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乔答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平和的表情既非欢喜,亦非忧伤。

    他仿佛从内心发出温和的微笑。

    他静静地,安详地走着,

    带着一种神秘的微笑,

    这微笑与一个健康婴孩的笑并无不同。

    舍卫城 中的每个孩子都知道佛陀世尊的大名,每一家庭都愿意将默默乞食的乔答摩弟子们的钵盂盛满。城近旁就是乔答摩的著名精舍——祇树给孤独园。此园为世尊的崇信者、富商给孤独长者所献。

    寻找乔答摩精舍的两位年轻的苦行者凭着传说的指引和一路的询问才终于来到这里。他们进入舍卫城,默默站立在城中第一家的门前乞食,主人立即将食物施与他们。两人分享了食物,然后悉达多向施与他们食物的女主人问道:

    “善良的妇人,我们希望知道佛陀世尊居住在何处。我们是林中来的沙门,特来拜见这位一切圆成的圣者并聆听他亲口演说的教义。”

    “啊,林中的沙门,你们已经到了你们要寻找的地方。世尊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你们可以在这里过夜,朝圣的年轻人,这里有足够的地方。大量蜂拥而来聆听佛法的人都在这儿停留。”侨文达欢欣鼓舞,大喜道:“啊,那么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我们的旅程业已结束。但请您告诉我们,朝圣者敬爱的嬷嬷,您是否认识佛陀,您亲眼见过他吗?”

    那妇人道:“我见过世尊很多次。有许多次我看见他默默地步行经过城里的街巷,身披黄色僧衣,在某一家的门前默默地端出乞食的钵盂,然后手持盛满的钵盂归去。”

    侨文达听得入迷,还想问更多的问题,听更多的讲述,但悉达多提醒他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于是他们向那妇人致谢并告别。其实几乎不需要问路,因为许多朝圣者以及乔答摩信徒中的僧侣正向祇园方向进发。他们晚间到达祇园时,仍不断有人陆续到来。这时有一阵人声的骚动,人们在要求并找到容身之处。这两位年轻的沙门已经习惯于林中的生活,他们默然无语,很快找到了遮蔽处,并在那儿逗留到第二天清晨。

    日出时分,他们惊讶地发现竟有那么多信徒和好奇的人们在这里过夜。穿黄色僧袍的僧侣们穿梭于这座大园林的各个路径。到处都是坐在树下的僧侣,或默默入定,或进行激烈的论辩。这座浓荫蔽日的园林像一个市镇,充满熙熙攘攘的人群。绝大部分的僧人都要手持钵盂外出为他们的午餐乞食,午餐也是他们一天中唯一的一餐。甚至佛陀本人早晨也外出乞食。

    仿佛受着某个神祇的指引,悉多达看到了他并立即认出他来。他看见佛陀手持一只钵盂静静地离去,身披黄色僧衣,一个毫无骄慢之态的人。

    “你看,”悉达多悄声对侨文达道。“那就是佛陀。”

    侨文达用心注视着那位身着黄色僧衣的僧侣,从表面上根本无法把他与数百名其他僧侣分别开来。然而侨文达也很快认出了他,是的,是他。于是他俩跟随着他,默默观察。

    佛陀静静地走自己的路,陷入沉思之中。他平和的表情既非欢喜,亦非忧伤。他仿佛从内心发出温和的微笑。他静静地,安详地走着,带着一种神秘的微笑,这微笑与一个健康婴孩的笑并无不同。他身着僧袍,正如其他的僧侣一样默默行进;然而他的面容,他的步态,他安

    祥的俯视的目光,他安详的低垂的手臂以至于他的每一根手指都显示着宁静,显示着圆满,无所虚饰,无所寻求,映射出一种永恒的光明,一种无止息的平安,一种不可摧毁的宁静。

    就这样,乔答摩缓步入城乞食。两位年轻的沙门能认出他只是凭着他那完美安详的举止和宁和的仪态,其中没有追寻,没有欲望,没有伪装,没有勉强——充满了光明与安宁。

    “今天我们就能听到他亲口宣讲的教义,”侨文达道。

    悉达多没有回答。他对于佛陀的教义并不十分好奇,他并不认为这种教义会教给他们多么新鲜的东西。尽管仅仅是从第二手的传闻甚至是从更间接的渠道,他与侨文达都已经听说过佛陀教义的主旨。但是他留心观察乔答摩的头部,他的肩膀,他的双足,他的安详的低垂的双手;对于悉达多来说,似乎佛陀的每一根手指的关节之中都充满知识,佛陀身相的每一处都在显示和放射着真理。这个人,这位佛陀真是一位完完全全的圣者。悉达多从未如此敬仰过一个人,也从未如此爱过一个人。

    他们俩跟随佛陀进入舍卫城并默默地返回。他们决定于当天禁食。他们看到乔答摩归来,看到他带着自己的饭食走入弟子群中——他的饭量甚至不足以喂饱一只鸟——然后看到他默默退到芒果树荫中。

    黄昏时分,当暑热消退,所有露宿的人们都活跃起来并聚集在一起;这时他们聆听了佛陀说法。他们终于听到了佛陀的声音,这声音也同样完美、平和,充满安宁。乔答摩在论述苦、集、灭、道:生命即苦,世间充满苦难,然而解脱痛苦的道路业已发现,那些追求佛道的人必能得救。

    世尊以一种沉静而悦耳的声音宣讲四谛 ,宣讲八正道 。他耐心地将通常的讲道辅之以譬喻和重述。他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地传播给众多的听者——如光之运行,如夜空的星辰。

    佛陀讲道结束时已是夜晚。许多朝圣者走上前去要求加入佛的僧团。佛陀接纳了他们,道:“你们对教义听得很认真,那么就跟从我们进入极乐之园,断灭一切痛苦。”

    侨文达,一位向来羞怯的人,也走上前道:“我愿皈依世尊和他的教义。”他要求成为僧团的一员并得到了接纳。

    当晚佛陀归去时,侨文达立刻转身对悉达多急切的说:“悉达多,我本不该责备你。我们都已经听了世尊说法,我们都已聆听了他的教义。侨文达聆听了佛法并已信受奉行,而你,我亲爱的朋友,你难道不愿意也行走于得救之路吗? 你还要拖延,你还要等待吗?”

    听了侨文达的话,悉达多仿若从梦中醒来。他久久注视着侨文达的脸庞,轻声说道(话语中毫无嘲弄之意):“侨文达,我的朋友,你已走出了那一步,你已经选择了自己的路。你一直是我的朋友,你一直落后一步跟从着我。我曾经常想到:是否有一天侨文达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没有我而独立走出一步? 现在,你已是一个男子汉,你已经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沿这条路走下去,我的朋友,愿你得到救赎!”

    侨文达仍未完全明白,他不耐烦地重复自己的问题:“说呀,我亲爱的朋友,说你也只能向佛陀宣誓皈依。”

    悉达多用手抚住侨文达的肩膀,“你已经听到了我的祝福,侨文达。我再说一次;愿你沿这条路走下去,愿你得到救赎!”

    一瞬间,侨文达意识到他的朋友就要离开他,他哭了起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