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元亨释书卷第二十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济北沙门 师链撰

    资治表五(起仁寿至承平合七君)

    仁寿皇帝

    元年春正月。夏四月庚午改元仁寿。秋七月。冬十月

    仁寿元年辛未正月。不书即位去岁四月也。帝承和长子。讳道康。四月二十八改元。此岁当宣宗大中五年也

    二年

    仁寿二年

    三年

    仁寿三年

    四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庚戌改元齐衡

    齐衡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改

    五年春。夏五月置度者于气多神宫寺。置于气比神宫寺。秋九月沙门长训为僧正。冬

    齐衡二年五月能州气多神宫度者三人。越州气比神宫度者五人。为年分也

    六年春三月天皇灌顶于冷泉院。夏。秋八月设持呪度于神泉苑。冬十月沙门真济为僧正

    齐衡三年三月帝从圆仁阿闍梨禀灌顶。八月勑召持呪沙弥。於神泉苑试之。有感者赐度。十月真济之僧正密徒之始也

    七年春二月戊子改元天安。夏。秋。冬

    天安元年二月二十改

    八年春。夏沙门圆珍至自唐。秋八月乙卯天皇崩。冬

    天安二年八月之崩二十七也。

    贞观皇帝

    元年春正月。夏四月辛丑改元贞观。秋七月。冬十月。八幡大神移男山

    贞观元年己卯正月不书即位。去岁十一月初七也。帝仁寿第四子。讳惟仁。四月之改元十五也。此岁八幡移鸠岭。事在行教传中。当大中十三年也

    二年春二月僧正真济寂。夏。秋。冬

    贞观二年

    三年

    贞观三年

    四年春。夏。秋七月举贞观寺。冬沙门真如宗睿赴唐

    贞观四年七月二十。嘉祥寺西院赐名贞观寺。举何。显也。初混嘉祥。今得别号。显举之谓也。此岁如睿二师入唐

    五年

    贞观五年

    六年春正月辛丑释圆仁寂。二月定僧阶。三月印戒牒。夏。秋七月天皇灌顶于仁寿殿。冬释真雅听辇车

    贞观六年二月十六勑曰。国典僧纲元有三阶。满位法师位。大法师位。近来贤愚滥糅似无尊卑。今三阶之外更立三位。法桥上人位。法眼和尚位。法印大和尚位。此三位以为三纲阶。法印位为僧正阶。法眼位僧都阶。法桥位律师阶者。依真雅奏也。三月戒坛院设印印於戒牒。其印用东大寺印模。依沙门最教奏也。七月上就阿闍梨圆珍灌顶。仆射藤良相等入坛者三十余人。此岁真雅赐辇车诏。比丘之辇自雅始

    七年春三月严度戒学。夏。秋九月沙门壹演为僧正。冬十有一月沙门宗叡至自唐

    贞观七年三月僧都慧运奏。谨案旧例。凡得度者先与度缘次令入寺。就中年度者经二年精练沙弥行。临时度者经三岁然後听受戒。每岁三月以前僧纲放牒诸寺。令上当年受戒者名。而乃会集纲所礼部鸿胪二官共勘名籍。试法华。最胜。威仪三经。即简年二十以上六十已下熟前件三经者更牒本寺。三七日修悔过。四月十五日以前定其受戒日。请传戒大小十师。於东大寺戒坛依教问十三难及十遮。然後登坛受戒。受戒毕。籍戒坛院差教授帅。一夏九旬修学比丘二百五十戒。三千威仪。回兹戒业誓镇国家。或居本寺请依止师细学律相。若夫年未满二十。或七十以下。并朝廷不许之人。负债之辈。黄门奴婢之类。非戒器故佛不听受。顷年之间非唯忘却旧例。兼复违背佛教。或临受戒日才下官符。新剃头发初着袈裟。冠帻之痕头额犹存。或十许岁少年人徒有贪名之外谋。浑无慕道之中诚。未练沙弥之行。况於忏悔之事乎。加以结番之场竞上下而鬪乱。登场之次争先後而拏撄。遂则骂詈有司陵轹十师。滥悖之甚不可言也。夫得表无表戒名曰受戒。於三师七证前殷勤至诚作礼。乞戒之下发得防非止恶之功能名曰表戒。羯磨之下发得非色非心成佛殊胜之功能名曰无表戒。既无至诚礼敬心安得表戒。表戒未得何得无表戒。无表戒已不得何名得戒。登坛已後不学律相故不知持犯。不知持犯。亦不修安居。不修安居何称比丘。伏乞依旧例兼遵佛制。然则缁徒感激滥恶自止。戒坛清静佛法兴繁。国土丰乐不期而来内外之灾殃不攘而去。制可。九月壹演法师为僧正。凡僧正有三。大正权也。大行基始之。正观勒始之。权演始之

    八年春。夏六月释安慧为延历寺座主。秋七月丙申释最澄赐諡传教大师。圆仁慈觉。冬

    贞观八年六月安慧为天台座主。寻常座主不书。曷为书。褒也。曷为褒。事见本传。七月十四澄仁二公諡大师。大师之号自此始。语在相应传中

    九年春。夏。秋七月僧正壹演赐諡慈济。冬

    贞观九年七月慈济之諡号是为始

    十年

    贞观十年

    十有一年春二月沙门遍昭赐法眼和尚位。夏。秋。冬

    贞观十一年二月遍昭之法眼位台徒纲位之始

    十有二年

    贞观十二年

    十有三年

    贞观十三年

    十有四年春三月度八十人。僧正真雅管法务。夏。秋。冬

    贞观十四年三月诏曰。大相国藤公朕之外祖父也。比来寝瘵。人传毉巫不効。朕食息不安宁。伏闻内传之中度人归法能拯人厄。宜赐度者八十人。初空海师归朝。奏曰。昔不空三藏为唐国法务。况国家曩设此任。中不继。乞复。勑置纲所造印钥。凡僧官进退法事启散皆能管行。而海公不任印钥纳官。三月十四真雅为法务。先是居此任者五人。推古三十二年观勒始为僧正。兼主法务。天平十年信行为律师。同日主法务。胜宝八年慈调律师法务。宝字七年监真僧正法务。天长四年护命僧正法务。此五人绝而或续。雅之後法务不绝。兴福寺延寿任大威仪师。与雅同日主法务。是权也

    十有五年

    贞观十五年

    十有六年

    贞观十六年

    十有七年

    贞观十七年

    十有八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壬寅天皇禅位于皇太子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太子受禅。

    元庆皇帝

    元年春正月乙亥天皇即位。夏四月壬申改元元庆。秋七月冬十有二月举元庆寺

    元庆元年丁酉正月初三帝即位于丰乐殿。帝贞观长子。讳贞明。四月改元。二十一也。去贞观十一年建伽蓝。十二月配纪元曰元庆寺。置年度三人。此岁当僖宗乾符四年也

    二年

    元庆二年

    三年春正月僧正真雅寂。夏五月太上皇祝发。度三十人。秋。冬十月沙门宗睿。遍昭。为僧正。太上皇灌顶

    元庆三年五月初八太上皇就沙门宗睿落发受戒。三十之度荐仁寿上皇也。十月遍昭为权僧正。台徒僧正昭为始。此岁太上皇从睿公受两部灌顶

    四年春。夏。秋。冬十有二月贞观上皇崩。度一百人

    元庆四年十二月度荐太上皇也

    五年

    元庆五年

    六年

    元庆六年

    七年

    元庆七年

    八年春二月乙未天皇逊位。僧纲贺于东宫。转大般若经于东宫。修法于仁寿殿。三月僧正宗睿寂。夏五月监修废寺。六月起塔于嘉祥寺。秋九月置阿闍梨位于元庆寺。冬

    元庆八年二月初四帝避位。此日群臣捧传国宝玺劒等诣吏部王宫。五日王移东宫。六日三纲率诸沙门贺东宫。十三延五十沙门于东宫前殿。转大般若三日。二十四勑二十沙门修法仁寿殿五日。五月诏曰。天下寺院废朽相仍宜以各寺田产加修造。来冬仲月降监使检察。若有弛怠罪不宽。六月以近波二州租造五级塔于嘉祥寺。九月以惟首。安然二师充元庆寺阿闍梨位。教授密乘依遍昭奏也。

    仁和皇帝

    元年春二月丁未改元仁和。省僚署戒牒。三月充度者于最胜讲师。夏四月转大般若经于五寺。修仁王百座会一百所。秋九月纳垦田于元庆寺。加立义于维摩。最胜二会。冬十月飨遍昭于仁寿殿

    仁和元年乙巳正月。不书即位去岁二月二十二也。帝承和第三子讳时康甞为吏部尚书。属元庆帝之避位羣臣固请。帝不得辞。二月改元者二十一也。礼部省言。去六年六月僧正遍昭奏状偁。顷年受戒辈多不轨。只以戒牒专为公验。自今受戒日省僚威从共向戒坛子细勘会官符度缘。即令登坛受戒。便取戒牒具注纸後以其本籍姓名省僚共押署以省印印之者。伏乞准度缘三司共署印。制可。闰三月诏曰。每岁正月大极殿斋讲是先圣之所遵行也。设斋讲之座演最胜之经。其讲师者才名拔萃智德高迈。宜给度者一人以代扶老之杖。立为式。四月於延历寺东西院。崇福。梵释。元兴五寺各请十僧转大般若五日。贺藤太师五十算也。修百座仁王会於紫宸殿。及诸司十二宫门罗城门东西寺合三十二所并六十六州国分寺兼二嶋也。九月近州高岛郡野地纳元庆寺垦田凡一千五百亩。兴福寺维摩会。药师寺最胜会。加立义沙门各一人。十月飨僧正遍昭。贺七十算也。三公皆预席夜谈至晓。不书官非礼也。此岁当光启元年也

    二年春三月僧正遍昭赐封户听辇车。夏。秋。冬十月沙门朗善入宫。释圆珍护摩于紫宸殿

    仁和二年三月十四诏曰。僧正遍昭慈仁为性智德在躬。所以朕之丕膺鸿业抚育兆民者。皆公之潜加冥佑也。况公未入释门。朕亦在列藩。恩交相结盟约共深。虽逸尘外犹在宫中。故割百户以充禅供。亦听辇车。呜呼至人悬解上德难名。物外浮荣虽知非公之好。人间崇饰聊又寄朕之怀。十月帝不豫。召梵释寺朗善加持圣躬。又诏延历寺座主圆珍。於紫宸殿修护摩法五日。帝疾愈。善珍同加上病。何姓珍不姓善。善公加疾不明故族书入宫。珍公有効故书姓贵之

    三年春三月加年度于延历寺。夏。秋八月丙寅天皇崩。冬十月转大般若经于宫中。修法行嚫行嚫天下耆僧尼

    仁和三年三月年分度二人加延历寺。其一大毗卢遮那经业其一一字佛顶轮王经业。资二神大小比睿。因座主圆珍请也。八月二十五帝崩。十月一百沙门读大般若于宫中。又十五名德期一七日修法宫中。散日赐亲于御前。此岁天下僧尼八十岁以降行嚫。敬老也。

    宽平皇帝

    元年春正月改元宽平。夏四月。秋八月庆仁和寺。冬十月

    宽平元年戊申正月。不书即位去岁十一月十七也。帝仁和第三子。讳定省。古史仁和四年连帝初年改元在己酉四月二十七。今以即位次年立元。虽与孝德例後先不齐史法同焉。八月仁和寺落成。沙门真然为庆导师。此岁当文德元年也

    二年春。夏五月八幡神藏震。秋七月颁盂兰盆供于诸寺。施灯油于寺祠。冬十有二月献道具于八幡神祠

    宽平二年五月石清水宝藏震。大史筮曰。病在圣躬帝曰。朕虽至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