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解深密经疏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自性散乱即是五识。解云。散乱有其二种。一者随惑散乱。唯是染性。二者除佛所余五识非等引故过名散乱。即通三性。故成唯识。第十卷云。又说五识性散动者。说余所成者。非佛所成故。由斯五识。亦名散乱。故不相违。释义已讫。

    今当释文。就别释中。释五散动。即分为五。此即初也。大乘作意者。依瑜伽论六十七云。云何大乘相应作意。谓有菩萨住菩萨法性。或未证入正性离生。或已证入正性离生。观自观他。诸利益事。具说如彼。声闻作意者。谓有声闻住法性。或未证入正性离生。或已证入正性离生。不观他利益事。唯观自利益事。广说如彼。显扬十六。亦同瑜伽。此中意说。未入正性离生菩萨。舍大乘相应作意。堕在二乘相应作意。然此作意。诸教不同。深密经云。舍正念大乘相应。相念二乘。若依梁论。思惟散乱。谓下劣心菩萨。舍大乘思惟小乘。集论说云。谓于余乘余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杂集释云。谓于乘或入余定。舍先所习。发起散乱。谓依随烦恼性散乱。辨中边论及显扬论。名为作意。依旧中边。名为思惟。解云。思惟念想。皆是作为异名。译家别故。立名不同。

    若于其外五种妙欲诸杂乱相所有寻思随烦恼中。及于其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当知是名外心散动。

    释曰。第二外心散乱。文有二节。先释后结。然此散乱。诸教不同。集论说云。谓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心驰散。杂集释云。谓方便修闻等善法。舍彼所缘。心外驰散。处妙欲中。旧中边论说于六尘境。辨中边论。成唯识等。但说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依显扬论。缘二种境。谓妙五欲及愦闹相。依深密经。具三种境。谓五妙欲及愦闹三处着诸相。今依此经。约三种境。释外散动。言纵心流散者。正出三种散乱体。谓一五妙欲中纵心流散。二诸杂乱相中纵心流散。三前二境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言若于其外五种中纵心流散妙欲者。举第一境。顺情五尘名妙五欲。言诸杂乱相者。即愦丙相。举第二境。故显扬云。于妙五欲及愦丙相。言所有寻思随烦恼中者。显前二境所有诸随烦恼。通名寻思。皆有缘虑寻思用故。言及于其外所缘境中者。举第三境。前二境外诸根等类。名于其外。此中应说所有寻思随烦恼中。准可知故。略而不说。故深密经说。三境后有随烦恼。所言中者。如理门论。是简持义。总说意云。于三境上所有寻思。诸随烦恼中。简除忿等余随烦恼。持取纵心流散一随烦恼。唯外散乱。故说中言。

    若由惛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没。或由爱味三摩钵底。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当知是名内心散动。

    释曰。第三辨内散动。文有两节。先释。后结。释此散动。诸教不同。故申诸教。次释经文。集论说云。谓修善时沉掉味着。杂集释云。发起沉掉及味着故。退失静定。辨中边云。味沉掉者。味着等持。惛沉掉举。即内散乱。梁摄论云。三内心散乱。谓心高下及啖味等。显扬论云。谓或由惛沉睡眠下劣。或由味着诸定。或由种种定中随烦恼故。恼乱其心。深密经云。若菩萨为睡不利。心着三昧及余三昧三摩婆提。染于所染。是名内心散乱。于诸教中。显扬同此。故依显扬释此经文。谓散动自有五种。一由惛沉。二以睡眠。三由沉没。显扬论云下劣心。解云。心自怯劣。无求定心故。已下劣心懈怠为体。四爱味三摩钵底。梵音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此明欲界贪异异着上定。故名爱味三摩钵底。不同萨婆多唯用上界贪异为爱味定。以贪异烦恼不上缘故。故显扬等云。慢上静虑爱上静虑见上静虑。五者。或由随一三摩钵底诸随烦恼者。随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等能障诸随烦恼。如放逸懈怠等。如是五类。诸随烦恼之诸染污。言染污者。令退定故。名为染污。故杂集云。由沉掉退失静虑。又中边云。自性外缘未得令不得。内相二种已得令退。粗惑散动。令不得解脱。第六思惟。令不得无上菩提。故知沉等已得令退。或可中边一相分别。据沈等未得退失。皆得成障。

    若依外相。于由等持所行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动。

    释曰。第四辨相散动。释此散动。诸说不同。集论云。谓为他归信。矫示修善。杂集释云。谓欲令他信已有德故。现此因缘。所修善法渐更退失。辨中边云。矫现相已修定加行故。中边论云。下地意未决未息。是名相散动。解云。已得定者。虽已得定。而下地意未能决绝。亦未能息。由矫示相退失定。为利养故。矫示其相。显扬论云。相心散乱。谓依止外相作意思惟内境相貌。深密经云。若菩萨依外相内身三昧境界相思惟。是名相散乱。解云。显扬深密。意同此经。今此经云。于内等持所行诸相者。谓正在定内现量所得种种离言境相。此意说云。依未得定知定外境。而谓已得定内境相。此即将内同外境相。又解。未得实定内相。而有少相现前。执为已得实定内相。是名散动。

    若内作意为缘生起。所有诸受。由粗重身。计我起慢。当知是名粗重散动。

    释曰。第五释粗重散动。由计定中喜乐。以为我所。计粗重身。为我起慢。名粗重散动。又解。若内作意为缘生起。喜乐等受。为所缘境。由粗重种子为因缘。所生我见我慢。于前诸受起我见。或起我慢。即说见慢相应散乱。名为粗重。故杂集云。粗重散乱者。依我我所执及我慢品粗重力故。修善法时。于已生起所有诸受。起我我所。及与我慢执受间杂取相。谓由我执等粗重力故。于相已生起乐等受中。或执为我。或执我所。或起我慢。由此所修善品永不清净。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从初菩萨地。至如来地。能对治何障。

    释曰。自下第四。止观所治十一障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初也。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初地中。对治恶趣烦恼业生杂染障。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治十一障。分为十一。此即第一释初障。十地论第一。名凡夫我相障。世亲摄论第七。名异生性障。深密第三。及此经文。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梁摄论第十。名凡夫性无明。略辨体相。成唯识第九。名异生性障。广释其相。故今且依成唯识论。以辨障体。且初障体。自有二义。一随名出体。即用分别二障为体。故唯识云。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又云。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就实出体。即用二十二愚中初二种愚及彼粗重。以为自性。故唯识云。虽见道生亦断恶趣诸业果等。而今且说能起烦恼。是根本故。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等言等取北拘卢洲无想天第八有及恶趣中等流增上果等)应知愚品。总说为愚。或彼唯说利钝观障品俱起二愚。彼粗重言。显彼二种。或二所起无堪任性。具说如彼。又此经云。对治恶趣烦恼业生离染障。故知就实。初地所治二障等为体。会诸教者。十地论云凡夫我相障。世亲论云异生性障。梁摄论云。凡夫性无明者。即当第一执着我法愚。而差别者。梁论名狭。说无明故。余论名宽。说障言故。深密经云。恶道业生烦恼染。及此经文。即当第二恶趣杂染愚。二经三论。各举一愚。成唯识论通二愚等。故知就实二种愚等以为自性。或可二经同唯识论。说烦恼言摄所知障。以同体故说烦恼名。言释名者。异生性障。是依主释。依二障种。立异生性故。恶趣烦恼业生杂障染障。是持业释。三种杂染。即是障故。

    第二地中。对治微细误犯现行障。

    释曰。此明第二地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发误犯三业。以为自性。现种分别。通现及种。并取习气。习气即是无堪任性。故唯识云。二耶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发误犯三业。即经所说微细误犯愚。种种业趣愚。具说如彼。而十地论。耶行于众生身等障。世亲论云。于诸有情身耶行。深密经云微细过失。及此经云微细误犯现行者。有其三义。依持业释。三业为体。若依主释。无明为体。尽理而说。通用三业。无明为体。若依梁摄论。依身业。于诸众生起耶行无明者。有其二义。若随名说。无明为体。据尽理论。通用无明及业为体。言释名者。若依梁论。起邪行无明者。是持业释。而此经等名微细误犯现行等者。如前分别。亦是依主。亦是持业。误犯现行之障。或误犯现行即是障故。

    第三地中对治欲贪障。

    释曰。此明第三地障。依唯识论。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谓能障三地胜定修慧贪烦恼。及障总持闻思修慧。忘念不正知。以为自性。故唯识云。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今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亦摄二十二愚中欲贪愚。及圆满陀罗尼愚。而十地云。闇相于闻思修等诸法忘失。世亲论云。迟钝性于闻思修而有忘失。梁朝摄论。心迟苦无明。闻思修忘失无明。意同唯识。通摄二愚。而深密云。欲得善法过。及此经云。欲贪愚者。但摄初愚。据实通摄二愚自体。如成唯识。言释名者。余处所说。闇钝障者。谓贪即是闇性障故。名闇钝障。即持业释。或可阇钝是烦恼名。今说所知障名闇钝者。以同体故。若依是释。是依主释。阇钝之障故。今言欲贪障者。是依主释。或可法爱名贪等故。亦持业释。

    第四地中对治定爱及法爱障。

    释曰。此辨第四地障。依成唯识。第六识俱俱生我见。定爱法爱以为体性。故唯识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中便能永断。具说如彼又彼云。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又下经中。亦说二愚。一等至爱愚。二法爱愚及彼粗重。梁朝论云。四微细烦恼现行共生身见等无明。又世亲论云。四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等摄。此上二论。意同唯识。有等言故。问若尔何故十地论云解法慢障。解云。于第三地。解法教时。起解法慢。亦起法爱。故十地等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深密经云。爱三摩拔提心愚者。唯当定爱愚。译家别故。今此经云定法爱障者。通摄二愚。而不说身见者。非正二愚故。言释名者。成唯识云。微细烦恼现行障者。谓俱生我见。彼云。微细有其三义。一最下品故。二不作意缘故。三远随现行故。言烦恼者。彼而烦恼同体起故。说烦恼名。此即微细烦恼现行之障。故依主释。今此经云。定爱及法爱障者。亦依主释。或可持业。谓所知障亦得爱名。故法爱等名法爱障。亦持业释。又解。爱名唯烦恼名。亦成持业。先以爱名显所知障体。后言障故。余论释名不可具述。

    第五地中对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

    释曰。此辨第五地障。依成唯识。即用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二十二愚中纯作意背生死纯作意趣涅槃愚。以为自性。故成唯识云。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所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释二种愚。如下经说。纯作意背生死纯作意趣涅槃。而十地论身净我慢障。梁论。于下乘涅槃无明。世亲论云。于下乘涅槃障者。皆摄一愚。意通二愚。深密经意同此经。今此经云。生死涅槃一向背趣者。正摄二愚。如名可知。释名字者。成唯识云。于下乘般涅槃障者。是依主释。下乘般涅槃障故。今此经文。是持业释。厌背即是所知障故。

    第六地中对治相多现行障。

    释曰。此辨第六地障。依成唯识。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此即第五地中。作四谛观。执彼四谛染净之相。谓苦集流转是染分相。灭道还灭是净分相故。成唯识云。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分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行观察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多现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而十地云。微细习障。梁论。微细相行无明。世亲唯识。粗相现行。皆是相形立名。论体性者。通摄二愚。于理无失。深密经云诸相行过。及此经云相多现行。意同诸论。义不违故。释名字者。并依主释。相多现行之障故。寻而可知。

    第七地中对治细相现行障。

    释曰。此明第七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前第六地作十二缘生观。执有微细流转相。及细还灭相。执此二相故。能障第七地妙无相道。故成唯识云。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由此七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细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转细生相故。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相故。纯于无相作意劝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而十地论细相习障。梁论复云微细相行无明。世亲云细相现行。成唯识云细相现行障。深密经云微细相行过。及此经云细相现行障。皆是相形得名。皆摄二愚。理亦不违。准上应知。言释名者。并依主释。准上应知。

    第八地中。对治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不得自在障。

    释曰。辨第八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亦摄二愚。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故唯识云。八于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纯中纯无相观。虽恒现行。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乃至广说。十地论云。于无相有行障。梁论云于无相作功用无明。世亲论云无相作行。成唯识云无相中作加行障。皆摄一愚。谓于无相作功用愚。准唯识。虽举一名。通摄二愚。谓于无相作功用愚。于相自在愚。深密经云。对治无相行自然行过者。自有两释。一云。于八地中无相智行能无功用自然现行。此能障彼。故言无相行自然行过。即当二中于无相作功用愚。一云。彼经同解深密。双举二愚。一无相行者。即当于无相作功用愚。二自然行愚者。即当于有相不得自在愚。今此一部具摄二愚。如经应知。言释名者。十地梁论世亲唯识。皆云于无相中加行障者。皆依主释。谓由无相起加行智。非加行智体即是障。此即加行智之障故。是依主释。今依此经。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不得自在障者。并依主释。

    第九地中对治于一切种善巧言词不得自在障。

    释曰。办第九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能障四无碍法。以为体性。故唯识云。九于利他中不欲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量所说法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于无量所说法陀罗尼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于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展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二辨才自在愚。辨才自在者。谓辨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愚能障此四种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摄。十地论云。不能善利益众生障。梁朝论云。于众生利益事不由功用无明。世亲论云。于饶益有情事不作者慈摄二愚。于理无违。无简别故。深密经说。一切种法不得自在过。又此经云。于一切种善巧言词不得自在障者。自有两释。一云。即当第二辨才自在愚。一云。通摄二愚。于一切种善巧言词者。通四无碍。名一切种善巧言词。言释名者。此上四论二经。并依主释。寻即可知。

    第十地中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障。

    释曰。此明第十地障。此亦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依成唯识及下经文。亦摄二愚。故唯识云。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由斯十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十地。梁论。世亲。唯识。皆云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者。当二愚中悟入微细秘密愚。或可通摄二愚。深密经云。第十地中。对治未得满足法身愚。此经复云。第十地中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障者。亦摄二愚。义亦无失。不别配故。今此经云不得圆满法身者。约真如法身说。故杂集论第十二云。言法身者。谓所知障永断转依所摄。此于第十地名圆满。于如来地名成就。言释名者。四论二种释名虽异。得名皆同。是依主释。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如来地。对治极微细最极微细烦恼障及所知障。

    释曰。此明第十一障。于中有二。初明所断障。后明断障胜利。此即初也。谓二障中俱生一分。言极微细者。是烦恼障。最极微细者。是所知障。又解。极细最细皆通二障。极位所断。故名极细。胜位所断。故名最细。又解。无细可过。名为极细。无细可胜。故名最细。所以佛地说。二障者。见所断障。初地已断中。其所知障。同诸经论。烦恼障中若俱生者。前十地中故留不断。至于佛地。乃能断之。故唯识云。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由斯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着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极微细碍愚。即是此中一切任运烦恼障种。故集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大菩提故。此经即当二种愚也。而深密云。第十一地中。对治细极细微细智障者。偏说智障。译家脱也。此佛地障余论皆无。故不配属。言释名者。六释之中。持业释也。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证得无著无碍一切智见。依于所作成满所缘建立最极清净法身。

    释曰。此明第二断障胜利。文有两节。一明断障证得智见。谓能永断二种障故。如其次第。究竟证得法空无著一切智见。人空无障一切智见。故成唯识第九卷云。着是所知障。碍是烦恼障。以此证知。法空观智名为无著。人空观智名为无碍。二于所缘建立法身。谓依第四所作成满所缘境故。断除二障。建立清净真如法身。或可建立二种法身。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依奢摩他毗钵舍那勤修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自下第十六。止观能证菩提门。先问。后答。此即问也。云何菩萨已得止观。由依止观勤修行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已得奢摩他毗钵舍那。依七真如。于如所闻所思法中。由胜定心。于善审定。于善思量。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释。后善男子如是下结。前中有二。初明因位勤修诸行。后乃至下。明其果位证得菩提。前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就法说中。自有两说。一云约四种道。即分为四。一明资粮位。二彼于下明加行位。三僧是下明见道位。四复于下。明修道位。此即第一明资粮位。文有两节。初明能观人在资粮位已得止观。后依七真如下。依境发观。文有三节。初依七真如者。举所观境。谓资粮位位依此心观。观七真如。次于如所闻等者。辨三慧所依。于如所闻者。闻慧所依。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所思法中者。思慧所依。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智慧思择法故。由胜定心者。修慧所依。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治故。后于善审定等者。辨所生慧。此用闻慧。依七真如能善审定。于善思量者。思所成慧。于善安住等者。修所成慧。依七如中内思惟故。一云。即分为三。初明加行位。次明见位。后显修位。就加行似中。复分为二。初明寻思如实观。后彼于下除遣诸相。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明依七真如作寻思观。后于善审定下。明如实观。谓诸菩萨。依七真如。如所闻思。由胜定力。于??顶位。作四寻思观。能善审定。能善思量。存识遣相。于忍第一。作四如实观。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遣能取识。广释其相。如前已说。虽有两释。且依后说。

    彼于真如正思惟故。心于一切细相现行。尚能弃舍。何况粗相。

    释曰。第二除遣诸相。于中有二。初明除遣。后彼既多住下明善修治心。前中有三。初标除遣。次善男子下显所除相。后于彼现行下正明除遣。此即初也。诸彼加行位菩萨。依七真如。正思惟故。彼能观心。于彼一切所执受等细相现行。尚能弃舍。何况粗相。言粗相者。一切散位所现诸相。或可一切染污所现诸相。或可欲界下地诸相。故瑜伽论第十一云。云何粗相。谓所观下地一切粗相。

    善男子。言细相者。谓心不执受相。或领纳相。或了别相。或杂染清净相。

    释曰。自下第二显所除相。然诸所除。有二十一种。摄十一段。此即第一明所执受等四种相也。如其次第。身受心法四念处境。此中意说。托所执受等变作影像。名为细相。下皆准此。

    或内相。或外相。或内外相。

    释曰。第二内等三相。然此内外。略有三释。一云。自身名内。他身名外。合名内外。一云。六根名内。六境名外。合名内外。一云。有情名内。非情名外。合名内外。故婆沙论一百三十八云。然内外法差别有三。一相续内外。谓在自名身为内。在他身及非情名为外。二处内外。谓心心所所依名内。所缘名外。三情非情内外。谓有情数法名内。非情外数法名外。大般若等。同第二释。彼云。内空谓内六处。外空谓外六处。内外空谓内外六处。

    或谓我当修行一切利有情相。

    释曰。第三显利他相。利他即是显扬论中利有情行。谓以四摄利益一切诸有情故。又解。自利利他行中是利他行。广如瑜伽三十五说。

    或正智相或如如相。

    释曰。第四正智如如相。或可此中分别五相。五相即是名相分别正智如如。就胜说故。且说二相。若广分别名等五相。如瑜伽论七十二等。

    或苦集灭道相。

    释曰。第五辨四谛相。婆沙论七十七云。问。苦集灭道。各有何相。胁尊者曰。逼迫是苦相。生长是集相。寂灭是灭相。出离是道相。广如彼论四复次释。

    或有为相。或无为相。

    释曰。第六辨有为相。若与生等四相相应。名有为相。与此相相违。名无为相。广如杂集论第三婆沙一百二十八等。

    或有常相。或无常相。

    释曰。第七常无常相。与前有为无为。体无差别。义别故说。

    或苦有变异性相。或苦无变异性相。

    释曰。第八苦变异等相。谓苦乐二受。名有变异性相。舍受。名为苦无变异性相。又解。所执性苦。及依他性苦。名苦有变异性相。圆成实性苦无变异性相。如辨中边成唯识。广辨四谛。皆通三性(深密经云苦集不异自性业者。译家别也)。

    或有为异相相。或有为同相相。

    释曰。第九有为同异相。大般若第五十一云。自相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是等有无量自相。共谓一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是等。有无量共相。

    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

    释曰。第十知一切相。谓知一切是一切已者。上来别显诸相。此即总显诸相。举能知智。显所知相。此即显其诸法自相。有一切相者。显差别相。一一皆有可见不可见等一切相也。或可前是尽所有相。后一切者如所有性。

    或补特伽罗无我相。或法无我相。

    释曰。第十一辨二无我相。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取诸趣也。旧云人者谬也。末奴沙。此云人也。若依旧译。有其两失。一不摄诸趣失。二梵音相违失。以此故知今翻正也。此二无我相。如瑜伽论九十三说。彼云。补特伽罗无我者。谓离一切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法无我者。谓即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

    彼于现行心能弃舍。

    释曰。第三正明除遣。谓即于彼如上所说现行诸相。真如观心能正除遣。问。此诸相是依他起。如何说彼名为除遣。解云。如前所说。不现前故名为除遣。非遣依他因缘道理说名除遣。又解。染污依他断故名遣。故瑜伽论三十六云。能断能舍。故名除遣。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于时时间。从其一切系盖散动善修治心。

    释曰。第二善修治心。谓能观察真如相故。如上所说。五系五盖及五散动。便能修习能对治心。

    从是已后。于七真如。有七各别自内所证通达智生。名为见道。

    释曰。自下第二明见道位。于中有二。初正明见道。后由得此故下。明见道胜利。此即第一正明见道。初见理故。名为见道。故无性摄论第六卷云。见先未见胜法界故。名为见道。又成唯识第九卷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然此见道自有二种。一真见道。谓世第一无间而生。双证生法二空真如。顿断一切见所断惑。名真见道。而今此说各别内证七真如者。从诠而说。若证流转诸法实性义边。名各内证流转之真如。如是乃至。若证四谛实性义边。名为别证四谛真如。非此无相真见道位。前后七时各别内证。二相见道。或有三心。谓有情假缘智。法假缘智。遍遗有情法假缘智。或十六心。谓苦法忍等。此二见道。如成唯识第九瑜伽五十八等。广如别章。

    由得此故。名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证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胜德。

    释曰。自下第二释其胜利。于中有二。初明四种胜利。后彼于下。明事边际所缘胜利。此即初也。然此胜利。依成唯识第九卷中。见道胜利。有其八种。故彼论云。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门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依摄大乘。有六胜利。故摄论云。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六种胜利。若广分别。如无性世亲释论第六。八种胜利。如梁论第八。十种胜利。如梁论第十。今依此经。有四胜利。一入菩萨正性离生。二生如来家。三证得初地。四又能受用此地胜德。言正性离生者。正性即是无漏圣道。言离生者。见道所断分别烦恼。能生六道四生等类。犹如生食能生诸病。从喻立号。名之为生。见道生时。离彼如生分别烦恼。故名离生。若依俱舍第二十三。苦法智忍见有其二名。故彼论云。即此名正性离生。亦复名正性决定。由此是初入正性离生。亦是初入正性决定故。经说正性。所谓涅槃。或正性言。目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道能越。故名离生。能决取涅槃。或决了谛相。故诸圣道得决定名。至此位中说名为入。解云。俱舍正性二种涅槃圣道。生有二义。一烦恼生犹如生食。二圣道未熟。名之为生。顺正理六十三。显宗第七。大同俱舍。依毗婆沙。亦有二义。一者见所断惑。犹如生食。故大婆沙第三卷云。复次。见所断惑。令诸有情堕诸恶趣。受诸剧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种种极苦恼事。是故此惑说名为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复次有身见等。刚强难伏。如狩笼戾。故说名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或复善根未熟名生。故婆沙云。复次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及令诸有润令起过。皆名为生。见道起已。摧彼势力。令不复为增上生过。由此见道。独名离生。广说如彼。大乘说处。如第八卷疏记中释。言生如来家者。无性释云。谓佛法界。名如来家。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世亲释云。生如来家者。由此能令诸佛种性不断绝故。依十住婆沙第一卷云。是诸佛家。名如来家。今是菩萨行如来道相续不断故如来家。广如彼论多复次说。证得初地者。如下当释。又能受用此地胜德者。此摄唯识余六胜利。

    彼于先时。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故。已得二种所缘。谓有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彼于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事边际所缘。

    释曰。自下第二。明所缘胜利。谓先地前已得二种所缘境故。今此见道。更得第三边际所缘。三种所缘。差别之相。如前已说。

    复于后后一切地中进修修道。即于如是三种所缘。作意思惟。

    释曰。自下第三释修道位。文有二节。初明进修。修是增明义。谓见道后。后九地中。观智渐增。又解。后后者。具说十地。在见道后。十地非一。重言后后。后即于如是等者辨具三缘。谓无分别智内正思惟诸事边际真如实境。而不变影。以后得智作意思惟有分别影无分别影二种境界。即以此文。证十地中皆具三境。

    譬如有人。以其细楔。出于粗楔。

    释曰。第二喻说。如诸世间欲破木时。先用粗楔。后用细楔。以其细楔。出于粗楔。

    如是菩萨。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内相故。一切随顺杂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粗重亦遣。

    释曰。第三举法同喻。(亦名为合)于中有二。初明初地出二种缚。后显余地陶练其心。此即初也。谓初地菩萨。依此以楔出楔圣道遣定内相。由遣相故。一切相缚悉皆除遣。相缚遣故。粗重缚亦遣。故瑜伽论六十四云。若有行于非安立谛不行于相。不行相故。于诸相缚便得解脱。于诸相缚得解脱故。于粗重缚亦得解脱。二缚别相。如前已释。问。如何得知初地已上能断二缚。答。如成唯识第九卷云。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又梁摄论第四卷云。若得无分别智。即解相结。相结不起。粗重结即随灭。故知地前不断二缚。然此所说以楔出楔。诸教不同。若依瑜伽。影像喻细楔。本质喻粗楔。身轻安为细楔。身粗重为粗楔。即以细楔。遣于粗楔。故六十七云。除遣修者。谓如有一由三摩地所行影像诸相作意故。如以楔出楔方便除遣。弃于自性诸相。又如有一用彼细楔遣于粗楔。如是行者。以身轻安。遣身粗重。名除遣修。又显扬论第十六云。除遣修者。谓如有一思惟三摩地所行影像相故。除遣诸法根本性相。令不复现。余同瑜伽。若依梁论。以粗榍遣细榍。喻十地中以胜智遣劣智。故十一云。如世间欲破木。先用细榍。后用粗榍。观行人破烦恼亦尔。先用劣道。次用中道。后用胜道。若依摄论。圣道喻细楔。杂染种子喻粗楔。故世亲论第八卷云。论曰。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释云。缘总法智。对治一切障破而住。如以细楔除去粗楔。住本识中。诸杂染法熏习种子说名为粗。诸对治道。能除彼故。是微细义。又无性论第八卷云。圣道微妙。故如细楔。所治种子其性粗重。故如粗楔。余同世亲。依此等教。释此经文。诸说不同。一云。此经意同梁论。以胜智楔。出劣智楔。一云。经意同世亲等。以圣智楔。出于惑楔。一云。此经就相显说。同世亲等。就通相说。皆不相违。谓诸菩萨。在地前位。得根本定。以身轻安。遣身粗重。次以定内细影。遣外粗相。或以影像细相。遣本粗相。地上菩萨。及用真观。遣影像相。乃至以智遣惑。寻即可知。或可法喻合依修道位说。

    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渐次于彼后后地中。如练金法陶练其心。

    释曰。第二陶练其心。谓于初地。永害二缚力故。于后诸地。如练生金。陶练其心。此练金法。如瑜伽论第十三说。彼云。当如陶练生金之法。陶练其心。谓练生金。略有三种。一除垢陶练。谓从金性中渐渐除去粗中细垢。二摄受陶练。谓即于彼郑重销煮。三调柔陶练。谓销煮已。更细练治瑕璅等秽。又三十一云。譬如黠慧锻金银师。或彼弟子。于时时间。烧练金银。令其弃舍一切垢秽。调柔随顺。随其所乐。种子转变。如是勤修瑜伽行者。为令其心弃背贪等一切垢秽。随于彼彼欲自安立。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即于彼彼能善和合。无转无动。随其所乐。种种义中。如所信解。皆能成办。

    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缘。

    释曰。第二明其果位。证得菩提。(于五位中。即是第五究竟位也)谓非但地地陶练其心。乃至证得究竟位中无上菩提。又依此位。于其四种所缘境中。更得第四所作成满所缘境也。佛果位中。四境具足。又解。地前得二种境。十地位中。改名边证。佛果位中。改名成满。虽有两释。前解为胜。

    善男子。如是菩萨。于内止观正修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此即第二结文。谓地前地上菩萨。修止观二道勤修行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发菩萨广大威德。

    释曰。自下第十七。引发广大威德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善知六处。便能引发菩萨所有广大威德。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依问正释。后善男子下结。前中有三。一标数略答。二依数列名。后次第别释。此即第一标数略答。谓诸菩萨善知六处。引大威德。

    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减。六者善知方便。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

    云何善知心生。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别释六处。即分为六。此即第一释善知心生。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善知者。能知智。心生者所知心。下皆准此。

    谓如实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别。是名善知心生。

    释曰。自下第二正答。于中有二。初总答。后别释。此即总答。

    十六行心生起差别者。

    释曰。第二别释十六行心。于中有二。先牒。后释。此即总牒。

    一者不可觉知坚住器识生。谓阿陀那识。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十六种心。即为十六。此释初心。文有两节。初标心名。后出体性。然释此文。自有两释。一云。不可觉知者。谓第八识能缘行相不可觉知。恒相续结故。名为坚住。执持器世间故。名为器识。阿陀那识者。此出体性。梵音阿陀那。此云执持。有其三义。一执持根根所依。二执持种子。三者执持结生相续结。一云。不可觉知者。谓共相果外器世间。不可觉知自变他变差别之相。

    二者种种行相所缘识生。

    释曰。此明第二心生。先标其名。后出体性。此即标名。能缘行相。随境非一。故言种种行相。所缘识生者。从境立名。所缘境境识。故名所缘识生。

    谓顿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别意识。及顿取内外境界觉受。

    释曰。第二出体。于中有二。初明有漏意识。后明无漏意识。此即初也。谓于一时。顿取一切色等六境。分别意识。此即五识同时分别意识。或五识后分别意识。或于一时顿取内外十二处境。觉悟领受。分别意识。

    或顿于一念瞬息须臾。现入多定。见多佛土。见多如来。分别意识。

    释曰。第二无漏意识。梵音刹那。此云极少时。即是一念。故杂心论云。如壮士夫一弹指顷。迳六十刹那。一刹那为一念。梵音腊缚。此云瞬息。梵音牟呼栗多。此云须臾。依俱舍论第十二云。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腊缚。三十腊缚。为牟呼栗多。此意说云。后得无漏自在力故。或于一时。于一念顷。现入多定。见多佛土。或见多佛。分别意识。然此后得对有漏心。名无分别。对正体智。亦名分别。问。于一念见多如来。其义可尔。如何一念能入多定。答。诸佛菩萨神力难思。能于念念。入种种定。故杂集论第十四云。唯佛世尊。及已得大神通菩萨。由随所欲。刹那刹那。能入无量三摩地差别故。又解。随应可得入诸定等。非实一念入一切定。若不尔者。如何一念入多佛土。无一有情有多身故。示现化身。入多佛土。

    三者小相所缘识生。谓欲界系识。

    释曰。显第三心。此下五相。并约第八赖耶识说。故瑜伽论五十一云。阿赖耶识。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了别狭小所缘故。杂论云。小者谓欲界下劣故。

    四者大相缘识生。谓色界系识。

    释曰。辨第四识。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了别广大执受所缘故。杂集论云。大者谓色界增上故。

    五者无量相所缘识生。谓空识无边处系识。

    释曰。辨第五识。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了别无量执受所缘故。杂集论云。无量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边际故。

    六者微细相所处识生。谓无所有处系识。

    释曰。释第六相。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了别微细执受所缘故。

    七者边际相所缘识生。谓非想非非想处系识。

    释曰。明第七心。于三界中。最是后边。故名边际。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了别极微执受所缘故。显扬十七释上五相。亦同瑜伽。或可五相随其所应。通于六识。

    八者无相识生。谓出世识及缘灭识。

    释曰。明第八心。出世识者。无漏道谛相应识。远离有漏诸戏论相。故名无相。此通无漏八种净识。及缘灭识者。缘灭谛识。此通无漏八识及有漏意识。

    九者苦俱行识生。谓地狱识。

    释曰。明第九心。谓那落迦全。及于一分鬼傍生中。纯受苦处。深密经云。苦相应识者。如恶道识。

    十者杂受俱行识生。谓欲行识。

    释曰。明第十心。谓于人中。若欲界天。及于一分鬼傍生中。转识相应。苦受。乐受。不乐受。相杂俱转。深密经云。杂受相应识。如欲界识。

    十一喜俱行识生。谓初二静虑识。

    释曰。明第十一心。谓初二定喜受相应。大小共许。然大乘宗。同体义分。亦有乐受。此经为分五受别故。且说喜受。深密经云。喜相应识。如初二禅识。

    十二乐俱行识生。谓第三静虑识。

    释曰。第十二心。瑜伽论云。下三静虑。一向乐受俱转。深密经云。乐相应识。如第三禅识。

    十三不苦不乐俱行识生。谓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识。

    释曰。明第十三心。谓第四静虑已上诸地。一向唯与舍受相应。此通有漏无漏第六意识及第七八识。深密经云。舍受相应识。如第四禅乃至非非想识。

    十四染污俱行识生。谓诸烦恼及随烦恼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四心。随其所应。谓与根本六种烦恼及与二十诸随烦恼相应有漏七识。

    十五善俱行识生。谓信等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五心。谓与信等十一善法相应有漏六识。及无漏八识。

    十六无记俱行识生。谓彼俱不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六心。谓不与彼善染相应有漏六识。及第八识。

    云何善知心住。

    释曰。第二善知心住。先问。后答。此即问也。善知者能知智。心住者所知心。下准此释。

    谓如实知了别真如。

    释曰。释二答也。谓如实知无分别智相应之心。了别真如。依如而住。或可了别真如者。七真如中。唯识真如。即能观智。名为了别真如。非实性如。故庄严论云。唯识真如者。谓无分别智。此意说云。谓如实知唯识观知相应之心。依境而住。名善知心住。

    云何善知心出。

    释曰。第三善知心出。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出二种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此能善知应令其心从如是出。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无分别智相应之心。出二种缚。此能知心既善知已。应令无分别智相应之心从二缚出。

    云何善知心增。

    释曰。第四善知心增。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能治相缚粗重缚心。彼增长时。彼积集时。亦得增长。亦得积集。名善知增。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治二缚心。彼增长时。彼积集时。能治缚心相应慧等。亦得增长。亦得积集。名善知增。增长积集有差别者。现行转增名为增长。熏成种子名为积集。或可初增长时名为增长。数数重起名为积集。

    云何善知心减。

    释曰。第五善知心减。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彼所对治相及粗重所杂染心。彼衰退时。彼损减时。此亦衰退。此亦损减。名善知减。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所治二缚所杂染心。衰退损减之时。彼杂染心相应见等。亦复衰损。名善知减。衰退减有差别者。反上增长积集应知。

    云何善知方便。

    释曰。第六善知方便。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解脱胜处及与遍处。或修或遣。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修习如如。此三科功德。或能除遣彼三科障。由此方便。发起神通及无诤等种种功德。故名方便。然此方便。引诸功德。诸教不同。若依显扬第四卷说。八解脱中。第五解脱。引诸功德。故彼论云。为欲引起诸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辨等诸功德故。复作无边识处解脱方便。若依瑜伽第十二卷。三文不同。一处但说八解脱中。第一解脱。引胜处遍处诸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解等。又复彼云。十遍处中。由八色遍处。引圣神通。由识遍处。能引无诤愿智无碍解等。由空遍处。随其所欲。皆转成空。又复彼云。解脱胜处。及遍处等。名能引道。瑜伽七十二亦同三科能引。解云。初观行者。必用解脱为初。是故。瑜伽且约解脱。后渐修习遍处能引。据实为论。三科能引诸功德。是故。瑜伽一处。及此经文。三皆能引神通等德。然此三科有差别者。如大婆沙八十五云。问。解脱胜处遍处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此名解脱。此名胜处。此名遍处。复次下品善根名解脱。中品善根名胜处。上品善根名遍处。复次小善根名解脱。大善根名遍处。复次唯因名解脱。唯果名遍处。通因果名胜处。复次能有弃背名解脱。能胜伏境名胜处。能广所缘名遍处。复次唯作胜解名解脱。能伏烦恼名胜处。于所缘境无二无量名遍处。复次。若得解脱。未必已得胜处遍处。若得胜处。必已得解脱。未必已得遍处。若得遍处。必已得解脱及胜处。所以者何。从解脱入胜处。从胜处入遍处故。是谓解脱胜处遍处差别。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善男子。于诸菩萨广大威德。或已引发。或当引发。或现引发。

    释曰。第二总结。谓如是善知六处菩萨知六处故。于六通等广大威德。于过去世。已能引发。于未来世。当能引发。于现在世。能现引发。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何等诸受于此永灭。

    释曰。自下第十八。于无余依灭受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诘问。文有三节。初举所问教。后正发问辞。如经应知。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种受无余永灭。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依问正说。后是故下结。释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问答广释。此即略答。

    何等为二。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广释。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一者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

    释曰。自下广释。于中有二。初正释诸受。后于有余下。释其永灭。前中有二。初略答二受。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二受别相。诸说不同。一云。所依粗重受者。谓有漏受。依六根生。从根得名。称为所依。由二障种粗重所随。故言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者。谓外六境。由内六根势引生故。说六境界。名为彼果。此境界受。缘彼而生。故名彼果境界受。据实二。受。体无差别。但随根境。义说二受。一云。所依粗重受者。谓种子受。彼果境界受者。谓现行受。谓有漏种能与现果为所依止。或二障种粗重所随。故言所依粗受也。若现行受。以种子受之所生故言彼果境界受。一云。所依粗重受者。依内六根。缘内身中六根及境。诸有漏受。从所依根及能随法。以立其名。以依六根。或二障种粗重所随故。彼果境界受者。谓外六境。能与六根为增上果。故集论云。眼等六根受用力故。有六境生。此第二受。依内六根。缘外六境。从境得名。故言彼果境界受。即十二缘中。说自体受及境界受也。虽有三说。且依第三。

    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种。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于中有二。初释所依粗重受。后释彼果境界受。前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依数列名。后逐难重释。此即初也。

    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满粗重受。四者果未成满粗重受。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然此四受。诸说不同。亦有三说。而初师说。大同第三师说。故不别叙。前第二师云。有色所依受。谓欲色界受种子。无色所依受者。谓无色界受种子。果已成满粗重受者。谓现与果种子。果未成满粗重受者。谓未与果受种子。一云。有色所依受。谓五识身相应受。无色所依受者。谓意识相应受也。此即身心二受也。果已成满受者。谓过去无明行等所生现在果受。果未成满受者。谓业烦恼相应能感未来因受。虽有诸说。第三为正。顺文义故。

    果已成满受者。谓现在受。果未成满受者。谓未来因受。

    释曰。第三逐难重释。谓初是宿业所得现在果受。后是能感未来异熟业烦恼相应受。未来果之因。故言未来因受。

    彼果境界受。略有四种。

    释曰。自下第二释彼果境界受。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依数列名。此即初也。

    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顾恋受。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如是四受。诸说不同。一云。此之四受。皆是现行。其差别者。有其四种。一依持受。谓缘器世界受。二资具受。谓缘资生具受。三受用受。谓亲受用衣食等受。此三缘现境受。四顾恋受。谓缘过去前三境所生受也。一云。依持受者。缘器世间受。二资具受。谓缘衣药等受。三受用受者。即是合说依持资具二种受也。四顾恋受者。顾财物受也。一云。如其次第。初缘器世间。次缘衣药等。次缘现在。后缘过去也。

    于有余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领彼对治明触生受。领受共有。或复彼果已成满受。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

    释曰。自下第二释其永灭。于中有二。初释有余永灭。后释无余永灭。此即初也。有二复次。而释此文。诸说不同。一云。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者。金刚心时。已断灭未来果业烦恼及相应受。领彼对治明触生受者。领彼业烦恼对治尽无生智相应无漏受也。领受共有者。领受共有器世界受。即经所说依持受也。略而不言资具受受。用受二种受也。唯除顾恋受。与贪相应故。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由已成满受中。通有粗重无粗重。无学身中。但有无粗重受。故言或也。略不言领有色所依受无色所依受。无学犹起故。又二种受一切已灭者。谓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皆已除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此据漏尽所有诸受。皆名明触所生之受。一云。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者。谓得有余依时。能灭未来受种子。一切已断。言领彼对治明触生受者。能治道无漏受。言领受共有者。谓彼果境界受。言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谓现行正现与果受。此上据去入无余犹远者。有余依中。具此三受。言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者。此据将欲入无余依时。唯用无漏心。缘无余故。后灭领受共有受及彼果已成满受。但有无漏受在。故言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有明触生受。此约明触唯无漏者。作如是释。又解。此文是二师别解。前家言有余依中唯灭未来因受。有余三受在者。此约唯立无漏受为明触所生受。故云有三受。第二家解意。无学人身中所有受。通漏无漏。总名明触所生受。由约此义故。言有余依中。又二种受一切已灭。谓前所依粗重受。及彼果境界受。此二受一切已灭。唯有无学人明触所生受在。一云。有二复次。初复次意。于八受中。于有余依涅槃时。唯灭果未成满受。或业俱故。领彼对治明触生受。更得无漏受故。领受共有者。谓八受中。除未成满及彼果已成满。余六受凡圣共有。故言共有。问。如何无学有顾恋受。解云。顾恋有其二种。一贪应罗汉已除。二无染污者。欲数相应。罗汉亦有。故言共有。或可言共有者。唯有五受。除其顾恋。贪相应故。易可知故。略而不说。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此明罗汉身中有见现果受故。问。如何此受不名共有。解云。据实亦是共有。为欲对前未成满受。有无不同。所以别说。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者。释论两释。一云。罗汉身中所有诸受离随眠故。名为无漏。前说八受。一向有漏故。云一切皆无。言二种者。前说根本二受。以摄八受。一云。入无心定时。灭除八受。而言有无漏受者。入无心定。退方便故。假说不灭。据实亦灭也。

    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此亦永灭。

    释曰。第二明无余永灭。谓无余依中。此明触生受亦灭。或可如上所说共有受等亦灭。

    是故说言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释曰。第二总结应知。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告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请问如来。汝于瑜伽。已得决定最极善巧。

    释曰。就长行广说中。大分为二。初广辨止观相。后结叹劝学。上来已释止观相讫。自下第二。结叹劝学。于中有三。初叹问有益。次吾已为汝下显佛同说。后诸善男子下。劝物修学。此即前二。如经可知。

    吾已为汝宣说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所有一切过去未来正等觉者。已说当说。皆亦如是。

    释曰。显佛同说。谓我所说止观妙道。非唯我说。三世诸佛。同说此义。

    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应依此勇猛精进。当正修学。

    释曰。第四劝物修学。如经可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就此品中。大分为二。初释止观。后依教奉持。就正释中。大分为二。初长行。后重颂。或可一品总分为三。初长行广说。次以颂重说。后依教奉持。此即第二以颂重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以颂重说。此即初也。

    于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义。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觉。

    释曰。自下举颂正释。有五行颂。即分为五。初有一颂。显法瑜伽违顺得失。次有一行颂。显有所得失。次有一行颂。显化生离染德。次有一行颂。为欲说法失。次有一行颂。舍着利生得。此即第一显依法瑜伽明违顺得失。谓于十二部教。假安立法所说瑜伽。止观道中。若行放逸。失大义利大涅槃果。若依此教。及依止观。若正修行。得大菩提。

    见有所得求免难。若谓此见为得法。慈氏彼去瑜伽远。譬如大地与虚空。

    释曰。第二有显所得失。谓依止观推寻见有所得。若执此见。为所得法。免生死难。去瑜伽远。譬如大地之与虚空。故思益经曰。若以心分别诸法皆邪。不以心分别诸法皆正。若依婆沙第二十五。有一颂云。

    虚空大地相远去  海彼此岸亦复远

    日出没处斯亦远  正法邪法远中远

    今此经中但举初喻。

    利生坚固而不作。悟已勤修利有情。智者作此穷劫量。便得最上离染喜。

    释曰。第三化生离染德。谓诸菩萨利益众生。大悲坚固。而不作是念。我能利益。彼是所利。无有能所。悟如是理。便能勤修利有情事。乃至穷劫便得最上离染喜乐。是故。地持论云。菩萨观行随事取随如取。不作是念。此如如是等类。不可具说。

    若人为欲而说法。彼名舍欲还取欲。愚痴得法无价宝。返更游行而乞丐。

    释曰。第四为说欲法失。若人为求名闻利养。为人说法。名为舍欲还取欲。言中说法名为舍欲。心贪名利名还取欲。如百论中。诃彼不净持戒颂云。

    如羖羊相触  将前而更却  汝为欲持戒

    其事亦如是  身虽能持戒  心为欲所牵

    斯业是不净  何用是戒为

    如是愚人获得如是法无价宝。不求无上正等菩提。而反求彼世间名利。如世愚人得无价宝反行乞丐。又解。若人为欲取空而说法者。彼名舍有还复着空。是愚痴人。获得如是法无价宝。不解教意。反生空执。

    于诤諠杂戏论著。应舍发起上精进。为度诸天及世间。于此瑜伽汝当学。

    释曰。第五舍着利生德。应舍诤论諠杂戏论。发起增上勇猛精进。为度世间。勤修止观。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此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我当云何奉持。

    释曰。自下第三依教奉持分。于中二。先问。后答。此即慈氏请问如来。问有二意。一问教名。二问奉持。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于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

    释曰。自下第二对问正答。于中有二。初正答二问。后说此瑜伽下。叹教胜利。此即初也。

    说此瑜伽了义教时。于大会中。有六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声闻。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一百五十千声闻。诸漏永尽。心得解脱。七十五千菩萨。获得广大瑜伽作意。

    释曰。此即第二叹教胜利。有其四种。一发菩提心。二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三诸漏永尽心得解脱。此之三利。如前已释。四获得广大瑜伽作意。人法二空名为广大。如摄论说。止观二道。名为瑜伽。如六处经说。谓此菩萨获得缘二空性止观作意。故名广大瑜伽作意。若依瑜伽第四十六。诸佛菩萨。为众说法。当知有五大果胜利。一者一类有情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二者一类有情得尽诸漏。三者一类有情于无上觉发正愿心。四者一类有情证得菩萨最胜法忍。五者一类有情受持读。修习正行。展转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灭。若依庄严第十二云。菩萨说法。能得八果。一诸听法者。或发菩提心。二或得无生忍。三或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谓下乘所摄。四或得诸漏尽。五令正法久住。由此正说得展转受持故。六未学义者令得学义。七未断疑者令得断疑。八已断疑者令得受用正法无障大善味。今此经中。有四胜利。瑜伽作意义。当菩萨无生法忍。

    解深密经疏卷第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