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鲁迅的人格和思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鲁迅是青年的导师,他的书不但为现代这一代的青年们所爱读,我相信也将为第二代第三代……青年们所爱读。鲁迅又是民族的文化斗士,他暴露了民族性的缺点,揭发了历史上的暗黑,为大众人民开光明自由之路,独自个首先冲锋突击。

    鲁迅又是世界的文化斗士,他的书已经为世界第一流文学家们所推许,例如法国罗曼•罗兰见了《阿Q正传》便称赞道:“这是世界的。里面许多讥讽语言,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阿Q那副忧愁的面孔。”他的书国际间这样驰名,苏联的翻译尤其盛行,单是《阿Q正传》便有好几种译本。日本也盛行,在鲁迅逝世后不到半年,就出版了《大鲁迅全集》七大册。日本人本来是器小自慢的,独对于鲁迅作品的伟大,居然俯首承认,说是在他们中竟没有一个人可以匹敌的。依佐藤春夫氏所说,鲁迅占有以下四个作家的优点,可以列为算式如下:

    鲁迅=长谷川+二叶亭+森鸥外+幸田露伴。

    依郁达夫氏所说,则为:

    鲁迅=森鸥外+长谷川+二叶亭+夏目漱石。

    小田岳夫氏推尊鲁迅尤至。

    鲁迅的作品这样伟大,其原因何在?我敢说,这是由于他的人格的伟大。说到他的人格,我们就得首先注意于各方面:他的学问的幅员是极其广博的,不但于说明科学研究有素,于规范科学也涵养甚深。他学医的时候,伦理学的成绩有八十三分。他的日常生活是朴素的,始终维持着学生时代的生活。他的政治识见是特别优越,欧美政治家多不能与之相比,因为他观察社会实在来得深刻。他的体力又是很强壮的。有人或许要问,他体力强壮,何以会患肺结核而死呢?这是因为经济的压迫,环境的艰困,工作的繁重,助人的慷慨,弄得积劳过度的缘故。

    他病重的时候,史末特莱女士带了在上海唯一的西洋肺病专家D医师去诊,他称赞鲁迅是最能够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国人,但宣告已经无希望,这要是在欧洲人,那早在五年以前死亡的了。因之,鲁迅没有请他开方,因为想他的医学从欧洲学来,一定没有学给死了五年的病人开方的法子。即此一端,便可证明鲁迅的体力之强。

    现在说到他的人格的伟大和圣洁,可以从种种方面来看:

    (一)是真诚。鲁迅无论在求学,在做事,或在写文章,都是处处认真,字字忠实,不肯有丝毫的苟且,不肯有一点马马虎虎,所以他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坟》,写在《坟》后面)他痛恨“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坟》,论睁了眼看)这个真诚,是他的人格的核心之一,也就是作品所以深刻的原因之一。

    (二)是挚爱。鲁迅最富于情爱。他对于祖国对于民族的挚爱,是跟着研究人性和国民性问题的深切而越加热烈,可是他的观察和抉发病根却越来越冷静,“这好比一个医道高明的医师,遇到了平生最亲爱的人,患着极度危险的痼疾,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一心要把他治好。试问这个医师在这时候,是否极度冷静地诊察,还是蹦蹦跳跳,叫嚣不止呢?”(拙著《鲁迅的生活》)

    他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无所不至,不但是物质上多所资助,便是精神上也肯拼命服务,替他们看稿、改稿、介绍稿子、校对稿子,希望能出几个有用人才。他说:

    ……我在过去的近十年中,费去的力气实在也并不少,即使校对别人的译著,也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去,决不肯随便放过,敷衍作者和读者的,并且毫不怀着有所利用的意思。(《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

    鲁迅这样替人用力确乎不虚,因此成名的颇不乏人,固然也有吃力不讨好的,或是受骗的,鲁迅却泰然说道:“我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贼,就疑心一切的人。”这是多么伟大!这个挚爱是他人格的核心,也就是作品所以伟大的原因。

    (三)是坚贞。鲁迅要想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在文学战线上的必须“韧”,他自己便是一个“韧”战的模范。他是一位为民请命,拼命硬干的人,民国十九年春,忽负密令通缉的罪名,相识的人都劝他暂避,而鲁迅处之泰然,有云:“……故且深自韬晦,冀延余年,倘举朝文武,仍不相容,会当相偕以泛海,或相率而授命耳。”(《鲁迅书简·复李秉中函》)

    他虽身在围攻禁锢之中,毫无畏缩,而坚韧奋斗,始终不屈。他的上海寓屋是在越界筑路的北四川路,即那时所谓“半租界”。所以他的最后的杂文集,题名曰《且介亭杂文》,且介者,租界两字之各半也。

    他虽因肺结核而至垂死的时候,还是不肯小休,不肯出国去作转地疗养。“要赶快做”,弥留的前夕,还是握管如恒。这种为民族,为后代的自我牺牲精神,真是实践了他自己的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只有俯首佩服!

    (四)是勤劳。鲁迅发愤著译的时候,我亲眼看见他每每忘昼夜,忘寒暑,甚而至于忘食。景宋在《鲁迅全集》的《死魂灵》中,有着两段的话:

    我从《死魂灵》想起他艰苦的工作:全桌面铺满了书本,专诚而又认真地,沈湛于中的,一心致志的在翻译。有时因了原本字汇的丰美,在中国的方块字里面,找不出适当的句子来,其窘迫于产生的情况,真不下于科学者的发明。

    当《死魂灵》第二部第三章翻译完了时,正是一九三六年的五月十五日。其始先生熬住了身体的虚弱,一直支撑着做工。等到翻译得以告一段落了的晚上,他抱着做下了一件如心的事之后似的,轻松地叹一口气说:“休息一下吧!”不过觉得人不大好,我就劝告他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