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椤伽师资记》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九月八日,我在巴黎国立图书馆读了敦煌写本《楞伽师资记》,当时我就承认这是一篇重要的史料。不久我回到伦敦,又在大英博物院读了一种别本。这两种本子,我都托人影印带回来了。五年以来,我时时想整理这书付印,始终不曾如愿。今年朝鲜金九经先生借了我的巴黎、伦敦两种写本,校写为定本,用活字印行。印成之后,金先生请我校勘了一遍,他又要我写一篇序。我感谢金先生能做我所久想做的工作,就不敢辞谢他作序的请求了。

    《楞伽师资记》的作者净觉,伦敦本作东都沙门释净觉居太行山灵泉谷集

    巴黎本“谷”作“会”,又删“集”字,就不可解了。《全唐文》卷三二七有王维的《大安国寺放大德净觉师塔铭卜篇,说:

    禅师法名净觉,俗姓韦氏,孝和皇帝庶人(韦后)之弟也。……

    将议封拜,禅师……裂裳裹足以宵遁,……入太行山,削发受具。……闻东京有蹈大师,乃脱履户前,抠衣坐下。……大师委运,送广化缘。……门人与宣父中分,原食与封君相比。

    此文与《师资记》的自序相印证。原序说净觉之师安州大和尚(即玄睛,王维文作库大师),

    大唐中宗孝和皇帝景龙二年,勃召入西京,便于东都广开禅法。净觉当众归依,一G承事。

    王维碑文中记净觉死于“某载月日”,但王维死在乾元二年(七五七),而净觉归依百睛在中宗是龙二年顷(七O八) ,我们可以推想净觉死在开元天宝之间,约在西历七四①左右。

    此书著作的年代也不可考,但记中述神秀的门下普寂,敬贤,义福,惠福四个禅师,“宴坐名山,澄神逐谷”,可见作此记时,普寂等四人都生存。义福死在开元二十四年(七三六),普寂死在开元二十七年(七三九)。我们可以推想此记作于开元时,正当楞伽宗大师势力最盛时。

    楞伽宗托始于菩提达摩。达摩来自南印度,耐大乘人楞伽经》顾名思义正是南方经典,所以达摩教人只读《楞伽卜经。慧可以下,承袭此风,就成为“楞加宗”,又称为“南天竺一乘宗” , 此宗的历史,有两处重要的记载:其一部分在道直的《续高僧传·习禅》项下《菩提达摩传》及《僧可传》;其又一部分理没在《续高僧传·感通》项下《法冲传》内,依《达摩传》及《僧可传》,此宗的世系如下:

    达————-一僧副

    卜一慧可————那禅师————慧满

    卜一道育

    卜一林法师

    拨-一向居士

    肝一化公

    卜一廖公

    ——和禅师

    慧满死在贞观十六年(六四二)以后,正和道宣同时,而道宣已说:

    人世非远,球已罕闻,微言不住,清德谁序?深可痛矣。

    道宣的《续僧传》自序中明说“始距梁之始运,终唐贞观十有九年(六四五)”。但他后来陆续增添了不少的材料。法冲一传就是他新添的材料。传中说法冲

    显庆年(六五六————六六O) 言旋东夏,至今教德(六六四————六六五),年七十九矣。

    这已在《续僧传》初稿成书之后二十年了。再过两年(六六七),道宣自己也死了。法冲是道宣晚年垂死时候认得的,所以《法冲传》中的材料都不曾整理,也不曾并入达摩、僧可两传。

    《法冲传》中说:

    冲以《楞伽》奥典沉沦日久,所在追访,无惮夷险。会可师后裔盛习此经”即依师学,屡击大节,便舍徒众,任冲转教,即相续讲三十余遍。又遇可师亲传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讲之,又得百遍。

    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现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专唯念慧,不在话言。于后达摩禅师传之南北,忘言忘念,无得正现为宗。后行中原,慧可禅师创得纲纽。魏境文学多不齿之。领宗得意者时能启悟。今以人代转远,纸浮后学,“可公别传”略以详之。今叙师承,以为承嗣,所学历然有据:

    一、达摩禅师后有慧可、慧育——人。

    育师受道心行,口未曾说。

    二、可禅师后:桑禅师,惠禅师,盛禅师,那老师,端禅师,长藏师,真法师,玉法师。

    以上井口说玄理,不出文记。

    三、可师后:善师(出抄四卷),丰禅师(出疏五卷),明禅师(出流五卷)胡明师(出疏五卷)。

    四、远承可师后:大聪师(出疏五卷),道前师(抄四卷),冲法师(疏五卷),岸法师(疏五卷),宠法师(流八卷),大明师(疏十卷)。

    五、不承可师,自依《摄论储:迁禅师(出疏四卷),尚德禅师(出《人楞伽疏》十卷)。

    六、那老师后:宝禅师,惠禅师,旷法师,宏智师(名住京师西明,身亡法绝)。

    七、明禅师后:伽法师,宝瑜师,宝迎师,道莹师(并次第传灯,于今扬化)。

    冲公自从经术,专以《楞伽》名家,前后敷弘,将二百遍。须使为引,曾未涉文。……师学者苦请出义,……事不获已,作疏五卷,题为私记,今盛行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