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萌芽》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爱弥儿·左拉(1840—1902)的优秀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作品。

    《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左拉效仿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而构思的一系列长篇小说,总计二十部,以“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作为副标题,所描写的历史背景从一八五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开始,至一八七〇年色当战役法军全部覆没、拿破仑第三被俘时为止。

    这个时期正好是左拉的青少年时代。左拉一八四〇年出生于一个工程师的家庭,七岁丧父,家庭生活艰难。早年他在南方城市埃克斯度过,一八五八年全家迁至巴黎。由于投考大学落选,他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不得不为生活奔波和挣扎。一八六二年,左拉进入著名的阿歇特书局工作,并开始为书局写作散文和小说。从此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一八六八年底,左拉开始酝酿写作《卢贡-马卡尔家族》。一八七一年,他发表了这个小说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卢贡家的发迹》。一八七七年发表《小酒店》,使左拉成为全国瞩目的作家。一八八〇年,《娜娜》的销售量创下了空前的纪录。同年和次年,左拉发表了五部论文集,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想。他接受了克罗德·贝尔纳的实验医学论点,将《卢贡-马卡尔家族》建立在唯物论的观念之上。同时,左拉又受到吕卡斯的遗传学影响。总之,在创作《萌芽》之前,左拉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在写完《小酒店》之后,他计划再写一部具有政治意义的工人小说。为了写这样一部小说,左拉作了充分的准备。他阅读了大量有关矿工的生活与劳动的著作,又钻研了当时资产阶级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著。一八八四年二月十九日,法国北部的昂赞采煤区发生大罢工,左拉闻讯及时赶到现场,进行采访和调查,足迹遍布全矿区。于三月三日返回巴黎后,他又听取了法国社会主义运动领导者盖德和龙格的讲话,读了马克思关于第一国际的宣言和纲领。由此,他自信地说:“我已经拥有了写一部社会主义小说的一切必要的资料。”四月二日他开始动笔,一八八四年十一月在《吉尔·布拉斯报》上连载,次年一月二十三日全部写完。

    在世界文学史上,《萌芽》是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事件始末的小说。它成功地再现了罢工的过程,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阵营的矛盾与对抗,提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

    《萌芽》的主题是崭新的,而且十分重要。左拉在小说草稿本中提纲挈领地写道:“我的小说描写工资劳动者的起义,这是对社会的冲击,使它为之震动,一句话,描写资本和劳动的斗争。小说的重要性就在于:我希望它预告未来,它提出的问题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问题。”罢工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斗争,有时还体现了尖锐的政治斗争,它往往是经济危机促成的,又加深了这个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因而令人瞩目。

    小说首先写出了罢工的根本原因,《萌芽》以巨大的篇幅描绘了矿工极其触目惊心的工作条件,不啻是煤矿工人的一份控诉书。矿井设备年久失修,时时有塌陷的危险,有的煤层较薄,矿工必须爬在那里挖掘,象畜生一样一丝不挂,浑身给煤和汗水弄得污秽不堪,四肢累得要散架。女工和童工推着沉重的斗车,汗如雨下,即使因工伤残废,还得用大锤子打碎煤块,继续干活。老矿工马赫一家九口有四个人劳动,生活仍然入不敷出。而煤矿经理和股东却住宅豪华,生活富裕,一人所得抵得上五十个矿工家庭的血汗收入。左拉在整部小说中把矿井描写为食人肉的怪兽,把资本家比喻为靠工人血肉“喂饱养肥的一尊神像”,鲜明的贫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