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六 宦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唐书》卷一三九《房琯传附启传》云:

    启自陈献使者南口十五,帝怒,杀宦人,贬启虔州长史,死。始诏五管、福建、黔中道不得以口馈遗、博易,罢腊口等使(参《唐会要》卷八六“奴婢”门《元和八年九月诏》)。

    《旧唐书》卷一五《宪宗纪·下》云:

    乙酉,以邕管经略使房启为桂管观察使。

    《樊川集》卷三《张保皋郑年传》(参《新唐书》卷二二〇《新罗传》)云:

    保皋归新罗,谒其王曰:“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愿得镇清海(新罗海路之要),使贼不得掠人西去。”其王与万人,如其请,自大和后海上无鬻新罗人者。

    《唐会要》卷八六“奴婢”门略云:

    大足元年五月三日敕:“西北缘边州县,不得畜突厥奴婢。”天宝八载六月十八日敕:“京畿及诸郡百姓,有先是给使在私家驱使者,限敕到五日内,一切送付内侍省。其中有是南口及契券分明者,各作限约,定数驱使。其南口请禁蜀蛮及五溪、岭南夷獠之类。”

    《旧唐书》卷九七《郭元振传》云:

    郭元振魏州贵乡人。举进士,授通泉尉。任侠使气,不以细务介意,前后掠卖所部千余人,以遗宾客,百姓苦之。

    柳宗元《河东集》卷一七《童区寄传》云: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么弱者。漠官,因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

    《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唐纪》“元和四年三月上(宪宗)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学士李绛、白居易上言”条云:

    “岭南、黔中、福建风俗,多掠良人卖为奴婢,乞严禁止。”(参《李相国论事集》卷四及《唐会要》卷八六“奴婢”门《元和四年闰三月敕》)

    《旧唐书》卷二〇下《哀帝纪》云:

    丙申,敕:“福建每年进橄榄子,比因阉竖出自闽中,牵于嗜好之间,遂成贡奉之典。虽嘉忠盖,伏恐烦劳。今后只供蜡面茶,其进橄榄子宜停。”

    《新唐书》卷二〇七《宦者传·吐突承璀传》云:

    是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闽、岭最多,后皆任事,当时谓闽为中官区薮。咸通中,杜宣猷为观察使,每岁时遣吏致祭其先,时号“敕使墓户”。宣猷卒用群宦力,徙宣歙观察使。

    杜牧《樊川集》卷一七《吐突士煜妻封邑号制》略云:

    敕,诗美夫人,礼称内子,允膺腹心之任,宜崇家室之荣。弓箭军器等使、特进、行右领军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阴山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吐突士煜妻田氏可封雁门郡夫人。

    《全唐诗》第十函顾况《古诗》云:

    囝一章。

    囝哀闽也(原注:囝音蹇。闽俗呼子为囝,父为郎罢)。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髠为钳,视如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隔地及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云:

    杨思勖本姓苏,罗州石城人。为内官杨氏所养,以阉从事内侍省。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少阉,与同类金刚二人,圣历元年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入宫。则天嘉其黠慧,令给事左右。后因小过,挞而逐之。内官高延福收为假子,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来三思第。岁余,则天复召入禁中。

    《新唐书》卷二〇七《宦者传·上》云:

    鱼朝恩,泸州泸川人,天宝末,以品官给事黄门。

    刘贞亮,本俱氏,名文珍,冒所养宦父,故改焉。

    吐突承璀,闽人也,以黄门值东宫。

    仇士良,循州兴宁人,顺宗时得侍东宫。

    杨复光,闽人也,本乔氏,少养于内常侍杨玄价家。

    同书卷二〇八《宦者传·下》云:

    田令孜,蜀人也,本陈氏。咸通时,历小马坊使。

    同书卷二〇七《宦者传上·刘贞亮暨俱文珍传》(《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俱文珍传》略同)略云:

    贞元末,宦人领兵,附顺者益众。会顺宗立,淹痼弗能朝,惟李忠言、牛美人侍。美人以帝旨付忠言,忠言授之王叔文,叔文与柳宗元等裁定,然后下中书。然未得纵欲遂夺神策兵以自强,即用范希朝为京西北禁军都将,收宦者权。而忠言素懦谨,每见叔文与论事,无敢异同,唯贞亮乃与之争。又恶朋党炽结,因与中人刘光琦、薛文珍、尚衍、解玉、吕如全等同劝帝立广陵王为太子监国,帝纳其奏。元和八年卒。宪宗思其翊戴之功,赠开府仪同三司(此十五字旧传之文)。

    《旧唐书》卷一五九《路随传》(《新唐书》卷一四二《路随传》同)略云:

    初,韩愈撰《顺宗实录》,说禁中事颇切直,内官恶之,往往于上前言其不实,累朝有诏改修。及随进《宪宗实录》后,文宗复令改正永贞时事,随奏曰:“伏望条示旧记最错误者,宣付史官,委之修定。”诏曰:“其实录中所书德宗、顺宗朝禁中事,宜令史官详正刊去,其他不要更修。”

    刘禹锡《梦得外集》卷九《子刘子自传》“述永贞内禅事”条云:

    时太上(顺宗)久寝疾,宰臣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

    《旧唐书》卷一五九《崔群传》略云:

    群臣议上尊号,皇甫镈欲加“孝德”两字,群曰:“有睿圣则孝德在其中矣。”竟为镈所构,宪宗不乐,出为湖南观察都团练使。

    同书卷一六四《李绛传》略云:

    吐突承璀恩宠莫二,是岁(元和六年),将用绛为宰相,前一日,出承璀为淮南监军。翌日,降制,以绛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列李吉甫便僻,善逢迎上意,绛梗直,多所规谏,故与吉甫不协。时议以吉甫通于承璀,故绛尤恶之。

    同书卷一四八《李吉甫传》略云:

    刘辟反,帝(宪宗)命诛讨之,计未决,吉甫密赞其谋,兼请广征江淮之师,由三峡路入,以分蜀寇之力。事皆允从,由是甚见亲信。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元济请袭父位。吉甫以淮西内地,不同河朔,且四境无党援,国家常宿数十万兵以为守御,宜因时而取之。颇叶上旨,始为经度淮西之谋。

    《新唐书》卷二〇一《文艺传·上·元万顷传附义方传》(《通鉴》卷二三八“元和七年正月辛未”条同)云:

    历虢商二州刺史、福建观察使。中官吐突承璀,闽人也,义方用其亲属为右职。李吉甫再当国,阴欲承璀奥助,即召义方为京兆尹(寅恪按:《新唐书》及《通鉴》俱采自《李相国论事集》)。

    《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吐突承璀传》略云:

    惠昭太子薨,承璀建议请立澧王宽为太子,宪宗不纳,立遂王宥。穆宗即位,衔承璀不佑己,诛之。

    《新唐书》卷八《宣宗纪》云:

    大中十二年二月废穆宗忌日,停(穆宗)光陵朝拜及守陵宫人。

    裴廷裕《东观奏记·上》云:

    宪宗皇帝晏驾之夕,上(宣宗)虽幼,颇记其事,追恨光陵商臣之酷,即位后,诛鉏恶党无漏网者,郭太后以上英察孝果,且怀惭惧,时居兴庆官,与一二侍儿同升勤政楼,倚衡而望,便欲殒于楼下,欲成上过,左右急持之,即闻于上,上大怒,其夕太后暴崩,上志也。

    《新唐书》卷一七九《李训传》略云:

    宦人陈弘志时监襄阳军,训启帝(文宗)召还,至青泥驿,遣使者杖杀之。复以计白罢守澄观军容使,赐鸩死。又逐西川监军杨承和、淮南韦元素、河东王践言于岭外,已行,皆赐死。而崔潭峻前物故,诏剖棺鞭尸,元和逆党几尽。

    《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纪》略云:

    辛丑,帝夜猎还宫,与中官刘克明、田务成(成,《通鉴》作澄)、许文端打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帝方酣,入室更衣,殿上烛忽灭,刘克明等同谋害帝,即时殂于室内。

    《新唐书》卷八《文宗纪》略云:

    文宗讳昂(初名涵),穆宗第二子也,始封江王。宝历二年十二月敬宗崩,刘克明等矫诏,以绛王悟句当军国事。壬寅,内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神策护军中尉魏从简、梁守谦奉江王而立之,率神策六军、飞龙兵诛克明,杀绛王。

    《旧唐书》卷一六九《李训传》略云:

    文宗以宦者权宠太过,继为祸胎,元和末弒逆之徒尚在左右,虽外示优假,心不堪之。思欲芟落本根,以雪仇耻,九重深处,难与将相明言。前与侍讲宋申锡谋,谋之不臧,几成反噬(寅恪按:事见《旧唐书》卷一六七、《新唐书》卷一五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