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部分 现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现实是本质与存在的统一;无形态的 本质和无休止的 现象,或无规定的长在和无长在的多样性以现实为它们的真理。存在 诚然是从根据发生的直接性,但它在自身中还没有建立起形式;当它规定并形式化自身时,它便是现象 ;当这个仅仅被规定为在他物中反思的长在进一步形成为自身反思时,它就变成两个世界 ,两个内容总体 ,一个被规定为自身反思的 ,另一个被规定为在他物中反思的 。但是本质的对比表现了它们的形式关系 ,这种关系的完成就是内与外的对比 ,即:两者的内容 只是一个同一的基础 ,并且同样只是一个形式的同一 。因此,这种同一,就形式看来,其结果是:两个世界的差异的形式规定扬弃了,而建立起来的 则是:它们是一个 绝对的总体。

    内与外的这种统一是绝对的现实 。但这个现实,————假如它被建立为统一,而形式在这统一中扬弃了自身,并使自身成为一个内与外空洞的或外在的区别 ,————它首先 就是绝对 本身。反思 对这个绝对物对比自身说来,好像是外在的 反思,与其说反思是这个绝对物自己的运动,不如说反思只是静观这个绝对物。但当反思在本质上是这个绝对物时,反思便作为绝对物的否定的自身回归。

    第二 ,特殊的现实 。现实、可能 和必然 ,构成绝对物或绝对物的反思形式的环节 。

    第三 ,绝对物及其反思的统一,是绝对的对比 ,或不如说是作为对本身对比的绝对物,————实体 。

    第一章 绝对物

    绝对物的单纯的、坚实的同一,是不规定的,或不如说,无论本质 和存在 ,或无论一般的有 和反思 ,其一切规定性都在这个同一中消解了。在这种情况下,规定什么是绝对物 ,其结果就是否定的,而且绝对物本身就仅仅表现为一切宾词的否定和空无。但当绝对物又必须说成是一切宾词的肯定时,它就表现为最形式的矛盾。当那种否定和这种肯定都属于外在反思 时,那么,这便是一种形式的、非系统的辩证法,它不须费多少力就可以在这里、那里摘取一些规定,并且同样不须费多少力就可以一方面证明那些规定的有限性和单纯相对性,另一方面,由于绝对物在这种辩证法心目中浮现为总体,便把它说成是一切规定的归宿所在,————而并不需要能够把这种肯定和那种否定提高到真正的统一。————但绝对物是什么,又应该加以说明;但这种说明不能还是外在反思进行规定,用外在反思进行规定,便只会有规定,而这里却是绝对物的展示 ,并且诚然是它自己特有的 展示,仅仅指出它是什么 。

    甲、绝对物的展示

    绝对物不仅是有 ,也还是本质 。前者是最初的不反思的直接性,后者是反思的直接性;再者,每一个在本身中都是总体,但却是被规定了的总体。在本质中,有作为存在 出现;有和本质的关系进一步形成为内 和外 的对比。内 是本质 ,但作为在本质上具有规定的总体 ,与有相关 ,并直接成为有 。外 是有 ,但连同本质的规定而与反思相关 ,同样也直接成为无对比的与本质的同一。绝对物本身是两者的绝对统一;它是那构成本质对比根据的一般东西,这个东西不过作为对比,还没有回到它的这个同一里去,其根据也还没有建立 。

    由此所得的结果是:绝对物的规定是成为绝对形式 ,但同时又不作为其环节只是单纯规定性那样的同一,————而是作为其环节每一个在本身中都是总体 ,从而作为对形式漠不相关,是整体的完全内容。但反过来说,绝对物就是这样的绝对内容,它作为本身是漠不相关的多样性,在自身中具有否定的形式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它的多样性只是一个 坚实的同一。

    绝对物的同一因此是绝对的同一,它的每个部分本身都是整体,或每一规定性都是总体,即规定性总是变成一个全然透明的映象,一个在其建立之有中消失 的区别;本质、存在、自在之有的世界、整体、部分、力 等————反思的规定,对于表象就显现为被当作自在自为的、真的有;但绝对物对这些规定说来,就是根据,它们都在这个根据中沉没了。————因为形式在绝对物中现在只是单纯的自身同一,所以绝对物并不规定 自身;因为规定是一个形式区别,它最初被当作是区别本身。但因为绝对物同时又包含一切区别和一般的形式规定,或说因为它本身是绝对的形式和反思,所以内容的差异 也必须在它之中出现。但绝对物本身是绝对的同一 ;当自在之有的和显现的世界、或内在的和外在的总体的一切多样性都在绝对物中扬弃了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是绝对物的规定 。————在绝对物本身中没有变 ,因为它不是有;它也不是自身反思的 规定,因为它不是那只在自身中规定自身的本质;它也不是一种自身外在化,因为它是作为内与外的同一。但这样,反思的运动就与绝对物的绝对同一相对立 。反思运动在绝对同一中被扬弃了,所以它只是这个同一的内在的东西 ;但它也因此而对于这种同一是外在的 。————因此,它最初就只在于在绝对物中扬弃它自己的行动。它是多样性的区别和规定及其运动的彼岸,这个彼岸就在 绝对物的背后 ;因此,反思运动诚然是区别和规定及其运动的容纳,但同时也是它们的消亡;所以它是以前所说的绝对物的否定的展示 。————这种展示的真正说明,就是有和本质的 范围直到现在的全部逻辑运动,其内容不是一个从外面摘拾来的现成的和偶然的内容,也不是由于一个外在于它的反思而沉入绝对物无底深渊那样的内容,而是在自身中由于它的内在必然性而规定自身,并且作为有 自己特有的变 和作为本质的反思 而回到绝对物中就像回到它的根据里去那样。

    但这种展示本身同时也有肯定的 方面,即,当有限物消灭时,它就证明了与绝对物相关或本身中包含着绝对物那种本性。但这个方面与其说是绝对物本身的肯定的展示,不如说是规定的 展示,即规定以绝对物为其无底深渊,但同时又以绝对物为其根据,或者说,那给予规定、即映象以长在的东西,就是绝对物 本身。————映象不是无,而是对绝对物的反思、对绝对物的关系 ;或者说,当绝对物在它 [1] 之中映现 时,它就是 映象。所以,这种肯定的展示是在有限物消失之前还保持有限物,并把它看作是绝对物的表现和反映。有限物只有通过绝对物才能看透自身,但它的这种透明性终于全然消失;因为在有限物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对绝对物保持一种区别;它只是一个媒介,被那通过它而映现的东西所吸收。

    因此,绝对物这种肯定的展示,本身只是一种映现;因为这种展示和展示的内容所包含的东西就是绝对物本身。进一步规定所发生的东西,即绝对物在其中映现的形式,是一个虚无的东西,它是展示从外面 接收来的,并且展示 在那里获得了行动的开始 。这样一个规定 [2] ,不是以绝对物为其开始,而只是以绝对物为其终结 。因此,这种展示由于它和绝对物的关系,诚然是回到 绝对物的绝对行动,但这不是就它的出发点而言,这个出发点是外在于绝对物的一个规定。

    但事实上绝对物的展示是绝对物自己特有的 行动,它在自身那里开始 ,正如它在自身那里到达 。绝对物,仅仅作为绝对的同一,它是被规定了,即作为同一物 ;它通过反思而这样建立起来 ,与对立和多样性对立;或说它是反思和一般规定的否定物 。————因此,不仅那种绝对物的展示,而且这个绝对物本身,也都是一个不完全的东西,展示不过到达了 绝对物而已。或者说,这个绝对物,它仅仅作为绝对的同一,不过是一种外在反思的绝对物 。因此它不是绝对的绝对物,而是在一个规定中的绝对物,或者说它是属性 。

    但绝对物不仅是属性,因为它是外在反思的对象 ,并且因此被反思所规定。————或者说,反思对绝对物,不仅是外在的 ,而且也是直接的 ,因为它对绝对物是外在的 ,所以它对绝对物是内在的 。绝对物只是绝对物,因为它不是抽象的同一,而是有与本质的同一,或内与外的同一。所以它本身是绝对的形式,这个形式使它自身映现,并规定它成为属性。

    乙、绝对属性

    绝对的绝对物 这个说法,是用来指那在其形式 中回转到 自身的绝对物,或说其形式与其内容是等同的。属性则只是相对的绝对物 ,是一种连结,它不外是意谓着在一个形式规定 中的绝对物。形式最初在其展示完成以前,才不过 是内在地 (或说不过 是外在地 ,也是一样)最初一般被规定 的形式或说一般的否定。但因为它同时又是作为绝对物的否定,所以属性就是绝对物的整个内容;属性是总体,它以前显现为一个世界 ,或本质对比 的一个方面 ,每一个方面本身都是整体。但显现的和自在自为之有的两个世界都应该以它们的本质而互相对立 。本质对比的一个方面诚然等同于另一方面,整体和部分一样多,力的外在化和力本身是同一内容,外和内也总是同一个东西。但同时每一方面又应该有一个自己特有的直接的 长在,一个方面作为有的直接性,另一方面作为反思的直接性。反之,在绝对物中,这些相区别的直接性都降低为映象,成为属性的那个总体 被建立为绝对物的真的和唯一的长在 ,但绝对物在其中的这一规定 却是非本质的东西 。

    绝对物之所以是属性,是因为它在同一的规定中是作为单纯的绝对同一;现在对一般的规定,可以联结上其他规定,譬如也有较多的 属性。但因为绝对同一只意谓着不仅一切规定被扬弃,而且也是扬弃了自身的反思,所以一切规定在它之中都作为扬弃了的 那样而被建立起来 。或者说,总体被建立为绝对的总体,换句话说,属性以绝对物为它的内容和长在;它由于形式规定而是属性,因此,形式规定也直接被建立作为单纯映象,————作为否定物那样的否定物。展示由于属性给予自身以肯定的映象,当展示把在限制中的有限物不当作是一个自在自为之有的东西,而当作是其长在在绝对物中消解并扩大成为属性时,肯定的映象本身便扬弃成为属性的那一点;展示便把属性和展示的区别行动都沉没入单纯绝对物 之中。

    但当反思这样从它的区别回到绝对物的同一 时,它同样不是从它的外在性走出而来到真正的绝对物。它只达到了规定的、抽象的同一,即在同一规定性 中的那个同一。————或者说,反思,当它作为内在形式 ,规定绝对物为属性时,那么,这种规定还是一个与外在性相差异的东西;内在规定并不渗透绝对物;它的外在化,作为一个单纯建立起来的东西,是要在绝对物中消失的。

    所以,通过形式而有绝对的属性,形式无论是外在的或内在的,同时也是建立起来,成为一个自在的本身虚无的东西,一个外在的映象,或单纯的方式式样 。

    丙、绝对物的样式

    属性第一 是作为在单纯自身同一 中的绝对物。第二 ,它是否定 ;这个否定,作为否定,是形式的自身反思。当属性既是绝对物又是规定性之时,这两个方面最初便构成属性的两个端项,其中项 就是属性本身。————第二个端项是作为否定物那样的否定物 ,是外在 于绝对物的 反思。————或者说,假如它被当作是绝对物的内 ,并且是它自己特有的 规定把自身建立为样式Modus的;那么,它就是绝对物的外在之有,是它在有的可变化性和偶然性中丧失了自己,是它过渡为对立物而没有回归到自身中去 ;它就是形式和内容规定无总体的多样性。————

    但样式,即绝对物的外在性 ,却不仅是如此,而且是作为外在性那样建立起来的 外在性,是一个单纯的方式和式样 ,从而是作为映象那样的映象或形式的自身反思 ,————从而是自身同一 ,这个同一就是绝对物 。所以事实上在样式中,绝对物才被建立为绝对的同一;它只是它本来是 的东西,即自身同一,作为自身相关的否定性,作为映现 ,这个映现被作为映现那样 建立起来。

    因此,假如绝对物的展示从它的绝对同一过渡到属性,又从属性过渡到样式,那么,这种展示便完全通过了展示的环节。但第一 ,展示在这过程中,对这些规定,不是单纯否定对待,而它的行动就是反思运动本身,绝对物 只有作为这个运动,才真正 是绝对同一 。————第二 ,展示在这里不仅涉及外在的东西 ,样式也不仅是最外在的外在性,而且因为样式是作为映象那样的映象,所以它就回归到自身中,是本身消解的反思;绝对物作为这样的反思,就是绝对的有。————第三 ,展示的反思似乎从它自己特有的规定并且从外在的东西开始,把属性的样式甚至规定都当作是在绝对物本身以外的什么地方现成的东西 接收过来,反思的行动也似乎在于把那些样式或规定都只归结为无区别的同一。但反思实际上在绝对物本身中有规定性,它就从那个规定性开始。绝对物,作为最初的 、无区别的同一,本身只是规定的绝对物 或属性,因为它是不动的、还不反思的绝对物。这种规定性 ,因为它是规定性,就属于反思运动;只有通过反思运动,绝对物才被规定为最初的同一物 ,同样只有通过反思运动,它才有绝对形式,并且不是自身有等同自身的东西 ,而是自身建立等同自身的东西 。

    所以样式的真正意义是:它是绝对物自己特有的反思运动,是进行规定 ,但绝对物并不由于进行规定而成为一个他物,而是它已经是 的那个东西,是透明的外在性,这个外在性表明了 它自身,是从它自身出来的 运动,但这样向外的有同样又是内在性本身,并且也是一种建立,这种建立不单纯是建立起来的有,而且是绝对的有。

    因此,假如要问展示的内容 ,绝对物表明了什么?那么,形式与内容的区别,在绝对物中,无论如何都是消解了的。或者说,要表现自身 ,这一点正是绝对物的内容。绝对物是绝对的形式,这个形式,作为它自己的分裂为二,是全然与自身同一的,是作为 否定物那样的否定物,————或者说是与自身消融的否定物,并且只有如此,才是绝对的自身同一,这种同一,对它的区别 同样漠不相关 ,或说是绝对的内容 ;因此,这个内容不过是这种展示本身。

    绝对物,作为这种负荷自身的展示运动,作为方式 和式样 ,(方式和式样就是绝对物的绝对自身同一),是外在化,不是内在物的外在化,也不是与一个他物对立的外在化,而只是作为绝对的、自为的、自身表现;这样,绝对物就是现实 。

    注释

    斯宾诺莎的 实体概念与以上所说明的绝对物概念相符合,也与反思对绝对物的对比相符合。斯宾诺莎主义 在这一点上是一个有欠缺的哲学,即:反思及其多样性的规定是一种外在的思维 。————这个体系的实体,是一个实体 ,一个 不可分离的总体;没有一个规定性不是包含并消解于这个绝对物之中;够重要的是:一切作为独立物而在表象或进行规定的知性面前显现和浮现的东西,都在那个必然的概念中降低为单纯建立起来的有了。————规定性即否定 ————是斯宾诺莎哲学的绝对原则;这个简单的真知灼见,使实体的绝对统一有了基础。但是斯宾诺莎停留在作为规定性 或质那种否定 上面:他不进一步去认识作为绝对的、即否定自身的否定 那样的否定;因此他的实体本身不包含 绝对形式,对实体的认识也不是内在固有的认识。诚然,实体是思维 与存在或广延的统一;所以它包含思维本身,但只是在思维和广延的统一 之中,即不是作为与广延相分离 ,从而总之不是作为进行规定和形式化,也不是作为回到自身并从自身开始的运动。因此,一方面,实体缺少人格 的原则,————引起对斯宾诺莎体系反感的,主要就是这个缺点,————另一方面,认识又是外在的反思,它对那显现为有限物的东西,即属性的规定性和样式,也像对那东西本身一样,不从实体去把握和推导,而是像一个外在的知性那样活动,把规定当作现成的来接受,并且把规定归结 到绝对物,而不是从绝对物取得反思的开始。

    斯宾诺莎所给予的实体的概念,是自因 的概念,————实体是这样的东西,它的本质自身即包含存在 ,————即:绝对物的概念,不需要一个他物的概念 来形成,————这些概念,尽管多么深刻、正确,却是在科学一开始就直接 假定了的界说 。数学和其他低级科学必须以一个作为前提的东西 ,这前提构成它们的要素和基础。但绝对物不能是最初的、直接的东西,反之,绝对物在本质上却是这样的东西的结果 。

    在绝对物的界说之后,在斯宾诺莎那里,又出现了属性的界说 ,属性被规定为那样的东西,即知性对绝对物的本质 有怎样的理解 。知性 就其本性而论,比属性的被采用要在后一些,————因为斯宾诺莎规定知性为样式 ,————除此而外,属性,作为绝对物的规定那样的规定,又被造成是依赖于一个他物 ,即知性,它外在地并直接地出现,与实体对立。

    以后,斯宾诺莎又把属性规定为无限的 ,并且诚然也在无限多 的意义上是无限的。后来又只出现两种 属性,即思维与广延 ,并且不曾指出无限多怎样必然地归结为思维与广延的对立,而且诚然是两者的被规定的对立。————这两种属性因此是在经验上 被接受的。思维与存在代表在一个规定中的绝对物;绝对物本身是它们的绝对的统一,所以它们只是非本质的形式,事物的秩序和观念或思想的秩序是同一的,而且这一个 绝对物只是从外在反思、即从一个样式、在两种规定之下来考察,即一方面作为观念的总体,另一方面作为事物及其变化的总体。正如造成这个区别的是外在的反思那样,把这个区别归结并沉没于绝对同一中的,也是外在的反思。但这整个运动是在绝对物之外进行的。诚然,这个绝对物本身也是思维 ,并且在这一情况下,这个运动也只是在绝对物之中,但如以前所说,它在绝对物中只是作为与广延的统一,从而不是作为在本质上也是对立环节那样的运动。————斯宾诺莎对思维作了崇高的要求,要把一切都放在永恒的形态之下 sub specie aeterni来考察,这就是说,要考察事物在绝对物中是怎样的。但绝对物只是不动的同一;属性也像样式一样,在那个绝对物中,都仅仅作为正在消失的 东西,而不是作为正在变 的东西,所以这种消失也只有从外面去取得它的肯定的开始。

    在斯宾诺莎那里,第三者,样式, 就是实体的分殊 Affektion,即规定了的规定性,那是在一个他物中并通过这个他物 而被认知的东西。各属性毕竟只以不曾规定的差异为其规定;每一属性都应该 表示实体的总体并从它本身来理解;但假如它是作为被规定了的绝对物,那么,它便包含他有,并且不只是从它本身 来理解。因此,属性的规定在样式中才真正被建立起来。再者,这个第三者仍然单纯是样式,一方面,样式是直接已有的 东西,另一方面,它的虚无性不被认以为自身反思。————因此,斯宾诺莎对绝对物的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就既是完全的,又是从绝对物开始,属性跟随着来,而以样式为终结;但这三者都只是一个接一个地 先后列举,没有内在的发展线索,第三者也不是作为 否定那样的否定,不是否定地与自身相关的否定,而通过这个否定,绝对物的展示就会在自身中 回到第一个同一中去,而这个同一就会是真正的同一。因此就欠缺从绝对物到非本质性的过程的必然性,同样也缺少非本质性本身自在自为地在同一中的消解;换句话说,既欠缺同一的变,又欠缺同一的规定的变。

    在东方的流出 Emanation观念中,绝对物以同样的方式而是自身照耀的光明。不过这种光明不仅照耀自身,而且还流出 。光明的流出的东西,与光明自己的不曾被模糊的明亮有距离 ;后来产生的东西,比先前它们从而发生的东西较不完全。流出只被认为是一种迹象 ,变只被认为是一种不断上升的损失。所以有 总是愈加阴暗,而黑夜,即否定物、是这条路线上最后的东西,不会回到最初的光明里去。

    斯宾诺莎对绝对物的说明,正如流出学说一样,本身欠缺自身反思 ,这个欠缺在莱布尼兹的单子 概念中得到弥补。————一个哲学原理的片面性往往把自身和相反的片面性对立起来,并且在一切场合,使自身至少是作为分散的完全性 而呈现的总体。————单子只是一 ,是一个自身反思的否定物;它是世界内容的总体;差异的多样性的东西不只是作总体中消失,而且以否定的方式保存下来了 ;(斯宾诺莎的实体是一切内容的统一,但这个多样性的世界内容,不是作为在统一中的内容本身,而是作为在那外在于统一的反思中的内容)。因此,单子在本质上是观念的 ;但它尽管是一个有限物,它却没有被动性 ,它的变化和规定都是它本身的表现。它是隐得来希 Entelechie;启示是它自己特有的行动。————在这里,单子也被规定了 ,与其他单子相区别 ;规定性落入特殊内容和表现的方式和式样之内。因此,单子就其实体 说,是自在 的总体,而不 是在其表现中 的总体。单子的这种限制 必然不归在自身建立的 或观念的 单子之内,而是归在它自在之有 以内,或说是绝对界限,是一个前定的命运 ;这个界限,由于有 另一个不同于它的本质而建立。再者,有界限的东西只是作为与其他有界限的东西相关才有的,但单子同时又是一个自身封闭的绝对物,那么,这些界限的和谐 ,即单子的相互关系,便落在单子之外,并且同样又是从另一本质或自在地 先天成立的。

    很明显,自身反思的原则 构成单子 的根本规定,虽然由于这一原则,他有和外来影响总之是去掉了,单子的变化也是其自己特有的建立,————但另一方面,由他物而来的被动性只是转化为一个绝对的限制,转化为一个自在之有 的限制。莱布尼兹 把某 种自身完备或某一类 的独立性,归之于原子;原子是创造出来的 本质。————仔细考察一下原子的限制,结果表明:那属于原子的本身的表现,就是形式的总体 。最重要的概念是:原子的变化被设想为无被动的行动,为它本身的表现,并且自身反思的或个体化 的原则突出为本质的原则。还必须使有限性在于以下一点,即:内容或实体与形式相区别 ,然后实体受到限制,但形式则是无限的。但在绝对的单子 的概念中,现在不仅要发现那种形式与内容的绝对统一,而且也要发现反思的本性,作为自身排斥的、与自身相关的否定性,反思是通过这个否定性来建立并创造的。在莱布尼兹的体系里,固然还有其他的东西,如:上帝是单子的存在和本质的源泉 ,即单子在自在之有的那些限制,不是自在自为地有的,而是在绝对物中消失。但这些规定表明不过是通常的观念,没有加以哲学的发挥就放下了,也没有提高到思辨的概念。所以个体化原则并没有获得较深刻的钻研;关于差异的、有限的单子的概念,关于单子与其绝对物的状况的概念,不是从这种本质或不是以绝对的方式发生的,而是依附于论证的、独断的反思,这些概念因此并没有达成内在的融会贯通。

    * * *

    [1] “它”指“映象”。————译者注

    [2] “这一规定”指上述的形式。————译者注

    第二章 现实

    绝对物是作为最初的、自在之有的 统一那样的内与外的统一。展示 显现为外在的 反思,这种反思在它的一方面具有像一个现成东西那样的直接物,但同时又是这东西对绝对物的运动和关系;作为这样的反思,它就把这东西引回到绝对物之中,并且被规定为单纯的方式和式样 。但这个方式和式样是绝对物本身的规定,即绝对物的最初的同一 ,或说是它的单纯自在之有的统一 。由于这种反思,诚然不仅是那个最初的自在之有被建立为无本质的规定,而且因为这种反思是否定的自身关系,才通过它而有那个样式。这种反思,当它在其规定中扬弃自身,并且作为自身回归的运动时,它才是真正的绝对同一,并且是绝对物的规定或模式。因此,样式是绝对物的外在性,但也同样只是作为绝对物的自身反思;————换句话说,样式是绝对物自己特有的表现 ,所以这种外在化是绝对物的自身反思,从而是它的自在自为之有。

    因为绝对物除了是它自己的表现而外,便什么也不是,也没有任何其他内容,所以绝对物作为表现 ,就是绝对的形式 。现实 必须被认为是这种反思的绝对性。有 还不是现实的:它是最初的直接性;因此它的反思是变和过渡为另一种有 ;换句话说,它的直接性不是自在自为之有。现实也比存在 立于更高的地位。存在诚然是从根据与条件、或说从本质及其反思发生的直接性。因此,现实就自在地 是那成为现实的东西,是实在的反思 ,但还不是反思与直接性的建立起来的 统一。由于存在发展了它所包含的反思,因此它便过渡为现象。存在是消灭了的根据;它的规定是这一根据的恢复:所以它变成本质的对比,并且它的最后的反思是这样的,即它的直接性被建立为自身反思,反过来,自身反思也被建立为它的直接性;这种统一现在就是现实,在这种统一中,存在或直接性和自在之有,根据或反思的东西,完全都是环节。因此,现实的东西是表现 ;它将不被它的外在性牵引入变化 的范围,它也不是它在一个他物 中的映现 ,而是它表现自己;即,它在其外在性中是它本身 ,并且唯有在其外在性 中,即作为自身与自身相区别并规定自身的运动,它才是它本身 。

    在这种绝对形式现在作为现实之中,环节只是作为扬弃了的或形式的环节,还没有实在化;所以它们的差异最初属于外在的反思,不被规定为内容。

    因此,现实本身作为内与外直接的 形式统一,是在直接性 的规定之中,与自身反思的规定对立;换句话说,它是一个现实 性,与一个可能性对立。两者的相互关系是第三者 ,即那个现实的东西既被规定为自身反思的有,而这个自身反思的有同时又被规定为直接存在的有。这个第三者就是必然 性。

    但首先 ,由于现实的和可能的东西是形式的区别 ,它们的关系便同样是形式的 ,并且唯在于这样一点,即:这一个和那一个同样是一个建立起来之有 ,或说是在偶然 之中。

    现实的和可能的东西,现在既然在偶然之中都同样是建立起来之有 ,因此它便在自身中获得了规定;这样一来,第二 便有了实在的现实 ,而实在的可能和相对的必然 也同样随之发生了。

    第三 ,相对必然性的自身反思给予绝对的必然 ,后者是绝对的可能 和现实 。

    甲、偶然或形式的现实,可能和必然

    1. 现实作为最初的现实,只是直接的、不反思的 现实,从而只在这种形式规定之中,但不是作为形式的总体,在这种情况下,现实是形式的。这样,它不过是一个有 或一个一般的存在 。但因为它在本质上 不是单纯的、直接的存在,而是作为自在之有或内在性和外在性的形式统一,所以它直接包含自在之有 或可能 。什么是现实的,就是可能的 。

    2. 这种可能就是自身反思的现实。但这个最初的反思的有 ,同样是形式的东西,从而总之只是自身同一的 或一般自在之有的规定 。

    但是,因为规定在这里是形式的总体 ,这个自在之有就被规定为扬弃了的 或作为本质上只在对现实的关系之中,这就是说,它作为现实的否定物,被建立 为否定物。可能性因此包含两个环节:第一 是肯定的 环节,即它本身是一个自身反思的有;但当它在绝对形式中降低为一个环节时,那么,它就不再被当作是本质 而是有了第二 种否定的 意义,即可能是一个多样性的东西,指向一个他物,即现实,并在现实中完成自己。

    所以就第一方面看,即就肯定方面看,可能性是单纯的自身同一 的形式规定或是本质性的形式。所以可能性是无对比的、不规定的、总包一切的贮藏者。————就这种形式的可能性意义上说,一切不自相矛盾的东西,都是可能的 ;可能性的王国因此是无边无际、花样繁多的。但每一个多样性的东西都是在自身中 和对其他多样的东西 而被规定的,并且在自身中具有否定;总之,漠不相关的差异 过渡为对立 ;但对立就是矛盾。因此,一切事物都同样是一个矛盾的东西,因此也都是不可能的东西 。

    ————这句关于某物的纯形式的话,————它是可能的 ,————因此也和矛盾命题和在这命题中所容纳的任何内容,同样肤浅而空洞。A是可能的,不过是说A是A。假如不深切注意内容的发展,内容便只有简单 的形式;要通过内容分解为它的规定,区别 才会在内容中出现。当人们死抓住那种简单形式时,那么,内容便仍旧是一个自身同一的东西,因此也是一个可能的东西 。但是这里也和那个形式的同一命题一样,什么也没有 说出。

    可能的东西所包含的东西,毕竟要比单纯的同一命题更多一些。可能的东西是反思的自身反思之有 ,或说是同一物全然作为总体的环节,从而也被规定不自在地有 ;因此它具有两个规定,一仅仅 是一个可能的东西,一是形式的总体的应当 。没有这个应当,可能性便是本质性 本身;但绝对形式包含这样一点,即:本质本身只是环节,若是没有有 ,它便没有它的真理。可能性是这个单纯的本质性,被建立为 这样,即:它只是环节,与绝对的形式不相应。它是自在之有,被规定为仅仅是一个建立起来的东西 ,或者同样也可以说,不是自在的 。————因此,可能性在它本身中也有矛盾,或者说,它是不可能 。

    其次又表现出这样一点,即:可能性,作为被扬弃了而建立起来的形式规定 ,在它本身中具有一个一般的内容 。这个内容,作为可能,是一个自在之有,同时又是一扬弃了的有或他有 。因为它只是一个可能的内容,所以另 一个内容和它的反面都同样是可能的 。A是A,同样,-A是-A。这两个命题,每一个都表示了它的内容规定的可能性。但它们作为这种同一命题,彼此是漠不相关的;随着一个命题,并不肯定 也要附加上另一命题。可能性是两者进行比较的关系;它作为总体的一个反思,在其规定中包含这样一点,即:反面也是可能的。可能性因此就是相关的根据,即:因为A=A,所以也有-A=-A;在可能的A中,可能的非A也被包含了,这种关系本身就规定了两者都是可能的。

    但它的他物也被包含在一个可能的东西中这样的关系,却是一个自身扬弃的矛盾。这个关系现在按照其规定说,是反思的东西,如以前所表明的,并且是自身扬弃的反思的东西,那么,它因此也是直接物,并从而变为现实 。

    3. 这个现实不是最初的,而是反思的,被建立为 它本身和可能性的统一。现实的东西本身是可能的;它是与可能性的直接的、肯定的同一;但这个同一规定自身只是 可能性;因此,现实的东西也规定自身只是一个可能的东西 。因为可能性是直接 被包含在现实之内,所以可能性在现实中便直接作为被扬弃的,作为只是 可能性。反过来说,现实在与可能性的统一中也只是被扬弃的直接性;————或者说,因为形式的现实只是直接的 、最初的现实,所以它只是环节,只是被扬弃的现实,或只是可能性 。

    这里同时也更确切地表示出这样的规定,即在什么程度上,可能性 是现实 。可能性还不全 是现实,————还谈不上实在的和绝对的现实;————它只是那第一个最初出现的、即形式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规定自身只 是可能性,所以就是形式的现实,这种形式的现实只是有 或一般的存在 。因此,一切可能的东西都总有一个有 或一个存在 。

    这种可能与现实的统一,就是偶然 。————偶然的东西是一个现实的东西,它同时只被规定为可能的,同样有它的他物或对立面。这种现实因此是一单纯的有或存在,但是被建立为有或存在的真理,具有一个建立起来之有或可能性的价值。反过来说,可能性是作为自身反思 ,或自在之有 被建立为建立起来之有;某个是可能的东西,就在现实的这种意义上,是一个现实的东西;它只有作为偶然的现实那样多的价值;它本身是一个偶然的东西。

    因此,偶然的东西提供了两个方面;第一 ,当它在自身中直接 具有可能性时,或说当可能性在它之中被扬弃时也是一样,那么,它就不是 还有中介的建立起来之有 ,而是直接的 现实;它没有根据 。————因为这种直接的现实也属于可能,所以它既是被规定为现实的东西,又是被规定为一个无根据的东西 。

    但第二 ,偶然的东西又是现实的东西作为一个仅仅 可能的东西,或作为一个建立起来之有 ;所以可能的东西作为形式的自在之有,也只是建立起来之有。因此,两者本身都不是自在自为的,而是在一个他物中有其真正的自身反思,或说它有一个根据 。

    因此,偶然的东西,因为它是偶然的,所以没有根据;同样也因为它是偶然的,所以有一个根据。

    偶然的东西是内与外或自身反思之有与有的建立起来的 、非中介的互相转化 Umschalgen,————它的被建立起来 ,是由于可能与现实各在本身中有这种规定,即由于它们都是绝对形式中的环节。————所以现实在它与可能性直接的 统一中,只是存在,并且被规定为无根据的东西,这个无根据的东西只是一个建立起来的东西 或只是 可能的东西;————或者现实作为反思的和规定的而与可能对立 ,那么,它就与可能分离,与自身反思之有分离,因此也同样直接只是 一个可能的东西。————同样,可能性作为单纯的 自在之有,也是一个直接的东西,仅仅 是一个一般的有的东西,————或说可能与 现实对立 ,可能便同样是一个无现实的自在之有,只是一个可能的东西,但正因此就又只是一个不自身反思的一般存在。

    这两个规定 [3] 这种变的绝对不静止 ,就是偶然 。仍因为每一规定都直接转化为对立的规定,所以它在另一个对立的规定中又同样全然与它本身消融 ,两个规定每一个在另一个中的这种同一 ,就是必然 。

    必然的东西是一个现实的东西 ;所以它是作为直接的、无根据的 东西;但它同样由于一个他物 或在其根据中有其现实,而同时又是这个根据的建立起来之有和这个根据的自身反思;必然物的可能性是一个扬弃了的可能性。因为现实的东西被规定为可能的,从而它的直接性被扬弃了并且被排斥到根据 或自在之有 里和到有根据的东西 里去,又因为它的这种可能性 ,即根据关系 ,是全然扬弃了的并且被建立为有,所以偶然的东西就是必然的东西。必然的东西有 ,这个有的东西本身 就是必然的东西 。同时它是自在的 ;这种自身反思是一个他物 作为有的那种直接性,有的东西的必然性也是一个他物 。这样,有的东西便不是必然的东西;但这个自在之有本身只是建立起来之有;它是扬弃了的,并且本身是直接的。所以现实在与它相区别的东西中,即可能中,是与自身同一的。它作为这个同一,就是必然。

    乙、相对的必然或实在的现实,可能和必然

    1. 以上得的结果,是:必然性是形式的 ,因为它的环节是形式的,即那些环节是单纯的规定,它们只是作为单纯的统一或作为一个环节直接转化另一环节那样的总体,从而不具有独立形态。————在这种形式的必然中,统一首先是单纯的,对其区别漠不相关。这种必然,作为形式规定的直接 统一,就是现实 ;但却是这样的一个现实,它————因为它的统一现在被规定为 对形式规定的区别 ,即对它本身和可能性的区别漠不相关 ,————具有一个内容 。这个内容,作为漠不相关的同一,也包含形式,作为漠不相关的、即作为单纯差异的规定,并且是一般多样性的 内容。这个现实就是实在的现实 。

    实在的现实本身 首先是有许多特性的事物,是存在的世界;但它不是自身消解为现象那样的存在,而是它作为现实,同时既是自在之有,又是自身反思;它在单纯存在的多样性之中保持住自身;它的外在性是只对自己 本身的内在的对比。什么是现实的,便能够起作用 ;某个事物通过它所发生的东西 来宣布 它的现实。它对他物的对待,就是它自身的表现:既不是一过渡————假如是过渡,现有的某物便与他物相关,————也不是一现象,————假如是现象,事物便只是在与他物的对比之中,而是一个独立物,但这个独立物又在另一个独立物中有其自身反思,有其规定的本质性。

    实在的现实在它本身中 ,现在同样直接有了可能性 。它包含自在之有的环节;但它在一个 形式规定中,作为只不过是直接的 统一,从而作为有的东西,与自在之有或可能相区别。

    2. 这种可能,作为实在的 现实的自在之有,本身是实在的可能 ,首先是富于内容的 可能。————形式的可能是仅仅作为抽象同一那样的自身反思,即某物自身在自身中不矛盾。假如人们深入一件事情的规定、环境、条件,以便从而认识其可能,那么,人们便不会停留在形式的可能上,而要考察其实在的可能了。

    但这个实在的可能本身之所以是直接的存在 ,不再是因为可能本身,作为形式的环节,直接是它的对立面,即一个不反思的现实,而是因为它是实在的 可能,它在它本身中即刻就有这个规定 [4] 。因此,一件事情的实在可能,就是与这事情相关的环境的实有的多样性。

    这个实有的多样性诚然既是可能、又是现实,但它的同一只不过是内容 ,对这些形式规定漠不相关;因此这些规定构成形式,被规定 与其同一对立。————或者说,直接的 实在现实,因为它是直接的,所以被规定与其可能性对立;作为这个有规定的、从而是反思的可能性,它就是实在的可能 。这个可能现在诚然是建立起来的形式的整体 ,但却是在其规定性中的形式的整体,即作为形式的或直接的现实那样的现实的整体,也就是作为抽象的自在之有那样的可能性的整体。这个现实,它构成一件事情的可能,因此不是它自己特有的可能 ,而是另 一现实的东西的自在之有;它本身是现实,应当被扬弃,是作为只是 可能性那样的可能性。————所以实在的可能性构成条件的整体 ,是一个不自身反思的、分散的现实,但却有规定;是自在之有,但却是一个他物的自在之有,并且应该返回到自身中去。

    所以,什么事物是实在可能的,就其自在之有 说,是一个形式的同一的东西,它就其单纯 的内容说,不自相矛盾;但它就其发展的和有区别的环境以及一切与它相联系的事物说,作为自身同一的东西,也必须不自相矛盾。但其次 ,因为它是自身多样性的,并且与他物有多方面的联系,而差异本身又过渡为对立,所以它是一个矛盾的东西。假如所谈的是一个可能,并且应该指出其矛盾,那么,必须注意的,只是这个可能所包含的作为内容或作为它的有条件的存在的那个多样性,从那里便容易发现其矛盾。————但这个矛盾不是一个比较的矛盾,而是这个多样性的存在,自在地 是这个自身扬弃、自身消灭的矛盾,并且本质上在它本身中具有只是一个可能的东西 这样的规定。————假如一件事情的一切条件都完全具备,那么,这件事情就进入现实了;————条件的完全,是就内容说的总体,事情本身 就是这个内容,它既被规定为现实的,又被规定为可能的。在有条件的根据范围之中,条件在它们以外 具有形式,即根据或自为之有的反思,这个形式,即根据或反思,把条件作为事情的环节而与它们相关,存在也就在它们中发生了。反之,直接的现实在这里不是由一个事先建立的反思规定为条件,而是被建立为这样,即它本身也是可能性。

    在自身扬弃的实在的可能之中,有一个要被扬弃的二重性的东西,因为这个可能本身就是成为现实与可能这个二重性的东西。1. 现实是形式的现实,或说是一个显现为独立的、直接的存在,并通过其扬弃而变为反思的有,变为一个他物的环节,并从而在自身中获得自在之有 。2. 那个存在也曾被规定为可能 或自在之有 ,但却是一个他物的可能或自在之有。所以当它自身扬弃时,这个自在之有也就被扬弃并过渡为现实 。————自身扬弃的实在可能这种运动,使已经当前现在的同一环节 发生出来,不过每一环节都是从另一环节变出来的而已;那个存在因此在这个否定中也不是一个过渡,而是一个与自身的消融 。————按照形式的可能而言,因为某物曾是可能的,所以————不是它本身 ,而是————它的他物 也曾是可能的。实在可能性便不再有一个这样的他物 与自己对立,因为在它本身也是现实的情况下,它便是实在的。所以当实在可能性的、即条件范围的直接存在 扬弃自身时,这个可能性便把自身造成它本身已经是的那个自在之有 ,即一个他物的自在之有 。反之,当它的自在之有这一环节因此而扬弃自身时,它就变为现实,即变为它本身同样已经是的那个环节。————在这里一起消失的东西,是曾被规定为可能性的那个现实,或一个他物 的自在之有,反之,可能性作为一个现实,这个现实却不是那个 现实,这个可能性是那个现实的可能性 [5] 。

    3. 实在的可能性的否定 ,因此就是它的 自身同一 ;由于这一可能性在其扬弃中就是这种扬弃返回到自己本身里去,所以它就是实在的 必然。

    什么是必然的,它就不 能够是其他任何东西 ;但它当然总是可能的 ;因为可能性是自在之有,而这自在之有却只是建立起来之有,因此在本质上是他有。形式的可能性是作为全然过渡为他物这样的同一;但实在的可能性,因为它在自身中具有另一环节,即现实,它本身便已经是必然。因此,什么是实在可能的,它便不再能够是任何别的东西;在这些条件和环境之下,某物不能有其他结果。因此,实在可能性和必然性相区别,只是貌似的 ;必然不是一种方才变成的同一,而是事先建立 并成为基础的。所以实在的必然是富于内容的 关系;因为内容是那对形式区别漠不相关的自在之有的同一。

    但这个必然同时又是相对的 。————这就是,它有一个事先建立 (前提),它从那里开始,它以偶然的东西 作它的出发点 。实在的现实物本身就是被规定的 现实物,它是存在环境的一个多样性,在这多样性中,它有其规定性 作为直接的 有;但这个直接的有作为规定性,也是它自己的否定物 ,它就是自在之有或可能;所以它是实在的可能。这个必然,作为两个环节的统一,就是形式的总体,但还是外在于自身 的总体;这样,它就是可能与现实的统一:1. 多样性的存在,直接 或肯定 是可能性,————一个可能的东西,即一般自身同一的东西,其所以如此,因为它是一个现实的东西;2. 在存在的这个可能性建立起来时,它就被规定为只是 可能性,作为现实直接转化为其对立面,————或说作为偶然 。因此,这个可能,由于它是条件,自身中具有直接的现实,它只是作为一个他物 的可能性那样的自在之有。如已经指出过的,这个他有扬弃了自身,并且这个建立起来之有本身建立起来,因此,实在的可能诚然就变为必然,但这个必然性是从可能和现实那个还没有自身反思的统一开始的;————这个事先建立 和自身回归的运动 还是分离的;————或说必然还未从自己本身规定自己成为偶然 。

    实在必然性的相对性在内容 中这样来表现自身,即:内容只不过是对形式漠不相关的同一,因此与形式相区别,并且是一个一般被规定的 内容。实在的必然的东西因此是任何一个有限制的现实,这个现实,由于限制的原故,从另外的观点看来,又只是一个偶然的东西 。

    所以实在的必然 ,事实上又自在地 是偶然 。————这一点是这样表现的:实在的必然物,就形式看 ,诚然是一个必然物,但就内容看,却是一个被限制的东西,并由于内容而有其偶然性。不过偶然也包含在实在必然的形式之中;因为如已经指出过的,实在可能性只自在地 是必然物,但它又被建立为彼此相互的现实的他有 和可能。实在必然性因此包含偶然;它是从彼此相互的现实的那个不静止的他有 和可能性回到自身,但不是从自身回到自身。

    所以这里当前就自在地 有了必然和偶然的统一;这个统一必须叫做绝对的必然 。

    丙、绝对的必然

    实在的必然性是有规定的 必然;形式的必然在自身中还没有内容和规定性。必然的规定性在于:它在自身中具有其否定,即偶然。它所发生的结果就是如此。

    但这个规定性在其最初的单纯性中 是现实;有规定的 必然因此直接是现实的必然。这样本身是必然的 这个现实,由于它包含必然性作为它的自在之有 ,它就是绝对的现实 ;————不再能是任何别的东西的现实,因为它的自在之有 不是可能性,而是必然性本身。

    但这样一来,这个现实 ,————因为它被建立为绝对的 ,即本身是它自己和可能性的统一 ,————只是一个空洞的 规定,或说它是偶然 。————它的规定之空洞 使它成为一个单纯的可能 ,成为一个既可能是别的东西 ,又同样可能被规定为可能的东西。但这个可能本身是绝对的可能 ;因为它正是这样的可能性,即,既被规定为可能,又同样被规定为现实。它对自己本身漠不相关,因此它被建立为空洞的、偶然的 规定。

    所以实在的必然不仅自在地 包含偶然,而且偶然在必然中也变 ;但这个变 ,作为外在性,本身只是必然的自在之有 ,因为它只是一个直接的、有规定的有 。但这个变不仅如此,它并且是必然性自己的 变,————或者说必然所具有的事先建立 (前提),就是必然自己的建立。所以作为实在的必然,它就是现实在可能中被扬弃之有,反之,〔也是可能在现实中被扬弃之有〕; [6] ————当必然就是一个环节到另一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