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试考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四年癸酉,命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陈询、侍讲学士兼右春坊右中允吕原主顺天试。

    礼部祠祭司主事周骙奏:“设科取士,当遵国法禁例。洪武以来,旧例曾由科目出身、未入流品官、生员发充吏、罢闲官吏监生生员、娼优隶卒刑丧过犯之人,不许入试。其生员、军生、儒士及未入流品官、农吏、承差、军余人等,若无钱粮等项粘带者,听从入试。如有不实,照例论罪,已中式者黜退不录,未中式者终身不许入试。今顺天府景泰四年乡试取中举人尹诚、汪谐、陈益、龚汇、王显、李随、李森、钱输,俱系冒籍人数,于例不该入试。似此之徒,欲求事君而先欺君,今日苟图如此,他日居官可知。乞明正其罪,以警将来。”命锦衣卫俱执送刑部问。未发露者,许出首逮问。同学知而不首者同罪。今后科场,知贡举、监试、提调等官,务在防范严切,不许容情冒名、换卷、截卷、传递文字并说话作弊,监门、搜检、巡绰、监试官军,敢有如前容隐不举作弊者,俱治以重罪。(兼)【帘】外执事官,临期于吏部听选文学出身者充之。

    命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彭时、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讲赵恢主应天试。

    五年甲戌,命兵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左春坊大学士商辂、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李绍为考试官,取中彭华等。廷试,赐孙贤、徐溥、徐辖及第。选进士丘浚、耿裕、彭华、刘釪、陈龙、牛龙、马勋、何琮、吴祯、严淦、尹直、陈政、寗珍、冯定、金绅、黄甄、王宽、夏时为庶吉士,命左春坊大学士刘俨教习。先一年,礼部尚书胡濙言:“翰林院及春坊以文艺为职业,宜专作同考。京官由科第有学行者,宜兼职以充,勿再用教官。着为令。”许之。是岁,商学士才阅三科,已作正考。而同考则中允杨鼎、赞善钱溥,皆己未也。《登科录》牛轮书叔玉,司礼监左监丞。

    七年丙子,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刘俨、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黄諌主顺天试。

    内阁大学士陈循、王文等言考中译字官刘淳送试不中,为失旧制。诏俨等回话,宥之。王文、陈循又言:循子瑛、文子伦不中式,为考官忽略之故。又出题偏驳,犯宣宗御讳。诏礼部同大学士高榖等覆验取中举人徐泰等文卷,有优于伦、瑛者,有相等者,有不及者。又第六名林挺朱卷无批语。奏上,有旨:“刘俨等考试不精,罪不容逃。但无私弊,俱宥之。林挺并该房考官俱下锦衣卫狱,鞫问情实以闻。王伦、陈瑛明年俱准会试。”六科论劾循、文罪当诛斥,有旨:“览尔等所奏,诚为有理。但陈循、王文辅导有年,国之元老,岂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加之罪?姑贷之。”少保高榖乞致仕,诏:“卿持正之心、嫌疑之情,朕已具悉,但馆阁之职,正当用贤,不允所请。今后尚加秉忠直以全名节。”盖榖面斥循、文之私而奏全俨等,不自安,乃有此奏也。

    命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柯潜、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编修刘俊主应天试。

    天顺元年丁丑,命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瑄、通政司左参议兼翰林院侍讲吕原为考试官,取中夏积等。廷试,赐黎淳、徐琼、陈秉忠及第。

    是岁,同考则尚寳少卿钱溥、司丞李泰、翰林典籍徐秘,盖官制初变也。是科最号严整,然外人有以俚语戏者,所谓:“薛瑄性理难包括,钱溥《春秋》没主张。问仁既已无颜子,告祭如何有太王?”皆指摘题目之误。至谓“总兵令侄独轩昂”,盖指石亨从子后也。后坐亨败除名,及以怨谤剐于市。

    廷试,读卷官凡三伯:武功掌内阁,靖远掌兵部,兴济掌鸿胪。

    三年己卯,命翰林院学士刘定之、倪谦主顺天试。谦有门生不中式,为所讦陷,谪戍。

    命翰林院侍读学士钱溥、侍讲万安主应天试。

    四年庚辰,命翰林院学士吕原、尚寳少卿兼翰林院修撰柯潜为考试官,取中陈选等。廷试,赐王一夔、李永通、郑环及第。一夔后改姓谢。

    改进士刘健、张赈、李温、张谨德、张颐、周经、王范、蔡霖、张溥、杨瑛、郑纪、童璲、汪谐、张元祯为庶吉士,命学士刘定之、侍读学士钱溥教习。

    是科,阎禹钧以国子监学正同考。有下第举人诉学士吕原等狥私颠倒,上试之,皆不称,囊三木礼部前以狥。

    六年壬午,命翰林院修撰陈鉴、修撰刘宣主顺天试。

    命翰林院修撰刘吉、翰林院检讨邢让主应天试。

    七年癸未,命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陈文、尚寳司少卿兼修撰柯潜为考试官。试日大火,焚死者九十余人,及主试官俱越墙免。上怜之,赠死者俱进士出身。改试期以八月,命太常少卿兼学士彭时、侍读学士钱溥【为考试官】,取中吴釴等。八年甲申廷试,赐彭教、吴釴、罗璟及第。吴后改姓陆。踰月,改李东阳、倪岳、谢铎、张敷华、陈音、焦芳、汪滋、郭玺、计礼、傅瀚、张泰、吴希贤、刘大夏、刘道、王澄、董龄、杜懋、史芳为庶吉士,命太常少卿兼侍读刘定之、学士柯潜教习。李东阳年十八,先以奇童荐,读中秘书。倪岳年二十,学士谦子。

    成化元年乙酉,命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吴节、翰林院学士柯潜主顺天试。

    命翰林院侍读丘浚、编修彭华主应天试。

    二年丙戌,命太常寺少卿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定之、翰林院学士万安为考试官,取中章懋等。廷试,赐罗伦、程敏政、陆简及第。是月,改进士林瀚、刘钰、章懋、李杰、翟瑛、陆渊之、黄仲昭、谢文祥、李溶、张诰、毕瑜、宋应奎、邵有良、商良臣、郑己、张钝、章益、何纯、庄昶、钟晟、王俊、石淮、施纯、王伟为庶吉士,命翰林院学士刘定之、柯潜教习。

    是岁,罗伦以上疏论阁臣李贤不奔丧,久之章懋、庄昶、黄仲昭以谏元霄灯火,俱得罪外谪,时号翰林四谏。又是岁会试,五经各刻文三篇,二场刻诏。商良臣,辂子也。敏政,李贤壻。

    四年戊子,命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李泰、翰林院侍读彭华主顺天试。

    命翰林院侍读学士陈鉴、翰林院侍读尹直主应天试。

    五年己丑,命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珝、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吉为考试官,取中费誾等。廷试,赐张升、丁溥、董越及第。是月,改进士张璲、费誾、陈斌、萧玙、梁泽、尹龙、冯兰、乔惟翰、陈纪、张晟、李价、王臣、尹仁、王锦、徐谦、方珪、谢显、吴祚为庶吉士,命翰林院侍读学士陈鉴、侍讲学士丘浚教习。尹龙,吏侍旻子也。王臣年十六。

    七年辛卯,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王献、侍读尹直主顺天试。

    命司经局洗马杨守陈、翰林院侍读徐琼主应天试。

    八年壬辰,命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万安、司经局洗马江朝宗为考试官,取中吴宽等。廷试,赐吴宽、刘震、李仁杰及第。吴有时名,久不第,尝投诗李编修东阳,东阳荐于同列,以为其人必状元也。

    十一年乙未,命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徐溥、翰林院侍读学士彭华为考试官。华以疾辞,改命侍讲学士丘浚。取中【王】鏊等。廷试,赐谢迁、刘戬、王鏊及第。或曰:鏊以乡会元,有盛名,对策复当第一,阁老商公抑之置第三。

    十三年丁酉,命司经局洗马郑环、翰林院侍讲彭教主顺天试。

    命左春坊左庶子刘健、翰林院侍读周经主应天试。

    十四年戊戌,命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刘吉、翰林院学士彭华为考试官,取中梁储等。廷试,赐曾彦、杨守址、曾追及第。或云阁老万得彦策,击节叹赏。又先一日唱名,过视之,美而颀长也,擢第一。陛传,彦老而多髭,且短,万意惘然。退再取策阅之,平平耳。踰月,改进士梁储、张澯、陈璚、杨杰、敖山、刘忠、孙珪、于材、王白、刘允中、张璞、徐鹏、王藻、邓焲、林霄、江澜、张九功、陈邦瑞、马廷用、荆茂、刘机、李经、谢文、张芮、倪进贤、杨廷和、杨时畅、武卫为庶吉士,命翰林院学士王献、谢一夔教习。张澯年十七,杨廷和年十九。

    十六年【庚子】,命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杨守陈、右春坊右谕德陆简主顺天试。

    命司经局洗马罗璟、翰林院侍讲李东阳主应天试。

    十七年辛丑,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徐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王献为考试官,取中赵宽等。廷试,赐王华、黄珣、张天瑞及第。

    是岁读卷,吏部尹旻以太子太保、都察院王越以咸宁伯列内阁太子少保刘珝、刘吉下。

    十九年癸卯,命翰林院学士倪岳、翰林院侍读董越主顺天试。

    命左春坊左谕德张升、翰林院侍讲商良臣主应天试。

    二十年甲辰,命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彭华、左春坊左庶子刘健为考试官,取中储瓘等。廷试,赐李旻、白钺、王敕及第。

    二十二年丙午,命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左春坊左谕德傅瀚主顺天试。

    命右春坊右庶子汪谐、左春坊左谕德程敏政主应天试。

    是年,礼部尚书周洪谟等奏:“本年天下乡试录文多乖谬,乞将考试官训导黄奎追夺聘礼,行巡按御史提问。”从之。

    二十三年丁未,命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尹直、右春坊右谕德吴宽为考试官,取中程楷等。廷试,赐费宏、刘春、徐瑞及第。踰月,改进士程楷、蒋冕、屈伸、袁达、黄穆、傅珪、万弘璧、倪阜、华峦、吴俨、李汉、仲棐、罗玘、苏癸、郑照、欧阳鹏、伍符、翁健之、李逊学、邹智、石珤、李充嗣、唐希介、蔡杲、毛纪、刘丙、任仪、阎价、杨廉、潘楷【为庶吉士】,命右庶子汪谐、左谕德傅瀚教习。弘璧,少师大学士安孙也。父翼,为南京礼部左侍郎。

    是岁,尹作《试录序》,称:宣德丁未,大学士杨士奇议会试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为中数。是年以言者,又各退二以益中数云。

    弘治二年己酉,命□□□□□□□□□主顺天试。

    命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董越、左春坊左赞善张元祯主应天试。

    三年庚戌,命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汪谐为考试官,取中钱福等。廷试,赐钱福、刘存业、靳贵及第。

    是岁,知贡举礼部右侍郎周经以子病、左侍郎倪岳以亲属避,诏尚书耿裕知举。

    五年壬子,命左春坊左谕德杨守址、司经局洗马梁储主顺天试。

    命左春坊左庶子王鏊、司经局洗马杨时畅主应天试。

    【六年】癸丑,命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陆简为考试官,取中汪俊等。廷试,赐毛澄、徐穆、罗钦顺及第。踰月,改进士顾清、赵士贤、萧柯、沈焘、曾琼、吴一鹏、杨升、曹璞、汪俊、周玉、黄润、胡爟、王缜、任良弼、吴舜、许天锡、薛格、陈玉、陈阳、王崇文为庶吉士。是岁,始令先投诗文,礼部择可取者送考。命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傅瀚、太常少卿兼侍讲学士李东阳教习。

    八年乙卯,命□□□□□□□□□□□主顺天试。

    命□□□□□□□□□□□□□□□□主应天试。

    九年丙辰,命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鏊为考试官,取中陈澜等。廷试,赐朱希周、王瓒、陈澜及第。踰月,改进士顾潜、陈凤梧、濮韶、胡宪、张绍昶、陈霁、杨褫、叶德、贾咏、汪伟、王崇献、王九思、张弘至、徐忱、陈琳、戴锐、陶谐、刘锐为庶吉士,命詹事府少詹事张升、侍读学士王鏊教习。

    十一年戊午,命右春坊右谕德王华、左春坊左中允杨廷和主顺天试。

    命司经局洗马梁储、翰林院侍读刘机主应天试。

    十二年己未,命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掌詹事府事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敏政为考试官,取中伦文叙等。廷试,赐伦文叙、刘龙、丰熙及第。

    是岁,给事中华升、林廷玉论敏政鬻题。先是,敏政问策秘,人罕知者。其故所昵门生徐经居平日窥得之,为其同年解元唐寅说,由是各举答无遗。寅,疏人也,见则矜且得上第。为升及廷玉所论,并敏政下狱按问。经自诬服购敏政家人得之。又寅曾以一金币乞敏政文送洗马梁储。狱成,敏政致仕,经、寅俱充吏。一云果敏政家人为之也。

    【十四年辛酉,命】□□□□□□□□□□□□□□□主顺天试。

    (十四年辛酉)命右春坊右谕德王华、翰林院侍讲刘忠主应天试。

    十五年壬戌,命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吴宽、翰林院侍读学士刘机为考试官,取中鲁铎等。廷试,赐康海、孙清、李廷相及第。改进士胡煜、鲁铎、薛金、温仁和、滕霄、李时、赵永、李贯、毕济川、何(塘)【瑭】、张桧、李元吉、周祯、王廷相、顾烨、潘希曾、盛端明、朱衮、王萱为庶吉士,命翰林院学士梁储、王华教习。

    是岁,礼部尚书傅瀚等各以他事阻,吏部左侍郎王鏊代知贡举。

    十七年甲子,命□□□□□□□□□□□主顺天试。

    命□□□□□□□□□□□□□□□□应天试。

    十八年乙丑,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张元祯、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杨廷和为考试官,取中董玘等。廷试,赐顾鼎臣、董玘、谢丕及第。改进士崔铣、严嵩、湛若水、倪宗正、陆深、翟銮、邵天和、徐缙、张九叙、蔡潮、林文迪、安邦、段炅、蔡天佑、胡铎、高淓、马卿、刘寓生、安盘、穆孔晖、李艾、王韦、赵中道、黄如金、闵楷、傅元、孙绍先、易舒告、方献夫、张邦奇为庶吉士,张元祯及翰林院学士刘机教习。是岁相传敬皇帝于内殿焚香吁天,愿得真才,以佐治理。

    正德二年丁卯,命翰林院学士刘春、侍读学士吴俨主顺天试。

    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傅珪、侍读顾清主应天试。

    三年戊辰,命少傅太子太傅戸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吏部尚书翰林院学士梁储为考试官,取中邵锐等。廷试,赐吕柟、景旸、戴大宾及第。时焦芳子黄中二甲第一,刘宇子仁第四,皆逆瑾党也。因刻黄中及三甲第一人胡缵宗策,俱授翰林院检讨。改仁及邵锐、黄芳为庶吉士。踰月,超擢黄中、仁及邵锐、黄芳为编修,黄中再进侍讲。而焦芳为《题名记》,盛称所改之制为当。后瑾诛,黄中、仁为民,锐、芳、缵宗俱坐贬。

    或传会试锁院后,刘瑾以片纸书五十人姓名,欲登第。主司不敢拒,唯唯而已。瑾曰:“先生辈恐夺贤者路耶!”即开科额三百五十人,皆上第。

    五年庚午,命翰林院学士傅珪、侍讲学士毛澄主顺天试。

    命翰林院侍讲学士蒋冕、翰林院侍读朱希周主应天试。

    六年辛未,命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刘忠、吏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靳贵为考试官,取中邹守益等。廷试,赐杨慎、邹守益、余本及第。踰月,改进士许承名、刘栋、张璧、应良、黄臣、尹襄、刘朴、许复礼、费寀、王道、张潮、祝续、王思、孙承恩、徐之鸾、刘泉、林文俊、孙绍祖、戴颙、吴惠、金皋、刘夔、郭维藩、田荆、张翀、王元正、陈寰、刘济、张衍庆、洗尚文、边宪、张鳌山、俞敦为庶吉士,命靳贵及翰林院侍讲学士蒋冕教习。

    是岁状元慎,新都公子也。或曰:新都以子预试,请回避,不允。而首相长沙公密以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