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解深密经疏卷第六(经本第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果也。

    此一切法宣说无量无数善法。

    释曰。此即第二思惟圣教宣说善法。据实圣教具说三性。为欲思惟修习止观。故偏说善。

    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第三结修止观。

    是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第二结总缘法。如文可知。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复说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又说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三释缘总法差别门。于中有三。初明缘小总等差别门。次明得缘总相具缘门。后辨得与通达位地门。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初举所依教。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

    云何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复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钵那。

    释曰。第二依教发问。有其三问。如文可知。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缘各别契经乃至各别论议。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释三总缘。即分为三。此即第一缘小总法。谓十二中各各别缘。谓众多契经。总摄为一。乃至众多论义。总摄为一。故名小总。

    若缘乃至所受所思契经等法。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各别。当知是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第二释缘大总。文有三节。初释。次简。后结。就正释中。言若缘者。谓此具缘十二分教。言乃至所受等者。显缘分齐。此意说云。是缘十二大总通缘。论其分限。乃至随所领受所思惟处。十二分教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名为大总。非缘各别者。简异小总。非如小总部部别缘。

    若缘无量如来法教。无量法句文字。无量后后慧所照了。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乃至所受所思。当知是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第三缘无量总。文有三节。初释。次简。后结。就释中。言缘无量如来法教等者。此明缘三无量。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名无量总。言三无量者。一缘无量如来法教。此有多释。一云。无量法教者。以音声说无量法故。名无量法教。言如来者。辨能说者。一云。无量者显能说者。十方三世多如来故。名为无量。一云。无量通于二种。谓佛及教。二无量名句字等者。依声所发名句字也。三无量后后慧照了者。举能缘智。辨所缘教。显智非一。故言后后。故深密云上上智也。依成唯识第九卷云。展转训释。故言后后。如何说此三无量为一团等。此明所缘法教。有其三义。一者。举能说人。显所说教。二者。说名句文。正出教体。三者。约能缘智。显所缘教。由此说三。非三无量皆是教体。然此三种有差别者。诸说不同。一真谛师金光明记。言教法者辞无碍境。无量句文字者法无碍境。无量智者义辨二无碍体。了知其义。巧便说故。若依成唯识论二十二愚中。即当前三无碍。一无量所说法。义无量解。无量名句字者法无碍解。后后慧辨者辞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依深密云。无量上上智慧乐说辨才。解云。若准彼经第三无量具有二辨。言上上智者是辞无碍。乐说辨才者是辨无碍。今依此经。意同护法。总说意云。四无碍解所缘圣教。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问。三总缘有何差别。解云。有其二说。一云。小总十二部中部部别缘众多文句。第二大总唯缘一类十二分教。第三无量通缘一切十二分教。一云。小总同前所说。第二大教唯说一佛十二分教。第三无量通缘诸佛十二分教。问。此三所缘思惟何相。解云。有其三说。一云。此三总缘但思惟教。如前所说。缘契经等。为一团等。作意思惟。有随顺等三种作用。及能宣说一切善法。一云。此三总缘唯思惟如。如后所说五种缘中。依真如观。融销一切粗重等故。一云。含有二义。缘教缘如。义不违故。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齐何名得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二得缘总法具缘门。或可得缘总法分齐门。于中有二。先请。后说。此即请问。齐何缘具名得缘总法止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五缘故当知名得。

    释曰。自下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一者下。别释五缘。此即初也。具五缘故名得总缘。五缘即是摄大乘说五修所得五种果也。彼对修故名之为果。今望止观。亦名为缘。然彼五修。摄大乘论杂集十二。列五修名。而不解释。准无性释论第七及梁论第十。列名解释。故今且依无性释等。辨五修相。后释此经五果差别。言五修者。摄大乘说。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五相修。何等为五。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之修。无性释云。奢摩他者。谓能对治散动定。毗钵舍那者。谓能对治诸颠倒慧。于地地中。修此二种。皆由五相数数修习。五相即是集总修等。集总修者。谓集一切总为一聚。简要修习。(集诸教义总为一聚。简取真如要观修习)余骨璅等事境界观。亦集一切总为一聚。要修习为简彼故。说无相修。(此释第二修无相意。已后四修。于集总修。义有差别也)于离众相真法界中遣事差别而修习故。(此释无相所由定事差别。观无相理)虽无相修。或有功用。为显此修不藉功力任运而转故。况复说无功用修。离作功用。任运转故。(此释无功用修也)虽无功用任运而修。或胜或劣。二种不定。故复第四说炽盛修。言炽盛者。即是增胜。(释炽盛修)虽炽盛修。或少所得便生喜之。谓且修此。余何用为。故最后说无喜之修。非但无相及无功用炽盛而修。何者为证最上佛果应勤修习。(此释无喜足修也)解云。然此五修体性差别。无文正判。总相分别。正用定慧及俱行法而为自性。梁论第十。如其次第。慧悲正见勤信为性。具说如彼。大唐大乘二种释论。无此分别。杂集十二。列五修名。而不解释。故彼论云。如是五修。能得五果。何等为五。谓息相修。和合修。无相修。无功用修。转相修。解云。杂集息相修者。即当摄论炽盛修也。和合修者。即总集修。彼云无相无功用者。即是无相无功用修。转相修者。无喜足。所以如是二论异者。谓觉师子别生道理安置五修。如是次第。谓观行者创初入观。息相炽盛。是故炽盛回在第一。然此五果。本出此经。是故无著摄大乘谓具申经文而不别释。世亲无性各造释论。释经五义。故依二论。正释经文。

    一者于思惟时。刹那刹那融销一切粗重所依。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五缘。即分为五。此即第一融粗重果。(深密经云。念念灭一切烦恼身也)依无著论。即同此经。世亲释云。谓烦恼障及所知障。无始时来熏习种子。说名粗重。此二障聚。由缘总法。止观智力。念念销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坏。故名销融。或令羸损名销融。无性释云。阿赖耶识名粗重依止。损坏彼聚。故名销融。今释二论意趣别者。世亲说种名为粗重。无重无堪任故。亦名依止。现所依故。永断种子名为破。能伏现种名为嬴损。无性论意。现识为依。种现合说。名之为聚。但损聚中唯种非现。故说损坏。或可无性意同世亲。于理无违。大业摄论意同世亲。若依梁论。惑障为粗。智障为重。本识中一切不净品熏习种子。为此二障依法。初刹那为次第道。第二刹那为解脱道。初刹那坏现在惑令灭。第二刹那遮未来惑令不生。以此文证。地地亦断烦恼障也。

    二者离种种想得乐法乐。

    释曰。此即第二得乐法乐果。(深密经云。离种种相得法乐乐)无著论云。离种种想得法菀乐。世亲释中。有两复次。云契经等法。住种种性。远离如是种种性想。即是证得法菀之乐。于中可居。故名为菀。解云。此约离教证真一味。名为法乐。言契经等法住种种性者。十二分教名契经等。十二不同。名住种种。或可契经等法。是能诠教。住种种性者。所诠之义。远离法义种种性想。得法菀乐。后复次云。复有余义。于随所受寻伺法中。不起粗显领纳观察。但由止观忆念光明。而起微细领纳观察。解云。此依微细观察义。名法菀乐。此即复说有寻伺等三种定中。第二定也。谓离粗显领纳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纳观察。名得法菀。问。如何不取第三无寻无伺名法菀乐。解云。此依教法领受观察。名法菀乐。彼第三者。于诸法相都无作意领纳观察。是故不名得法菀乐。无性释云。离我离法佛等相想。菀谓于中可以游玩。法谓法界。法即是菀。故名法菀。于此喜悦。名法菀乐。证此故名得法菀乐。如王宫外上妙菀园。游戏其中。受胜喜乐。法界亦尔。解云。无分别智所游戏处。法界园中。得无分别智相应喜乐。大同世亲初复次解。而差别者。世亲唯离契经等想。无性具离三宝相想。言离我者。谓离佛僧。言离法者。离法宝也。依大业论。亦同唐本。若依梁论。即无后释。余同唐本。

    三者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

    释曰。此即第三解了法光果。(深密经云。如实知十方无量无畔齐者知无量法光明)无著论云。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世亲释云。谓正了达十方无边无分限相。如善习诵文字光明。名法光明。无性释云。谓正通达十方无边无分量相显照行故。名法光明。如善诵习文字光明(解云。二论所说法光明者。自有二说。一云。能诵经者。闻此法光于心中现。一云。能记名句文身。能缘之心分明记故。名法光明。法说亦尔。自有二说。一云后得所知所现相分名法光明。一云。照相之见名为法光。若准大业及梁朝论。以能照智名法光明也)。

    四者所作成满相应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

    释曰。此即第四因智恒现果。(深密经云。所作成就相应清净分。无分别相现前)无著论云。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世亲释云。谓事成办诸相应法。名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此中意取所得佛果名事成办。解云。世亲取无著意。但举其因。而不辨果。故举经中事成办言。加于论上。以释论本。若依世亲释此经者。所作成办。即是佛果。相应已下皆是因名。无性释云。当来佛果。名清净分。此能引彼。故名顺为无所分别无相现行。解云。无性释无著意。清净分者。即是经中所作成办。顺及无所分别等。皆是因名。若依无性释此经者。所作成满。即是果名。相应净分等者。皆是因名。说净分者。即事分办。经中别举所作成办。故说相应净分皆是因名也。是故二论意趣不同。今此经文。依世亲释。寻即可知。

    五者为令法身得成满故。摄受后后转胜妙因。

    释曰。此即第五摄受后因果。(深密经云。为得成就法身证最上胜上胜因也)无著论云。为令法身圆成满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世亲释云。谓第十地法身说名圆满。第十一佛地法身说名成办。一切因中生佛地者。最为殊胜。是故说言能正摄受后后胜因。无性释云。谓第十地说名圆满。若在佛地。说名成办。感此之因。最为殊胜。说名胜因。前前诸因所招集故。说名后后。(有云十地名成。佛地为满者。便违诸论也)解云。为令法身得成满者。大业梁朝论。属第四果。便违此经。余同唐本。释经已讫。而诸论中有同异者。自有四种。一云立名不配果。谓别立果名。不以五修别配五果。如庄严论。如后当说。二配果不立名。谓以五修别配五果。不立果名。如无性释。故彼云。如是五修。随其数量。得五种果。三立名亦配果。谓别立果名。亦别配五果。如梁摄论。故彼云。惑灭不生果。是总修所得。成就佛法果。是无相修所得。二智果是无功用修所得。出离果是炽盛修所得。圆满果是不知足修所得。四不立名亦不配果。如世亲释大业论及无性第九等。若依庄严论二种称赞配摄五果。故彼论云。何等五功德。偈曰。

    念念融诸习  身倚及心倚  圆明与见相

    满净诸法身

    释曰。五功德者。一者融习。二者身倚。三者心倚。四者圆明。五者见相。融习者。二刹那消融一切习气聚故。身倚者。修习轻安遍满身故。心倚亦尔。圆明者。圆解一切种空离分数故。见相者。见无分别相为后清净因故。满净诸法身者。为满为净一切种法身。常作如是五因故。问。何时满何时净。答。十地时满佛地时净。此中应知五种功德。前三是奢摩他分。后二是毗钵舍那分。问。摄大乘等。约十地位。以释五果。如何庄严说在地前。解云。庄严据初学者说在地前。摄大乘等。依得无漏故说十地。若依杂集。三种称赞配摄五果。故彼论云。复次方广分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一。刹那刹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出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了知无量无分别相。四顺清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摄受转上转胜圆满成就佛法身因。若依杂集第十二卷。与摄大乘意趣不同。故彼引经。即自释云。如是五种。依诸菩萨三种称赞功德说。谓奢摩他称赞功德。毗钵舍那称赞功德。此二俱分称赞功德。奢摩他称赞功德。复有二种。一刹那刹那胜进轻安无有间缺。遍所依故刹那刹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胜解谛观。一切教法。无有差别。同一味故。远离种种蕴界处等诸义相想。得契经等喜乐法乐。毗钵舍那称赞功德。亦有二种。一随所释法无有间缺不忘失故。由忆念门。于无量无分别相契经等法。以慧照了。二种依前所有色像。无分别无加行相。恒现在前。第五一种是此二俱分称赞功德法身。谓所知障永断。转依所摄。此于第十地名圆满。于如来地名成就。为令法身速得圆满成就故。引殖转上转胜等流习气。故名摄受彼因。如是五种。即显五修能得五果。何等为五。谓息相修。和合修。无相修。无功用修。转相修。问。庄严论二种称赞。如何杂集三种称赞。解云。所引本经。弥勒无著。无此分别。是故世亲与觉师子。各生别理。释经五果。故不相违。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从何名为通达。从何名得。

    释曰。自下第三得与通达地位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先问。如经可知。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从初极喜地名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乃名为得。

    释曰。此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正答前问。后劝初学者。此即正答。谓初二地已得证如。名为通达。而未淳熟。不名为得。或可初地已上诸地皆名通达。第三地中得定地故。依定发观。亦得淳熟。故上诸地皆名为得。理实为论。于诸地中。皆具二义。就相显故。作如是说。依深密经。初地名通达。第三地名得。

    善男子。初业菩萨。亦于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释曰。此即第二劝初学者。地前菩萨。未能通达。亦未能得。虽未可叹。亦于是中。随学作意。而应勤修勿生懈废。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唯伺三摩他。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释曰。自下第十有寻伺等差别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此问意云。如上所说。止观二种。皆寻等三种别相。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乃至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三种皆言三摩地者。为简散位。故说此言。旧诸经论。名为觉观。大唐三藏。翻为寻伺。然此寻伺有差别者。萨婆多宗。各别有体。容互相应。依经部宗。体类是同。说不俱起。故成实论觉观品云。有说。觉观在一心者。是事不然。唯此成实论意。非一时起。亦非离心有别自性。今依大乘。皆用思慧以为自性。而非相应。粗细异故。如瑜伽释第一卷云。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惟求粗位名寻。即此二种。于境伺察细位名伺。非一刹那二法相应。一类粗细。前后异故。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于如所取寻伺法相。若有粗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有二复次。即分为二。初唯就地前辨差别相。后通约地上辨差别相。前中三别。即分为三。此即初也。谓佛告慈氏。如所闻思二慧所取。于中寻伺文义法相粗显领受。观察止观。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若于彼相虽无粗显领受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无名寻唯伺三摩地。

    释曰。第二辨无寻唯伺相。于彼如前总别法相。虽无粗显观察。而有微细忆念彼前总别教法光明之念。领受观察。所有止观。名为无寻唯伺三摩地。故世亲释第七卷云。于随所受寻伺法中。不起粗显领受观察。但由止观忆念光明。而起微细领受观察。彼光明念者。有其多种。有依闻慧。以释光明。如瑜伽第二十云。谓如所闻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与彼俱行彼相应想。名光明想。或依三慧以释光明。故瑜伽第十一云。法光明者。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或复修习随念佛等。或说四种。如瑜伽第二十八云。当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义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毗钵舍那光明。依此四种光明增上。名光明想。解云。如是光明。自有二释。一云。彼光明者。彼所取法同分影像。当念显现。名彼光明。念即能缘。若依此说。光明之念。名光明念。是依主释。一云。彼能缘念能显照了。名彼光明。若依此释。是持业释。念即光故。

    若即于彼一切法相都无作意。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释曰。第三释无寻伺相。谓即于彼前止观位所缘诸法。任运淳熟。都无作意领受观察。名无寻伺三摩地。又解。此云都无作意者。谓于地前。学真如观。息诸分别。名无作意。

    复次善男子。若有寻求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释曰。自下第二通约地上。辨差别相。于中三段。即分为三。此即初也。此约地前四寻思说。谓加行位中。暖顶善根。寻求自义自性差别。名为寻求。故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若有伺察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

    释曰。此释第二无寻唯伺。谓忍第一法二种善根。如实了知名等四境。名为伺察。如是名为无寻唯伺三摩地。如是寻思及如实智。如成唯识及摄大乘及瑜伽论菩萨地中。具广分别。

    若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释曰。第三释无寻伺相。谓在地上。总缘诸法。作真如观。离诸寻伺。名无寻伺。故摄大乘云。为何义故入唯识性。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然此寻伺三地别相。义如别事。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举相。云何舍相。

    释曰。自下第十一止举舍相差别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此问意云。世尊处处说止举舍三种别相。梵音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境。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毗钵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或名为举。离沉没故。梵音优毕叉。此翻名舍。离沉掉故。然今此中。且不说观。如是三相。其相云何。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心掉举。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及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答前三问。即分为三。此答止相。谓若菩萨修观行时。若心已掉举时。或恐应掉举时。有二作意。一缘可缘法。二缘无间心即由如是二种作意。令心寂静。名为止相。无间心者。即前所说。是奢摩他所缘境界。

    若心沉没。或恐沉没时。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

    释曰。此辨举相。谓若菩萨。修观行时。若心已沉没时。或恐应没沉时。有二作意。一缘可欣法。二缘彼心相。即由如是二种作意。令心策励。名为举相。言心相者。即前所说毗钵舍那所缘境界。

    若于一向止道。或于一向观道。或于双运转送。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

    释曰。第三释其舍相。谓一向止。或一向观。或于双运转道。惛沉掉举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作意。及以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名为舍。一向止观。各离沉举顺违二障。故亦名舍。问。无功用及任运转。有何异耶。答。行相相似。但初成就不作功用。名无功用。复淳熟时。任运转故。故名任运。如成唯识第六卷中行舍中说平等正直无功用住。约初中后三时差别。无别行相。此亦如是。问。此三法其体如何。解云。以定为止。以观为举。所言舍者。旧来相传。自有两释。一云。合说止观以为自体。离沉掉故。一云。十一善心法中。舍为自性。故成唯识第六卷云。云何行舍。于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体。对治掉举净住为业。准此得知。行舍为体。虽有两释。后说为胜。然此所说。止观及舍。名作意者。是邻近释。如四念处。虽言是念。论体是恶。问。以观为举。如何瑜伽第三十一。开为四种。谓止观举舍。解云。若是举者。必是其观。自有观门。而非是举。谓不对治惛沉等时。然此止等差别相者。如瑜伽论第三十一。止观举舍。皆有三相。谓止止相止时等。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萨众。知法知义。云何知法。云何知义。

    释曰。自下第十二知法知义差别门。于中有二。初明知法知义。后慈氏乃至云何除遣诸相下。辨除遣诸相。前中有二。初约所知明知法知义。后慈氏乃至若闻所成慧下。明能知智。故无性摄论第六卷云。大乘法义。为闻慧等三种所缘。又解。初正释知法知义。后慈氏菩萨乃至云何为见下。释知见差别。虽有两释。且依前说。就知法知义。文别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文有两节。初问所依教。后云何下。正发问辞。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彼诸菩萨。由五种相。了知于法。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明知法。后释知义。就知法中。文别有四。初标业举数。二依数列名。三次第别释。四释已总结。此即初也。

    一者知。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别。五者知总。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五中前三知教自性。即准此文。如来教法。名句文身以为自性。后二知教总别之义。然此总别。自有五释。一云。知名。故名知别。若知于句。名为知总。一云。名中有众多名。各各别知。名为知别。总合了知。名为知总。句身文身总别亦尔。一云。各各别知名句文身。名为知别。总合而知名句文身。名为知总。一云。众多契经各各别知。名为知别。总合了知名为知总。如前广说。一云。知总别者。谓能了知缘总别心。名知总别。非知名等。问。既云知心。何名知法。解云。如显扬说。能说之者及所为等。皆名知文。故缘知法心亦名知法。

    云何为名。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即分为五。皆有问答。此即问名。

    谓于一切染净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设。

    释曰。第二正释。谓一切法。不出染净。能诠染净诸法自性想假施设。目之为名。此中意说。一切诸法。皆有二义一者自性。如说人天及眼耳等。目法自性。故说为名。名从想生。故名为想。据实诸法离诸名言。而假说故。名假安立。

    云何为句。

    释曰。自下释句。先问。后答。此初问也。

    谓即于彼名聚集中。能随宣说诸染净义。依持建立。

    释曰。第二正答。谓即于彼名聚集中。别有假法。能诠染净差别之义。名之为句。如说有对无对有见无见等差别之义。谓此句法。能与所诠为所依故。名之为依。摄持所诠。令不失落。故名为持。或可依者谓句依义。而能显彼。故名为依。

    云何为文。

    释曰。自下释文。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即彼二所依止字。

    释曰。第二正答。谓彼文字虽不能诠。而能与彼为所依止。若离于字。二不成故。然此三种有差别者。梵音南摩。此翻为名。是归趣义。皈趣所诠故。然释此名。诸论不同。依毗婆沙有其三义。谓随召合。故彼论云。何故名名。答。名者名为随。名为召。名为合。随者如其所作即往相应。召者为此义立。如求便应。合者随造颂转令与义会。五蕴论云。诸行自性增语为性。集论亦尔。杂集释云。自性增语者。谓说人天眼耳等事。显扬第一。及瑜伽论五十二。大同集论。又依瑜伽八十一云。问。名是何义。答。能令种种共所了知。故名为名。又能令意作种种相。故名为名。又由语言之所呼召。故名为名。显扬十二亦同瑜伽。梵音钵陀。此翻为迹。如见鸟迹而表于鸟。如是四句。表有颂文。随义翻之。亦名为句。而释此句。诸论不同。毗婆沙云。显义满足。名之为句。五蕰论云。云何为句身。谓诸法差别增语为性。集论亦尔。杂集释云。差别增语者。谓说诸行无常一切有情当死等义。显扬瑜伽大同集论。瑜伽八十一云。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名为句。显扬十二亦同瑜伽。梵音便缮那。此翻为文。此是典语。梵音恶刹。此翻为字。即是俗语。恐有不会文字是一。故诸处云文即是字。集论云。文身者。谓于彼二所依诸字假立文身。杂集释曰。彼二所依诸字者。谓自性差别增言所依诸字。如??壹邬等。文者能彰义。能彰彼二故。此又名显。能显义故。此复名字无异转故。所以者何。如眼名眼。离此名外更有照了导等异名改转。由彼同显此想故。非??壹等字。离??壹等差别外。更有差别能显此字。故无异转说名为字。无异转者。谓不流转。五蕴所说同集论说。显扬瑜伽亦同彼说。瑜伽八十一云。随显名句故名为文。显扬十二。亦同瑜伽。论其体者。萨婆多宗。离声已外别有自性。是不相行蕰所摄。若广分别。如顺正理第十四说。若依经部。即依音声假说名等。有其三释。一云。声处所摄。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一云。法处所摄。意识境故。一云。声处法处前二说故。今依大乘。是不相应行蕰所摄。是假非实。广如瑜伽杂集等说。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云何于彼各别了知。

    释曰。自下别释。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由各别所缘作意。

    释曰。第二正说。谓由了知名等别相。诠用各别。名了知别。

    云何于彼总合了知。

    释曰。自下释总。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由总合所缘作意。

    释曰。第二正答。谓由了知名等三种。总略为一。显所诠义。故名知总。别有五释。准上应知。

    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为知法。如是名为菩萨知法。

    释曰。第四总结应知。

    善男子。彼诸菩萨。由十种相了知于义。

    释曰。自下第二释所知义。于中有二。初明止观知义。后明三慧知义。又解。三慧不入知义中。就知义中。文别有四。一约十义以明知义。二约五义以释知义。三约四义以释知义。四约三义以释知义。就十义中。文别有四。一标章举数。二依数列名。三次第别释。四总结十义。此即第一标章举数。

    一者知尽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义。四者知所取义。五者知建立义。六者知受用义。七者知颠倒义。八者知无倒义。九者知杂染义。十者知清净义。

    释曰。此即第二依数列名。

    善男子。尽所有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是名此中尽所有性。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别释十义。即分为十。就初义中。文别有二。初正释。后指事类释。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牒。次释。后结。谓所知法不出染净。染净法中所有一切品类差别摄法周尽。名尽所有性。

    如五数蕴。六数内处。六数外处。如是一切。

    释曰。第二指事类释。如五蕴等言即是指事。谓一切法。自有二种。一者。一切有为。以五数蕴。摄有为尽。故言尽所有性。二者。一切有为无为。以六内处及外六处。如是十二。总摄一切有为无为。故言尽所有性。如是一切者。即是类释。如蕴处。如是十八数界等亦尔。

    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

    释曰。自下第二如所有性。于中有二。初略。后广。就前略中。文有三节。初牒。次释。后结。谓染净法中一味真如平等法性。名如所有性。然此二性。本出此经。而诸论师。以义取文。种种异说。若依显扬第五及深密经。与此经同。若依集论第六杂集十一。蕴界处三。名尽所有性。四谛十六行真如四法。即三解脱。名如所有性。故集论云。尽所有性者。谓蕴界处。如所有性者。谓四圣谛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相。杂集释云。唯有所尔分量边际。是故建立蕴界处三。名尽所有性。由如是等义差别门。了所知境。故名如所有性。具说如彼。解云。准上二论。释经意者。三科法门摄法周尽。名尽所有性。由如是等四圣谛理。乃至空无愿等。了所知境。名如所有性。非真如如名如所有。显扬十六。但列其名。而不解释。若依瑜伽第二十六。与前不同。故彼论云。云何名为尽所有性。谓色蕴外。更无余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一切有为事。皆五法所摄。一切诸法界处所摄。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如是名为尽所有性。云何名为如所有性。谓若所缘是真如实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解云。言不同者。集论杂集说四圣谛名如所有。如上所说。此瑜伽意。说四圣谛名尽所有。所以然者。由四圣谛摄诸染净。依此义故。名尽所有。各据一义。故不相违。又集论等不说四种道理名如所有性。此论不说四法印等名如所有性者。影略互显。亦不相违。问。岂不真如界处所摄。如何不说尽所有性。解云。据实二性体无宽狭。界处能摄一切法故。四种道理摄法尽故。而就相显。蕴等三法名尽所有。七真如等名如所有。或可随相分别。有其四句。自有尽而非如。如蕰处等。如而非尽。如七如等。亦尽亦如。如四圣谛。非尽非如。如空华等。

    此复七种。

    释曰。自下第二广释七如。于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次第别释。后约四平等。属当七如。此即初也。

    一者流转真如。谓一切行无先后性。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然此七如。本出此经。而诸论师。即依此经。诸说不同。一依佛地第七。三无性论第一。十八空论。唯约真如。分为七种。若依此释。实相一如。唯持业释。实相即如故。清净真如。自有二义。一假实别论。唯依主释。灭谛是假。如即是实。灭之如故。二摄假从实。是持业释。灭即如故。余五唯依主释。谓流转之真如。乃至正行之真如故。二依庄严十二。中边分别。辨中边第二。唯随相说。即流转等。如其自体。不失自性。名为真如。非一味如乃名如也。实相一种。正实真如清净二义。准前可知。余之五种。非正真如。若依此释。七种真如。皆持业释。三依成唯识论。自有二义。一唯约真如。同佛地等。二随相说。同庄严等。故第八云。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杂染故。余四皆是圆成实摄。若依显扬第三。七种真如皆实真如。彼说七如名遍满故。或可随相分别。前三即真如。后四即四谛。依深密经第三。大同此经。故不别说。若广分别。如三无性论十八空论等。释七真如。即分为七。此即第一释流转如。谓一切行无前后性者。此有三释。一云。一切行中真如实性。无前后际故。名无前后性。一云。即说流转。说名真如。谓一切行念念生灭。未有而有。名之为生。故名无前。已有还无。名之为灭。名为无后。一云。诸行流转无始无终。故云无前后。依三无性论。十八空论。皆有三释。恐繁不述。

    二者相真如。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

    释曰。第二释相真如。相谓实相。谓一切法上二无我性。依成唯识。谓二无我所显实性。如何经论有此异者。据实无我即是无法。所显实性真如为体。而此经中。于所显处。说能显名。成唯识等。就实而说。故说所显。故瑜伽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无我我所名为无。

    三者了别真如。谓一切行唯是识性。

    释曰。第三释唯识如。然释此如。自有两说。若依佛地论等。唯识之性。名唯识性。若依成唯识论。有其二义。一同佛地。更有一释。于一切行唯识观智。故唯识云。随相说者。圆成实摄。既云随相是圆成实。知是无漏唯识观智。故庄严论云。唯识如者。谓无分别智。深密经云。唯识真如。知有为行皆是心。显扬亦同。

    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

    释曰。第四释苦谛如。此亦二义。谓苦谛实性。或即苦谛由集谛因之所成立。故名安立。或可四谛皆是安立。苦谛在初。得安立名。(显扬第六。瑜伽六十四。以四义释安立)依深密经。名为执着。解云。是我我所所执处故。十八空论名为依止。为众生依处故。

    五者耶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

    释曰。第五释集谛如。亦有二释。准苦应知。

    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

    释曰。第六释灭谛如。此亦二释。如上应知。

    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

    释曰。第七释道谛如。二释可知。

    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耶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释曰。自下第三约四平等属当七如。于中有四。此即第一。由三如故。有情平等。所以者何。流转即是十二缘生。安立耶行即是苦集。由此成立诸有情故。

    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

    释曰。第二由二如故。诸法平等。一切诸法。皆用真如唯识道理。为自性故。

    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释曰。第三由一如故。三乘菩提平等平等。皆同证得。断烦恼障。择灭涅槃无差别故。故诸经说。三乘圣者。同解脱床。此意说云。举所证灭。显能证智。有平等义。

    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

    释曰。第四由一如故。止观所证智慧平等。此七真如。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能取义者。谓内五色处。若心意识及诸心法。

    释曰。第三释能取义。谓能取法。即五色根取五境故。心意识者。即是八识。有其二义。一通。二别。俱如前说。及彼相应诸心所法。亦名能取。同一境故。广如集论第二杂集第三。

    所取义者。谓外六处。又能取义。亦所取义。

    释曰。第四释所取义。谓十二处中。外六种处。除诸心所。皆是所取。唯是所取。非能取故。又前能取亦是所取。以心心所。所取境故。若广分别。如集论第二杂集第三。

    建立义者。谓器世界。于中可得建立一切诸有情界。

    释曰。第五知建立义。于中有二。先总。后别。此即是总。谓器世界。即是建立诸有情处。摄持有情。故名建立。

    谓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建立。于中三释。一云。此中如其次第。即为十段。一村田量。二大地量。三瞻部洲量。四四洲量。五小千界量。六中千界量。七大千界量。八拘胝界量。九无数界量。十微尘界量。一云。于中七段。即前七段。于大千界。文别有四。一百千量。二拘胝量。三无数量。四微尘量。一云。于中有五。一村田量。二大地量。三四洲量。四三千大千世界量。五十方世界量。虽有三释。且依第三。此即初也。

    或一大地至海边际。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释曰。第二辨大地量。如文可知。

    或一瞻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释曰。第三明四洲量。言四洲者。一南瞻部洲。从树立名。北广南狭。其相如车。南边唯广三逾缮那半。三边各有二千逾缮那。二东毗提诃洲。此名胜身。东狭西广。形如半月。三边量等。东三百五十。三边各二千。三西瞿陀尼。此云牛货。形如满月。径二千五百。周围七千半。四北俱卢洲。此云胜处。或名胜生。形如方座。四边量等。面各二千。随其洲相。人面亦然。若广分别。如俱舍第十一十二瑜伽第二等。

    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释曰。第四辨三千界量。于中有三。一百千量。二拘胝。三无数量。就百千中。文有三节。初明小千。次明中千。后明大千。此小中大千。例有四节。谓一界界千界百千界。就此界量。诸说不同。若依真谛部执记云。以一四天下为一数。从一数至十。十至百。百至千。为小千世界。三倍小千为三千。谓一倍至十小千。二倍至百千。三倍至千千。此是三千世界也。三千又作三倍增。以为大千。谓一倍至十三千。二倍至百三千。三倍至千三千。以为大千世界也。(依真谛师般若记云。三千者即举中千大千。即举后大千以三倍小千。故名三千)若依长阿含经第十八云。千日月。千须弥山。千四天下。千六欲天。千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千小千界名中千界。千中千界名三千大千世界。杂阿含十六亦同。若依俱舍十一。释有二义。初明处量。后正明三千大千。言处量者。彼云。夜摩等天宫依处量有几。

    有余师说。此上四天。依处量同妙高山顶。有余师说。上倍倍增。有余师言。初静虑地宫殿依处。等一四洲。第二静虑等小千界。第三静虑等中千界。第四静虑等大千界。有余师言。下三静虑。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静虑量无边际。言三千者。彼云。齐何量说小中大千。颂曰。

    四大洲日月  苏迷卢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说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坏

    若依顺正理第三十一。大同俱舍。而差别者。彼云。此中千。小唯举至梵世。故少光等非小千界摄。积小千等为中大千故。中大千亦不摄彼。又言小者是卑下义。以除上故。如截角牛积小成余。亦非摄彼。解云。依正理论。三千大千唯至梵世。圣教唯说至梵世故。积小千界成中大故。今依大乘。诸教不同。若依杂集第六。佛地第六。瑜伽第二。智度论第七。同前所引。长阿含等。更无异释。若依显扬第一大同前说。而差别者。彼云。问。何因缘故。小千世界。名为卑小。答。由如特牛断去两角。以缺减故。名为卑小。如是梵世已下。其中所有千世界不如上地。故名卑小。如是三千世界三灾所坏。谓火水风灾。解云。准此小千不至上地。应知中大即通上地。又云。三千世界三灾所坏。故知初禅小千。二禅中千。三禅大千。又依显扬十八。与上少异。彼云。何因缘故。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多世界。乃至色究竟天。而同说为一世界。但至梵世。谓亦由二因故。一同成坏故。二建立众会故。解云。准此大千世界至第四禅。而阿含等。至梵世者。由二因缘。一同成坏。谓具之三灾所成坏故。二建立众会。谓初禅已下王众差别。摄众会故。问。三千世界。既通色究竟。如何说言三灾所坏立三千界。解云。且约三灾。属当三千。理实而言。第四静虑亦通大千。故十地经云。八地菩萨。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九地菩萨。多作大梵天王。主二千世界。十地菩萨。多作摩醯首罗天王。主三千世界。依深密经。与上小异。彼云。彼百千。彼百千阎浮提。彼百千。彼百千万。名为一千世界。彼一千世界百倍。彼百倍千倍。彼千倍百千倍。名为二千中千世界。彼二千中世界百倍千倍百千倍。名为三千大千世界者。译异也。若依金光明经。三千世界通无色界。彼云。是诸仁王。手擎香炉。供养经时。其香遍布。于一念顷。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乃至百亿非想非非想天。

    解云。准此大乘。三千大千亦通非想。问。若尔。如何会释瑜伽等论。解云。圣教自有二种。一者共教。如阿含等。二者不共教。如金光明等。就共教中。自有两释。若依顺正理等。唯约初禅已下。说三千界。若依显扬等。据实乃至第四静虑。由二缘故。故阿含经。唯至初定。如前已说。问。三千世界。以谁为主。答。释此义。诸教不同。依大品经等。轮王为主。彼云。化作转轮王。领三千世界。依大集经。魔王为主。彼云。有魔王领三千世界。依法华经。初禅梵王为主。彼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又智度论云。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尸弃。又阿含经等说。三千界至初定故。依十地经。第十地菩萨为主。彼云。十地菩萨。多作魔醯首罗天王。主三千大千世界。又显扬论说。三千界通色究竟故。依仁王经。世尊为主。故彼上卷云。圆智无相三界王。金光明经说。三千界通无色界故。

    或此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

    释曰。第二明拘胝量。言拘胝者。此云亿也。故解深密经说名为亿。智度论亦名为亿。故第七云。百亿日月乃至百亿大梵。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又瑜伽第二云。百拘胝四大洲。乃至百拘胝梵世间。名三千大千世界。故知拘胝即是亿也。依婆沙论一百七十七云。积一至百千。名洛叉。百至百千。名俱胝。百千俱胝名那庾多。依俱舍论第十二云。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依智度论第四卷云。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解云。拘胝传释有三。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谓此一拘胝三千大千世界。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百千数。

    或此无数此百无数此千无数此百千无数。

    释曰。第三辨无数量。梵音阿僧企耶。此云无数。依大婆沙及俱舍论。六十数中。第五十二。名为无数。依智度论云。天人中能知笇数极数不复能知。是名一阿僧祗。具说如彼。依华严经僧祗品说。百二十转中。第一百三。名阿僧祗。谓此一无数三千大千世界。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百千数。

    或三千大千世界无数百千微尘量等。于十方面无量无数诸器世界。

    释曰。第五明十方界量。一三千世界。二无数百千三千世界。三微尘量等十方无量三千世界故。显扬云。三千世界无数百千世界极微尘等十方无量无数世界。又解。一方无数百千微尘量等三千世界。十方无量无数三千世界。皆说名为建立义也。

    受用义者。谓我所说诸有情类。为受用故摄受资具。

    释曰。第六知受用义。谓诸有情为受用故。具足摄受十身资具。故瑜伽论第二卷云。云何十种身资具。一食。二饮。三乘。四依。五庄严具。六歌笑儛乐。七香鬘涂末。八什物之具。九照明。十男女受行。又解。言摄受者。七种摄受事。言资具者。十身资具。七种摄受事者。如瑜伽论第二卷说。云何七种摄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仆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五田宅??肆事。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七库藏事。十身资具。已如上说。

    颠倒义者。谓即于彼能取等义。无常计常。想倒心倒见倒。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想倒心倒见倒。

    释曰。第七释颠倒义。谓即于彼如上所说能取等义。七种颠倒。名颠倒义。此七颠倒。如十七地第八卷说。彼云。颠倒摄者。谓七颠倒。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五于苦乐倒。六于不净净倒。想倒者。谓于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乐净我妄想分别。见倒者。谓即于彼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着。心倒者。谓即于彼所执着中贪等烦恼。当知烦恼。略有三种。或有烦恼是倒根本。或有烦恼是颠倒体。或有烦恼是倒等流。倒根本者。谓无明。颠倒体者。谓萨迦耶见边执见一分。见取戒禁取及贪。倒等流者。谓邪见边执见一分。瞋慢及痴。此中萨迦耶见是无我我倒。边执见一分是无常常倒。见取是不净净倒。戒禁取是于苦乐倒。贪通二种。谓不净净想。及于苦乐倒。若广分别。如俱舍十九。顺正理四十七。婆沙一百四。及四倒章。

    无倒义者。与上相违。能对治彼。应知其相。

    释曰。第八释无倒义。返上应知。

    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

    释曰。第九明杂染义。文有三节。初牒章门。次标其数。后列其名。若依无性摄大乘释第二卷云。言杂染者。是浑是不净义。杂染有三。一烦恼所作。二业所作。三生所作。(解云。烦恼不静乱心名浑。业性造作令心不澄称之为浊。生死有漏是名不净)又显扬论第一卷云。烦恼杂染者。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合名烦恼杂染。业杂染者。谓或因烦恼所生。或因烦恼缘助善法所生。如其所应。三界所摄身语意业。生杂染者。谓因烦恼及业故生。因生故苦。具说如彼。若广分别。如瑜伽论第八第九。

    清净义者。谓即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

    释曰。第十释清净义。所有离系。菩提分法。自有二说。一云。所有离系及菩提分法。名清净义。是相违释。一云。所有离系之菩提分法。举果显因。是清净义。是依主释。虽有两说。后释为胜。故显扬论第五卷云。清净义者。谓为证三种杂离系故。所修一切菩提分法。又摄论云。清净义者。是鲜是洁。是扫除义。清净有二。一世间清净。以有漏道暂时损伏现烦恼故。二出世清净。以无漏道毕竟断灭彼随眠故(解云。离惑称鲜。离业名洁。离生死义。是谓扫除)。

    善男子。如是十种。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释曰。第四总结十义能摄诸义。如是十义显扬第五。一同此经。而差别者。彼论七如。但列其名。而不解释。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五种义故。名为知义。

    释曰。自下第二约五种义。以释知义。于中有四。一标章举数。二问答列名。三次第别释。四总结五义。此即初也。

    何等五义。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列名。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初也。

    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义。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于此觉了。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于此五中。总分为三。初二所知境。第三能知智。即是因行。后二即是所证果。

    此中遍知事者。当知即是一切所知。谓或诸蕴。或诸内处。或诸外处。如是一切。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即分为五。此释初义。文有三节。初牒。次释。后类。事谓体事。谓一切法所知境。或是五蕴。或十二处。十二处中。内诸六处。外诸六处。如是一切者。类释界皆是所知。故显扬云。遍知事者。谓蕴界处如是等。依瑜伽论八十二云。遍知事者。谓蕴界处缘起念住及正断等。显扬十三。亦同瑜伽。

    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应知境。

    释曰。第二明遍知义。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别释。后类释。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牒。后释。谓与前事有差别者。前出境体。未辨种种义门差别故。今此门明义差别。

    谓世俗故。或胜义故。

    释曰。自下别释。有十一门。此即第一世俗胜义门。如集论第一杂集第二云。云何世俗。几是世俗。为何义故现世俗耶。谓杂染所缘是世俗有义。一切皆是世俗有。(言一切者。具五蕰十二处十八界三十五法。故言一切也)为舍执着杂染相我故。观察世俗有。云何胜义有。几是胜有。为何义故观胜义有耶。谓清净所缘是胜义有义。一切皆是胜义有。为舍执着清净我相故。观察胜义有。杂集释云。一切皆是胜义有者。以一切法不离真如故。若广分别。如二谛章。

    或功德故。或过失故。

    释曰。第二功德过失门。谓四无量等。及百四十不共佛法。名为功德。五逆十恶四重烦恼等。名为过失故。下经云。过失者。诸杂染法。功德者。诸清净法。中边论曰。涅槃名功德。生死名过失。

    缘故世故。

    释曰。第三四缘分别门。第四三世分别门。言四缘者。如瑜伽论第三卷云。又有四缘者。一者因缘。谓诸种子。二等无间缘。谓若此识无闻诸识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三所缘缘。谓诸心心法所缘境界。四增上缘。谓除种子余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识。所余识亦尔。又善不善性。能取爱非爱果。如是等类名增上缘。广如别章。言三世者。瑜伽论第三云。云何建立三世。谓诸种子不离法故。如法建立。又由与果未与果故。若诸法果。若以灭相是过去。有因未生相是未来。已生未灭相是现在。又瑜伽五十二云。若已与果种子相续名过去界。若未与果当来种子相续名未来界。若未与果现在种子相续名现在界。当知此中如是密意。又云。过去诸行与果故有。未来诸行摄因故有。所以者何。现在诸行三相所显。一是过去果性故。二是未来因性故。三自性相续不断故。具说如彼。瑜伽五十六亦同。辨中边第二。集论第二。杂集第三。显扬第九。大同瑜伽。又成唯识第三卷云。应信大乘缘起正理。谓此正理深妙离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设。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对说现果。假谓现识似彼相现。如是因果理趣显然。远离二边。契会中道。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或生或住或坏相故。

    释曰。第五生等三相门。瑜伽三云。由缘力故。今最初生。名生有为相。即已生时。唯生刹那随转故。名住有为相。生刹那后。刹那不住故。名无常有为相。广如别章。

    或如病等故。

    释曰。第六病等分别门。故瑜伽论八十六云。厌背想者。复有四行。谓于诸行思惟如病如痈如箭恼害。如病者。谓如有一。因界错乱所生病苦。修厌背想。如痈者。谓如有一。因于先业所生痈苦。修厌背想。如箭者。谓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习厌背想。恼害者。谓于亲财等匮乏中。因自耶计所生诸苦。修厌背想。如是名为修观行者。于诸行中。修厌背想。又智度论五十四云。观五众能生诸恼。故言如病。有人闻五众如病。谓为轻微。故言如痈疽。有人以痈疽难愈犹或可差。故言如箭镝入体不可得出。有人以箭镝在体虽沉深难拔出。良方妙术犹可令出。故言常痛恼。广说如彼。

    或苦集等故。

    释曰。第七四谛分别门。等言等取灭道二谛。此四谛义。如前章说。

    或真如实际法界等故。

    释曰。第八真如众名门。言真如者。如成唯识第九卷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又成唯识第二卷云。理非妄倒。故曰真如。亲光释云。由离一切虚妄颠倒。假名真如。言实际者。无性释云。真故名实。究竟名际。际声即是边际言故。如事边际。亲光释云。分折推求诸法虚假。极至于此。更不可度。唯此是真。假立实际。言法界者。无性释云。法界者。谓是一切净法因。亲光释云。能与一切善法所依假立法界。等者等取空无我等。然此众名。诸教不同。辨中边论。略举六名。等无我等。故彼颂云。

    略说空异门  谓真如实际  无相胜义性

    法界等应知

    广说如彼。集论第一。略举七名。谓真如。无我性。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广如彼论及杂集释。摄论佛地亦说众名。而不具足。依大般若。有十一名。谓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或广略故。

    释曰。第九广略分别门。显扬第二十云。略广者。谓先说一句法。后后以无量句转转分别显了究竟。此经第五名为总别。释同显扬。如瑜伽论八十一云。略义者。谓宣说诸法同类相应。广义者。谓宣说诸法异类相应。复次有二种略义。一者名略。二者义略。如略义。如是广义亦有二种。一者名广。二者义广。如世尊言。舍利子。我所说法或略或广。当知此中显示世尊于契经中文广义略。于伽他中义广文略。依智度论四十六云。诸佛说法有二种。或初略后广。为解义故。或初广后略。为易持故。十住婆沙第三卷云。略说者。以少言辞。苞含多义。利根之人。闻即开悟。广说者。于一事一义中种种因缘。为诸钝根乐分别者。敷演解说。略广者。亦以一言苞举广义。又亦种种演敷一义。

    或一向记故。分别记故。或返问记故。或置记故。

    释曰。第十四记差别门。如佛地论第六卷说。言四记者。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返问记。四嘿置记。一向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生者决定灭耶。佛法僧宝良福田耶。如是等问。应一向记。此义决定。分别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灭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宝唯有一耶。如是等问。应分别记。此义不定。反问记者。如有问言。菩萨十地为上为下。佛法僧宝为胜为劣。如是等问。应反问记。汝望何问。嘿置记者。如有问言。实有性我。为善为恶。石女儿色。为黑为白。如是等问。应嘿置记。不应记故。长戏论故(若广分别。如毗昙第一。俱舍论第十九。顺正理第四十九。毗婆沙第十五卷。智度论第二十二二十六三十五。涅槃经三十五。瑜伽论第八十一也)。

    或隐密故。或显了故。

    释曰。第十一隐密显了门。如显扬论第六卷云。隐密教者。谓多分声闻藏教。显了教者。谓多分大乘藏教。瑜伽六十四亦同显扬。依智度论六十五云。诸佛事有二种。一密。二现。初转法轮。得声闻果。依显了教。若得菩萨无生忍等。依隐密教。广如彼说。或可说三性教名为显了。三无性教名为隐密。

    如是等类。当知一切名遍知义。

    释曰。第三类释。如文可知。

    言遍知者。当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所谓念住或正断等。

    释曰。此释第三遍知。谓即能取前二境界四念住等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得遍知果者。

    释曰。第四释遍知果。先牒。后释。此即牒也。

    谓贪瞋痴永毗奈耶及贪瞋痴一切永断。诸沙门果(自有本云永断毗奈耶者谬也。今勘草本经本瑜伽。皆云永毗奈耶也)。

    释曰。第四正释。于中有二。初释无为果。后释有为果。此即初也。毗奈耶者。此云灭也。即是伏灭。此贪瞋痴若永断者。即是正灭。用此正灭。为沙门果。故显扬云。谓永灭贪瞋痴及无遗余。贪瞋痴断。四沙门果。

    及我所说声闻如来。若共不共世出世间所有功德。于彼作证。

    释曰。第二释有为果。所谓声闻及诸如来。八解脱等诸共功德。力无畏等一百四十不共功德。于彼作证。问。如何不说独觉功德。解云。据实亦有独觉功德。故显扬论通说三乘所有功德。而今此经准可知故。略不说之。或可摄在声闻藏中。

    于此觉了者。谓即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

    释曰。第五辨觉了义。谓后得智。于所证得有为无为所有功德。能知能证诸解脱智。能广为他宣说显示。故深密云。能知解脱。能受解脱。为他广说。或可诸解脱智者。智体离障。名解脱智。若依显扬。名受用遍智果。释义同经。

    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释曰。第四总结。如文可知。显扬五义。并同此经。更无异释。依杂集论第十五卷。自有两文。若依前文。开为六义。释文少异。故彼论云。所遍知事谓蕴等。所遍知义谓无常等。遍知因缘谓净尸罗守根门等。遍知自性谓菩提分法。遍知果谓解脱。彼证受谓解脱智见。集论第七但列六名。同杂集论。而不解释。若依杂集。后文引爱味经。释此五义。名同此经。释义有异。彼云。所遍知事者谓色等。遍知义者谓有味等。由此差别义遍知色等事故。遍知者。谓于五取蕴。由如是三转如实遍知。(言三转者。即于如前所遍知事所遍知义及此遍知。名为三转。以于五蕴三度观度故。又解。于五蕴中。三度观察。故名三转。一者爱味即观集谛。二者过患即观苦谛。三者出离观灭道。或可示转。劝转证转名为三转)遍知果者。谓从此诸天世间乃至并天人皆得解脱。乃至极解脱。彼证受者。谓自证知我已证觉无上正等菩提。

    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四种义。名为知义。

    释曰。自下第三约四种义。以明知义。于中有三。先总。次别。后结。此即初也。

    何等四义。

    释曰。自下别释。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一者心执受义。二者领纳义。三者了别义。四杂染清净义。

    释曰。第二正释。然释四义。自有二说。一云。心执受义者。谓知自心于境执受。领纳义者。如彼三受纳之义。了别义者。谓知诸识了别境义。杂染清净义者。知一切法杂染清净。一云。此四如其次第。知四念处所缘四境。谓身受心法。而言心执受者。举能执受。显所执身。

    善男子。如是四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释曰。第三总结应知。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三种义故。名为知义。

    释曰。自下第四约三种义。以释知义。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列名。后别释。此即初也。

    何等三义。

    释曰。自下问答列名。此即问也。

    一者文义。二者义义。三者界义。

    释曰。此即第二依数列名。

    善男子。言文义者。谓名身等。

    释曰。自下第三别释三义。即分为三。此即初义。言文义者。所谓名身句身文身。此名等三。有积集义。皆名为身。或可身者体义。谓名等三。皆有体故。名之为身。即此三种。能彰显义。皆名为文。即是所诠之义。故名文义。

    义义当知复有十种。

    释曰。自下第二释其义义。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依数列名。此即初也。是前文义所诠义故。名为义义。

    一者真实相。

    释曰。自下第二依数列名。此即初相。谓一切法实相真如。故下经云。谛实者。谓诸法真如。解云。谛实即是真实相也。

    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断相。四者作证相。五者修习相。

    释曰。此四种相。如其次第。苦集灭道四谛相也。

    六者即彼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

    释曰。此第六相。即前五相。一一皆有众多义门品类差别。

    七者所依能依相属相。

    释曰。释第七相。显扬第五云。所依能依相属相者。谓大种是所依。造色是能依。或可眼等是所依。识等是能依。或可能诠是所依。所诠是能依。如是能所互相系属。名相属相。

    八者即遍知等障碍法相。

    释曰。辨第八相。即是四谛所断烦恼。名障碍法相。若依下文。谓即于修菩提分法。能随障碍诸染污相。是名彼障碍法相。

    九者即彼随顺法相。

    释曰。辨第九相。即是四谛能断惑智。名随顺法相。若依下文。谓即于彼多所作。名彼随顺法相。

    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

    释曰。明第十相。谓不遍知等烦恼过失。及遍知等智慧功德差别之相。故下经云。彼过患相者。当知即彼诸障碍法所有过失。彼胜利相者。当知即彼诸随顺法所有功德。又解。总说四谛名真实相。故瑜伽论六十四云。一谛相教。余之九相。名同此经。苦谛名遍知相。集谛名永断相。灭谛名作证相。道谛名修习相。十六行差别。名即彼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说集因苦果道因灭果相。称义名所依能依相属相。因名所依。果为能依也。说四谛所断法名为即遍知谛果法相。决择分等名为即彼随顺法相。烦恼过失遍知功德。名不遍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若依杂集第十五卷。引爱味经。具释十相。故彼论云。真实相者。谓取蕴所摄苦谛相。遍知相者。谓即于此有味等如实智。永断相作证相者。谓从一切世间得解脱。由永断诸障证得转依故。修习相者。谓离颠倒心。多修习住。品类差别相者。(解云。此差别相。如其次第释上五相。有差别义也)真实相有五种差别。谓色乃至识。遍知相有三种差别。谓味由味故。乃至出离由出离故。如实知。(解云。三差别者。谓味出离如实知。若依此释。爱味即是集谛。言乃至者。即摄过患苦谛。出离是灭谛。如实知是道谛。或可三者一爱味。二过患。三出离。于此三种。如实了知。名如实知也)永断相作证相。各有二种差别。谓烦恼解脱。苦解脱。从此诸天世间乃至并天人皆得解脱者。显烦恼解脱。为显此差别义故。次说出离言。何以故。由余经言。出离云何。谓若于是处贪欲永灭贪欲永断。超过贪欲故。如是由能生未来苦烦恼得离系故。苦亦解脱。为显此差别义故。次说离系缚极解脱。修习相者有二种差别。谓见道修道。离颠倒心者显示见道。多修习住者显示修道。能依所依相属相者。谓显示真实相等。为后后所依性。遍知等障碍法相者。谓如是三转不如实知。遍知等随顺法相者。谓观察如所安立色等法中味等相。于不遍知等过失相者。谓不解脱乃至不证觉无上正等菩提。与此相违。名于遍知等功德相。

    言界义者谓五种界。

    释曰。第三释界义。于中有三。初标章数。次依数列名。后总结五义。此即初也。

    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调伏界。五者调伏方便界。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庄严十二名五无量。故彼论云。五事无量者。一应化事无量。由摄一切众生界故。二应净事无量。由摄一切器世界故。三应得事无量。由摄一切法界故。四应成事无量。由摄一切可化众生故。五应说事无量。由摄十二部经是化主方便故。显扬第三。亦名五无量。故彼论云。一有情无量。菩萨思惟无量世界一切有情差别之相。或一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五趣四生等。二世界无量。菩萨思惟十方无量器世界相染。此世界净。或成坏种种形界差别建立等。三法界无量。菩萨思惟十方无量世界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是色非色有见无见等。四所调伏无量。菩萨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有情种种行种种姓。或声闻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如来种性。耎中上根胜劣差别等。五调伏方便无量。菩萨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调伏方便。此因说秘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说显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摄受方便。此因折伏方便等。方令调伏。具说如彼。广如第十经记中说。

    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释曰。第三总结五义。然此结文。依经草本瑜伽草本及深密经。皆云如是五义。若依显扬第五卷云。如是三义普摄诸义。如上十义五义四义。皆有经数。准上知。此中三义为胜。此经瑜伽两处草本及深密经。皆云五义。不放辄回。

    解深密经疏卷第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