若先不知。知便发遣。若不发遣。犯重。

    释。此问度人不知本末。后知佛奴。不遣犯事也。度。济也。遣。驱也。比丘度人。先不知彼本用佛物。末以身属佛是佛奴。后时度已。闻知是佛奴。存之而不发遣。犯何事也。佛答言。若比丘知是佛奴而度。是用佛物则犯重罪。若先不知本末。后时度已方知。便即发遣。若不发遣。犯重罪也。

    问。其人是大道否。答非。

    释。此问其佛奴人已度。是大道也。其者。指物之辞。若其所度之人。先未受戒是名佛奴。既受戒度已。是称大道比丘否。佛答非者言其度人。纵受比丘戒已。佛奴名不可移。以未偿于佛物。故云非大道之比丘也。

    问。自有私财顾比丘。作佛像。作者得取物否。答不得。

    释。此问自财顾比丘作像。作者得取物也。顾。赁也。私财者。言己之财也。若人自有私己之财。顾比丘作为佛像。作者可得取物否。答云不得。以有客作之名故。

    问。先上佛幡。得取用作佛事否。答。佛事得用。檀越不听不得。

    释。幡者。转义。言转恶成善也。谓施主先上供佛之幡。比丘得取用作菩提会等之佛事否。佛言。若是佛事得用。以皆是供佛故。拣余事不得。若檀越不听取用者不得。若听者得也。

    问。得通礼过去七佛否。答得。以法身同故。

    释。通。彻也。礼。履也。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故大论云。人之一身。头最为上。足最为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过去者。拣非未来。七佛者。毗婆尸。此云胜观。尸弃。此云宝髻。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拘留孙。此云所应断。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迦叶。此云饮光。释迦。此云能仁。言比丘礼释迦佛时。可得通礼过去七佛否也。佛云得礼。以诸佛应身虽殊。而所证法身皆同故。

    问。若人先许佛三会。然后作一会。或三行香。三布施。得了否。答言不得。自违言有罪。

    释。此问许三作一。或三行香施。得了也。佛三会者。菩提。涅槃。生时等会。言人有集福等缘。许佛三会。然后虑事烦财乏。作一会。或三行香布施。得了前愿否。佛言不得。以许三作一。自违言有妄语罪故。

    问。比丘犯决断。得佛地中忏悔否。答。不得。

    释。佛地中者。言佛殿地中。非僧作法戒场之地也。忏悔者。华梵相兼。梵语忏摩。此云请忍。言请现前僧。忍受发露其罪。悔于后时不敢更作故。谓比丘犯决断罪。应于僧中羯磨行行。二十众中出罪。若僧数不足。又无托处。或故违教。得于佛地中忏悔否。佛云不得。以僧作法用于佛地。而坏如来轨则故。

    问。久远故寺都无垣障。不知佛地远近。若欲作者。云何得知齐畔。答不知。当以意作齐畔。以不知故增损无罪。

    释。寺。嗣也。言治事比丘。于中相嗣而住。垣。墙也。障。隔也。谓年月久远故寺。四围都无垣墙障隔。比丘不知佛地远近大小。若欲作者。云何得知齐限边畔也。佛云。若不知者。当以自意酌量而作齐畔。以不知故。设或增损。所以无罪。

    问。佛物作鬼子母屋。及作像有罪否。答同以佛物施人。

    释。梵语诃利帝母。梁言鬼子母。故律云。时王舍城人。皆称诃利帝母。又寄归传云。西方施僧斋日。初置圣僧供。次行众僧食。后于行末安一盘。以供诃利帝母。屋者。舍也。止也。言人于舍止住也。谓比丘以佛物作像。及屋为有罪否。佛言。若比丘用物作像。同前施主。以佛物施人。计钱多少犯罪。

    问。佛塔前得礼比丘否。答不得。犯舍堕。

    释。律制师僧上座。应行礼敬。若不敬礼。婆罗门聚会法也。言比丘于佛塔像前。得礼比丘足否。佛云不得礼。以比丘见师等。当行礼敬。若互相值于佛塔前。当敬于佛。故不得礼。若故礼者。犯舍堕。或云法身非相。无处不周。岂有前与不前。故皆得礼。今云不得者。是应身有相。即有能礼所礼。前与不前。故云不得。比丘若在塔像前。佛不尊而礼。比丘者。喻如朝中。主不尊而礼臣下者。慢君之咎也。若按此制。尚不礼人。若转身背佛。向外礼神者。亦非礼之极也。亦舍堕也。盖古之梵刹。皆无护法面立于前。俱在左右。以表慈威之意。今时不存古制。增设护法殿宇。欲美观瞻。反违佛教。幸以理推。上遵佛制。不宜面设护法神也。

    问。比丘卖佛像有何罪。答。同卖父母。

    释。佛像者。言人之慧命父母也。若比丘卖出佛像。有何等罪。佛云。同卖父母。以比丘用佛物犯弃。此卖比于用者。更重一等。故云同人卖父母。是逆罪也。或云佛行菩萨道时。尚舍身而救苦。岂得成佛。兼是像似。卖资而获其罪。岂不违于因耶。答。佛因舍身。乃利人之实事。今证大果。生人福田。若于佛像。而不生善反卖出之。是恶业缘。故云同世之逆。若云佛慈可卖。如是必发阐提之心。善无恶有。自他无益。故云。三世诸如来。不出如斯假也。

    问。比丘自手断树掘地。作佛塔寺。及造形像。有福否。答。尚不免地狱受大罪苦。有何福耶。以故犯戒故。

    释。此问自手断树掘地。作佛塔寺像。有福也。掘。穿也。断。决也。别解脱中。断树掘地有损害他安之义。佛已制之。今造为佛塔寺像。可有福否。佛言。若比丘故违圣制而作善。尚不能免于地狱。受大罪苦。有何等福耶。以故意犯如来之戒故。

    △三法事

    问法事品第三

    释。法者。玄理幽微。正教精诚。故此理教。寔苦海之舟航。涅槃之径路也。说法者。自遵佛制。观机演教。听法者。钦仰规模。躬闻圣化。如是堪为传法。可称如渴思浆。设非法而谏过三四。弗如教而咎更弥增。沙门称谓。焉可名哉。况复贪心受施。身佛物而不分。代佛之仪。座迷先而于后。及至机尘俗帽。应知所宜。秘律焚烧。须明得否。若或故乖慈训。随事无可逃焉。如其惭愧心生。因戒禅智得矣。

    问。高座说法。前人着俗服。可与说法否。答。听法说者。二俱犯众多。过三谏不改。犯突吉罗。复过三谏犯决断。复过三谏至弃。若使不谏。经三说戒转增。

    释。此问人着俗服。可与说也。俗服者。言世俗人之服。明非如法解脱服也。若比丘于高显之座。说法。前听法之人着其俗服。是不恭敬者。可与说法否。佛答。法乃佛师。听人须着法服。师是模范。观机如孝二亲。若故乖违。听法说者。二俱犯于众多。应当学也。有如法者谏云。大德。欲听说法。当着法服不宜俗服。若俗服者。即违佛语。慢佛语者不善。大德当信佛语。勿着俗服。如是过三谏不改。犯突吉罗。说者谏词大同。此答文前后影于复过三谏犯堕也。复过三谏犯决断。以恶性不受人语故。复过三谏至弃者。以其非复沙门故。若使诸比丘。见其非法俱不谏者。经三说戒其罪转增。约义而言当逆罪也。

    问。为说法者如法。余听者不如法。得说否。答。同上。

    释。说如法者。言比丘。宣扬妙法。无所希求。观时鉴机。翘勤钦仰。如经三轨。名说如法。听如法者。好乐多闻。修如实慧。尊重梵行。体具威仪。如婆罗门。名听如法。言说法听者既皆如法。有余听者不如法时。可得说否。佛言同上。例我如来于布萨堂。有取金花不如法者。佛则不说是也。

    问。请人说法。先高座上有帐盖。是供养佛物。得于下坐否。答。都不知不犯。知不得。

    释。此问座上有帐是佛物。得于坐也。帐。幔也。盖。伞也。言比丘请人说法。未设座前有帐盖是供佛物。说法比丘得于下坐否。佛言请者说者都不知佛物。下坐者不犯。以不故令人有过。及用佛物故。若二人明知有佛物。即不得坐。若坐者二俱犯堕。以不信佛语故。

    问。僧坐先寄佛在上。后可于上座说法否。答佛坐得。先是僧坐不得。

    释。先寄者。言律制法座。须像在先。表代佛扬化故。谓僧说法座。先寄佛在上疑有佛座。比丘后可于上说法否。答佛座得者。言佛先在座。后可得说法也。若先是僧在座。后寄佛者不得。以无代佛扬化故。

    问。若人请比丘读经及说法。施物得受否。答。若有希望心受。犯舍堕。若无贪心受不犯。若无衣钵受不犯。

    释。言若人请比丘读经说法。为祈禳集福等。而施物者。可得受否。佛言若有希望心。非益人想。同世应之事。故犯舍堕。此贪心之物。须僧法舍财。罪心。则名为善。不舍者。当堕地狱。若无贪心。为彼福田。受之不犯。或无衣钵受不犯。

    问。僧中说法。高座上得备机。捉尘毛尾否。答病得备机。捉麈毛尾者犯堕。非毛得。

    释。机。案属。言机案承足故。尘者。言鹿王之毛尾。若比丘于僧中说法座上。得备机捉麈毛尾耶。佛答。言比丘足有病缘。得备机案承之。若捉麈毛尾者。犯堕。以损彼身分而得故。若线布等拂。皆非兽毛故得捉用。故萨婆多云。苾刍有时。为讲诵踞师子座。机案承足。故有涂香应将物替蹑之。又为遮蚊虫。故听作拂扇。或用麻纻白?。破衣诸叶也。

    问。秘经及戒律有事否。答。犯舍堕。

    释。秘者。言隐藏也。谓比丘之体。应弘法以报佛恩。若秘隐经文。及于戒律。有犯事否。佛言。犯舍堕。以佛说经戒皆嘱流通。由慢意隐藏。故犯罪也。

    问。师具着俗服。向说法得礼否。答得。不病不得为说法。

    释。师者。言和尚等。谓比丘之师著于俗服。向其说法得礼足否。佛言得者。若有病缘二俱得也。故律云。病比丘应为说法。?其正念也。师不病但可礼足。不得为说法。以违毗尼故。

    问。白衣头上有帽。得为说法否。答。除有病必须覆头。余悉不得。

    释。白衣者。即彼师之俗服也。帽者。谓拘修罗衣。言比丘之师。著于俗服。头上有帽。得为说法否。佛言。除有病缘。必须覆头得说。余息不得者。言自病之余悉不得也。

    问。经上有尘土草秽。得吹去否。答。不得。

    释。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所谓契理契机。摭华云。契理。则合于二谛。契机。则符于三根。功超世教。敢不敬乎。若经卷之上。有落尘土草秽。可得吹去否。佛言不得。以口秽气故。若故吹之。恶作罪也。

    问。比丘得书经取物否。答不得取。犯舍堕。

    释。书。写也。言尊重圣经。书写流通也。若比丘得为人书经取物也。佛言不得取。以比丘作佛事。不食佛食。有客作之名。法亦如是。故云不得。况乎为佛之子。应随佛学。刺血为墨等。既不能如是用心。反假斯取物。是贪慢心。犯舍堕罪。

    问。经上有饭食。犯何事。答。有慢意故为犯决断。不慢意犯堕。

    释。饭者。炊谷熟曰饭。食。即五啖食。若比丘受食。就经案上。有遗落饭食。犯何事也。佛言有慢意故为犯决断。以含损坏之由。绝永弘通之咎故。不慢意犯堕。虽不慢心杂用。由未深信佛语。权且就用。故犯罪也。

    问。戒律不用流落。可烧否。答。不得。不知有罪烧舍堕。若知烧有罪。故烧犯决断。与方便破僧同。亦如烧父母。

    释。言戒律全卷。堪以流行。或卷部外。一章一偈。不堪受持流落。可得烧否。佛言不得。以戒是三学之初。菩提之本。虽不用流落。犹为解脱之方。如涅槃半偈。书于巷陌康庄。冀诵持者。永为道种故。若缺多闻不知有罪烧。犯舍堕。若闻知烧有罪。故意烧者。犯决断罪。下引例。与方便破僧同。以烧毁戒律。与调达自立五事。方便破和合僧所行五事亦同。亦如烧父母之逆罪。以戒乃法身父母故。

    △四结界品

    问结界法品第四

    释。此品问结界轨则法也。结。属也。界。畔也。言非法之地。僧伽作法立标。结属僧伽界畔轨则。不为俗地非法之分齐也。良以世间诸事。缘具方成。况出世胜因。岂无托处。故僧作诸羯磨。必于如法界内。能成妙行之缘也。故律云。非羯磨地。不可作法行僧等事。按五分云。界有三种。一摄僧界。摄人以同法。令无别众愆。二摄衣界。令无离俗罪。三摄食界。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过。此界相者。若山界相。大如须弥山。小者如象。若石界相。大如牛。小者三十称。若漫石不得。应别安石。若林界相。言林草体空。不坚实者不得。若大林乃至百由旬。下至四树重接是也。树大者若阎浮提。小者高八寸。形如钵大。及城池堑林舍随有称之。应须义设方法。如僧法中具僧集等七缘已。方唱相作结界法也。

    问。结界为云何。答。结界法者。若山泽无人处。随意远近。若城邑聚落。不得远结。亦不得夜结。结界时。要须比丘四角头立。不得便外人入。外人入则界不成。先结界场。僧家白衣奴子尽着界场上。然后视度四方。结界时除四处。一者。聚落。二者。聚落外。俗人田地。常作事处。三者。若有阿练若。独处山泽。恐说戒羯磨时。有种种事难不得来。白众求别结小界。众若听可。彼无五人。众当遣僧。与结别界。此谓阿练若坐处。四者。受戒场先结界文均除。结戒场。除是结界。以是其事。或先结大界。后结戒场。于中受戒。如戒公所。云。恐无所获。然云不知。同于取别。显通此路。可有侥幸。其人云。若有病比丘不能得往僧中。求索别一屋中结界。僧亦应听。先解大界。与结别界讫。然后结大界。一切比丘。不持衣。夜中得入中。

    释。此问僧伽结界之处不一。此诸界法云何结也。佛答牒云。汝问诸处云何结界法者。若山下。答所问六意也。一者。若所结之界。在山间水泽无人妨碍之处。随意远近皆得。故律云。若布萨界。极广三由旬不得过。若过不成得罪。二者。若所结之界。在都城县邑聚落之中有人妨碍之处。不得远结。齐于墙栅之处。三者。若城邑结界时。岂唯不得远结。亦不得夜结。以僧不知大小屈曲之边畔故。唯日中了然故。四者。言清众作法结界之时。沙弥须出。况乎外人。故以比丘四角头立。不得使外人有入。入则不成。以不合佛清净轨则故。五者。言城邑结界。宜随住人。当于未结之先。僧家人等尽着界场上。然后视度四方之界相。岂唯住处合宜。亦妨失衣破夏之缘。又唯此羯磨。无与欲法。恐不知相。有于过故。六者。言结界时除四处。初二结界开出有人。不得远结。三四二处开出别界。初者。言聚落处有市易故。又一家一村。亦名聚落。于此村中。齐墙栅处。并外势分。名为界畔。此界内比丘。同集在手相及处。违教者得越法罪。二者言除聚落外界。用中人掷石以还而不远结。以俗人田地常作事处故。三者。言布萨界远。若有阿练若独处山间水泽。恐说戒羯磨时。有种种事难不得来者。应白众求别结小界。众若听可。彼无五人。众当遣僧。与结别界。此谓阿练若坐处。其兰若界量。极小方圆七槃陀罗。一槃陀罗。二十八肘。若结小界。不得说欲。结布萨界。亦不得说欲。结界场。极小容二十一人。作界场已。后起屋覆界不失四者。受戒场先结。界文均除结戒场者。言时诸比丘。有须四人众羯磨事起。五人众。十人众。二十人众羯磨事起。集会疲极。佛言。听结戒场。称四方相。若安橛。若石。若标作齐畔。五分云。须在大界前结。由此受戒场先结。界相之文四方均等除之。次以大界场内外相围之。结大界场。故毗尼母云。必以大界围之。除是下。结也。言除是内裹一重标。戒场内相。中间一重标。大界内相。最外一重标。大界外相。结其大界。以是如法之事也。有时或先结大界。后因众多羯磨事起。方结戒场。于中受戒等事。犹如大界中之公所也。云者。言界内僧云。既先结大界。后结戒场。恐有无所获知戒场。以戒场之相。非一时唱故。然云不知。同于阿兰若。白众取别结小界。显通此戒场之路。可有侥幸知也。其人云者。言其界内人云。若有病比丘。于布萨时不能来者。求索别一屋中结界。僧亦应听之。文云。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别一屋中结小界。白如是。先解下。明结之法。言若结小界时。先解大界。与结别界。然后结大界。如上先戒场后大界也。一切下。明大界有不失衣界。言大界结已。一切比丘不持衣。夜中得入别界屋中。盖不失衣界。依大界结故也。故根本云。为不失衣。依界秉羯磨。欲令安乐住。元由老病缘。虽复离三衣。界中别处宿。除其村势分。随处任游行。

    有一住处有界。一比丘亦可打犍椎。广说戒。先向四方僧忏悔。然后亦可三语。三语者。谓三说。

    释。此文缺问否答三字。言有一住处有大界。打犍椎集僧广说戒法。若唯一比丘。于布萨时。亦可打犍椎。广说戒否。佛答云若大界唯一人。先日向四方僧伽忏悔。至时然后广说。亦可三语说。三语者。谓三说。文云。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

    问。结界得通佛地结否。答。不得于中受戒。若先不知法。已受得戒。师僧若知。故违有罪。

    释。言僧结受戒场界。而场地窄者。得通大界中佛地结界否。佛言不得于中受戒。即用佛物故。若沙弥先不知律法轨则。已受得戒。知轨则法不得戒。言三师七僧。若知破轨则法。故违而授者有罪。即堕也。

    问。行舡。舡上得结界否。答得。若有沙弥白衣驱着岸上。然后结界。若不驱出。当障隔着一处。然后结界。结界后。夜不持衣。不得入中。

    释。界法二种。皆有所依。处既无凭。虽有羯磨。功无就矣。若比丘行舡时。有羯磨事起。既无所依。舡上可得结界否。佛言得者。以法起托处。界为胜缘。随在之处。皆为所托。若云舡动。有相皆迁。但合律文。故皆得也。律云。若行舡布萨。应下碇。若下桩。不得系着岸。若崩岸有大树。根在水中。不得系着树根。若掷水内有树根应斫去。若不斫去。与陆地相连。若水中大石。或树。或浮木。悉是水所摄也。若作法时。有未具戒者驱着岸上。然后结界。若舡行不能驱逐。当障隔一处。然后结界。结界后有别比丘。不持衣不得入中。以无大界中。摄衣界故。

    问。大僧尽行。唯有沙弥在界。为得否。答。但有一清信士。界便不坏。况沙弥。尽无一宿界坏。若僧尽去不还。亦不须解。

    释。言界由僧结。须假僧持。僧既尽行。唯沙弥在界。为得不坏否。佛言。界之存没。不在师资。但有人时。界便不坏。况沙弥也。若尽无道俗等。不唯多时。一宿便坏。故知界既系人。若僧尽去不还。界法坏矣。亦不须解。以律有结解故。

    问。贼来界里杀比丘。界坏否。答不坏。

    释。贼。害也。言贼害人身财故。盖界是如法之地。羯磨胜缘。界有非法。事无所托。若贼来界里杀比丘。界可坏否。佛言不坏。以结时须当清众。有俗不成。今是住时。故云不坏。又贼为杀事。余众不无。设僧非为。界无损故。

    问。一人三四人行道。或在白衣家。得结界否。答不得。五人以上得结界。

    释。言律制结界。五人以上是其轨则。若一比丘人。或三四比丘人。行于道中。或白衣家。有羯磨事。得结界否。佛言不得。须五人以上。方得结界故。

    问。结界得通流水池水结否。答。一切亭水尽得。分流不得。以不知齐畔故。

    释。言僧结界近于水时。可得通于流水。池水结界否。佛言。一切亭止之水尽皆得结。故白一羯磨云。佛言。若诸河间有桥梁者。得结界。异此便非故。若分潮流之水。通水入田。若王治化五日一雨。江水皆不得。是以不知齐畔故。

    问。结界后不打犍椎。界坏否。答不坏。

    释。犍椎。声论翻为磬。亦翻钟。又五分云。随有木瓦铜铁鸣者是也。增一云。阿难升讲堂击犍椎者。此是如来信鼓也。初鸣时。当依经论建心标为。必有感徴。应至钟所。礼三宝讫。具议立念。我鸣此钟者。为召十方僧众。有得闻者。并皆云集。共同和利。又诸恶趣众生受苦。令得停悉故。若僧结界之后。不打犍椎。其界坏否。佛言不坏以界成坏。在人有无。非干声鸣界成坏也。

    问。结界得通王路结界否。答得。当结时遣人两头断行人。然后结界。

    释。言俗人田地。有妨羯磨。故不远结。若僧结界。近于道畔。胜于前妨。可得通达王家官路结界否。佛言得者。以界虽通路。无碍僧伽故。但当结时。须遣人在两头。断绝行来之人。然后结界。若入田路。向井取水路。穷路皆不得作界相。若大路。或车步路。路断者。经三四村。皆得作相也。

    问。无主地可得结界否。答得。便如郁单越法。

    释。无主地者。言无主人所管之地。夫比丘所须。皆当乞之离不与取。若于无主之地。无可乞者。可得结界否。佛言得者。以既无主地。免于偷愆故。便如郁单越法。以北洲人不执我所故。

    问。先结界。后有大水。或掘坑长十五步。或复于中行欲。此界坏否。答尽不坏。其人云。假使掘大坑。深广一由旬。界犹不坏。况小小坑耶。

    释。言僧先结界如法。结后有大水。或掘大坑。失坏托处。又行欲事。此界坏否。佛言。水坑淹损。界相无伤。人有非法。界亦无损。其人云者。是佛预教比丘。止其掘坑之人言也。若末世有是人者。比丘应语其人云。假使掘坑深广一由旬。界犹不坏。况汝小小十五步之坑耶。

    问。比丘得比丘尼界里宿否。答得。亦不得失衣。但不得入其房内耳。

    释。尼八敬戒中。有近僧安居。是知二部界别。以远嫌疑。及犯事故。设被僧差教授。不至日没而回。违者犯堕。若比丘或有病缘。及行道中。可得比丘尼界里宿否。佛言得者。以戒虽遮。缘必开故。纵许得宿。亦不失衣。系缘守戒故。界之四方可宿。但不入其房内耳。若故入者。随事结罪也。

    问。僧结界竟。后来僧共住不持衣。失衣否。答。不失。当结时。已通三世僧故。

    释。言僧结大界。则随界结摄衣界。皆已竟故。而后来僧共住。身不持衣。为得界法。不失衣否。佛言不失者。以当初为四方僧。结大界及衣界时。即已通于三世僧故。

    问。僧不尽集。得结界不。答。若有事嘱授得。无事不得。

    释。言结界尽集。知界分齐。若僧有三宝缘。而不尽集得结界否。佛言。若有缘事。当嘱比丘授某事。与僧所欲结界者得。若无缘事。不尽集者不得也。

    问。一结界得几时。答。不限年数。若施主要增地更结耳。

    释。一。初也。几时者。言几多年月时也。如师资授受。皆有时数。若檀越施地。僧初结界。得几时也。佛言。师僧具腊。学堪利人。受戒定时。能堪一食。今之结界。不于余同。故不限数。除若施主。要增界地。可更结耳。反显不要增者。不限年数也。

    问。先僧结界不解而去。后来僧得于中结界否。答得。

    释。言结界解界。是为如法。若先僧结界。不解而去。界相犹存。后来僧得于界相之中。重唱结界否。佛言得者。以先僧不解。一宿便坏。由无持法人故。所以后僧得结也。

    问。结戒场时。要须集一切僧。为随意多少。答。五人以上得。以无大界故。众不集无犯。

    释。僧结大界。须尽集僧。若结戒场。亦同尽集众僧。为当随意多少也。佛言大界尽集。为知界畔。离破夏等缘。此无是意。但集五人以上得。何者。以无大界故。众不尽集。所以无犯。若大界不集。犯越法咎。

    问。结界场。要须至场上。亦得遥结耶。答。要须至场上。乃得结耳。

    释。言僧结界场。当尽集之。或有缘而身不至。为须要至场上。可得遥远结界耶。佛言。以遥结与不集无别。必须要至场上。乃得遥耳。

    问。二众结界。得互相叉结否。答不得相叉。得共通结耳。

    释。互相叉者。言如两手互相叉也。尼界近僧。远约由旬近三五里。若二部之众。皆欲结界。其界相错。可得彼此之界互相叉错结否。佛言不得相叉。以讥嫌混滥故。可得二界相共通达结耳。

    问。一界里得鸣二犍椎否。答得。但不得二处说戒。及以羯磨。种种僧事。唯得烧香饭食而已。

    释。界法僧集。须打犍椎。若一界里。可得鸣其二犍椎否。佛言得者。以界广大。二处得故。但不得二处说戒。及以羯磨。种种僧事。何者。以律云。此一住处。一说戒故。若二处说戒等。即有非法羯磨。非毗尼羯磨。非法别众诸事皆起。若鸣二椎。唯得烧香饭食而已。

    问。大僧得与尼。通结界否。答得。

    释。言檀越欲供二众。邻于结界。其大僧可得与尼。共通结界安居否。佛言得者。以二界通达。彼此历然。以顺施主福田故。

    △五岁坐事

    问岁坐事品第五

    释。岁。越也。言越故限也。说文曰。木星也。尔雅夏曰岁星。岁星行一次也。木星谓之岁星。与年谓之岁。义实相因。以其一年行一次。十二次而周天。故曰岁星。此星行一次。而四时之功毕。故年谓之岁。摭华钞云。诸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则七月十五是腊除也。意谓望日五分腊除。十六日新受五分法身之岁也。表比丘修证五分与岁并增。故云受岁。是以比丘出俗。不以俗年为计。乃数夏腊耳。按戒文。岁约五分生来义言。通于多时。腊约修证义言。别于一夏坐者。止也。行坐之对也。谓春秋游行利他。夏冬坐止自利也。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坐腊等。斯皆边裔殊俗。不达中国正音。或方言未融。而传译有谬。故以四月十六日入安居。七月十五日解安居也。安居者。形心寂静曰安。要期住此曰居。行事钞问。何为但结三月者。一生死待形必假资养。故结前三月。开后一月。为成供身衣服故。二若四月尽结。则四月十六日得成。若有差脱。便不得结教法太急。用难常准。故如来顺物。始从十六日。至后十六日。开其一月。续结令成。故安居名。是正称也。

    问。夏中几日得结坐。答。从四月十六日。尽五月十五日。日日可结。此谓坐初有事难不得结。或五三四日。乃至一月。尽不失前坐。此名三十日结坐。一日受岁。后坐人唯得一日结坐。过七月十五日。有事难。日日可受岁。尽八月十五日。此名一日结坐。三十日受岁。

    释。言夏中雨际之时。而有四月。若前后三月夏坐者。有几日得结坐也。此影问于受岁日也。佛言若前坐人。从四月十六日。尽五月十五日。日日可结。此谓下明得结之意。以坐初时。有诸事难不得结坐。或五三四日。乃至一月。尽不失前坐。此名下。结也。言此上之缘名前坐人。三十日结坐。一日受岁也。结坐受岁文。如羯磨部中说。若后坐人。唯五月十六日结坐。应至八月十五日满。若过七月十五日。于十六日有种种事难。日日可受岁。尽八月十五日。此名下。结也。言此上之缘。名后坐人。一日结坐。三十日受岁也。

    问。结坐受七日法。为坐初受。为临行时受。答。若坐初受者好。坐初不受。亦可临行时受。夫受七日法行。不满七日还。后行不复受。计满七日。乃复更受。若虑忘亦可日受。

    释。言前后结坐。有缘皆开。若结坐已有三宝等益人之事。此七日法。为是坐初受。为临行时受耶。此受法文云。是但对首法。应具威仪白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三说。若事是半月等。方作白二羯磨。若受日多者。同缘受者。二人三人应一时羯磨。羯磨钞云。凡受日缘务。要是三宝请唤生善灭恶者听往。若请唤无利益。三宝非法破戒有难。虽受不成。佛言。若知夏中有三宝事者。结坐之初。先受者好。若初疑之不受。亦可临行时受。夫受下。明受法及不满者之制。钞云。谓纵令前事唯止一日。皆须七日法。律云。不及七日还。听受七日法。夏末一日在。亦作七日法。若准律意。及即日还。可白同意出。不受明矣。若按钞等。事唯止一日。皆须七日法。此与圣制皆急者。何也。良以诸师钞律恐人以小事频白而出界。挂安居之名。故云皆也。原夫坐初临时。受法行满。有后缘出者。须更受也。若不满还者。后行不复更受。计满乃复更受。若思虑忽忘者。亦可日日受也。

    问。夏坐中。不受床坐房舍十二物。得坐否。答。不须受。

    释。受者。言比丘衣食等事。皆有受法。表有证人故。十二物者。按根本部。安居分房舍法。差分十二人。一饭。二粥。三饼果。四卧具。五诸杂事。六藏器物。七衣。八分衣。九藏雨衣。十杂遣使。十一房舍。十二分卧具。及以褥席。若比丘于夏坐中。不受床坐等。为得坐否。佛言不须受。言受七日法。离于破夏。有利他益。衣食受者。离不与取有自利益。此房舍等。虽云助道。已在僧中。例上无功。故不须受也。

    问。结坐而不坐。得岁否。答。若先不知坐法。受岁得。若知故违不得。

    释。结坐者。律云。比丘无事游行。妨修出世导业。雀鼠尚知窟穴。沙门何不知时。愍物行慈。故应结坐。不坐者。言比丘虽两两相对结坐。而不如法坐止。无缘界外行故。得岁者。因如法坐。有得禅定。及于圣果。罪灭福生故。若比丘结坐。而不如法坐止。得受一腊岁否。佛言。若比丘先时不知夏坐之法。所谓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中后夜。亦勿有废者。受岁得也。若知坐法故违而不坐者。不得受岁。

    问。都不结不坐。受岁得否。答若先不知有结。不知有坐法受腊得。知有结便应向僧忏悔。若先知法。故违不得。

    释。腊者。猎也。于此月中猎取禽兽。以祭其祖。从事而立。故名为腊。又接也。新故交接之谓。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