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毗尼关要卷第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四戒足勿毁。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中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释 初一颂上二句设喻。下二句以法合明障善道诫。次一颂上二句示生善趣。下二句法喻双举。譬者比类也。即以近事比类。令深法得晓了故。譬如人之有足。意欲往而即至。既毁于足。岂有无足欲行。无舟希渡而可得乎。毁戒亦尔。不得生天人。天者。谓欲界六天。色界无色界(色界十八梵天。无色界四天。共前六欲。二十八天也)。人者。谓四洲人趣。既毁净戒。圣果难期。人天绝分。欲得生天及人中者。常当护戒如足。勿令毁损。方可得生。言持戒生天人中者。略有二义。一谓戒足不可毁。毁则人天尚且无分。何况涅槃。二者对机而说。语涅槃则怖。语人天则乐。如佛度难陀。而难陀惟恋妻子。于修梵行。心无乐欲。佛知彼意。同游天宫。难陀见处处天子天女嬉戏快乐。复见一处。唯有天女而无天子。难陀问天女曰。何故此处无天子耶。答言。佛有弟号曰难陀。出家修梵行。当生此处。受诸快乐。以待彼生也。难陀心生乐欲。勤修梵行。后从佛游泥犁中。始知天乐未就。恶果已成。心生恐怖。佛为说法。而证道果。今说生天人。然非圣意。实为涅槃。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律摄云。险途有二。一是人天。二是恶道。虽复生天受诸胜乐。报尽还堕恶趣。是则人天非所当欲。又复戒喻为足者。无远不届。若欲横超净域上品上生。若欲高登三界。永绝轮回。若欲承事诸佛。听闻妙法。若欲性制虚融。照用自在。莫不以戒为基本也。若约持戒具足释者。若持戒具足。身心安乐。后不忧悔故。

    涅槃经十一卷云。爱见罗刹全乞浮囊如犯弃。乞半如犯残。三分之一如犯偷兰。手许如犯堕。尘许如犯吉罗。囊全能渡海。戒全出生死海。纵使定慧不生。亦决不失人天之身也。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释 此颂约生死为险道也。辖是轴头之铁。轴是车轮中转轴。运载全凭辖轴。正入险道之中。失辖折轴。不堪运载至所至处。毁戒亦尔。戒有任运之功。从生死险道。运至涅槃。令得安隐。既毁净戒。道果绝分。死时惟怀恐惧。故将生死。喻如险道。戒法等于辖轴。毁戒则死时恶趣相现。犹如险道之中失辖折轴。恐怖慞惶。前后无救。经云。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实由坚持净戒之功也。

    五显戒全缺。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释 谓如人以镜自照其面。相貌严好则生欣喜。丑陋则生忧戚。故律云。以戒自观察。如镜照面像。说戒亦尔。当自返观是染是净。戒若全净则内怀欣喜。外不愧人。戒身染污则内生忧戚。外耻于僧也。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释 如两阵交战。勇者前进。怯者退败。持戒之士与烦恼魔军共战。若守持之志勇猛。则降伏魔军。故律云。如有勇猛将。善习斗战法。降伏于彼敌。没死不顾命。佛子亦如是。善学于禁戒。五阴散坏时。终不畏命尽。从佛戒所生。尔乃是真生。若持戒之心怯弱。不能降伏烦恼魔军。反被烦恼魔军所胜。若闻说戒时。戒身有秽则心生怖畏。净则心生安乐。故云净秽生安畏也。

    六赞戒胜喻。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释 前一颂举喻叹德。次半颂以法合喻。凡受此比丘戒者。名为大沙门。梵语摩诃。此云大。天台四教仪云。大含三义。一者大。天人中尊故。二者多。富有福慧故。三者胜。超诸外道故。所以佛言。于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释子沙门最为第一。而云一切众律者。谓世间国禁外道邪宗亦各有律(萨婆多论云。外道亦制四重。一不淫师妇。二不盗金。三不杀婆罗门。四不饮白酒。不如佛法一切不淫。一切不盗。一切不杀。一切酒不饮。一切不妄语。故云邪宗也)。

    又八戒五戒十戒亦不如比丘戒为最故。又禅戒无漏戒亦不如波罗提木叉戒最为殊胜。

    萨婆多论云。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住世间。三乘道果不绝。尽以波罗提木叉而为根本。禅无漏戒不尔。是故于三戒中。最为殊胜。

    故律云。众山须弥最。众流海为最。众经亿百千。戒经第一最。非但众律之中以戒经为上最。即三藏十二部亦以戒经为最。

    根本律云。佛说三藏教。毗柰耶为首。佛游于世间。随处说经法。律教不如是。故知难值遇。诸佛证菩提。独觉身心静。及与阿罗汉。咸由律藏成。三世诸圣贤。远离有为缚。皆以律为本。能至安隐处。合上四喻。一众律中最为其尊。二最为深大。三最为照明。四经律中王。若不坚持净戒。纵使多智禅定现前。皆成魔道。故云戒经为上最也。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释 如来者。谓迷时背觉合尘。是如去。虽名为去。而体性不动。故受如称。即本觉也。悟时背尘合觉。名如来。以如体上。有净用起。反染归净。名之为来。即始觉义。真如体来去随缘故。取本觉名如。始觉名来。始本不二。名究竟觉。究竟者。即如与来合。无始本异。名曰如来。复有法报化三身。立禁戒者。立谓创立也。此显戒法如来亲口所说。不通余圣。不同经论容五人说承佛印可。

    大智度论云。五人说者。一佛说。谓如来金口所宣。二弟子说。即声闻缘觉菩萨诸大弟子承佛加被。随机演教。化度众生。三仙人说。即佛会中诸大仙人。从佛入道。助宣正法。四诸天说。即梵释诸天处处经中助宣法义。五化人说。谓佛所化现。或诸大菩萨所作化人。随机说法。度有缘众。是为五人说也。律则不尔。唯佛金口自说。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臣下听命。若容他说。万姓不遵。国家败亡矣。佛律亦尔。或容他说。群生不奉法。不久住故。是以禁戒唯佛自立。半月半月说者。此谓楷定说戒之恒规也。此借月表显。谓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名黑半月。初一日至十五日。名白半月。以此黑白二月。用表善恶二业。又表智断二德。故立半月布萨也。梵语布萨。大论翻善宿。南山云净住。净身口意。如戒而住。根本云褒洒陀(即布萨也)。褒洒是长养义。陀是清净洗濯义。意欲令其半月半月忆所作罪。对清净比丘。披陈忏悔。长养善法。清净戒身。是褒洒陀义。

    根本杂事云。我令汝等。每于半月半月。说波罗提木叉。当知此戒则汝大师。是汝依处。若我住世。无有异也。总述偈赞竟(以上十二偈。乃佛陀耶舍从广撮略。冠之于首。戒本流通故也)。

    二作前方便。分六。一集僧。二问和。三简众是非。四说欲。五传请教诫。六问事端绪。

    所言前方便者。若欲作办僧事。秉宣圣教之时。必先问集和僧。委僧量宜。作何等法事。否则七非难越。无一克办。故云前方便。

    一集僧。

    僧集不。

    释 十诵律云。有四种僧。一者四人僧。二者五人僧。三者十人僧。四者二十人僧。乃至百千皆名僧也。若但二三人则不名僧。如上四种僧中。若少一人。非法。非毗尼。羯磨不成。凡秉羯磨。同界比丘并须尽集。否则便成别。众法不成就故。今羯磨说戒之先。先问僧集知事者(即维那是)应称量。答云已集。

    二问和。

    和合不。

    释 僧既集已。必须一味一相。犹如水乳。不来者嘱授。现前应呵者不呵。名为和合。方可秉法少有违诤法。则不成。是以问云和合不。答云和合。

    三简众是非。

    未受具戒者出不。

    释 谓僧事集僧。非僧不集。未近圆者当驱令出。防彼盗听之愆。诈称比丘。永成受具之难。或露僧罪。招世讥嫌故。五分律云。遣沙弥着。不见不闻处。今未秉白。说戒之前。先问遣出。知事人应称量。而答云已出。若无。答无。

    四说欲清净。

    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

    释 谓圣开与欲。本为三宝。及看病等事。羁身不至僧中。故听与欲。

    事钞云。凡作法事。必须身心俱集方成和合。设有缘不开心集。则机教不同。将何拔济。故听传彼心口。应僧前事方能彼此俱办。缘此故开与欲。然欲有二种。一时欲。二非时欲。云何为时欲。谓黑白半月布萨。及安居竟自恣。楷定规模。有定时故。言非时欲者。谓不定其时。随机施法。如受戒忏悔治摈等。不定时故。又律中有三事。不听与欲。一者结界欲。令大众知其界畔故。二者灭诤用多人语故。三者若草覆地灭犯诤。不听与欲。要俱现前。故余一切法事并听与欲。

    先明与欲。次明说欲。言与欲者。有五种。若言与汝欲。若言我说欲。若言为我说欲。若现身相。若广说欲成与欲。若不现身相不口说者不成。应更与余者欲。又云。欲与清净。一时俱说。不得单说。若欲广说者。应具修威仪。至可传欲者。所如是言(具修威仪。向取欲人。或问讯。或触礼。若取欲者。或同岁。或下座。但对立。若取欲者。是上座。应胡跪合掌白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一说便止)。

    (欲者。乐欲也。谓僧中如法作办僧事。我有乐欲之心。赴集因事。羁身故传心口。应僧前事不违和合。故云与欲。名心集也。清净者。谓前布萨以来我戒身清净。无染秽也。故云与欲清净)言说欲者。取欲比丘至僧中。已上座问云。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答云是也)。应起座。如常威仪。向上座一触礼。胡跪合掌。作如是说言。

    大德僧听。某甲比丘我受彼欲清净。彼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一说)。一拜起立。还复本位。

    四明说欲竟。

    五传请教诫。

    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

    释 谓尼禀碍质。恒拘障累。故阙游方。咨受法训。兼且女性憍恣。亡灭正法。大圣慈鉴。故制此仪。令尼请僧教诫传宣八不可违法。一一遵行。还令正法无减。所以半月半月必从大僧求请教诫。僧今布萨。故有此问。若有请教诫者。应答云。有彼受尼嘱授比丘。从本位起。如常威仪。至上座前。作礼胡跪。合掌云。

    大德僧听。某处比丘尼僧和合僧差。比丘尼某甲半月半月顶礼比丘僧足。求请教授尼人(三说)。一拜而起。律制具足十法。方许教诫尼。应至第一上座前问云。大德。慈济能教授比丘尼不。若能者答言能。若未能者答言不能。如是从二十夏已上。应一一遍问。有堪者白二羯磨差。若无能者还上座所。一拜长跪合掌云。我某甲比丘遍问。僧中无堪教授比丘尼者。上座即应说略教诫法。告彼嘱授比丘云。大德。此众无堪教诫师。明日尼来求可否。时应告彼言。昨夜为尼僧中遍请。无有堪能教诫师。虽然上座有敕。敕诸尼众。精勤行道。谨慎莫放逸。受嘱比丘答言尔。一拜归位(明日尼来。如是告知)。若无者。答言。此处无尼来请教诫。或有礼僧足者。答言。但有礼僧足者。令尼次第而进作礼三拜。长跪合掌。

    上座抚尺云。

    诸比丘尼。今乃(黑白)半月布萨之期。颁宣五篇圣章。听闻二部律典。非僧不与之地。受具方得序。敷诸比丘尼。尔当依戒为师。依戒而住。精勤行道。谨慎莫放逸。答云。顶戴受持。一拜而起。欲听戒者。次第坐听。

    十诵毗尼序云。比丘及尼得互听戒。不得互为说戒。何以得互听。不得互说。谓比丘戒中兼制尼学处。尼戒中亦兼制比丘学处。故容互听。不得互说者。谓比丘是大僧尼乃亚僧。各不相足数故也。

    六问事端绪。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释 谓僧今和集来者。现前不来者。嘱授人非别众所为何等法事。然所为之缘不出三种。摄尽一切。一为情事。如受戒说戒忏悔治摈等。二非情事。如结解诸界等。三为情非情事。如处分离衣畜长等。此所为事具单离合。委僧量宜。故对僧问其知事者。答云说戒羯磨(若作余法据事而答。非错彼此)。

    三秉白羯磨。

    释 梵语羯磨。天台禅门翻为作法。南山翻为办事。谓施造遂法。必有成济之功焉。一切羯磨须具四法。一人。二法。三事。四界也。律中佛言。有三羯磨。摄一切羯磨。谓单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若轻事则用单白。若事中者则宣白二。若事重者则秉白四。凡秉羯磨时。必须具前六种方便。于中仍有全缺不同。唯说戒时。全具六法。如结界多人语草覆地等。不听与欲无请教诫唯四法。余一切羯磨五法应具。若不知法式差别。一概雷同。即成非法非毗尼也。今明僧法羯磨。说戒言僧法者。谓四人已上也。

    大德僧听。今(黑月十五白月十五)日众僧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是。

    释 大德者。谓严持净戒。有广大德行。故称为大德也。僧者。是半梵语。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理事二和。如前)。言听者。诫令勿生余觉余思。专念听我秉宣法事。于所听法。正念忆持。故曰大德僧听。黑白二月如前释。众僧说戒者。显非余事。若僧时到者。谓作法之时来到僧中也。僧忍听和合说戒者。即告当时在座大众。忍可听僧说戒。勿得有余诤论。应当和合说戒也。白如是者。乃指法告知。谓指其说戒之法事。告白大众令知。故云白如是。

    四说戒序。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故。妄语者。佛说障道法。若彼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

    释 言。波罗提木叉者。是最胜义。以何义故。名为最胜。诸善之本。以戒为根。众善得生。故言最胜义。

    又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律摄云。别解脱者。由依别解脱经。如说修行。于下下等九品思惑。渐次断除。永不退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名别解脱。又见修烦恼其类各多。于别别品。而能舍离。名别解脱。由惑漂没三界。有情为此先。应勤求别解脱经。又云。随顺解脱。此据果立名。随顺有为无为二种果故。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于二百五十戒中。一一守持不犯。于一一戒中。别别得其解脱。是名别解脱。

    汝等谛听者。谛乃审实之义。谓正说戒时。勿得余觉余思。始从戒序。终至回向。应当谛审详听。否则不一心摄耳听法之咎焉。逃三慧之中。即闻慧摄也。

    善思念之者。谓如说思惟忆念。所持戒品净耶秽耶。听已而思。令自知净染。即摄思慧也。

    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既闻已思。已自知有犯。应当出众说露所犯之事。依律忏悔清净。乃堪闻戒。律云。犯者不得说戒。犯者不得闻戒。故须忏悔。言忏者。名披陈众失。发露过咎。不敢覆藏。悔名断相续心。厌悔舍离。能作之心。所作之罪。合而弃之。故言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弃往修来合名忏悔。乃修慧所摄也。

    不犯者默然。谓本无犯。或有犯已悔除。亦名不犯。

    默然故知诸大德清净者。谓不须说言。我清净而乱。于众默然。即表清净义。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此有二义。一谓余时中他问实答。今亦如是答。二他问者他处问也。即指下诸篇中一一结问。谓此处如实答。至他处亦如是答。有犯则说露。无犯则默然。

    如是比丘在众中者。即指有犯之人也。乃至三问者。谓令语诃圆满故。离广略故。略则无智者卒难了明故。无惭愧者未发悔心故。广则延时令众疲劳故。唯以三问处中。故三问也。

    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口虽不说。由现身相表成语业也。若三问三忆。得三妄语罪。

    故妄语者。佛说是障道法。所言障道法者。此有二义。一于现世障诸善品。二于未来障生善趣。即障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相无愿。障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及涅槃道。故云障道法。

    若彼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谓忆念所犯之事。欲求戒身清净者。应忏悔。以毗尼法水。能涤除戒身污秽。然清净有二义。一是净因。二是净果。因谓净戒。果谓涅槃。欲求涅槃之净果。必须坚持净戒为因。鲜有瑕玼。覆于胸襟。即应断除其根。勿生覆荫。日茂敷荣。致使秽花而成秽果也。故云欲求清净应忏悔。

    忏悔得安乐者。安乐亦有二义。一现世安乐。二后世安乐。现世安乐者。谓戒身既净心。无忧悔。不为同梵行者所举摈。恒住善法之中。后世安乐者。谓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相无愿初果乃至无生及涅槃乐道。故名得安乐也。

    五结问。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问)。

    释 诸大德乃通称之词。戒经序者。律摄云。经是略诠义。欲明略陈戒相。诠其纲目。不广释故(戒经乃二百五十戒之总名)。序者由绪也。谓说戒时。以此为先。能令余说得生起故。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否者。此总结问二百五十学处中清净也。

    六劝持。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释 谓亦劝持二百五十事。既是三问默然。是二百五十事清净。当如是持。

    欲释戒相。先明戒体。

    释 言无作戒体者。戒体属性。戒法属修。从性起修。修不离性。全修在性。谓正受戒时。即用第六意识。然此意识具有五种。一定中独头意识。缘于定境。二散位独头意识。缘受所引色。及遍计所起色。诸法处色。如缘空花水月镜像彩画所生。并过去未来诸尘。并法处所摄。三梦中独头意识。缘梦境。四明了意识。依五根门。与前五识。同缘五尘。五乱意识。是散乱意识。于五根中。狂乱而起。如患热病。青为黄见。非是眼识所缘故。受戒时唯用第二散位独头意识。及遍行五心所作意触受想思。五种色法中第三受所引色。受即领受。引即引取。如受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是受所引色。又如意识领纳。色声香味触等法。乃至忆念过去曾所见境界。皆名受所引色(即无表色。虽无表对想实见故。名无表色也)。谓受戒时所起。防恶发善等色(即第二散位。独头所缘之色法)。表即名作无表。即名无作。以有漏五蕴色身。互跪合掌。名为身表。三说乞戒名为语表。十师现前亦名身表。秉白羯磨亦名语表。凭师作法。获得无漏五蕴之戒身皆因上品心思业力用。感发戒体。白四羯磨毕时便得。得斯体已。任运止恶。任运行善。即于法界情非情边。得无量戒色。而此无作须假色法。以之为表见也。所以者何。盖戒虽非形碍之物。而止持作犯亦必属色法也。成论无作品云。无作属非色非心聚。古今律师咸同此说。实由心感得。借色表成。一作之后不俟再作。故名无作也。

    已释戒体竟。次明篇聚差别。初明五篇。次明七聚。

    今初。

    释 一波罗夷。比丘有四。尼有八法配死。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谓修行之人若犯此戒。道果无分。死堕地狱。律云。如人断头。不可还活。若犯此戒。不复成比丘。此罪极重。故以死配之。

    二僧残。比丘十三法。尼有十七配流。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盖言人犯此罪。僧作法除。庶几戒德可复。犹如斫残咽喉未断。早救尚可。以由此罪稍轻于前故。以流配之。

    三波逸提。配徒僧有一百二十。分为二位。前三十名舍堕。次九十名单堕。尼有二百零八法。亦分二位。和舍堕有三十。次单堕有一百七十八法。以由此罪轻于僧残故。以徒配之。

    四提舍尼。配杖。比丘制四。尼制成八。梵语提舍尼。华言向彼悔。从对境以立名。僧祗云。此罪应露也。此罪轻于前前故。以杖罪配之。

    五突吉罗。配笞。僧有百法。尼亦等制。善见云。梵语突吉罗。华言恶作。律云。式叉迦罗尼。华言应当学。谓余戒罪重易持。此戒难持易犯。常须念学。故不列罪名。但言应当学。此又轻于前故。以笞罪配之。是名五篇。

    次明七聚。

    释 四波罗夷名第一聚。十三僧残名第二聚。一百二十波逸提名第三聚。四波罗提提舍尼为第四聚。偷兰遮为第五聚。众学法在身为恶作名第六聚。在口为恶说即第七聚也。

    二不定法因犯事不定。不独立篇聚之名。而摄入篇聚也。若与女人可作淫处坐。行不净行。即入波罗夷中。若与女人粗恶语叹身索欲。属僧残法中。若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屏处坐露地坐。入波逸提中。即通三篇三聚也。

    七灭诤法何篇所摄耶。准义推之。三五当收。若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波逸提。应归第三也。若以七法而灭四诤。应与不与不应与而与。未善灭诤施法不相当。违越毗尼。犯突吉罗。第五当摄也。

    明篇聚竟。

    附释偷兰遮。

    善见律云。偷兰名大遮。言障善道。后堕恶道。体是鄙秽。从不善体。以立名者。由能成初二两篇之罪故也(鄙秽是丑。从淫盗二戒出。不善是恶。从杀妄二戒出)。

    明了论云。偷兰为粗。遮耶为过。粗有二种。一是重罪方便。二能断善根。过者不依佛所立戒。而行故言过也(其中复有独头方便。依事知之)。

    毗尼关要卷第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