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五、与友人辩宋儒太极说之转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其神秘乏形式处亦在此。但阴阳是气,乃确定无疑。今较阴阳更根本,而为阴阳所自出,绝对无限的太极,当不仅是气,其有以异于气,高于气,先于气,亦无可致疑。故若释周子之太极为理气合一的整个有机的宇宙,当无大误。但在此理气合一的泛神的充塞体(continuum)中,理为神,妙万物,气为物,则不通。理不可见,气有迹。理形而上,气形而下。理先气后,理主气从,则进而认理为太极,认太极为理,乃极自然的趋势。且阴阳之气,乃太极所生造(生造乃内在的循目的的动而无动的生造),太极乃生造阴阳五行万物者。太极为“造物”(natura naturans,能动的自然),阴阳五行乃“物造”(natura naturata,被动的自然),物造是形而下,是气,造物是形而上,非气,亦可断言。且周子之提出无极,其作用本在提高或确说太极之形而上的地位,勿使太极下同于一物,故释太极为理,是否完全契合周子本意,虽不可知,但要使周说更明晰、更贯彻哲学理论,求进一步发展周说,其不违反周子本意,其有补于周说之了解与发挥,当亦无可致疑。今谓朱说茫昧谬误,反使周说难解,欲离朱子而直解周子,或以西洋之“粗糙之物理学”附会周子,有如去干求根,绝流寻源,不惟不足了解周子,恐亦不足了解程朱。且朱子去周子仅百余年,学脉相承,遗风不断,生平潜心研究周子,真诚敬仰周子,热烈倡导周学。今不从朱以解周,而远从千余年前,数万里外,去强拉与周子毫不相干之希腊自然哲学家言,以解释周子,谓能发现周子之真面目,其谁信乎?且七八年前,当我作《朱子黑格尔太极说比较》一文时,我即指出朱子之太极有两义:(1)太极指总天地万物之理言,(2)太极指心与理一之全体或灵明境界言。所谓心与理一之全,亦即理气合一之全(但心既与理为一,则心即理,理即心,心已非普遍形下之气,理已非抽象静止之理矣。————此点甚难,以后将为文论之)。认理气合一为太极,较之纯认理为太极,似更与周子原旨接近。于此更足见朱子之忠于周子,忠于真理,而无丝毫成见。反足证兄之攻击朱子,非偏见即成见也。且周子《通书》及《太极图说》,目的在为道德修养奠理论基础,为希贤希圣希天指形上门径。既非物理学(physics),亦非狭义的“后物理学”(meta-physics),而是一种“后道德学”(meta-ethics),或一种先天修养学。与毫无道德意味之希腊物理思想,岂可同日而语哉?

    张南轩与吕伯恭书曰:“濂溪自得处诚浑全。元晦持其说句句而论,字字而解,未免流于牵强,亦非濂溪本意也。”似颇足为兄说张目。殊不知南轩本倾向神秘主义,其不欲朱子将周子神秘浑全之说,加以理性方式,系统发挥,亦属当然。且南轩亦并不以释太极为理为根本错误,有失周子本意,且亦并不承认朱子之太极说与周子之太极说系根本对立,两不相容。朱子之失周子本意处,最多亦不过有如费希特之发挥康德学说,反为康德所不满而已。故南轩之周朱异同论,与兄之周朱异同论————认周说为粗糙之物理学,朱说为形而上学,认周持混沌洪蒙之气的本体观,朱持太极为理的本体观————实不相同。南轩似将周子的著作,当作浑朴的古诗去欣赏。原诗纵有含蓄费解处,但自有其浑全纯真之美,今逐字逐句加以解释,即使不失本意,亦不免有失含蓄意趣,呆板而乏味。而兄之从物理学观点以解释周子,同样使周说失掉含蓄意趣,呆板而乏味,当更不免为南轩所指斥。附释:

    兹抄录1938年6月14、15两日有关此问题的日记如下:

    因此论周朱之太极说及其异同,驳斥荫麟浅薄之唯物论,关系学术前途很大,须存稿也。写毕后,持与锡予一阅,彼对余论太极动静一段特别赞许。反室后,复加一段论张南轩之周朱异同论,与荫麟之周朱异同论大不同。

    1938年6月15日日记:上午十一钟许,持荫麟论太极文及余与荫麟讨论周朱太极说信与冯芝生看。同时余亦在伊处翻阅彼之《哲学史》论周朱太极说部分。方知彼对太极动静与有限事物动静不同一点,已经提及,惟看得不深透。乃被荫麟批评“太极是理,如何能动?”之后,立即附一小注,声明太极动静之说不通,且另释周子之太极为形而下之气,因而陷于错误。芝生头脑清楚,而气度甚好。彼所谈可略记如下:

    1.宋儒通认性者理也,荫麟谓《理性命章》只言性命,不言理,无济于事,益言性即言理也。

    2.荫麟谓“甚矣经学之不可为”,但朱之注周,并非汉学的注释,可发挥己见,不必完全对周负责,换言之,朱注非经学也。〔贺按:冯此言不啻自取消其《哲学史》认汉至清末皆为经学时期的见解。因据冯对经学时期的看法,宋儒应属于经学时期,荫麟才说“经学之不可为”,“经学”二字实采冯意。今冯谓朱之注周非经学,则他便不能谓程朱属于“经学时期”。〕

    3.荫麟以太极之理动何所自、何所之难朱子,殊不知,即以气释太极,太极之气即整个宇宙,亦不动,亦不能问何所自、何所之。如此言动,且亦陷周子于不通。〔贺按:芝生此说亦自己推翻因不能解释理之动静而谓周之太极为气的说法。〕

    4.荫麟释“神”为宇宙精神,将神与太极分开讲,决定不是。神字在周书仅一见,无释为精神之根据。神乃神妙不测之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