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七章 无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等到宋老生逃到城门口的时才发现,城门已经关了!

    以前杨广就总是凭着自己的脾气,经常有功不赏,以至于军队缺乏团结一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李渊不想向杨广学习。

    敦煌公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统领右军的李世民。

    李世民的声音很大,搞的整个战场上面的人都知道宋老生被抓了,宋老生自己也听到了,宋老生还狐疑了一下,自己明明还在奔跑啊,怎么就说自己被抓了呢?难道是有人和自己长得很像?

    深得李渊交代的裴寂站了出来,陪笑着说道:“其实吧,世民说的也很有道理,只是关心则乱,我们都太紧张了。”

    屈突通的才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王世充和宇文述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们虽然把杨广弄死了,搞了个傀儡在上面,可是却把屈突通留在长安辅助杨侑镇守,可见王世充和宇文述对他也是很器重的,如今李渊要来打长安了,杨侑派屈突通守在河东,就像是一头随时要出击的猎豹,叫李渊怎能安心?

    李渊急忙鸣金收兵,待撤下来时,军中又增添了不少烈士和伤兵,将士们不理解,问怎么又收兵不战?

    李渊还没有睡觉,他宣布散会之后便一直没睡觉,他不睡觉,好多人都睡不着,毕竟,李渊只要还没有下决定,那么就有着很多的变数!

    宋老生这下子懵了,他就是再笨也看出来这是个圈套啊!

    结果可想而知,惨不忍睹。

    唐俭点了点头道:“敦煌公说的有道理。”李渊看到已经是有大半的人有些妥协了。

    为了进一步收买人心,李渊把宋老生厚葬了。

    “孩儿还有话要说。”李世民继续说道。

    就在李世民大喊宋老生已经被擒住了的时候,隋军都散成了一盘沙。

    可是他现在信了,他相信李渊就是个白痴!

    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铁骑飞奔,刀光闪闪,呼喊声震耳欲聋,宋老生也不是吃素的,拼死反抗,李渊、李建成稍稍有些退却,似乎有些顶不住了,在这紧急关头,李世民与军头段志玄,从一高地飞驰而下,率轻骑飞奔而来,直冲向的宋老生的背后,宋老生这时候正和李建成相斗正酣呢!

    就在萧守仁他们定下争夺天下的计划的时候,李世民他们还在霍邑郡前徘徊。

    “大将军!二公子把刀都拿出来了!”那士兵又跑了回来。

    李世民其实是想射绳子的,他早就听说过萧守仁的神射了,他父亲李渊的箭法也很好,他也想看看自己的箭法怎么样。

    杨坚曾派屈突通去陇右检察军马,做审计工作,他将当地官吏隐瞒的两万匹马,没有上报,杨坚知道后大怒,认为私藏军马是要谋反,准备将大小养马的官员,以及各级监察官共一千五百人,全部通通砍头,屈突通劝道:“人命关天,死不能复生,陛下怎么可以因为几只畜生的缘故,就要杀掉这么多人呢?”

    李渊不睡觉并不是在想什么办法,他只是在等人,他只是在等待演戏的时机!

    突然,杀声四起,桑显和大叫不好,知道中了埋伏,可是已无能为力,被杀得人仰马翻,最后打得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像个叫花子一样的逃回河东。

    陈叔达归顺李渊之后,这唐军全军上下的军书、教令和文告很多都是出自陈叔达之手,陈叔达成了李渊的笔杆子。

    李世民的脸上笑容稍微有些不自然。

    城楼上的守城士兵都是心有戚戚。

    “他要干嘛!”李渊大声问道。

    “敦煌公可是已经有了好的计策?”

    李渊解释说:“屈突通最善于守城,我军常胜,必有轻敌之心,今日只是示示威而已,还没到攻城的时候。”

    攻占绛郡后,李渊率义军折后西进,几天的时间,李渊到达龙门,前面就是黄河了。

    李世民身后的刘弘基叹了口气,躲在李世民身后眼看宋老生就要爬山去了,他忍不住了,偷偷搭了一支箭,射了出去。

    李渊看到众大臣似乎没有改变原先想法的可能,于是继续借用李世民的嘴冷声问道:“宋老生、屈突通扼住险要,我等进退不得怎么办?”已经看过李渊的信件之后李世民已经是把里面的东西融会贯通了,全部记在脑子里面了,这时候更是信手捏来:“屈突通老迈无能,只知扼守河东,放弃壶口、龙门,或许河东城高急切难下,但我等义旗高举,只要攻破霍邑,定有无数义军跟随。到时候我等分兵两路,围困河东,过黄河,径攻渭河平原,何惧屈突通?宋老生出身低微,轻狂浮躁,只要诱他出战,一战可擒,大将军说的两个险要在我看来,都可迎刃而解。”

    等到群臣退下,只剩下李渊父子的时候,李世民突然打了个喷嚏。李渊慌忙吩咐下人准备干净的衣服,轻叹道:“世民,委屈你了,你果真没有让我失望。”

    镇守绛郡的是两个人,一个是绛郡通守陈叔达,一个是正平县令李安远。

    李渊也开始祭拜霍太山了。

    李世民让人把宋老生的头颅砍了下来,然后挂在旗杆上面示众!

    屈突通是长安人,父亲在北周时做过邛州刺史,屈突通年轻的时候做过先帝杨坚的亲卫大都督,也就是杨坚的禁卫军统领!

    大家都想回转,都在担心太远的情况!

    自此之后,柴绍出入城门就出入自己家一样方便,一次都没有被发现过!

    隋灭陈后,陈叔达郁郁不得志,直至大业年间,被一向以天下文采第一自诩的杨广看中,让他做了中书舍人,后来又让他做绛郡通守,直到今日。

    虽然如此,可是赞同李世民说法的话绝对不能出自李渊,所以李渊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宋老生飞快的往上爬,上面的人也是飞快的往上拉!

    帐篷中的众大臣都是无声无息,不开口不说话。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乱世更是有钱能使磨推鬼!

    这下子李渊就开始伪造和宋老生的书信往来了。

    李渊想看看屈突通是不是还依旧那么勇猛,他先只派了一千多人,在城南发起攻击,将士们得令,不顾生死,冒着箭雨,冲了上去,眼看就要登上城头了,不料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

    主帅都被抓了,还打个屁啊!

    李渊准备强渡黄河,可是如何渡河,也是个大问题,因为河东还有一头猛虎,在张着血盆大嘴,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呢,那头猛虎便是屈突通!

    李渊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萧守仁的名声是越来越大。

    “嗯?”

    “二公子说大将军要是再不见他他就要自刎!”士兵很老实的回答道。

    李世民觉得有功就要赏!

    宋老生吃了一惊,他知道,肯定是有人要射杀自己!

    胜利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便是犒赏三军了!

    李渊阴沉着脸,他没有看李世民,他一直在注意着场中众大臣的脸色。

    李渊短时间兴奋的要死。

    “不管他,我们继续说。”李渊对众人说道。

    连续的下雨天,刘武周攻打太原的谣言,以及粮草的短缺,无一不困扰着李渊父子。

    李渊伸手拍拍世民的肩头,感慨道:“世民,你说的不错,有些话的确你来说更好。”李渊站在他特殊的位置,有些话是不适合说的。

    因为隋军已经溃败了!

    这是这下子问题来了。

    李渊给陈叔达写了两封劝降书,陈叔达看了看之后撕掉了,李渊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既然你看不起我,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李渊聚集重兵攻城!

    宋老生刚点完兵,柴绍这边就已经得到消息了!

    “可是刘武周呢,太原毕竟是我们的根基之地,丢了太原你让为父怎么跟你众位叔叔伯伯们交代?”

    杨坚是很讲道理的人,听了屈突通的解释,就赦免了这一千多名官员,改用其它惩罚,后来,屈突通做了右武侯车骑将军,克己奉公,不徇私情,与兄弟屈突盖,同样以敢于秉公执法、不徇私情而出名,由此成为很多贪官污吏的大克星。

    李世民用脏兮兮的衣袖擦了一下脸上的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然后正色说道:“萧守仁是人不是神,别忘了,巴蜀之地并不是谁都能掌控的,巴蜀的苗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要进西京只有从巴蜀进,有苗王挡在那,他们寸步难行。”

    太原城丢了!

    果然,李渊脸上的笑容刚浮现出来,外面便有兵士禀报说是敦煌公求见。

    李渊的帐篷内灯火通明,半夜未眠,其实李渊是不想回转的,他想去长安,他做梦都想去长安。

    为此,李渊还特别起草了一份通知和告示,命左右告知全军将士,人人平等,只要有功,不论出身,都一律按规定奖赏和授勋。

    外面的声音很繁杂,风声雨声高呼声,声声入耳,根本就说不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李元吉来了。

    这下子把杨侑可气坏了,杨侑下令宋老生出城和李渊一战,如若不然就斩首示众!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拿起了身边的弓箭。

    更有头脑的李渊,已想到了屈突通来这么一招,早在营寨周围设好埋伏,造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桑显和来钻。

    冲锋号吹响了,义兵个个斗志昂扬,如猛虎下山,冲向隋军。

    因为李世民刚才已经看到拿着衣服挥舞的宋老生了!

    李渊吃了一惊,场中的大臣也是变了脸色,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动刀!

    “怎么下功夫?”

    李渊也是一直在点着头表示满意,他对李世民今晚的表现很满意。

    宋老生早就听说李渊的兵都是新招的,他早就听说李渊不善于打仗,他早就听说李渊任人唯亲,他早就听说李渊的三军都交给自己三个年轻的儿子来统领。

    李元吉不在这,自然没他什么事,只是犒赏左右两军!

    河西诸郡,听说李渊准备进取关中,都争着抢着来归附,各路豪杰,争相加入李渊的义军,渡河入关的时机已经成熟,可这只锁在笼子里的老虎,降又不降,那就只有打了。

    这下子所有人都妥协了。

    宋老生真的是有苦难言啊。

    宰了牛羊祭拜完毕之后李渊是信心十足啊。

    唐俭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李渊的帐篷里还有好几个大臣,这些人都是李渊起事的时候在财物等方面给过大力支持的太原豪绅,他们是来全李渊退兵的,他们当然知道李世民这么晚过来是为了什么,他们听到李渊拒绝和李世民相见,心中都是大喜。

    投靠李渊的人越来越多了,李渊封出去的官也越来越多了,都是些口头上的官职,没有打下天下那就都是假的,可是大家都喜欢,李渊也喜欢。

    柴绍家里本来就是结交四海,在全国各地都是有朋友的,他这时候充分把关系网撒开了。

    宋老生听见耳边风声一紧,然后便看到一支飞箭射在自己身边的城楼上掉下去了!

    各自逃命!

    就在陈叔达以为李渊要杀自己的时候,李渊笑着蹲下去替陈叔达把绳子解了,还说一些道歉的话,这下子陈叔达真的是肝脑涂地啊,一个劲地说要为李渊拼死效忠,李渊看到达到了目的之后便授予他为大将军府主薄,封爵汉东郡公,令他与秘书温大雅同掌机密。

    李安远是想投降的,可是很无奈,陈叔达掌权,他想投降也没用啊,他只好装病,窝在家里不出来。

    “那宋老生如果敢出城的话我们便可以轻而易举把霍邑郡拿下,到时候一切都可以缓缓图之了。”

    “让代王看到我们写给宋老生的信件,信中的内容自然是随我们怎么写了,反正就是要让代王觉得我们和宋老生的关系不一般,这样一来代王看到宋老生不出城迎战肯定以为宋老生是有二心,而宋老生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那么就必须出城一战,到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这是进军长安的路上,第二次发生军事策略上的分歧!

    帐篷里面的大臣也是面面相觑,谁这么大胆?竟然敢在李渊的帐篷外面大哭!

    众大臣都是心服口服。

    李渊让心腹唐俭交给李世民一封书信。

    “这个不孝子,说了不见就是不见!”李渊生气了,众大臣也是有些意动了,毕竟,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

    就这样,柴绍获得了宋老生跟别人的来往书信!

    所有大臣都是在旁边静静的听着。

    屈突通好没面子,也不打主动出击的主意了,而只是固门自守,做好防御的一切准备,随时等待李渊来攻城——李渊,你就来吧!

    “混帐东西!你这是要干什么!”李渊见到李世民之后第一句话便是把李世民骂了一顿。

    那是呼天抢地的痛哭啊,站在帐篷里面都听得到。

    裴寂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定要先把河东搞定,再取长安,李世民的意思,则是先绕开河东,直取长安。

    这下子把宋老生笑翻了。

    宋老生见到这种场面之后一下子就笑翻在马背上了,他打仗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呢!

    革命尚为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三天后进入临汾,两天后,到达绛郡,前面又是一大关,这一关的老鬼,却有一个白面书生,难道书生也来打仗?

    “当然,代王之所以把宋老生送到这霍邑郡来,其实就是要他把我们打回太原去,可是宋老生却是临阵退缩,做起了缩头乌龟,这原本就和杨侑的命令不符,我们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

    李渊的被子都还没有焐热就有人告诉他说霍邑城破了!

    可是李世民就是这么个不认输的人,他一箭没有射中,又拿起另一支箭,他又开始射了。

    两人都讲得头头是道,很有道理,争得面红耳赤脖子粗,只差没动手打起来。

    两兄弟争了个面红耳赤!

    李世民的功夫这些日子里已经是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已经是把柴绍都比下去了!

    柴绍花了大价钱把霍邑郡守城的士兵都买通了!

    该怎么办呢?

    直到第二天下午,李渊才出兵,他带着骑兵跑到霍邑城东边五六里地的边城扎营,这下子把宋老生搞糊涂了,这李渊到底想要干嘛?

    众老臣面面相觑,唐俭见到李世民又要动刀子,慌忙按住道:“敦煌公莫要着急,我等都是为唐公着想,有事慢慢说好了。”

    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左领军长史陈寅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奈等人,先率六千人,从梁山过河,占据黄河西岸,等待和接应主力部队。

    “给代王写信?”

    他们扔下去一根长绳!

    宋老生独自一人和李建成还有李世民俩人打斗,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吃不消了。

    李渊的脸色已经好看了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