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经卷第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总持经第二十二

    闻如是。一时世尊游于摩竭。在法闲居。佛之道树初成道时。与万菩萨俱。一切成就。普贤菩萨。行于无愿。其行无余。及空无菩萨。莲花藏菩萨。宝藏菩萨。行藏菩萨。妙曜菩萨。金刚藏菩萨。力士藏菩萨。无垢藏菩萨。调定藏菩萨。与一万菩萨俱。与一佛世界三千大千尘数菩萨俱。各各从异佛国。而来会此所。从方来化师子座。稽首佛足。在于佛前。坐师子座。于时此等菩萨大士。不计吾我。清净无瑕。各心念言。于此何因不可思议。诸佛世尊所有境界。无能称量。诸佛世尊。本之所愿。而有殊特。何因诸佛如来感动。何谓所为不可思议无挂碍行。云何世尊。无念无想。致此殊特。于时世尊。寻知此等诸菩萨心之所念。诸坐菩萨诸佛无处亦无不住。欲问如来诸佛威神一切光明。佛威神德。精进无逾。而得皆立。皆入诸佛诸总持法。广大圣觉。是等所入。殊特如此。无所挂碍。身之所入亦皆如此。诸佛眷属。弃捐诸瑕。诸佛之法。而不可获。而常安隐。于时莲华藏菩萨。入诸法所趣之心。无所挂碍。所念法门无诸弊碍。诸菩萨行为普贤愿。合集等行。正住于愿。入诸佛法。见十方佛。加于大哀。度于无极。降伏众生。休息恶趣。一切菩萨。诸三昧定。睹了本际。诸佛之慧。所行无尽。莫不归伏。趣诸道慧。皆照总持分别诸度莲花之藏。其诸菩萨。承佛圣旨。各自说言。诸佛尽听。诸佛世尊。所行无量。极大变化。随其本相。晓了诸法。一切皆知。诸佛超异。都无阴盖。诸佛世尊。普逮法界。入于法界。诸佛世界。有无处所无所挂碍。何为十。在兜术天。现尽寿命。忽没无能禁制。亦无有处。入母腹中。十月而生。又弃捐家。而乐出外。心常欣悦。坐佛树下。积累一切诸佛之法。一时之顷。普诸佛土示现。如来感动瑞应。常转法轮。悉殖德本。分别解说。当得佛时。具成菩萨。而以法成。诸佛世尊。永无住处。在在智慧。而建立之。是为佛子。无有处所。亦无所住。复次佛子。诸世尊有十教目。何等十。教化一切。诸度无极。皆除一切诸无智法。常修大哀。有十种力。普转法轮。教化群黎。禁制众生。成平等觉。开通萌类。令无所住。于此无行相法自归。已得寂然。亦教他人至觉灭度。是为十。复次佛子。复有十事。疾见如来。何等十。适见诸佛。则睹众生。便弃一切。诸所归趣。取要言之。速疾具足福德眷属。速受诸德之本。即得清净。无所短乏。便除狐疑。适见诸佛。为众生等。示于大乘。令无所畏。寻得成就。为不退转。适得逮见诸佛世尊。疾求分别众生之源。而开度之。便逮度世净众生根。适得逮见诸佛世尊。便无弊碍。是为十。佛说如是。诸菩萨闻经欢喜。

    佛说所欣释经第二十三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所欣释子。多所游至。出入无节。所诣门族。不可称计。或晨或冥。或早入冥出。于时阿难.优陀.薄拘卢等。合会一处。谓所欣释子曰。贤者何为而多行来。不知时节。何不时出时入。所诣之处。不自节量。所欣释子。寻骂众贤。出粗犷辞。卿等无智。扰扰摇动。不能自安。喧呼恶口。卿等懈怠。不为众僧有所兴立。吾今出入。常为众僧。严办所当。卿等能任如是劳乎。为诸众僧。有所办耶。勿得谓吾多有事理。诸贤多务。甚于吾身。所欣释子。卿等且复有所合办。知何如吾办众僧事。时诸比丘。同共发意。彼时三人。言语柔软。威德殊妙。依本福行。多所获致。过逾于彼。所欣释子。钝愚男子以卒暴决。愚騃自用。强有所求。不得如志。有一异天。诣长者家。得满大罂若干供养。贤者阿难。诣他长者。以柔软辞。宿德坚强。为说经法。令其家人。欢喜踊跃。从得分卫。大获供养。随意所施。不强不求。时诸比丘往启佛。具说本末。佛告诸比丘。于此四人。不但今世诤功分卫。唯有一人。所获薄少。余人得多。阿难比丘。众人劝助。一切所安。往古久远不可计时。于他异土。时有四人。以为亲厚。相敛聚会。共止一处。时有猎师。射猎得鹿。欲来入城。各共议言。吾等设计。从其猎师。当索鹿肉。知谁获多。俱即发行。一人陈辞。出其[麩-夫+黃]言。而高自畜。咄卿男子。当惠我肉。欲得食之。第二人曰。唯兄施肉。令弟得食。第三人曰。仁者可爱。以肉相与。吾思食之。第四人曰。亲厚捐肉。唯见乞施。吾欲食之。俱共饥渴。时猎师察四人言辞。各随所言。以偈报曰。

    卿辞甚粗[麩-夫+黃]  云何相与肉

    其言如刺人  但以角相施

    复以偈报第二人曰。

    此人为善哉  谓我以为兄

    其辞如肢体  便持一脚与

    复次第三人以偈报曰。

    可爱敬施我  而心怀慈哀

    辞言如腹心  便以心肝与

    复次第四人以偈报曰。

    以我为亲厚  其身得同契

    此言快善哉  以肉皆相施

    于时猎师。随其所志言辞粗细。各与肉分。于时天颂曰。

    一切男子辞  柔软归其身

    是故莫粗言  衰利不离身

    尔时佛告诸比丘。第一粗辞则所欣释子。第二人者颰陀和黎。第三黑优陀。第四阿难也。天说偈者。则吾身。尔时相遇今亦如是。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佛说国王五人经第二十四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诸尊比丘。各发心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阿那律。贤者阿难。输轮。及诸弟子五百之众。本俱一时弃家为道。无所贪慕。不志世荣。悉为沙门。时舍利弗。嗟叹智慧最为第一。断众狐疑。和解斗诤。分别道义。无所不通。如冥中有炬火。多所照曜。时阿那律。嗟叹巧便。为众人匠。多所成就现若干术。令人喜悦。工巧第一。于时阿难。叹嗟端正色像第一。颜貌殊妙。见莫不欣。众人爱重。一切尊敬。叹为佛有三十二相。于时输轮。既勤修习。未曾有懈。嗟叹精进。世间无伦。又能入海。多所成办。如来世尊。现生释种。弃国捐王。得成佛道。端正无比。色像第一。如星中月。光明超日。体长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声八部。出万亿音。所讲说法。天龙鬼神。人物之类。各得开解。皆得其所。佛诸兄弟。伯叔之子。虽各自誉皆归命佛。以为弟子。佛之功德。不可称限。从无数百千亿劫。积累功德。自致得佛。为一切人示其道路。俱往诣佛。问其本末。谁为第一。我等聚会。各各自叹己之所长。佛告比丘。此诸人等。不但今世各自称誉常叹己身第一无双。前世亦然。生生所归。皆伏吾所。吾尊无极。所以者何。乃往过去无数久远世时。有一国王。名曰大船。国土广大。群僚大臣。普亦具足。其土丰熟。人民炽盛。王有五子。第一智慧。第二工巧。第三端正。第四精进。第五福德。各自嗟叹己之所长。其智慧者。嗟叹智慧天下第一。以偈颂曰。

    智慧最第一  能决众狐疑

    分别难解义  和解久怨结

    能以权方便  令人得其所

    众庶睹欢喜  悉共等称誉

    第二者。嗟叹工巧。以偈颂曰。

    工巧有技术  多所能成就

    机关作木人  正能似人形

    举动而屈伸  观者莫不欣

    皆共归遗之  所技可依因

    第三人。嗟叹端正以偈颂曰。

    端正最第一  色像难比伦

    众人观颜貌  远近莫不闻

    皆来尊敬之  慎事普殷勤

    家人奉若天  如日出浮云

    第四人。嗟叹精进。以偈颂曰。

    精进为第一  精进入大海

    能越诸患难  多致珍宝财

    勇猛多所能  由是无所碍

    家业皆成办  亲里敬欣戴

    第五人。嗟叹福德。以偈颂曰。

    福德为第一  所在得自然

    富乐无有极  生生为福田

    福为天帝释  梵天转轮王

    亦得成佛道  具足道法王

    各各自说己之所长。各谓第一。无能决者。各自立意。不相为伏。转相谓言。吾等各当自试功德。现丈夫之相。远游诸国。诣他土地。尔乃别知殊异之德。谁为第一。时智慧者。入他国土。推问其国。人民善恶。谷米贵贱。豪富下劣。闻其国中。有两长者。豪富难及。旧共亲亲。中共相失。众人构狡。斗使成怨。积有年岁无能和解者。其智慧者设权方便。赍好馈遗百种饮食。诣长者门。求索奉现。长者即见。进其所赍馈遗之具。以其长者名。辞谢问讯。前者相失。以意不及。众人构狡。遂成怨结。积年违旷。不得言会。思一侍面叙其辛苦。故遣饮食馈遣之物。唯见纳受。无见讥责。亦无父怨母仇。故遣吾来。以相喻意。其长者闻。欣然大悦。吾欲和解。其日久矣。但无亲亲以相喻意。乃复辱信。枉屈相喻。诚非所望。同念厚意。便顺来旨。不敢违命。其智慧者。解长者意。霍然无疑。辞出而退。诣第二长者。亦复如是。解喻其意。如前所言。便共克期。共会其处。聚合众人。和解仇怨。应时宴饮。作诸伎乐。共相娱乐。各各相问本末和解意。乃知此人以善权和解两怨令亲如故。各自念言。吾久相失。一国中人。不能和解。乃使此人远来相闻和解。其恩难量。非辞所尽。各出百千两金。而奉遗之。即持此宝。与诸兄弟。以偈颂曰。

    言辞所具足  辩能造经典

    正士能博闻  安隐至究竟

    观我以智慧  致此若干宝

    衣食自具足  并及布施人

    时第二工巧者。转行至他国。应时国王。喜诸技术。即以材木。作机关木人。形貌端正。生人无异。衣服颜色。黠慧无比。能工歌舞。举动如人。辞言。我子生若干年。国中恭敬。多所馈遗。国王闻之。命使作技。王及夫人。升阁而观。作伎歌舞若干方便。跪拜进止。胜于生人。王及夫人。欢喜无量。便角[目*翕]眼。色视夫人。王遥见之。心怀忿怒。促敕侍者。斩其头来。何以[目*翕]眼视吾夫人。谓有恶意。色视不疑。其父啼泣。泪出五行。长跪请命。吾有一子。甚重爱之。坐起进退。以解忧思。愚意不及。有是失耳。假使杀者。我共当死。唯以加哀。原其罪亹。时王恚甚。不肯听之。复白王言。若不活者。愿自手杀。勿使余人。王便可之。则拔一肩榍。机关解落。碎散在地。王乃惊愕。吾身云何嗔于材木。此人工巧。天下无双。作此机关。三百六十节。胜于生人。即以赏赐亿万两金。即持金出。与诸兄弟。令饮食之。以偈颂曰。

    观此工巧者  多所而成就

    机关为木人  过逾于生者

    歌舞现伎乐  令尊者欢喜

    得赏若干宝  谁为最第一

    第三端正者。转诣他国。人民闻有端正者。从远方来。色像第一。世间希有。人民皆往奉迎。饮食百味。金银珍宝。用上遗之。其人作伎。众庶益悦。瞻戴光颜。如星中月。骄贵之女。多有财宝。众藏盈满。献致珍异无数亿宝。得此宝已。与诸兄弟。以偈颂曰。

    善哉色如花  端正颜貌足

    女人所尊敬  又得常安隐

    众人所观察  犹如星中月

    今致若干宝  自食并施人

    第四精进者。转诣他国。到一江边。见一栴檀树。随流来下。脱衣入水。泅截接取。国王家急求栴檀。即载送上。金得百万。所得之宝。不可称计。与诸兄弟。以偈颂曰。

    精进最第一  勇猛能入海

    致于众珍宝  以给家亲属

    赖我浮江水  接得妙栴檀

    致金若干数  自食及施人

    第五福德者。转诣大国。时天暑热。卧于树下。日时昳中。余树荫移。此人所卧。树荫不动。威神巍巍。端正姝好。犹如日月。彼国王薨。无有太子可嗣立者。众人议言。当求贤士以为国主。募人四出。选择国内可应立者。使者按行。见一树下。有此一人。于世希有。卧于树下。树荫不移。心自念言。此非凡人。应为国主。寻往遍启。国之大臣。具说本末。于时群臣即严威仪。导从骑乘。印绶冠帻。车驾衣服。则往奉迎。洗沐涂香。衣冠被服。佩带毕讫。皆拜谒称臣。升车入宫。南面立诏。国即太平。风雨时节。即时敕外。诏有四人。一者智慧。二者工巧。三者端正。四者精进。召至中合。一时俱集。令住侍卫。时福德王。以偈颂曰。

    有福功德者  得为天帝释

    帝王转轮王  亦得为梵王

    智慧及工巧  端正并精进

    皆诣福德门  侍立为臣仆

    时福德王。遂以高位。署诸兄弟。各令得所。佛告诸比丘。尔时智慧者则舍利弗是。工巧者则阿那律是。端正者则阿难是。精进者则输轮是。福德王者。即吾身是。此等尔时各自称叹己之所长。以为第一。于今亦然。昔尔时世皆不如吾。而各自嗟叹。吾成佛道。三界之尊。今皆归吾。以为弟子。依佛得度。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佛说蛊狐乌经第二十五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告诸比丘。调达凶危。横见嗟叹者。不得其理。拘迦利比丘。嗟叹调达。调达亦复叹拘迦利比丘。其彼二人。横相嗟叹。无义无理。诸比丘闻。往白世尊。唯然大圣观拘迦利比丘。因依正典。缘法律教。以信出家。而为沙门。横叹调达。以非为是。不得义理。又彼调达。嗟叹拘迦利比丘。以非为是。以是为非。佛告诸比丘。今此辈愚騃之等。不但今世横相嗟叹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前世亦然。乃往过去久远世时。黄门命过。亲里即取弃樗树间。彼时蛊狐乌鸟。来食其肉。时共相嗟叹。树间乌为狐说偈曰。

    君体如师子  其头如仙人

    脂犹鹿中王  善哉如好华

    于时蛊狐。即树间。以偈赞曰。

    谁尊在树上  其慧第一最

    其明照十方  如积紫磨金

    于时乌。以偈报。颂曰。

    君则大师子  欲见君故来

    君脂如鹿王  善哉得利义

    蛊狐复以偈报。颂曰。

    诚信实相知  俱相叹至诚

    合积紫磨金  所问服食此

    尔时去彼不远。有大仙人。处于闲居。净修为道。闻狐及乌转共相誉。心自念言。彼等之类。横相咨嗟。彼言皆虚。无一诚实。以偈问曰。

    吾久见所兴  至此俱两舌

    自藏于树间  俱食于人肉

    于时乌嗔恚。以偈报仙人。

    师子及孔雀  共食于禽肉

    于彼髡灭头  次第而求活

    仙人以偈答曰。

    樗树臭下极  一切鸟所恶

    众鹿所依因  弃死黄门身

    汝辈下贱物  俱来聚会此

    食于黄门身  自称为上人

    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蛊狐者调达是。乌者拘迦利是。仙人者则菩萨是。尔时俱共相叹。以非为是。以是为非。于今亦然。

    佛说比丘疾病经第二十六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一比丘。疾病困笃。独自一身。无有等类。无有视者。亦无医药衣被饭食。不能起居。恶露自出。身卧其上。四向顾视。无来救济者。便自叹息。今日吾身。无救无护。时阿难见往白佛。唯然大圣。吾身今日。得未曾有。如来世尊。大慈大哀。有苦比丘。当念救济。吾乃往世无数劫时。救此比丘疾病之患。于今世亦然。乃往过去久远世时。于空闲处。多神仙五通学者。在彼独处。各各相劝。转相佐助。各各取果。以相给足。以作筹算。设使疾病。转相瞻疗。时有摩纳学志。有所缓急。常驰走趣。有一学志。若有急缓疾病之厄。初不视瞻。时彼学志。有急缓时。无有救者。则自独立。无伴无侣。彼于异时。身得疾病。无疗瞻者。亦无持果授与食者。是时五通仙人见彼和上。见之如是。心自念言。此人孤独。无有救护。心慜念之。即往到其所。即问之曰。摩纳学志。卿强健时。颇有消息。问讯不宁。有亲厚朋友乎。即时报曰。无也。和上亦无亲友知识之厚。我之父母。家属亲里。去此大远。又问曰。此梵志。共顿一处。不与亲友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