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群經大義補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論語

    孔子作六經。

    文周不以言立教。

    上考下俟。

    孔子曰:「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尚書》爲空言,乃全地球法政,古無其事。

    《春秋》乃爲行事。

    凡治經先考疆域。《春秋》三千里九州, 由春秋起,不言古之三代。 《尚書》三萬里九州, 非中國三代。 《詩》、《易》以星辰爲九野,天帝以星辰爲人名,故諸經夏、殷、周同名異實。

    古史所言帝王明相,決無《春秋》説。

    在《尚書》者爲後生之人帝人相,在《詩》、《易》者爲天號。凡《楚辭》、《山經》、道家、《左》、《國》所言,多爲天神名號,非世界所有。

    天有十日,以九行星合日爲十日。經九緯,爲羿射落九日。

    傳説王喬、赤松、穆天子、西王母皆爲星辰天號。

    大五帝爲五天神號。小五帝爲五行人號。

    史學當繼《左傳》,由魯悼元年起。

    中國春秋以前無史學,書傳所傳皇帝王伯 注 皆人天之號。

    三統説以《尚書》爲主,《春秋》初興,不言三代。

    三統不可循環者,乃爲《春秋》説。

    《檀弓》葬法最爲大例。

    禮樂賢於堯舜。

    爲天下 《尚書》。 不爲魯國。 《春秋》。 《尚書》有盡,《詩》無窮盡。爲後世 《尚書》。 不爲當時。 《春秋》。

    《尚書》皇、帝、王、伯同時,爲一統,不異代。

    《逸周書》古史皆爲《書》説,非古事。

    四教爲正。《春秋》乃其標本,《易》乃其終極。

    將《通鑑前編》云帝王分爲天人。

    將經史古帝王分爲天下 注 。

    《史記》三代爲後王世系,非前所有。如《帝繫姓》由孔子所傳。

    由春秋以前,古史皆爲無稽。

    不親迎,不三年喪,滅國,僭諸公,《春秋》之始也。

    凡前皆有進退兩義。

    五日爲期,六日不詹,六日當爲六月。 五、六即運氣。

    《尚書》詳於五紀。 皇歲日千里。

    文質合中。

    參用四代。

    天下尊親。

    禮失求野。

    微言大義。

    作述。

    改制立教。

    《内經》攝生類,如今衛生學。

    藏府經絡類,如今全體學。

    疾病類,爲今醫學。

    藏象類,爲中國一人,以人配天學。

    陰陽五行類,爲陰陽五行家。

    運氣類,爲五帝學。

    《月令》曆法,爲天學。

    道法天下,治國家,爲皇帝學。

    藏。

    工攻鍼刺湯液,爲醫學。

    〔附〕尚書今古文分編目録 注

    問琴閣著録

    書序

    虞夏書

    堯典 并《舜典》爲一篇,「嬪於虞,往欽哉」下接「慎徽五典」云云,無《舜典》篇首「粤若稽古」二十八字,亦稱《帝典》。

    咎繇謨 即《臯陶謨》。

    禹貢

    甘誓

    商書

    湯誓

    盤庚

    高宗肜日

    西伯 耆 作「戡黎」。

    微子

    周書

    坶誓 即《牧誓》。

    鴻範

    金縢

    大誥

    康誥

    酒誥

    杍材 即《梓材》。

    召誥

    雒誥

    多士

    無劮 即《無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顧命 伏生並《康王之誥》合爲篇。

    康王之誥 伏生爲目以並入《顧命》。

    粊誓 即《費誓》。

    文侯之命

    甫刑 即《吕刑》。

    秦誓

    實二十九篇,而舊云二十八篇者,伏生原本並《顧命》、《康王之誥》爲一篇,以擬二十八宿,以百篇《書序》當北斗,漢博士相傳如此。今求治《書》之綱要,以《堯典》、《咎繇謨》、《禹貢》、《鴻範》、《立政》、《甫刑》爲四代直接之政綱。

    東晉本尚書孔傳增多篇目

    舜典 即《堯典》分出,添篇首二十八字。

    大禹謨

    益稷 即《咎繇謨》分出「曰來禹」以下。

    五子之歌 伏生《今文尚書序》作「五子之歌」。

    胤征

    仲虺之誥 伏生《今文書序》作《仲巋》。

    湯誥

    伊訓

    太甲上、中、下三篇

    咸有一德

    説命上、中、下三篇

    泰誓上、中、下三篇

    武成

    旅獒 伏生《今文書序》作「旅豪」。

    微子之命

    蔡仲之命

    周官

    君陳

    畢命

    君牙

    伯冏

    漢伏生傳《尚書》,以隸書寫定,故謂之《今文尚書》。東晉梅賾稱得《古文尚書》孔安國《傳》於大椼頭,云是孔子壁中古文,以較伏生今文,增多二十七篇,而舊云增多二十五篇者,其《舜典》即從《堯典》分出,《益稷》即從《咎繇謨》分出。除此二篇本今文所有不數,其采綴古書所增益只二十五篇也。自六朝以來,稱爲《古文尚書》。唐修《正義》, 即疏。 依此本,即用孔傳,爲欽定注疏,學者因之。至國朝閻若璩、江永、段玉裁、孫星衍諸老考訂,始定其爲僞孔傳,説詳《皇清經解》諸家著述中。今爲治經者求捷徑簡法,將兩本分目訂爲上、下二編,依次讀講,即不煩言。而解「《書》以道政」,三代之文與春秋以來有别。伏生所傳二十九篇,全屬政要;梅本所增二十五篇,多參名言理論,兩編文體迥異。惟《秦誓》乃入春秋時代文字,與增篇文近相似耳。顧梅氏書皆采綴古書古義而成,亦極苦心孤詣,多道家之理,學者分别觀之,亦不可廢也。

    《禮記》本由大戴先集淹中古記,合《曲臺禮》而成,班固所説爲七十子後學所記也。《檀弓》爲檀弓 即馯臂子弓。 所作,《服問》、《三年問》爲荀卿所作,舊説有明文。推之《五帝德》、《帝繫》爲宰我所作, 二篇《大戴禮》成説,見《史記》「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小戴》删。 《曾子問》爲曾子所作。因《大戴記》中參有秦漢人如李斯、賈生發揮之緒論,故小戴删之,存四十九篇,擇取更爲簡淨,學界宗之,是爲今《禮記》。其實今《禮記》中亦有參入秦漢解釋演文,如《王制》之「今東田」云云,《月令》之「命大尉」,以注語參入正文,亦間有存者。論其原,則乃孔門取周制典禮之條文,請質於夫子,相與講習演説,其中有周之舊籍,有夫子之論定,有七十子之緒言,有七十子後學、門人之解説,如《冠義》、《昏義》、《祭義》、《鄉飲酒義》是其明證。其綱領條目備具者,莫如《喪服》經、傳、記。經則周公舊典,孔子亦有修訂;傳則子夏述,夫子所論定;記則子夏所詮説,其受學弟子所記述也。如《曲禮上》「毋不敬」至「直而勿有」,先用韻語,三字爲句,次用對偶,乃舊典之教科書。「若夫坐如尸,立如齊」至「不聞往教」,則七十子之徒述夫子論定之言,於舊典韻句偶句上增以「若夫」、「夫禮者」,以「也」字助詞斷句,屬上,復以「禮」字起下,如注家旁訓、醫經淺註之比例。「道德仁義,非禮不成」至「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則屬七十子及其門人之衍説。「人生十年」至「必告之以其制」,又係舊典條文。「謀於長者」至「非有見焉,弗與爲友」,仍如旁訓、淺註之前例。「賀取妻者曰」至「如使之容」,又純屬舊典條文。「凡爲君使者」至篇終,則刺取舊典之條文,而以夫子所論定爲主,故特出「禮曰君子抱孫不抱子」,此言云云,以見其例。《曲禮下》義例皆同,由家庭日用起居以至於社會國家,學者應知之條文,義法略備。《檀弓》發揮禮意,以論説常變經權爲主。《王制》自「不造燕器」以上全屬舊典,自「方一里者爲田九百畝」至篇終全爲注説。《月令》全屬舊典條文。《曾子問》專究禮之變故,而以夫子論定爲斷。《文王世子》則引舊典而述夫子之論説,故特出「子曰」、「仲尼曰」、「世子之記曰」,餘篇以此例推。每篇之中,舉事例皆由近及遠,舉義例皆由淺入深,由家政以達於國政。篇題爲喪祭者多條文,義屬於學行者多論説。惟《内則》篇首特題「后王命冢宰降德於衆兆民」,明是周禮舊典,頒定士大夫家政之書。先言「后」而後言「王」,后理天下之陰教,家庭女爲奥主,其義皎然,此可以悟王道化起閨門,《關雎》自家而國之大義微言矣。篇中有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至「皆有惇史」,乃承上養老之詮説。中著「曾子曰孝子之養老也」一段,蓋此段前後皆曾子所述衍義,而後學門人記之也。昔在北京中央教育會争讀經之案,有馬通伯 其昶 主删節經文爲課本,余謂經文一篇之中前後相發,豈可妄動章句,惟《禮記》、《左傳》可有節本。《禮記》自有分篇讀法,《學記》有云:「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禮以喪祭爲極深而繁博,非常識所公知,姑先置其專屬喪祭條文繁博諸篇,其大義之散見各篇者,亦知其概略矣。

    宋育仁謹撰。

    注  四時:原作「四詩」。《尚書考靈曜》曰:「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萬里,夏至地下行南而東复三萬里,春秋分其中矣。」故當作「四時」。

    注  「中」下原衍一「昆」字,據文意删。

    注  禮别異,樂和同:原作「禮别樂和同」,據《荀子·樂論》改。

    注  轂:《書·大禹謨》作「穀」,此爲廖平改經。

    注  皇帝王伯:原作「皇帝王相」,據文意改。

    注  天下:據文義,疑作「天人」。

    注  本篇原置於《群經大義》之前,題下原署「問琴閣著録」,蓋爲宋育仁作。與《群經大義》正文不協,兹移作附録。後半部分論《禮記》,與《尚書》無關,原文如此,兹仍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