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楞严圆通疏前茅卷之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乎。此第三重能□□是修行。极要紧法则。若能了此。一切大小乘法门。□来无非是我妙用。其或不然。何异着弊絮荆棘中行触处挂碍乎。第四能破者。三观也。所破者。三惑也。三惑虽多。不出现前一念识心。故华严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盖迷之。则此心能造六道。造九界。悟之。则此心。能造四圣。造诸佛。所以此心。至近至要。以至近故。初心可观。以至要故。无法不具。今立三观。观此识心。即真俗中。即真故。破见思。即俗故。破尘沙。即中故。破无明。又复应知。心法本妙。情故成粗。今秪破情。而不破法。情者何。一念识心。所具三惑是也。法者何。一念识心。所具即空假中是也。故曰情可破。而法不可破。执法成病。亦须破。是则今家法门。约能破言之。用智而不用识。约所破言之。破情而不破法。如此经首请三止。正明用智。而□用识也。七处徴心之后。约寻常见闻。以显真性。正□情而不破法也。一部经文。无非明此道理。故此第四重能所。最是紧关节要法门。若了乎此。知所择从。□之识二种根本。其若不然。总谓之错乱修习。第五□能证。三观也。在因名观。至果转名三菩提。所证□□也。在因名谛。至果转名三涅槃。故此经明菩提□□指众生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即下去□□明三如来藏三谛是也。阿难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如此因果。悉是转名不转体。故此第五重能所。犹为切要法门。若了乎此。谓之□果名目相应。其若不然。何异以生灭之本为因修行。以求不生不灭之果者乎。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国王。喻本有妙性也。为贼所侵。喻性为惑染也。发兵讨除。喻第一重能所。全性以起修也。兵中主帅。喻第二重能观三观。知贼所在。喻所观之境。用正用奇。喻第三重能用所用。群贼□风臣伏。喻第四重能破所破。奏凯还朝。功归圣主。喻第五重能证所证。如此五重能所。为天台一家所传秘旨。亦是楞严一经所诠法门。而交光悉所不知。由不知能起所起。能观所观。两重能所。故以己问答□相应者。反破古师问答相应之释。以己科释不相□者。反破古师科释相应之释。由不知能用所用。能破所破。两重能所。故毁天台家。用识不用智。由不知能证所证一重能所。故但知六根妙。而不知六识□□此何异田家儿。见摩尼珠。作怖畏状。谓是光怪□□驰走。而反生嗔恨哉。

    第九不识判教者。盖凡判教。有程式。有大途。不可□意。偏拘一文一义而判。故古德云。佛法不思议。唯教相难解。详此楞严一经。说时非一。故致古今判教。诸说各异。若准天台一家。判摄之式。凡为通别五时。□则显其说时次第。通则彰其教法融通。勿以凡情□见。应知并是如来赴机之相。而于通中。有乎文通义通。如后分华严。及方等陀罗尼之流。乃结集经家。收通归别。皆文通也。若义通者。如般若明华严海空。与夫莲华藏海。通至涅槃之后。此于他部明华严义不必结归本部。今楞严前分有次。后分不次。收归方□似合其宜。如先达所谓一代教中。除华严。般若。法华。涅槃。别部帙外。凡所说小乘。皆收归鹿苑。凡所说大乘。皆收归方等。柏??玄览云。但非四时所摄。悉得□方等通收之。此经既不专余四时部类。谓属方等。□无余论也。虽经有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言。但云令汝会中而已。固不与法华授记同日而语。政使出于方等。不妨以弹斥意。密示与进。况时在□后。说亦无违。此则经之前分。正属方等。是故云□□经有耶输受记。持地证经等文。应是后分经。及□□家。收通归别。结归前分。此正通五时中。文通之□□金光明记云。以凡判教。有前后分。前分有次。后分□定。后虽不定。须摄归前。故报恩经优波离问佛曰。□云何一切说。为应时适会。随宜说耶。为当部党相从说耶。答。佛随物适时说一切法。后诸弟子。结集法□以类集之。此判教大途。明文了义。万世不刊之定□而交光初不知此。乃据一文一义而定判此经。属□法华涅槃之间。不知作如此说。令人生无穷疑。兴无穷难。余曾有楞严百问答。难破法华。今复引而诘之。一问。若在法华涅槃之间。则味同醍醐。时同当午。□既同。云何容有未全道力之余味耶。时既同。云何容有不知真际之侧影乎。二问。法华云。我今无复疑。此经云。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若谓法华之后。云何法华无疑。此又惊疑耶。三问。法华云。安住于佛道。此经□为彼所转。溺于淫舍。若谓法华之后。云何法华安□而于此经转溺耶。四问。法华化城之人。既到宝所。彼经云。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此经云。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观佛菩提。犹如有人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此经菩提。岂非法华佛慧。菩提佛慧既同。宝所其家何别。云何法华已到。此方识路耶。五问。法华穷子。□□宝藏。彼经云。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此经云。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若谓同味。云何法华早已领藏。此经方勤求。而未得耶。六问。若谓阿难□权。不妨此语。如吴兴岳师云。大权引物。惟变是宜。□法华既称开权显实。会权归实。废权立实。云何阿难之权。而不开会废乎。七问。阿难在法华。已蒙授记作佛。并得法性觉自在三昧。世尊开权云。我与阿难。空王佛所。同时发心。阿难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来至此经。反云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身虽出家。心不入道。岂有开显自觉之后。又生迷哉。八问。若谓阿难在实后施权。妙玄云。华开莲现。华落莲成。华开。喻开权。莲现。喻显实。华落喻废权。莲成。喻立实。由此观之。则知华落之后。而不再敷华。岂有开权之后。而又施权者乎。九问。若谓阿难必欲施权。何不施在法华以前。而待法华开显乎。十问。若谓法华之后。见有楞严机兴。故阿难权施方便。接引此一类机。且施权引物。贵生物□。故空拳杨叶。能止儿啼。若阿难者。未得开权之□□法华会机。莫不颙望。就得开权之后。而人天之□□不忺知。今又实后施权。示堕淫室。必将取信于谁□哉。十一问。若谓楞严经前。有法华机熟。故先开废。则法华招开废不了之咎。何则。教既开前。而不开后□也。彼经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如此开前四味粗。令成一乘妙。云何独□此经一人哉。十二问。法华云。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乃至云。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若楞严经前。先出此语。而收法华已前之机。法华之后。未熟之者。又云何耶。岂再说法华而收之乎。不然。则法华有不了之咎。若然。则法华有重繁之过。两楹无措。谓楞严同于法华可乎。十三问。法华乃纯一无杂。独得妙名。如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但为菩萨。不为二乘。此经阿难。随闻获证。四果三果等。岂是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为菩萨。不为小乘乎。七徴八辩。委曲搜扬。岂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乎。二十五圣。各陈圆通。大小有殊。偏圆成异。□是纯一无杂。独得妙名乎。十四问。法华叹教。大如□。高如山。圆如月。照如日。自在如梵王。极如佛。若以此经。在法华后。同醍醐味。何处齐其叹耶。如此种种□破。而交光必欲判入法华之后。毕竟何居乎。

    第十不识法华者。以如来五时说教。莫不皆以法华而为宗源。一切大小偏圆顿渐诸经。悉从法华。一大事因缘中流出。故法华明纲领。而不言纲目。说意□不说义。凡为一代说玄说妙。说性说修。明事明理。明因明果。顿渐偏圆。无非为法华作网目。作义趣。至如楞严一经。虽明佛之知见。是说义而不说意。说纲目而不说纲领。于前四时纲目义趣中。至周足者。莫逾于楞严。若以楞严判同法华。则使法华不如楞严多矣。岂独不如楞严。亦复不如华严般若宝积楞伽维摩等诸大乘经。以法华不专说修性因果事理。种种玄妙。悉所不论。直明佛之权实智慧。于前四时所说诸法微妙难思。权即是实。实即是权。直开前四时权。显今一乘实。授九法界众生成佛之记而后已。譬如算者。先下后除。惟纪大数。不存斗斛。若以法华。与诸经而斗多斗富。何异以尧舜之君。土阶三尺茆茨不剪者。与诸候而斗富哉。不知率天之下皆王土。率土之濵皆王民。诸侯之多富与多男。正尧舜统而御□之为贵也。

    楞严与止观。特大同而小异。若殊途同归。岂□□宗小异。而不归楞严之大同。即诸宗若性若相。若禅若教。莫不归源于性海也。余既雪交先之疑□矣。复欲邀之而归乎佛祖之大同。仍设一百八问以论之。庶令读者。知余心非关乎斗争也。

    第一问。楞严本以佛之智见为宗。如曰生死涅槃同是六根。更非他物。又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是则六根无非圆通。而佛敕文殊独选耳根。其意何耶。

    第二问。一二卷中。如来盛谈见性。亦可谓至玄妙。极圆顿。况是交光极得意处。然为文殊拣却云。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其意何耶。

    第三问。若如古师云拣圣全在拣机。然文殊虽曰拣却那律。其实世尊前文金口诚言。亦为所拣。又不但拣应。即文殊能拣。亦成乎所拣。盖见性中。文殊曾为阿难发一转语。则无是非之文殊。自亦成所非矣。此云何通。

    第四问。或者为之通曰。既曰拣圣。全在拣机。如来□文殊。要成众生一时之机。何妨己亦成乎所拣□论见性之妙。于圣人何间乎。若如此者。见性在圣既许其妙。而嗅性尝性。觉性知性。皆诸圣悟门。亦可许其妙否。

    第五问。经文显见性后。即会通万法。十八界与七大皆云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五根在圣既许其妙。□法亦许其妙否。

    第六问。六尘无情。固未暇论。即六识亦许其妙否。

    第七问。六根之妙。为即众生六受用根耶。为离六受用根耶。若离。则众生无妙可显。法华不应云。欲令众生。开佛知见。若即。云何众生。不唤作佛。不即不离。请明言之。

    第八问。六识亦可同六根。明不即不离否。若不即者。云何十八界中。云本如来藏。若不离者。世尊云何首破六识。

    第九问。如来既首破六识。后文明如来藏。云何但显六识之妙。全然不曾提起八识九识。如识大文云。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等。然后约四句推检竟。而显妙云。若此识心。本无所从。□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云云)既首□不宜即。后即。首不宜破。其旨毕竟如何。

    第十问。显意根功德中云。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此意根与意识。同耶异耶。如经云。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是则同之与异。俱所不可。至末结云。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若总三处都无。则后显功德。惟圣与凡。无不包容之谓何。若曰本非因缘自然。而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因之而愈显。此意又谓何耶。

    第十一问。天台家。明一念意识。具十法界。与此经意根。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同耶异耶。

    第十二问。依此经修耳根法门。于四种三昧。为长坐耶。长行耶。半行半坐耶。非行非坐耶。

    第十三问。若长行者。动而非静。闻性难显。所以文□云。譬如人静居。是则宜坐不宜行明矣。

    第十四问。若长坐者。开眼耶。闭眼耶。若开眼者。与□见何异耶。若闭眼者。与观心何异耶。

    第十五问。若开眼者。亦许闻见否。亦许见闻否。□□眼者。亦许闻心否。亦许心闻否。

    第十六问。经明见见。必不动。必无迁。以至必广大。□清净。是皆开眼观物。触目洞然时显。至于闭目□观。或昏黑无灯。暗相现前时。云何见其见。与夫□大等义耶。

    第十七问。经显见性之初。谕盲人瞩暗。是心非眼。而开眼见明见色见空等。亦是心非眼否。

    第十八问。盲人瞩暗。是心非眼之心。是常住真心耶。非耶。若其非者。下十义中。同是此见。若其是者。云何瞩暗之时。十义不显。

    第十九问。阴境中。言外道先心崇事水火。夫崇。尊也。事。奉也。尊乎道。而事乎佛。莫非其事。同一水火。何故外道崇事。而成邪。乌刍瑟摩。月光童子。崇事而成道耶。

    第二十问。夫识心亦一也。何故佛祖明之。以成大觉。迦叶灭之。以证四果。凡夫修之。以成外道耶。

    第二十一问。经文破妄心无所。泐潭云。是破妄无□令识本真。引证古德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元无。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孤山云。是知如来七处逐破。使介尔妄心。无逃避处。妄贼既除。真王得显。无生之理。于兹见矣。此等解□当乎不当乎。见道乎不见道乎。

    第二十二问。圆觉普眼章明奢摩他之前阵。初令□四大以推身。了身无身相。次令约六尘以检心。□心无心相。与此经破妄无所。同乎不同乎。

    第二十三问。禅宗二祖问初祖云。吾心未安。乞师为我安心。初祖云。将心来吾为汝安。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祖云。吾与汝安心竟。与楞严圆觉徴心推心。同乎异乎。

    第二十四问。天台法华三昧。四句推心性云。为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与禅宗二经。同乎不同乎。

    第二十五问。圆觉与楞严。孰为胜劣。

    第二十六问。楞严明见性极亲。圆觉明觉义取切。以见性言之。则圆觉应退舍。以觉义言之。楞严宜却步。可乎不可乎。

    第二十七问。楞严文长而义细。圆觉文短而理周。□楞严而弟圆觉。可乎不可乎。

    第二十八问。圆觉为菩萨机。圆而顿。楞严为声闻机圆而渐。伯圆觉而仲楞严。可乎不可乎。

    第二十九问。圆觉修长而性短。楞严修短而性长。□其各相逊避。可乎不可乎。

    第三十问。圆觉明觉。离众生六识觉心。而别有大。□觉乎。即众生觉知。而便是乎。若即是者。建章不□云十方如来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若其离者。下不应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又云。如来因中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即之与离。请从良择。

    第三十一问。法相虽多。以一心为本。行门无量。以觉义为宗。以圆觉楞严。迭为宾主。可乎不可乎。

    第三十二问。阿难本请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耳根圆通。应取前义而修。如圆觉奢摩。取静为行。三摩幻化为行。禅那不取为行。如交光所云。耳根本取体无分别。单刀直入。是全豹耶。一班耶。

    第三十三问。若果体无分别。便足了事。下文如是渐增等工夫次第。又作如何理会耶。

    第三十四问。天台止观释名中。有停止止。止息止。□止止。有贯穿观。观达观。不观观。此皆常途分别。□关圆顿。若但体无分别。不偏于停止止之停心□理耶。

    第三十五问。如子悬谈。不许三止。体无分别。非三□之一偏而何哉。

    第三十六问。若果不用止观。文殊何故又谈及之。□曰。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非天如所谓奢摩。□静之义。三摩。观照之义。禅那。寂照不二之义乎。

    第三十七问。如来问富那云。本觉妙明。性觉明妙。明非即寂之照乎。妙非即照之寂乎。性本寂照。非止观能复之乎。

    第三十八问。文殊偈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此分明指性本寂照。众生因照忘寂。故有生死。非止观可归元乎。

    第三十九问。如来明众生病根云。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昏迷般若。非观而能破乎。扰迷解脱。非止而能破乎。惑色身内迷法身。非止观不二而能破乎。

    第四十问。经明迷始。凡有四处。始云。晦昧为空。非昏乎次云。妄为明觉。因明立所。非动乎。三云。觉明晦昧。相待成摇。非昏动相兼以致大动乎。四云。元明照生所。非动乎。是则性之本也。本明静。迷之始□本昏动。而复之初也。非止观。而能致之乎。

    第四十一问。二十五圣。各陈圆通。门户乎。堂奥乎。

    第四十二问。若是门户。一堂之门户乎。各堂之门户乎。

    第四十三问。所归堂奥。一堂之奥乎。各堂之奥乎。

    第四十四问。若各堂之奥。文殊不应云。归元性无二也。

    第四十五问。若一堂之奥。入者有浅深乎。无浅深乎。

    第四十六问。若有浅深。而吴兴有全入分入之判。当乎不当乎。

    第四十七问。若许全半。所见奥空。同乎不同乎。

    第四十八问。能见奥空之见。有赊切乎。无赊切乎。

    第四十九问。所见堂奥。惟空乎。有物乎。贵贱乎。无贵贱乎。

    第五十问。堂室之人。外能兼见内乎。内能兼见外乎。

    第五十一问。若许闻见。观音易名那律可乎。不可乎。

    第五十二问。若许见闻。那律易名观音。可乎不可乎。

    第五十三问。若许闻心。观音易名普贤。可乎不可乎。

    第五十四问。若许心闻。普贤易名观音。可乎不可乎。

    第五十五问。菩萨称观音。为是眼观乎。心观乎。

    第五十六问。若如温陵释云。以观智观之。不以耳识闻之也。如其尽然。菩萨独能心观其音。不能□□其音耶。

    第五十七问。菩萨既称观音。则不但闻闻。亦复闻□音即声也。憍陈那闻声而入道。名观音为陈那。□陈那为观音。可乎不可乎。

    第五十八问。耳门三昧。既圆通矣。即闻闻。而嗅嗅尝尝。觉觉知知。可乎不可乎。

    第五十九问。闻性具圆通常三义。拣见性但云。四维亏一半。是则惟缺圆之少分。令那律直预普贤菩萨之上流。可乎不可乎。

    第六十问。开眼见明。而观其见性。虽亏少分。若闭眼见暗。而观乎见性。则无有方所。令那律。与观音同俦。可乎不可乎。

    第六十一问。若鼻根不取闻香。但观其能嗅之性。亦有圆通常义。令预观音之流。可乎不可乎。

    第六十二问。舌根不取尝味。但观恬然觉性。其圆通常乎。不具乎。

    第六十三问。身根但取能觉之觉。本无涯量。□□□常乎。不具乎。

    第六十四问。意根不取分别法尘。万缘放下。□□□立。具圆通常乎。不具乎。

    第六十五问。色尘不对之结想。但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六十六问。声尘不取说法语言。但取一切声之□静。以显发吾之性灵。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六十七问。灵云睹桃花而悟道。迦叶见优昙而破颜。色尘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六十八问。香严击竹以明心。观音闻声而复性。声尘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六十九问。二乘本以闻声而入道。称为声闻。今称香严为声闻。可乎。不可乎。

    第七十问。观音亦观音而悟道。称观音为声闻。可乎。不可乎。

    第七十一问。动而求之。香诚以合中知也。静而观之。嗅性恒觉。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七十二问。舌根甘苦不来。亦自有淡然滋味。其觉恒一。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七十三问。人之有身。未尝离乎触者。固不待合□而觉恒然。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七十四问。法尘为五尘落谢影子。五尘尚即空□法尘乎。体会法本无法。而所亦无所。圆通□□□通乎。

    第七十五问。见根见识相去几何。当见色而体无□别。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七十六问。普贤心闻洞十方。至果大洞。而因小洞。闻根尚曰渐增。不妨乎初心。具体而微。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七十七问。鼻不取其想。而但取其觉。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七十八问。舌弄音文。除却能诠有方分者。而但取所诠。理无穷尽。亦具一千二百功德。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七十九问。身识不必定于持犯。而但取恒然觉者。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八十问。意识不取依之发通。但观一念识心。性体无边。变造不尽。远离依他悟圆成实。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八十一问。地大固坚碍而不通达也。至曰微尘□性。不相触摩。则性色真空。有何差别。以之入道。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八十二问。月光童子之水观。固想念而后□□□亦有不加想念者乎。如曰。性水真空。性空□□□净本然。周遍法界。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八十三问。身通冷热诸触时时常得现前。性火真空。周遍法界。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八十四问。琉璃光法王子。本以悟本觉妙明。要于动中见其不动。始也似有乎对。既得之矣。复有何对而拣之乎。

    第八十五问。琉璃光所师之佛。名无量声。岂不以声之动。而为寂之对。此与观音对声尘而悟闻性何异乎。

    第八十六问。文殊拣空性。但以昏钝先非觉而难之。其若观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异菩提乎。不异乎。圆通乎。不圆通乎。

    第八十七问。弥勒菩萨。修惟心识定。与观音菩萨修耳门三昧。同乎异乎。若同者。文殊不应拣云。观识非常住。若云异者。观音耳门三昧。本观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夫识精元明。与弥勒观圆□实何异。而文殊固欲拣之何耶。

    第八十八问。弥勒菩萨惟心识定。观何识耶。□□□成实白净识。文殊不应拣云观识非常住□□□虚妄。观若生灭妄识。而弥勒不应云我以□□□方惟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此云何耶通。

    第八十九问。圆顿教人。皆曰观三界惟心。一切唯识。与弥勒修惟识定。同耶异耶。

    第九十问。据慈氏自叙。谛观十方惟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谛观十方唯识。即初观依他起性。即圆成实。此犹地前加行。作影像惟识定也。入圆成实。远离依他等。即初地见道。作真实唯识定也。以此例观音耳门三昧。亦有影像真实。二种定否。

    第九十一问。以弥勒观音。二菩萨。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台宗观一念心。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亦有影像真实。二种浅深否。

    第九十二问。大势菩萨。本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夫无生忍。果也。念佛。因也。若因果名目不相当。岂能即入无生法忍。若因果相当。与观音何异。而文殊辄抑为诸行是无□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乎。

    第九十三问。夫念者。始觉。佛者。本觉。始本相□□□入无生忍。此与观音菩萨返闻自性。有何□□。

    第九十四问。夫念佛有念他方应佛者。有念自□□佛者。但念他方应佛。如今之单念弥陀者。此失于自力也。但念自心果佛。如今之修定参禅者。此失于他力也。失于自力。如区区补荫而得官者。失于他力。如贫儒孜孜程式而科甲者。若自他俱念。如袭荫而兼程式及第者。大势菩萨。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可谓自他俱念。永明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岂劣于大悲。而文殊固欲拣之耶。

    第九十五问。凡修圆通。不过令各于一根脱粘内伏。如大悲尊。则单从耳门而脱粘。若大势尊。则云我无选择。都摄六根而脱粘。无论兼得耳门。且将超大悲而兼诸圣。文殊不选大势。而独选大悲何耶。

    第九十六问。或者说曰。此方众生。耳根最利。大悲因中既修此法。故与娑婆众生偏多因缘。而此方众生。独尊事称名观音者。以此。则今众生亦偏于弥陀有缘而尊事称名者甚众。大势念佛法门。岂□不与大悲等埒。而文殊推乎一。而抑乎一何耶。

    第九十七问。如交光所谓修耳门者。惟取体无分□单刀直入。固有利根。一入永入。即得寂灭现前□亦有中下未得即入。而染习偏多。尚假余门□□乎。不假乎。

    第九十八问。楞严未度支那。此方往古高僧亦□□余门。而入道。否乎。

    第九十九问。志公称达磨为观音。而达磨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直指耳根见性成佛何耶。

    第九十九问。达磨独指楞伽四卷。可以印心。不指□严何耶。

    第一百问。楞伽与楞严。孰优劣乎。

    第一百一问。楞伽相多而性少。楞严相少而性多。兄楞严而弟楞伽。可乎。不可乎。

    第一百二问。达磨独指楞伽以为印心。判禅宗为□宗。可乎。不可乎。

    第一百三问。说者谓达磨直指人心。密用惟识。然乎非然乎。

    第一百四问。若达磨不密用惟识。而永明作宗镜。□引惟识何耶。

    第一百五问。令今之宗瑜伽惟识者。与禅宗争□□并驱。可乎。不可乎。

    第一百六问。若惟识与禅宗而抗驾。则达磨□□□来。然乎。不然乎。

    第一百七问。说者曰罗鸟者在一目。不□□□□□顿庆众目。然乎不然乎。

    第一百八问。因归元而立门。已归元而庆门。足□□限而千殊。足方入阃而玄同。以诸融一。以一□□然乎。非然乎。

    二经义海。诸祖心宗。一滴之水。流通无尽。因而□难。亿问不穷。为避文繁且止一百八尔。然皆□□理之所在。即矢口而占。信手而录。初不论起止□目。若于此义。一一答通。许交光法师。入楞严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