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武穆之少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真正之大人物,五百年而一遇。此超乎古今,塞乎天地之大人物,岂天之降材有殊,或家庭之教育能培养之耶?曰:否否,不然。此盖积数百年间,纯正之风俗,良善之社会,而始有此等大人物出产。宋自太祖开基,人皆厌五季之乱,思正人心、道德,迫乱世而反之正。真宗、仁宗两朝,正人君子盈于朝野,其时风俗之淳厚,社会之整齐,为吾国历史之最。试观元、明间人之传奇说部,必以德行之至美者,托于赵宋之世,则其风可见。明乎此而后可以观武穆之少时矣。

    武穆,今河南彰德府汤阴人也。生时,有大鸟若鹄,自东南来,飞鸣于寝室之上。其父和遂名之曰飞,字之曰鹏举。未弥月,黄河决内黄西(内黄,今属彰德府),水暴至,母姚氏,仓卒无计。抱其儿,坐巨瓮中,冲涛而下,乘流灭没,幸而及岸,竟免于沉溺。少负气节,沉重寡言,天资敏悟,书传无所不读,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昼夜诵习,达旦不寐。家贫不能常得烛,昼拾枯薪,夜以代烛云。

    武穆生有神力,未冠,以引弓三百斤,腰弩八石。尝学射于乡豪周同。一日,同集众射,自示其能。连中的者三,指以示武穆曰:“此可以言射矣。”武穆谢曰:“请试之。”引弓一发,破其筈,(音括,箭末曰筈),再发又中。同大惊,因以所爱弓二为赠,由是益自练习,能左右射。未几同死,武穆悲恸不已,每值朔望,则鬻一衣,设卮酒鼎肉,奠于同墓而泣。又即所遗(音位,投赠也)弓,发三矢而后反。父觉而诘之,对曰:“射三矢者,识艺之所由精也。祭毕而酬酒瘞肉者,周君所享,飞不忍食也。”闻者皆奇其言,父抚其背曰:“使汝异日得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之臣乎!”武穆应声曰:“惟大人许飞,得以遗体报国家,何事不敢为?”和叹曰:“有子如此,吾无忧矣!”徽宗十九年(宣和四年),武穆年二十。时金人已起于北方,日夜出锐师以攻辽。宋人不自强,转幸辽之灭亡,取还燕云十六州,以取快于一时,而唇亡齿寒之隐忧,已伏其中。王黼、童贯诸人,方以边功自喜,上结道君之知(徽宗好道教,自称为道君皇帝),靖康之祸,基于此矣。其时金人虽未南侵,而人民痛恨政府,所在为乱,群盗满山。真定府路宣抚使刘韐,募敢战士备胡,武穆往焉,韐一见,大奇之,命为小队长。相州剧贼陶俊、贾进攻剽县镇,杀掠居民,官军屡败,武穆率步骑二百,用奇计擒杀俊、进,余党悉散。此武穆崭然露其头角之始。

    武穆以一少年,即平剧寇,人皆仰之。忽连遭大故,徒跣奔还汤阴,执丧尽礼,哀毁骨立,及终制出山,则已属高宗南渡之年。事势仓皇,山河破碎,时局之盼望武穆,亦已亟矣。

    【批评】

    为父兄者,谁不望其子弟之成材。然而英雄伟人,一若生有自来,其聪明睿智,超出寻常,皆非教育之所能助长也。求其故而不得,遂以为精灵转世,山岳钟英,由是而迷信之说起矣。蒙今思之,此间世而出之伟人,非由于天,非由于地,而实由其时会,积数百年间之好社会,数百万人之好模范,吉祥善气滋长争荣,无所发洩,于天则为卿云,于地则为瑞木,于人则为圣贤。故论世者,观风俗之得失,而以卜人材之消长。然则我辈欲教育子女为伟人,毋宁己先勉为正人君子,以成良善之社会,为尤要也。

    宋初燕云十六州为辽所有之图

    武穆生时,有大鸟适来,其父见之,取以为名,本无足怪。生未数月,适值黄河决口,仓猝之际,抱置瓮中。瓮大孩小,不致沉没,此亦事理之常,不足奇也。乃演义小说,遽创作大鹏转世,河神拥护之说。事本不经,而人亦信之者,缘崇拜英雄之心太盛,则不得不疑其人为天之所特产,地之所特长。草泽奸雄,欲惊世惑众,以遂其好乱之心,亦利用此一种心理,以售其欺,不独演义小说,善于附会,一部二十四史中,类此者亦甚多,读者勿遽信之可也。

    武穆生当兵戈扰攘之世,故志在习武。盖时势之与人,如时令然,冬自求暖,夏自求凉,实有不期然而然之趋势。所异者,武穆生在农家,又处得书不易之日,而射之余,更以夜分读书。天资既高,加以学力,自比常人更为猛进。此实武穆一生得力处也。

    师之于弟子,传道授业,恩情兼至。古礼,遭先生之丧,弟子心丧三年,盖如此其郑重也。私塾之师,与公学之师,名称虽殊,而传道受业,弟子受其恩,感其情,则一也。凡我少年,当以武穆感念周同之事为法,以厚自己之心地,以矫世俗之浇风。

    武穆忠孝之性,自其少时,已是奋发,此非英雄特异处也。少年人天真烂然,血性未漓,与之语忠臣孝子之事迹,未有不欣然愿闻者。至古人遭逢不偶,颠沛患难,可惊可喜之处,往往为之泣下。其后出而涉世,利害之心深,而性情寖以薄矣。惟圣贤豪杰,能不以世缘丧其天真。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岂不然哉。

    武穆祖父,皆以力田为业。值岁饥,其父和常以脱粟数升,杂蔬为糜,与家人旦暮食取半饱,尽以其余,呼道路之饥者,均而饲之。家人有不堪者,和曰:“彼饥者亦人耳,而能一二日不食,吾与若日再食,而求饱耶?吾裁吾之仅有,以济人之绝无耳。”人有侵其地以耕者,割而予之;有贷其财弗偿者,折券弃之,无愠色,乡人咸敬而爱之。近世功利之说盛行,此等慈善事业,几欲斥为迂怪,深可慨也。《易》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孟子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伟人之家,皆有祖德,历试不爽,非迂谈也。

    真正的大人物,五百年才能遇到一个。这样冠绝古今顶天立地的大人物,难道是上天所降的人才有异或者家庭教育能培养出的吗?回答是否定的。我认为只有积累了几百年纯正优良的风俗的社会才能诞生这等大人物。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创立大宋基业以来,老百姓都已厌倦五代的战乱,盼望国家能教化道德人心,将乱世中颠倒的风俗矫正过来。宋真宗、仁宗两朝,朝廷内外满是正人君子,当时社会风俗淳厚,社会安定,是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只要翻开元代和明代的杂剧、传奇等书,里面讲的德行高尚的人物,一定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由此可见当时风气有多良好。理解了这点,就能认识岳飞的少年时代了。

    岳飞,是现在河南彰德府汤阴县人。据说,他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像天鹅的大鸟,从东南边飞来,在他家的寝室上面,不住地鸣叫。因此,他的父亲岳和因此替他起名叫飞,字鹏举。在他还没有满月的时候,黄河的内黄西边决了口,凶猛的洪水汹涌而至。他的母亲姚氏惊慌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