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少年时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公复姓司马,名光,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人(今山西夏县)也。父天章,为光山(今河南光山县)令。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生公于官舍,故取名曰光。今光山县学内有司马井,世传公生时汲此水洗浴,故名。后人建书院祀公而为之记云:“光虽僻陋而生司马温公,则光之为光也大矣。”山川生色,地以人重,人可不勉乎哉?

    天章以文学行义,事真宗仁宗,官至三司副使,以清直闻于天下,号称一时名臣。公母钱塘君聂氏,才淑孝睦,称于邦家。公生值朝野清晏之时,又有贤父母,家庭教育,固已加人一等矣。

    语曰:“少成若天性。”公儿时,已不与常儿同。自记三岁时事云: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后中进士甲科,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其黜华崇实之心,已基于三岁时矣。

    公六岁,父兄教之书。偶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公曰:“自脱也。”其父适见,诃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公自是不敢谩语。

    公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尝与群儿戏于道,一儿登瓮,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公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公初宦时,年止二十,家人每每见其卧斋中,忽蹶起著公服,执手版危坐。久之,率以为常,莫识其意。范纯甫尝从容问之,公答曰:“吾时忽念天下事,夫人以天下安危为念,岂可不敬耶?”

    【批评】

    欧风东渐,吾国俭朴之风扫地尽矣。风俗习于奢华,人心趋于贪欲,此实社会之大患。观司马公少时,便有崇俭黜华之心。一生事业,皆从此做起。晚年训子书云:“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服垢敝,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书中又历引李文清公、王鲁公、张文节公、臧御孙、正考父、管仲、何曾、寇莱公之事,以为法戒。盖古来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比比然也。少年皆宜知之,习与性成,则难返矣。

    白乐天三岁识字,可为早慧。司马公三岁未能识字,而知恶金银华美之物,胜于识字多矣。

    司马公自谓生平无过人处,惟不妄语。不妄语一事,看似平常,行之实难。欲不妄语,当从敬字入手。能不妄语,则心正意诚,可入圣贤之域矣。

    美国华盛顿,少时以斧斫园中樱树。其父见之大怒,问谁为之者。华盛顿急往自白曰:“儿实为之。”父为之霁颜,抚其顶曰:“儿不妄语,甚善。区区樱树,复何足道?”与司马公去胡桃皮事,颇相似。语曰:“东方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观此岂不信哉?

    常见父母对于孩童,欲逗其顽笑,造作谎事,冀孩童之见信,明知其不合于理,则自解曰:“聊戏之耳。”孩童天性未漓,为父母者不趁此机会教之以诚,而引之以伪,扪心清夜其何以自安?

    念及天下事便衣冠起坐,今人闻之必大笑其迂。吾谓人必如此,方足任天下事耳。昔有远客之人,修禀父母至具名处,必肃拜而后书;与友朋通函至具名处,必顿首而后书;不欺暗室,皆足令人起敬而动向慕之心者也。

    司马光复姓司马,名叫光,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称迂叟,人们都称他为涑水先生,他是陕州夏县人(今天的山西省夏县)。父亲叫司马天章,是光山县(今天河南省光山县)的县令。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在光山县的县衙出生,所以取名叫光。今光山县的学校里还有司马井,世人相传司马光出生的时候就是在这里打水给他洗澡,所以井就取了这个名字。后人建造书院来祭祀他并且给他写了一篇传记,其中写道:“光山虽然偏僻简陋,但司马光却在这里出生,那么他就把光山的名气发扬光大了。”山川因为秀丽的美景而出名,一个地方因为伟大的人物而受到重视,人们能不勉励自己吗?

    司马天章用文学去实行仁义,侍奉了宋真宗和宋仁宗这两朝皇帝,做官做到三司副使,因为清廉耿直而闻名天下,被称为当时有名的贤臣。司马光的母亲是钱塘聂家的女儿,贤良淑德,孝顺和睦,得到了乡亲的一致称赞。司马光出生的时候,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