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佛品第十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太虚大师讲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

    (等觉入佛)

    丁三 下根引大乘果──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

    (禅、密)

    成佛品第十二

    ‘成佛’者,佛即如来、应供、正遍知,乃世尊等十种德号中之一。成,即在因位中修菩萨行,具足福德智慧菩提资粮,庄严无量功行,于三阿僧企耶满足之时,便成就佛果菩提,是曰成佛。然成就‘佛’之德号,即成就余一一德号,谓于十号有一不成,则佛之一号亦不成;故成佛不特成一觉者,而亦即成如来等一切之号也。佛者,具言佛陀,即是‘觉者’。觉,在梵语应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言无上遍正觉。凡夫迷而不觉,诸外道觉而不正,二乘觉虽正而孤偏未遍,菩萨觉虽正遍但其果未圆,还有在乎其上者,此则是有上有容,唯佛陀是大乘极果之圣人,更无有在乎其上者,故称为无上遍正觉者。‘者’,以总相言,在凡夫称者,则以色等有漏五蕴之和合假体而得名;在佛陀称者,则以色等无漏五蕴之和合假体和合而得名,即含藏有‘无上遍正觉’之无漏五蕴者。依此解释,则成六离合释中之有财释,以所具之功德法财而立名,亦即是具足成就无量福德智慧者。──此是依通途所言之成佛。

    各经论与各宗所明成佛之义,各有不同,依天台宗有六即义:一、理即佛,此明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即是本来具有如来自性涅槃,不过未能证得。依此而言,则不特有情是佛,即一切无觉知不能运动之无情亦有佛性。此由佛陀证得平等真如法界,了知情与无情皆以如来清净法界为体性,故言皆有佛性。但有情能加功用,故有成佛之时,而无情则随有情之成佛以成佛耳。二、名字即佛,即是听闻佛陀无碍大悲心中所流出之声教,或从他人教授,或于经藏中得见闻佛之名字言句而如理了解圆彻者,此即是依名字而解义理之佛。三、观行即佛,此即依名字佛而更进一步,在前唯了解如来之教义而未如实修习,今则不特了解其名义,又能如理观察如实修行,此即是能修观行之佛。四、相似即佛,此从菩萨十信位而发起随顺无漏之观行,渐伏二障,成就六根清净,此即相似于真佛之成佛。五、分证即佛,此即依前相似佛德之力而入初住,能现八相成佛,渐渐发生证真之智,将无明分分断除。此位从相似即佛之十信位后,以至于等觉位皆在此分证即佛位中。六、究竟即佛,此即是究竟之觉者。在前分证即佛中,虽亦分分渐证真如,然未到于至极,今则觉智已究竟圆满,其福德已究竟周圆,故名究竟即佛,其位则在等觉正入妙觉位时,故以即佛目之。

    上是天台成佛之义,而在此经成佛之义,是以真言陀罗尼而明成佛,其义则有二种:一、即究竟成佛,二、是加持成佛。加持成佛,以天台六即义明之,则可通于观行、相似、分证即佛之义;而此究竟成佛,亦天台之究竟即佛。此即是等觉菩萨所修之三密法门,以此三密法门修习加持,而欲求证究竟妙觉者,是依于如来三密加持之力。即所谓行者观佛之观,行佛之行,坐佛之座,身佛之身,而观自身即是妙觉如来,此即依妙觉佛究竟三密之法而修三业加持也。妙觉佛以清净三密而加持行者,则行者之自身即是妙觉如来。如此,则成一念修加持一念佛,念念修加持念念佛,无间相续不断修加持即无间佛也。此所谓加持成佛者,即真言宗所谓即身成佛之义。即但依毗卢遮那如来为根本,以一切法为如来等流法身,行者依于毗卢遮那如来法身之加持,则行者便成毗卢如来之加持法身,此即是即身成佛之加持佛义。故此所明之三密加持真言陀罗尼义,与前观心品及发菩提心品所明之真言陀罗尼义不同。观心品之本旨,在修行十波罗密法门而证入真如法性,虽说真言陀罗尼而仅为方便附属之法,非正明密宗之法。发菩提心品,是明要成就三昧以开发自觉悟之心,故以成就三昧开发菩提心为本旨。而此品之宗旨,则正在行者修三密法门,受毗卢如来法身之加持,行者之本身即成毗卢遮那如来。此即正是真言密宗所明之义,与前二品不同之处也。

    今再从科中之义以明之,则如来之说法,皆为欲度诸凡夫证入佛之知见,则凡超出三界而得圣人之果者皆是凡夫。但虽同为凡夫,而所被机智则有浅深利钝之不同。此品所被之机,乃在大心凡夫下根之机,因此类根性不适于前观心品所修之波罗密门,及发菩提心品所修之三昧法门,以彼二品适于大心凡夫中上根、中根之根性。此品所被之机性,则为下根,以欲修习前二品之法门难于相应,故唯仗佛陀功德法力而加持之,以引生其趋向于大乘佛果之决心,仰慕乐修大乘佛果之善根。故此品之法最高,即从等觉以入于佛者;而其所被机用,则正为大乘初心下根凡夫所修,为前观心与发菩提心二品之所不摄者。此能摄之,故必要以佛身功德加被之以令其智力福德增长,而生起仰慕大乘佛果、赞叹大乘佛果、修习大乘佛果,此即总科所谓‘下根引大乘果’是也。而其法体,则如科旁所注之等觉入佛者。就其义,则如正科之下所注之‘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也。所谓观三种秘密者,即行者身结契印、口诵真言、意作观想,以此三业秘密而修习时,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行者之三密即与如来之三密无二无别而得即身成佛之义。在下又注‘禅密’二字者,明此品虽摄于真言密宗,而亦旁摄于禅。因行者正修三密之时,即有禅定与之相应,以其正身定心皆不离于禅定也。由是而观,则此大乘不共法之差别殊胜,可知回不同于前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也。故在观心品中,其能堪任修此观心法门者,则必是大乘上根利智之人,可以龙树及无著等菩萨而为代表;在发菩提心品,是能成就自觉悟心而发真菩提心者,是为禅宗所提倡在六根现量门头而启发真心者,可以禅宗诸祖而为代表;此品之三密加持即身成佛法,则可以不空等三藏及中日之惠果、空海阿阇黎、与西藏之呼图克图而为代表,皆是行三密之法而为加持以成佛者。前显示本经宗旨,明此经法义之丰富,有所谓‘法备五乘,义周十宗’之语,盖即明此经大小各宗无不备。虽其余大乘经中亦具足诸义,但不如此经之分齐明显也。

    戊一 示成佛法

    己一 显三身佛

    尔时、薄伽梵能善安住清净法界,三世平等无始无终,不动凝然常无断尽。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变现神通,化十方土靡不周遍。

    科文所谓‘显三身佛’者,即是于此品中显现三种佛身之德相智用,不同于前诸品中或显变化身,或显他受用身,而未三身齐现。盖因前诸会中之机感未能至极,故说法之佛身亦但随其机宜,今此品中被机之法,是从等觉而入于佛者,故能说法之佛,亦是究竟之佛而全显佛之三身也。此中从薄伽梵至常无断尽者,即显法身  之体用。善能安住清净法界者,即显法性佛之身土,名曰法性身土,大同于天台教所谓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是佛果之自性清净法界。但此自性清净法界,本无身土二相可分,然约义,可以究竟觉相为佛身,而以所安住之清净法界为法性土。三世平等者,由于法身如来之身土,无三世之可言,是周遍三世而无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者,故三世平等。无始无终者,即明成法身非此佛时始有,是从无始本来具足;亦非成佛而后到何时期则便终止,乃是尽未来际亦不穷。即是圆陀陀、光灼灼,彻今彻古无有更动而凝然存者,故曰不动凝然常无断尽。略无间歇永不断灭,此即明法身为受用、变化二身之所依。次、大智光明普照世界者,即明自受用身之体用。此即是四智菩提,由三无数劫所具足无边功德之所成就,故能普放大智光明而照彻无边世界。然此自受用身之智光,并无所谓普照不普照,但借事相依方所以明之,则便有普照世界之义。此即由无量功德庄严所成之自受用法乐之身,即是圆满报身也。次、善巧方便下,即明他受用身、变化身之功用。佛为地上十王菩萨所现之身,以无边福德智慧教授地上之菩萨,令其受用法乐,此名他受用佛。变化身佛──即劣应身佛,则为地前菩萨及声闻、缘觉乃至一切人天五趣所现者。但为四加行位之菩萨,则化为胜应身佛;从资粮位之菩萨及二乘以及三界之人天等,则为化现劣应身佛。于五趣中之天人以下者,则所现之身不定是佛身,而是随其种类而现者,即密宗所谓等流佛身。随其若鬼、若畜,亦变为鬼、畜说法而度脱之。此即是佛以神通之力而善巧方便变现无量之佛身,化度十方世界,而靡不周遍者也。但变现亦有差别不同,地上虽亦是四智所现之佛,而正为平等性智所现之佛;地前虽亦由四智所现,而正为成所作智所现之佛;地上、地前之能观机说法,则皆是妙观察智之功用。平等性智所现佛身,则为他受用;成所作智所现之佛身,则为变化之佛身。今此品所现之佛身,则为究竟妙觉。然此三身,若以说法不说法而言,则他受用身、变化身有说法之义,而自受用身与法性身,唯是平等如如理智,无有相对之相,故无说法之义,凡自受用法乐之身,不必现身说法;而现身说法者,则是佛受用与变化身耳。常有人说法身、报身能说法,其实亦是他受用身与变化身说法。如彼以金刚经为法身所说,其实以此经在破妄显真而显平等真如之外无有别法,显一 切法皆唯法性,推功归本故云法身所说。然实非法身所说,不过依于法身而起之说耳。或以法身包括法性身与自受用之二身,而以他受用身与变化身为应身;或以法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皆名法身,而以为地前所现之身为应身;或并以为地前菩萨及二乘与人天所现之身皆为法身,以为五趣人天以下之有情所现之化身为应身;更广法身之义。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法为解脱身。此则应观其经文义理之分齐如何,决不能执著于一端也。大乘以一切法皆为法身,此不过举其大略明之耳。

    己二 示三密法

    是薄伽梵告文殊利师菩萨摩诃萨言:“瑜伽行者观月轮已,应观三种大秘密法:云何为三?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云何名为心秘密法?瑜伽行者观满月中,出生金色五钴金刚,光明焕然犹如镕金,放于无数大白光明,以是观察名心秘密。云何名为语言秘密?“唵一地室多二合婆尔罗二合二”此陀罗尼具大威力,一切菩萨成佛真言,是故名为语言秘密。云何名为身秘密法?于道场中端身正念,手结引导无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轮中。善男子!我当为汝说其印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内,各以左右头指、中指及第四指紧握拇指作于手拳,即是坚牢金刚拳印。次不改拳,舒左头指直竖虚空,以其左拳著于心上;右拳小指紧握左拳头指一节,次以右拳头指之头,即指右拳拇指一节,亦著心前,是名引导无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灭无明黑闇大光明印。以结此印加持力故,十方诸佛摩行者顶,授大菩提胜决定记,是大毗卢遮那如来无量福聚大妙智印”。

    瑜伽行者,即修秘密法之人。瑜伽者,即相应之义,谓能修之人与所修之法互相合应,则名瑜伽。月轮者,即前发菩提心品中凡夫所观菩提心相之清净圆满月轮观,即是本清净法界观,以此月观为所依。三种大秘密法者,即是毗卢遮那如来之无漏三业而加持行者,使行者与佛无二,此即名为三种秘密,此唯佛与佛乃能证知;要使等觉菩萨证入佛地,故示之以三种秘密大法。所谓三种秘密者:一、即是心秘密法,是由于行者观自心如清净圆满之月轮,由此心月轮体性中出生五钴金刚,即表显毗卢遮那如来所成之五智。五智者,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清净智是也。行者即依此五智而观想,观得自心月轮中之五钴金刚,皆为如来果德之法性;行者以本有之体性,感毗卢遮那如来威力功德之所加持,则行者自身即佛。二、语言秘密者,其秘密之义含蓄在此真言中。所谓具大威力者,即是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