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3章 攻击阿拉斯加(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89年美国与墨西哥组成国际边界及水利委员会来解决其它未解决的边境争议。

    这时,第二和第三连的88毫米重炮业已部署在偏东的一侧,但位置不太理想。这块阵地在陆军15毫米野战榴弹炮阵地旁边的洼地上。因为有山丘,看不见敌人。这个地形对野战榴弹炮倒是理想的。因为它的弹道轨迹呈弧线,可根据前沿观测兵的指示进行射击。

    这时正是十八点,美加联军在炮兵、战车、火焰喷射器的掩护下,从南面发起的第一次反击被中国步兵炮和高炮阻击住了。既然美加联军在白天有信心发起攻击,那么,到了夜间又将如何呢?

    几秒钟的工夫,20毫米高炮出现在山顶上。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界以内。

    中午时分,大总统混成支队的先头部队到达了皮拉托卡村。它跟格雷斯相毗邻,距离四公里。在这里,进攻受挫,来自格雷斯前面的丘陵地带的猛烈炮击把中国步兵赶进了掩体。

    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刚刚完成支援第十集团军北翼前沿的任务,下午就投入南翼的战斗。因为在阿尼亚克的东南方向,敌人集结了很大的兵力。9月4日早晨,在这里,加拿大第8师在中国空军的压力下放下了武器。这是美加联军第一个放下武器的大部队。

    在美国战争胜利导致了一场爱国浪潮,美国在西部和南部获得了新的领土。泰勒称为战争英雄并于184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炮手则瞄准目标后,把第一发炮弹推进炮膛。接着,又打了一发。就这样一连打了四十发,全部命中目标。

    但是,这还并不算完。

    在被美国占据的领土上有数千墨西哥家庭生活。这些家庭有些回到墨西哥,有些留在美国,在两国的和平条约上有对他们的保护。这些家庭的历史大多被记载下来了,他们是最早的墨西哥美国人。

    9月7日,中国军队侦察机发现在第十集团军右翼前方有美加联军的大部队,集结在一条被森林覆盖着的中等山脉——麦金利山的东北和安维克以南。据估计,集结的中心在拉西克小镇附近的森林地带。它的运动方向很明显,向东直奔安维那克河渡口。

    1942年9月1日,中国国防部、总参谋部策划已久的“龙计划”终于张开了狰狞利爪:

    这是一支防空火力很强的部队,把它部署在最前线和陆军一起行动,如遇美国飞机空袭,随时都可应战。在这几天疾风般的快速进攻中,没有发现美国飞机。可是,高炮部队的瞄准通信连由于交通堵塞掉了队。只有高炮跟上了陆军的先头部队。

    88毫米炮终于被拖上了二四六高地的山顶,安上了炮架。山顶的面积太小,重炮架得不稳,摇晃得很厉害。官兵们象疯子一样拼命挥动铁锹,为88毫米炮整出一块较大的平坦地面!

    9月2月早晨,张作霖和木玮两位将军决定首先让俯冲轰炸机去支援杨飞渡少将的第9装甲师。

    因此,这时88毫米炮连只能攻击一个很远的目标,也就是偶尔轰击一下格雷斯北面公路上的美加联军纵队,因为这个地方从88毫米炮阵地偶尔可见,但是它却不能支援在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进行殊死战斗的步兵。要想支援他们,高炮掩体的角度就太大了。

    9月8日早晨,杨飞渡少将的第2轻装突击师派遣大总统战斗队从本方阵地位置出发前往进行侦察。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连长命令立刻避开敌迫击炮和反战车炮的火力网,哪怕只是第三排离开也行。进展还算顺利,第三排的三门炮进入了新的阵地。

    头一个目标的数据早已清楚,炮弹也准备就绪。瞄准手则用观测所的炮兵望远镜捕捉到目标后,泰然自若地坐在座位上。一切准备完毕。

    后来,靠二四六高地观测所全体军官的帮助,才把炮拖到离山顶不远的地方。

    但是这个爱国浪潮并没有持续很久。美国北方州对这场战争持反对态度,南方州持支持态度,而这个意见不同的原因在于对于奴隶制度的看法的不同以及对于战争和领土扩张对奴隶制度将要带来的影响的期待。当时得克萨斯承认奴隶制,而墨西哥禁止奴隶制。许多北方反奴隶制的人认为这场战争是南方奴隶主试图扩张奴隶制和加强他们对联邦政府的影响。亨利·戴维·梭罗写了《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拒绝交税来支援这场战争。

    第五连六门20毫米高炮首先参加了战斗。接着又增加了三门。第四排作为营的预备队待命。

    之后,第十集团军就这样在强有力的空中支援下,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向前顺利推进。……

    因为高炮没有瞄准和通信等关键设备,对空中目标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相反在地面战斗中却发挥了威力。具有高速弹道的高射炮弹的穿甲能力无论是步兵还是陆军的炮兵都非常清楚。对目视目标的直接射击尤其厉害。

    十三点二十分,第二十二高炮团一营首先进入皮拉托卡。营长穿过敌人的步枪、机枪火力网,好不容易找到了革强上校的前线指挥部。在这里,他受命穿过皮拉托卡,在连接皮拉托卡——格雷斯的公路南侧部署火力,直接支援正在苦战的步兵。

    加拿大做为盟军中的一员,参与到了对阿拉斯加的防御之中,阿拉斯加的战斗爆发了。

    第二天,即9月3日上午,头天晚上强行夺取了两座大桥的第2、6装甲师很快就出现在科伯克河的北岸。作为第18军的先锋,他们已处在其它战线的大前方。他们经过梅克尤伊利向费尔班克斯、麦金利山前进。

    美加联军逃入公路两旁的森林,白天躲在里边不敢出来,因为中国空军从空中压制着他们。到了晚上,他们就越过田野向东面的安维那克河逃窜。虽然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但他们清楚地知道,除了向安维那克河对岸逃跑以外别无生路,只有在东岸才能建立起新的防线。

    9月8日,张作霖将军下令实行包围作战。第十四军越过安维克向安维那克河畔的波因霍挺进,准备在那里把北面这扇大门关死。第四军从西侧缓慢接近,阻止朝这个方向突围的美加联军。此外,第十五军从右翼插入敌后,完成包围的态势。

    即使如此,还是发生了意外的情况。炸弹落到了友军的阵地上。这是因为地面部队没有把指示战线的标志布摆清楚的缘故。9月8日,为堵截敌人东逃而紧急起飞的俯冲轰炸机部队轰炸了安维那克河铁桥。这时,正好中国军队第9装甲师的先头部队赶到西岸。如果这座大桥安然无恙,这支快速部队能立刻到达安维那克河东岸,筑起桥头堡,并继续追击敌人。

    6月3日,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对英国宣战,对同盟国所有国家宣战!

    然而,中国军队也明白,只有在安维那克河的西岸才能包围敌人并迫使他们投降。因此,一定要阻止敌人渡河,必须抢在敌人前面到达河岸。

    于是,在整个战线,以安维那克河为目标展开了激烈争夺战。

    这场战争也导致了新一代的墨西哥政治家的出现,最后他们摆脱了桑塔·安纳对墨西哥的统治并于1857年建立了一个自由共和国。这个自由共和国最早的措施之一就是加速对墨西哥北部空旷地区的殖民,而这个措施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未来的领土丧失。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