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普曜经卷第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入天祠品第六

    佛告比丘。菩萨适生。当尔之时。君子梵志长者。二万妇生。二亲欢悦。皆奉菩萨给使左右。

    尔时白净王。供给菩萨。二万婇女走使所当。诸家亲族二万婇女贡上菩萨。大臣百官复有婇女二万。奉上菩萨。尊豪诸释咸共集会。来至王所。前启白言。王当知之。宜将太子至于天祠。王然可之。皆敕城内扫除衢路。四徼诸道诸曲里巷。莫有不净不吉之事。瓦石沟坑不净之地。病疾盲聋勿有恶声。散华烧香选吉祥音。悬幡缯盖。庄严门户。王还入后宫。以告大爱道。拥护太子将诣天祠。太子在座即时微笑。面目喜悦。颁宣此言。吾身和安。何缘相将欲诣天祠。太子沐浴。重加大笑。即说偈言。

    初生动三千  释梵须伦神

    日月息天王  来稽头面礼

    何有天过是  将吾到其所

    超天天中天  天无比况胜

    随俗来现此  现瑞人欢喜

    若干种奉养  过圣天中天

    佛告比丘。于时严饰诸吉祥业长者梵志。诸郡县邑尊者居士。妻息侍从大臣散王。门吏令吏亲族知识。散华烧香乘象马车国王侍臣俱将太子往入天祠。适入天祠。因住祠上。诸天形像无有想念。日月诸天。息意天王释梵四王。各舍本位寻时来下。五体投地礼菩萨足。诸天人民百千之众。嘿然叹吒称扬洪音。叹未曾有欢喜踊跃。天地大动天雨众华。百千伎乐不鼓自鸣。诸天形像现其本身。礼菩萨足则在前住于是颂曰。

    须弥比芥子  过天龙王变

    日月礼萤耶  慧德岂礼敬

    三千界自归  芥子比须弥

    牛迹比大海  上尊喻日月

    若能礼其尊  功德不可计

    各各得安隐  德丰无限量

    菩萨入天祠时。三万二千天子。见显威德。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是之故。将菩萨行入于天祠。时有梵志名曰火炎。于是其父与五百眷属围绕执七宝盖。贡白净王。口说此言。以供太子。王即受之。召五百释子。五百璎珞手脚头耳。臂著璎珞。沸宿即时来诣王所而谓王言。宜令太子沐浴澡洗乃著璎珞而供养之。王报之曰。我为太子亦作璎珞。太子著之。七十七日吾乃应义。过此夜已。其日月初有一游观。名离垢净。菩萨出观。其大爱道抱将来出。八万婇女来迎菩萨。稽首为礼。诸释一万人奉迎菩萨。五千梵志亦复奉迎。其诸释种作众璎珞。奉菩萨者。令菩萨著。适被在身。即时闇冥。菩萨威光令无有耀。犹如墨聚在紫金边。有一长者名曰离垢。服上好妙英住菩萨前。时白净王及诸释种。以偈赞曰。

    严三千世界  遍布清净宝

    皆为紫磨金  不及此光明

    虽有紫磨金  不如一毛光

    明耀消诸光  在圣边如墨

    以道德庄严  璎珞奄无耀

    日月明珠光  释梵明不及

    宿相好严身  宝英安能胜

    庄严莫如佛  蔽严不及度

    道严净安明  适生严种姓

    演光众欢喜  长盖其种族

    普曜经现书品第七

    佛告比丘。尔时太子厥年七岁。兴显无数百千吉祥。一万童子。一万女子。一万车乘载若干种馔具足众宝。至迦夷国置四徼里。诸街曲头作众伎乐。在诸树间。庄严棚阁轩牕门牖。其诸婇女文饰璎珞。而处其上散华烧香。八千婇女净治道路。奉迎菩萨。诸天龙神及揵沓和。在虚空中各各异形。散华烧香垂珠幡彩。一切众释前后导从。白净王俱行迎菩萨。菩萨乘羊车将诣书师。适入书堂欲见其师。师名选友。时见威神光曜。不能堪任。即僻堕地。兜术天上有一天子名曰清净。即前牵手令从地起。置于座上。在大众前。说此偈言。

    现世释中生  在俗学伎术

    计挍及书疏  无数劫已了

    救众生故现  博学示入师

    度无数童子  惠众入甘露

    度世解四谛  了报应因缘

    有成必灭尽  况今此书堂

    于三世最明  天人第一尊

    书堂化若干  无数劫学斯

    众生心多念  真圣专知本

    是色其无念  立或化贪形

    尔时菩萨与诸释童俱住。菩萨手执金笔栴檀书隶。众宝明珠成其书状。侍者送之。问师选友。今师何书而相教乎。其师答曰。以梵佉留而相教耳。无他异书。菩萨答曰。其异书者有六十四。今师何书正有二种。师问。其六十四书皆何所名。太子答曰。

    梵书(一) 佉留书(二) 佛迦罗书(三) 安佉书(四) 曼佉书(五) 安求书(六) 大秦书(七) 护众书(八) 取书(九) 半书(十)久与书(十一) 疾坚书(十二)

    陀比罗书(十三) 夷狄塞书(十四) 施与书(十五) 康居书(十六) 最上书(十七) 陀罗书(十八) 佉沙书(十九) 秦书(二十) 匈奴书(二十一) 中间字书(二十二) 维耆多书(二十三) 富沙

    富书(二十四) 天书(二十五)龙

    书鬼书(二十六) 揵沓和书(二十七) 真陀罗书(二十八)摩休勒书(二十九) 阿须伦书(三十) 迦留罗书(三十一)

    鹿轮书(三十二) 言善书(三十三) 天腹书(三十四) 风书(三十五) 降伏书(三十六) 北方天下书(三十七) 拘

    那尼天下书(三十八) 东方天下书(三十九) 举书(四十) 下书(四十一) 要书(四十二) 坚固书(四十三) 陀阿书(四十四) 得

    昼书(四十五) 厌举书(四十六) 无与书(四十七) 转数书(四十八) 转眼书(四十九)

    闭句书(五十)

    上书(五十一) 次近书(五十二)乃至书(五十三) 度亲书(五十四) 中御书(五十五) 悉灭音书(五十六) 电世界书(五十七) 驰

    又书(五十八) 善寂地书(五十九) 观空书(六十) 一切药书(六十一) 善受书(六十二)摄取书(六十三) 皆

    响书(六十四)

    太子谓师。是六十四书。欲以何书而相教乎。时师选友欢然悦豫。弃捐自大。说是偈言。

    难及真净尊  在世兴悲哀

    悉学一切典  现入书教中

    咸宣诸书名  吾不知本末

    皆达此众书  故复示入学

    不敢观其顶  惟睹人礼拜

    云何令大圣  宣诸书众数

    天中天过天  诸天中最上

    至尊无等伦  在世不可喻

    以是威神故  严净用善权

    谁能及清明  皆度诸世间

    时一万童子。与菩萨俱在师所学。见菩萨威德建大圣慧。分别书字而宣之曰。

    其言无者。宣于无常苦空非我之音。

    其言欲者。出淫怒痴诸贪求音。

    其言究者。出悉本末真净之音。

    其言行者。出无数劫奉修道音。

    其言不者。出不随众离名色之音。

    其言乱者。出除浊源生死渊音。

    其言施者。出布施戒慧明正音。

    其言缚者。出解刑狱考治行音。

    其言烧者。出燋烧罪尘劳欲音。

    其言信者。出信精进定智慧音。

    其言殊者。出超越圣无上道音。

    其言如者。出于如来无所坏音。

    其言寂者。出观寂然法惔怕音。

    其言没者。出消嗔厌诤讼之音。

    其言作者。出罪福报从行受音。

    其言智者。出一切智慧无坏音。

    其言魔者。出降魔力及官属音。

    其言害者。出弃自大邪见之音。

    其言逝者。出于正法无愦乱音。

    其言止者。出世俗力无畏之音。

    其言生者。出度众苦老病死音。

    其言意者。出意坚强独步三界音。

    其言法者。以法等御救济周旋往反之音。

    其言叹者。出随所愿开化诸音。

    其言难者。出除八难罪殃之音。

    其言尽者。出于尽灭无所生音。

    其言处者。出消处所颠倒之音。

    其言慧者。出智慧圣无挂碍音。

    其言是者。出归善恶殃福之音。

    其言有者。出诸所行三有之音。

    其言弃者。弃诸所趣吾我谄音。

    其言己者。出己所起善恶业音。

    其言我者出灭身垢爱欲之音。

    其言垢者。出诸嫉妒等善恶友称平等音。

    其言数者。出诸所数调无明音。

    其言处者。出处不处有齐限音。

    其言若者。度若干想众乱放逸寂希望音。

    其言果者。证诸果实无所住音。

    其言除者。出不贪己除五盖音。

    其言邪者。出邪疾患除忧恼音。

    其言慧者。出布施戒博闻之慧无妄想音。

    尔时菩萨为诸童子。一一分别字之本末演如是像法门诸音。在于书堂渐开化训诲。三万二千童子劝发无上正真道意。是故菩萨往诣书堂。示从师受。

    普曜经坐树下观犁品第八

    尔时太子年遂长大。启其父王。与群臣俱行至村落。观耕犁者。见地新摘虫随土出。乌鸟寻啄。菩萨知之故复发问。问其犁曰。此何所设。答曰。种谷用税国王。菩萨叹嗟。乃以一夫令民忧扰。畏官鞭杖加罚之厄。心怀恐惧匆匆不安。人命甚短忧长无量。日月流迈。出息不报就于后世。天人终始。三恶苦患不可称载。五趣生死轮转无际。沉没不觉毒痛难喻。入山成道。乃度十方三界起灭危厄之患。观犁者已更入游观。时菩萨游独行无侣。经行其地。见阎浮树荫好茂盛。则在彼树荫凉下坐。一心禅思三昧正定。以为第一。时有外学五百神仙。飞行虚空从南至北。欲越藂树不能得过。定住不前。遥见菩萨。因共叹咏观身功勋。其德巍巍。犹如须弥大金刚山。如妙明珠安不可动。像阎罗王鬼揵沓和耶。今坐树下。心如虚空将是定坐。为何吉祥。傥令我等失神足乎。察见愍哀甚大光耀。明显灼灼。心自念言。为是神祇毗沙门天大财富者。若是天子上天帝释。日月之明转轮圣王也。时虚空天。即说颂曰。

    色胜息天王  若是离怨天

    若无量金刚  是尊为丈夫

    殊过诸天神  其光如月满

    在世为最上  是者不可限

    此德不可量  为天揵沓和

    功勋明光光  增此亿载行

    常退还神足  将是世千眼

    四方护天王  须伦梵中尊

    而执众吉祥  此者能堪任

    能坐如是前  观之无等伦

    尔时五百仙人闻虚空天所可叹咏。即下住地观见菩萨。神思坐定身不倾动。心不邪念。即大欢喜。察于菩萨功德巍巍不可限量。其德高远不可为喻。天人之尊未曾见闻。宿命余福今乃睹耳。以为欣庆。即说颂曰。

    世兴尘劳火  得道灭众患

    在世如须弥  是能成道法

    得胜除众色  尊行难如海

    得道染以慧  靡不得蒙度

    解身之系缚  以逮成道法

    悉当度脱之  不见魔境界

    时王群臣及大众人。各各驰走欲见太子今为所在。遥见诸臣逐之随后。见阎浮树下禅思定意。

    尔时日照树曲覆菩萨身。树木一切曲躬向阎浮树而稽首礼。菩萨不移。疾往启王。其光明相树不可蔽。曀日照树。倾覆太子身不能蔽相。时王闻之往诣其树。即见菩萨威神吉祥巍巍无量。时说偈言。

    如火在山顶  如月在众星

    见身树下禅  威耀无不照

    今复再稽首  礼导师之足

    其初生之时  身自坐禅思

    其身威神光  明彻普遍照

    若见莫不悦  因是得济度

    于是太子启王。我适行来在近游观。何以相追。王问何故尔行。答曰。诸臣欲除众尘诸妄思想。光明清净执于相好。坐禅三昧而不动摇。降伏诸魔闇蔽悉除。王曰。善哉善哉。初生瑞应终不虚妄。今皆现矣。十方蒙度。

    普曜经王为太子求妃品第九

    佛告比丘。时白净王与其太子及诸释种。住于彼间。时诸力士释种长者启白净王。王欲知之。是诸梵志未得究竟。假使太子弃国捐王。成为如来乃得究竟。设不出家为转轮王治以正法。号曰法王。然有七宝。一曰金轮宝。二曰绀色马。三曰白象。四曰明月珠。五曰玉女妻。六曰主藏臣。七曰主兵臣。则有千子端正姝好。猛勇杰异一人当千。能伏怨敌。若作佛者圣王种断。唯有散王各各称号。白净王曰。且当观之。何所玉女宜应太子妃。五百诸释各自宣言。我当求之应太子妃。其白净王谓诸释等。今太子妃甚为难得。不知何女而可其意。皆共集会思议此事。以语太子。今当思惟。却之七日菩萨心念。吾不贪欲不宜处家。弃兜术来在此人间。心无所慕寂三昧定以权方便而试当之。勤亲道场以无盖哀。而劝助之。即说偈言。

    王种兴致敬  火生长莲华

    菩萨养有力  亿载化甘露

    不舍兴导味  无畏德真成

    我心所慕乐  志无逸清净

    菩萨本在欲  善化悉见妻

    不安乐爱欲  弃害学功勋

    尔时菩萨使上工师。立妙金像以书文字。假使女人德义形体面貌若斯。吾乃可之不用凡庶。如吾所说乃应娉耳。其色颜貌如紫磨金。内外相应身口不违。心净如空安徐光光。不以放逸希言屡中。慈心无害奉敬道义。沙门梵志布施持戒。乃为我求不嫉无厌。志性仁贤不失时节。质直无谄专敬夫主。不怀他意恒无放恣。不在妊身不卒怀子。捐高自大事夫如婢。不嗜酒。不贪味。不慕声。不愚冥。消无明根知法住真谛。不轻举。无有邪术。常怀惭耻。不恶口。不咒咀。常奉行法。身口意净言行相应。心如下使多修慈愍。不弄头首不在愚戆。无有恚恨在众犹安而不迷惑。所作业善。敬于亲友视如世尊。念彼如己。流长名称。众善普修。常奉恭恪。如是妻者尔乃可耳。

    尔时白净王闻菩萨言告古梵志。入迦夷卫遍周诸家。察好玉女谁有是德。君子长者工师细民。有如是比功勋备乎。若可太子乃可迎耳。所以者何。太子不好种姓唯乐德耳。于是颂曰。

    君子梵志种  工师若细民

    其有是德者  乃可娉取耳

    不喜好种姓  太子为奇雅

    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