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零五章 铁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时见胤祚点了名,林启从容地出了列,并不因圣驾当前,身边全是朝中大佬而有何慌乱之处,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磕了个头道:“臣遵旨。圣上,诸位大人,此次科学院所属之上海蒸汽机研究所奏报朝廷,该所已完成蒸汽机车之设计与试运行,此物暂定名为火车,以煤炭为燃料,以固定之铁轨为运行之轨道,在两道相距四尺的平行铁轨上运行,每列火车可有八个车厢,满载能载货四百余吨,满载时速为每时辰一百八十里左右;每辆机车连同车厢造价约为三万元至五万元,若是大规模建造,成本可降低至两万三千元左右;不算地价,每里铁路造价为一万元,若是大规模建造,成本可以降低至七千元左右。现有之天津钢铁厂已能完成所需钢轨之供应,另枕木的需要也能从各地获得,若是人力足够的话,各项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小臣手中有份报价表可供圣上及诸位大人参考。”

    “圣上曾有云:事关科学院之事即为要务,老臣铭记在心,不敢或忘,此奏折为林侍郎所上之密折,臣不敢怠慢,特来请示圣上。”马齐恭敬地将奏折高举过头顶。

    在场的诸臣都是精明之辈,一听便大致明白了火车这玩意儿的基本功能就是载货、运人,不过对于造价之高却不由地倒吸了口凉气——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全长一共3548里,要想建成一条京杭铁路,光是铁路的造价就要两亿五千万元左右,再加上火车本身的造价,人力的投入和可能涉及到的征地拆迁的费用,光这么条铁路就得耗去大清年岁入的近半,这等天文数字投入到铁路交通上是否有意义,谁也不敢保证。

    范时捷本身也有技术背景,当年建设江南造船厂,他可是其中的头号功臣,对于原本设在江南造船厂内蒸汽机研究所他自然是知道其中的根由的,此时见诸臣都在倒吸凉气,立时站了出来道:“林大人,你所言之铁路不过是垫着枕木的两根铁轨罢了,所费并不算多,为何造价竟会超出机车本身如此之多?”

    推广?嘿,那是当然的了,呵呵,那帮臭小子搞了整整二十多年了,总算是将这玩意儿给折腾出来了,哈,有了这等便利的交通设施,大清的国土就能真正的联成一片了,不单是经济、政治便是军事上的意义就非同小可。胤祚如同大夏天喝了蜜水一般,心里头美得直冒泡,也顾不得回答马齐的问话,一挥手道:“传旨:令所有军机大臣、科学院院长林启、诚亲王、雍亲王、怡亲王、勇亲王即刻觐见。”

    张廷玉话刚说完,一起子大臣们纷纷出列进谏,就连一向不怎么管事的允缜都开了口,表示反对,众臣的反对如同一盆凉水浇头一般令胤祚有些子头疼不已——钱啊钱,没钱啥事都玩不转,可眼下大战刚过,商品市场还没完全启动,手中没钱咋玩?

    马齐事先倒是看过了奏折,对折子中所称的蒸汽机车、火车、时速等等也都有所了解,不过并不明白这等新事物有何了不得之处,此时见胤祚高兴得有些失态,不禁好奇心起,试探着问道:“圣上可是打算推广此物?”

    远卓八年十月初九,远征南洋之第一舰队载誉归来,帝令大阿哥弘历为迎接使前往山东青岛迎接凯旋之大军并内迁之马六甲苏丹;着驻福建之第四舰队准备启程前往马六甲,护送移民马六甲之江西民众,并替换此时正在马六甲担当警戒任务之第一舰队第三分舰队。

    林启所说的这些东西朝臣们不了解,胤祚自然是明白的,早已拿定主意要建铁路的胤祚没等诸臣再多问,笑着挥了下手道:“林爱情所言朕倒是听明白了,此等事物投入固然巨大,可一旦建成之后,其利亦巨,姑且不论南北物资流通之便利,便是调兵也能及时很多,一旦有个骚乱,军队也能南北调动,不致有捉襟见肘之窘迫,朕决议建造此铁路,便民之余也可确保我大清基业永固。”

    “圣上,施大人所言甚是,臣以为火车这等事物听起来是不错,可毕竟未曾得到验证,若是盲目投入巨资,一旦有失,恐伤国本,望圣上明察。”张廷玉略一犹豫,也站了出来劝谏道。

    “诸位爱卿,朕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唔,这可是科学院成立以来的首功,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