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饰宗义记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蕴治。一切皆是道是道谛。(述曰)一切有漏善等三性。为果分边。为苦谛体(通于异熟等。流士用增上四果也)。为因分边为集谛体(通于六因)。故俱舍二十二云。此中果性取蕴名为苦谛。因性取蕴名为集谛。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虽有殊。非物有异(其文易了)。一切有漏。随堕三世数量无边。得解脱时。如彼数量。各证离系。离系即是无为异名。其无为数。如彼数量。并灭谛体。三乘圣者身中所有学无学无漏圣道。及彼相应随转法等。并是道谛。修观行时。皆观为境。境虽如是。于自身中所起圣道。必不顿起。乘差别。故根差别故。三世之中。其量多故。此灭道体。条然各别。故俱舍云。灭道二谛。物亦有殊。第二依胜说者。婆沙七十八云。苦谛云何。如契经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非爱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述曰)五取蕴苦。虽则与前宽狭无异。然前七苦堕观一境。亦是苦谛。其相则狭。但由相显。故偏说之。令生猒背。或可取蕴亦狭前门。前通非情。此唯有情故也。五取蕴者。俱舍第一释云。烦恼名取。从取生故名为取蕴。蕴属取故亦名取蕴。或蕴生取亦名取蕴。若准大乘。杂集第一。取谓欲贪。欲谓希求。去来自体引取当蕴。令起现前。贪谓染着。现在自体执取现蕴。令不舍离。故名取蕴。今叙小宗。且依前说。次辨集谛者。即婆沙云。如契经说。诸所有爱及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名苦集圣谛。(述曰)一切有漏皆是集谛。今说四爱。就增强说。此四爱者。缘现缘自身生爱。立初二爱。缘现缘后资具生爱。立后二爱。次辨灭谛者。婆沙云。如契经说。即诸所有爱。及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断弃。名苦灭圣谛。(述曰)理实一切有漏法灭。名为灭谛。今就胜说。俱灭四爱。次辨道谛者。婆沙云。如契经说。八支圣道。名趣苦灭道圣谛。(述曰)道谛理实通于相应及随转法。今且就胜唯说八支。如八支不说心王受想思等。故非尽理。第三依别门者。大小乘宗。皆说逆观十一有支。起四谛智。如是总成四十四智。且如老死起四智者。婆沙百一十云。知老死智(苦谛智也)。知老死集智(集谛智也)。知趣老死灭智(灭谛智也)。知趣老死灭行智(道谛智也)。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各趣四智。广说应知。彼论释云。四十四智。皆通有漏无漏。然不断惑。唯此四谛。有十一重。且说老死为苦谛体。即以生支为集谛体。以与老死为集因故。彼灭彼道是余二谛。为第一重。复以生支为苦谛体。即以有支为集谛体。以与生支为集因故。余二可知。乃至行支立为苦谛。以无明支立为集谛。余二准知。无明更无缘起支摄法为因故。故无四智。更欲搜括别门之义。其类繁多。故且略显方隅而已。

    第二依经部者。先随诸师。将成实论以为经部。后当别叙譬喻师义。且依成实者。如疏云。苦谛体者五受阴等者。此意为显熟果以为果法。以为苦谛。故成实第二云。以此五事起受身因缘。名五受阴。(述曰)谓求五阴事故起异熟因。因名能受。从因立名。名五受阴。次辨集谛者。如疏云。其集谛体者。谓业烦恼等。如疏应知。次辨灭谛体者。如疏云。灭无异状等者。谓所显灭体非一异。约能显事自有三别。故成实论第十五。假名品云。灭三种心名为灭谛。谓假名心(谓五阴中。所执众生有名无体。种为假名。缘此假名起妄执心。灭此执心。即生空也)。法心(即五阴体。名之为法。前达生空。独执此法。今复灭此执法之心。即名法空)。空心(前达法空。复执空。相。今复灭此执空相心。故名空心也。此上三空。总名灭谛)。问云何灭此三心(问于何位作何方法。而灭三心)。答曰。假名心。或以多闻因缘智灭(闻慧)。或以思惟因缘智灭(思慧也。始从五停至念处位也)。法心在??法中。以空智灭(修慧也。始从??乃至最后金刚心位也)。空心入灭尽定灭(即尽智起。证灭尽定。立为有余涅槃。是此宗意)。若入无余泥洹。断相续时灭(此上总显二涅槃位灭空心也)。上来即显始从??位。乃至有学金刚心位。有空相心。若尔四善根位。与入见道。有何差别。答善根位中相心间杂。入见道已相心不陵。故有别也。问若有余涅槃是灭尽定。与不还果谛灭尽定。有何差别。答不还所得。但灭心法。罗汉所得。永灭烦恼。故成论第十八卷。八解脱品云。问汝言灭尽定。是阿罗汉。名漏尽者。学人应得漏尽(谓不还果。亦得灭定。应即漏尽)。答有二种灭。一灭。二次第灭。第十九卷灭定品云。灭定二种。一烦恼尽(即前二种灭中初灭是也)。二烦恼未尽(即前二种中。后灭是也)。烦恼尽者。在解脱中。是第八解脱。亦名阿罗汉。烦恼未尽者。在次第定中(谓九次第定中也)。上来三空即是三种。执心无处名为灭谛。如灯灭已。无别灭体。不同萨婆多无为数量。如有漏数。亦异大乘生法二空。所显真理。体性非无。次辨道谛者。如疏云。言道谛者。谓戒定慧等。问成论十七定因品云。道谛者谓八直圣道。今何故云戒定慧也。答正语业命即是戒学。正念正定即是定学。正见正思即是慧学。释进即是三学并摄。故不违也。然观灭谛。既通闻思。故知闻思亦道谛摄。即是不同萨婆多宗。唯无漏通为道谛体。次辨经部祖师譬喻论师。如婆沙七十七云。譬喻者说。名色是苦谛(名是四蕴。色是色蕴。意因成实)。业烦恼是集谛。业烦恼尽是灭谛(此灭但是灭无之处。未必即同成实三空)。奢摩他毗钵舍那是道谛(彼宗止观。盖亦通于闻等三慧)。

    次辨大乘出体者。略分四别。一者菩萨谛境。二者声闻谛境。三者依别门义。四者略释通别。且菩萨者。为修道智。应晓二门。一者谛体边际。二者约门建立。且辨边际。如杂集论。从第六卷至第十卷。广辨四谛。且苦谛者。总摄勿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以之为体。有情世间。自有八苦三苦等相众多义门。器世间者。十方世界三千大千等差别之相。此等总是苦谛体性(此中虽通情非情数。然唯意显异熟果法。及以外器增上果法。体唯无记。不同萨婆多通于三体有漏法也)。言集谛者。烦恼与业。烦恼之中。所有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无量异门。业中复有律仪所摄。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等无量异门。此等并是集谛体性(若准婆多。业烦恼中等流果等。犹是苦谛。同类因等。犹是集谛)。言灭真如境上有漏法灭。若世间道次所得灭。若出世道断所得灭。若有学若无学若佛菩萨所得灭。一切皆是灭谛体性(大宗无为体非一异。然随相说。故有差别)。言道谛者。资粮加行见修无学道。一切皆是道谛体性(此通有漏无漏道也)。如彼广说不可具叙。第二初门建立者。如显扬论辨六谛。谓即世俗及胜义谛。并苦等四。合为六也。故彼论第二卷云。诸谛有六。一世俗谛。谓名句文身及依彼义(名等为能诠。妙义为所诠)。一切言说及依言说解了义(言声为能诠。义为所诠也。此之两重。约教安立。名俗谛也)。又曾得世间心及心法。及彼所行境义(此显有漏闻思修慧及所了义也。问??等善根是曾得不。答若望无始未曾起边。名未曾得。然是有漏亦名曾得。此约有漏智境名俗谛也)。二胜义谛。谓圣智及彼所行境界。彼相应心法等(此即无漏慧及所行义也。前非究竟。故名世俗。此约究竟。名为胜义)。第三苦谛(此下四谛。即是前说二谛辨之中各开为四)。此有二种。一世俗谛所摄。如经中说生等七苦。二胜义谛所摄。谓经中略摄一切五取蕴苦(此约一相。不尽理说。故名世俗。若尽理说。名为胜义。四十中世胜各通前门世胜二义。由各有教有漏智境及无漏智境故也)。第四集谛。此有四种。一者全摄。谓一切三界烦恼及业(谓摄一切集谛义尽也)。二者胜摄。谓缘已得未得自体。及境界所起爱。及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喜乐爱(四爱如上萨婆多义同也。爱于集谛最胜也故)。三者世俗谛摄。谓因能感世俗谛所摄苦谛(于前全摄业与烦恼之中。自有一分感是圆满因。感生等七苦也。如离间语一分。感爱别离苦等也)。四者胜义谛摄。谓因能感胜义谛所摄苦谛(即于业烦中。一分是牵引因。感异熟五取蕴苦也)。第五灭谛。此亦四种。一者全摄。谓全摄集谛无余断弃吐尽(此约见道之中。断四谛惑)。离欲灭没(此约修道中断三界修惑也。此上即显有余涅槃)。寂静(此显无余涅槃)。二者胜摄。谓胜摄集谛无余断。如前广说(谓四爱断等)。三者世俗谛摄。谓世俗谛所摄集谛断弃等。如前广说(感五取蕴。四者胜义谛摄。谓即胜义谛。摄集谛无余断等。如前广说。感取蕴[曰]断等自断等也)。第六道谛。亦有四种。一者全摄。谓一切觉分(即三十七觉分。通世出世道也。而以理推。外道世道非趣菩推非道谛摄)。二者胜摄。谓八圣道支(唯无漏)。三者世俗谛摄。谓于世俗谛所摄苦集灭。如其次第。为遍知故。为永断故。为作证故。所有一切圣道(谓知七苦。断七苦因。证七苦灭。因灭也。谓佛熟宜闻说七苦等。得知断证)。四者胜义谛。谓于胜义谛摄苦集灭谛。如其次第为遍知故。为永断故。为作证故。一切圣道(准前释)。问何以苦谛不明全摄及胜摄。答若约克性。则五取蕴是全摄。若约相从。则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合为合摄。由义不定。故不明之。既不明亦不明胜。理实胜摄。唯异熟识。是苦谛体(以第八识。是真异熟故)。次辨声闻。既不遍学。但就宜闻。或闻全摄而得解脱。或闻胜摄而得解脱。乃至广说声闻四谛。如瑜伽三十四。不能繁叙。次依别门者。亦有四十四智等。如前无异。次辨通别者。若据通相。亦同萨婆多。苦集是一物。且如四十四智中。观生支时。为因义边即是集谛。为果义边即是苦谛。余可准知。五取蕴中。若约克性。唯异熟蕴是苦谛体。若论通相。善染等法亦蕴所摄。亦约因果以分集苦也。若约别相克性辨者。唯异熟果是真谛。唯业烦恼是真集谛。彼灭彼道是余二谛。

    第三辨迷谛惑者。一辨萨婆多。二辨大乘。且依萨婆多。约十随眠。迷四谛异。及三界别。成八十八。先辨欲界迷四谛异。成三十二。谓迷苦谛。具十随眠。一有自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六疑。七贪。八嗔。九慢。十无明。次辨迷集及迷灭谛。各唯七种。谓于十中。除身边见。及除戒取。次辨迷道。唯除身边。具余八种。如是通计。总三十二。上二界中无可增境。故迷四谛各除一嗔。通计但有二十八惑。色界既然。无色亦尔。如是总计。成八十八。于中若辨亲疏。迷谛。十随眠中。二种一向亲迷四谛。一邪见。二疑。四种一向疏迷四谛。一见取。二贪。三嗔。四慢。一通亲疏。迷于四谛。谓是无明。二种唯局。亲迷苦谛。谓身边见。一通亲迷苦道两谛。谓戒禁取。于中且辨二亲迷四者。谓由邪见拨无四谛。复由疑故。疑于苦等。为是苦等。为非苦等。次辨四种疏迷四者。谓由见取。执前邪见。以为最胜。复由贪嗔。贪着自见。增嫉他见。复由慢故。恃己恶见。陵蔑于他。次辨无明通亲疏者。不共无明。亲愚四谛。不能了知也。相应无明。若与邪见疑相应者。亦是亲迷。与贪嗔慢见取相应。即是疏迷。辨身边唯亲疏苦者。婆沙五十二意云。且有身见。迷五取蕴。苦果处故。执我我所。复起边见。执我断常。理无迷余集等三谛。而执我等。故此二见。唯亲迷苦。次辨戒取亲迷苦道者。即五十二意云。执能得净。名为戒取。然诸外道亦能知其惑业之集。招于秽果。故不于。集执能得净。然此戒取总有二种。一者非因计因。二者非道计道。且非因计因者。由不了知苦果是苦。执梵王等苦体为因能生有情。故亲迷苦。非道计道者。由诸外道。亦能知灭是清净处。为求此净。发起种种无利苦行。谓之为道。此由亲迷真实道故。故亲迷道。非因计因。不名迷集。以识集故。非道计道。名为迷道。不闻道故。上来广辨见所断惑。因此乘明修所断惑。缘事而起。欲界有四。贪嗔慢无明。上界除嗔。三界总计合有十种。故萨婆多。见修所断。总九十八。

    次辨大乘。十种随眠。通约三界见修所断。自有二门。一者总迷门。通计三界见修所断。合有一百二十八。二者别迷门。通计三界见修所断。合有一百四。且总迷者。先辨欲界十种随眠。皆迷四谛。唯谛第六释云。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述曰)唯识论主。依集论第四。作如是释。杂集第七。释集论云。苦集二谛。皆是十种烦恼因缘。又为依处。诸家章疏释集论。不堪记录。今且释云。苦是十惑因依处者。第八藏识是真苦。识中惑种是彼现惑之亲因缘。即此识体。是彼种现之所依处。集是十惑因依处者。十惑种现。是集谛体。现行十惑。薰生种子。种子生种。种生现行。此等皆是十惑因缘。即前前念现行十惑。引后后念现行十惑。名为依处。谓若不迷苦集二谛。十惑无由从苦集生。是故十惑。各迷苦集也。灭道是彼怖畏处者。杂集第七释云。由烦恼力乐着生死。于涅槃界起悬崖想。生大怖畏。(述曰)由十随眠在身中故。怖于灭道。迷于四谛。既各具十。故成四十。上之二界各除四嗔。如是通计三界合有百一十二。其修所断。多迷事起。欲界有六。谓身边见。虽迷苦理。于中有二。谓分别起。见道中断。其俱生者修道方断。并贪嗔慢及以无明。故总有六。上界除嗔。故各具五。三界合计总有十六。通前百一十二。合成百二十八。次别迷者。前总迷门。通迷一切自所起处。乃非起处。故四谛境。各具十迷。今别门唯辨十惑自所起处。以为所迷。其义则异。故唯识论第六云。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述曰)身边二见。唯于苦果不违是空及非我故。执我我所及以断常。故唯迷苦。余之八惑。四谛境中皆容得起。故通迷四。且如邪见拨无四谛。疑及无明。随应准知。见取贪等。疏迷易晓。而论戒取。不同小宗亲疏苦道。谓此大宗。亦是疏迷。故通迷四。且大宗中。见戒二取。若苦谛下。即执身边及以邪见。以为最胜。及能得净。余三谛下。唯执邪见。以为最胜。及能得净。问若尔二取有何差别答见取但执最胜得净。论其戒取。不但执胜及能得净。并欲随顺此邪见等。受持戒禁。戒取既随邪见等生。故是疏迷。四谛之境。故通迷四(十宗见取唯执最胜。戒取唯执得净)。由斯理趣。苦下具十。余三各八。欲界合计有三十四。上界除嗔。是故三界别迷谛境。合九十四。修所断十。同萨婆多。以身边见。决定不修所断中所缘事起。故须除之也。事理体同而由解异故也。如是总计见修所断。三界合成一百四惑。此别迷门。具如瑜伽第五十八。西明法师唯识疏第六中。不晓差别。而令别迷。亦有一百二十八者。深为谬矣。次辨迷谛亲疏者。有粗细门。且粗门者。戒取回入疏迷之中。嗔通亲迷。灭道二谛。增此二故。余义并同萨婆多说。细相门者。贪嗔慢三通亲迷四。不能繁叙。

    第四断之方法者。由转法轮。故断烦恼。转法轮义。复为四门。一释名。二辨体。第三辨转法轮之相。第四问答。先释名者。婆沙百八十二。虽有多义。于理非要。今且一相通大小乘宗释其名者。八圣道法以成轮性。故名法轮。如转轮王所有轮宝。降伏四洲所有怨敌。如是行者。以此法轮。摧破一切见所断惑。故名法轮。若望世尊。自己心中见修无学三道法轮。具能摧破见修所断。俱舍二十四云。尊者妙音说曰。八支圣道似世间轮。谓语业命其相似毂。正定似辋。余四如辐。此意说言戒能内防。定能外摄。犹如毂辋。余四必依戒定而生。其义似辐。以此法成。故名法轮。

    次辨体者。且萨婆多自有二门。一者克性。如婆沙百八十二。八支圣道是法轮体。若兼眷属。即五蕴性。俱舍颂云。于中唯见道说。名为法轮。(述曰)故知唯局见道之中。八支圣道为法轮体。见道速疾疾似轮相故。亦此唯据他身中说。婆沙意同。不能繁叙。若据通相。即佛身中三转法轮所有圣道。此通见修无学三道。皆是法轮。故顺正理六十七云。毗婆沙师。本意总说一切圣道。皆名法轮。以说三轮三道摄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亦唯见道是法轮初。故说法轮唯是见道(谓佛身中。三转圣道。通名法轮。亦就胜说。唯他身中见道。说为法轮)。若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一切佛语皆是法转。故宗轮论。叙此四部云。诸如来语皆转法轮。若依经部。法轮有二。一者十二分教为法轮体。故俱舍二十四。叙经部云。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名为法轮(法门者。即十二分教也)。二者圣道为法轮体。即俱舍叙经部云。或诸圣道皆是法轮。于所化生身中转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此义虽同正理所说。然意有别。谓正理意云。法轮通相。虽通佛身。三转圣道。而论实理。唯他身中见道名转。今经部意。即佛身中。亦是克性法轮之体。非谓通相也)。若依大乘者。西明法师解深密疏第五卷中云同经部。今更委说。谓若克性就胜说者。即佛身中三无漏根所摄圣道。并陈如等身中创生八支圣道等。并是法轮体。故瑜伽九十五云。正见等法所成性故。说名法轮。维摩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为证。问准大乘宗。八圣道支。在修道位。何名创生。答修道中胜。非谓见道而无八支。二者。若据通相说者。即通见修无学三道。及以圣道所缘之境。并取言教。总名法轮。故解深密第二云。以四谛相。转正法轮。又云。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是未了义。此中谛相即所缘境。又云。所转是未了义。故知言教名未了义。此未了教即是所转法轮也。三道名转者。即处处经皆言三转法轮故也。然三转者。疏中叙旧人释名。为示相转。劝修转。引证转。义亦少失。今寻经论。初转示见道相。次转示修道相。后转示无学道相。即是三转皆示相也(下当更辨)。

    第三辨转法轮相者。一者能转唯由言教。故婆沙百八十二云。世尊若不以言教手为其转者。则彼圣道无因得生。二者所转。即转世尊自己身中三道法轮。至陈如等身中创生。即如前引。顺正理六十七云。毗婆沙师本意。总说一切圣道皆名法轮。以说三转三道摄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然唯见道是法转初。故说法轮唯是见道。诸天神类即就最初。言转法轮。不依二道(谓不依修道及无学道。名转法轮也)。问既许三道皆是法轮。即应佛在菩提树下身中所证。名转法轮。何故要至鹿苑之中方名转也。婆沙百八十二云。转法轮何故要至鹿苑之中方名转也婆沙百八十二云转法轮有二种。一自相续中转。二令他相续中转。菩提树下是自转。鹿苑是令他转。佛以利他为正所作。故依令他转说为初转。广说如彼。若准大乘。瑜伽九十五。义意大同。故彼文云。复次由五种相。当知名为善转法轮。一者世尊为菩萨。为得所缘境界(谓于因位。为求了知所缘谛境)。二者为得所得方便(方便者巧智也。谓求于三转法轮中。生三道巧智也)。三者证得自所应得(前来既求。今此既证也)。四者得已树他相续。令于自证深生信解(树者俗书训为立也。谓自证已。复于他身立圣道也。由令他证便信佛证也)。五者令他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佛起世俗心。了知陈如已解我法。意令地神等。知佛此心。便信陈如证也)。次下论文释此五相。意云。第一所缘境者。即四圣谛。第二得方便者。谓于四谛。三周正转十二相智(谓依十二相。而生智也)。最初转者。谓昔菩萨入见道时。知是苦谛乃至道谛。于中圣智能断见道所断烦恼。名之为眼。依此圣眼断去来今三世惑故。如此复名智及明觉(若准此律。有六种名。谓智眼觉明通慧也。如下辨)。第二转者。谓是修道。谓此犹于更有所作。应当知其未知苦。乃至应当修其所未修道(生眼智等准前应知)。第三转者。谓是无学。谓所应作我皆已作(生眼智等。亦准前知)。若准婆沙阿毗达磨诸论师义。及俱舍二十四。并此律文。一一谛中。别辨三转。且婆沙七十九云。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此苦圣谛。我昔未闻。于此法中。如种作意。由此便生眼智明觉(此是初转)。此苦圣谛慧应遍知。我昔未闻乃至广说(此第二转)。此苦圣谛慧已遍知。我昔未闻乃至广说(此第三转)。集灭道谛广说亦尔(此后三谛论中略叙)。彼论中释三转。如次即是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也(即同瑜伽见修无学三道)。彼论又云。大德法救云。我思此经举身毛竖。以佛所说必不违义。合此经义。何以越次。谓于具知根后。复说未知根故。然彼大德遂回经云。应言此苦圣谛我昔未闻。乃至广说。集灭道谛广说亦尔(此为初转)。此苦圣谛慧应遍知。集应永断灭应作证。道应修习。昔未闻等。广说如前(此第二转)。此苦圣谛慧已遍知。集已永断。灭已作证。道已修习。昔未闻等。广说如前(此第三转)。阿毗达磨诸论师言。不应辄回此经文句。过去无量诸大论师。利根多闻。过于大德。尚不敢回。况今大德而可辄回。但说法者。依二次第。谓或有依说法次第。或复有依现观次第。若依说次。即此经是。若依观次。即如大德。今准瑜伽。同法救义也。若准律文。即同诸论师义也。瑜伽又释。第三证得自所应得者。谓无上正等菩提(理实见修无学三道皆得。今约极处。且言得菩提)。第四树他相续令于自证生信解者。谓憍陈如。从佛闻已最初解悟等。第五令他他所证生信者。陈如证已起世俗心。云我已证。如来复起世俗之心。云陈如证。并起世俗心者。意令地神证展转相告。乃至梵世(上来义释准瑜伽意。非录文也。婆沙百八十二释。声至梵天)。瑜伽又云。当知世尊转所转法。置于阿若憍陈身中。次复随转置余身中。彼复随转置余身中。以是展转随转义故。说名为轮。正见等法所成性故。说名法轮(即正觉是道之中等者。等取正思等七也。此中既言转所转法。故知即转世尊身中三转圣道。至憍陈如等身中。名为所转也)。

    第四问答分别者。问凡入道法。从五停心别[打-丁+鬼]相念。次起??等。方入见道。何以陈如不说五停。直教四谛。答婆沙第六。前三善根皆命终舍。俱舍二十三云。若先已得??等善根。经生故舍。遇了分位。善说法师。便生顶等。若不遇者。还从本修。(述曰)何妨陈如等先世已曾起??等法。故今世尊直为宣说四圣谛法。闻已□入四善根位。乃至见道。舍利弗等。暂闻谛理即入圣道。并准此释。

    第五大门缘谛行相者。大小乘宗。皆言缘谛各四行相。谓缘苦谛四行相者。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集四行者。一集。二因。三生。四缘。灭四行者。一灭。二静。三妙。四离。道四行者。一道。二如。三行。四出也。行谓行解。相谓相状。婆沙七十九云。问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义。答于诸境相简择而转。是行相义(谓以圣慧。作简择行解)。释十六行者。婆沙两释。俱舍二十六。具叙婆沙。并有世亲自作两释。大妄戒中。已叙初释。余不能叙。今应略叙大乘宗意。苦四行者。如杂集论第六卷释。今略述意。不谨录文。所言苦者。或有三苦。或八苦相。言无常者。略有二义。一者。无谓遣除义也。常一切时义也。蕴界处中无此常故。名曰无常。二者。变异灭坏义等。名曰无常。所言空者。蕴界处中。我我所等人法皆无。名之为空。即此无我所显空性。其体是有。此则空及空性。皆名为空。言非我者。外道等执我我所相。今蕴界处非如彼相。故云非我。集四行者。如杂集第八。今亦述意。所言因者。业感种子。是能引发名言种因。所言集者。即名言种。是五趣中敢集生因。所言生者。即由前说业感种子。及名言种。于趣生中。各差别生。所言缘者。由业势力。令诸有情舍曾得身。得未曾得。即说业势。名之为缘。灭四行者。如杂集第八。今亦述意。所言灭者。集因之中。烦恼永灭。所言静者。苦果之中。取蕴永尽。所言妙者。谓真性中。由烦恼灭。其体是净。由苦由尽。其体是乐。即乐净体。名之为妙。所言离者。最极安隐。永不退故。名之为离。道四行者。如杂集第十。亦且述意。所言道者是诸圣者证真义路(真义即是涅槃)。所言如者。一切烦恼皆不如理。道能除此。是故名如。所言行者。办事名行。谓能成办觉真实义。所言出者。涅槃名出。此能趣故。得彼出名。此十六行。通闻思修有漏无漏。如??等位。及后所得世俗智。必并是有漏。略知如是。然前门中三转十二者。且就四谛各一行说。若具足说十六行相。及成十二转四十八行相也。故婆沙七十九云。问此应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何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耶。答虽观一一谛。皆有三转十二行相(谓一一谛各四行相。四相各三。故成十二。苦谛既尔余三各然)。而不过三转十二行相。如预流者。极七返有等(预流理实二十八生。而不过七。故云极七也)。然婆沙意。三转各观一谛四行。故成十二。瑜伽论意。三周遍观。四谛各一。故成十二。然复婆沙就说法门。是故总说三转各观一谛四行。理实见道决定唯观一一谛中四行随一。定无遍观一谛四行(??等位中。理[真]许观一一四行)。西明法师解深密疏第五卷中云。一一转各生眼知明觉。故成十二。余三谛各尔。合成四十八行相者。深为谬也。彼法师以俱舍二十四文云。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说此名曰十二行相。法师乘此眼智明觉。成十二行。今详。论云别别发生等者。意显苦等四行名为别别也。乘此别别成十二也。如是义门无边差别。且为开智。略示方隅耳(次随疏释)。

    疏云次释其文等者。上释名门虽已略辨。今复随疏逐要释之。文云苦尽圣谛者灭谛也。疏云此实三谛无处等者。苦尽集已。诸宗同许道谛无处名为灭谛者。依成实宗。空心灭处以显灭谛。是其义也。若依婆沙七十八。释此义云。问集亦应灭。如何但说苦灭圣谛。答此亦应说集灭圣谛。而不说者。是有余说。(乃至)复次若说苦灭。应知已说集谛亦灭。要灭其因果乃灭故(广说如彼)。道及道具者。正见是道。余七是道具也。文言苦出要圣谛者。婆沙云。趣苦灭道。圣谛是也。彼论云问此应说趣集灭道。如何但说趣苦灭道。答应知此是有余。(乃至)若说趣苦灭。应知已说趣集灭。要趣因灭乃灭故以。(乃至)复次为欲遮遣谛道者。故谓有无学未命终间。受种种苦。如受四百四病等。世人便谤道不尽苦。故世尊说。圣道能灭后有众苦。由如是等种种因缘。但说趣苦灭道。而不说为趣集灭道。

    第三辨相(或有疏本云。第三说相)。疏意此下正显三转文也。疏云。初三转十二法转。第二此苦圣谛已下。举上十二转。一一能克六种功德。劝修而未得益者。不得意也。谓疏意云。智眼觉明通慧等大。望陈如等。实未证得也。今详。准前义章中。所引正理婆沙瑜伽意并说云。三转法轮所生眼智眼觉。并据世尊身中自证。举此自证宣说向人。非望陈如以辨三转也。此后律文。意亦如是。故后文云。我于四谛三转十二行相。如实而知。我今成无上正真道。而无疑滞。故知亦同诸论意也。故今更解。依瑜伽九十五。判为王相。一者。前初文云。四圣谛何谓为圣谛(乃至)此苦出要圣谛我已修者。此显世尊为菩萨时。谓得所得所缘境界(谓求知此所缘境界也。此即第一相也)。二者。文言此苦圣谛本未闻法(乃至)是谓四圣谛者。显世尊为菩萨时。为得所方便(谓求生此三转巧增智。此即第二相也)。三者。文言若我不修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如实而不知已下。为显世尊证得自所应得(谓即已证三转之中。眼智明觉。得大菩提。此即第三相也)。四者。文言如来说此四圣谛众中有无有觉悟者已下。为显世尊得已树他相续。令于自证深生信解(此即第四相也)。五者。文言尔时世尊已知阿若憍陈如心中所得已下。为显世尊令他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令他地神等。知他陈如得证而生信。此第五相也)。又云。示相劝修等者。并失义意也(上义门中略叙讫)。今详。五相科文之中。初相文云。当修八正道者。意云我昔既求所缘。修八正道。而后得证。汝亦当修。然必得证晓。前诸义讫。余如疏释。

    死者尽也者。不然。此中意显死位之中。未命终前。受逼迫苦。非谓己命尽也。

    未受恶法者。怨逼名恶。非谓三性之中恶也。

    有心同恶名增者(恶字爱故反也)。

    众苦炽盛名五盛蕴苦者。婆沙七十八。广释前之七苦义讫。次文即云。如是诸苦皆是有漏取蕴所摄。故名略说一切五取蕴苦。(述曰)今疏中云七苦并集。义即同彼。而言众苦炽盛者。理恐不然也。今详。盛者受义取义也。即是五取蕴也。然言诸苦皆取蕴摄者之七苦。随其所应。即是苦乐二受。受蕴摄也。论云爱别离时所有苦生者。旧婆沙文也。新婆沙七十八云。诸可爱境。远离身时。引生众苦。故名爱别离苦。其义同也。

    五盛蕴苦总收三苦者。准诸论中。苦苦即以苦受为体。坏苦即以乐受为体(乐必归坏。而生苦受。以果推因。故知亦苦)。行苦即以舍受为体。前之七苦。若配坏苦。即显乐受。若配苦苦。即显苦受。今说取蕴。非但摄前。复显舍受。是故总收三苦义尽。杂集第六。以三摄八。与此虽异。此中疏义。理亦可通。勿谓为妨。

    略举一贪者。意说十使虽皆发业。且于十中举一贪也。

    业与临终妄受相应者。谓润业烦恼也。大乘萨婆多等。一切烦恼皆能润生。于中爱增说为爱取。成论十五杂问品中破云。有人言。欲界系一切烦恼。能使欲有相续。色无色界五如是。是事云何。答曰。但爱能令诸有相续(广说如彼)。

    花池等解者。成实论第十五。明因品云。众生以痴力故。颠倒心生。将命终时。遥见地狱。谓是花池。以贪着故。则于中生。上来疏释。恐不契文。文意云。缘爱本所生。与欲相应受乐。此显爱。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希乐爱也。此四爱。上义门已辨讫。谓现与后自身及资具。名爱本也。缘此爱本。生四种爱。故云缘爱本所生也。此生也此生爱。与欲相应。希求受乐也(此释决然。勿复疑惑)。

    彼爱永尽烦恼无处等者。此释决定不契文意也。今详。彼爱永尽者。四爱断也(此总显集谛已也)。无欲(欲界爱尽)灭(色界爱尽)舍(无色爱尽)出要解脱(显有余涅槃)。永尽休息无有樔窟(显无余涅槃)。此释决定。亦勿疑之一一转下各彰六种功德者。疏配六通。寻之可见。又云。此是中道因家之果者。意显后时当得此果。非谓陈如见道之时。已得此果。疏意且然。依前五相判文。此则违理也。瑜伽婆沙俱舍正理并言。生眼智明觉四种功德。此律更加通生慧生。故成六也。崇云。此是见道位中。何以举通来劝。斯实利生。非是未得(此疏前云未实得益。故彼破之也)。如婆沙云。一一转时。各别发生眼智明觉。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惊察义。更加通生慧生。通是除障义。慧是简择义。以此解文。不违正理。冀诸学者。详而镜之。今详。彼师云是见道位中者。遍违诸论三转配见修无学三道也。瑜伽释眼智明觉。如上章中已辨讫。婆沙七十九有两释。于中后释。如崇己叙。然前释中次第以配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广叙已讫。任依一释。然加通生慧生者。通谓辨说无疑滞智。慧谓傍修世俗智也。

    阿之言无若犹如也者。婆沙百八十二云。以憍陈那先见法故。因斯号彼为阿若多。述曰。阿者无也。此是所悟之理也。若多此云知也。此是能证智也。义翻为初智也。

    乃至尽苦原者戒之功力者。谓由受戒后当漏尽。非谓正受之时。已尽苦原也。故十诵律云。诸佛法王自在力故。一唱善来。无有学地而命终者。

    转名而说者。谓转苦集灭道之名。以为呵欲等语也。一释如疏。今更详之。此名三德契经也。一者布施。为欲令彼离贫穷怖。是故为彼说施契经。二者持戒。为欲令彼离恶趣怖。是故为说持戒契经。即离二怖。是生天法。三者修习。谓如文言呵欲不净等。为欲令彼离生死怖。是故为说修习契经。故名三德契经也。

    呵欲不净者。欲界苦集也。

    有漏系缚者。上二界苦集也。

    赞叹为乐者。灭道二谛也。

    即于坐上诸粗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者。如婆沙百八十二。杂集第九。集论第五。瑜伽八十三及八十六。并释此文。且婆沙云。此中远尘者。谓远随眠(谓贪嗔等十随眠。如上辨)。离垢者谓离缠垢(俱舍二十一颂云。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惛沉。或十加忿覆。述曰。缠或有八。或言有十也。垢者六垢。即彼颂云。烦恼害恨谄诳憍。述曰。此六从烦恼生。有秽污相。故名为垢)。于诸法中者。谓于四圣谛中也。生净法眼者。谓见四圣谛净法眼生(即当此律得法眼净也。见法得法。彼论不释)。若依瑜伽八十三。有一释云。粗者所谓我慢。及见所断一切烦恼(我慢大乘通见修断。今意欲取见断者)。垢谓二品所有粗重(此粗重言。意曰种子故。彼论八十六云。由彼随眠得离系故。名为离垢)。于诸法中者。谓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谓真如法。是彼色声等自相。及常无常共相所住[更]也。此意云。证生空真如也)。言法眼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谓无漏证真如法。了知无我也。显根本智也)。言见法者。谓于苦等如实见故(此显后得智缘安立四谛)。言得法者。谓随证得沙门果故(次第证者。见道同时证得初果。若超证者。或证二三也)。自余论释不能繁叙多论一解等者。多论第二文也。谓三人中自有两义。一是佛父亲。二爱多也(谓贪爱烦恼多)。二人亦有两义。一是佛母亲。二见多(谓五见烦恼多)。今详。此律二人三人所乞得食。皆足六人。并是食前。若准婆沙百八十二。不同此律。故彼文云。于日初分。为二人说法。令余三人入村乞食。彼所乞食。充足六人。于日后分。为三人说法。令余二人入村乞食。彼所乞食。充足五人。世尊性离非时食故。如是教化。经于三月。有说四月。令彼五人善根熟已。于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时憍陈那最初见法(述曰。未制非时食。故五人暮食也)。

    第三是故诸比丘已下广类如破者。古人而字多作如字也(复有疏本云。广类以破)。

    须陀洹人实无身见可破(乃至)犹有慢心我故者。疏主见萨婆多宗。定无身见。复见成实第十七灭法品云。学人或时散乱念故。则起我慢。遂作此释。意云。我慢者恃我而起慢。即是慢也。慢通修道所断。故今破之。今详不然。谓成实宗。许有学人犹起我慢。若萨婆多。我慢虽通修道所断。然不现起。如俱舍十九。意云。我慢既由我见所增。我见已断。皆已折故。圣不能起。今若许具。实无身见。是则我慢必不现起。何须破之。然成实宗意。许预流我见犹有。是故我慢亦得现起。故今破者正破我见。此义即同大乘宗说。唯识第二云。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故知有学犹有我执)。分别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断(故初见道但断一分我执)。

    疏云色应不增益而我不受苦者。寻诸律文。皆云。若色是我者色不增益而我受苦(疏中准义。云不受苦)。今详文意。色不增益者。反难也。而我受苦者。顺难也。

    是我所不者。是余四阴。若色是我。受是童仆等三。合十二句(又有疏云)。是我所不者。是余四阴若色是我。童仆等三。合十二句(此本意云。以色为我。其余四阴。为童仆等。故成十二)。复有疏本云是我所不者。是我色阴定实不。五比丘并以己之解心对佛。故曰非(此本意云。是我家之色阴。是定实不。此意即以色阴为所也。良由前后疏本不同也)。且释初疏本云。色是我受是童仆等三者。等取想行识。各有童仆等诸句三也。且如色是我。以受为童仆等。一句三者。婆沙第八云。于余四蕴。展转随执一是我已。然后于色执为有。如人有财有璎珞等(此是第一执也)。于余四蕴。展转随执一是我已。然后于色执为我所。如人有待有童仆等(此是第二执也)。于余四蕴。展转随执一是我已。然后于色执为我器。我处其中。如油在麻中。乃至乃在鞘中等(此是第三执也)。乃至观识各有此三(准此婆沙。五蕴皆得执为我所。各有三句。便成十五句也。今疏中为色为我。是故就中且除色蕴。计余四蕴。故云十二也。余四为我。各有十二。合六十句我所见。若并我见。即六十五)。

    即是此中是我所是彼所谓我所见也者。疏意云。文中虽言是我所不。理实即含我所彼所二义也。此二义谓是我所见也。

    文言一切色过去未来现在色等者。此十二种色。俱舍第两释。一云。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自身名内。所余名外。或约处辨(眼等六处名内。色等六处名内)。有对名粗(即五根也五境也)。无对名细(无表色也)。或待立(如一极微。对多积集。名为最细。余皆类知)。染污名劣(律名为丑)。不染名胜(律名为好)。去来名远。现在名近。乃至识蕴应知亦然。而有差别。谓依五根名粗(即五识心聚)。唯依意根名细(即意识心聚)。或约他辨(下下地粗。上上地细)。毗婆沙师所说如是(此第一释)。大德法救云。五根所取名粗色(即色等五境也)。所余名细色(即五根及无表也)。非可意者名劣色。所余名胜色。不可见处名远色(如他方色)。在可见处名近色(如星月等。一切准知)。过去等色。如自名显(三世及内外也)。受等亦然。随所依力。应知远近(谓他方人身之中所有受等。名远等)。粗细同前(同前婆沙师依五根等也)。瑜伽五十六。亦释此十一种。不能繁叙。今详。疏中五根为粗。四粗为细。理恐不通也。余义容得也。

    无色界色者。如仁王经上卷。释迦牟尼佛顶上出千宝莲华。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光亦复尔。又云。时无色界。雨无量无变大香华。香如车轮。华如须弥山王。如云而下。唐朝已后。诸法师释云。此是定果色。今详。未必然也。应检悲华经。成实说论中。许无色界有业果色。亦应捡之。

    广类破中。律文云。一切色非我非彼所彼我所。(述曰)疏中开非彼所为两句也。

    文言耶输伽已学智(无学道智也)。学道(修道智也)。诸尘垢尽得法眼净(见道智也)。

    文言即如先所见重察者。如先见道中八智所见。今重起之。以断余惑也(八忍必不重起)。

    文中梵志咨访六师。宗虽有六。而有十人也。第一不兰迦叶(正梵音云布剌拏迦叶波也。布剌拏。此云满也。此是名也。迦叶波。此云饮光。此是姓也)。二末佉梨(正梵音云末萨羯梨。此云常行也。此外道常行不住)三劬奢离(梵云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四阿夷头(梵云阿耆多。此云天胜也。此外道自云。世天胜我也)。五翅舍钦婆罗(梵云系奓钦婆罗。此云发衣也。此外道着此衣也)。六牟提侈婆休(有律本阙牟提两字。此名详之)。七迦旃延(梵云迦多衍那。此云算数也。上古有仙。常念算数。因为姓也)。八讪若(梵云栅门耶。此云圆胜。此外道自云。我最圆胜)。九毗罗吒子(梵云迷罗和弗怛罗。此云空城子也。其母生处。国为母名)。十尼揵子(梵云尼犍烂徒。此云离系也。此外道裸形无衣。以手乞食。常行不住。执为离系。佛毁为无惭外道)。准涅槃十九。列六师名。一富兰那(当此第一)。二末伽梨拘赊梨子(当此第二第三)。三删阇夜比罗胝子(当此第八第九)。四阿奢多翅舍钦婆罗(当此第四第五也)。五迦罗鸠驮迦旃延(似当第六第七也)。六尼乹陀若提子(当第十。律中阙无若提子也)。六识开导所以为王者。开避导引后念心聚。唯是心王。不通心所也。若据等无间缘。即心心所皆引后念。不同开导依也。

    以染成者者。若准瑜伽第十九。染者即是所染心王也。

    与染等者。显能染之中。三界贪也。

    不染则无垢者。无二种垢。一无相应贪垢。二无贪所感果垢也。染者谓之愚。亦有二种染。一相应贪染。二贪所感果染也。彼瑜伽文。甚难见意。不能繁叙。

    传言者。相传言也。

    我已脱一切因患尽者。内身外境。皆是生染之境。故云一切也。

    凡夫第六意识尚不为五尘所染者。意识通缘六界。何以言不染也。今此偈意云。五识缘境而不染者。由第六识有能治道。我于第六之中。既得无欲。故虽五识缘于五境。而不染着。故有颂云。妙境如本住世间。智者于中已除欲。多论牛呞比丘者。多论第二文也。

    广现神变者。瑶云。散说十八。总但有八。今详。十八变者。摄义不尽。以其十八皆是神境智通所摄。如下文中。知迦叶心是他心通。故应释云。广为迦叶现六神通也(此据总说。不必要须具现六)。且十八变者。束为颂曰。震动自然。流布示现。转变往来。卷舒身同。类隐自在。制施辨念。乐放光明。(述曰)其义广如瑜伽三十七云。谓佛菩萨神境智通。略有二种。一者能变通。二者能化。云何能变。谓十八变。一者振动。二者炽然。三流布。四示现。五转变。六往来。七卷。八舒。九众像入身。十同类往趣。十一显。十二隐。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子。十六能施忆念。十七能施安乐。十八放大光明。广释如彼。今略论者。振动者。乃至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皆能振动。炽然者。从其身上。发猛焰火。于其身下。注清冷水(身下反上)。入火界定。举身洞然。出种种焰。青黄赤白。乃至颇胝迦色。流布者。流布光明。无数世界。无不充满。如前振动。示现者。悉令现见。下诸恶趣。上诸人天。诸余佛土。及彼土中。某名如来等。转变者。地令成水火风等亦尔。好色有情令成恶色。恶色反此。肥瘦亦尔。往来者。墙壁山石。纵身往来。乃至梵世色究竟天。或傍天量。或远令近等。卷舒者。能卷雪山王等如极微。或复反此。众像入身者。一切色像。内己身中。令诸大众各各自知入其身内。同类往趣者。或能往趣刹帝利众。同其色类。如彼形量。似彼言音。彼若以召如是义。二即以此召如是义。然后为其演说正法。化事既终。歘然隐没。没后时众递相顾言。天耶人耶。往婆罗门。乃至二十八天等亦尔。隐显者。于大众前。隐没自身。复令显现。所作自在者。普于一切诸有情界。皆自在转。令去即去。令住即住。令来即来。令语即语。制他者。普能制伏其余一切具神通者。施辨者。若诸有情辨才穷尽。能与辨才。施念者。于法失念。能与忆念。施乐者。令听法时。身心轻安。令离盖。专心听法。疾疫令息。放光者。或有一光。往十方面。令恶趣等。息彼众苦。以要言之。能作无量无数利益之事。论中释云。转变所余有自性物。令成余物。故名能变。神境智通(论云)。云何能化境智通。谓若略说。无事而有。是名为化。(述曰)谓化似自身。或似他身。或化饮食。一时化作种种形类。或化为语等。无量差别。准此论文。若言十八。不摄化食等。又此律中。化迦叶时。无施辨施念等。随准可知。

    文云鸯伽摩竭国中皆称为阿罗汉者。真谛部执疏云。佛灭后二百年。大众部住央掘多罗国。此国在王舍城北。故知央伽在摩竭之北也。然寻文中现神变。细分有三十五事也。瑶云总但有八者。即是科文也。一自在神通相教化(如伏龙火光三昧等。今详不然。伏龙即是制他神变。火光即是炽然神也)。二速疾神通相教化(如取果等。今详。乃至取曼陀罗华等。并是往来神变)。三感供神通相教化(如诸天来等。今详。若为化迦叶。佛力令彼梵天等来。即是所作自在神通。若天自来。即非十八变摄。可依瑶释。无爽)。四化心神通相教化(如知迦叶心等。今详。即他心通也。非十八摄也。文言。书同味处者书同取静处也)。五如意神通相教化(如池石树等。今详池石或非十八摄也。如前感供义。释云树者即是转变神变)。六分身神通相教化(如化五百等。今详。此是能化神境通也。火炉亦是)。七禁咒神通相教化(如破薪瓶水露地经行等。今详。此是自在所作神变。何因乃言禁咒耶。佛岂可禁咒也)。八无碍神通相教化(如船上出等。今详是往来神变)。

    三事教化者。瑜伽二十七。名为三神变。婆沙一百三。名为三示导。一神变示导。二记心示导。三教诫示导(此三即是神境他心漏尽三通也)。问何故名示导。答示谓示现。导谓导引。现希有事。引入正法。故名示导。如守门者。示现内事。导引外人。谓彼侯王若不澡浴??食观宝。即便引现。惑示现外事。导引内人。谓彼伺外。贡猷珍奇。殊方信物。引内人受。如是示现佛正法中微妙功德。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其趣入。故名示导。(又云)问何故六通。三是示导。三非示导。答现希有事。令他信伏。故名示导。三有此义。余三不然。谓若自说我能远闻。我能远见。我能远忆诸宿住事。他皆生疑。为虚为实。不即信伏。故非示导。曾闻有一居士。信外道法。屈请离系亲子。及彼徒众。来起其家。供以余食。离系亲子。适入其家。即便微失笑。居士怪问。师离掉举。何故笑耶。彼遂答言。吾有妙德。汝在家者。量尽知耶。于是居士。殷勤问之。彼便者日。捺末陀河侧。有二猕猴。共斗不已。俱堕彼河。为水漂溺。吾慜而笑。居士赞言。甚为希有。食时既至。居士念言。我当日食验彼虚实。便以余覆曤先授与师。以曤沃饭。与彼弟子。弟子受已即食。师独不食。居士问言。大师何缘不食。便言无曤。居士调言。奇哉天眼乃能远见。不能近观。外道师徒。时深惭耻。故天眼等不即令他即信伏故。如何可引令入正法。故非示导。若为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等。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若为示现他心智通。记说彼心思念差。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若为示现漏尽智通。随其所宜。教诫教授。速令见谛。展转乃至永漏永尽。令多有情净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

    第一明因炽然者。疏意三毒为因。能抓八苦。故名因也。然依瑜伽第八。杂集第七。贪嗔痴三。自有多多。或名株杌。对治道犁。难可坏故。或名为垢。(乃至)或名炽然。瑜伽云。如大热痛。故名炽然(谓热势[谓][热]恼身心)。杂集云。由依止贪嗔痴。故为非法贪火所烧(具以三毒为因。而生决重贪果。以恼身心也)。准瑜伽意。贪等三毒。当体烧恼。名炽然。准杂集意。贪三种从果为名也。今详律意。贪等三种。体是炽然。其根境识及所生受。并所受果。八苦等类。相从说为炽然也。于此相从之中。疏判以为因果者。亦不违理也。然疏意依成实宗义之也。

    增上缘以生炽然者。眼根与眼识。以为增上缘也。

    缘缘中以生炽然者。旧名缘缘。新经论中。名为所缘缘也。谓色境是眼识之所缘缘也。

    次第缘中以生炽然者。新名等无间缘也(四缘义。上受缘中。已略料记)。

    一释谓和合以生炽然者。谓依萨婆多宗。心所法中自有触体。根境识三和合之时。有此触生力。增长余心心所。

    又依成实论宗者。彼宗离心无别心所。即从识后。以生于想。上即于想。义说为触。然初诚心创了境故。取彼自相。非假安立也。次起想心。取境别相。安立怨亲中庸差别。故云想是对叟之初也。即成实第八。想阴品云。取假法相。故名为想。

    因于三想者。一怨想。二亲想。三中庸想也。

    远生三毒者。彼论宗意云。怨想之后。即生苦受。苦受之后。即生嗔心。亲想之后。即生乐受。乐受之后。即生贪心。中庸想后。即生舍受。舍受之后。即生痴心。既隔三受。故云远生也。

    三受报法者。彼宗识想受三种心。虽复取境实假不同。皆是报法。即异熟无记也。

    不能发智断彼资道缘中贪味之过者。此显未断欲界之中。段食贪也。

    亦复不能断彼色贪者。谓未断欲界淫贪也。女是所爱色境。

    及祀者。婆罗门法。煞羊祀天。须大婆罗门教其祀法。其婆罗门。此时广受种种供养。故贪此供也。

    文言不异不可异者。一释如疏。或应更释。言不异者。不异世尊所立真道也。不可异者。外难不能令其屈状也。

    初一上三等者。疏意云。勇猛者。显佛释进也。一切解者。显佛智同德也。次二句显佛无贪善根也。谓于受欲而生惭愧。惭愧即与无贪相应也。疏意总显佛三圆德。一智圆德。二断圆德。三恩圆德(化生者是)。寻之可见。普曜经答偈云。吾师天中天。三界无极尊。相好身丈六。神通游虚空。第二偈云。化训去五阴。拔断十二根。不贪天女位。心净开法门(初句显无余涅槃。令阴永灭证也。次句显有余涅槃。谓十二有支。无明为根也。断此根故。即须断集智也)。一切诸法本(集谛)。因缘空无主(以从缘生。故空无我。此显苦谛)。息心(修道智也)违本原(于灭智也)。

    此律三问答亦含三者。一问汝为谁(意问云。汝是人师。为是弟子)师字谁(问师名也)。学何法(问所学法)。一答。我师大沙门。是我所尊(答第二问)。我从彼学(答初问自表是弟子)。三重举第三问云。即复问。(乃至)说何法耶。答云。我年幼稚已下是也。章中引智论第十三。不依文也。彼文云。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章中第三句。谬加及字)。舍利弗闻此偈已。即得初道(已上论文。初道见道也)。智论第二十云。如佛于四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大师圣主。是义如是说。此偈说三谛入道。当知道谛。已在其中。不相离故(已上论文)。

    复言忧婆提舍拘律陀先有要言等者。智论十三云。大目连舍利弗友而亲之。舍利弗才明见重。目连豪爽最贵。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周。行则俱游。住则同止。后作梵志。其师名那若耶。他日其师疾病。舍利弗在头侧立。目连在之后立。其命将终。慜尔而笑。二人同心。俱问笑意。师言。世俗无眼。为愚痴所授所。我见金地国王死。其大夫人自投大??。求同一处。二人受语。欲以验之。后有金地商人远来。二人验之。果如师语。二人怃然叹曰。我非其人耶(谓非受法之器耶)。为是师隐我耶(谓师吝法耶)。二人相与誓自。若先得甘露。要必同味(余事大同此律)。文忧婆提舍等者。前闻法时。已得初果。后文为说生天等法。弟子得果也。

    善见十七云。和上者外国语。此言知罪知无罪。是名和上。力生者。谓依于师。道力得生。正梵云邬婆拖耶邬婆第耶。此云亲教。或名近诵。谓弟子年少。常不离师。受经而诵也。和上或作和阇。皆于阗语也。见论第一。泥瞿陀沙弥言。无罪见罪诃责。是名我师。共于善法中。教授令知。是我阇梨。祇。和上四心者。尊者云。彼无正文。义说有四也。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和上五心检。共行七法。后文当释。且为颂曰。不作令僧解。悔残及瞻病。移处与除疑。舍恶并将护。

    见闻具故者。有人言。若僧知和上有罪。则不听度人。今详疏意。对众相摄。令众同知。弟子心伏。不伏不敢起非也。崇云。今者思文捡义。未必须在僧中。云云多释。今详。此义既非幽玄。无劳多释。且依僧祇二十三云。欲受具足人。初入僧中。一一头面礼僧足已。先求和上(请文如彼)。

    非谓略无者。为遣疑情也(人言对古师也)。

    寄说可知者。南山云。具修威仪。合掌白师。取其进不。净三藏云。西方现今合掌低头。设礼一拜。便即双跪请白所营。今详。此法太成劳倦。但应合掌曲躬而百。

    量宜弟子八句者。下说戒犍度。约所营事非同伴。所诣处非友。终参差应为八句。彼文但七。阙无所营好同伴好所诣非一句也。五分十五。有诸弟子。临行时。辞和上阇梨。佛言。不听临行辞。要先二三日白师。师应筹量所行往处。有可依止人乃听去。到彼住处。应先礼塔。次礼上坐。索屋舍。然后永依止。依止比丘应问。汝和上阿阇梨是谁。先住何处。诵何经。答若如。应与作依止。若不如法。应语言。汝不识我。我不识汝。汝可往识汝处求依止。若疑应语小住。乃至六宿观之。合意应语如上。祇二十八云。弟子犯小小戒。别众食乃至截生不净果食等。应教莫作。若言我更不作者善。若言但自教教他为者。应语知床蓐人。和食人断食。若前人凶恶。能作不饶益事。和上应避去。若依止阇梨。出界一宿。即离依止。若和上阇梨不教者。越毗尼。若弟子为王收录。师不应便遂去。应在外伺候消息。若王家问准是和上阇梨。尔时应入。若事狂横。应求知识证明。若须财物。追逐应与。若无。应乞求与。若二师有事。弟子应谏。不得粗语如教诫法。应濡语谏。若言子我更不作者善。若言汝非我和上阇梨。我当教汝。汝更教我。汝莫更说。若是和上应远去。若是依止。应出界一宿。还依止余人。若师有力势应远去。若不去。应依止有德重人。今详。若作永舍之心。出界一宿。便失依止功德之法。亦失师弟相摄之法。若不永舍。但失功德。不失相摄。后但白事。功德还生。彼律又云。弟子若欲熏钵。若取巨磨泥垆。及熏时。一一应白。不能一一白者。但言我欲作熏钵事。律文一白通了。复问和上阇梨欲熏不。随教应作。染衣浣等亦尔。染时不得持师衣裹己衣。应持己衣裹师衣。剃发时应白师。师应问。谁与汝剃。答言某甲。某甲知剃不。答言此是眼见事。师言不可。若言知。应观前人善持戒者应剃(与他剃反上说)。若二师二入聚落后。剃发人来欲令剃者。白余长老比丘。师还应白师(破疮广说应知。若受处离谷道四指莫触。余处应作)。问齐几许得不白与取。半条线半食。是名不白与取(与他迎食[迷]他迎食等悉白)。出蓝门过二十五肘。应白而去。若经行若坐禅。应白令知处所。若欲大施。应白师。师应语。出家人要须三衣钵。名师檀。漉水囊。草屣。弟子言。除是外一切尽施。师应相望。若不善持戒。不受诵行道。应言听若善知持戒。应语布施非是坚法。汝依是物。以备汤药。可得行道。若言我有亲里供给者听。若欲行。不得临行乃白。应先一月半预白。师应问。何事故去者。若言师营事务。不授我经故去。若能授者。应语莫去。若不能者。众中有善持戒诵利者。应语于彼授。若复无者。彼问有知识多闻比丘。应遥嘱。不白而去者越(广如彼律不能繁录)。

    ??牡(律文作籥母字。非此用也。牡记文云。[打-丁+(?/?)]开下牡也。谓对圆开令不可开也)辞设推辞。其事妄设异端也。

    和上如法所教事者。祇二十五云。和上阇梨语作是事。共法中应作。若不作越毗尼。若语唤妇人来取须来。应语和上阇梨。我闻法中不许作(已上祗文)。南山云。此律四纸余文。必须别抄依用。一则白[土*周]我慢。二则报恩供养。三则护法住持。正文住也。善见十六。若和上将去。着衣持钵。随和上后。不得近。不得远。去和上七尺而行。又后文若和上多有弟子。一人供给。余者随意读诵。

    阿阇梨。正云阿远利耶。此云轨范师。或云正行。依师行正。故云正行也。

    两益者。以教诫故不坏法身。相瞻待故不损道器也。

    愚痴比丘尽形寿依止者。下文云。若愚痴无智者。尽形寿依止。僧祇二十九云。若比丘不善知毗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如是比丘尽寿应依止住。十诵二十一云。优波离问。大比丘应从小比丘。受依止住不。佛言应受。复问大比丘应承供养小比丘不。佛言除礼足。余尽应作。祇二十六云。虽复百岁。应依止持戒。下至知二部律十岁比丘。晨起应问讯。与出大小便器唾壶齿木。扫地迎食。浣衣熏钵。一切供给。唯除礼案摩。若病时得令案摩。教二部律。若不能。教一部。

    阇梨有五者。皮革文云。有出家阿阇梨。所依。得出家者是。有受戒阿阇梨。受戒时作羯摩者是。有教授阇梨。教授威仪是。有受经阇梨。从受经读诵。乃至四句偈。有依止阇梨。乃至依止一宿。

    舍畜众者。谓和上乐静。自发誓愿。从今已后。不复教授门人故也。

    须意可知者。见论十六。受戒已。多作诸恶。不案威仪。有小欲知足比丘呵责。比丘答。谁请大德与我戒。谁请大德。为作和上。(乃至)世尊因此制。不请和上。不乞戒。不得授具足。

    求解生善行者。二十六云。有师依止住。无衣食汤药。复不能说出家修梵行。天上沙门果。如是师不问而去(此谓无法无衣食也)。有衣食无法者。须问而去。无衣食有法者。如是阿阇梨共住。虽苦。尽寿不应去。此名苦住。依法俱有者。如是阿阇梨。虽驱遣。尽寿不应去。此名乐住也。

    并如文辨者。即后文自辨也。

    第五门。亦复文辨也。

    前文有三者。简小取大。简愚取智。简懈怠制摄授也。

    七羯磨(具如呵责犍度)罪处所(如下灭诤犍度)不礼(如下尼犍度)舍教(如下尼犍度)恶骂(如下增八文)覆钵(如下杂犍度)。

    究其不同但有十五者。第八五中。式叉及沙弥尼分为二。故言十五。然文意者。合之为一。即但十散乱人。即乐看之。既废修道。故应呵之。若准下增五文云。不得往捕鱼??人家。即是恶律仪家。招讥故呵也。

    第三呵者。前文云。汝莫为我作使也。第二呵者。莫入我房也。第四呵者。莫至我所。五百文云。比丘多度弟子。作三师都不教诫。犯何事。答犯堕。昔迦叶佛时。有比丘度弟子。不教诫。弟子多作非法。命终生龙中。龙迳七日。一受火烧。其身肉尽骨在。寻复还复。复已复烧。不能堪苦。便自思惟。我宿作沙门。师不教诫我。便作毒念。其师与五百人。乘船度海。龙便出水。投其船头。众人问何以投船。答云。汝下此比丘。此本我师。不教诫我。我今受苦。众人不得止。欲投比丘着水中。比丘曰。我自入水。不须见投。即便投水命过。以此验之。度人不可不教诫也。

    然亦去经宿意者。此第二文。初之两句既云决意。明知拟宿。其第五段。虽不分还。亦是拟宿。故云然也。

    以其依止准一者。觉云。准一心隔失。无余三句失。今观疏意。专相摄授。名为准一也。此中疏意。四句料简。谓从前来。辨文四句。并是第一心。隔宿不隔句也。疏云。若无轻出界已下。第二宿隔止不隔句也。疏云。无有心宿但隔失已下。第三俱隔句也。尊者云。此俱句理得有。且如无心。暂出界外。至明相时。方决不来。是也。疏云若暂出界已下。第四俱不隔句也。

    前为力生后为依止者。此约和上。前在受中。名为和上。后在随中。由依住故。即名依止也。是故文中和上。然云失依止也。

    若望衣夏四句等者。疏中前云衣夏。疏中前云衣夏。二事唯俱隔失。

    宿隔月前依止说者。虽是异辨两句同异说。而义未闇。故今具约四句。以辨依夏失不也。

    于四句中总为三住。一者定失。如疏云。心病俱隔失。二者定不失。如疏云。不同依止真心隔及俱不隔。此二不失。三或失或不失。如疏云。第三宿隔有失有不失。

    一上文得摈者。即次前段文也。此中疏文。不依律文次第也。且如疏云。二死三去四休道者。即是文中第二五中数也。疏云。五师呵责六入戒场者。即是第一五中数也。疏云七五岁者。还是第二五中数也。八见本和上者。第三五中数也。九还在目下住者。第八五中数也。

    除第四以不与依止同第一故者。或可更解。第一是师呵责。第四是舍畜众。故不应除也。若欲配文者。从疏文云。五师呵责者。谓五种呵。非僧呵也。已下配之。此言五者。疏文数中。自当第五。而据律文。即是第一也。疏云。见本和上失者。本补和上空处。既见根本无空可补者。即第三五中之一数也。

    自下第二明二师之德中。律文云。增上净行者。上二篇也。增上木叉者。二部戒本也(此释且顾疏上下意)。

    第六少一者。第六五中减十岁。同第五五中减十岁故也。有疏本云。穷其实体。但三十九(此本是正)。复有疏云。但三十七(此本错)。

    四辨者。断经论名。四无碍解。广如瑜伽四十五。地持第七。显扬第四。唯识第九。婆沙第八十。俱舍二十七。顺正理七十六。今略二门分别。一释名。二辨体。且释名者。是列。后释。列名者。一法。二义。三词。四辨。俱舍颂云。无碍解有四。谓法义词辨。旧名如律。一法辨。二义辨。三了了辨(此应在第四明之。即是辨无碍解也。或名应辨。或名[案]说辨也)。四辞辨(此应在第三明也)。先释通名者。婆沙云。何故名无碍解。答于所知境。通达无滞。名无碍解(旧名辨者。于所知境。善能辨了。故名之也)。谓法无碍解。于名句文身。义无碍解。于涅槃胜义(或通于一切所诠之义)。词无碍解。于诸方言词。辨无碍解。于正说及道。以不退智。解无滞碍。名无碍解。有说。于所知境。现见而知。名无碍解。次释别名者。法谓能诠名等法门。义谓所诠一切义理(婆沙一释。准取涅槃义)。疏中不约能诠所诠。为辨法义。乃约世谛差别法相。名之为法。约胜义谛。一味义理。名之为义。又反释意云。世谛差别。有无量门。名之为义。胜义对彼法门中胜。故独名法(前释是涅槃十七。后释是义准也)。今依瑜伽婆沙等论。此之二谛。并是所诠。俱是义摄。第三词者。即是言词。谓即约声也。第四辨者。且依大义善达机宜。为彼辨说。故名为辨。详其小宗。辨无碍解。缘说及道者。缘说即是缘法与词。缘道即是缘于义境。有何别体。而别立之。故依大宗。缘彼称机而辨说者。名之为辨也。缘法义等。解无疑滞。故云法无碍解等也。

    次出体者。婆沙云。问四无碍解。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品类足说。无碍解云何。谓于名句文身。不退转智。(乃至)辨无碍解云何。谓于应理说。及自在定慧中不退转智。由此故知慧为自性。智即慧故。大乘意亦同彼故。准唯识论云。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谓因一字。解一切字)。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辨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述曰)既云总持自在。及云善达故。即以慧为体。了了辨也。

    应辨者。应机之辨也。

    乐说辨者。谓令他人一句义问。不能通者。必失名闻。不归大法。今当与之七日论义。(乃至)第七日舍利弗说。欲从思想生。尼犍说。欲从对起(思想谓内心也。对谓外境也)。俱舍第八颂云。世诸妙境非真欲。真欲是人分别贪。妙境如本住世间。智者于中已除欲。邪命外道便诘尊者舍利子言。若世妙境非真欲。说欲是人分别贪。比丘应名受欲人。起恶分别寻思故。时舍利子反质彼言。若世妙境是真欲。恒观可意妙色故。婆沙一百七十三。亦同俱舍也。

    文言得正决定心者。得初果不坏信决定也。故见论十六云。修得四禅。亦不得与具足戒。要满四月。若得须陀洹。即日为受具足戒。长阿含第四云。佛告阿难。我涅槃后。诸异学梵志。来求为道。亦听出家授具足戒。勿试四月。所以者何。彼有异论。若小稽留。则生本见。涅槃后分下卷。临涅槃时。还令试验。见论十六云。若发结外道。事火外道。不须波利婆沙。何以故。此二外道。有业信因果。过去诸佛为菩萨时。波罗蜜皆于此道学。祇二十四。与四月法竟。在沙弥下食。应日日在前。毁呰外道不信邪见。种种毁呰。若言长老莫作是语。彼闻亦有贤善须陀洹等。应语言。汝还去彼间。求阿罗汉。若言实无惭愧。作泥犁行。愿拔济我。满四月心不动者。应与出家。若中间得圣。即名试竟。见论十六云。若奴主。奴出家。语诸比丘言。若奴有道心者施。无道心。还复为奴。若如是诸者。不得度出家。五百问云。问比丘度人不问本末。后知是佛奴。而不发遣。犯何事。答知而度犯重。若先不知。知便发遣。不发遣犯重。问其人是上大道人不。答非。度贼。五分十五云。佛言。听将至。人不识处。与出家受具。夺三十五事(如下呵责犍度释)。夷。以残为余。同种类为相似。方便名从生。更犯覆藏名恶。于此难提从四禅起者。为见妙色。退禅犯戒。若不退者。不起欲贪。理无犯义。

    母论第三。禅那陀行不净已。脱三衣。着肩上。露身而走。喟言贼贼。边人问之。有何等贼。答为烦恼贼劫。僧中智者语言。尊者波奢。善持毗尼。能除汝罪。即到其所。向波奢说。答言。汝除罪。能用我语不。答曰无违。遣人作大火坑。满中炎火。语言。汝欲除罪。可投坑中。波奢先共余比丘论。比丘若直入坑奢。汝等捉之。此比丘用语直入。边人捉之。知此心实。即为白四。得羯磨已。名为清净持戒。但此一身。不得超生离死。证于四果。亦不得无漏功德。然鄣不入地狱耳。如树叶落还生树上。无有是处。若犯初篇。得证四果。亦无是处。此人虽与僧同处。但与其满途隔。治禅病经应检之。迟(除致反迟待也)其成长(此是律文)。佛阿毗昙下卷(请出家阇梨亦得故。有文准理。不请亦得。故不缘也)。崇云。若则折罗汉为上法缘者。不应正理。今详。立上法好。如上受缘中已释说。

    不知界之大小者。意说无树齐何是界。尊者云。但齐坐处。斯即是界。但须先稍宽坐结竟。更开中开合容沙弥。差教授师。界外间遮。理亦无爽。

    余二者。谓有禄无名。无名无禄。然彼律二十四云。有禄无名。此间不听。余处听。无名无禄。此间听。余处亦听(疏中不委细也)。

    和上前三句者。此犍度末。有四句文。初句有从不持戒和上受戒。不知不持。次句知不持。不知不应从受。次句知不持知不应从受。不知从受不得戒。次句三事皆知。前三得戒。第四不得。今约三衣。亦为四句。初句不知借(谓余人与僧也)。次不应借。次不得戒。唯说应知。多论第二云。问曰。不除鬓发得戒不。答曰得戒。但非威仪。若无衣钵得戒不。答言得戒。问曰。若得者。何故必须衣钵。答一为威仪故。二为生前人信敬心故。如猎师着袈裟。鹿则无怖。三以表异相故。内德既异。外相亦异。(述曰)此但问其受戒时事。不论一形。若许一形。佛初出家。何用剃发披法服等。三衣既是三世佛制。何容不着而起是比丘。若无受时拟然者必不须戒。又此部别。不可准用。

    十三难。颂。边尼贼破黄。五逆非畜二。

    释名辨难义等者。取难相难体。得名通塞也。

    释名解难义者。谓因释名。解其总相之义也。

    辨难相者。辨难别相(前门粗解。此门细解。故不同也)。

    但捉心不固毁犯四禁者。尊者云。应言不固违于重禁。以四不摄尼八夷故。亦不得言毁犯夷戒。下众无故。又不得言犯淫盗等。俗人虽犯。不名边故。故初释违重禁好也。见论十七云。受外道法。下至拔一发。患痛悔。还应灭摈。

    简余外道者。疏意此拔发不信因果。余信者非难(计亦成难。志无恒故)。

    破内之外道者。意欲证成破内正信。以成不信因果也。若据律文。破坏二道。即内外俱破。无志性故。不堪出家。

    现报未移者。显未入无余也。

    应悟乘崇者。应得圣果。而不得如五百比丘也。

    瞻波法中。第三难名贼心受戒。余处多言贼心入道。然谤戒中云。贼心受戒也。

    不得受后三戒者。且据别解脱戒。然彼论第一云。若破五戒中重戒。若更八戒十戒具戒。辨禅无漏。一切不得。

    余污尼等十二亦尔者。亦不得戒。及作和上也。

    对内辨边者。疏主意云。世人多分曾受五戒。若言无戒。伤损甚多。造论之家。何必契理。如唐朝静迈法师翻译图记说。沙门释智严凉州人也。躬往西域。以宋元嘉四年岁次丁卯。于杨都枳园寺。译普曜经等。然严未出家前。曾受五戒。有所亏犯。后受大戒。疑不得戒。遂泛海至印度。咨问罗汉。罗汉不决。为请弥勒。弥勒答言得戒。严甚喜焉。弥勒既登第十地满。故可依也。尊者云。设欲依母论者。凡欲受戒。必须缘境要期成就。世人多就讲座之下。辄坐受五戒。何必即能如法得戒。既不得戒。毁亦非边。见论十七云。沙弥十恶应灭摈。谓杀盗淫欺饮酒。毁佛法僧。邪见。坏比丘尼。是名十恶法。唯坏尼净行。永摈不得出家。余九戒若能改悔不更作。得出家(此即异部。杀等非遂。理难通用)。崇云。旧解对内名边。今详不尔。遂列母多二文者。今详。还依前解者好。见论十七。以白衣服。强与尼着。就行淫。不得出家。若尼自乐着。不鄣出家。若初坏不得出家。第二坏者不障。余如疏说。

    祇律要须净尼者。祇二十三云。破尼净行者。若阿罗汉尼。阿那含尼。若初中后。一切皆名坏尼净行。若斯陀含。须陀洹。凡夫持戒尼。初若受乐者。是名坏尼净行。中后不名坏。

    黄门有五者。颂曰。生犍淫变牛。唯生身父母。是难。

    如十律说者。然寻十律说者。然寻十律。意同伽论。故彼律五十三忧波问中。问养儿欲出家。应问何何。答应问所养母。伽论第八云。若一女生子。一女取养。后杀何者。得波罗夷。得逆罪耶。答煞生母得夷。并得逆。出家时问何者。问养母。俱舍十八云。设有女人。羯赖蓝堕。余女收取。置产门中生子。煞何成害母逆。答因彼面者。身生本故。诸有所作。应咨后母。能饮能养。能长成故。(述曰)羯剌蓝者。此云凝滑。父母不净。极相和合。如蜜和酪。受生七日。如酪上膏。凝结肥滑也(旧真谛亦翻俱舍也)。

    又十二句者。下破僧犍度。疏主释三个四句云。非法想破非法想说。非法想破法想说。法想破非法想破法想说(第一四句也)。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破法疑说。法疑破破法不疑说。法不疑破非法疑说。法不疑破法不疑说(第三四句也)。疏主判云。前两四中。各前三句堕劫。各后一句。并第三四并不堕也。尊者云。计理三个四中。各前三堕。便成九堕。亦须改疏中句法也。至破僧法中当辨。若边从逆。离云淫盗第者。人便生疑云。俗人亦有边也。逆从边合。若直言五逆。即俗人无破僧也。

    约境事别者。由约境故。一人容可犯五。若论黄门。理无并有。不对外境故。尊者云。边离即有繁文也过。若尔。逆亦应然。答逆为简轻。如煞养母及辟支等。但是逆类非正鄣戒。若尔贼心云句。前四非难。后两是难。应简前四。离后成二。答二句同对众法故合也([父]句如后辨)。且为颂曰。至一二三四。皆不共二法。至四单说双。四非后两摈。

    出体中三种出体。名三聚出体。是总相约三聚也。

    第二堕别出体者。于前三聚。一一聚一一聚一一聚中。自有多法。多法之中。别指法体。

    第三堕法门出体者。即指事出体也。

    谓指律中边罪者。先犯重戒犯尼者。若净种等事也。合前二种名法相出体。第三门名指事出体也。

    黄门等总三聚为体者。身形是色。复有内心。辨命根四相等。即不相应行(即是一[包]二心三不相应也)。

    余九准色者。谓边尼贼破外。及五逆并业色。作无作也。

    余二亦尔者。黄门二形也。

    余通身口者。边贼四逆也(除破僧故)。

    其无作者法入中摄者。萨婆多宗。无作。十二入中。法入摄(五蕴中色蕴??。此即名为法处所摄色也)。成实亦法处。摄然是非色非心行蕴摄。

    逆为难体者。逆者逆即是业也。

    义用受摄者。障戒之理。名之为义。义即是用。有鄣戒用故。

    若据前二出体等者。前二既名法相出体。故令得名。亦约法相差别道理。以为名类也。

    无他人义名曰非人黄门等三者。等畜生二形也。

    报事五因者。事即体事也。

    余趣无造此等九业。余趣无戒。何有边罪。俱舍等论。余趣复无五无间业。尼贼破三。据应受者。余趣不应。故亦不说。

    如七日药有多过者。有残触不受非时。乃长等多过也。但生二过也。但生非时及长也。喻意云。非畜二难。正由鄣戒。彼之黄二不由鄣戒。如长非时。正由口法。残触等过。不由口法也。

    僧但十一者。问贼心无戒。何名为僧。答此约总相。相类似僧说也(十一。颂曰。边尼[贱]破黄。五逆及二形也)。尼又除破。尼立主伴。不能破僧。但合尘垢。不成逆业也(十者。颂曰。边丘贼破黄。四逆及二形也)。下三各九。又除破内(不受具戒。不成破内。九者颂曰。边尼贼黄门。四逆及二形)。

    二俗准八者。又除边罪(八者。颂曰。尼贼与黄门。四逆并二形)。

    比丘就事但十等者。此并据体。是比丘比丘尼等说也。若尔黄门二形。应是无戒。答先受后变。据初而说也(十者。颂曰。边尼破黄门。五逆及[黄门破僧四二二形]名六者。颂曰。边破及黄门。破僧血二形)。

    尼事唯九(颂曰。边丘破黄门。四逆及二形。名五者。颂曰。边破与黄门。出血并二形)。

    式叉等事九(颂曰。边尼贼黄门。血逆与二形。名五。颂曰。边贼与黄门。出血及二形)。

    名事俱八(颂曰。尼贼及黄门。血逆并二形。也)。

    余八义局(颂曰。边尼贼破内。三煞并破僧)。

    犯尼等四。等取三杀也。

    除二如前者。如前除出血破僧。

    并问十三者。若须并问。何用前来。辨体有无。答虽复总问。若据实理。不必一切皆定障戒。如尼破僧即非鄣戒。故须辨体有无也。余准应知。僧祇二十三子注中云。佛分已般泥洹。故依旧文也。故知要须十三具问也。

    古人将分外义。以释边名。即十三种。皆应名边。故作具义。简监立名也。具义者。颂曰。内尼通破贼。不通黄三杀。及非畜二形。究竟除出血(释曰)。由具四义。初得边名。一曾得内法。今甄众外(内法谓曾受佛戒也)。简却犯尼。二通僧沙弥。同鄣出家。简却二破。及以贼心。二破局僧贼。唯沙弥即非同鄣。三不通俗犯。简却黄门三煞非畜二形。此七通七众。故四是究竟罪。简却出血。即有难言。尼后四禁。不通沙弥。阙第二义。应非边摄。若许是边摄者。二破贼心。何非边摄。彼即救即言。尼犯八重。悉不名边。且尼不犯清净舍戒。更欲出家。尚不许受。何用论边。今师意云。汝以分外。以释边名。故有多妨。我今释边名。故有妨边。是十三当体别号分外。自用难名释之。故无劳释也。

    随僧乞戒作法加被而不得戒是难摄者。若尔减年既不得戒。应是难摄。故应释云。此中难摄。要具二缘。一虽具众缘。作法加被。而不发戒。二始终体空。不可改转。且如减年虽不发戒。害待年满。即非体空。如一切青。一切黄。一切黑。一切赤。一切白。三角眼弥离眼等。虽是体定作法加被。容其得戒。如盲聋等。虽不得戒。若生盲等。犹有差义。况暂患者。此即容可合其改转。还成净器。祇二十三云。盲者。若见手掌文。若省日。已与出家。不应驱出。聋者。若间高声得出家。哑者。不能语。用手示语相。不应与出家。已出家已出家不应驱出。此律盖应不得不能乞戒故也。祇二十九。有四人舍。斗欲家入毗舍离。见本仇家。一人捉弓。一人张弓。一人射而不死。一人射断命根。后之二人。不应出家。者应驱出。前二人不应出家。已出家者置。若后作恶。应驱出。如是恶人。若度越毗尼。人皆释云。此中二人。轻躁无志。故制驱出。今详。或可二人。缘境立心。不能决定。故不得戒。前之二人虽亦不定。然犹未作决定煞心。故开进不。理实四人。若能缘境。要期决定。亦应得戒。今且一相说之也。明了论中。二十人不得戒。五黄门(生犍妒[七十]二[娘])五无间。污尼。誓言我非比丘(誓言者。当此律自言也。谓自言犯重非比丘。即是罪也)。偷住人(贼住)。龙(摄一切畜生)。夜叉(摄一切非人)。哑人。聋人。哑聋人。不乞戒人。遮(谓一白遮也)。述曰。不乞戒。亦非永定。余准应知。五百问云。沙弥诈为大道人。受大比丘礼。后得受戒不。答不得。述曰。但言不得。不言不得言不得戒。不必是难也。

    八难者。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北郁单(无佛法也)。长寿天(非想天八万劫。无想天五百劫。人多执常也)。佛前佛后(佛未出。及佛灭后也)。诸根不具(知盲聋等[斗]于受道)。世智辨聪(多堕邪见故也)。成论第二。四法品云。四轮能增善法。一住善处。二依善人。三自发正愿。四宿善根。住善处者。谓处中国。离于五难(离前八中初五也)。依善人者。生值佛世(离第六难)。植善根者。不聋哑等(离第七难)。今未为颂曰。三途北长寿。前后诸根辨。善处摧前五。值植愿余三。

    诸根不具等皆无求乞者。设有求乞。如截耳等。亦非离摄。

    余九业鄣者。于中边尼贼破四种。是身口业。故云业鄣。此辨三鄣。谓是三鄣相以种类。非是三障正体也。三障正体。如后引俱舍释也。若望障闻思修。唯五逆者。次生定受其报。名邪定聚。故于今生。决定不起圣道。及道加行也。问九业之中。边尼贼破。律文亦言。于我法中。无所长益。何得不说障闻思修。答此据多分。无所长益。傥若遇佛大菩萨等。教令悔除。犹可免堕。故名不定聚摄。故不说之也。

    若泛论者。谓不局明此十三难。而是泛论经论之三鄣义也。俱舍十七颂云。三鄣无间业。及数行烦恼。并一切恶趣。北洲无想天。(述曰。辨体也。长行释五无间可知。释烦恼障云)烦恼有二。第一数行。谓恒起烦恼。二者猛利。谓上品烦恼。应知此中唯数行者。名烦恼障。如扇搋等(扇搋有五。谓生犍等。故云等)。烦恼数行难可伏除。故说为障。上品烦恼虽复猛利。非恒。易可伏除。于下品中。数行烦恼。虽非猛利。而难伏除。由彼恒行难得便从。下品生中。中复生上。令伏除道。无便得生。故烦恼中。随品上下。但数行者。名烦恼障。三恶趣全。人中北洲。及无想天。名异熟障(旧名报障)。此障何法。谓障圣及障圣道加行善根([决]辨宽狭。论颂云)。三洲有无间。非余扇搋等。小恩小羞耻。余障通五趣。(述曰)唯人三洲有无间业。言非北俱卢余趣余界。及扇搋等。由扇搋等是受行类。性极懆动。不能定起极恶意乐。及彼父母。于彼少恩。为彼身缺增上缘故。既由少恩。彼于父母。惭愧心复(颂中羞即[暂]愧是也)。以无现前增上惭愧。可言坏故。触无间罪。余障通五趣者。烦恼障中。不简五趣。乍言似宽。唯取数行。其类最少。故狭于报也。异熟障中。三恶趣全。人中北洲。及想天。亦是五趣。然是最宽也。

    唯可有摈不摈者。若据此律。五皆须。祇律。六中三摈三不摈。如后辨也。

    余类可知者。若变为畜。说为失戒。畜变为人。岂可得戒等也。

    三偷者。偷法形也。

    如往一人二人处偷对手法可不成贼者。疏主难意。往一人处。兼己为二。即偷对手。至二人处可知。

    五六二中但盗对手已去者。谓五六二句中。具有四境。至前定偷对手。若至后二。即偷众法也。问六句中何以无共说戒。不共羯磨。故无此句也。伽祇云何通。答伽祇无文。云何通偷。别法不成。贼何须通。

    见论三偷者。彼第十七云。有三种偷。一者偷形。二者偷和合。三者亦偷形。亦偷和合。云何偷形。无师自出家。不依比丘腊。不依次第受礼。不入僧法事。一切利养不受。是偷形。云何偷和合。有师出家。受十戒。未受具戒。往他方方十腊。次第受礼。入僧布萨。及一切羯磨。依次受人信施。是名偷和合。云何俱偷。无师自出家。依次受腊。入一切羯磨。受人信施礼拜。是俱偷之形者得出家。

    梵云半择迦。此云黄门。生黄门者。梵云扇搋半择迦。谓本生来男根不满。故不生子。犍黄门者。梵云留拏半择迦。留拏此云割。即被刑者也。妒黄门者。梵云伊梨沙半择迦。伊梨此云妒也。变黄门者。即变为根不满等也。半月黄门者。梵云博叉半择迦。博叉此云助也。半月能男半月不能(此且据男。若二形人。半月作男。半月作女。亦此中摄也)。祇律二十三。六黄门。生者。同此律释。捺破者。小时捺破。割者。若王大臣取入割却男根。以备门閤(此律犍是也)。因他者。因前人触。故身生起(身生者男根是)。妒半。同此律释。十律二十一。生犍半。同此律释。精者。彼云何等精不能男。因他人淫身。身分用是。释不能男(身分用者。男根起也)。何等病不能男。若朽烂。若涂。若虫啖。是病不能男(章云第五听此家者不然)。彼云。病不能男。先与出家受具足已。若落若朽烂若虫啖不动(谓男报不起。名不动)。听住虽不动。若舍戒还俗。出家受具。不应与出家。若与出家。应灭摈。

    衣药净法等失不失义者。等取受持也。律仪便有增减。僧尼身中不等故也。

    渐舍之过者。若舍具戒。唯十戒在。虽是渐义。今意论渐。直于具位而有渐过也。

    能防受体不生不灭者。即受中形具。俱无作也。

    缘犯俱同(煞盗淫等)或复缘异(谓犯同缘异。如长钵离五衣三衣。过俗衣)。

    诸谏(僧违僧谏。尼违尼谏。故相久也)二宿(僧与女宿。未具男宿。尼与男宿。未具女宿)两舌(僧闻乱僧。尼闻乱尼)嫌骂(僧骂僧。尼骂尼)牵(僧牵僧出房。尼牵尼出房)驱(僧驱僧出聚落。尼驱尼出聚落)俗女露屏(僧与俗女。屏露坐。尼与俗男。屏露坐)。

    漏失(僧犯残。尼犯提)摩触(犯僧。残。尼犯夷)索美(僧犯单提。尼犯提舍尼)七灭(僧吉尼提)。

    有无不同(洗净过分等。尼有僧无也。辄发日暮等。僧有尼无也)。

    以具三义等者。无知吉罪。后若学知亦具三义。已起吉罪。何因须忏。以悟及迷不同伏道。以彼自背故(伏道无戒可犯。无无知罪)。二无知不续。简不学人。罪续不灭。三迷悟虽可别时。同具修人。异于命终。命终无续。而非道器。上持犯中。他舌师言。无知不可忏。无断续故。后若学知。解即反或。复不须忏。命师即难。以解反或。义容可余也。起恶作岂不须除。今类转根以断反续。义容可尔。已起恶业。岂不须除。若无忏境故。更不须忏(洗净等戒。对尼作法。摈变为僧。岂有大僧对尼忏耶。余篇准说)。

    比丘犯四种罪者。下四篇也(初篇同戒不可忏故)。

    尼犯五种者(尼后四夷。是不同故。根变罪灭)。非比丘即尼是。见论第八云。男子若多罪者。而失男根。变男女根。女人若多功德。而变为男子。若有二比丘同住。而一比丘夜半转根成女。悉得共宿罪。若觉知者。将至比丘尼等。去时不得两人而往。若得四五比丘。乃可共往。明他炬火投杖行尼寺。若远在聚落外度江。若置众者。此无罪也(谓若尼寺远。不得远置。比丘众中无罪也)。后魏拓拔无。从北代州。迁都洛阳之后。熙平二年。洛阳女子王昌蒲。年十九。化为男子。

    五为续作者。初始作名曰五为。先行覆竟。续与六夜。名为续作。

    六夜出罪等。准说应知。有疏本云。不须可有。有字错也。有疏云。不须互为续作。由根本罪已灭竟故。僧不同者。漏失触两粗二房等六戒是。是以多论行六夜未竟变。行波利婆沙未竟变。并清净住。尼变亦是尼。不同云谓言人度贼女解举四独等十戒(等取二受二习舍三[实]发四[谛])。

    半月法未行漏未满若变者。皆清净住。若同犯者。谓媒谤等七戒(等取四谏)。多论云。若比丘犯僧残。乃至十年五年(已上疏文同也)。复有疏云。不须年为续作。由根本罪已灭竟故。是以多论行六夜未竟变。行波利婆沙未变。并清净住。尼变亦如是。若同犯者。多论云。若比丘犯僧残。乃至十年五年(已上故亦同也)。

    善见尼虽先覆亦不行覆者。彼论第八云。若尼时行媒嫁法。覆藏不出(不发露名不出)。转根为比丘。不须露藏六夜半罪(媒是同戒。而言二法并不须作。盖部别。章中所引。应是此文。余处[无亦]也)。

    冒涉义不具者。假冒无罪。滥涉清众。义不具足。且如尼中。虽已先覆。今创入僧。僧中未覆。故云不具(若至僧中覆者。亦应行覆)。

    若于不同罪有七情过者。今详。同义七皆容有。且如到说法非法等。起七情过。即七皆同也。若辨不同。即不通七。谓前六皆通同犯及不同犯。第七恶耶。决是同犯。定无不同理也。且辨前六不同相者。如因辄教恼乱僧众。即呵责治。或因粗语。污家恶行。即与摈治。或因数犯漏失等故。与依止治。或因言人遮不至。即由此等。不见不忏。故并容有不同犯也。崇云。此七羯磨。是治人法。无不治罪。罪谢法何尺。此乃云随谢(此难先忏。罪既已灭而法存。例知变根罪虽已灭。治法不谢)。

    又遮不至为忏白白衣。治法不谢余者。为调伏人。法在何失(意难此疏。独许遮不至法不谢也)。今详。先忏罪虽已灭。为防更造。治法不已。论其转根。罪既已灭。无更造理。故治法谢。

    见论比丘变为尼三衣及药失受者。准义取文。非谨录也(彼论第八)。

    似其比丘有过六夜等者。是疏释非论文也。

    变后之业亦应不成遇缘者。今详成过缘。以尼得与比丘受食。故今尼触。即应失受也。

    又法不满者。谓羯磨未竟也。

    五分自截有摈不??者。彼律十五。一比丘欲火所烧。不能堪忍。自截其形。(乃至)佛呵痴人。不应截而截。应截更不截(应截等欲心也)。告诸比丘。若截头及半吉。都截兰。若去一卵兰。去两卵应灭摈。若为恶兽啮。若怨家所害。已下如疏。

    第二三同外道俗衣者。如论第三云。若白衣为和上。与白衣受具戒。为得戒不。答得戒。诸比丘犯吉。(述曰)此文难可依信。此律文云。三种人不成也。文中截手也已下。一百三十三也。

    瞷眼(故间反。说文戴眼也。尔雅。马一眼白曰[馬*間]。[馬*間]瞷同也。律文作间非)。

    象头等者。十律二十一。诸斗将妇。婿往行久。与非人通生子。如是六群喜作罪。好人不肯住边。见是人等。心自思惟。畜好弟子。皆舍我去。当畜是人无舍去者。遂度出家。五分十五。度截手脚人等。乃至如上说等者。得硬坏好相。谓打破身体。坏身好相也。彼律上文。不如法度人吉。又彼上文度负债人。告诸比丘。应先问。若言不负应度。若言负不应度。皆突吉罗。故云如上说也。

    文言老极者。祇二十三云。太老者过七十。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若过七十。能有所作。此二不听。年满七十。康健能修诸业。听与出家。太小者。若减七岁。若满七岁不知好恶。皆不应度。若满七岁。解知好恶。应与出家(违者皆犯越)。

    在空已下者。制简前十段文也。

    截手等中有得不得者。谓截男根。如前释五句无根中引五分判。若臂等无然都去。理亦不得。若哑聋者。如上十三难义门中。引祇律判之。余堕准说。

    亦有九法者。一请和上。二置沙弥处。三差教授。四往捡问。五唤入众。六教令乞。七戒师白。八捡遮难。九正白四。颂曰。请置差往唤。乞白捡白四。

    故多论凡欲受戒先与说法者。说法者说法之道。随机遂要。而必不可谨诵一文。今且略叙。南山羯磨本云。应语彼言。六道众生多是戒障。唯人得受。犹含远难。不必并堪。汝无遮难。定得受戒。汝当发增上心。所谓上救摄一切众生。以法度彼。又戒是诸善根本。能作三乘正因。又戒是佛法中宝。余道所无。又能护持佛法。正法久住。又羯磨威势众僧大力。能举法界胜法。置汝身心中。汝当一心谛受(抄中更云。要而言之。不过情与非情。空有二谛。灭理涅槃。成三聚戒。趣三解门。又言四分是大乘宗。以[或]文言。欲求于佛道[文]皆共成佛道等。故须令发大乘[以]等。今详。此言诚为大失。不能繁破也)。

    推寻可知者。此某甲牒间名也。从某甲永受者。牒请师也。今从僧。乞也。某甲为和上。牒间和上名也。

    自说已下。牒二师捡问。时到已下。结成白辞。

    羯磨准知。初总者。文中初非释种子。总举标宗也。

    次别者。汝一切不得已下。别列四戒。一一有五。初至不净行。举其止持。二若比丘下。鄣作犯之过。有法喻合。法中三者。若比丘者举能人。二正明作犯。三非沙门下彰其过损。准合各三准知。

    第三汝是中下。持之时分。四不得等者。审其持心。五自言堪持。

    余文同前者。同上尼律释也。尼律释云。次说四依知足之行。于中亦二。尼总举彰益。二比丘依粪扫下。别列四法。初依文二。初上品。二若得长利下开。于中下上品文五。一所凭依体。二依此已下显其依盖。三举时分。四审持心。五自言堪持。药依之中。崇云。古来解是内身之秽。西方梵僧。若有食者。众所不容。故今正解。是残弃药。今详。西方外道。异见持讳。触秽佛法。出家习见者。亦内外道。世尊善知法相。染识机宜。即有开处。明了论中。立大开量。即亦通之。五百问卷末亦开为药。不能繁叙。次总以结劝文二。初结受缘具足。二汝当善受已下举益劝持。文三。第一现付劝持。第二余所未知已下付彼二师随时教授。第三自今已下为防护故。增三文云。有三法应为解羯磨。应见而见。应忏而忏。应舍而舍。应为解羯磨。

    五分驱出即此摈羯磨也。下意即此遮不至也。

    羯磨受法全无量事者。制初篇前未兴羯磨。何处得有十三难知上。阿难何用问之。今更详之。如制三语。亦云自制已后下名受具。例如即制十三难师。亦不复得句人受其。故名制后。非谓制五篇及料简弟子十三难也。

    所以开和上。以是根本。恐留难故。是以佛开。余师非根本。故不应开者。难曰。和上是根本。尚恐留难而佛开。余既非根本。何不恐难。亦开许故。不应理也。应更释云。和上是僧所为。故圣开之。余僧体须是僧。故不开许。

    饰宗义记卷第七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