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英雄(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武兄,你真的放心他们这样闹下去么”?白正一边整理鱼杆,一边低声询问。国事会的状况目前很混乱,马上就要面临最重要一个议题的表决,而无论是省意代表,还是民意代表,根本答不成个一致意见。任何一个议题,都会引发争议。而争议一旦产生,没有几天几夜,不会出现结果。即使到了表决时间,收上来的赞成票也很难超过半数,害得临时主持国事会工作的徐增寿不得不将议题发回去重议,每天回到家,白头发都要多出一大缕。

    建文皇朝就像一件外表华美无比的瓷器,被曹振与武安国率领大军轻轻一击,登时碎裂满地。

    按吴思焓的提议,国事会由国家议院和民众议院两级组成,简称国会。代表的产出办法同样是利益妥协的产物。国家议院成员,则由各省推举,为了照顾各省利益,无论各省人口多少,都可以推举三名省意代表进入国家议院。至于这三人如何产生,则由各省自己做主,朝廷不加干涉。

    “白兄,你怎么来了,今天国事会没吵架么”,武安国笑了笑,慢慢地收起鱼线。今天看样子又要一无所获了,他钓鱼的水平实在太差,通常喂了半桶鱼饵下去,都没有一条小鱼上钩。用刘凌的话说,这纯粹是给鱼喂食,几个月来,满湖的鱼都快认识武安国这个饲鱼人了。

    屏风后,有人走向了左边,半途中摇摇头,又折向右。

    大厅渐渐空了,郭璞看了看其余几个人,慢慢地走进屏风后。

    “武公,这碑文,我看还是你来吧,先前几篇文字,我都看了,太悲,悲而不壮”,白正笑着说道,声音在夜幕中回荡。

    第二页,一篇文章吸引了老和尚空闻的目光,那篇文章的标题是,说英雄,谁是英雄。仔细看里边的内容,却是玄武湖上,英雄纪念碑碑文已经确定。而国会经过讨论,最后决定采用的碑文却是武安国所写的那篇一点文采都没有的大白话,这的确让很多读书人跌破眼镜。

    武安国回过头来,裂嘴,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那就让燕王当皇帝呗,反正,是大伙自己的选择”。

    这是六省自卫军高层的一项核心机密,当日,自卫军大营中,围着那个大圆桌,朱棣的支持者和武安国等平等的追求者立下的契约。彼此之间不用战争和血来解决分歧,各退一步,将选择权,交给大明朝百姓。

    看到白正尴尬的样子,武安国笑着摇摇头,将手中的鱼杆递给了白老夫子。文人们关于治国理念的争执,激烈程度不亚于武士对决,不吵架,才怪。如果给每人发一把火铳,他们能冲着争论对手的脑门开火。不能说服对方,就将对方的肉体消灭,这是自孔子诛少正卯时留下的习惯,想改变这个习惯,需要经历的磨难还很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武安国放走了朱允文和方孝儒,在民间引发的争议就很大,按照各省爵士会的意见,像建文皇帝和方孝儒,黄子澄这种阴谋家,战败后就该被押到大理司,按照大明律法进行审判。尽管,新的大明律还没建立起来,大伙约定的宪法,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影子。

    “嗨,只是通过了一种选择,而不是全部方式都以此为标准。一共好几种选项呢,这只是其中一种。宰相由国会推举,统领各部。每任五年,最多连任两届。嗨,这不是怕宰相专权么,就像胡维庸那样”,读报纸的人喝了口豆浆,摇头晃脑的分析。“不过,这有一条,嘿,这条新鲜,无论将来是否有皇帝,各部官员的提名由宰相与国会共同完成。非国会弹劾,不得罢免,哈,新鲜,这宰相的权力可大了”!

    而民众议院成员,则照顾了那些人口较多的省份。除了省意代表之外,各省还可以根据内战之前上报的人口总数,按每二十万人一个名额的办法,产生民意代表,与国家议院的省意代表共同进京参与国事。民意代表必须通过各省爵士会的认可,各省诸侯不得干涉。

    几艘画舫从湖上驶过,红巾翠袖,花枝招展的商女手抚琵琶,将一阵阵悠扬的音乐送过湖面。大腹便便的商家,附庸风雅的文人,挤在甲板上,尽情享受这劫后的安宁。人们忙碌着,喧闹着,好像几个月前那场战争根本没发生过。

    短短数日内,建文皇朝就像风暴中的一缕烟尘,转瞬不见踪迹。连一点回忆都未能在民间留下。

    如果经过了安泰皇帝,建文皇帝,百姓还要选择帝制,武安国不得干涉。

    “补给怎么样”?断臂人大声问道。

    “他们大概是为了保住官位不得不暂时装样子吧,但愿时局永远这样模糊下去”,不怀好意的“刁民”大胆地想。

    “闹呗,只要不动刀子,他们终归有互相妥协的那一刻”,武安国仿佛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某个岛上的议员们还在议会中互相扔鞋子,眼前这个国会和后世还差六百年,不产生同样的笑话才怪。

    虽然从武安国与燕王朱棣会面之日起,大部分有识之士就料定了建文王朝即将覆灭,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建文王朝会覆灭得这样快。有人震惊,有人赞叹,却很少有人为这个王朝的覆灭而感到惋惜。

    湖心的小岛上,一群建筑工人正在忙碌着,从一块石碑的周围将垃圾清理干净。依照国会的决定,新朝廷在当年庆功楼的遗址建起这座纪念碑,纪念这些年来在内战和对外战争中牺牲的英雄。

    砰,白老夫子仿佛当头挨了一闷棍,气得半天说不出话。今天早晨他找过郭璞,临时大学士郭璞就推断出,武安国会这样说。老先生不信,国会议事结束后,特地跑到武安国家中问,结果武安国不在家。大老远追到湖上,白正绕来绕去老半天,果然得出了这个答案。

    他拎着报纸,在晨光中走向远方。

    每个代表,都虔诚地走向屏风后,在一个个箱子前,投下自己的选票。每个人只有一票,但他们身后,却代表者二十万民众。这张选票,拿在手里,万分沉重。

    这,是武安国沉默的原因,也是他唯一能做的,给众人多一条选择。平等,是一个原则,但如何实现,武安国不知道。正如当日朱棣问他今后应该怎样做一样,武安国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没有,哪能天天吵,大家都是读书人么”!白正讪讪的笑了笑,显然有些心虚。国事会自从成立那天起,吵架声就从来没间断过,好在规则上写明了,如果有人打架或者恶意起哄,则要被取消本轮议题的最终投票资格。在规则的制约下,众代表们才勉强收敛,不至于在会场中打起来。

    李陵、李善平、王飞雨、常茂、高德勇,一张张生机勃勃的面孔在武安国眼前浮现。他们都不是完人,但他们的名字,都应该写在纪念碑上,让人永远铭记。

    当日,大圆桌侧的所有人都立了誓,永远遵守并用生命维护这个契约,永远保守这个秘密。之后,朱棣通过朱椿之手,建立了保皇党。郭璞通过吴思焓之手,建立了立宪同盟。但双方之间分歧无论有多大,都将依靠这次国会的表决,来决定最后的胜负。

    更多的人在暗中做准备,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为了在新朝廷中的地位,为了趁乱大捞一票而准备。带着各种目的,带有团伙性质的政治派别纷纷走向公开,其中,以保皇党的活动最为积极,在蜀王朱椿的支持下,迅速把手伸向了全国。宪政同盟不甘落后,利用报纸的优势,将平等与宪政的观点广为宣传。

    “让我想想,想想到哪本书上能抄几句”,武安国的声音传进侍卫的耳朵,惹得众人一阵哄笑。众所周知,武大人虽然渊博,文采却不好,特别是那笔字,根本上不了台面。

    夕阳从林稍间坠下去了,武安国收拾好钓鱼的用具,与白正一起走向马车。两个老家伙一路笑呵呵的聊着,好像把一个话题说开了,又好像在讨论起另外一个话题。

    “通过了,我以为他们还得打几天呢”,一个提着鸟笼的老汉问道,通过了什么,其实他不太关心。与议题比较,代表们打架的细节,更能勾起他的兴趣。

    “武公好悠闲”,一声招呼从背后传来,打断武安国的思绪。回过头,眼前出现了一张疲惫的笑脸。

    最后一个人走了进去。所有人走出了大门。一队士兵进入,抬起六个箱子,走到外间,在众代表的监督下,将里边的金属片小心的拿出来,清点出总数。

    让百姓们自己选择,而不是我们替他选。武安国默默的想,他不知道,如果李善平等人活着,是否会赞同他的意见。他知道白正不能理解,其实,能理解此举的人,武安国身边并不多,除了那些知道秘密的人外。

    两级代表选择工作进行得很快,发觉武力无法替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后,各方诸侯在国事代表和民意代表选择上下足了功夫,报纸上每天都有丑闻被揭露出来。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诸侯们不得不将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挑了又挑,甚至不惜通过给百姓发钱的办法来获取民间舆论的认可。

    几个冒险逃出京城的士大夫妄图组织人马勤王,没等他们打出旗号,朝廷直辖各省已经抓紧最后时机宣布自治,这些士大夫被各省都督当作礼物,又送回了京城。

    “可燕王、武公、曹大人他们三个谁都没在朝廷中管事啊,这事儿,我看有点邪门”?有人为时局忐忑不安。

    老将耿柄文在京城受到威胁之际率部星夜回援,半路被林风火截杀,部队失散大半。当得到京城被破,建文失踪的消息后,不得不带领残部向燕王朱棣投降。

    “其实,郭大人、李大人、徐大人,他们几个现在这样处理朝政,把国家管得就挺好,根本不需要有个皇帝”,民间,有人小声议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属于立宪派,在保皇党的压力下,他们迅速组成了宪政同盟,各省遥相呼应,发誓将立宪进行到底。

    清晨的鼓楼上,传来一阵阵钟声。城市从睡梦中惊醒,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油炸桧的味道,伴着豆浆的清香,飘满整个街道。

    郭璞出来,李琪走了进去。

    有人走向中间,犹豫了一下,退回屏风前,趴在自己的桌子上,满头是汗。

    又陪着武安国在湖边坐了一会儿,老夫子终于按耐不住,拍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