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缓解紧张的一般方法176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描述的所有过程都会引起一种充满分裂性冲突、难以忍受之冲突和潜在恐惧的内在情形。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没有人能够正常发挥功能,甚至无法正常生活。个体必须自动地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消除冲突、缓解紧张和防止恐惧,而且他确实也这样做了。一些与自我理想化过程中相同的整合力量开始发挥作用,自我理想化本身就是最为大胆、最为激进的试图解决问题的神经症尝试:通过超越所有的冲突及其所带来的困难,从而消除这些冲突和困难。但是,那种努力与我们目前所要描述的努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无法精确地界定这种差异,因为这不是一种质的差异,而是一种量的不同。对荣誉的追求,虽然同样产生于强迫性的内在需要,但却是一种更具创造性的过程。虽然它的结果具有破坏性,但它却来源于人类最美好的愿望————超越自己狭隘的局限性。归根结底,正是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性,才使得它有别于健康的努力。至于这种解决方法与后面将要谈到的其他解决方法之间的差别,并非因为想象力的枯竭而引起。177想象力依然发挥作用————但却对内在形势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当个体开始为了荣耀而奋斗时,这种内在形势就已经岌岌可危了:到现在为止(在前面所提到的冲突和紧张的分裂性影响下),心理被摧毁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

    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尝试之前,我们必须先熟悉一下某些一直以来都在发挥着作用的旨在缓解紧张的方法。[1]这些方法在本书以及以前的一些出版物中已经讨论过,而且在本书接下来的章节中还要加以阐述,因此,我们在这里只要简单地列举一下就可以了。

    从这个方面看,与自我的疏离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而且很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我们已经讨论过自我疏离产生及受到强化的原因。在这里再重复一遍,它之所以产生,一部分仅仅只是因为神经症患者受到强迫性力量驱使而导致的;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主动远离真实自我并与之对立而造成的。我们在这里必须补充一点,那就是:为了避免内心冲突并将内心紧张降到最低限度,他还会对否认真实自我产生非常明确的兴趣。[2]这里所涉及的原理与所有旨在解决内心冲突的尝试中发挥作用的原理是一样的。任何冲突(包括内在的冲突,也包括外在的冲突),如果它的某一方面受到抑制,而另一方面却占主导地位,这种冲突就会从视线中消失,而且确实会(人为地)减弱。[3]它们就像具有相互冲突之需要或利益的两个人或两个团体,只要其中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被征服,那么,公开的冲突就会消失。一个专横的父亲和一个顺从的孩子之间,通常不存在明显的冲突。同样,内心冲突也是如此。我们内心可能存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冲突:一方面,我们对他人心怀敌意;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被他人所喜欢。但如果我们压制了对他人的敌意————或者压制了自己想要被他人喜欢的需要————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有所好转。178同样,如果我们舍弃自己的真实自我,那么,它与虚假自我之间的冲突不仅会从意识层面消失,而且由于力量的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冲突实际上也得到了缓解。当然,这种缓解紧张的方式只能以牺牲自负系统的日益独立为代价而实现。

    在分析的最后阶段,否认真实自我会受到自我保护性利益的支配这一事实会变得尤其明显。正如我在前面所指出的,当真实自我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实际上便可以观察到内心斗争的激烈性。任何体验过自己或他人内心此种激烈斗争的人都知道,真实自我先前之所以从战斗区域撤出,是因为受到了生存需要以及不想被撕裂之愿望的指使。

    这种自我保护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患者喜欢弄乱问题。不管他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么合作,他骨子里都是一个迷惘的人。他不仅具有惊人的把问题弄混乱的能力,而且很难被劝服不要这么做。这种对于混淆问题的兴趣,其运行方式必定与任何骗子在意识层面所采用的方式相同,而且事实上也确实相同:间谍必须隐藏他的真实身份,伪君子必须表现出一副真诚的面孔,罪犯则必须制造各种虚假的借口。而神经症患者由于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往往会过着双重的生活,他必定同样会在无意识之中搞混自己的真实身份、愿望、感受和信念。他所有的自欺行为都由此而产生。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将其动力归纳为:他不仅从智力上混淆了自由、独立、爱情、善良、力量的含义,而且,只要他不准备对付自己,他就会对维持这种混乱状态有着迫切的主观兴趣————反过来,他可能会用他极其敏锐的智力上的自负来掩盖这种混乱。

    第二重要的方法是内在体验的外化(externalization of inner experiences)。(再重复一遍)这意味着个体不能体验到内心过程本身,而是将其感知或感觉为发生在自己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过程。它是缓解内在系统紧张的一种相当激进的方法,这种方法总是以内心的贫乏和人际关系障碍的日益严重为代价。最初,179我将外化(externalization)[4]描述为一种通过把不符合自己特定意象的缺点或疾病全部推给其他人,并以此维持理想化意象的方法。后来,我把它看成一种想要否认自我破坏力量之间内在斗争的存在,或者想要平息这场内在斗争的尝试。而且,我区分了主动外化和被动外化:“我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的确如此”与“我对他人没有敌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而现在,我又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化的理解。我所描述的内心过程几乎没有一个不被外化。例如,一个神经症患者可能完全无法同情自己,却会同情其他人。他可能会极力否认想让自己内心得到救赎的渴望,但这种渴望会在对成长受阻之人的敏锐察觉中表现出来,有时候也会表现为以一种惊人的能力帮助这些人。他对于内心指令之强制性的反抗可能会表现为对传统、法律或有影响势力的蔑视。由于意识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让人难以忍受的自负,他可能会对他人所表现出来的自负感到憎恨————或者被这种自负所吸引。他可能会借蔑视他人来蔑视自己在自负系统的专制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畏缩。由于不知道自己正在掩饰自我憎恨的无情与残酷,他可能会形成一种波丽安娜式(Pollyannalike,即盲目乐观的)的一般生活态度,想消除生活中所有的无情、残酷,甚至是死亡。

    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神经症患者往往以一种支离破碎的方式来体验自己,就像我们是由互相没有关联的各个部分组合起来的一样。这就是精神病学文献中大家都熟知的区隔化(compartmentalization)[5]或精神分裂(psychic fragmentation),而且似乎也只是重复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他无法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是一个每一部分都与整体有关,而且每一部分之间都会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体。当然,只有那些被疏离、被分裂的人才会缺乏这种整体感。不过,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神经症患者对于“脱离关系”(disconnecting)具有积极的兴趣。当向他陈述某一联系时,他智力上能够理解这种联系。180但这对他来说仅仅只是一个意外。他在这方面的洞察力相当肤浅,而且很快就会消失。

    例如,他无意识里对于看不到因果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一种因素由另一种因素引起,或者强化了另一种因素;一种态度之所以必定会保持下来,是因为它保护了某种重要的幻觉;任何强迫性倾向都会对个体的人际关系以及他的整个生活产生某种影响。他甚至可能连最简单的因果关系都看不到。他的不满往往与他的需求有关,或者他对他人有太过强烈的需要————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神经症原因————从而使得他处处依赖于他人,而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在他看来可能是不可思议的。当他发现,他入睡很晚与他上床很晚有关系时,这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对于不去感知同时存在于自己身上的彼此矛盾的价值观(contradictory values),他可能有同样强烈的兴趣。毫不夸张地说,他可能完全察觉不到自己正容忍着,或者甚至可以说是珍爱着自己身上的两套价值标准,这两套价值标准都是有意识的,而且彼此矛盾。例如,他可能不会因为这样一些相互矛盾的事实而感到困扰,即:他一方面看重圣洁的品质,另一方面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阿谀奉承;一方面诚实,另一方面又与之相悖地热衷于“投机取巧”。甚至当他试图审视自己时,他也仅仅只能得到一个静止的画面,好像他看到的自己是拼图玩具中各个分开的部分一样:他只能看到胆怯、对他人的蔑视、雄心、受虐幻想、受到他人喜欢的需要等等。他所看到的这各个部分可能都很正确,但却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因为他在看待这各个部分时脱离了背景,也没有感觉到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过程以及动力。

    虽然精神分裂本质上是一个破裂的过程,但它的功能却是要维持现状,保持神经症的平衡,以免崩溃。神经症患者不让自己因为内心的矛盾而感到困惑,从而让自己免于面对潜在的冲突,并因此让自己的内心紧张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他甚至对那些矛盾冲突都丝毫不感兴趣,因此也就意识不到这些矛盾冲突的存在。

    当然,通过切断因果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切断因果之间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体意识到某些内部力量的强度和关联性。181举一个常见但很重要的例子:一个人有时候可能会体验到一阵报复心理所产生的全部影响。但他很难理解(甚至智力上也很难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他受伤的自负和他想要恢复此种自负的需要都是驱动力;而且,即使他清楚地看到了这一事实,其间的相互关系对他而言依然毫无意义。他可能会再一次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毫不留情的自我斥责。他可能已经从众多详尽的事例中看到,这些毁灭性自我轻视的表现是因为他没有完成他的自负所发出的不切实际的指令而引起的。因此,其自负的强度以及它与自我轻视之间的关系充其量依然只是一些模糊的理论思考————而这会让他觉得没有必要去解决他的自负问题。这种联系虽然仍会产生影响,但其紧张始终被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是因为没有冲突出现,他也就能够维持一种虚假的统一感。

    到目前为止,我们描述了三种保持内心平静表象的方法,这三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消除那些有可能破坏神经症结构的元素:排除真实自我,去除各种内在体验,消除那些将破坏内心平衡的联系(如果意识到将发生这种破坏的话)。另一种方法是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它有一部分来源于同样的趋势。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情感。在一个处于瓦解边缘的结构中,情感往往是危险之源,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们内心无法驾驭的基本力量。我在这里不是要谈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借助这种有意识自我控制,我们便能控制一些冲动的行为或者突然爆发的愤怒或热情。这种自动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够抑制冲动的行为或情感的表达,而且能够控制冲动和情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