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萧条时期的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危机之后的积累过程,首先就会看到,下一个再生产期间是在缩小的规模上进行的。社会生产受到限制。这里,由于“生产部门的连带关系”,生产过剩究竟在哪个领域里爆发,都没有任何区别。主要领域里的生产过剩,意味着普遍的生产过剩。因此,生产性积累停止,利润向资本的再转化没有增加,生产资料的使用没有增加。即是说,生产性积累消失。但是,个人的积累和各个产业领域的积累是怎样的呢?生产尚在继续,虽然规模已经缩小。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企业,首先是各个领域内技术生产能力最强的企业,其次是生产绝对必需的生活资料和其产品消费不能过于减少的领域,仍然获得利润。这种利润的一部分可以被积累。现在利润率下降了,它的下降也可以使积累率减少。同样,利润量下降了,它也减少了积累的可能性。此外,如果一部分资本家取得利润,另一部分就遭受损失,若要免于破产,就必须通过追加资本进行补偿。但是,在萧条期间,实际生产不会扩大。因此,如果发生积累,那也只能是货币形式的积累。那么,货币是从哪里流向进行积累的资本家呢?

    让我们再回想一下再生产的公式:

    Ⅰ. 4 000c+1 000v+1 000m=6 000

    Ⅱ. 2 000c+500v+500m=3 000

    这是由于危机已经缩小的生产。但是,资本家生产的不是货币,而是商品。如果资本家要取得货币,而且要多于他已经支付的数额(因为否则就不会发生货币积累),那就必须把商品转化为货币,而放弃向商品的再转化。如果第Ⅱ部类打算从它的500m中拿出比如250用于积累,那就必须出卖生活资料(而且是第Ⅱ部类的成员向本部类的其他成员出卖,因为第Ⅱ部类的m交易是在第Ⅱ部类内部进行),而自己不购买其他成员的商品。因此,第Ⅱ部类内部仍有250m卖不出去。如果一方出售成功,他方的产品便没有销路。于是便发生货币资本的重新分配。卖者从买者那里取得了货币,但货币却没有回流到买者手里,因为他们没能将自己的250商品出卖。

    如果我们假定第Ⅰ部类的资本家将其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那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时,他们可以把具有生产资料形态的1 000v+500m卖给Ⅱc。后者为此支付货币1 500。但是,由于Ⅰm现在不购买2 000生活资料,而是保持货币500,所以Ⅱc现在只能卖掉1 500。因此,它剩下生活资料500,减少货币500,后者被留在第Ⅰ部类手上积累起来。但是,如果Ⅱc没有预付1 000货币购买生产资料,而是假定第Ⅰ部类开始这一过程,于是,第Ⅰ部类购买1 500生活资料,而第Ⅱ部类用这一货币购回生产资料1 500,为第Ⅰ部类余下500生产资料没有卖掉;它的积累愿望没有实现。第Ⅱ部类进一步压缩生产,用1 500c开始再生产过程,并相应减少了自己的可变资本。如果说它曾有货币2 000用来中介与Ⅰc的交易,那它现在只使用1 500,而从前执行货币资本职能的500便闲置起来了;此外,以前被作为可变资本预付的货币也减少了。

    事实表明,在生产规模缩小或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社会规模的纯货币积累是不可能的。只能发生个人的积累,而这只不过意味着,一方的积累仅仅是他方货币资本分配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必然引起对再生产的新的干扰。当我们考察黄金生产者本身时,也不会有所改变。当然,直接的货币积累在这里是可能的;但是,这种货币积累直接受该生产部门积累的利润量的限制。这种积累的货币额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缩减的销售额,因为货币确实被积累和以贮藏形式保存起来。顺便指出,不管如何考虑这一因素,它在数量上对一般意义上的积累都太小了。

    在这方面,信用并不带来什么变化:2 000(v+m)Ⅰ必须向2 000Ⅱc出卖。但是,货币积累意味着,虽然第Ⅰ部类出卖2 000,但只从第Ⅱ部类购回1 500。不管这种交易是否以信用为中介,如果第Ⅱ部类从第Ⅰ部类购买2 000,第Ⅰ部类才能积累500货币、信用货币或对未来生产的收入的凭证。只有在第Ⅱ部类以自己的商品进行支付(这按我们的假定是不可能的)或由货币准备基金进行支付(这里,第Ⅰ部类只能积累第Ⅱ部类之所失)时,它才能从第Ⅰ部类购买2 000。因此,说萧条时期的闲置资本是由以货币形式或信用形式积累起来的货币资本购成,是错误的。它是由生产紧缩而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这种资本从前为实现交易服务,在生产缩小时又成为多余的了。货币资本的闲置同生产资本的闲置是相适应的。由于生产紧缩,生产力只有一部分被利用。新生产出来的不变资本被堆在仓库里,不能投入生产使用。货币资本和现有信用组织的能力,同被限制的交易相比,变得过大了。货币资本悠闲地待在银行里和等待着被利用。它们被利用的前提是生产规模的扩大。

    顺便指出,危机理论家们恰恰把货币资本的闲置视为再生产扩大的最强有力的动因,这也是一个奇怪的见解。 带有自己物质损耗和精神损耗危险的机器停转,意味着不仅利润丧失而且还继续亏损的一般固定资本利用的减少,似乎不是比货币资本利息的减少更强大得多的生产扩大的动因。问题并不在于危机之后积累动机在货币闲散影响下得到加强,而是在于再生产的扩大客观上是否可能。通常,危机过后立即出现大量的货币闲散。尽管如此,还是要经过若干年后,繁荣才能完全出现。

    看一看资产阶级报刊上商业专栏作家的看法如何随周期现象的转换而转换,是很有趣的。在德国报纸上,最近的危机几乎完全被归咎于货币昂贵或货币资本短缺。现在,尽管有持续不断的、国际性的货币闲散,但萧条还在继续;人们逐渐发现,繁荣并不完全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