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伽摩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

    这世界是如此美好:

    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

    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

    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悉达多在自己的行程中每走一步都学到新的东西,世界在他眼前已全然变幻并使他心醉神迷。清晨,他看到太阳从森林和山峦的那边升起;黄昏,他观赏远方棕榈海滩上的落日,夜晚,他仰望天上的星辰,还有那镰刀形的月牙儿像一只小船在黑黝黝的夜空漂游。他看到天上的浮云,雨后的彩虹,夜空的群星,清亮的小溪,奔流的河水,忙碌生息的动物,岩石,绿树,芳草,美丽的花;早晨树丛上晶亮的露珠,远处淡青色的山峦;鸟儿鸣啭,蜜蜂嗡嗡,小风轻柔地吹过稻田。这色彩缤纷、仪态万千的世界久远以来就一直存在:日月星辰永远在照耀,江河永远在奔流,蜜蜂也永远在嗡鸣。而在从前,这一切在悉达多的眼中只不过是空虚无常的幻影,无可信托,注定为思想所蔑视和抛弃;因为那一切并非实在,实在隐藏在这可见的现象世界的另一面。但是现在他的眼睛则迷恋于这个世界。他看到并承认了这可见的现象界,他要在这一世界中寻求自己的位置。他不再追求实在,不再企图在这现象世界的另一边追求自己的目标。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与蝴蝶都很美。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另外的地方有炎炎的烈日,另外的地方有凉爽的树荫,另外的地方还有南瓜与香蕉。日日夜夜变得短促易逝,时光轻捷地流逝,恰如一只载满财富与欢乐的船在海上扬帆远航。在森林的深处,悉达多看到一群猿候在高高的树枝间来回跳跃,发出热切而狂野的啸声。悉达多还看到一只公羊追赶一只母羊并与之交配。在一湾溪水中他看到一只狗鱼在忙于晚间的猎食;一群群小鱼慌忙急切地逃开,搅动溪水,泛起粼粼波光。而那暴怒的猎食者卷起串串急速回旋的水涡,显示出生命的强力和欲望。

    所有这一切一直存在着,他却从来熟视无睹,他从未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现在他意识到了并自觉归属于这现象的一切。通过眼睛他看到了光明与阴影,通过心灵他感知到月亮与星辰。

    在路上,悉达多回忆起在祇树给孤独园所经验的一切:从圣明的佛陀那里聆听的教义,与侨文达的别离以及与佛陀世尊的对话。他记得他对佛陀所讲的每一句话,他非常惊讶地发觉他当时并不真正懂得自己所说的话,他对佛陀所说的一切,诸如佛的智慧和秘密不可传授,佛智不可说,无法言传(这一点在他觉醒的那一刻已然刹那间有所经验)等等,直到现在他才去真正体会,直到现在他才开始切实的体验。他必须获得亲身的经验。长久以来他已深知他的自我即阿特曼,与梵天同样有着永恒的本性。然而他从未真正发现他的自我,只因他企图将自我陷于思想的罗网之中。肉体固然绝非自我,感官的运作,思想或知性亦非自我,而用以推论或由已知思想来编织新鲜思想的获得性智慧和技艺仍非自我。不,这思维的国度仍属于此岸世界。即使一个人使其瞬时自我的全部感觉归于寂灭并代之以思想和学识,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思维和感官同样重要,在这两者的背后隐藏着某种终极的意义。两者值得同样的注重和对待,应同样专心地倾听两种心灵之音而不应鄙弃或高估任何一方。他将义无反顾地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再不会迟延和犹疑。为什么乔答摩在他觉悟成道的伟大时刻曾跌坐于菩提树之下? 因为他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这声音命令他在菩提树下寻求安宁,他并未求助于苦修、献祭、沐浴和祈祷、进餐和饮酒、睡眠和梦想,而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拒绝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毫无意义。

    当天夜晚,悉达多睡在河边船夫的草舍里。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侨文达身披黄色的僧袍站在他的面前,面色忧伤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于是他拥抱了侨文达并将他搂在自己怀中亲吻,这时侨文达倏然化为一个女人。从这女人敞开的睡衣中露出丰满的乳房,随即悉达多依偎在那儿吮吸着。那乳汁甜美而浓烈,混合着男人和女人的气味,散发着太阳与森林、野兽与花朵的气息,那也是所有成熟的果实和所有世俗享乐的滋味。这乳汁令人心神俱醉。当悉达多从梦中醒来,他看到河水泛着淡淡的波光,静静地从草舍门前流过;同时林中一只枭的叫声划破夜空,低沉而嘹亮。

    晓色初开,悉达多请求草舍的主人(那位船夫)渡他过河。船夫用竹筏将他渡往彼岸。宽阔的水面上回映着桃色的晨光。

    “这真是一条美丽的河。”悉达多对船夫道。

    “的确,”船夫道,“这条河很美,我爱它胜过一切。我常常聆听它的低语,或静静凝视着它。我总是从它那儿学到点东西。人可以从一条河学会很多。”

    “谢谢你,善良的人,”悉达多边离筏登岸,边对船夫道,“不过,我恐怕没有礼物可以送给你,我一无所有。我是婆罗门的后裔,一个无家可归的沙门。”

    “我看得出来,”船夫道,“我并未期望从你那儿得到任何礼物或钱财。将来有一天你自会来报答我。”

    “你这么想吗?”悉达多快活地说。

    “当然。这一点我也是从这条河学到的:天道循环,你这位沙门有朝一日也会回转。好吧,祝你一路平安。愿你的友谊成为我的报偿,愿你向诸神献祭时能够想到我。”

    他们微笑着彼此道别。悉达多很喜欢那船夫的善意。他像侨文达,悉达多想着,脸上不禁露出微笑。我在路上遇到的所有的人都像侨文达,所有的人都心存谢意,尽管他们自己原本应受感谢;所有的人都那么恭顺,都愿意成为我的朋友,都愿意服从而且心思单纯。人们都是孩子。

    中午,他途经一个村落。在土砌小屋前的小路上,孩子们在跳来跳去地玩耍。他们在玩南瓜籽和海贝壳。孩子们正大声喧嚷,彼此摔角打闹;而当这位陌生的沙门出现时,他们却都羞怯地跑开。穿过村落,路沿着一条小溪蜿蜒伸向远方。一个年轻的妇人正跪在溪畔洗衣服。悉达多向她问候,那妇人抬起头微笑着看着他,眼里闪着异样的光芒。悉达多按照云游者的习惯先向那妇人致以祝福,然后询问到附近的大城还有多远。那妇人站起身向他走来,湿润的双唇在青春的面庞上发出妩媚诱人的光彩。她与悉达多随便聊了几句。问他是否吃过饭,还问他沙门是不是真的夜晚在林中孤眠,不允许与妇人睡觉。然后她将自己的左足尖轻踏上悉达多的右脚并做了一个手势,这手势表明一个女人在邀请一个男人共享那种经典中称之为“爬树”的爱之游戏。悉达多感到自己的血液燃烧起来。刹那间他忆起那晚的梦境。他向那女人俯过身去吻了吻她棕色的ru头;抬起头,他看到她微笑的面庞上充满渴念,她半闭的双眼充满热切的企求。

    悉达多也感到全身涌起一种渴望和性欲的骚动。但他以前从未碰过女人,他犹豫了一会儿,尽管他的手已随时要去攫住那女人。在这一瞬间他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而这声音说“不!”于是所有的魔力都从那年轻女人的笑脸上立刻消失无踪,他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情欲亢奋的年轻女人热切的目光而已。他轻轻抚摸一下她的面颊,随后就离开这个失望的女人并很消失在竹林之中。

    当天傍晚之前,悉达多来到一座大城。他很高兴又能与世人在一起,他已在林中生活得太久,在船夫草舍中的那一晚是他多年来第一次没有露天过夜。

    城外有一座没有围墙的美丽的园林别墅。这位漫游者在园林旁遇见一队男女仆从的行列,每人都手捧礼盒。行列的中间是一顶装饰华美的四人抬轿子,彩色的阳蓬,大红坐垫,轿中端坐一位女主人。悉达多在园林的入口处伫立不动,观看这行进的行列以及那些男仆侍女和礼品盒。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那顶轿子和轿中的贵妇。他看到那女人高高绾起的发髻下是一副艳丽、妩媚而聪慧的面容;嫣红的小嘴恰如一枚新采摘的无花果,高高挑起的眉毛巧妙地描成弧形;她有一双聪明而敏锐的黑眼睛,颈项光洁而修长,身着艳绿和金黄相间的晚礼服;她的双手结实而柔滑、细长而灵巧,腕上带着宽大的金镯子。

    悉达多看到那女人如此美丽,他心中充满喜悦。那顶轿子从身旁经过时,他深深地躬身行礼,然后起身,凝视着那张光艳美丽的脸庞。有一刹那他的目光投入那双聪慧的月弯般的眼睛。他贪婪地呼吸着不知名的香水的芳香。在一瞬间,那美丽的女人向他颔首微笑,随即在仆从们的簇拥下,消失在园林之中。

    那么,悉达多想,我是在一颗幸运之星的照耀下进入这座城邑。他感到一阵冲动,他真想立即走进那座园林。然而他思索再三,因为他发觉刚才那些男仆侍女投向他的目光是如此轻蔑,如此怀疑,如此不屑。

    我仍是一个沙门,他想,仍是一个苦修者和乞丐。我再不能这样下去了,我不能像这样走进这座园林。于是他不禁笑了出来。

    他向最先遇见的几个路人询问那座园林以及那女人的名字。他得知那是城中名妓伽摩拉 的园林,除了这座园林别墅,她在城里还拥有一座宅第。

    悉达多走进城来。他只有一个目标。为了这唯一的目标,他巡视了整座城邑。他在迷宫般的街巷中四处游荡,在有的地方则久久伫立不动,然后他在河边的石级上稍事休息。傍晚时候,他已经与一个理发师的帮工交上了朋友。他先是看到那帮工在一座拱门的阴影里忙碌,随后又看见他在毗湿奴 神庙中祈祷。于是在神庙中悉达多向那帮工讲述了毗湿奴和吉祥天女的故事。夜晚,悉达多睡在河上的小船里。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理发店,在第一批顾客到来之前,请那帮工给他刮掉了胡须,梳理了头发并抹上上好的发膏。然后他到河边去沐浴。

    午后晚些时候,当美丽的伽摩拉乘轿返回她的别墅,悉达多已在入口处恭候。他躬身行礼并接受这位名妓的问候。接着他向走在最后的仆人招手并要他转告他的女主人,说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希望与她交谈。过了一会儿,那仆人回来要悉达多跟着他,并默默领他来到园中的一个亭子里,随即默默退下。伽摩拉正斜倚在亭子中的一张长椅上。

    “昨天站在园子外面迎候我的就是你吗?”

    “是的,昨天我见到了你并曾向你致意。”

    “可是昨天你不是有胡须和长发,头发上还沾满灰尘吗?”

    “你观察得很好,一切都逃不脱你的眼睛。你看到的是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他为了修道而离家出走并经历了三年沙门的生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