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真尼玛天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过两人在美国都算外国人,因此有天然的亲和力。

    NBA是世界上对抗最强、最激烈,技术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任何一点小细节都能决定球员的强弱和球队的胜负。

    跑步姿势就更没问题了。

    两个进行静态体测,两个进行动态体测。

    三个人都来自密苏里大学,同时宣布参加今年的NBA选秀,并一齐报名了这次训练营。

    “还想一步突我?你他妈第一步速度比得上老乔吗?真尼玛天真。”

    基本的运球、过人、转身,胯|下,还有传球,他都能顺利完成。

    好几个球员紧密团结到了李良周围,一副谁要跟我抢布鲁斯·李,我就和他拼命的架势。

    体测结束以后,球员们开始在试训师的带领下,进行持球基本功测试。

    不属于眼珠子一瞥,就知道这货完全没希望的那种。

    现在从体测来看,这个布鲁斯·李倒是有打美国职业联赛的身体基础。

    于是,李良突然之间从更衣室公敌,变成了香饽饽。

    光是说话的声音就嗡嗡嗡个不停。

    依旧是密苏里三人组的球,马库斯·达蒙在外线持球。

    金·英格利什利用拉特利夫的挡拆,从中路杀入内线,然后一记单手劈扣!

    奥多姆的身高只有6尺2,1米88,在大二那年他曾经拿过全美最佳阵容,大三进入全美第二阵容。

    李良并不抗拒体测。

    拉特利夫在密苏里大学是三号得分手,精通各种进攻技术,还是队内的头号篮板手,属于支柱型人物。

    李良像一堵移动的墙,牢牢地阻拦在拉特利夫跟前!

    作为对位软柿子的他,要好好表现一下,打爆李良才行!

    李良受到了过去前所未有的待遇,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既有弱点可以生吃,又有富尼耶这样的强手产生对比,真是再好不过的试刀石。

    球探工作发展到今天,早已变得细致入微和无孔不入。

    李良这两点都做的很好,柔韧和协调一直是他的强项,只不过【身体素质】维度里不显示。

    过去李良的原地垂直弹跳也就24英寸,60厘米左右,相当普通的水平。

    和达蒙一样,拉特利夫要用身体和脚步强吃李良。

    这些动作看似简单普通,在场边已经有球探开始对球员们进行观察。

    他个子不高,但攻防两端充满活力,尤其防守端,擅长“疯狗式”的撕咬。

    李良倒是觉得挺好,反正他的闪光点就不是持球。

    测完了静态,再去动态组,进行原地垂直弹跳、原地摸高、最大垂直弹跳、最大摸高、底线折返跑和3/4场冲刺的测试。

    在飞机上完成了【弹跳】的任务训练后,李良还没有测试过自己的弹跳水平。

    李良经受过的对位待遇,可是任谁都比不上的,这些末流新秀他怎么会放在眼里。

    队伍成型后,队伍之间开始自觉进行配对训练。

    作为冠军球队的饮水机,李良实力不行是众所皆知的,谁让他上电视的呢?

    体重虽然涨了,体脂却降低了,7%,达到了很不错的程度,之前李良记得是11%。

    总的来说,李良的静态数据没有太吸引人的地方。

    他把45度腰位到底线的位置,封锁的死死的。

    所有人被分成了四组,每组七个人,在半场试训师的引导下进行低对抗的控球、运球、过人、上篮和投篮的练习。

    李良却不这么想。

    表面上却要很轻松的击掌,甚至说笑一番。

    这本来就是李良做任务所追求的,数据体现出来的自然也是如此。

    有些互相认识的组成一队,有些还会稍微搭配一下,一个内线搭两个外线。

    达蒙了解奥多姆的防守,在对手逼上来的时候,背身护住了球。

    结束了控球基本功的测试,上午的最后一个项目是自由对抗。

    拉特利夫冲到底线没有空间了,只能持球转身。

    没办法,天赋摆在那儿,肌肉的反应速度、爆发力和灵敏度都不行,对抗一强技术就失灵。

    像李良这样的体测数据,虽然看起来略显平庸,却有点符合部分球探数据模型中的“可靠防守型角色球员”样本。

    他把球扔回给了队友。

    顶尖达不到,但中等完全可以,起码不是垫底。

    在他们看来,或许李良所在的队伍会是一个突破口。

    接下来的底线折返跑、3/4场冲刺,李良都顺利完成。

    但在系统中他的【传控能力】和【进攻能力】分值都很低。

    部分球探甚至对他多关注了几眼。

    热身很快结束,接着就要开始进行体测。

    顶着防守,一个小抛投命中两分!

    和富尼耶一队,李良是没想到的。

    拉特利夫想,肯定是自己还没找到状态。

    拉特利夫持球冲向三秒区,身体顶着李良往里碾……

    然后在内线两个试训师的干扰下,选择上篮或者投篮。

    这个项目李良也不怕,因为他的控运球基本功并不差。

    结果第二轮就折戟沉沙,败给了诺福克州立大学。

    算是一种隐形的属性。

    他们各个都是行家,李良在控球过人时的力度、速度明显不足,这种一上对抗就要丢球。

    现在球探都在搞大数据,将球员的各种数据分类整合,希望能通过数据对球员进行更为精准的判断和筛选。

    双方都摩拳擦掌,把对方当成鸡饲料。

    有些新秀就会拒绝体测。

    试训师会一边做低强度干扰,一边指挥球员做技术动作,考验的就是基本功。

    哎……怎么顶不开?

    开始两边打着玩玩,你投一个,我投一个,也不怎么防守。

    四年在肯塔基大学的刻苦训练可不是白费的。

    巧的是,李良和富尼耶也是这么想的,密苏里三人组无疑很强。

    所以,场地上一共有4个篮筐,也就正好被分割成四个区域。

    球探们坐在看台上,拿着数据报告扫看了起来。

    28个年轻人,外加教练、球探、工作人员、训练师,记者,百来号人分散在PNY中心的正方形场地上。

    毕竟,特别惊人的,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站立摸高、手长、手宽等和过去都没有任何变化。

    依旧很顺利的完成了一系列动作,控球,变向过人,传球,上篮,急停跳投,完成的很顺畅。

    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办法在高强度高对抗的情况下完成这些动作。

    当年被称为“伯德第二”的亚当·莫里森就是代表,当然他主要是受到糖尿病影响。

    相反,一些在NCAA风生水起,技术全面的新星,到了NBA却百无一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