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秦灭六国

    秦统一全国是在公元前221年。

    原来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发展生产,养精蓄锐,越来越富强。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积极地向各国展开了军事攻势。公元前230年灭韩国,前228年灭赵国,前225年灭魏国,前223年灭楚国,前222年灭燕国,前221年最后灭齐国。十年之间,次第灭掉各国,结束了战国时代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

    统一国家的诞生,有很多好处。

    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那种经常动员人畜、转运粮秣,兵不解甲、马不离鞍,“争城以战,杀人盈(满)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生产破坏、人众流亡的争战局面,可以大为减少,人民也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

    从此,那种因分裂而各造堤防,天旱为了争夺水利相互征伐,天涝放水别国以邻为壑的现象,可以免除了————水利由统一的政府统一管理,对农业生产更为有利。

    从此,割据时期造成的此疆彼界以及其他各种限制人们交往的人为障碍,可以取消了;东方的盐铁和海产,南方的木材和矿产,西方的皮毛和珍宝,北方的马匹和牛羊……可以相互流通,运往各地了。这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共同的经济和文化,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从此,在统一的国家里,可以更好地动员和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加强国防,保卫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总之,秦的统一,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王克骏)

    秦始皇

    秦初灭六国,秦王嬴政觉得天下已大定,若“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就下令叫大臣们讨论换个称号。大臣王绾、冯劫、李斯等认为秦统一全国,功业“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传说中的五位古代帝王)所不及”,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均为传说中的古帝王),“泰皇”最贵,因此共上尊号,建议秦王称“泰皇”。秦王嬴政去“泰”留“皇”,采上古的“帝”号,号曰“皇帝”,自称曰“朕”(当“我”讲,古代无论尊卑均可称“朕”,秦以后只能天子一人独称);并且决定从自己起,称“始皇帝”,子孙后世以数计,称“二世”,称“三世”……依数类推,至于千世、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措施:

    1.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皇帝是全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掌握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至高无上的大权。皇帝以下,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廷尉等官职。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政,是最高的文官;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是最高的武官;御史大夫管监察百官;廷尉掌理中央刑狱。这些官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得世袭。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诸侯的办法,把郡县制度推行到全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秦始皇末年,因疆域扩大,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县。郡有郡守,县有县令或县长(万户以上县称令,不满万户县称长),分别负责管理一郡、一县的政事。郡、县都设尉,管理军事。郡又置监御史,监视郡守、监察郡政。这些官吏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县以下还有“乡”“里”等行政组织。实行郡县制度,中央政府的权力可以直接下达至各地,避免了地方的割据称雄,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统一文字和统一车轨与度量衡。

    战国时,各国的田亩大小、车轨宽窄、法律法令、服装制度、语言文字等都不一样。秦统一后,这种紊乱现象当然不能被容许再存在。秦始皇命李斯等以原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出一套笔画比较简便的新文字————小篆,通令各地使用,六国的文字与秦不合的都废弃。后来程邈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比小篆还要简便的隶书,书写起来更方便。同时,秦始皇还下令统一全国车轨的宽窄,又把原来秦国的法律施行于全国;另外还统一了钱币的形制,统一了度量衡的标准。

    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重大改革,而这种改革又完全顺应当时统一的政治局面要求,并为以后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好处。

    但是,这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引起了不少守旧势力的反对。他们引经据典,利用古书上的话做根据,对政府进行恶意批评。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议,丞相李斯说:“时代变了,制度办法也必须跟着变,古代的制度,在古代是好的,但在今天就不能再用。有旧思想的人,随意批评法令,既影响政府威信,又容易混淆是非。”他主张:除秦国的历史记载以外,凡是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诸子百家等典籍都一律烧掉;以后还有人在一起谈论这些古籍内容的,处死刑;引用古书批评当世的,杀全家。秦始皇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在公元前213年下令焚书。除一部分农、卜筮(古代用蓍草占卦,叫筮)、医药等书未烧外,很多重要的文献古籍,都在这次焚书令下被烧毁。焚书的次年,秦始皇又下令把四百六十个儒生在咸阳活埋,罪名是“为妖言以乱黔首(老百姓)”。所谓“妖言”,指的是这些儒生对新政的指责和对秦始皇的诽谤。

    “焚书坑儒”,对于维护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压制落后反动的思想言论来说,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焚书”对古代文化是一种很大的摧残,“坑儒”影响了人民对政府的正确批评,这也是无可讳言的事实。

    不过,总体来讲,秦始皇所做的上述事业,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因此,他成为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皇帝。

    (王克骏)

    灵渠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令天才水利工程师史禄负责领导人民开通灵渠。

    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城附近,是沟通湘江与漓江的一条人工运河。原来,湘江和漓江都发源于广西。湘江从临桂海阳山向东北流,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流进长江;漓江从兴安唐公背岭向东北流,后转向西南,注入桂江,加入珠江流域系统。这两条水虽然流向不同,可是它们上游的距离却很近。灵渠就是选择在它们相距极近的适当地点开凿的。全部工程大概是这样:

    先在今兴安县城东北不远处的分水塘村,开凿两条人工渠道,一条北渠,一条南渠。然后在湘江河道中填土叠石,砌成一座分水的石堤————“分水嘴”(因形状像铧,故古书上都称“铧嘴”或“铧堤”),将湘水分而为二:一部分水流进北渠,注入湘江;一部分水流进南渠,注入漓江。北渠长约两公里,南渠长约三十三公里;渠身翻山越岭,工程异常艰巨。南渠亦称灵渠(因漓水又叫灵河,故渠由此得名),又称兴安运河。灵渠流过的地方,都是高地,为了便于船只航行,在渠中设立了很多“斗门”(早期的船闸)。平时,用闸将渠水分段蓄积起来,像楼梯一样分成一级一级的。每当船只由湘江上溯,来到这里的时候,先闭后闸,再启前闸,使水流平,船只便上进一级,这样,船只级级上进,便可安然翻过高地。反之,船只若由漓水经灵渠驶入湘江,由高处往低处走,那么,就按照相反的道理,先启前闸,使水流平,再闭后闸,然后再前进。

    灵渠扩大了我国古代内河航运的范围。自从灵渠修成后,湘、漓两江达成一气,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水系发生了密切关系;我国南北的交通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除陆路外,又增添了水路。

    (谢承仁)

    孟姜女哭长城

    匈奴是秦朝北方的劲敌。

    战国时,秦、赵、燕三国都与匈奴为邻,它们都在与匈奴接壤的边界上修筑了长城,并且还派重兵把守,以防御匈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大军三十万人,北击匈奴,收复了过去被匈奴强占的河南地方(今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

    为了进一步巩固边防,蒙恬奉命把旧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整,筑成了一道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境)、东至辽东郡内(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长达五千余里的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此后,历经两汉、北魏、北齐、北周以至隋,各朝都对长城有所修缮。特别是明代,几乎对长城加以全部整修。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城,西起嘉峪关(在甘肃省),东到山海关(在河北省),像一条长龙似的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中。这条气势雄浑、壮丽、令人叹服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人遗留下的成绩。

    秦始皇派兵北击匈奴,并令蒙恬率众修筑长城,这对防守秦朝的北疆和保卫黄河流域一带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是有着极大意义的。但是,秦刚灭六国不久,人心未定,创伤未复,如此过早、过急、过猛地动员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修筑这样规模巨大的工程,毫无疑问,是会给人民增加负担的。加之秦始皇在位期间,短短十几年,一方面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好事情,另一方面也做了不少劳民伤财的坏事情。他听信方士们的胡言妄语,迷信神仙长生不死之说,屡次派人远航海外,访仙求药,浪费了大量金钱。为了显示威风,他不断巡游各地,到处登山刻石,炫耀功德。他足迹所至,东北到过今天的河北省昌黎县,东南到过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南边到过今天的湖南省宁远县。有一次,他想南巡到衡山,舟行至湘山(在今湖南湘阴县北),遇到大风,不禁大怒,命三千刑徒将山上的树木完全砍光,向湘神表示皇帝的威力。他滥用民力,强迫人民给自己修筑生前居住的宫殿和死后安眠的坟墓。著名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工程之大,空前未有。单是这两项工程就征调了七十多万人。据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庭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中可以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宫前有十二个铜人,各重二十四万斤。骊山陵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余;墓中有宫殿和百官位次,内藏珠玉珍宝无数,还用水银造成江河大海,象征山川形势。

    苛重的赋税与劳役,把人民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在秦始皇的统治下,人民表面上暂时不敢说话,实际上内心里却充满了反抗的怒火。孟姜女哭长城的神话故事,就是反映了人民这样一种心理。

    一对新婚的夫妇,男的名叫范喜良,女的名叫孟姜女,正在欢度婚后的蜜月,忽然男的要被征发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命令下来,丈夫不得不走。范喜良和孟姜女各怀着生离死别的悲哀,被强逼着分开了。

    岁月一天一天地消逝,范喜良一去杳无音讯。孟姜女日夜想念着丈夫。她满怀着与丈夫相会的心情和希望,跋涉千山万水,来到了长城边,想探访自己丈夫的下落。

    可是,她的希望破灭了,范喜良早已在沉重的苦役下死去。孟姜女看到了长城,没有看到丈夫,她的心碎了。她放声痛哭,哭声震动了天地。她悲愤的眼泪飞溅到城墙上,把长城冲塌了一道四十里长的缺口。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起源于何时,现已不可知。根据南宋人周蝉所著的《北辕录》记载,远在南宋时,人们便给孟姜女这位传说中的人物修了庙,塑了像,把她当作神灵来供奉。这说明,孟姜女的遭遇,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同情;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表明了暴力压迫下的千千万万人民的积愤及其所显示的力量。

    后来,秦朝的统治就在各地愤怒人民的起义声中坍垮下去了。

    (谢承仁)

    陈胜 吴广

    《汉书·食货志》描述秦统治者剥削农民的情形:“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可见,当时农民所受的痛苦是如何严重。秦朝残酷的统治,引起了全国普遍的反抗。在秦始皇还活着时,社会就已经显现出了不安的前兆。公元前211年,有陨石落在东郡(今河南濮阳县),当地的老百姓在上面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大字,表示对他的愤恨。第二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位,称二世皇帝。二世杀死他的哥哥扶苏和大将蒙恬,任用宦官赵高专擅朝政,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榨取。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农民忍无可忍了,终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公元前209年的秋天,蕲县(今安徽宿州市)大泽乡一带,淫雨连绵。一队九百个面色愁苦愤怒的人们,在大雨滂沱的泥泞路上行进。他们是被征调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区)去戍边的农民。大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耽误了他们到达渔阳的限期。按照秦朝的法律,误了期是要判死罪的。死亡威胁着这一群人,那么他们怎么办呢?其中有两个屯长(带队的),一个是雇农出身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一说今安徽宿州市境)人陈胜(又叫陈涉),另一个是贫苦农民出身的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吴广,他俩计议道:现在就是赶到防地,也是被杀,与其被杀,不如死中求活,反抗秦朝,做一番大事业;天下人久已痛恨秦的暴虐,如果起来反抗,响应的人一定很多。两人商量后,决定起义。他们先把督率他们前往渔阳戍守的将尉(率领戍卒的官)杀死,然后用话激被征的戍卒,说:“大家遇雨,已过限期,过期当斩,纵然不斩,到达戍地,十之六七也是死。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应死得值得。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这番话,博得了九百戍防失期的农民的一致拥护,大家立即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正式宣布起义。

    九百人起义以后,首先攻下了大泽乡,接着攻下了蕲县,在一个月之内,次第攻占了许多地方。各地农民闻信后,拿起农具、竹竿、木棒,踊跃参加起义军。当起义军进入陈(今河南淮阳县)地时,已经有六七百乘车,一千多骑兵和好几万步兵了。起义军攻下陈地后,为了加强号召,大家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建立起了起义军的政府。“张楚”是张大楚国的意思。因为陈胜等起义的地区在原来楚国的境内,而战国时楚国又是仅次于秦的强国,有很大的潜在势力,所以用“张楚”为号,以便加强反秦的号召力量。这时,反秦的浪潮已经席卷全国,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杀死当地秦朝官吏,响应陈胜,公认他是起义军的首领。甚而旧六国的贵族也趁机而起,反抗秦朝。

    陈胜以陈地为中心,向四方发展,并派周文(又名周章)率主力军往西直攻秦朝的都城咸阳。周文的军队声势浩大,沿途有很多农民参加,等攻到函谷关的时候,已经有车一千乘,战士数十万了。起义军入关之后,一直打到离咸阳不到一百里的戏(今陕西临潼境内)地。秦二世惶骇万分,赶忙征发所有修筑骊山陵墓的徒役,武装起来,命大将章邯率领,前来迎战。周文的起义军虽然人数很多,但因是短时期内发展起来的,既缺少作战经验,也缺乏战斗训练,所以被秦军打败,退出函谷关。章邯追击起义军,周文沿途抵抗,接连战败,队伍损失过重,不能作战,周文自杀。

    章邯继续东进,各路起义军多遭失败,吴广被部下杀死。章邯进攻陈地,陈胜兵少不敌,向东南退却,途中被叛徒————车夫庄贾所杀。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从开始到失败,虽只短短六个月,但是由他们所引发起来的反秦风暴,却愈来愈猛烈。最后,秦朝的统治,终于被农民军推翻。

    (谢承仁)

    约法三章 鸿门宴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在许多起义军中,以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起义军,成就最大。

    刘邦,沛(今江苏沛县)地人,农民家庭出身。他的哥哥是种地的能手,他的妻子也曾参加田间劳作。他在秦朝当过亭长(秦于郊野设亭,十里一亭,亭有亭长)。有一次,他负责押解一批人到骊山去服徭役(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给他服的劳役),半路上跑掉了很多,他知道自己反正交不了差,便索性把其余的人都放掉。其中有十几个壮士愿意跟随他,和他一起逃。他们怕人追赶,不敢走大路,打算趁天黑抄小道逃走。不料走到一处水边,忽然遇到一条大蛇拦在路上,走在前面的人都吓得退了回来,不敢过去。这时刘邦正喝了酒,醉沉沉的,一点也不害怕。他拔出剑说:“大丈夫,怕什么!”说时挥剑将蛇斩成两段。众人都佩服他勇敢,他自己也为此感到骄傲。

    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到沛县,刘邦认为时机已到,立即聚众响应。他在萧何、曹参、樊哙等人的支持下,占领了沛县,被推立为沛公,手下很快就有了三千人。项羽的叔叔项梁起兵后,刘邦率众投奔项梁,势力逐渐强大。陈胜死后,项梁接受谋士范增的建议,拥立旧楚怀王名叫心的孙子做楚王(仍称楚怀王)。不久,项梁和秦军作战,战败牺牲。

    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围攻在反秦斗争中建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危在旦夕。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领兵救赵,派刘邦西向攻秦,并且和诸将相约:谁先灭秦,谁就做关中王。关中系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省西部)以西,散关(在今陕西省西部)以东,二关之中一带地区。

    当项羽军在今河北平乡一带牵制住秦军主力并和秦军主力展开决战时,刘邦却趁此机会,在几乎没有遇到多大抵抗的情况下,很快地便打到了咸阳附近的霸上。

    而这时,秦政府内部已经极度混乱。权臣赵高逼死秦二世,另立子婴为秦王,子婴又把赵高杀死。刘邦的军队打来,秦王子婴无力抗拒,只好捧着秦始皇传下的玉玺、兵符到刘邦军前投降。到此为止,秦朝的统治便正式被推翻了。

    刘邦进入咸阳,接受了张良等人的劝告,将秦宫中的财物珍宝封存不动,然后还军霸上,向关中人民约法三章:犯杀人罪处死刑,伤人及盗贼按轻重治罪。并且宣布废除秦朝的苛法,安定社会秩序,受到了关中人民的热烈欢迎。“约法三章”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项羽在消灭秦军主力后,这才引军西进,他在途中听说刘邦已经先破咸阳,心中不禁大怒。他带领四十万大军攻破函谷关,打进关中,把军队驻扎在鸿门,离刘邦军队的驻地霸上有四十里。刘邦的军队只有十万人,和项羽相比,两军势力相差悬殊。范增劝项羽不要错过机会,加紧进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和刘邦的部下张良相好,怕战争发生后,张良遭到危险,连夜把这机密透露给张良,建议他赶快离开那里。张良又把这个消息告诉刘邦。刘邦惊恐,求项伯在项羽面前替自己疏解,说明自己先入关中毫无野心,请项羽千万不要多心。

    第二天,刘邦亲自带着一百余骑人马到鸿门来拜谒项羽,向项羽解释。项羽在鸿门军帐中设宴招待刘邦。酒席间,范增屡次给项羽暗示,要他将刘邦杀掉,项羽只装没有看见。范增着急,借故退席出外,把项羽的叔伯弟弟项庄找来,要他进去舞剑,顺手将刘邦杀死。项庄答应,进帐敬酒,敬完酒,说:“军中酒宴没有音乐,让我来舞剑助兴。”项羽点头同意,说道:“可以。”于是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看出项庄不怀好意,也拔出剑来和项庄对舞,常用自己的身子遮护刘邦,使项庄不能下手。张良眼见事情危急,忙出帐来找樊哙。樊哙满脸怒气,手执宝剑盾牌,冲进帐中。项羽大吃一惊,问是什么人,张良回答说:“这是沛公带的人,名叫樊哙。”项羽赐樊哙喝酒吃肉。樊哙把盾牌覆在地上,一面喝酒一面用剑在盾上切肉大嚼,意气豪壮,旁若无人。

    刘邦见势不妙,借口小便,招樊哙出帐,然后和樊哙等数人,偷偷从小路逃回霸上。临走时,让张良献给项羽白璧一双,送给范增玉斗一双,作为谢礼。范增见刘邦逃走,十分气恼,他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狠狠砍成碎片,然后愤愤地对项羽说:“你真成不了大事!将来和你争夺天下的,不是别人,就是沛公。从此以后我们都要做他的俘虏了。”这就是“鸿门宴”的来历。

    鸿门宴后,项羽引兵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放火烧毁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熄。关中人大为失望。

    这期间,项羽的势力最为强大。在他的强力支配下,他分封了十八个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没有做成关中王,被封为汉王,都城在南郑(今陕西南郑县),虽然心中很不满意,但由于力量敌不过项羽,也只好忍气吞声,暂时屈服。

    (谢承仁)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和“四面楚歌”这两个典故,说的是项羽率楚兵救赵,大破秦军主力,和后来与刘邦作战,被围垓下,兵败自杀的故事。

    项羽是旧楚国大将项燕之孙,勇武威猛,青年有大志。秦朝末年,他跟随叔叔项梁杀死秦朝的会稽郡守,举兵反秦,响应陈胜、吴广。

    项梁最初有精兵八千人,分兵略地,屡次打败秦军,势力日益壮大,产生了骄傲心理。

    公元前208年秋天,秦将章邯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大破项梁军,项梁战死。随后,章邯率军渡河,向北攻打赵国,包围巨鹿(今河北巨鹿县)。公元前207年,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引兵救赵。宋义行军至中途,逗留四十多天不肯前进。当时天寒,兵士无衣无食,而宋义却天天饮酒高会。项羽一怒,把宋义杀掉。楚王命项羽为将,带着军队继续前进。楚军渡河,项羽下令把全军的饭锅统统砸破,把所有的渡船一律凿沉,把全部的营帐完全烧毁,士兵们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准备和秦军决死战斗,不得胜利,绝不生还。楚军这种抱着战死决心以求胜利的精神,是十分感动人的。所以,后世人便把不顾一切,决心做成一事的行为,比喻为“破釜沉舟”。

    这时,救赵的军队,除项羽率领的楚军外,还有十多支,但是都害怕秦军,各筑堡垒自守,谁也不敢出去交锋。项羽军开到,与秦军大战;楚军个个奋勇,以一当十,九战九捷。各国诸侯将领站在壁上观战,看见楚兵勇猛冲杀的情景,都呆了。

    楚军大破秦军,项羽召见各国诸侯将领,各诸侯将领进入楚军辕门,慑于项羽威风,都跪着爬行向前,不敢仰视。从此,各国军队都隶属他麾下,他成了“诸侯上将军”。

    后来,章邯势穷,投降项羽。项羽把二十多万投降的秦国兵士全部坑杀,把秦军的主力全部消灭了。

    项羽率军入关中,进入咸阳后,屠杀人民,引起了人民的普遍怨恨。他还大封诸侯王,这是违反当时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的。他在分封时,封什么人为王,封做什么王(做拥有多大势力的王),只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决定。许多得封的和不得封的将领,都不满意项羽这种措施,他们纷纷起兵反抗,和项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刘邦趁此机会夺取民心,养精蓄锐,逐渐统一了关中,然后以关中为根据地,东向联合各诸侯,进一步同项羽争天下。

    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持续了五年。五年间,楚汉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刘邦屡战屡败,身受重伤十二次。项羽在军事上虽然节节胜利,可是在政治上却遭到很大失败。他要把历史拉回到割据分裂的状态,因此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援助。这是他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他残暴好杀,人民都很怕他,对他表示厌弃。他不如刘邦会用人,而且刚愎自用,有一范增而不信任,这就更促使他走向失败。

    公元前202年,项羽全军被刘邦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境内)。为了瓦解楚军斗志,刘邦命令士兵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听了,人人思乡厌战,军心大为动摇。项羽听到歌声,以为汉军已经得楚地,万分惊疑。这天深夜,项羽置酒帐中,痛饮解愁。

    他心绪十分烦乱,想来想去,除了突围,毫无办法。他决定突围而走。突围的前刻,他对着自己宠爱的美人虞姬和常骑的骏马乌骓,唱出了一首慷慨悲壮的歌,歌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毕,挥泪上马,带着众人舍命冲杀。最后他虽然冲出了重围,并且杀死、杀伤汉军无数,逃到乌江边,然而终于还是在汉军的追击之下,走投无路,不得不自刎而死。

    项羽的失败,给了后代极深刻的教训。后世把失道寡助的人的遭遇,比作“四面楚歌”。

    (谢承仁)

    汉初三杰

    秦被推翻后所出现的楚汉相争局面,经过四五年的混战,到公元前202年告一段落。汉王刘邦取得了最后胜利,建立了一个在历史上比秦更加强大的国家,国号汉,建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习惯上称为西汉或前汉。刘邦做了这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就是后世所称的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有一次对人说:“出谋划策,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带着百万大军,攻必胜,战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啊!”

    刘邦所赞扬的这三个人,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汉初三杰”。他们对于汉朝的建立都是有贡献的。

    张良,字子房,先世为韩国人,出身于贵族家庭。他年轻时,韩国被秦国所灭,他为了替韩国报仇,把家财散尽,结交了一个大力士。公元前218年,这位大力士拿着一柄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地方行刺秦始皇,没有打中本人,只打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下令到处搜索刺客,张良在此藏身不住,只好改名换姓,逃避他乡。传说在逃难期间,有一次,他在一条河边遇见一个老人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去,老人冲着他很不客气地说:“小孩儿,给我把鞋捡上来!”他一听心里直冒火,怎么这个人这么大模大样随便乱指使人?但是转而一想:他年纪大走不动,替他捡捡又何妨?于是便走到桥下替老人把鞋拾了起来。谁知老人这时又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张良差一点气得要发作,不过他又转而一想:给老年人做点事也没有什么不应该,何必计较他的态度。于是他又恭恭敬敬地帮老人把鞋穿上。鞋穿好后,老人连“谢”字也没有说一个,扭转身就走了。张良望着老人的背影,看着他慢慢走开,觉得这人十分奇怪。不料过了一会儿,老人忽然走转回来,笑着对张良说:“很好,你这小孩儿可教!记住,五天后一早到这里来会我。”过了五天,张良抱着好奇的心理真的起了个早,赶到桥边来会老人,没想到老人却比他早到。老人一见他晚来,就发怒道:“与年老人约会,为什么迟到?去!再过五天后早点来!”又过了五天,这次张良一听鸡叫就起床,他自以为今天一定不会晚,谁知到桥边一看,老人比他到得更早。老人见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怎么又迟到?回去,再过五天后来!”再过了五天,张良不等半夜就到桥边去等着,这回总算没有迟到,过了一会儿老人才来。这次老人很高兴,点了点头说:“应当这样。”说时便从袖中拿出一部兵书送给他,鼓励他好好学习。从此,张良便用功学习兵法。后来刘邦起兵,他便参加了起义军,做了刘邦的谋士。他辅佐刘邦入关灭秦,立有很大功劳。楚汉战争时,他建议不立六国后代,免得天下又恢复到战国时期那种分割的局面;同时,他还建议用利禄笼络韩信,联络英布、彭越,全力对付劲敌项羽。刘邦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因之加速了战争的胜利。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留侯,受到了汉政府极大的优待。

    萧何和刘邦是同乡,公元前209年,辅佐刘邦起兵,立有大功。当起义军打进咸阳时,别的将领多只注意金帛财物,而他却独具远见,把注意力放在秦政府的各种档案文献上,因而一到咸阳,便将秦丞相府、御史府的图书律令全部接收过来。由于汉军掌握了这一份重要的资料,所以刘邦对于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以及社会情况的了解,比起其他起义军领袖来,要更加清楚、全面得多。这一点,对于汉的迅速统一,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萧何是一个善于知人的人。韩信的被重用,就是由于他的极力推荐。最初,韩信在刘邦军中因未被重视,开了小差,萧何听到消息后连忙放下工作,亲自去追赶。刘邦问他为什么别的人不追,单追韩信一个人。他回答说:“韩信有大将之才,若要争天下,非重用韩信不可。”刘邦听了他的话,真的就拜韩信做了大将。后来,韩信在汉的开国事业中,果然立下了不世的功勋。在楚汉剧烈斗争的那些艰困年代里,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源,使得刘邦虽然屡屡战败而仍有余力来对付项羽,终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汉统一天下后,刘邦感念他的功绩,封他为酂侯。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在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死后,曹参继他为丞相,基本上仍按照他生前所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办事,继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历史上常把他们两人相提并论,称之为“萧规曹随”。

    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出身贫苦家庭,起初在项羽部下,后归刘邦,被任为大将。在汉统一战争中,他表现出了极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比如,他曾以数万之众,以少胜多,大败赵军二十万,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这次战争刚开始时,他一方面调遣轻骑兵两千人,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出发,到赵军大营附近埋伏,并吩咐他们趁赵军出营追击汉军的机会,进入赵营,将赵军的旗帜完全拔掉,换上汉军的红旗;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营盘故意扎在背靠着河流的地方,这从表面上看是违反兵法的。敌军看见他背水为阵,都笑他不懂兵法。他自己的部下见他这般布置,也都感到十分纳闷。可是他本人却满怀着胜利的信心。临战前,他下令军中说:“今日破赵以后再饱食。”诸将虽然口里都勉强答应“是”,其实心里一个个都在暗自嘀咕。等到战斗开始,两军接战,相互奋勇厮杀。汉军假装败退,将军旗战鼓抛弃满地。赵军出营追击,得意忘形,只顾争着捡拾地上的战利品。汉军退到河边,无路可退,反身再战,勇猛无比。赵军不能取胜,打算收兵回营。不料这时预先埋伏在赵营周围的两千骑兵,已经建立了战功,把赵军的旗帜完全换成了汉军的旗帜。赵军看见到处汉旗飘扬,不禁大惊,以为汉已破赵,于是抛甲弃戈,纷纷遁走。汉军四面夹击,大破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战争结束后,韩信的部下问他:“为什么不依兵法,背水为阵反而取得胜利,这是什么道理?”他回答说:“我这种做法,并没有违反兵法,只是诸君没有仔细考察兵书罢了。兵书上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这样的话吗?我之所以要背水为阵,就是根据这个意思。我知道,我在军中时间不长,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威信,一旦军士们面临着生死关头时,是很难听我的命令的,我若不把他们置之死地,使人自为战,哪能死中求生;相反,若把他们置之生地,有路可逃,一到战争激烈时,他们会一个一个地逃走,哪里还会有今天这个胜利?”诸将听了都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都非常佩服他的军事才能。从此,大家才知道,原来韩信是一个很会灵活运用兵法的人。韩信为汉的开国立下了不朽之功,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楚王,后被降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他被刘邦的妻子吕后所杀。

    (易惠中)

    汉武帝

    汉朝初年,统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训,对农民采取让步政策,减轻剥削,奖励农耕,给了人民暂时喘息的机会。经过汉初六十多年休养生息的时间,自秦末以来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生产,终于在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且逐渐超过了战国时期的经济繁荣。相传文帝、景帝时,国家财货充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出现了富庶景象,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特别是景帝时,削平了以吴王刘濞(bì)为首的吴、楚等七国贵族的叛乱,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为汉朝的兴隆与统一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汉武帝凭借着这样的物质基础,做出了许多轰轰烈烈的事业。

    汉武帝刘彻,是汉朝开国后六十七年登上帝位的皇帝。他十六岁登基,一共统治了五十四年(公元前140——公元前87)。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他接受大儒董仲舒的建议后所采取的一项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政治的重要措施。董仲舒把孔子的学说,说成维护封建统治的唯一准则,把其他各家学说斥为“邪辟之说”。他认为,只有“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社会秩序)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因此,他建议废除其他各家学说。同时,他还建议设立太学,专门用来培养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儒生。汉武帝采纳了这些主张。从此以后,儒家学说便处于优越的地位,逐渐发展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颁“推恩之令”,是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后所采取的一项从实际行动上加强中央统治权力的重要措施。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虽然剥夺了诸王的政治权力,初步树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但是诸王的领地还是很大,经济力量还是很强,还随时有和中央政权对抗的可能。主父偃认为,如果诸侯过于强大,就会恃强,就会联合起来反抗中央政权。所以他主张实行“推恩”分封的办法,分封诸王的子弟为侯,以分散王国的领土,使大国变为小国,强国变为弱国。这样,他们就再也无力反对中央了。汉武帝实行了这个建议,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汉是一个大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维持这个大国的强盛和统一。而这样一个强盛统一的大国,对于发展全国的经济和文化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汉武帝时,国家富裕,国防力量加强,有了力量来对付匈奴的侵扰。从公元前129年到公元前119年,汉与匈奴之间较大的战争有十余次,汉军屡败匈奴兵,夺回了被匈奴侵占的河套等地区,基本上解除了秦汉以来的匈奴威胁。

    另外,汉武帝还派张骞出使西域,先后派唐蒙、司马相如等经营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地区。这一切,在客观上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汉与西域各国的交通打开,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关系逐渐密切。

    强盛统一的汉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利和有力的保障。

    汉武帝在位期间,在他的指示和领导下,汉政府发动民力,在全国广大地区兴修水利,推广较进步的农具与农业生产技术,对于促进当时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仅以关中地区为例,重要的水利工程就有六辅渠(当地人称为“六渠”或“辅渠”)、灵轵(zhǐ)渠、成国渠、(wéi)渠、白渠。拿白渠来说,这条渠连接了泾水和渭水,全长二百里,可以灌田四千五百顷(合今二十三万多亩),与郑国渠同样著名。黄河自古以来是一条经常泛滥的河流,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和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曾在今河南与山东一带地方两次决口,造成极大损失。两次虽然都勉强把决口堵住,然而始终未能彻底解决问题,黄河下游地方仍旧时常被淹。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汉武帝征发数万人修筑瓠子堤(今河南濮阳市),并且亲自到河上视察。此后不久,又从馆陶(今山东馆陶)开凿了一条与黄河宽深相等的屯氏河,引水流入海中。经过这两次的努力修治,黄河的灾患大为减轻;在此后六七十年间,黄河的下游基本上没有再遭受大的水灾。除重视水利建设外,汉武帝晚年又大力提倡使用新农具,推行新的耕作方法。比如,下令给大农(官名),要他选取有技巧的工匠制造新农具;又令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和三老、力田(小官名)及乡里老农到京师学习新农具的使用方法及代田耕种养苗方法,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

    由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武帝时,文化也很昌盛。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天文、农业、音乐、艺术等,各方面都人才辈出。

    (王克骏)

    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人,生于公元前145年,即汉景帝中元五年;卒年大约在公元前87年,即汉武帝后元二年。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活在汉武帝时代。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管历史和天文的官),又是当时卓越的思想家。司马迁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所受的影响自然不小。他从小就阅读了很多书籍,又跟随有名学者学习,学问大有进步;他二十岁左右时,开始漫游全国,考察史迹,探访传闻,了解人民的生活和各地的风物。他登上万里长城,体验到了先民的伟大和秦朝使用民力的残暴。他渡黄河、过长江、访问都江堰,考察了水利和民生的关系。他去过孔子的故乡,参观了孔子的庙堂和“车服礼器”等遗物。他到过今天的四川、云南一带,采访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情与习俗。后来,他做了太史令,又阅读和整理了官家收藏的各种图书资料。

    公元前104年,他开始写《史记》(实际上整理史料的工作在公元前108年便已开始)。这年,他四十二岁,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

    不料,在他进行著述的第七年,在评论一件事情的时候,触怒了汉武帝,得了欺骗皇上的罪名,被下到狱中受了“腐刑”(阉割)。这对他是极大的侮辱。他受到这样巨大的打击,非常痛苦,几乎痛不欲生。但是,他一想到自己所要完成的伟大著作时,就又坚持着活了下来。他发愤继续写他的《史记》。到了公元前93年,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巨著的初稿。从这以后,直到他死,他还对他的著作做了不断的加工和修补。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汉朝末年灵帝、献帝以后,大家才习惯地称呼其为《史记》。这是一部包括从黄帝起到汉武帝后期止,长达三千多年的纪传体历史书。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个部分,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本纪”十二篇,是以帝王世系为中心,按年月顺序,列举历代的人事,好像全书的总纲,使人读了能够了解每一朝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表”十篇,分为“世表”“年表”“月表”(以“年表”为主)三种,是排列帝王、诸侯、将相的年代及爵位的。由于夏、商、周三代时期年次不明,故只能按世系列为“世表”;而秦楚之际,政治变化急剧复杂,“年表”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列为逐月记事的“月表”。“表”能更清楚地表明时间顺序,使读者一目了然。“书”八篇,总述了司马迁以前历代的天文、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价值很大;八“书”的内容虽然还不够完备,然而对我们了解这一时代社会的全貌,却有很大的帮助。“世家”三十篇,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叙述诸侯国家兴亡的历史,另一类是叙述贵族和地位最高的大臣的事迹。不过其中有两篇例外:一篇是《孔子世家》,另一篇是《陈涉世家》。因为孔子在思想文化上有突出影响,而陈涉(陈胜)是掀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革命的农民领袖,所以这两人都列入了“世家”。“列传”七十篇,是全书里篇幅最多的部分,有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重要人物传,有特殊事业传,有国内少数民族传,有属国传,有外国传等。

    司马迁写出了古代帝王、将相、名医、侠客、大商人、优伶(戏曲演员)、刺客、占卜人的事迹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的写作态度严谨,爱憎分明。他对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给予了同情。他热烈地歌颂了农民战争的领袖,把陈胜、吴广摆在和封建王侯同等重要的地位,专门给他们写了“世家”。他一方面肯定了汉高祖刘邦的才能和功绩,另一方面却又真实地描绘了这位皇帝的狡诈与无赖;他一方面称颂了汉武帝刘彻的丰功伟业,另一方面却又深刻地讽刺了这位天子迷信求仙的荒诞与无聊。他真诚地颂扬了那些不为私利、爱国爱民的忠臣与义士;另外,他也愤怒地谴责了那些用严刑峻法来残杀人民的刽子手。《史记》开创了用纪传体叙事的体裁,这种体裁一直为以后的史家所沿用。它的语言生动活泼,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以后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典范。

    司马迁无愧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史记》无愧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王克骏)

    赵过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农业上有很多生产经验和发明创造。赵过是古代在这方面有卓越贡献的人物之一。

    汉武帝末年,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发展农业。赵过研究和总结了农民的生产经验,发明了“代田法”,创制了新农具,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

    在这以前,耕作技术是比较落后的。农民们把土翻起后,就往下播种,也不分行列。这是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容易消耗地力。为了使地力恢复,今年耕种的土地,明年就得停止耕种,休耕一年。贫瘠的土地,甚至得连续休耕两年或三年。古时地长一百步、宽一步(一步六尺)为一亩。“代田法”是在这六尺宽的田亩中分为垄、甽(zhèn,田地中间的沟)相间的三垄三甽。垄和甽都宽一尺,甽低垄高,甽比垄深一尺。春天把种子播到甽里,长苗以后,除去垄边杂草,把翻松的泥土培盖在甽中的苗根上。等到夏天,垄土已全平,而苗根埋土已深,可以增加耐风和抗旱的能力。下次耕种,再把原来的垄改为甽,原来的甽改为垄,这样每年甽垄互相更代,叫作“代田”。用“代田法”,不必把整块土地完全休耕。由于土地时常翻动,土质松软,对于庄稼的生长也有好处。用“代田法”耕种的田地,都是“用力少而得谷多”,一岁之收,每亩常过普通不用“代田法”的田一斛(hú,当时以十斗为一斛)到两斛以上。

    赵过发明的新农具有耦犁和耧车。耦犁用两头牛拉两个犁,后面两人各扶一犁,前面一人牵引两牛,共用两牛三人。用这种耦犁犁田,每年可种田五顷。赵过还做了一种人力犁,无力养牛的农民,可以使用人力犁。使用人力犁,人力多的一天能耕三十亩,人力少的也能耕十三亩。耧车是一种把耕犁和播种器结合在一起的播种工具。耧车的构造是:犁上装一个耧斗,用以盛谷种,耧斗的两足外圆中空,直伸到地里。耕地时,一面破土,一面摇动耧斗,种子就由外圆中空的耧斗足播入土中。这比耕完地再播种快多了。用耧车播种,据说一天能播地一顷。

    赵过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农具,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作物产量,在农业生产上给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功绩是值得纪念的。

    (王克骏)

    苏武牧羊

    汉朝时候,北方的匈奴常常侵扰边境。汉武帝时,击败了匈奴,北边才得到安定。公元前101年,匈奴且鞮(jū dī)侯单于新立,派使臣到汉朝修好,为了答礼,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

    苏武,字子卿,是一个廉洁正直、有胆量、有骨气的人。他奉武帝之命率领副使张胜、随员常惠等一百多人出塞到了匈奴。当他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后,正待回国时,恰巧有汉降将卫律的部下虞常等,想趁单于出去打猎,劫单于的母亲归汉,并杀死卫律。虞常和张胜是老朋友,他们暗中商量,却不让苏武知道。后来虞常失败,单于派卫律审办这件案子。张胜怕受牵连,才把事情告诉苏武。苏武说:“事已如此,一定要牵累我,我被侵辱,对不起国家。”遂拔刀自杀,由于常惠等救护,才没有死。不久,卫律奉单于之命来审问苏武。苏武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受到审问,就是活着,还有什么脸回去!”用刀使劲自刺,鲜血直冲出来。卫律大惊,立刻飞马去找医生。医生来时,苏武已流血过多昏厥过去。医生救治了半天,苏武才转过气来。苏武这种忠于国家的精神,连单于也很钦佩。苏武的伤好了些,单于要逼他投降,通知他去观审虞常,并当场把虞常斩首。卫律举剑对张胜喝道:“投降免死。”张胜跪地求降。卫律又对苏武说:“副使有罪,你当连坐。”苏武说:“我不知道他们的密谋,又不是亲属,说什么连坐!”卫律举剑砍来,苏武颜色如常,稳坐不动。卫律停住手,说:“我投降匈奴,蒙单于大恩,封我做王,富贵已极。如今部下几万人,牛羊满山谷。你今天投降,明天就和我一样,不然,白白丧命,又有谁知道!”苏武毫不动摇,反而义正词严地把卫律大骂一顿。单于见他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他饮食。天下大雪,苏武困卧窖内,饥寒交迫,渴了饮雪水,饿了吞毡毛,一连好几天,差一点冻饿而死。单于见威胁、利诱都不成,便把他和常惠等分开,给了他一群公羊,送他到北海边去牧羊,并且说:“等公羊生了小羊,你再回去!”北海一带,当时是无人烟的荒漠,每到冬天,这里白雪皑皑,四野冰封。苏武常处于绝粮的威胁中,没有办法,只好掘取野鼠洞里的草籽充饥。后来单于又派人来劝降,他仍是忠贞不屈。每天,他一面牧羊,一面抚弄着出使时朝廷给他的“汉节”(节是古代使者拿着作为凭证的东西),表示时刻不忘汉朝。时间长了,“汉节”上的毛都脱落了。就这样,他在这穷荒苦寒的地方,艰难地熬过了十九个年头。

    武帝死后,昭帝继位,匈奴和汉朝和好,汉朝要求释放苏武等人,匈奴诈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又到匈奴,常惠想法子夜见汉使,教他对单于说:“汉天子在花园射雁,雁足上拴有帛书说苏武现在在北海某处。”汉使照常惠的说法质问单于,单于才允许苏武回汉朝。

    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春天,苏武、常惠等九人(同出使的人很多,这时都已死去),回到了久别的首都长安。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左右,正当壮年,等到历尽艰苦回来时,已经是须发全白、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当时的人,都非常尊敬这位大节凛然、一片丹心的英雄;千古以来,他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王克骏)

    昭君出塞

    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是汉元帝的宫女。

    她被选入宫时,由于拒绝贿赂奸臣毛延寿,毛延寿故意把她的画像涂改,使元帝见了,以为她生得丑陋,把她打入了冷宫。后来元帝发现上了奸臣的当,要捉拿毛延寿。毛延寿逃入外国,怂恿那个国家的君主兴兵犯境,指名要昭君和亲。昭君在一个萧瑟的秋天,怀着对故国的深沉依恋,骑着马,弹着琵琶,唱着哀怨悲愤的歌曲,出了边塞,迎着朔风,走进了那黄沙无边的草原……

    这样的王昭君,是诗歌戏曲中的形象,历史的事实可不完全是这样。

    西汉元帝时代,汉朝国力还很强大。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表示,希望和汉联姻,永结亲好。元帝将后宫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为妻。昭君到匈奴后,和呼韩邪单于结婚,做了阏氏(yān zhī,即单于的妻子,相当于汉人的皇后),并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呼韩邪单于死,大阏氏生的儿子雕陶莫皋立为单于,按照匈奴的风俗,父死娶后母,所以昭君又做了后单于的阏氏,并生了两个女儿。长女云娘,在汉平帝时,曾来汉朝拜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很高兴,赏赐了她很多东西。云娘和她的丈夫,主张和汉朝友好。后来呼韩邪单于的少子咸做了匈奴的单于,云娘常劝咸跟汉朝亲善。公元14年,云娘要求会见和亲侯王歙(xì)。王歙是昭君哥哥的儿子,云娘的姑表兄弟。这时,西汉刘氏皇朝早已被王莽废掉,建立起国号叫作“新”的王氏皇朝。王莽答应了云娘的请求,随即派王歙和他的弟弟王飒两人出使匈奴,带去好多礼物,以表示对咸立为单于的祝贺。

    自从呼韩邪单于与汉结亲起,以后六十多年间,汉与匈奴没有战争,双方友好往来,和睦亲善,汉北部边境呈现了“边城晏(晚)闭,牛马布野”的和平气象。昭君出塞的故事,成为汉与匈奴这两大民族和睦关系中的一段佳话。

    昭君死后,匈奴人民为了表达对昭君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大黑河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特地为她修了一座独立苍穹、气象巍然的青冢,这就是传说中的昭君墓。

    两千年来,昭君的美丽、善良、朴实、勤劳的形象,始终活在当地人民的心中。据内蒙古民间传说,昭君很爱护百姓,曾教给当地妇女纺纱、织布和做衣服的技术,并且传播了一些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

    (王克骏)

    王莽

    西汉后期,四川、河南、山东一带连续发生了以申屠圣、郑躬、樊并、苏令等为首的农民和铁官徒(工徒)起义,有的发展到一万多人,有的经历了十九个郡国。西汉皇朝的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连一部分统治阶级的人物也认为汉朝的命运已经快要完结了。王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凭借外戚(帝王的母族或妻族)的地位,爬上了皇帝的宝座。

    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汉成帝的生母。自成帝时起,王家有九个人封侯,连王莽在内共有五个人做过当时最高的军政长官————大司马。地方官也有很多是王家的党羽。成帝死后,哀帝继位。哀帝在位六年,重用别的外戚,王家不是很得意。公元前1年哀帝死,哀帝没有儿子,王政君就跟王莽合谋立成帝的弟弟中山孝王九岁的儿子做了皇帝,就是汉平帝。这时,王莽做大司马,取得了朝政的实权,还得到了“安汉公”的封号。王莽用大封官爵的办法取得了贵族、官僚们的拥护,又用小恩小惠,如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分赈受灾的贫民等办法,并且笼络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这种假仁假义的做法,曾经在短时间内迷惑了一部分人。据说,前后曾有四十八万多吏民上书太皇太后,要求重赏王莽。平帝死后,王莽一方面挑了皇室一个两岁的婴儿来做傀儡皇帝,另一方面又利用迷信制造舆论,说武功地方掘井发现一块白石,上面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八个红字,要王政君下诏许他称“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三年以后,即公元8年,王莽便正式做了皇帝,建立国号叫“新”。

    王莽做皇帝后,为了巩固统治,打着复古的旗帜,进行变法。他下令: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不准买卖。一家男子不满八个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应将多余的田地分给本族或邻居的无田人。原来没有田的人,按男口每口给田一百亩。凡是指摘这套办法和散播反对言论的人,都被放逐到边远地区。

    王莽又实行五均六筦(guǎn)。在长安城东西市设市令,在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大城市设司市师,各郡县设司市,负责管理市场、物价、收税和对贫民赊贷,叫作“五均赊贷”。又实行官卖盐、酒、铁器,由政府统一铸钱,收名山大泽的生产税,加上五均赊贷,叫作“六筦”。

    王莽曾多次实行币制改革,如下令废除行用已久的汉五铢钱,造金、银、龟(龟甲)、贝(贝壳)、钱、布(铜制)六类共二十八种名目的货币。严禁私铸钱币,私铸者连邻近五家都算犯罪,人口罚为官奴婢。私用五铢钱的,有罪。

    但是王莽要占有田地多的人分余田给贫农的命令在豪门地主的抵制下,一开始就无法实行。他企图停止田宅、奴隶的买卖,这在阶级社会也是行不通的幻想。执行五均六筦政策的各级官吏,本身都是大商人、地主,这些政策不但没有给人民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例如,市场管理规定:市官根据物价行情,定出本市每季货物的平价,五谷、布、帛等货源多时,政府按卖方成本收货;市价高过平价,政府将存货按平价卖出;市价低于平价,听人们自行交易。这从表面上看,似乎能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可是实际上不然。由于规定市场平价的大权都掌握在那些官僚、地主们之手,他们趁机收贱卖贵,从中取利,以致老百姓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好处。工商业税按纯利额十分取一,这对大工商业不算重,然而对小工商业却很不轻,并且如捕鱼、捕鸟、养家畜、养蚕纺织、缝补都要收税,非常繁苛琐细,人民当然更受不了。官卖盐、酒、铁器,无异是一种对重要产品的垄断。币制改革更是赤裸裸的掠夺,因为这使很多持有五铢钱的小农和小生产者受到了严重损失,甚而破产。只有赊贷予民(百钱月收三钱)一事,倒是可以打击高利贷者,多少还对民有利,可是,假若过期还不出来,人民仍然要受贪暴官吏的迫害。

    王莽的变法,在各方面的反对下,“王田”“私属”制只实行了三年多,变法的主要部分就不得不宣告破产。五均六筦坚持得久一些,但最后也不得不下令废除。

    在这期间,王莽不甘心变法的失败,还挑动对外战争来向国内人民示威。这便加速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公元23年,长安市民响应起义军,攻入宫中杀死王莽。

    (陈继珉)

    绿林 赤眉

    王莽改制失败,人民生活更加痛苦。加以水灾、旱灾、蝗灾接二连三地出现,农民们实在活不下去,除了自己起来推翻暴政,再没有别的出路。

    17年,湖北西部一带大旱,饥饿的农民们在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的领导下发动起义。王匡、王凤起义后,闻风前来投奔的人很多,几个月光景,起义军就壮大到七八千人。他们驻扎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市)上,人们把他们称为“绿林军”。21年,王莽的荆州牧(官名)率兵两万人前来攻打绿林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逃。绿林军乘胜攻下了几个县城,把队伍扩充到了五万多人。

    第二年春天,绿林山里发生了瘟疫,农民军病死的很多。他们决定分散活动,由王常、成丹领一支人马,攻占南郡,号称“下江兵”。由王匡、王凤领一支人马开往南阳,号称“新市兵”。不久,平林(今湖北随州东北)人陈牧、廖湛等人,也聚合一千多人起来响应,这支人马被叫作“平林兵”(后与新市兵合)。

    18年,琅琊(郡名,今山东东南部)人樊崇在山东莒(jǔ)县起义,带领数百人占领了泰山。不到一年,他的部众就发展到一万多人。接着,逄(páng)安、谢禄等人都领起义队伍前来投奔。于是,他们以泰山为中心,在山东一带展开活动。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与绿林军首领王匡同姓名)、更始将军廉丹率十万大军前来镇压。樊崇率领农民军迎战,为了在战斗中便于与敌军区别,大伙都把眉毛涂成红色,作为起义军的记号。从此,“赤眉军”的名号便传开了。在这次大战中,赤眉军个个奋勇当先,把官兵打得大败,王匡溜走,廉丹战死。赤眉军战胜后,人数大增,势力迅速发展到黄河中游一带。

    正当农民起义军轰轰烈烈发展的时候,许多地主阶级分子也趁机而起,如南阳的汉朝皇族刘演、刘秀兄弟,便在此时混入了绿林军。

    23年,绿林军已发展到十多万人,各路联军共同推举汉朝皇族刘玄为帝,号称“更始皇帝”。农民军节节胜利,使王莽政权面临着崩溃的危机。王莽派遣王寻、王邑带着四十二万大军,围攻昆阳(今河南叶县),准备与农民军决战。绿林军奋勇抵抗,大败王莽军,王寻战死,王邑逃走。昆阳大战后,绿林军便兵分两路进攻长安,终于推翻了王莽政权。

    但是刘玄进入长安以后,就完全背叛了农民军。

    赤眉军樊崇等人与刘玄分裂,继续组织力量进行斗争,短期内起义力量又发展到了三十万人。25年,樊崇等立了一个十五岁的放牛娃刘盆子为帝,接着再度攻入长安,迫使刘玄投降。但这时,关中豪强地主隐藏粮食,组织反动武装,进行顽抗。第二年,赤眉军由于粮草断绝,无法在长安坚持,只得回师东归。

    刘玄以前在洛阳时,曾派刘秀到河北活动。刘秀势力逐渐壮大,25年公开背叛农民军,在河北称帝。赤眉军与刘玄在关中斗争时,刘秀趁机南下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当赤眉军东归的时候,刘秀预先在河南西部山区埋伏大军,偷袭赤眉军。赤眉军虽然拼全力抵御,无奈寡不敌众,加上长途跋涉,精疲力尽,最后战败。

    刘秀建立的政权,因都城在洛阳,故历史上称为东汉或后汉。刘秀就是后世所称的汉光武皇帝。

    坚持了十年斗争的绿林、赤眉起义军的胜利果实虽然被刘秀所窃取,但西汉末年和王莽时代的暴君恶政毕竟被农民军推翻。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震慑于农民军的威力,为了巩固统治,不得不吸取教训,采取一些减轻租赋徭役之类的措施。因此,东汉初年人民的生活相对地有了一定的改善,社会生产也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黎虎)

    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是东汉统治阶级内部的一次政治斗争。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相继把持政权。从和帝开始到桓帝中期,是外戚把持政权的时期。后来桓帝联合宦官单超等诛灭外戚梁冀,政权又落在宦官手里。在桓帝、灵帝时期,宦官执政前后达三十年,他们独揽朝政,残虐百姓,横行地方,把东汉的政治推到了黑暗、腐败的顶点。官僚们痛恨宦官把持政权,影响了他们的权位;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也痛恨宦官,阻塞了他们做官的道路,尤其使他们恐惧的是,宦官残暴黑暗的统治会加深社会的动荡不安,这将会导致整个政权的覆亡,为了本身的利禄,也为了挽救阶级统治的危亡,他们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世家豪族李膺、陈蕃等人和太学生(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郭泰、贾彪等人联合起来,向宦官集团展开猛烈的抨击。他们一方面品评人物,相互吹捧以增强声势;另一方面批评朝政,打击宦官及其亲属、宾客等为非作歹的行为。这样就自然引起了宦官们的仇视。宦官诬告他们结为朋党,并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他们逮捕下狱,或禁锢终身不许做官,有的甚或处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党锢之祸”。

    东汉的“党锢之祸”共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桓帝延熹九年(166)。宦官党羽张成的儿子杀人,被司隶校尉(官名,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官吏)李膺所捕杀。宦官们便诬告李膺等人交结太学生共为朋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桓帝下令逮捕李膺、陈寔(shí,同“实”)等二百多人入狱。后李膺等人虽因尚书霍谞(xū)和外戚窦武的力争,被赦归乡里,但却遭到禁锢终身不许做官的处罚。第二次“党锢”之争,发生在灵帝建宁二年(169)。宦官侯览依仗权势侵夺百姓田宅,强抢民女,为山阳督邮(代表郡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管讼狱捕亡等事之官)张俭上书告发,并就地将其资财没收。侯览大怒,指使党羽诬告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图谋不轨。朝廷大捕党人,连同过去的党人李膺、杜密、范滂等一并受到牵连。结果,一百多人死在狱中,被杀的、流徙的、囚禁的共达六七百人,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以及五服以内的亲属,都免官禁锢。这次党锢范围很广,时间也很长,直到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灵帝怕他们与黄巾联合,才赦放党人,“党锢之祸”才宣告结束。

    “党锢之祸”虽是东汉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但在宦官黑暗、腐败的统治下,官僚和太学生能揭露、打击他们的罪恶和暴行。有些人,如范滂等,被逮捕后表现出与恶势力斗争的不屈精神,也给予人们鼓舞。不过,等到黄巾起义以后,在面对着对抗共同的敌人————起义的人民这一前提下,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便得到缓和,互相妥协了,有些党人便直接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罪恶活动,成为屠杀农民的刽子手。

    东汉时期,政权为什么常把持在外戚和宦官手里呢?原来东汉的皇帝从和帝起,都是幼年继位,由母后临朝辅政,母后照例依靠自己的父兄————外戚,帮助处理政事。外戚既然控制着中央政府,便大批派遣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宾客到各地做官,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等到皇帝长大了,要亲自执政时,便与外戚的权力发生了冲突,这时,朝臣上下多是外戚的亲信或依附外戚的人,皇帝可以依靠的人便只有身旁的宦官。这些宦官在消灭外戚势力的过程中,立了功,控制了中央政府,也同样要派遣自己的亲戚和亲信到各地做官,来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东汉的皇帝又大多短命而死,母后和外戚就利用这个机会,选立幼小的皇子继位,借此把政权掌握到自己手里。这样,斗争便反复地循环下去,形成了外戚和宦官相继把持政权的局面。

    (李书兰)

    佛教 道教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到现在还有所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在汉武帝以后。一般认为约在西汉末期。关于周时或秦始皇时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有佛教后代的记载,是不可靠的。

    汉武帝时,汉朝的使者张骞到过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张骞在大夏时,曾听说大夏西南有个身毒(yuān dú,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带的称呼)国,并看到我国巴蜀地区出产的物品由身毒转销到大夏。当时,佛教已在身毒盛行,大夏和身毒国又是紧邻,张骞也就很有可能听说过佛教。只是《史记》《汉书》都没有记载而已。

    到东汉初年,中国已经有人信仰佛教,而且已见诸正史记载。东汉第一个皇帝刘秀,他的儿子刘英,被封为楚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楚王英就崇信佛教,他有供养“浮屠”(佛)的“仁祠”,而且还供养着“伊蒲塞”(佛教信徒)和“桑门”(沙门、和尚)。

    东汉以后,佛教就在中国传开。

    道教创立于东汉中期。相传,顺帝时,琅琊人宫崇,曾把他的老师于吉传给他的所谓神书————《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献给皇帝。顺帝因为他的书“妖妄不经”,没有接受。

    这部《太平清领书》就是道教最早的经典,于吉大约就是第一个集结道教经典,开始传布道教的人。

    佛教是从外国传来的,道教是在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作为宗教组织,道教虽然在东汉中期才创立,但它的教义却继承了先秦阴阳五行、巫觋(xí,指男巫)杂语、方术之士的一套理论。道教正是杂合这些东西,又模仿佛教的组织形式而创立起来的。

    佛教、道教两种宗教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佛教讲轮回,行善积来世;道教讲炼丹、修仙、长生不老。都是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于来世天堂,主张脱离现实。这正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提倡佛教、道教,将之作为麻痹人民的工具。南北朝和隋唐是佛教鼎盛的时代。北朝时期,佛庙有两三万所,和尚多到两三百万。南朝梁武帝信佛,定佛教为国教。他本人曾三次舍身到佛庙去做寺奴。仅建康一地,就有佛庙五百多所,和尚十万多人。当时人说佛教僧众和佛庙里所占有的劳动力之多,使“天下户口,几亡其半”。佛庙都很富有,占有大量土地和金银财货,好多佛庙都放高利贷、开质店(当铺),与世俗地主豪强一样地盘剥人民。道教虽然没有佛教盛行,性质则是一样,有道观,有道士,也拥有土地、财产。

    统治者利用宗教,人民也利用宗教。统治者为了提倡宗教,曾给佛教、道教一些特权,如和尚、道士可以免除租税徭役。因此,人民就借此逃到寺观做和尚、道士,以逃避租税。人民还利用宗教作为起义的组织工具,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道教进行秘密组织活动的。南北朝以及后世,不少农民起义,也都是利用佛教、道教来组织活动的,北朝的大乘教起义、弥勒佛起义、元代的白莲教起义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例子。

    (何兹全)

    《论衡》

    《论衡》是东汉初年人王充写的一部杰出的哲学著作。

    王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毕生从事战斗的唯物主义者。他生活的东汉前期,“谶纬”非常流行。“谶”是预卜言凶的宗教预言,“纬”则是用宗教预言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的书。谶纬的内容多是牵强附会的一些神学迷信,谶纬家专门宣传所谓“天人感应”一套学说,用天象来比附人事,好直接为统治者服务。这种妖妄的迷信图谶,西汉末年,已经在发展。到了东汉,统治者更是大加提倡,好借此来提高皇帝的权威。由是,谶纬之说一度成为两汉封建统治思想的政治工具。

    所谓《论衡》,意思就是说,他阐述的道理都是很公平的。

    《论衡》,总计八十五篇,共二十多万字。在这部书中,王充针对当时流行的官方思想,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首先否定了天的神秘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自然存在的,并不是由于天意的创造。他指出天没有口目(感官),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嗜欲感觉,更不可能会有什么意识活动。这样就把所谓天能安排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迷信彻底揭穿。

    在《论衡》里,王充根据当时科学认识的水平,对当时社会流行的神仙、鬼怪、迷信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王充说,人是物,即使贵为王侯,本性跟物也没有差异。既然物没有不死灭的,那么人怎么就能够成神、成仙长生不死呢?物死了不为鬼,人死了为什么会独能为鬼?人死了,精气消灭,血脉枯竭,形体腐朽,成为灰土,哪里来的鬼呢?他还拿睡着了的人作例,来驳斥那种“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谬说。他说:睡着了的人尽管躯体精神都在,但由于暂时没有知觉,自然也就不能害人。死人的精神形体都灭亡了,又怎么能够为害于人呢?可见“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道理原是很明显的。像这种无鬼的理论和神灭的思想,能在当时那种迷信空气十分浓厚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确很了不起。

    此外,在《论衡》里,有《书虚》《儒增》《问孔》《刺孟》等篇。《书虚》和《儒增》明白地指出,包括经、传、纬书在内的许多书籍,记载有很多地方不符事实。《问孔》篇认为孔子的话多前后矛盾。《刺孟》篇指责孟子的行为前后不同,始终不一,对于孟子所说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话,还特别依据古史加以驳斥。像这种对封建统治者捧为“圣贤”的孔孟的大胆怀疑与批判,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得的,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总之,从王充的哲学观点到政治观点,都可以看出,他不愧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当然也应该指出,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水平,王充对事物的认识也还有其局限性。例如,雷电击毁人物,俗说是天神取龙。他固然一方面指出了俗说的虚妄,可是另一方面却对于龙的存在一点也不怀疑。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认识,他认为,人事的贵贱福祸,国家的治乱安危,都受“时命”的支配,人力不能变动。显然,这种看法仍旧是一种落后的命定论观点。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平民。他青年时在洛阳太学读书,买不起书,只好常到书铺里去看。后来他虽然也做过几任小官,可是直到晚年,生活仍然十分贫困,但他始终“居贫苦而志不倦”。他花了三十多年的工夫,才完成《论衡》这部巨著。

    (陈继珉)

    班昭

    班昭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女历史学家。她是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大约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至安帝永宁年间,活了七十余岁。

    班昭在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整理并最后写成《汉书》。她的父亲班彪是当时很有名的学者,曾经发愿继续司马迁的《史记》,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写成西汉一代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初),没有完成便死去了。她的哥哥班固继承父亲的事业,根据父亲所积累的材料,经过整理和补充,写成了一部上起汉高祖、下迄王莽共二百三十年的西汉历史,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但是,其中的“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完成,班固也逝世了。班固死后,继续完成《汉书》的任务便落到班昭的肩上。

    当时,《汉书》虽然已经初具规模,可是还有一些散乱的篇章。汉和帝便命班昭到当时的皇家藏书处“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班固未竟的工作。她在这里进行了“八表”和“天文志”的写作,并整理校对了父兄的初稿,后来马续也协助班昭撰述“天文志”。《汉书》至此才算大功告成。

    《汉书》初出时,一般人不易通晓,东汉政府便选拔马融等十人,在“东观藏书阁”中,跟从班昭学习《汉书》。汉和帝还命皇后和妃嫔们拜班昭为师,向她学习儒家经典,乃至天文算术。因此,大家都尊称她为“曹大家”。

    班昭除了编撰《汉书》以外,还写了不少文章和辞赋,大都失传。现在传世的,尚有《女诫》七篇及《东征赋》等。

    (黎虎)

    张衡 张机

    张衡是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人,生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78),卒于顺帝永和四年(139),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好学深思,肯于刻苦钻研。他的好友崔瑗说他研究学问的态度就像大江里的水一样,日夜奔流,片刻不停。他有广博的学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文学、哲学、地理、机械制造等都有研究,特别精通天文、历算。

    我国很早就重视天文学的研究。东汉时期,天文学主要有“盖天说”和“浑天说”两派。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像一个鸡蛋,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在当时比较进步。张衡经过精密的研究和对天象的实际观测,继承并发展了浑天学说,写成了他的重要的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在这部著作里,他指出日有光,月亮自身不会发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月亮向着太阳时,我们在地球上就能看见圆圆的明月,背着太阳时则看不见。他还推测出月食是由于地体遮蔽的缘故。这些都是十分卓越的见解。他约计天空中的星体,常明的有124个,有定名的320个,连同所有可见的星体共有2500个,海外看见的星体没有计算在内。他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据现在天文学家统计,肉眼能看见的六等星总数6000多颗,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所看到的星数,也不过2500颗到3000颗。

    张衡发明了很多重要的天文仪器。他根据浑天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