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有序、无序和熵67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身体不能决定心灵去思考,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去运动、静止或从事其他活动。

    ————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三部分,命题2

    54.从模型得出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一般结论

    让我引用第46节最后一句话,当时我试图说明,基因的分子图使我们至少可以设想,“微型密码精确对应于一个极为复杂的特定的发育计划,并且包含着使密码起作用的途径”。那么,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如何从“可以设想”转变为真正理解呢?

    德尔布吕克的分子模型因其完全的一般性,似乎没有暗示遗传物质是如何起作用的。事实上,我并不指望物理学能在不久的将来对这个问题提供任何详细信息。在生理学和遗传学指导下的生物化学正在推进这个问题的研究,我相信这种推进还会继续。

    根据上述对遗传物质结构的一般描述,显然还无法给出关于遗传机制如何运作的详细信息。但很奇怪,由此恰恰可以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我承认,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唯一动机。68

    从德尔布吕克对遗传物质的一般描述可以看出,生命物质虽然遵循业已确立的“物理定律”,但可能还涉及尚不为人所知的“其他物理定律”,这些定律一旦被揭示出来,将和以前的定律一样,成为这门科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55.基于秩序的秩序

    这种思路相当微妙,在不止一个方面容易招致误解。本书余下的部分就是要澄清这一思路。由以下思考可以看出一种粗浅但并不完全错误的初步见解:

    第一章已经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物理定律全都是统计学定律。 注22 它们与事物走向无序状态的自然倾向密切相关。

    然而,要使遗传物质的高度持久性与它的微小尺寸协调一致,就必须通过“发明分子”来避免无序的倾向。事实上,这种分子大得异乎寻常,必定是高度分化的秩序的杰作,受到了量子论魔法的保护。机会的法则并没有因这种“发明”而失效,只是结果被修改了。物理学家都知道,经典物理学定律已经被量子论修改了,尤其是低温情况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生命似乎就是其中一例,而且特别引人注目。生命似乎是物质的有序和有规律的行为,它不是完全基于从有序走向无序的倾向,而是部分基于得到保持的现存秩序。

    对于物理学家————仅仅是对他————来说,我希望这样来澄清我的观点:生命有机体似乎是一个宏观系统,它的一部分行为接近于纯机械行为(与热力学行为相反),随着温度趋近绝对零度,分子的无序被消除,所有系统都将趋向于这种行为。69

    非物理学家觉得很难相信,被他视为高度精确之典范的日常物理定律,竟然以物质走向无序状态的统计学倾向为基础。我在第一章已经举过例子。其中涉及的一般原理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原理)及其同样著名的统计学基础。我将在第56到60节中简要概述熵原理对生命有机体宏观行为的意义————请暂时忘掉关于染色体、遗传等等所了解的一切。

    56.生命物质避免了向平衡衰退

    生命的典型特征是什么?一块物质什么时候可以说是活的呢?回答是当它继续“做某种事情”,运动,与环境交换物质等等的时候,而且可以指望它比无生命物质在类似情况下“持续下去”的时间要长得多。当一个不是活的系统被孤立出来或者被置于均匀的环境中时,由于各种摩擦力的影响,所有运动通常都很快静止下来;电势或化学势的差别消失了,倾向于形成化合物的物质也是如此,温度因热传导而变得均一。此后,整个系统逐渐衰退成一块死寂的、惰性的物质,达到一种持久不变的状态,可观察的事件不再出现。物理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或“最大熵”。

    实际上,这种状态通常很快就会达到。从理论上讲,它往往还不是一种绝对平衡,还不是真正的最大熵。但最后趋近平衡的过程非常缓慢,可能是几小时、几年、几个世纪……。举个趋近平衡还算比较快的例子:倘若一只玻璃杯盛满清水,第二只玻璃杯盛满糖水,把它们放入一个密封的恒温箱中。起初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产生了完全平衡的印象。但过了一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发现清水由于蒸汽压较高,慢慢蒸发出来并凝聚在糖溶液上。糖溶液溢出来了。只有当清水全部蒸发后,糖才实现了均匀分布于所有水中的目的。70

    绝不能误把这类最终缓慢趋向平衡的过程当作生命,这里可以不去理会。我提到它只是为了避免有人指责我不够准确。

    57.以“负熵”为生

    有机体能够避免很快衰退为惰性的“平衡”态,这似乎成了难解之谜,以至于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类就曾声称有某种特殊的非物理的或超自然的力(“活力”,“隐得来希”)在有机体中起作用,现在仍然有人这样主张。

    生命有机体是如何避免衰退的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回答是:通过吃、喝、呼吸以及(植物的)同化。专业术语叫“新陈代谢”(metabolism)。这个词来自希腊词μεταβ?λλειν,意为“变化”或“交换”。交换什么呢?最初的基本观点无疑是物质交换(例如,新陈代谢所对应的德文词Stoffwechsel的字面含义就是物质交换)。认为物质交换应该是本质性的,这种看法是荒谬的。任何一个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等等和其他任何一个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都是一样的,交换它们能得到什么呢?曾有人对我们说,我们是以能量为生的,这暂时平息了我们的好奇心。在一些发达国家(我记不清是德国还是美国,或者两个国家都是)的饭馆里,你会发现菜单上除价目外还标明了每道菜的能量含量。不用说,这实在很荒唐。对于一个成年有机体来说,能量含量和物质含量一样都是固定不变的。既然任何一个卡路里与其他任何一个卡路里的价值是一样的,我们确实看不出单纯的交换有什么用处。71

    那么,我们的食物中到底含有什么宝贵的东西使我们能够免于死亡呢?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每一个过程、事件、偶然发生的事————无论叫它什么,简言之,自然界中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意味着它在其中发生的那部分世界的熵的增加。因此,生命有机体在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