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径山志卷之十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市村田五十畒,地一十畒,山一号。

    临安庄

    田四十畒,山六号,坐大王坞。又田四十畒,山一号,坐独山坞。

    传衣庄

    尚书陆公光祖舍山八十畒,又临安山八畒五分,寄税盛四纲户。嘉兴田一十五畒,立石东林寺。

    大殿常住

    山六十四畒,坐落曹仰大南坞,亦名火衖。

    山十畒,坐落後杳界後童坞。

    山十五畒,坐落风高岭。

    山十五畒,坐落东界四郎坞南後[山/郎]顶。

    山十畒,坐落龙潭里。(已上旧额。)

    山四十畒五分,坐落妙香庵、行童坑、半山亭。

    山十五畒二分,坐落开山、碑牌。

    山六十二畒,坐落横岭头。

    山一百五十畒,坐落萝卜坪。

    山三十二畒,坐落林家坑横青岭。

    地四畒四分五厘,坐落大慧门首南塔。(已上见在。)

    观音殿常住

    僧广慧于万历四十七年,置柴山共十畒,坐落对过川。又山五畒,坐落行童坑。又惠力寺僧景虚,于天启元年,舍常住山五十畒,坐落棋盘石。

    大安寺

    原额山九十三畒,东至大安街,南至大路,西至田畈,北至树山。古册在大慧房,於天启年间,三契续置山田,共一十二畒。

    真寂院

    钱唐县界田三十余畒,坐落板桥调露十七啚珠字号。又六畒又二畒五分,俱坐落洋山圩。余杭县界田十三畒三分,坐落小吴山塔水桥。又严武顺舍田八畒,坐落免涵化湾圩。又柴竹茶山二百二十畒、静室一所。又山六十畒,又山六畒,俱坐落厚郎坞北山。又恢复古安众寺,山二百零五畒,亦坐落厚郎坞。

    南湖地藏殿

    殿基一十二畒,僧明贤于天启元年,呈水利道邢准,陞科立户于郎王界一啚。又湖傍久荒废土,及土堆二处,僧海闻于天启三年,呈水利道王准开垦,陞科行县议定额税一两八钱。

    化城寺

    原额山田地八百九十畒,悉为居民估佃。万历三十九年,僧澹居募金恢复,後为乡书飞诡虚税。僧慈门令徒解义,于天启四年,呈布政司批县查豁申详。复驳送本府覆审,开除实存税七百二十五畒。

    安乐寺

    山八十四畒、地八畒八分,坐落东南隅。一啚禅师坞俱。云栖僧大顺于天启元年募赀回赎。

    寂照

    山二百四十畒,金坛于玉立、贺学仁,常熟缪希雍共捐赀置。

    梅谷僧通衢助刻

    纪事

    古鼎圆镜

    古鼎和尚住杭之中天竺。欧阳圭斋以福建廉宪任满,赴召京师,过杭抵古鼎,欵洽道话。旬浃临别,古鼎送至西湖,圭斋云:「此别未卜会期。」古鼎云:「大圆镜中,未尝与公相别也。」圭斋喜。无何古鼎迁径山,圭斋寄以偈云:

    上人力举龙文鼎 坐断凌霄第一关

    湖上别来圆镜语 想应照我鬂毛斑

    惠洲业报

    径山惠洲提点,虎岩徒弟,颇聪明,有干蛊才。掌常住众务三十余年,一切金榖恣其糜费,或以果报谕之,乃答云:「满载载角来,洲只戴得一双。」至正初,高纳麟领行宣政院事,其属净珂具状诉之,结罪杖,断归俗。既而潜住化城院,得风痹疾,挛拳如蝟,两手握拳,承其两顋,两脚反承其尻,看病欲伸之,痛不可忍,日夜但闻霍霍之声,如是者三年,始气绝。

    净业见报

    径山耆旧,讳清泚,号一溪。壮年不守戒律,饮啖无所择。至正中,自念:「人生于世,寿命能几何?一旦无常杀鬼到来,将何排遣?」遂尽敛所积衣赀,就普庆东建观音堂一所,修白净业,祈生净土。越数载,手书《金刚般若经》,至「三千大千世界」处,握笔正身,安坐而化。至正丁酉,猫獠烧劫普庆,及居民房屋,观音堂岿然独存。佛说善恶报应如影响,岂不信然?

    寳上座

    破庵和上退资福赴径山,蒙庵招委以立僧首座职。有宝上座者,具大知见,遇住持首座开室,必横机捷出,迎锋取胜。一日破庵开室,宝上座至,破庵垂语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宝。」拟议,被打出。其时,寳待破庵举语尽,乃进语:「既於中有处被打出,以谓破庵故,摧我归衣单下脱去。」火後,乡人收舍利呈破庵,破庵拈起云:「宝上坐,饶你有舍利,八斛四斗置之一壁,还我生前一转语来。」掷地唯见浓血。

    西岩和尚

    天童西岩和尚,蜀人,南游徧叅。至径山见无凖,机语相投,容入室,欲授藏主职,或者以力攘之。次日,为亾僧讷侍者起龛。怯众,一辞不吐。无准即令维那,请惠侍者起龛。惠至龛前,连唤讷侍者三,人亦以为怯,乃曰:「三唤不应,果然是讷,顶门放出辽天鹘。」无凖黜或者,而以惠侍者代其职。惠侍者即师也。

    佛性不得道有无

    无愠禅师曰:「径山如一庵藏主,台州委羽人。由教入禅,沉潜不竞,博通内外典,而于己躬下事尤研精究,晚年隐于天童山。」至正甲申,余过其隐所,因语及「无情有佛性?有情有佛性?」徃复徴诘。如庵忽曰:「吾记得教中先德曾难云:『将无情中本自有佛性耶?抑亦佛性周徧,不隔无情,於无情中有佛性耶?』」语未竟,余亟止之曰:「佛性虚旷,逈出名言,不得道有无也。」如庵首肯。

    神龙

    五峰中,故为大龙湫,钦师至山,龙化老人谓师曰:「自师至此,吾眷属不安,愿徙天目,舍所居为道塲。」至夕,雷雨瞑瞹,遂成平陆,傍留一井送供,累朝封王以祠焉。

    喝石

    昔国一禅师度天目巾子山人。师问巾子曰:「汝有何能?」巾曰:「能诵观音咒。」师指座後石:「汝咒之能破否?」巾遂叱之为三,如川字。游者以线度之,根不着地。

    神冶钟

    宋庆元间,住僧裒铜万斤,欲铸巨钟,患无良工。一日,有工至,自言能铸,遂以冶事委之。铸既成,谓僧曰:「此钟音韵洪远,俟予去山三日,方击之,可闻数百里外。」言讫辤去。僧有疑其诈者,度工下山甫数十里,即击之,声遂仅及此。

    无尾螺

    宋时,有异僧者乞食山家,其家获螺数升,已去尾熟釡中,僧见而悯焉。请为放生,其家戏谓曰:「螺今可复生乎?」僧曰:「可。」遂与之,携投放生池。越日,螺复生,仅无尾耳。迄今池中,并山下涧,沼螺俱无尾。

    灵鸡

    国一禅师有灵鸡,常随法会,不食生类。及师之长安,长鸣三日而死,至今有塚存於喝石庵上。

    白兎

    天寒时,为钦师暖足,驯绕履间。

    南塔

    宋南渡,青乌家有言:「径山可作陵寝。」高宗令术者往视。一夕于三塔龙首忽起一塔,凌晨有见云雾中,一僧从下砌上,一僧从上砌下,相接成塔。术者至,见塔云:「老龙生角,不堪作陵寝矣。」

    传衣庵僧海耀助刻

    径山志卷之十四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