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9章 最后之战(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齐明在附近的公路上拦住一辆汽车,二十分钟后,他回到了机场。

    不到一分钟,九架滑翔机冒着弹雨,都降落在指定地点。各班纷纷跳出滑翔机,开始突击。

    这些飞机从几个空军基地起飞到集结点,开始一切都很顺利。

    接着,曹玉忠的战士们又往这个观测碉堡里塞进了秘密武器一五十公斤空心炸药。可是,19号碉堡由于装甲太厚未能炸毁,只炸开一条裂缝。

    这一下,中国士兵被迫回到已占领的碉堡里隐蔽起来,由进攻转入防御,坚守阵地等待陆军部队的到来。

    这时,滑翔机驾驶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怎么飞机的标志灯竟不停地闪亮呢?莫不是脱离信号?几秒钟后,他脱掉牵引绳,开始滑翔。这简直是个荒唐的误解。才刚刚飞了一半路程,高度还不到一千五百米。从这里滑翔连第一目标都到不了。

    各突击队到齐后,按向西的航线沿着“灯火走廊”飞行。他们眼下是里奇菲尔德伦附近的十字路口,在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个灯标。接着,在五公里远的费雷亨旁边,又看到了第二个灯标,就这样,当飞机飞过一个灯标上空时,就可以看到下一个灯标,有时甚至能看到第三个灯标。

    从这儿往北八十米处,六班和七班被敌人迷惑了。他们发现通过空中照相拍摄下来的结构坚固的第15、16号碉堡根本就不存在。“直径五米的装甲碉堡”原来是敌人用薄铁皮伪装的。

    “前进!”马觉喊道:“目标,23号碉堡!”

    一千二百名美军士兵从地堡中走出来当了俘虏。在外围碉堡争夺战中,美军阵亡228人,“花岗岩”突击队亡六人,伤二十人。

    “啊,是空袭警报。”这段话是当时曾在堪萨斯机场外围担任过警卫的一位年轻美国军官说的。

    尽管在战史研究上另有别论,但对堪萨斯的这场轰炸多少让中国空军受到了一些关于轰炸平民方面的指责。

    “花岗岩”突击队在要塞降落后,不到十分钟就炸毁和破坏了十座碉堡。

    这次极为准确的轰炸是由第四轰炸航空团第二大队的二十八架“雨鹰”式飞机实施的。这一行动是向敌后数百公里实施空降突击的序幕。

    “突然,在机场和机场周围的天空中,魔术般地出现了许多白点,二十个,五十个,哎呀!有一百多个。这些白点一个接一个地从飞机里飞出来,慢慢地接近地面。”

    要干的事情还很多。按计划,几架中国飞机飞来了,它们空投了炸药箱。机降兵准备用这些炸药对还没有完全被炸毁的碉堡实施再次爆破。一公斤炸药就能炸毁一门大炮。

    事后,通过在这个地区作战的美军士兵才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些伞兵都是穿着中国军服的草人,伞具都还绑在它们的身上。为了模拟枪声,中国军队还在“伞兵”身上安装了自动点火炸药。当时,确实起到了扰乱敌军的作用。

    就在这时,死神出现了。无数颗炸弹从天而降,炸弹落到机场边缘的战壕里,在高炮阵地上爆炸。有一颗重磅炸弹正好命中了那座预备队正在里面酣睡的大机库!

    顿时,二百个“白色的蘑菇”从天而降。在着陆的同时,“激烈的战斗”开始了。美军军队不得不去迎击这些出现在背后的新敌人。但奇怪得很,中国兵并没有打过来。

    乔德兰立即命令部队进入临战状态,派出一千二百名士兵担任警戒。监视哨不时地从装甲碉堡中向外观察,监视着这漆黑的四周。

    就在爆炸声停止,对空炮火寂静下来的同时,天空中又传来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这声音是来自东面,飞来的不是轰炸机,而是三发运输机。美军的那位年轻军官对这几秒钟所发生的事情的描述道:

    从滑翔机上跳下来的是齐明中尉。原来,备用的“苍鹰”式飞机顺利地从科隆郊外的草地上把他们的滑翔机拖曳起来。这样,齐明又重新担当了突击部队的指挥官。

    此时,“苍鹰”式飞机编队正拖曳着滑翔机,按计划向西爬升。飞行中的各个细节都是预先计算好了的。全长七十三公里。按计算,到“走廊”尽头,飞机的高度必须达到二千六百米,因为只有在这个高度上,滑翔机才能以适当的滑行角度飞抵目标。如果风力也和预先计算的一样,达到这个高度需要三十一分钟。

    拖曳机发动机的轰鸣声渐渐远去,四周显得格外宁静。

    八点三十分,意外的事件发生了。又有一架滑翔机飞来,降落在曹玉忠上士那个班所在的19号碉堡旁边。

    “苍鹰”式飞机完成滑翔机任务以后,飞回基地,在集结点摘掉了牵引绳。然后,又飞回西部战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他除了推机头向下俯冲以避免空中相撞外,别无办法。可是,他这架飞机后面还拖曳着一架滑翔机!

    此时,“佛纳尔”要塞指挥官乔德兰少校房间里的野战电话响了。他接到了防守斯皮茨克啦地区的美军第七步兵师司令部发来的“要严加戒备”的命令。

    可是,那里一架“苍鹰”式飞机也没有了,只好打电话调一架其他飞机代替。他的两眼紧盯着手表,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已经五点零五分了。再有二十分钟,他的突击队就要降落在要塞高地上。可是……

    就在这时,从东面低空飞来一群幽灵似的巨鸟。三只、六只、九只,看样子想要着陆。高炮阵地上的美军炮手迅速将炮身高度放低,开始射击。可是,已经晚了。有一只巨鸟已经飞到头顶。

    “不知是谁怪叫了一声,接着,到处响起了机枪的射击声。不知他们是在打伞兵呢,还是在打飞机,到处都是目标,简直不知该打哪个好!”

    第八班班长在突击这座碉堡时阵亡。他是在炸毁了31号碉堡的75毫米双管炮塔后不久阵亡的。

    在离开基地之后不久所发生的齐明中尉掉队这件事并非“花岗岩”突击队的全部不幸。二十分钟后,又有一架滑翔机掉队了。当拖曳着第二班的那架“苍鹰”式飞机飞到罗克普林斯特的灯标上空时,它的机翼开始晃动起来。

    滑翔机脱离了拖曳机,“苍鹰”式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渐渐消失了。但这却引起了美国防空部队的警觉,因而在到达马斯特里赫特之前,滑翔机遭到了炮击。轻型高炮吐出的红色火珠从四面八方向空中飞来。滑翔机驾驶员为了躲避炮火,不时地转弯或作蛇行机动。足够的高度帮了他们的大忙。

    结局是悲惨的。机库中弹后,马上燃烧起来,一会儿便倒塌了,不少士兵被压在里边。美军防卫骨干力量就这样被消灭了。

    飞机最后降落在迪伦附近的草地上。机降兵们跳出滑翔机,他们找来了汽车,趁着黎明前的黑暗急速驶往佛纳尔,在那里,陆军部队正在集结待命,准备发起进攻。

    那是在1942年12月26日接近黄昏的时候,在苍茫的雾霭中,飞机大编队的隆隆声越来越近。这时,一阵刺耳的汽笛声响彻堪萨斯的街头和港口。

    这架滑翔机载着七个人又飞回科隆。糟糕的是在这七个人中,有一个人竟是“花岗岩”突击队队长齐明中尉。朱洪驾驶着滑翔机,勉强越过一条小河,在一块草地上徐徐降落下来。

    他的这段话是从中国空军某个研究报告中摘录下来的。他是这样描述的:“步兵都躲进了战壕和地道里。从清晨三点发出警报以来,他们就一直守在机枪和迫击炮旁,现已疲惫不堪。而两个预备连的伙伴们却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