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般若心经汇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既了空即是色。正遮时不妨有照。遮照不二。是名中道禅那第一妙观。显第一义谛也。(亦名中谛)色蕴既破。其余四蕴。亦如是不异的。亦如是即是的。所谓五蕴皆空者如此。不离五蕴而空五蕴。非行深般若到彼岸之大菩萨。能如是乎。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即是真如自相也。

    疏云。谓蕴等非一。故云诸法。显此空寂。故云空相。

    宗泐云。空相者。真空实相也。菩萨复告舍利子云。既了诸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实相之体本无生灭。既无生灭。岂有垢净。既无垢净。岂有增减乎。

    会要云。真空相。即以不生不灭等为相。

    紫柏云。此空相。照见五蕴之空也。

    广承云。是诸法者。略则指上五蕴。广则十界法也。空相者。实相也。经云。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又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即此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句诠云。上文说蕴即是空。其实不独五蕴。一切诸法。都是即空的。诸法色相。人人能知。诸法空相。可还知否。在凡夫法上看来。似乎缘至即生。缘散即灭。不知此以诸法色相言也。若是诸法空相不然。诸法从缘而生。缘生无性。其实法本无生。诸法缘离则灭。灭惟缘灭。其实法本无灭。是不生不灭的。

    在声闻缘觉法上看来。似乎有垢可去。有净可修。不知此以诸法假相言也。若诸法空相。则虽在有漏色中。而空体不染。虽在无漏色内。而空体如故。是不垢不净的。

    在菩萨法上看来。万德俱圆似增。惑障俱尽似减。不知此以诸法修相言也。若是诸法空相。从来修证不到。德满不增。本来变坏不得。障尽非减。是不增不减的。

    则诸法空相。即是般若实相。即所谓常住不动。无有变坏之真如心也。即所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之如来藏也。即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之正等正觉也。

    寻珠云。若约直明空体释之。十界五蕴。通名诸法。从本以来。常自寂灭。强名实相。实相无相。故曰空相。以生灭垢净增减求之。皆不可得。不生故无生死相。不灭故无涅槃相。不垢故无烦恼相。不净故无菩提相。不增故无结业相。不减故无解脱相。

    △义诠云。上文已说明五蕴皆空。隐然显出一个真空相貌。恐人不能领略。认作观照工夫边事。信不及实相本然。所以就诸法中指出空相来。使知本来实相。原是如此。若此空相。不能时时现前。照起即生。照过则灭。照明则净。照亡则垢。照现即增。照绝则减。只管道即色即空。总是光影边事。算不得真智照。故特明之。

    ○寻珠云。此就空释体也。广明五蕴本空。空即实相。以六不字就此本空释出其体。是者。直指之词。诸法。涵下入。处。界。谛。缘。度等也。空相乃真空妙相。是灵明绝待。本来无物之真空。即诸法之自性也。

    ○附正解。诸法当情。故有生有灭。凡夫见得根身有生老病死。尘界有成住坏空。识心有生住异灭。惟此真空之体。本来寂静。究竟坚固。故云不生不灭。此示真谛。

    耽空厌有。故分染净。二乘见得三界内流转门。及苦集二谛是垢相。三界外还灭门。及灭道二谛是净相。由是避五浊恶境。趋无为偏空。惟此真空妙有之中。十界平等。故云不垢不净。此示俗谛。

    二边对待。故有增有减。菩萨修断。所谓布施度悭贪。智慧度愚痴等。因见得真理渐圆。惑障渐消。惟此真空妙有之体。凡圣浑融。真妄俱泯。故曰不增不减。此示中谛。而科为观境。于理未协。存参。

    ○正解云。前节三观。是示真见破妄见。此节三谛。是示真相破妄相。

    是故空中。

    是故。承上文而言。空中者。是前不生不灭等真空之中也。彼真空之中。无五蕴以下等诸法。明真空离相也。

    寻珠云。此结上起下。广明般若真空。无世间出世间诸法也。结上者。此中无字。根上六不字来。起下者。是故空中四字。一气贯到无智无得句。正根上不生不灭等之真空说。故着是故二字。

    集解云。空。无极也。空中。无极而太极也。

    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空五蕴也。

    ○宗泐云。此真空实相之中。既不可以生灭垢净增减求之。故总结云。无色。无受想行识等。

    集解云。空。即不生不灭之真体。真体中何来有色受想行识等之名相耶。

    寻珠云。前照五蕴空。就人而言。此云空无五蕴。就性而言。

    贤首云。无色等无字。指与空义相违说。理实。皆悉不坏色等。以自性空。不待坏故。下并准知。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既无五蕴。亦无六根六尘。此空十二入也。

    文句云。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根。犹草木之有根也。

    眼见为色尘。耳闻为声尘。鼻嗅为香尘。舌尝为味尘。身染为触尘。意着为法尘。是为六尘。如尘沙之障蔽也。以其污人之净心。故曰尘。

    尘根和合为十二处。处犹所也。言各有所在也。

    佛海云。旧云十二入。言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新云十二处。言内根外尘。各有处所。行者日用。照此根尘。体即般若。顿空圆觉。故言无也。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既无十二入。亦无十八界。十八界者。六根。六尘。六识也。举首末二界。超略中间十六。故用乃至二字。省文耳。

    文句云。从见为眼识。从闻为耳识。从臭为鼻识。从尝为舌识。从染为声识。从分别为意识。谓之六识。识。谓妄生辨根。昏翳真智也。界。谓限域也。

    寻珠云。六识分别六尘。执妄成差。各有界限。名十八界。虽三六并举。重在六识。六识本惟一识。但随见闻觉知六用不同。如一猿猴。应于六窗。遂名六识界。

    楞伽经。谓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为前五识。五蕴之受。是此五识功能。意识为第六。五蕴之想。是此意识功能。七识八识有名字而无体质。即寄在六种内。盖七为传送识。即是意根。乃此心之动。而迁流不住者。五蕴中之行。是其功能。八为含藏识。五蕴中识字。下文十二缘中识字。俱属此识。即是六种识的根本。所谓本以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

    ○宗泐云。如上三科。不出色心二法。为迷心重者。说为五蕴。为迷色重者。说为十二入。为心色俱迷者。说为十八界。修学之人。随其根器。但修一科。即得悟入。

    ○正解云。以上三节。明无蕴处界法。是断凡情。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空十二因缘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亦名十二支。互相繇籍。名缘。支派分别。名支。亦举首末而略其中。故亦云乃至。始无明。终老死。因缘生也。次第而生。即一大苦蕴生。释典名为顺观流转门是也。无明尽至老死尽。因缘灭也。以次而灭即一大苦蕴灭。释典名为逆观还灭门是也。灭即是尽。

    宗泐云。此十二因缘。该三世因果。展转因依。一念无明心。鼓动真如海。生死漩澓。如轮旋转。一切众生迷而不知。此本缘觉人所观之境。大乘般若。洞彻真空。纯一大光明藏。安有所谓流转还灭。种种差别次第耶。故曰无。曰尽也。

    按义诠寻珠等说。性智本明。妙湛莹净。由妄念瞥起。俄成晦昧。故名无明。从此迁流不住。见之行事。造种种业。故缘行识者。因行而起业识。了别境界为来生种子。由此三支为根本。引起后九支成三世之缘。无明与行二支。为过去之因。而识又为现在果之托始。幻形方谢。神识即驰。投托母胎。具受想行识等名。及形质之色。故曰识缘名色。既有名色。胎中遂具六根。有入尘之用。故曰名色缘六入。既有六入。出胎便与六尘相交接。故缘触。既有觉触。便有苦乐在心下领略。故缘受。已上五支。乃现在所受果也。心既领受。便贪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事。故缘爱。既有贪爱。便驰求不息。于境生取着心。故缘取。由爱而取。着意驰求。便造种种三有之业。故曰取缘有。此三支乃现世所作之因也。由诸有结为三界生因。来世复于四生六道中受生。既有生。则必有老有死。由此轮回无了期矣。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也。

    上文蕴入处界横说。乃一时具足的。是说十二缘的本质。此十二缘竖说。乃三世相因的。是说蕴界等的因果。名为流转门。知流转起自无明。当从无明灭起。直至老死相因俱灭。名还灭门。这流转门。是缘觉观空的悟因。这还灭门。是缘觉证空的修因。此亦是从悟入修方便之法。空中则无此法也。

    ○缘觉乘则从此悟道超出三界。

    无苦集灭道。

    此观四谛清净也。

    寻珠云。苦以逼迫为相。广如八苦。略如三苦等。即生死也。是苦果。集以招感为相。广如八万四千乱想。略如见思。即惑业也。是苦因。此二者世间法也。灭以可证为相。即有余涅槃也。是乐果。道以可修为相。即三十七助道品。是乐因。此二者出世间法也。说此四谛。而先果后因者。欲令众生知苦而断集。慕灭而修道。始可离苦得乐也。此本声闻小乘人所观之境。真空中亦无苦乐。亦无因果。安有四谛。

    以上缘谛境中。流转苦集。俱是垢相。还灭。灭道。但是净相。空中垢净两忘。以故一切无有。

    义诠云。缘觉比声闻人根器较高。一悟缘生。便知空理。一悟流转。便知还灭。不必以苦悚之。以灭忻之。中下根。则须说苦方畏。说灭方忻。说集方厌。说道方修。故佛与声闻人说四谛法。比缘生法更说得简确详切。此方便中之方便也。谛者。审实之义。

    ○声闻乘则从此起悟。超出三界。

    无智亦无得。

    此智得俱无也。此句总结上文。以起下文。

    正解云。智为六度之主。即能证之智也。得即二空所显真如。此所证之理也。然能证所证。即是对待增损之法。而有边见。非大乘教。故在所当遣。

    宗泐云。智者。般若之智也。大乘菩萨。以智照境。既无五蕴及四谛诸法。即是人法皆空。境智俱泯。如病去药忘。故云无智亦无得。

    寻珠云。乃智圆照之妙心。即是般若。得乃所证寂灭之理境。即是彼岸。初心菩萨慧浅。有照可用。有理可得。般若真空。乃二空所显。空见亦空。所照之境既忘。能照之智亦寂。境智能所俱无。则真空实相。归于无所得而已。有法可得。则有增减。无可得。又有何德可增。何妄可减乎。所谓般若即非般若。实相即是非相。此其所以为深般若乎。

    浅说云。心体本明。智不外假。心体本足。得不外求。无智斯无不智。无得斯无不得。空中者。既无五蕴而净群业。无根尘而绝外缘。无知见烦恼而息内障。生死不系。迷悟两忘。究竟不过还其本来。止于自在。固非有加益者。故终之以无得云。

    ○正解云。已上三节明无缘觉。声闻。菩萨。诸法。是断圣解。合前三节。总为断惑。总是释五蕴皆空。

    集解云。自初地至大乘。皆当了此蕴空法以复真体。

    △上文虽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只是显真空自相。而未明真空无相。若不一一深明。则智照不得泯绝。实相非相不得现前。所以历历推之。直到无智无得。然后深般若无遗蕴。而彼岸始得究竟也。生灭垢净增减在诸法上见。人若未见空相。则见有一切诸法。及乎既见空相。真常性中。求于去来生死迷悟。了不可得。是故一分法相。俱无所有。但上根人。一闻蕴空。一了即一切了。中下人与他说色。不知色蕴是何相状。与他说受想行识。不知四蕴如何区分。于是佛将五蕴的根蒂处所界分。详开出来。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是五蕴的根蒂。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合六根为十二处。是五蕴的处所。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并前十二处为十八界。是五蕴的界分。五蕴只是色心二字。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为色法。意为心法。以心中之意分别五尘而生法相。法乃心色各半者也。又于识字内。分别出受想行三字的界分来。五蕴之受。五蕴之想。五蕴之行。皆识为之。其功能各有分属。已见前注。

    缘觉法。声闻法。菩萨法。皆对治蕴入处界归空之法。蕴入处界种种名色。皆惟依妄念而有。真性中本无有念。谁辨根尘。所以菩萨既识真空面目。便知空中诸法相。一切俱离。蕴界处入。流转苦集。此就世间诸法。推广言之。以见真空中之无所得也。还灭。灭道。智得俱无。此就出世间诸法。推深言之。以见真空中之无所得也。智照若不到这里。如何得凡圣情忘。心识路绝。只是空中却也不容易到。果然到这里。则色不异空。直至无智无得。只作一句看。如大海印。一时现前。不然一落落在阶级心量里。一句是一个位次。则真空实相圆顿之理。如何融会。

    以无所得故。

    承上无得而言。

    清凉曰。无所得即般若相。由得般若无得智慧也。

    记云。前云无智亦无得。故今蹑为因行由是而得果。前明所离是断惑。今明所得是证果也。

    寻珠曰。无所得虽近叠无得二字。亦即远束前七空字。六不字。十三个无字来。以生下佛菩萨皆用之为因也。

    释要云。空中无蕴界以至无智得者。岂俟融绝而后无哉。良以本无所得故也。本无所得。名之为谛。了此无得。名之为观。此即所谓深般若也。以无所得句。当连上段看。

    贤首曰。以者。由也。故者。因也。由前无所得为因。令后有得也。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行成)。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断障)。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得果)。

    此明菩萨证理果。

    宗泐云。菩提萨埵。能依之人也。般若波罗蜜多。所依之法也。菩萨依此般若修证。功成理显。故得心无业缚。因无业缚。故无生死恐怖。既无生死恐怖。则无颠倒烦恼。三障既空。三德乃显。故云究竟涅槃。梵语摩诃般涅槃。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之三德。非别有也。即三障是。迷即三障。悟即三德。所谓生死即法身。烦恼即般若。结业即解脱也。然虽障即是德。若非般若之功德不能显。譬如磨镜。垢尽明现也。

    贤首疏云。心无挂碍。行成也。离挂离倒等。断障也。究竟涅槃。得果也。涅槃。此云圆寂。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一得永得曰究竟。无挂碍。是惑不碍心。境不碍智。

    蒙求云。挂者。有所系缚。如罥之挂。碍者。有所挽碍。如石之阻。失真曰颠。逐妄曰倒。梦乃想之果。想乃梦之因。

    义句诠曰。不到智得俱无田地。心中挂碍不能全空。心碍未空。虽能断恶修善。不能无恐怖。根尘脱不尽也。虽观空入定。不能无梦想。种识消不尽也。无恐怖梦想。根无挂碍来。无挂碍。根无所得之深般若来。如此。涅槃方得究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诸佛证智果。言非惟菩萨如是修证。而一切诸佛。莫不皆修般若。得成正觉也。三世。谓过去未来现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佛果之极称也。

    疏云。觉有二义。正觉是如理智。正观真谛。等觉即如量智。遍观俗谛。皆至极无边。故云无上。

    记云。如理智观真。非行理外。故云正觉。如量智观俗。如彼性相。遍观察故。故云等觉。得一切种智。过彼小乘下位。故无有上。

    会要云。正觉超邪。遍觉超小。三觉道圆。亦超十地。皆无上也。

    广承云。无上者。真性菩提。正者。实智菩提。遍者。方便菩提。三觉圆融名为正觉。诸佛依三般若。证三菩提。次第可知。

    蒙求云。得不是从外取得。亦不是原无而今始有得之得。只是自有自证。返本还源。得无所得之得也。

    ○释要云。无挂碍。则结业即解脱。究竟方便净涅槃。无恐怖。则苦果即法身。究竟性净涅槃。远离颠倒梦想。则烦惑即智明。究竟圆净涅槃。

    依实相般若。得真性菩提。依观照般若。得实智菩提。依文字般若。得方便菩提。菩提是如如智。智必冥理。涅槃是如如理。理必契智。故影略而互言之。

    正解云。此明诸佛亦依三观般若。尽五住烦恼。得无上菩提。诸佛不言断苦因者。以初证涅槃时。诸苦久远已断。菩萨始证涅槃。故必表其断因。

    △此二段。正举佛菩萨之行。显般若之法。能度一切苦厄也。

    ○上文从空中无色说起。

    直推到智得俱无。正见真空中一无所得。这无得。是实相般若的骨里印。亦即是观照般若的骨里印。所以提出一句。作下文空观的结底。作下文证果的根蒂。言惟此真空之理。原是一无所得的。所以佛菩萨。皆依此真空之智。照见到一无所得处。而能得真空之理。证涅槃菩提二果也。由以无所得为因。故能有所得。

    色空生灭。垢净增减。蕴界处入。缘谛智得。种种都是挂碍人心的法相。惟般若照见真空。到无所得处。则荡然一无挂碍。心中求业性。如芥子许不可得。境上极大的恐怖。心上无端的颠倒。皆从一丝一层之挂碍而起。心中既无挂碍。则业性都忘。安有一法与我为缘为对。无挂碍三字。是真中现前光景。到得真空现前。便是圆顿法门。更不用别样修为渐次。所以又叠一句无挂碍故。便直接个无有恐怖。他色蕴已空。不见有心外之色。恐怖个甚么。受想行识的心蕴已空。不见有心内之心。有甚梦想颠倒。直下便到涅槃究竟田地。只是依这无所得的深般若耳。不特菩萨为然。就是三世一切诸佛。他五住地无明俱尽。正觉已到无上田地。一切种。无功用智圆满一切法。皆是佛法。等觉已到无上田地。又非菩萨可比。而究其本根。亦只依此无所得的般若波罗蜜。并无别法。所谓以无所得而得。得归无得也。德备尘沙曰涅。体绝相累曰槃。无有少法可得。是无余涅槃。色即空处是正等。不生灭处是正觉。无所得处是无上正等正觉。法既如是。人人有分。何故不得受用。只为无智慧。不能照见到无所得处。何以不能到无所得处。只为不能行深般若。所以说佛菩萨行深般若。向无依处着两个依字。要人识得把柄。全在这里。前边从色即空。说到无智得。可谓鸳鸯绣出从君看。两个依般若波罗蜜多。已是手把金针度与人。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疏云。言故知者牒前起后也。

    寻珠云。故字承上佛菩萨依之证果来。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疏云。叹其胜能。略叙四德。然有三释。若就法释。除障不虚名神。智鉴无昧名明。更无加过名无上。独绝无伦名无等。就功德释。能破烦恼。能破无明。令因行满。令果德圆。就位释。过凡。越小。超因。齐果。

    义诠云。无等。谓无俦例。重言等者。谓无等而又能等物。不与诸法为侣。而法法全该。平等不二。正应三藐二字。

    六观氏云。所言咒者。非别有咒。即此般若便是。然既曰般若而又名咒者。极言神速之效也。

    广承云。方便般若。是大神咒。观照般若。是大明咒。实相般若。是无上咒。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等。是无等等咒。

    紫柏云。此无得之光。菩萨依之而得无碍。诸佛亦依而得菩提。大哉心光。智不可知。识不可识。阴阳不能笼罩。有无不能形容。破障除昏。凡圣无与等者。谓之大神大明。无上等等咒。不亦宜乎。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文句云。能除一切苦。即度一切苦厄。非证真空者不能也。恐众生信心不及。又申言之。而决定告以真实不虚。慈悯有情。为何如哉。

    宗泐云。此结般若功用广大。除苦得乐。决定无疑。令诸众生信受奉行也。苦谓三苦八苦一切苦也。

    会要云。三受能生三苦。苦体即三界色心。一苦受。能生苦苦。此惟欲界。

    二乐受。能生坏苦。此通欲色二界。

    三舍受。能生行苦。此通无色界。

    八苦者。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总举前七。方成第八五阴盛苦。亦名五取蕴苦。

    若三八相摄。苦苦摄八苦中五。谓生死老病怨憎会。顺苦受法。

    坏苦摄八苦中二。求不得爱别离。顺乐受法。

    行苦摄一。即五取蕴苦。顺舍受法。

    疏钞曰。大经云。苦有无量相。非声闻缘觉所知。以二乘虽知苦相。不知无量相。故瑜伽说苦有一百二十。即四十四论增数明之。

    贤首曰。除苦决定。故云真实不虚。

    义诠云。一切世间修行功修德除苦之法。总是权巧方便。不是真实究竟法门。惟此般若力用。乃能究竟离苦。真实不虚也。欲度一切苦厄者。可不从此法门入乎。旧解大神大明。即将扫荡烦恼窟穴。降伏生死魔军。转凡入圣等语入讲。似侵度苦厄意。至度苦句。便似重复无味。大神大明。只照无智得以前。虚虚论理。而以涅槃菩提二段。入度苦内讲。较清楚。真实不虚。紧接度苦说。

    集解云。此经归到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只是不落生灭境。得个实落受用耳。

    ○义诠云。是大神咒四句。根色不异空。至无智无得。就意义深广处说。以劝人之修持。能除一切苦二句。根涅槃菩提二段用功切近处说。以劝人之信受。

    ○文句云。此段赞叹般若真空之胜。是急切劝勉之辞。

    △承上文言。诸佛菩萨。皆依此般若而证极果。故知此般若波罗蜜多。不是语言文字可求。不是思量分别可及。单以经言。未足以形其神妙光明。未足以显其高上等遍。佛法中机用之最秘密最灵应者。莫如咒。般若波罗蜜多。其即咒而已矣。咒乃佛说密语。即第一义。有转变罔测之力。人莫知其机。物莫知其故。故以之赞般若也。真实不虚以上。承前文显说般若。而结赞为密。说咒以下。承本文显中具密。而正说密咒以通结之。大神四句约体赞密。能除二句。约用赞密。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承上文言。惟般若有如是功用。则般若即咒矣。然不说咒。不能显般若离言绝相之妙。故既说经以示其修。又说咒以显其妙。他处经是经。咒是咒。经显咒密。故经有经名。咒有咒名。今则般若即咒。即显即密。咒即般若。即密即显。经名即是咒名。不分显密二义也。咒是诸佛秘语。非因位所解。但当诵持。除障增福。不可强释。若欲强释。姑就旧义略解之。揭。去也。度也。谛。真实不虚也。即深慧功能。谓去一切业障。度一切苦厄而归真实也。重言揭谛者。自度度他也。波罗羯谛者。波罗此云彼岸。即度所处也。波罗僧羯谛者。僧。谓总也。众也。溥也。即谓自度度他。总到彼岸也。言菩提者。到何等彼岸。谓大菩提处也。言萨婆诃者。此云速疾。以此般若而得菩提。乃迅速而无阻滞也。

    ○寻珠云。法华疏云。说咒之义。诸师或说鬼神王名。称其王名。则部落敬主。故能降伏一切鬼魅。此世界悉坛。或云。咒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无所呵问。此为人悉坛。或云咒者。密默治恶。恶自休息。余无识者。此对治悉坛。或云咒如军中密令。惟秉帅者知。余皆莫测。喻咒惟佛知。余位莫解。此第一悉坛。又咒者。愿也。如蜾蠃之祝螟蛉。愿其类我。佛菩萨愿诸众生。悉如我之得成正觉也。

    孤山曰。深求其致。亦只是密说此般若无所得心耳。与诸法空相无智无得相应。人能以心特。勿以口持。专一持。不杂念特。勿忘勿助。持到无所得田地。默契此蕴空般若无所得心。是则令人生大智慧。无得而得。秘密之道。莫加于此。持咒者应如是。行深般若者。亦复如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汇纂(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