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六國表第三

    〔周元王七年〕〔趙〕衞莊公飲,大夫不解履,公怒,卽攻公,公奔宋。〇按此當入魏表,詳存疑。

    〔周定王十四年〕〔魏〕衞悼公黔元年。〇按悼公,蒯瞶庶弟,輒季父也。

    〔周定王十九年〕〔魏〕衞敬公元年。〇按敬公名弗,悼公子。

    〔周考王四年〕〔魏〕晉幽公柳元年,服韓、魏。〇按世家云:反朝韓、趙、魏之君。

    〔周考王十年〕〔魏〕衞昭公元年。〇按昭公名糾,敬公子。

    〔周考王十三年〕〔楚〕魯元公元年。〇按元公名嘉。

    〔周威烈王元年〕〔魏〕衞悼公亹元年。〇按世家。公子亹弑昭公代立,是爲懷公。「悼」字疑誤。

    〔周威烈王六年〕〔魏〕魏誅晉幽公,立其弟止。〇按世家,止,幽公子。〈按殿本史記作盜殺幽公。〉

    〔周威烈王十二年〕〔魏〕衞愼公元年〇按愼公名頹,弑懷公代立。

    〔周威烈王十二年〕〔趙〕中山武公初立。〇索隱曰:中山,古鮮虞國,虞姓也。系本云: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爲趙武靈王所滅,不言誰之子孫。

    〔周威烈王十四年〕〔齊〕伐魯、莒及安陽。〇按莒,世家作葛。

    〔周威烈王十九年〕〔楚〕魯穆公元年。〇按穆公名顯。

    〔周安王元年〕〔魏〕秦伐至陽狐。〇按諸本作伐秦,誤。

    〔周安王元年〕〔楚〕楚悼王類元年。〇按世家名熊疑。

    〔周安王二年〕〔魏〕太子罃生。〇按罃,武侯子。

    〔周安王十三年〕〔秦〕太子生。〇按本紀,子出子生。

    〔周顯王十六年〕〔齊〕敗魏桂陵。〇是年齊稱王。

    〔周顯王三十一年〕〔秦〕秦大荔圍合陽。孝公薨。商君反,死彤地。〇按列傳云:殺之于鄭黽池。

    〔周顯王四十四年〕〔秦〕四月戊午,魏君爲王。〇按「魏君」字誤,詳存疑。

    〔周顯王四十四年〕〔趙〕魏敗我趙護。〇按此事趙、魏世家皆無。

    讀六國表

    讀六國表以秦爲主,周之後,漢之先,序所謂因秦紀,踵春秋後,表六國時事是也。

    冠周于上,周雖衰,未亡也,至赧王五十九年卒而絶。不卽予秦者,秦未并天下也。蓋闕不書王者三十三年。〈始皇二十八年,六國皆?,乃書其年于上,以代周。〉

    東周、西周不書,王以自貶爲君,卑若縣鄙,不成王也。

    周無事可書,書齊威王朝周,兩書賀秦,書致胙于秦,書諸侯會致伯秦,秦代周之徴也。書九鼎震亡,徴也。書王子定奔晉,王室難也。書東周惠公薨,自貶也。于秦表則書曰天子致胙,曰天子致伯,曰諸侯畢賀,曰會諸侯于澤,朝天子,曰天子賀,曰天子致文、武胙,皆以傷王室而必正其名也。曰取西周王,曰呂不韋取東西周,周始亡,然不于周書者,不予秦之?周也。

    表秦詳于六國,何也?秦自爲一代之制,故置官書,爲賦書,作上下畤書,塹河築城書,爲縣書,開阡陌書,令吏帶劍,爲縣有秩史書,行錢書,初臘書,置丞相書,初置三川郡書,初置東郡書,百姓納粟拜爵書,天下大酺書,俱在始皇并天下二十八年前。蓋先王封建井田,周官周禮,已盡湮于是矣。此太史公微意也。

    秦?六國,以六國自相?也。表于攻伐、拔地,納地、助擊、助?俱詳載,合觀之,可以見秦并天下之大機焉。

    表魏則大書云孟子來,特識也。王問利,對曰:君不可言利。載問答者,爲戰國所無也。前表文侯受經子夏同意。

    魏、韓、趙三國,其始猶表晉,晉未亡也。晉定公卒,其後出公、哀公、幽公皆表元年,而無事可書,政不在公室也。趙襄子與知伯分范、中行,又與魏桓子、韓康子敗知伯于晉陽,三分其地。蓋周定王之十五、十六年事,而晉則爲哀公時也。至周威烈王二年,魏文侯斯元年,韓武子元年,〈子景侯?。〉趙襄子卒,弟子嘉立,爲趙桓子,元年卒,明年,國人立襄子子晚,是爲獻侯。于是三國皆紀年,而晉無年表。魏文侯五年,誅晋幽公,立其弟止爲晉烈公,亦無年表。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魏、韓、趙初列爲諸侯,而晉卑矣。然晉猶表孝公傾元年,又表静公元年。至周安王之二十六年,魏、韓、趙?晉,分晉國,晉絶無後,然後晉乃亡。

    齊始平公五年,至二十五年宣公立,五十一年康公立,十九年,政皆在田氏也。田和始列爲諸侯,遷康公海上,食一城,事在周安王之十六年。又六年,康公卒,田氏遂并齊而有之,太公望之後絶祀,而威王始以齊強天下。又三年,而三晉亦?其君,分晉國。先是齊桓公十四年,陳完自陳來奔,田氏始此也。晉景公十二年,始置六卿,後齊政歸田氏,晉六卿强,誅公族,分其邑,各使其子爲大夫。晏嬰、叔向嘗相與語,嬰曰:齊政歸田氏。叔向曰:晉公室卑。此所謂「履霜,堅冰至」,國之大戒也。

    六國附見之小國凡十,秦表之有蜀、義渠也,魏表之有衛也,韓表之有鄭也,趙表之有代也,有中山也,楚表之有魯也,有蔡也,莒也,齊表之有宋也。太史公紀其君多爲書元年,何也?蜀、義渠僻在庸、髳,邊鄙小邑,莒、代亦微,而魯、宋、鄭、衛,春秋時爲上國,蔡爲周親,中山又周公之孫,西周桓公之子,皆枝梧延息于諸雄之側。至秦?蜀、義渠,韓?鄭,趙與齊、燕共?中山,楚?魯、?莒、?蔡,齊?宋,惟魏屢加兵于衛,而衛君角至秦二世乃廢爲庶人。故表于此皆不没其年而附著之,猶之「皋陶、庭堅,不祀忽諸」之慨嘆也。昔周之封君蓋八百矣,而强侵弱,衆凌寡,遂至爲六國,一折而胥入秦。此戰國二百九十年之大勢也。

    讀六國表補

    讀六國表,見當日諸侯戰秦者,不過洩一朝之忿,媚秦者,第以偷旦夕之安,未見有能自強爲天吏者。觀漢高祖約法三章,天下歸心,則孟子「仁者無敵」之言,實可見諸事效,非迂濶也。論者不探其本,徒咎六國之不能合力以拒秦,于當日事理事情事勢均未之得也。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是年始命韓、趙、魏爲諸侯,晉三分而秦無敵矣。故周亡徵于此也。周表書齊威王朝周,非美威王,傷周也,故不入齊。

    周顯王二十六年,致伯秦。二十七年,秦朝周。獨書致伯,不書朝周者,以空名無救于亡也。詳書秦表者,權在秦也。

    秦表屢書來賂,見秦之好貨,邦交之以利也。

    秦表屢書斬首數萬至數十萬,見秦以嗜殺并天下,宜乎祚之不永也。

    日蝕灾異不書于周書,于秦表者,非獨見于秦分也,以周不足係天下之存亡,亦無與天戒云耳。

    書五國共擊秦,不勝而還,繼書齊敗魏、趙觀津,罪齊也。

    秦嗣君生,或書或不書,何也?有故則書,無則否。書生靈公,書生獻公,書惠公太子生,書孝公生。本紀載孝公之言曰: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内憂,未遑外事,諸侯卑秦,醜莫大焉。故書此見内亂也。秦至孝公用商鞅始大。

    秦昭王二年,魏表書秦武王后来歸,不書秦表,何也?后無罪,不與昭襄之出也。本紀云:武王取魏女爲后,無子,立異母弟,是爲昭襄王。卽位二年,庶長與大臣、諸侯、公子爲逆,皆誅,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歸魏云。及云皆不得良死,刑亦濫矣。云出歸,情亦忍矣。故後書宣太后薨,譏昭襄之知有母,而棄其君母也。

    后薨不悉書。始皇七年,書夏太后薨,明其所自出。〈夏太后,莊襄王母。〉書華陽太后薨,明其所從立。〈莊襄以華陽故得立。〉十九年,書帝太后薨,明其旣遷而復也。〈十年書太后入咸陽。〉此外無書后薨者。

    秦靈公八年,書初以君主妻河,爲後世教邪之始。

    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