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六章 行路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努尔哈赤作出这个决定并非因为纳兰巴克什被擒和扈尔汗之死而起的复仇冲动,他是早有预谋,如今建州的后方东海女真诸部已平,西面的蒙古科尔沁部与他是姻亲,虽然蒙古最大部落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依然瞧不起他努尔哈赤,但林丹汗自奉信红教后,在蒙古诸部的影响力大受影响,而且林丹汗也与明朝作对,所以不足惧——

    詹事府离文华殿不远,张原跟着东宫太监韩本用来到文华殿,殿门已开,有几个内官在殿上,见张原来了,赶紧去报信,不多时,皇太子朱常洛到了,皇长孙朱由校也来了,半年不见,朱由校长高了一些,脸色不似从前那般青白,在其父朱常洛身后向张原点头偷笑。

    京中关于张原出使朝鲜的那些流言是姚宗文、韩浚等人授意家仆在酒楼茶肆散布出来的,如今在甄紫丹等锦衣卫的大力澄清下得到了纠正,对于京城士庶而言,此前听到的毕竟只是道听途说,现在是出使的锦衣卫亲口所言,自然更可信,而且锦衣卫制造舆论更内行,姚宗文等人对市井舆论的重视显然不如张原。

    姚宗文道:“阮大铖是个无胆色的纨绔,他是翰社骨干,与张原素有交情,要他突然倒戈,他自己脸面抹不过去,也怕被人讥为寡礼义廉耻,不过前几日他曾来访我,言语间有疏远翰社之意,但割席绝交之事他一时也做不出,此人只堪煽风点火,要他作先锋与张原作对,他不敢。”

    朱由校这几日一直担心张原会被奸臣所阻不能继续当他的老师,这时自然要大赞张原。

    朱常洛向张原询问出使朝鲜之事,张原择要说了,朱常洛踌躇了一下,开口道:“本宫听闻有外臣对朝鲜国反正之事颇有非议,认为是以下犯上、冠覆倒置,甚至是大逆不道,张赞善适出使彼国,为何不制止此等悖逆之行反而推波助澜?”

    ……

    王安应道:“是,奴婢立即就办。”

    文华殿上的气氛霎时紧张起来,皇太子朱常洛问话的语气虽不甚严厉,但问题却很尖锐,御史韩浚在奏疏中弹劾张原也基本就是这些,攻击张原动摇了儒家礼仪道德这些立国之基了,张原必须当面给出让皇太子满意的解释,不然这东宫日讲官的位子怕是难保。

    朱由校高兴道:“是,儿极敬重张先生,张先生讲学讲得极好,人品更好。”

    沈榷举荐温体仁为东宫日讲官以及韩浚弹劾张原的奏疏送到司礼监后迟迟未见批复,而张原旬日休假已过,从八月初一日开始到詹事府坐堂,张原现在是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詹事府的赞善虽与翰林院修撰同为从六品官,但从翰林院到詹事府就是一个资历的累积,是年轻官员升迁的必经之路,张原保有翰林院修撰之职而不必到翰林院点卯,以后詹事府就是他坐堂之所,多少人在翰林院要熬上六、七年甚至十几年,张原只用了一年半,这就是出使朝鲜的好处——

    议政大殿上,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诸贝勒、大臣,率文武官员分四排八隅站立,努尔哈赤脸色阴沉,声音嘶哑道:“诸贝勒大臣,自今日起不能再这般安闲度日了,我已决定,我大金要向明朝开战!”

    韩浚道:“建州奴酋屡受张原挫辱,必有侵略辽东之举,待那时我等再群起弹劾是张原造成的辽东边患,必可让张原难以辩驳,阮大铖见风使舵之辈,对张原落井下石也是做得出的。”

    万历四十五年(后金天命二年)九月十二,努尔哈赤率军扫平了东海女真虎尔哈部回到赫图阿拉城,立即召集诸贝勒、大臣商议军国大事,上月中旬努尔哈赤在虎尔哈河南岸接到大贝勒代善的急报,得知朝鲜发生政变,他派去的使者纳兰巴克什被擒,余众被杀,努尔哈赤大怒,匆匆安抚了归降的虎尔哈部首领,领兵回建州,九月初行至辉发河畔,又接到代善的急报,扈尔汗死在连山城东凤凰山下,努尔哈赤急怒攻心、口舌生疮,率部星夜赶回赫图阿拉——

    张原解释完毕,文华殿上悄然无声,立在皇太子身后的东宫首领太监王安暗暗点头,张原果然大才,这番解释堪称完美,张原先以光海君得位不正说起,一下子就切中皇太子心事,福王虽已就藩洛阳,但威胁依然存在,光海君的倒台与朱常洛在国本之争中最终获胜岂非暗合,单凭这一点,皇太子朱常洛就要力挺张原,更何况张原后面以班超为例的自辩相当有力——

    ……

    姚宗文冷笑道:“若非要揪其破绽,谁耐烦看他的日记,我是昨日傍晚购得那册书,尚未及细读。”

    果然,皇太子朱常洛和颜悦色道:“张赞善莫要为那些流言蜚语困扰,本宫已明白你忠君爱国之心。”

    想到这里,王安与钟本华对视一眼,二人都是微微一笑,张原果然是有辅臣的资质,辅臣必须具备的是御前应对能力,平日文章写得再如何花团锦簇也不如当面切入帝心一语。

    穆敬岩与女儿穆真真、还有小外甥张鸣谦相聚了几日,于二十七这日领了兵部勘合牌,与洪纪、洪信二人回榆林向杜松复命,张原当然也给杜松备了一份礼物并写了一封书信让穆敬岩带去,王宗岳则辞了张原回山西太谷家乡,明年初王宗岳会再来京中,他已答应长随张原左右,这些年王宗岳走南闯北结识三教九流人物,但在有地位有身份的官绅眼里,王宗岳是一介江湖武人,难免有轻贱之意,而在张原这里,王宗岳感受到了尊重,张原是真把他当作老师来礼遇的。

    那个曾在北京城出现过的八字眉、红脸膛的皇太极踏前一步,将他一年来在辽东诸地和北京城的见闻择要说来,集中渲染明朝官吏腐败和军纪败坏,又举数年来八旗兵扮作马贼与辽东守军交战情况,辽东明兵简直不堪一击,至于前次扈尔汗败亡凤凰山,那是因为明使张原手下有一百二十名锦衣卫精锐,另有连山关的三百名火枪手,而扈尔汗所部不足三十骑,仓促遭遇十倍于己之敌,犹自杀死杀伤了南朝锦衣卫和火枪手近百人,若非扈尔汗因坐骑被火枪射中而坠马,明使张原已然就擒,实为可惜……

    张原即从怀里将一册散发着油墨香的《行路难——丁巳朝鲜纪行》双手呈上,王安过来接了。

    朱常洛道:“甚好,呈上来。”

    舍巴和马阔齐陪同武陵到了商丘之后就会回四川石柱,张原为他二人领了小勘合牌,以便顺利还乡,同时还有一封信带给秦良玉,请秦良玉关注永宁宣抚司奢崇明的动向,若朝廷征调石柱和永宁土兵北上辽东助战,那时就更要提防奢崇明,这个时间已不远,或许就是明年。

    努尔哈赤扫视诸臣子的神情,知道众人的顾虑,便对皇太极道:“由四贝勒为诸位说说南朝虚实和辽东边备。”

    朱常洛想想两份节礼实难奖慰张原的功劳和忠心,但又没有能力给张原升官,便道:“张先生学问品德俱佳,本宫甚是敬重,以后张先生也给本宫讲学解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